導航:首頁 > 品牌介紹 > 古條頓傳說魏蘭的飛行馬甲

古條頓傳說魏蘭的飛行馬甲

發布時間:2022-09-27 18:21:39

A. 我國古代有許多神話傳說故事中的夢想,如今變成了現實,舉兩個例子

嫦娥奔月 中國 嫦娥號飛船探月升空

首頁 | 新聞 | 主題活動 | 文明備忘錄 | 中華簡史 | 中華思想庫 | 民族大家庭 | 大好河山 | 民族魂 | 血鑄中華 |科技成就 | 文學院 | 文化館 | 藝術館 | 中華人物

首頁 我們的文明 > 中華文明 > 文學院 > 文學理論

第一章 上古神話
作者:聶石樵 李炳海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 2007-06-12 11:57:00 【收藏該文章】
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類的命運,努力向人們展示「自然 與人類命運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意象」。神話在後世仍然具有文學魅力,同時也啟發了後世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中國神話的產生和記錄

神話的概念、產生和功能 出土資料和文獻資料 《山海經》的神話學價值

神話以故事的形式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社會現象的認識和願望,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神話通常以神為主人公,他們包括各種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話的情節一般表 現為變化、神力和法術。神話的意義通常顯示為對某種自然或社會現象的解釋,有的表達了先民征服自然、變革社會的願望。只有當人類可以憑借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表達對自然和社會的領悟的時候,神話才有可能產生。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對難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們不由自主地會產生一種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災害性的自然現象,如地震、洪水,還有人類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驚奇和恐慌。人們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著種種超自然的神靈和魔力,並對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神話也就 由此產生。神話對於原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人們講述神話,為的是保持社會習俗及社會制度的意義和合理性。神話在維系人們的社會性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其次,由於生產力低下,尤其是面臨著令人敬畏的自然界,個人必須把自己溶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神話是把個人和集體聯系為一體的一條強有力的精神紐帶。再次,先民們在神秘而悲喜莫測的日常勞動和生活中,積聚了相當多而強烈的情緒體驗,神話故事可以使難以理解的現實呈現出種種戲劇性的屬性,人們在對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洩了種種令人不安的情緒。

中國在遠古時代曾有過豐富的神話傳說。在已出土的遠古資料中,我們發現了大量的神形刻繪,如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中的彩繪女神頭像; 陰山岩畫中「有巫師祈禱娛神的形象,也有拜日的形象」;在連雲港市將軍崖岩 畫中,「天神表現為各式各樣的人面畫,……包括太陽神、月神、星神等」。又 如隨縣擂鼓墩1號墓內棺上「有一些手執雙戈戟守衛的神像,有的長須有角,有的背生羽翼,富於神話色彩」,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楚帛書上的十二月神形象,「 或三首,或珥蛇,或鳥身,不一而足,有的驟視不可名狀。」此外,出土的大部 分動物形的刻繪也與神話有關。由此可知,中國上古時代的神話思維相當發達, 已經產生眾多的神靈和相應的傳說故事。由於時代的久遠,再加上儒家對神話采 取排斥態度,致使上古神話在文獻古籍中載錄甚少,資料零散不全,不像古希臘神話那樣被完整而有系統地保留下來。中國古代文獻中,除了《山海經》等書中 記載神話比較集中之外,其餘則散見於經、史、子、集等各類書中。這些材料往往只是片段,有完整故事情節的不多。

《詩經》、《楚辭》是兩部詩歌總集,其中多有取材於神話的詩篇,如《詩經》中的《商頌·玄鳥》和《大雅·生民》就記錄了商部族始祖契和周部族始祖後稷誕生的神奇經歷。《楚辭》中保留的神話材料較多,尤其是《天問》這一篇,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神話作為素材,其中有些材料較他書所載更接近於神話的原始面貌,因此很有價值。但由於作者採用了問句的形式,提及某個神話時往往只是 只言片語,過於零碎,有些難以理解。還有一些神話保留在一些史書之中,比如 《左傳》、《國語》、《逸周書》等,這些史書中的神話大多數經過史家的改造,藉以說明古代的史實,但我們仍能從中看出原始神話的蛛絲馬跡來。如《左傳》中一段文字談到高辛氏的兩個兒子因為不能和睦相處,被高辛氏遷往兩處,分別掌管商星和參星。這則神話實際上是初民對商星和參星永不見面的自然現象所作 的神話解釋。《穆天子傳》中關於穆天子見西王母的故事,神話色彩最為濃厚。由於神話本身具有深刻而簡明的寓意,它也受到先秦諸子的重視。諸子中以《莊子》援引神話最多。《莊子》自稱「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話,另一些則往往是古神話的改造,如鯤鵬之變、黃帝失玄珠、倏忽鑿渾沌等。《孟子》、 《墨子》、《韓非子》等書中也保留了一些神話材料。《呂氏春秋》和《淮南子》 分別成書於秦漢兩代,由眾人編纂而成,兩書中都保存了不少神話。尤其是《淮南子》一書,對神話的搜羅相當宏富,如《地形訓》就有關於海外三十六國、昆 侖山、禹、以及九州八極等神話。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話: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後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西漢及此後的其他文獻中仍不斷有新的神話出現,或是對舊有神話進行補充。

