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臨安特產有哪些
1、天目筍干,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天目筍干種植區位於杭州市臨安西面的清涼峰和北面的天目山,色澤青綠黃亮,筍干本色;質地柔嫩,形態完整,形狀扁平、彎曲;炭烤咸香、清馥芬芳,無其它異味。天目筍干鮮嫩、脆爽,具筍干特有滋味。
❷ 杭州特產最具特色有哪些品牌
杭州絲綢
杭州絲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絲綢之府」之稱。常年生產綢、緞、錦、紡、 綾、羅、紗、綃、絹、絨、絹、呢、綈、葛等14大類,200多個品種,2000多個花色。織物或富麗堂皇,或薄如蟬翼,或輕柔飄逸,或雍容華貴,其中許多產品曾榮獲國家、部級或省級優質產品獎。現在杭州絲綢遠銷各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杭州織錦
杭州織錦由蜚聲海內外的杭州織錦由都錦生絲織廠生產。織錦分為裝飾織錦、風景織錦和絲織人像三大類。早在1926年,該廠所織的一幅五彩絲織風景畫就獲得美國費城國際博覽會金獎。目前,該廠成為我國最大的絲綢工藝品生產出口企業。主要產品有風景畫、台毯、靠墊、床罩、窗簾及作為衣料的織錦,產品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既適用於客廳和卧室的裝飾又很實用,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藝術之花」。如今,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王星記扇子
王星記扇子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藝品。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王星齋創建了王星記扇庄。這就是現在王星記扇廠的前身。王家世代從事制扇業,其扇子以選材優異、做工考究而聞名全國,其首創的黑紙扇曾作為「貢扇」被送往朝廷。如今,王星記扇廠生產的扇子分為15大類,409多個品種。1300多種花色。其中以黑紙扇和檀香扇最為著名。
張小泉剪刀
張小泉剪刀以鑲鋼均勻、磨工精細、刃口鋒利、式樣精巧、刻花新穎、銷釘牢固、開合和順、品種繁多、經久耐用、物美價廉而馳名中外。它在清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上和1915年巴拿馬賽會上分別獲得銀獎和四等獎。如今的張小泉剪刀廠已成為我國剪刀行業中的大型企業。所產剪刀,裝潢美觀,品種規格齊全,分為工業用、農業用和民用三大類。此外,還有旅行剪、綉花剪、照相花邊剪等。來杭的遊客常把它作為工藝品用來饋贈親友。
杭州綢傘
西湖綢傘,以竹作骨,以綢張面,輕巧悅目,式樣美觀,攜帶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西湖綢傘選料考究,製作精巧。它的圓形傘面是採用特製的傘面綢作的。這種傘面綢薄如蟬翼,織造細密,透風耐曬,易於折疊,色彩瑰麗,傘骨則採用江南獨特的淡竹製成。西湖綢傘的品種很多。既可以遮陽擋雨,又可以裝點生活。
仿南宋
官窯青瓷
建在杭州鳳凰山下的南宋官窯是專為皇室燒瓷的窯廠,居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其產品因數量少,工藝水平高向來為國內外博物館和陶瓷家所鍾愛。它代表了古瓷中青瓷的最高水平。其工藝特點是:釉面開片,薄胎厚釉,紫口鐵足,故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
蕭山花邊
蕭山花邊又稱萬縷絲、萬里斯。它是本世紀初由義大利威尼斯傳入蕭山坎山鎮的. 蕭山花邊是挑花女工採用優質棉線,用綉針引線來挑綉各種紋樣的手工藝品,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兼備。其特點是:構圖新穎,色調素雅,技藝精湛,工針多樣,結構嚴謹,層次清晰,且顯得細膩、精巧、美觀、朴實。現在的蕭山花邊有30多個品種,2000多種花樣,如披肩、領圈、服裝、台毯、窗簾、床罩、鋼琴罩、沙發套、茶幾套等。1980年蕭山花邊獲國家金質獎。產品遠銷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西湖龍井茶
杭州西湖鄉龍井村周圍群山環繞,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土壤呈酸性。由於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茶農精良的製作,所產茶葉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的特色,堪稱「四絕」。它位於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歷史上曾列為貢品。 西湖龍井茶已有12O0多年歷史。傳統的西湖龍井茶有「獅(峰)」、「龍(井)」、「雲(棲)」、「虎(跑)」四個品類,尤以獅峰龍井為上品。現歸為「獅」、「龍」、「梅(家塢)」三個品類。龍井茶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尤以一尖二葉的「明前茶」為佳品。
