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品牌介紹 > 瑜伽馬甲線肚子呼吸方法

瑜伽馬甲線肚子呼吸方法

發布時間:2021-09-30 06:13:21

Ⅰ 腹式呼吸的練習方法

初學者以半卧位最適合。兩膝半屈(或在膝下墊一個小枕頭)使腹肌放鬆,兩手分別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緩慢吸氣時,膈肌鬆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覺,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動;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

可每天進行練習,每次做5-15分鍾,每次訓練以5-7次為宜,逐漸養成平穩而緩慢的腹式呼吸習慣。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長而緩慢,盡量用鼻而不用口。

訓練腹式呼吸有助於增加通氣量,降低呼吸頻率,還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緩解呼吸困難症狀。 縮唇呼氣法就是以鼻吸氣、縮唇呼氣,即在呼氣時,收腹、胸部前傾,口唇縮成吹口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型緩緩呼出。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

要做到深吸慢呼,縮唇程度以不感到費力為適度。每分鍾7-8次,每天鍛煉兩次,每次10-20分鍾。

開始吸氣時全身用力,此時肺部及腹部會充滿空氣而鼓起,但還不能停止,仍然要使盡力氣來持續吸氣,不管有沒有吸進空氣,只管吸氣再吸氣。然後屏住氣息4秒,此時身體會感到緊張,接著利用8秒的時間緩緩的將氣吐出。吐氣時宜慢且長而且不要中斷。



(1)瑜伽馬甲線肚子呼吸方法擴展閱讀

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增大。正常的腹式呼吸一次約10-15秒,能吸入約500毫升空氣。腹式呼吸時,橫隔肌會下降,腹壓增加,感覺好像是空氣直接進入腹部,這時若把手放在肚臍上,會感覺手上下微微抬放。

腹式呼吸讓橫膈膜上下移動。由於吸氣時橫膈膜會下降,把臟器擠到下方,因此肚子會膨脹,而非胸部膨脹。因此,吐氣時橫膈膜將會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進行深度呼吸,吐出較多易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Ⅱ 練馬甲線怎麼呼吸方法

吸氣的時候胸腔慢慢打開,肋骨向外擴張,感覺後背有充盈氣體的感覺,呼出的時候肋骨向內,收縮小腹

Ⅲ 怎麼學習瑜伽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三種基於狀態:
1基於擴張:吸氣擴張腹腔,呼氣放鬆。
2基於內收:呼氣內收腹腔,吸氣放鬆。
3基於擴張和內收:吸氣擴張腹腔,呼氣內收腹腔。加強。

呼吸初級調整方法
1 坐姿,使用第3種基於。坐手放胸腔,鎖骨交接,感受並保持胸腔的放鬆平靜。右手放腹腔肚子上,感受輔助加大擴張和內收的幅度。
2 仰撾,把手掌放在肚子上,讓腹腔感受到手掌的重量,或者使用書,磚都可以,使用第1種基於擴張。
3俯卧,深呼吸,那就是腹式呼吸。

然後說一下呼吸和身體的配合:
以前我說呼吸的時候我說我歸納為氣球效應,不但是肺,包括我們的身體。其實都象氣球一樣,吸氣擴張,呼氣收縮。所以配合如下:
吸氣:伸展。
呼氣:擰轉,折疊,放鬆。
其實很簡單。