在所有的古代文獻中,以《山海經》最有神話學價值。《山海經》約成書於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之間,應是由不同時代的巫覡、方士根據當時流傳的材料編 選而成,實際上是一部具有民間原始宗教性質的書。《山海經》是我國古代保存神話資料最多的著作。全書共分山經五卷、海外經四卷、海內經五卷、大荒經四卷,內容極其駁雜,除神話傳說、宗教祭儀外,還包括我國古代地理、歷史、民族、生物、礦產、醫葯等方面的資料。

《山海經》中保留的神話是相當古老的,但嚴格地說來還是神多於神話。《山海經》中有大量的對山神形貌的描述,它們往往是奇形怪狀的動物,或兼有人和動物的形體特徵,如龍首鳥身或人面馬身等,這里或許含有自然崇拜或圖騰崇拜的意識,反映了人類早期的思維特徵。海經、大荒經的神話色彩是全書中最濃 的,記錄了一些異國人的奇異相貌、習性和風俗,如貫胸國、羽民國、長臂國、 不死國、大人國、小人國等等。其中有不少想像奇特的神話,如鯀禹治水、刑天舞干戚等,都深入人心,流傳廣遠。《山海經》中的神話雖然也是片斷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晰的輪廓,有的經過綴合,甚至可以得到相當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如誇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傳說,以及聖地昆侖山的神奇景象等。總之,《山海經》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神話的一座寶庫,對我國神話的傳播和研究有著極 其重要的意義。

第二節 中國神話及其蘊涵的民族精神

創世神話 始祖神話 洪水神話 戰爭神話 發明創造神話 憂患意識 厚生愛民意識 反抗精神

神話的內容豐富而復雜,簡要分類如下:

一、創世神話

中國古代的創世神話,以盤古故事最為著名: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藝文 類聚》卷一引徐整《三五歷紀》)

這是一則典型的卵生神話,認為宇宙是從一個卵中誕生出來的,這種看法在 世界各地的原始初民中普遍存在。卵生是一種普遍的生命現象,先民們由此設想宇宙也是破殼而生的。宇宙卵生神話對中國的陰陽太極觀念有極重要的影響。同時,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過程也反映了先民對人類自身力量的堅定信念。

盤古不僅分開了天和地,同時也是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締造者。另一則神話說他死後,呼吸變為風雲,聲音變為雷霆,兩眼變為日月,肢體變為山嶽,血液變為江河,發髭變為星辰,皮毛變為草木……。這種「垂死化身」的宇宙觀,暗喻了人和自然的相互對應關系。中國古代關於宇宙萬物的神話還有多種表達形態,如帝舜的妻子羲和生育了十個太陽,帝俊的妻子常羲生育了十二個月亮等。《山海經》中所記錄的燭龍之神,他的生理行為就直接引發了晝夜、四季等自然現象。這些都表明了先民對宇宙等自然現象積極探索的精神。

二、始祖神話

就像關心宇宙的起源一樣,人們對人類自身的起源也有極大的興趣。而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則首推女媧的故事。女媧補天,顯示出她作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淮南子·覽冥訓》載: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女媧經過辛勤的勞動和奮力的拼搏,重整宇宙,為人類的生存創造了必要的自然條件。女媧不僅有開辟之功,她也是人類的創造者。《太平御覽》卷七十八 引《風俗通》雲: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絙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絙人也。

這一則神話意蘊豐富,它不但虛構了人類的產生,同時也試圖闡釋人類為什麼會有社會地位的差別。有關女媧的神話主要應是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女媧補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績,既反映了人們對女性延續種族作用的肯定,同時也是對女性社會地位的認可。以上神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有著奇異神通而又辛勤勞作的婦女形象,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滿了對人類的慈愛之情。