西湖蒓菜
西湖蒓菜又稱馬蹄草、水蓮葉等,屬睡蓮科,是一種水生宿根植物。歷史上,以栽培在「三潭印月」的蒓菜最著名。葉片呈橢圓形,暗綠色,每年春天至秋天採摘。有滑膩、清香、鮮嫩的特色。蒓菜含有多種成分;如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 C和鐵質;有健胃、強身、防癌等功能。用西湖蒓菜等作原料的「西湖蒓菜湯」、「葯菜黃魚羹」等都是西湖名菜。
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產,主要出產於杭州艮山門外至餘杭市塘棲一帶,以餘杭沾橋三家村的藕粉最負盛名,故又稱「三家村藕粉」。那裡種植荷藕多達19多種,其中用尖頭白荷加工的藕粉最佳。西湖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膩,色澤自里透紅。用開水沖泡後,撤上桂花糖,晶瑩透明,味醇清口,不僅能充飢,而且有滋補作用。據鑒定,藕粉含有澱粉、蛋白質、葡萄糖以及鈣、磷、鐵、維生索 C等多種成分,具有健脾、生津、開胃、潤肺的功效,很適合老幼病弱者食用。
西湖天竺筷
用杭州天竺山上的實心大葉箬竹製成。故名天竺筷。它製作精緻,光潔輕便,價廉物美,非常實用。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成為杭州的特產。天竺筷品種可分為下列四種:接長短分有9寸、9.5寸、10寸和10.5寸四種;按粗細分有粗、中、細三種;按花紋分有佛像;山水、花卉、西湖風景等;按筷頭分有銀頭、珠頭、鉛頭、鐵頭;骨頭等。
杭白菊
此茶菊本產杭州,故稱杭菊或杭白菊。古時與龍井茶齊名,並列為貢品。今主產桐鄉市。
夏季杭白菊作保健飲料,用開水沖泡後,其色澤天然,汁水清香,味甘爽口,花形完美,堪稱「四絕」,具有降溫、消暑、利尿和益神的作用。杭白菊還是「浙八味」之一。據醫學專家分橋,它含有氨基酸、菊貳及多種維生索。它性寒、味甘苦,作為葯用有平肝明
目、散風清熱和解毒消毒的作用,主治感冒風熱、赤目和頭痛。
昌化山核桃
昌化山核桃又稱小核桃,異名山核、山蟹,是我市著名的乾果之一。主產於浙皖交界的天目山一帶,又以臨安昌化的產量最高,品質最佳,故又稱昌化山核桃。山核桃白露節成熟,打下的山核桃要除去外果殼。加工山核桃的關鍵有兩點:一是生山核桃必須煮透烘乾,以去掉澀味。二是加工椒鹽山核桃,必須用細砂炒得恰到好處,才能使成品香脆可口,味道極佳。山核桃營養價值很高,有補血、補氣和化痰的作用,還能治腰痛。它既可作零食,又能作糕點。
天目筍干
杭州傳統名產。天目山屬杭州市轄臨安縣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最適宜於竹的生長。所產竹筍的殼薄、肉厚、質嫩、鮮中帶甜的特點。它所製成的筍干,清香味美,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等多種成份,可以助食開胃。
❸ 杭州臨安區怎麼樣
杭州臨安區挺好的,建設規劃都很完善。
臨安區擁有眾多景點,如浙西大峽谷、大明山、天目山、太湖源風景區等。浙西大峽谷位於浙皖接壤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域內。峽谷境內山高水急,山為黃山延伸的余脈水為錢塘江水系的源流;明山位於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大明山區內林木覆蓋率高,名貴樹種較多,有黃山松、雲錦杜鵑及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植物的夏臘梅。
❹ 請介紹一下臨安
臨安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顆綠色明珠,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東徑118°51'---119°52'北緯 29°56'-30°23',東臨杭州市餘杭區,南連富陽,桐廬和淳安,西接安徽歙縣,寧國和績溪,北靠安吉。東西相距100公里,南北寬達50公里,土地面積3126.8平方公里,轄26個鄉(鎮)街道,人口51.03萬市人民政府設在錦城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臨安市轄4個街道、15個鎮、7個鄉:錦城街道、玲瓏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橫畈鎮、於潛鎮、藻溪鎮、太陽鎮、昌化鎮、龍崗鎮、島石鎮、湍口鎮、三口鎮、高虹鎮、河橋鎮、潛川鎮、太湖源鎮、清涼峰鎮、大峽谷鎮;板橋鄉、千洪鄉、橫路鄉、樂平鄉、馬嘯鄉、新橋鄉、西天目鄉。共有11個社區、15個居民區、651個行政村。