如何腹式呼吸的正確方法

腹式呼吸是一種常見的呼吸訓練方法,也被稱為放鬆呼吸、調息訓練。
腹式呼吸通過有意識延長吸、呼時間,進行深、緩、有規律的呼吸運動,達到自我身心調節的目的。
腹式呼吸可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內分泌和自主神經系統協調地發揮功能,降低應激水平,能有效減緩緊張焦慮情緒。
腹式呼吸 VS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呼吸時,橫隔肌會下降,腹壓增加,感覺好像是空氣直接進入腹部,這時若把手放在肚臍上,會感覺手上下微微抬放。
胸式呼吸
大多數人,特別是女性,大都採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運動及胸部微微擴張,許多肺底部的肺泡沒有經過徹底的擴張與收縮,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這樣氧氣就不能充分地被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時間長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狀況。
腹式呼吸有哪些好處
對肺部
腹式呼吸訓練能增加膈肌的活動范圍,而膈肌的運動直接影響肺的通氣量。通氣量增加後,身體的氧氣供給提高,肺部組織也能更加強壯,這樣就能更好地抵禦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另一方面,由於橫膈膜和肋間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鍛煉,我們的活力與耐力也都會相應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
對精神放鬆
當人體面臨較大應激時會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有研究發現腹式呼吸可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減緩緊張焦慮情緒。
還有研究將腹式呼吸用於控制考試焦慮,進行腹式呼吸訓練的考生,名次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對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腹脹、厭食和便秘等症狀,但臟器無明顯異常,其發病多與情緒有關,與患者應激也有很大關系。有研究發現,腹式呼吸對心理和臟器功能的調節作用有著積極的影響。
對分娩
緊張焦慮、抑鬱是孕產婦最常見的應激反應,腹式呼吸既可調節孕產婦應激心理狀態及臟器功能,又具備簡便、易行、無毒副作用,不增加經濟負擔的特點,易於被孕產婦接受使用,對促進順娩率及母兒的健康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對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典型的身心疾病,與長期的緊張焦慮有關。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如果能長期堅持腹式呼吸運動,能有效緩解臨床症狀,並減少葯物服用量。
對盆底肌放鬆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進行盆底篩查後,盆底肌電報告顯示前後靜息值超出參考范圍,有些還伴有盆底痛和痙攣的症狀,尤其是在盆底肌鍛煉結束之後。
這時候臨床醫生就會推薦患者改變呼吸方式,從淺而快的胸式呼吸,轉向深而緩的腹式呼吸,能有效放鬆盆底肌肉。
如何進行腹式呼吸
Step 1
身體靜躺(也可靜坐),將一隻手放在腹部,想像身體完全處於放鬆狀態,可以先完全放鬆5分鍾;
Step 2
慢慢吸氣,感受腹部隨著進氣量的增加而鼓起(就像一隻氣球),放在腹部的手被抬高,直到最大進氣量,這個吸氣過程約3~4秒,保持1~2秒;
Step 3
慢慢呼氣,感受腹內的氣體隨著呼吸道緩慢排出體外(像是正在泄氣的氣球),放在腹部的手隨著氣體量的減少而下降。想像腹部由於氣體的排出而貼在脊柱上,這個呼氣的過程約3~4秒;
Step 4
重復2~3步5次,可以在腹式呼吸的時候配合盆底肌收縮。針對盆底高張型,呼氣時收縮盆底肌,吸氣時放鬆;針對盆底鬆弛型,吸氣時收縮盆底肌,呼氣時放鬆。
腹式呼吸節奏要深長而緩慢,每次呼、吸都盡量達到極限;

可以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感受氣體在體內流動;

整個過程想像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放鬆的,可以配合盆底肌收縮;

體質強的人,屏息時間可以延長,呼吸深而緩。體質差的人,可以不屏氣,但氣要吸足;

腹式呼吸不強求訓練時間,但要持之以恆,每次5~15分鍾均可;

如果吸氣時胸部和腹部收緊,呼氣時反而鼓起,說明呼吸方式錯誤。

Ⅳ 做瑜伽時吸氣和呼氣的肚子是怎樣的

瑜伽採用的是腹式呼吸法。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肚子,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肚子,胸部保持不動。循環往復,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節奏一致。

呼吸過程不要緊張,也不要刻意勉強,應該注意練習的過程和對身體的影響。吸氣時,感覺氣息開始經過鼻腔、喉嚨,之後充分地集中於肺部,當肺部容積逐漸增大,而保持胸廓不動,就會迫使橫膈膜下沉,同時腹略向外鼓起;呼氣向內收回腹部,橫膈膜向上提升,使大量濁氣呼出體外。

腹式呼吸的關鍵是,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盡量達到「極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應收縮與脹大到極點,爭取每口氣似直達下丹田則更好。


(5)瑜伽馬甲線肚子呼吸方法擴展閱讀:

因為腹腔內承載著除心、腦、肺之外的全部臟器,包括消化、造血、生殖、泌尿、內分泌及淋巴系統的一部分,並擁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所以加強腹式呼吸訓練,能促進腹腔運動參與呼吸運動。