除了人類共同的始祖外,各部族又有自己的始祖神話。商民族始祖契是簡狄 吞食燕卵而生,周民族始祖後稷的誕生和經歷更具傳奇色彩。後稷神話記錄在《 詩經·大雅·生民》中:姜嫄因踩到天帝的足拇指印而受孕,順利的產下稷姜嫄覺得不祥,便把他丟棄在窄巷、樹林、寒冰等處,但稷分別得到牛羊、樵夫、鳥的奇跡般的救助,成活下來,並迅速表現出種植農作物的天賦,最終成為周人的始祖。這類神話幾乎各部族皆有,而且不少在情節或結構上有相似之處。它們反映了部族成員對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現出民族自豪感。

三、洪水神話

以洪水為主題或背景的神話,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學術界對洪水神話的成因也提出了種種解釋。曾經有過的洪水災害是如此的慘烈,在人類心靈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成為一種集體表象,伴隨著神話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對自然災害保持戒懼的態度。

國外的洪水神話,大多是表現這樣一個主題,即天帝對人類墮落的失望,洪水是對人類的懲罰,而洪水之後人類的再造,反映了對人性的反省和批判。而保留在中國漢民族古代文獻中的洪水神話,則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種自然災害,所揭示的是與洪水抗爭、拯救生民的積極意義,看重人的智慧及斗爭精神。在這些洪水神話中最傑出的英雄當數鯀禹父子。

《山海經·海內經》載: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鯀為了止住人間水災,而不惜盜竊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殺。他的悲慘遭遇也贏得了後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如屈原作《離騷》就為他鳴不平:「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鯀由於志向未竟,死不暝目,終於 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誕生了。

禹繼承了鯀的遺志,開始也是採取「堙」(堵)的方法,但仍難以遏止洶涌 的洪水,於是改用疏導的方法。為疏通水路,禹不辭辛勞到處控察河道、地形,據《呂氏春秋》載,他向東走到海邊,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鄉,向西走到三危之 國,向北走到犬戎國。在治水過程中,「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 子·滕文公上》),「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其家」(《屍子》孫星衍輯本卷上),「股無胈,脛無毛,手足胼胝,面目黎黑,遂以死於外」(《史記·李斯列 傳》),可謂歷盡千辛萬苦。除此之外,他還要和諸多惡神展開艱苦的斗爭,如 誅殺相柳(《山海經·大荒北經》,《山海經·海外北經》)、擒服水怪無支祁 (《太平廣記》卷四六七「李湯」條)等。他的精神也感動了諸多的神靈,傳說 河伯獻出河圖(《屍子》孫星衍輯本卷下),伏羲幫助他丈量土地,還有一條神 龍和一隻靈龜幫助他從事勞動(《拾遺記》卷二,《楚辭·天問》)。總之,彌漫天下、禍害人間的洪水終於被大禹制服了,而一個不辭辛勞、為民除害而又充 滿智慧的英雄形象在中國文化史上樹立起來。洪水神話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 然作斗爭中所積累的經驗和表現出的智慧。

四、戰爭神話

黃帝和炎帝是活躍在中原的兩個大部族的首領,分別興起於相距不遠的姬水和姜水,他們在向東發展的過程之中發生了嚴重的沖突。《史記·五帝本紀》載: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猿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 其志。

這一則神話中所言「諸侯」、「修德」等,很明顯是出於後世儒者的附會。 但黃帝和炎帝在阪泉之野確實發生過一次殘酷的戰爭,《新書·益壤》稱當時的 戰場是「流血漂杵」。而黃帝居然能驅使熊、羆等猛獸參加戰斗,為這次戰爭增 添了神奇的色彩。這些猛獸可能是某些部落的圖騰,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部落跟 隨著黃帝參加戰斗。阪泉之戰以黃帝的勝利而告終,它導致了炎黃兩大部族的融合,華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並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成分。這則神話實際 是對一次歷史事件的記錄和解釋。

炎黃匯合後,另一次著名的大戰是發生在黃帝和蚩尤之間: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殺蚩尤。(《山海經·大荒北經》)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後法 斗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覽》卷十五引《志林》)

蚩尤屬於南方的苗蠻部族,他有81個銅頭鐵額的兄弟,這可能是暗示他們的軍隊已經裝備了金屬盔甲,一些文獻上提及蚩尤冶煉金屬作兵器,這與當時冶 金術的發展程度是相適應的。這場戰斗十分激烈,涉及風伯、雨師等天神,而風、雨、旱、霧等氣象也成了相互進攻的利器。這兩則神話不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雨巫術,還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發明,內涵較為豐富。