2000年,臨安市轄16個鎮、2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514238人,其中:錦城鎮 110360人、玲瓏鎮 25211人、青山鎮 21597人、三口鎮 8178人、橫畈鎮 14680人、高虹鎮 11128人、青雲鎮 14921人、於潛鎮 31890人、藻溪鎮 21119人、太陽鎮 16387人、昌化鎮 22507人、龍崗鎮 10545人、湍口鎮 8456人、頰口鎮 12772人、順溪鎮 6773人、島石鎮 17419人、板橋鄉 16188人、上甘鄉 8375人、石門鄉 3921人、楊嶺鄉 8511人、東天目鄉 6811人、臨目鄉 3490人、紹魯鄉 6637人、西天目鄉 12434人、千洪鄉 6087人、橫路鄉 9329人、堰口鄉 6310人、塔山鄉 5031人、紫水鄉 4731人、馬山鄉 3896人、樂平鄉 9970人、河橋鄉 11768人、石瑞鄉 5105人、洪嶺鄉 3854人、馬嘯鄉 9411人、新橋鄉 6893人、上溪鄉 4778人、龍井橋鄉 3073人、魚跳鄉 3692人
3.臨安概況
[編輯本段]
臨安是首批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市,擁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國綠化造林先進縣"等稱號,兩次躋身"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今年被列為浙江省十七經濟強縣(市)之一。臨安山清水秀、風光迷人,森林覆蓋率達74.9%。境內有天目山和清涼峰兩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天目山被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網路成員,還有青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大明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等數十處名勝景點。湖光、山色、巨樹、溶洞、峽谷、飛瀑、溫泉等形成了臨安獨特的自然風光。
臨安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時設縣建制,是吳越國王錢鏐故里和墓葬地。歷代以來人才輩出,宋代大文人洪咨夔,清代數學家方克猷,革命烈士來學照,愛民模範趙爾春,高原赤子陳金水等都是臨安的傑出人物。
秀麗的山水吸引來眾多名人墨客。謝安、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蘇軾、郁達夫、周恩來等曾留下他們的足跡和詩文,給臨安的山水更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臨安的佛教文化源遠流長,西漢佛教初傳中國時就有印度僧人入天目山播教,天目山被尊為韋馱菩薩的道場。歷代高僧輩出,在東南亞尤其是日本影響深遠。
生態旅遊景點呈現出獨特的魅力,現已開發建成的有:天目山、青山湖、錢王陵、玲瓏山、太湖源、浙西大峽谷、白水澗、天目石谷、瑞晶洞、西徑山、大明山、石長城、柳溪江、浙西天池、神龍川、東天目、天潭公園等十七個景點。臨安的真山、真水、真空氣、真情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2001年度接待了遊客200萬人次,2002年則達到235萬,顯示出臨安旅遊的蓬勃生機,且接待量仍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臨安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是距滬、寧、杭大都市群落最近的生態示範市,杭州至黃山最近陸路黃金旅遊線的中點,隨著杭徽高速公路的開通,將大大改善臨安旅遊可進入性,並納入華東旅遊網路之中。目前臨安有旅行社(國內)六家,賓館飯店床位近萬張,已具一定的接待規模。臨安餐飲業強調特色,開發了一批以土特產為主的特色菜。大力開發旅遊商品,充分發揮臨安特有的雞血石、山核桃、茶葉、筍干、竹製品等旅遊商品豐富的優勢。形成以錦城為中心,昌化、於潛為次中心的旅遊服務中心和旅遊商品市場。
臨安旅遊業正朝著實現旅遊"二次創業",突破交通"瓶頸",打響"天目生態"和"吳越文化"的品牌,從低層次向高層次單一型向綜合型,各自為政向區域聯合轉變的方向發展。
4.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臨安市系原臨安、於潛、昌化三縣合並。漢以前三縣均無建制。臨安秦、漢時為會稽郡餘杭縣地,東漢建安 16年(211年)分餘杭置臨水縣,縣治在高樂。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臨安縣,隸屬吳興郡。唐屬杭州餘杭郡。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遷縣治於西墅保錦山下,明洪武初(1368年)遷東市太廟山右。於潛、昌化秦屬鄣郡。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丹陽郡,領縣有於潛,東漢更名為於潛縣。昌化屬於潛縣境。晉時臨安、於潛(含昌化)同屬吳興郡,隋時同屬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析於潛置紫溪縣,與臨安、於潛同屬杭州餘杭郡。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紫溪改名稱昌化縣。