腹式呼吸的好處還在於通過腹腔壓力的改變,使胸廓容積增大,胸腔負壓增高,上下腔靜脈壓力下降,血液迴流加速。

由於腹腔壓力的規律性增減,腹內臟器活動增強,得以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起到加速毒素的排出,減少自體中毒,最終達到減慢衰老的目的。

同時,腹式呼吸還包括盆腔運動,即在支配腹部作大呼吸運動的同時,配合收肛及舒肛運動以及縮腹上舉,促進盆腔血流。

Ⅵ 瑜珈腹式呼吸的要領是什麼

1、吸氣要領:

採取仰卧或舒適的坐姿,可以把一隻手放在腹部肚臍處,放鬆全身,先自然呼吸,然後吸氣,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動。

2、呼氣要領:

腹部自然凹進,向內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保持不動。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把所有廢氣從肺部呼出去,這樣做時,橫膈膜自然而然地升起。循環往復,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節奏一致,細心體會腹部的一起一落。

3、腹式呼吸的關鍵:

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盡量達到「極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應收縮與脹大到極點,如果每口氣直達下丹田則更好。

練腹式呼吸一般是用來養生保健,由於其吸入的氧量高於正常情況下的兩到三倍,所以也可用來治療人體內臟各部位的疾病。比如頭痛,就可以在吸滿一口氣時,腳跟突然離地,迫使氣體直沖頭部,然後呼出。當然,針對不同的康復治療,均應有葯物配合,而且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腹式深呼吸簡單易學,站、立、坐、卧皆可,隨時可行,但以躺在床上為好。仰卧於床上,松開腰帶,放鬆肢體,思想集中,排除雜念,也可說是進入氣功態。由鼻慢慢吸氣,鼓起肚皮,每口氣堅持10~15秒鍾,再徐徐呼出,每分鍾呼吸4次。

做腹式深呼吸時間長短由個人掌握,也可與胸式呼吸相結合,這便是呼吸系統的交替運動。如能長年堅持每天做腹式深呼吸,就會收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強身延齡的奇效。

(6)瑜伽馬甲線肚子呼吸方法擴展閱讀:

腹式呼吸法是瑜伽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種呼吸方法。它是學習其他呼吸法的基礎,是通過加大橫膈膜的活動、減少胸腔的運動來完成的。

腹式呼吸是讓橫膈膜上下移動。由於吸氣時橫膈膜會下降,把臟器擠到下方,因此肚子會膨脹,而非胸部膨脹。因此,吐氣時橫膈膜將會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進行深度呼吸,吐出較多易停滯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參考資料:網路-瑜伽呼吸法

Ⅶ 瑜伽中的腹式呼吸,是怎麼個呼吸法

腹式呼吸方法:採取仰卧或舒適的坐姿,可以把一隻手放在腹部肚臍處,放鬆全身,先自然呼吸,然後吸氣,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動。

無論是吸還是呼都要盡量達到「極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應收縮與脹大到極點,如果每口氣直達下丹田則更好。

由鼻慢慢吸氣,鼓起肚皮,每口氣堅持10~15秒鍾,再徐徐呼出,每分鍾呼吸4次。做腹式深呼吸時間長短由個人掌握,也可與胸式呼吸相結合,這便是呼吸系統的交替運動。

(7)瑜伽馬甲線肚子呼吸方法擴展閱讀:

腹式呼吸法可分為順呼吸和逆呼吸兩種,順呼吸即吸氣時輕輕擴張腹肌,在感覺舒服的前提下,盡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氣時再將肌肉收縮。逆呼吸與順呼吸相反,即吸氣時輕輕收縮腹肌,呼氣時再將它放鬆。

呼吸在這種方式下會變得輕緩,只佔用肺容量的一半左右。舌尖輕輕頂住上齶。逆呼吸與順呼吸的細微差別:呼吸只涉及下腹部肌肉,即緊靠肚臍下方的恥骨區。吸氣時輕輕收縮這一部位的肌肉,呼氣時放鬆。