黃帝正是在對內兼並和對外抗禦的兩場戰爭之中,大顯神威,確立了他作為 中華民族始祖的形象。出於對中華民族始祖的愛戴,後世又把許多文化史上的發 明創造,如車、陶器、井、鼎、音樂、銅鏡、鼓等,歸功於黃帝,或是黃帝的臣子。黃帝在神話中又成了一個善於發明創造的文化英雄。

五、發明創造神話

黃帝之後,神話進入了一個英雄的時代。人們把自身發展過程中所積累的各類重大發明,以及對各種自然、社會障礙的克服,都加在一個個神話英雄身上,並把他們看作是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徵。自然神從而被人類自己的神所代替。它標 志著人類自身的主體性突出了,這是社會進步的結果,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大量有 關文化英雄的神話,這些神話的主人公通常是人的形象,他們都有著神異的經歷 或本領,他們的業績在於創造和征服,如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倉頡、後稷 等等。

後羿是神話傳說中弓箭的發明者,也是一個神射手。弓箭的發明是初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人們把無上的勇力和榮譽都賦予了這個弓箭的發明者。而後羿正 是憑著自己發明的弓箭和神技,為民除害,造福人類。死於羿的弓箭之下的害人 妖孽有鑿齒、九嬰、大風、猰貐、修蛇、封豨等。不過,羿最為輝煌的業績,還要數射落九個太陽。據《山海經·大荒南經》和《大荒東經》載:「羲和者, 帝俊之妻,生十日。」這十個太陽住在樹上,輪流出現,「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楚辭·天問》王逸注引《淮南子》雲:「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於是羿彎弓搭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人間的秩序又得到了恢復。十個太陽都是天帝俊的兒子,羿要射落九日,不僅需要神技,還要有超人的膽略。

除了以上這些類型的神話外,還有一些神話顯示了人類英雄突出的個性、勇氣,顯示了人類對自身不可動搖的信念,如: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海外北經》)

誇父為何要與日逐走,已不得而知了,但他那強烈的自信心,那奮力拚搏的勇氣,以及他那溶入太陽光芒之中的高大形象,構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畫面,反映了古代先民壯麗的理想。而他渴死道中的結局,又為整個故事塗上了一層濃厚的悲劇色彩。

另一則與自然抗爭的悲劇神話,發生在一個纖弱的女子身上:

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叫)。是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山海經·北山經》)

女娃被東海淹死,化而為鳥,堅持以弱小的生命、菲薄的力量,向浩瀚的大海復仇,這是何等的悲壯!正是這種明知徒勞仍要抗爭的精神,支持初民走過那險惡而艱難的年代。誇父和女娃的神話,謳歌了人類頑強的生命力。

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神話,是遠古歷史的迴音,它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在它童年時代的瑰麗的幻想、頑強的抗爭以及步履蹣跚的足印。同樣,它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徵。


中國古代神話之所以散失,除了它沒有受到文人的重視之外,神話的歷史化,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所謂神話歷史化,就是把神話看成是歷史傳說,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為人的祖神,並把神話故事當做史實看待,構成了一些虛幻的始祖以及它的發展譜系。這一文化現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 現過。

中國的神話歷史化,是史家、思想家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一般認為,古代神話形象經歷了從動物形、半人半獸形到人形這么一個發展過程。在正統的史 家或儒家的典籍中,那種半人半獸形的神性形象被抹殺殆盡了,因為這種形象很 難被納入歷史譜系之中,而且也違背了理性化的原則。此外,還有其他一些觸犯 了理性化原則的神話,也都遭到刪削。如司馬遷所說:「其文不雅馴,縉紳先生 難言之。」(《史記·五帝本紀》)相當一部分神話因此得不到史家的認可,因 而沒有進入載籍。這些,我們已無從考察了。有些有幸被文人筆錄,但在此後的 流傳過程中,又被無情地刪削。如《列女傳》古本所錄舜的神話中,有二女教舜 服鳥工龍裳而從井廩之難中逃脫的情節,今本《列女傳》中就盪然無存了。再如 《淮南子》古本載嫦娥奔月神話時說嫦娥「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今本《淮南子》亦不存。其原因可能都是「不雅馴」。