自宋以後,臨安、於潛、昌化縣建置和名稱基本穩定。北宋屬杭州,南宋屬臨安府,元屬杭州路,明屬杭州府,清因之。民國元年( 1912年)廢府,直屬於省。民國24 年(1935年),屬浙江省吳興行政督禁區。民國37年(1948年)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專署駐臨安縣衣錦鎮。
1949年臨安、於潛、昌化相繼解放後屬臨安專區。1953年撤銷臨安專區改屬嘉興專區。1955年,於潛、昌化劃入建德專區。1957年,臨安縣劃入建德專區。1958年,撤銷餘杭縣,並入臨安縣;撤銷於潛縣,並入昌化縣;同年12月,撤銷建德專區,臨安、昌化劃歸嘉興專區。1960年撤銷昌化縣,並入臨安縣,劃歸杭州市領導。1996年臨安撤縣建市。
5.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臨安市域東西長達 100公里,中心城區偏於市域東部。其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差別懸殊。西部清涼峰與東部石泉,海拔相差1770餘米,西北、西南部山區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而東部錦城鎮以東大部分是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西北南三面環山,向東呈馬蹄形開口。
由於水系的作用,形成了昌化、於潛、臨安三大河谷平原,且串珠狀河谷地呈東西向和東北——西南向延伸。在這種地形條件以及區位因素、行政建置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下,形成臨安以市區為中心,於潛、昌化為副中心,二、三產業集中於市域東部以市區為中心的城鎮群及橫貫市域東西的杭昱公路沿線一帶的總體格局,且東部的發展水平明顯高於西部地區。
臨安市位於東經118°51'至119°52',北緯29°56'至30°23',是一個山多田少的山區市。幅員31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124公頃,其中水田16909公頃。
土壤以紅壤土分布最廣,占總面積的 58.94%,主要分布在海拔65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區,黃壤土佔20.31%,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中低山區,岩性土佔10.98%。
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北、西、南三面環山,綿延百里;腹地和東西部,形成低山丘陵和寬谷盆地相向排列,交錯分布。境西北最高點清涼峰海拔 1787米,境東最低點青山街道石泉村海拔僅9米。
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具有春多雨、夏濕熱、秋氣爽、冬乾冷的氣候特徵,全年降雨量 1628.6毫米,全年平均氣溫16.4°C,全年日照時數1847.3小時,森林覆蓋率76.5%。
臨安境內地貌形態多樣復雜,海拔從 9米到1787米,形成了種養業的多樣化,糧、油、林、竹、茶、桑、果、菜、畜、禽、漁等多業並舉,全面發展。
❺ 杭州有哪些地方能買到正宗便宜的土特產
杭州能買到正宗便宜的土特產的地方有:
1、南宋御街
主營:茶、筍干、蒓菜、絲綢等
南宋御街曾是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如今的南宋御街已經成為了一條商業街,但仍保存了大量的歷史遺存,兩旁多數都是有歷史的建築。曾經這里集中了數萬家商鋪,即便在今天也能看到痕跡。南宋御街的杭州特產很正宗,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在這里都能找到。
❻ 浙j是哪裡車牌
浙j是浙江省台州市的車牌,台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中部沿海,東瀕東海,北靠紹興市、寧波市,南鄰溫州市,西與金華市和麗水市毗鄰,依山面海,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西北山脈連綿;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控制,炎熱多雨,為亞熱帶氣候特徵。
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天氣溫涼,具亞熱帶氣候特徵,境內公路交通以瀋海高速公路等構成主要公路網。
台州是江南水鄉,水穿城過。歷史上台州「河網密布、港汊交縱」,水鄉風韻不亞於蘇杭,有「走遍蘇杭、不如溫黃」之說。台州素以佛宗道源享譽海內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發祥地。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台州市行政區轄椒江、黃岩、路橋3個區,代管臨海、溫嶺、玉環3個縣級市和天台、仙居、三門3個縣,分設61個鎮、24個鄉、44個街道,共4645個村委會、198個社區和137個居委會,台州市政府駐地椒江區白雲山南路233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