腹式呼吸是讓橫膈膜上下移動。由於吸氣時橫膈膜會下降,把臟器擠到下方,因此肚子會膨脹,而非胸部膨脹。

Ⅷ 腹式呼吸真正的方法

有些人開始學練功時,覺得雜念很多,心很煩,那一定要用上述的方法將思維理順同時參照《入靜要決》的觀點,端正自己的人生觀,直到情緒稍為安定時才開始練功;在練功過程中如發現心情很煩躁,難以控制就暫時停止練功,等到心情平靜時才接著練。一開始學練氣功就覺得入靜很好甚至虛無的人要注意,這可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練功者覺得入靜較好、身體有些虛無、但思維正常、體溫也正常沒有覺得身體發涼或變冷、沒有頭暈的現象、身體可以隨意控制,這屬於正常的練功現象。另一種情況是練功者覺得入靜很好、身體也漸漸虛無、慢慢變冷、頭有些暈,這種現象古人叫「純陰」是很不好的現象。「純陰」這種現象一般是性格非常內向的人才會發生。倘若出現這種現象,練功者應該趕快收功否則可能會「休克」。氣通大周天之後的練功者就一定不會出現「純陰」的現象。
氣通大周天之後,內氣都是自動運行的,練功者主要是返觀(或返聽)全身(或局部),同時兼以洗心,功夫深化的標準是心情越來越平靜,大腦越來越清晰,對於念頭的解答快而准;身體越來越舒服,內氣越來越流暢,練功的時候覺得時間過的很快,雙手的電麻感越來越明顯但身上的熱氣感不一定明顯。(未完待續八)
(八)
修煉者對「丹田」這個名詞都非常熟悉,但對於具體位置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隨師修學、親自證驗,丹田不是一個點,如是一個比較大的范圍:下丹田是以肚臍裡面為重點,包括整個小腹;中丹田是以兩乳頭連線中點的膻中穴裡面為重點,包括整個胸腔和上腹;上丹田是以兩眉之間的印堂穴裡面為重點,包括整個顱腔。修下丹田功主要是聚氣,進而通大小周天;修中丹田功主要是疏通五臟六腑裡面的氣脈;修上丹田功主要是疏通整個顱腔裡面的氣脈。我看許多古今的修煉書籍和文章,發現許多作者是沒有實修和親證的,常常是抄抄摘摘、再加上主觀猜測。自己不懂本來無可厚非,但是誤導學人,過甚大唉!望修學者慎之。
修真證道我自幼恬靜善思、好學強記。又興遇良師教導,加上勤修苦煉,略有所得。後又尊師所囑,參學諸家,以善學業。如今回首,道途歷歷。忽憶師言,利他自利。尤見時下,網路方便。四方學人,求知若渴。我今在此,盡我修證,和盤托出,付予有緣。學人免慮,我存保守。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古今聖賢,不二教誨。
我之文字,不用術語,不談門派,不設功法名稱,是避免與墨守成規者爭議。我深知,修煉是有景有驗的。不同的程度應予以對機的方法;另者,功法和門派雖然不同,但相同的功夫層次,其效應也大致相同。所以真正修煉有成者,能一通百通、法法圓融。所以,煉功者在讀我的一切文章時,不用探究我是何種流派、師承,大可放心借鑒和交流。
前面已經談完大周天的修煉方法和作用,也談了一些注意事項,和中下丹田的位置。可能有些人會問我,中丹田功是怎樣修煉的?其實我在前面已經詳細介紹了,我是用「通大周天之後的修煉方法」這個名稱來講,而沒有用「中丹田的修煉方法」這個名稱。中丹田有名字、有范圍,是方便的說法。事實上中丹田也可以泛指整個體腔。修中丹田功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疏通五臟六腑內的氣脈,只要認識這個道理,就會明白氣功對一切疾病都可能有治療效果的,關鍵是看具體人修煉的成就。