神話歷史化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改造。即對神話進行歪曲的解釋,使其成為某 種現實事件,從而成為構築遠古歷史的一塊基石。這種例子,在儒家傳統典籍中 比比皆是,從《尚書》、《左傳》、《國語》,一直到《史記》、《吳越春秋》、《越絕書》,都是如此,宋代羅泌所作《路史》是其集大成之作。改造的結果是 使神話大量消亡,歷史向前延伸,各氏族的譜系更加嚴密。比如《左傳·昭公十 七年》載:

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 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 者也。祝鳩氏,司徒也;睢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 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量度,夷民者也。

我國東方部族中很多是以鳥作為圖騰的,其中也必然流行著不少有關鳥的神話。而在這里,這些有關圖騰鳥的神話則被改造為一系列的官名,並按照後世的 社會官僚系統組織起來。

神話歷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開始了,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繼承並發揚了這一傳統。孔子就曾說:「不語怪力亂神」,還直接參與了對神話的改造。據 《屍子》(孫星衍輯本)卷下載,當子貢向孔子提及黃帝有四張面孔的神話時,孔子說:「黃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此謂之四面也。」四張面孔被解釋為四個人面朝四個方向,「黃帝四面」的神話就變成了一件有關治理天下的史實。另一則有關夔的神話,在孔子那裡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作為聖人的孔子對待神話的態度對後世文化有著重大的影響。

中國古代神話發展變化的另一條道路,是被道教改造,成為仙話的一個來源。 仙話一般講述的是通過修煉或仙人導引,以達到長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在 仙話中,我們能發現不少古代神話人物,其中最突出的是黃帝和西王母。《史記 ·封禪書》所記黃帝在荊山腳下鑄鼎,鼎成,有龍垂鬍髯在鼎上,迎他騎龍升天 一事。這則故事有著明顯的仙話的痕跡。而黃帝戰勝蚩尤,在仙話中則被歸功於 「九天玄女」「授(黃)帝以三官五意陰陽之略,……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遂克蚩尤於中冀」(《廣博物志》卷九引《玄女法》)。同樣,竊葯奔月的嫦娥、操 不死之葯的西王母,也是仙話中的重要人物。神話轉變為仙話是有限的,它一般集中在特定的幾個人物身上,且有類似於修煉、服葯、升天不死的情節。但仙話的文化意蘊要比神話淡薄得多,在仙話中,那些神話人物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審 美品質,都被嚴重地削弱了。

古代神話對後世作家的文學創作有很大的影響,正如馬克思所說「希臘神話 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在文學中,我們能看到神話精神的延續、光大。神話對文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文學創作的素材,一是直接影響文學創作的思維方式、表現手法、欣賞效果等。

中國神話以其廣博精深的意蘊,生動活潑的表現力,為後世文學奠定了基礎。神話除了被後人直接載錄之外,還為各類文學作品提供素材。在先秦散文中,《 莊子》一書以「意出塵外,怪生筆端」、「縹緲奇變」(《藝概·文概》)著稱,《莊子》說理的精妙和文風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神話。如《逍遙游》之 鯤鵬變化,《應帝王》之「鑿破混沌」,這兩則神話為全文抹上了變幻奇詭的浪 漫色彩。至於曹植採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創作了膾炙人口的《洛神賦》,更是利用神話素材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創作。用神話入詩的現象,在中國文學史上比 比皆是,如《詩經·大雅·生民》描述了後稷的種種神跡,楚辭《離騷》中各種 神靈紛至沓來。此後的詩人,尤其是浪漫主義詩人常常以神話入詩,如李商隱《 瑤池》詩雲:「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就是對神話意象的妙用。小說、戲曲採用神話作素材的也很多,它主要是藉助於神話的奇特的想像,利用神話形象或神話情節進行再創作。如唐代李朝威的小說《柳毅》,創造了一個優美的愛情神話。明清神魔小說對神話的採用和重塑,達到了此類文學的最高點,其代表作為《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以及他們的騰雲駕霧、七十二般變化成了中國文學中最有影響的故事之一。從孫悟空身上,我們不難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啟、「銅頭鐵額」的蚩尤、「與帝 爭位」的刑天以及淮渦水怪無支祁的影響。此外,如《聊齋志異》、《鏡花緣》、 《封神演義》、《紅樓夢》中也有不少發人深省的神話情節。可以說,古代神話作為素材,遍布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每一個角落,它經文學家的發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發出光芒,使文學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神話作為原始先民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先民對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 感受,包孕著濃郁的情感因素。這些神話意象在歷史中固定下來,通過文化積淀, 在一代代人的心底流淌,並總是不失時機地通過各種形式,在後代文學作品中表 現出來。也就是說,神話對於文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是文學家的素材,更為 重要的是,那些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神話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讀者領入先民曾經有過的那種深厚的情感體驗之中,從而緩釋現實的壓力,超越平凡的 世俗。神話作為原型的意義要比它作為素材的意義更為重要。當屈原在現實世界 中屢遭打擊而悲苦無依的時候,他就毅然地轉向古老的神話:龍鳳結駟,巡遊天界,四方求女。是神話世界巨大的力量,使他從現實世界中超越出來,支持他的人格,撫慰他心靈的創傷。同時,由《離騷》所抽象概括的某些意象,由於它深 沉的神話背景和屈原創造性的提煉,而成為一種穩固的神話原型,在中國文學史上,在一代代作家的筆下傳遞。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則不僅是將神話看作素 材,而是當成全部的精神寄託,是對這個不公平的世界的厭棄和對神話感情、神 話世界的皈依。正如榮格所說的那樣,「一個用原始意象說話的人,是在同時用 千萬個人的聲音說話。……他把我們個人的命運轉變為人類的命運,他在我們身 上喚醒所有那些仁慈的力量,正是這些力量,保證了人類能夠隨時擺脫危難,度 過漫漫的長夜。」可以說,屈原、蒲松齡等作品都體現了神話原型的精髓和力量。

B. 修行人或道士等宗教高人是不是穿袍子或古代仙服才容易做神通比如飛起來,穿古仙服容易做到對不對

你這樣胡言亂語,論說邪見,與自性相背!神通本有何用展現?還非要穿飄逸的服飾來展示,真是愚昧無知!

C. 古代還有哪些幻想變成了現實

中國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中的天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銀河的起源》中的銀河,是古代人民對宇宙的生動想像和藝術加工。中國家喻戶曉的美麗神話《嫦娥奔月》是人類最早的登月幻想(見彩圖)。有關《嫦娥奔月》的記載, 初見於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56~前87年)的著作《淮南子·覽冥訓》20世紀70年代初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上,也繪有嫦娥奔月圖,足見這個神話故事至少在公元前 200多年就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古希臘神話中的代達羅斯父子插翅逃亡,中國春秋時代蕭史弄玉乘龍跨鳳雙雙成仙飛去的故事,是人類升空願望的生動反映,而古代人類對於升空飛行的方法和途徑則又有不同的設想和探索。
對風力的認識和應用在中國已有4000年的歷史,而憑借風力飛行的設想,在公元前就已有記載,中國戰國時代莊周《逍遙游》中的「列子御風」,古敘利亞人幻想月球上的士兵靠寬大的襯衣升空作戰,都表達了古代人類對空氣動力作用的樸素認識。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的飛車、古希臘神話中墨丘利的帶翅涼鞋、古條頓傳說中魏蘭的飛行馬甲以及阿拉伯神話中的波斯飛毯等等,進一步表達了人類對利用器械飛行的嚮往。
飛行理想最初萌發於表象的感性認識,以後逐步上升為理想,理想則產生行動。中國春秋時代著名的工匠魯班善制木鳥和西漢王莽時代的飛人試驗都說明了這個規律。在歐洲,隨著自然科學的逐步形成,中世紀後各種飛行設想不斷出現,如耶穌會教士F.德·拉那根據阿基米得原理,設想出用4個中空的薄殼銅球產生浮力,下面的吊筐內裝人,配以帆槳飛行,這已接近古代飛行技藝的程度。
人類經過幾千年的努力,終於使幻想成為現實,1783年法國J.F.P.羅齊埃和M.達爾朗德乘氣球升空,是人類征服天空的開始;1903年萊特兄弟飛機試飛成功,開辟了航空的新紀元;1969年的「阿波羅」工程使人類登月的幻想最終成為了現實。