中丹田功修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轉修上丹田功了,那麼這個「程度」是應該怎樣判斷呢?煉功者要感覺全身氣血流暢、入靜良好、手指和腳趾同時有明顯的氣感,甚至可以感覺到身體周圍有一層氣場、或薄霧,即可兼煉上丹田功了。為什麼這樣要求呢?因為手指和腳指同時有明顯的氣感,說明修煉者的十二經絡已經非常暢通了;要求入靜良好,就是因為意守上丹田時,如果意念的強度掌握不好,容易引起氣血上沖,造成頭昏、頭痛等不適。入靜良好的人他的意念都比較輕,比較穩,恰到好處。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經絡暢通了,氣血一般不容易上沖。縱然萬一有點上沖,也會很好迴流,不會影起不適。
我讀過許多有關修煉方面的書,有古代的也有現代的。關於上丹田的煉法,有的說意守「百會」、有的說意守「印堂」、有的說意守「前額」、有的說意守「祖竅」……我很懷疑,說這些話的人根本沒有修到上丹田這個層次,因為他們完全不知道修上丹田功的作用和所需要的條件。其實,修上丹田主要的作用是疏通整個顱腔裡面的氣脈,融通天目、神庭、天門、玉枕等重要關竅,從而產生光亮的圖象和禪定的狀態。那麼,上丹田應該怎樣煉呢?是不是就象許多人所說的意守頭上某個穴位嗎?大家無妨閉上眼睛試一下吧!不是守不住就是很別扭。正確的方法是用兩個耳朵輕輕返聽整個頭部,而且要使頭部和整個身體形成一個整體。也就是說返聽頭部的同時也要兼顧整個身體。「返聽」就是用心聽、也就是用意念聽,如果還不懂得怎樣做,就輕輕意守兩個耳朵就對了。
修煉是實踐,決不是單純理論上的探討,更不是文學創作。有些人喜歡自編功法教人修學,還常常大言不慚的說,「集百家之長」!阿彌陀佛,請問你自己的功夫煉得怎麼樣?如果功夫很好,好在哪裡?又為什麼不將你自己的修煉方法和體驗介紹給大家?反而東拼西湊給人家「雜貨」!假如自己的功夫很差,根本就沒有能力教人、更沒有能力編功法。修學者請特別留意,切不要誤入「小西天」和錯學「屠龍之技」,鬧出笑話。
上丹田功的煉法可以勉強分為兩種,即有為法和無為法。「有為」的煉法就是上面所說的「用兩耳輕輕返聽整個頭部、同時也兼顧整個身體」,使意識自然的分布到全身各處;「無為」的煉法是專心念「阿彌陀佛」或其他咒語等,也可以專心思考自己所要想的問題、或自然觀察周圍環境的聲響等變化。「有為」和「無為」兩種方法在同一練功時間內可以交替使用,間或也可以「溫養」中、下丹田。總之隨心所欲、自自在在、無拘無束。《人體場漫談》一文中也有這方面的論述,可以參考。收功時可以輕輕意守下丹田,也可以意守兩腳腳趾或腳底「湧泉穴」,或者心裡默念幾遍「我要收功了」。如果主要是以「無為」的方法練功,那麼,不用修功也行。因為煉功狀態以變成常態了,整天都在「不煉而煉」了。(未完待續九)
(九)
修真證道下丹田功的修煉,古人稱為「煉精化氣」。「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與生俱有的能量,後天之精是指交感之精。二者性質不同,但關系密切——排泄後天之精的同時,會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所以自古到今的修煉者,都提倡節欲。「節欲」並不是斷欲,對於一般人來說,精滿就會自溢。所以只要有所節制、量力而行就可以了。雖然會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但不必擔心,是會自動恢復的。在此也要請練功者相信,如果煉功得法,身體狀況會比從前更好的。所以只要適當節欲就行了。功夫高深者是「馬陰藏相」、「交而不漏」,那又是令一種局面。
有些練功者說,煉下丹田功煉到丹田有明顯的氣感時,性慾會非常旺盛。這是氣足的現象。繼續煉下去,可能會很快通督脈(即小周天)。但千萬不要縱欲或過度手淫,偶然遺精是不大關系的。如果煉下丹田功覺的性慾實在太強、難以忍受,可改煉站樁功或行功、動功,性慾就可能沒有那麼強。不過只要督脈通了,性慾是很好控制的。有一種傳統的做法是「當生殖器勃起時,就舌頂上齶、輕輕提肛、吸氣時意想內氣從會陰穴處沿督脈上行頭頂、稍停,呼氣時意想內氣經鼻、口沿任脈回歸下丹田」。如此反復幾次,生殖器會軟化縮回。這也屬於「煉精化氣」的范疇。這個方法,我在前面也有介紹過。修真證道
話又說回來,對於年輕的練功者來說,性慾這一關也確實難度。我是過來人,對此感受頗深:對於已婚的人,還比較好處理一點,只要適度行之即可。對於未婚的人,如果只是強制的忍耐,也不長久,心也很煩,會影響正常練功。如果想入非非,過度手淫,對修煉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因為過度地手淫,不緊是耗損精氣,而且會產生沉重的精神包袱,如悔恨、自責等,這一定要特別注意。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呢?
古人說「大隱在鬧市」,這是什麼道理?「大隱」是什麼呢?「大隱」就是有高深功夫的人。「鬧市」又是什麼呢?「鬧市」就是繁華的地方。繁華的地方充滿「酒、色、財、氣」,時時處處都是名利得失、人我是非……如果在繁華的都市中,面對著形形色色的事物時,還能保持頭腦清醒、心平氣和、得失隨緣、精進正道,這個人一定具備高深功夫。因為他具有很深的定力和很高的智慧。反過來,要想得到真正的「定慧」,也確實需要去「鬧市」中鍛煉。不過,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定慧等持」:只有自己的心比較安定時,才有可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也只有認清事物的真相,才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安定下來;心越安定,事情就看的越清楚……這就是「定能生慧」,也就是「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
我覺得,要想過性慾這一關,還是學「大隱在鬧市」好:面對現實,修「定」修「慧」。「定」就是信心和決心。你首先要相信做這件事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錯誤和有害的。偶然為之行不行?關系也不大。經常為之就不行了,影響身體、影響心態。得到什麼好處呢?一瞬間的刺激和快感,轉眼就消失了……經常給自己提醒、給自己解釋,手淫的壞習慣就會減少、甚至去除的。
(十)
在這里,我覺得有必要給練功者重點提醒一下,「煉精化氣」的「精」主要是指先天之精(內氣),但因為排泄後天之精會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故此要求節欲。先天之精如果順走生殖器,能使它勃起。一般人的性慾不好控制的原因是督脈不暢通,尤其是尾閭關。氣通小周天之後,先天之精可以循督脈上行頭頂回歸下丹田,古人稱逆上三關。故有「順為凡、逆為仙」之說。「仙」是泛指修煉有成就者。可以肯定地說,所有氣通小周天之後的練功者,基本都可以體驗到每當生殖器勃起時,只要配合呼吸用意念行幾次小周天,生殖器會自然變軟縮回。功夫深者只要鬆鬆會陰也能夠達到同樣的效果。明白這些道理之後,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未婚的練功者偶爾遺精或手淫對修煉影響不大;已婚的練功者可以過正常的性生活;陽萎等性能力不正常者,通過練功可能會康復;強制閉精是錯誤的;古代「房中術」提倡射精之前引氣上行頭頂、又回歸下丹田的做法對修煉可能有一定的幫助。我們是社會的人,一切要從利益家庭、利益社會出發。修煉是為了完善自己,不斷提高「德」、「智」、「體」的水平;千萬不要將自己修成一個怪物,搞得跟家庭和社會格格不入。請記住,神仙和佛菩薩絕不是木頭人,他們個個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博愛者。