D. 過去古代人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的例子(科技類)

中國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中的天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銀河的起源》中的銀河,是古代人民對宇宙的生動想像和藝術加工。中國家喻戶曉的美麗神話《嫦娥奔月》是人類最早的登月幻想(見彩圖)。有關《嫦娥奔月》的記載, 初見於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56~前87年)的著作《淮南子·覽冥訓》20世紀70年代初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上,也繪有嫦娥奔月圖,足見這個神話故事至少在公元前 200多年就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古希臘神話中的代達羅斯父子插翅逃亡,中國春秋時代蕭史弄玉乘龍跨鳳雙雙成仙飛去的故事,是人類升空願望的生動反映,而古代人類對於升空飛行的方法和途徑則又有不同的設想和探索。
對風力的認識和應用在中國已有4000年的歷史,而憑借風力飛行的設想,在公元前就已有記載,中國戰國時代莊周《逍遙游》中的「列子御風」,古敘利亞人幻想月球上的士兵靠寬大的襯衣升空作戰,都表達了古代人類對空氣動力作用的樸素認識。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的飛車、古希臘神話中墨丘利的帶翅涼鞋、古條頓傳說中魏蘭的飛行馬甲以及阿拉伯神話中的波斯飛毯等等,進一步表達了人類對利用器械飛行的嚮往。
飛行理想最初萌發於表象的感性認識,以後逐步上升為理想,理想則產生行動。中國春秋時代著名的工匠魯班善制木鳥和西漢王莽時代的飛人試驗都說明了這個規律。在歐洲,隨著自然科學的逐步形成,中世紀後各種飛行設想不斷出現,如耶穌會教士F.德·拉那根據阿基米得原理,設想出用4個中空的薄殼銅球產生浮力,下面的吊筐內裝人,配以帆槳飛行,這已接近古代飛行技藝的程度。
人類經過幾千年的努力,終於使幻想成為現實,1783年法國J.F.P.羅齊埃和M.達爾朗德乘氣球升空,是人類征服天空的開始;1903年萊特兄弟飛機試飛成功,開辟了航空的新紀元;1969年的「阿波羅」工程使人類登月的幻想最終成為現實。

E. 過去古代人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的例子(科技類)有哪些

科技的進步把人類的種種幻想變成現實,上古時代異想天開的「造人」神話,將在當代科學家手中實現。以人造肌肉為主要材料製成的「類人機器人」正款款向我們走來。
科學家發現,非金屬材料能在電流的作用下運動,於是產生了製造人造肌肉的構想。研究證明,通過電流刺激,高分子材料能自動伸縮和彎曲,從而可用來製造人造肌肉。這種人造肌肉用粘合性塑料製成,是把管狀導電塑料集束成肌肉一樣的復合體,在管內注入特殊液體,導電性高分子在溶液中釋放出離子,這種復合體在電流的刺激下完成伸縮動作。通過控制電流強弱調整離子的數量,可以有效地改變它的伸縮性。相反,通過改變復合體的形狀也可以產生電。
人造肌肉具備人體肌肉的功能。在人造肌肉中,一根直徑為0.25毫米的管狀導電塑料可承重20克,相同的體積,人造肌肉比人體肌肉的力量強壯10倍。傳統引擎驅動的機器人,除了關節之外,四肢沒有任何可以活動的關聯處,能量上自然是捉襟見肘。如果有了人造肌肉,機器人四肢就會更加發達,能將分子能量的70%轉化為物理能量,其功率遠遠大於傳統引擎機器人。近年來,一種名為Birod的生物機器人已問世,它可以負載超過自身許多倍的重量。科學家正在研製用於未來士兵****的人造肌肉。這種人造肌肉一旦裝入手套、制服和軍靴,士兵就會有超人的力量,舉重物、跳過高牆均不在話下。
利用人造肌肉可以發電的原理,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腳後跟」發電機,即把人造肌肉安裝在軍靴的鞋跟上,通過步行、跑步等運動就能發電。未來,凡是需要小型電動引擎的製造業,人造肌肉都有用武之地。
人造肌肉靈活柔軟,還可以用來製造醫用導管和在救災中大顯身手的蛇形機器人。目前已經有了利用人造肌肉製成的機器魚,它在水中游動的姿態與真魚沒什麼差別, 「耐力」可保持半年時間。
參考資料:網路文庫

F. 中國古代為什麼會出現這么多的神話傳說

古代人類在艱難的生活和生產中,與自然現象作斗爭而產生飛行的渴望.翱翔的鷹、撲翼飛行的鳥和昆蟲,甚至天空飄浮的雲,都足以引起人們對飛行的幻想,古代種種美麗的飛行神話傳說也就由此產生.這些飛行神話傳說不僅豐富了古代人類社會文化,也孕育了後代航空航天技術的萌芽.在眾多的古代飛行神話傳說中,以中國、古希臘、埃及、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最為著名,而且流傳最廣,有的流傳於口頭,有的記載於典籍,有的還反映在文學藝術作品中.
中國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中的天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銀河的起源》中的銀河,是古代人民對宇宙的生動想像和藝術加工.中國家喻戶曉的美麗神話《嫦娥奔月》是人類最早的登月幻想(見彩圖).有關《嫦娥奔月》的記載,初見於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56~前87年)的著作《淮南子·覽冥訓》20世紀70年代初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上,也繪有嫦娥奔月圖,足見這個神話故事至少在公元前 200多年就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古希臘神話中的代達羅斯父子插翅逃亡,中國春秋時代蕭史弄玉乘龍跨鳳雙雙成仙飛去的故事,是人類升空願望的生動反映,而古代人類對於升空飛行的方法和途徑則又有不同的設想和探索.
對風力的認識和應用在中國已有4000年的歷史,而憑借風力飛行的設想,在公元前就已有記載,中國戰國時代莊周《逍遙游》中的「列子御風」,古敘利亞人幻想月球上的士兵靠寬大的襯衣升空作戰,都表達了古代人類對空氣動力作用的樸素認識.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的飛車、古希臘神話中墨丘利的帶翅涼鞋、古條頓傳說中魏蘭的飛行馬甲以及阿拉伯神話中的波斯飛毯等等,進一步表達了人類對利用器械飛行的嚮往.
飛行理想最初萌發於表象的感性認識,以後逐步上升為理想,理想則產生行動.中國春秋時代著名的工匠魯班善制木鳥和西漢王莽時代的飛人試驗都說明了這個規律.在歐洲,隨著自然科學的逐步形成,中世紀後各種飛行設想不斷出現,如耶穌會教士F.德·拉那根據阿基米得原理,設想出用4個中空的薄殼銅球產生浮力,下面的吊筐內裝人,配以帆槳飛行,這已接近古代飛行技藝的程度.
人類經過幾千年的努力,終於使幻想成為現實,1783年法國J.F.P.羅齊埃和M.達爾朗德乘氣球升空,是人類征服天空的開始;1903年萊特兄弟飛機試飛成功,開辟了航空的新紀元;1969年的「阿波羅」工程使人類登月的幻想最終成為現實.

G. 將幻想變成現實的名人事例

對風力的認識和應用在中國已有4000年的歷史,而憑借風力飛行的設想,在公元前就已有記載,中國戰國時代莊周《逍遙游》中的「列子御風」,古敘利亞人幻想月球上的士兵靠寬大的襯衣升空作戰,都表達了古代人類對空氣動力作用的樸素認識。中國古籍《山海經》中的飛車、古希臘神話中墨丘利的帶翅涼鞋、古條頓傳說中魏蘭的飛行馬甲以及阿拉伯神話中的波斯飛毯等等,進一步表達了人類對利用器械飛行的嚮往。
飛行理想最初萌發於表象的感性認識,以後逐步上升為理想,理想則產生行動。中國春秋時代著名的工匠魯班善制木鳥和西漢王莽時代的飛人試驗都說明了這個規律。在歐洲,隨著自然科學的逐步形成,中世紀後各種飛行設想不斷出現,如耶穌會教士F.德·拉那根據阿基米得原理,設想出用4個中空的薄殼銅球產生浮力,下面的吊筐內裝人,配以帆槳飛行,這已接近古代飛行技藝的程度。
人類經過幾千年的努力,終於使幻想成為現實,1783年法國J.F.P.羅齊埃和M.達爾朗德乘氣球升空,是人類征服天空的開始;1903年萊特兄弟飛機試飛成功,開辟了航空的新紀元;1969年的「阿波羅」工程使人類登月的幻想最終成為現實。

與古條頓傳說魏蘭的飛行馬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遷西二中校服 瀏覽:263
從裙子里掏槍的動漫是什麼 瀏覽:417
維密睡衣改短 瀏覽:895
祈願褲子 瀏覽:435
男士全透明絲襪內褲圖片 瀏覽:920
黑色兔皮草內穿什麼褲子搭配 瀏覽:217
什麼牛仔褲搭白襯衫 瀏覽:826
兒童輕羽絨服批發價格 瀏覽:709
幸運樹衣織法85針 瀏覽:726
呢子中長款大衣怎樣配褲子好看嗎 瀏覽:94
泰坦之旅迎風外套 瀏覽:949
口紅整到褲子上怎麼辦 瀏覽:339
校服做工不好如何投訴 瀏覽:497
吉普品牌的羽絨服如何辨別真假 瀏覽:762
睡衣拉克絲是什麼皮膚 瀏覽:244
無領寸衫搭配衣 瀏覽:732
超長款淡藍色風衣裡面搭什麼 瀏覽:242
酒紅色襯衣配藏青色外套 瀏覽:590
亞麻襯衫線頭 瀏覽:562
深灰羊絨圍巾好看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