再來談一下中丹田功吧。中丹田的修煉,古人叫做「煉氣化神」。「神」是什麼東西呢?古人叫識神和元神,現代人叫意識和下意識,也就是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煉氣化神的神是指元神,也就是下意識(也有叫淺意識)。為什麼「氣」會化「神」呢?實修者都能體驗到,初學時因為身上沒有什麼感覺,心無所依,故而心很難安靜下來;真正氣通大周天之後,全身各處有了比較明顯的氣感或身體有虛無感時,心很容易入靜,這種不知不覺的安靜狀態古人叫做「元神顯現」。
上丹田功的修煉,古人稱為「煉神還虛」。「虛」是虛無的意思。虛無什麼呢?是身心虛無。身怎樣才能虛無呢?內氣充滿整個身體的時候,身體就會產生虛無的感覺。身體虛無了,心就會非常安定,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喜怒哀樂淡化了很多;也因為喜怒哀樂淡化了,心就更加安定;心越安定對事物的觀察更加仔細,得出的結論更加正確……漸漸地,我執之心就淡化了,也即是第六意識隱退了,這就是心虛無。
上丹田功的修煉,在形體上主要是化通顱腔裡面的氣機,同時也深入疏通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經和絡,古人所說的「形與神俱」、「形神俱妙」就在這個階段開始真正獲得,「長生久視」也必須達到這一層次才能探討。因為只有修到這個層次,全身上下的氣機才算基本疏通。達到這個層次的人是不是百病全消了呢?不一定。普通的病可能早已痊癒,身體素質大大增強,一般來說很少染新病;比較重的舊病,從這個時候起開始有明顯的好轉,而且一定不會加重。
上丹田功的具體練法在前面已經詳細介紹了,這里只是略加補充:練上丹田功時,主要是用雙耳返聽整個顱腔,同時堅固整個身體,包括四肢。「返聽」就是用心聽、也即是用意念聽。換一句話說,就是用很輕的意念將自己的身體想像成一個氣化的整體,好象整個身體就是一團氣,跟外界沒有什麼界線,但千萬不能將自己的身體當成不存在。如果將自己的身體當成不存在,意念全部跑到體外去守空,那是落空,是神不附體。古人稱這種叫頑空,也有人稱為空空。「落空」是修煉的歧途,修煉者如果誤入此境,則功夫就難以提高唉!古人說「忘我」和「無我」,並不是真的將自己的身體拋棄了,而是要你去除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證悟天地萬物與我同體的境界,也就是我是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那麼,怎樣才能證悟這個境界呢?當你的身體具有強大的氣場時,你就能清楚地感覺到、甚至看到,天地萬物就是通過這個氣場和你的身心融化在一起。如果你的意念跑到體外去守空,整個人體場的重點就跑到體外去了,修煉者自己的身體就不在是人體場的重心,自然界的能量就不在匯聚在你身體上,功夫就自然不會上長了;在說,你的意念經常跑到體外去守空,時間長了會產生兩個我的感覺。兩個我的思想經常是不一致的,古人叫做「真妄相攻」,弄不好會入魔,甚至精神分裂,請大家特別注意。
修煉的過程,就是身體在不斷集聚能量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不斷的采氣和融通外界各種氣場的過程。會不會跟那些不好的氣場融通呢?一般不會。場與場之間的融通是同步共振、對號入座的。當然,如果練功者是心術不正的人,就可能和不好的場融通,造成身體不適,甚至出現嚴重的偏差。少數善良的練功者也會遭遇不好場的干擾,則可以用至誠的懺悔心來化解,有條件可以請功夫和道德修養好的人協助,有一定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自己要有至誠懺悔的心。(未完待續十一)

(十一)
練下丹田功和中丹田功的階段,身上的氣感反應比較明顯。因為是處在經絡的開通階段,氣的運行是有始有終的,比較容易被練功者覺察。練中丹田功一段時間後,尤其是轉入練上丹田功的階段,全身的經絡基本暢通了,體內的氣量也增加了許多。氣在經絡里運行,從原來的意氣相隨、如珠滾管,變成了自來水管里的水那樣充滿整個經絡系統,源源不斷的在全身各處同時運行。這個層次的練功者,經常可以感覺到從腰部到臉經常是溫暖的,手腳的電麻感很明顯。尤其是雙手,經常有充脹感,覺得很有力氣。全身各處都有內氣運行的感覺,但很柔和、很舒服。
請牢牢記住,修煉的過程就是身體在不斷的集聚能量的過程。佛菩薩畫像頭上的光環和神仙畫像身邊的祥雲,應該是他們的人體場的生動描繪。下丹田功是屬於命功,主要是調動練功者身體內與生俱來的先天之精,使之匯聚於身體某個特定的位置(如下丹田),成為內氣。進而疏通經絡,形成周天運轉。這個階段主要是集聚體內的能量,對於體外能量的吸附和各種場的融通,能力很差。在意識方面主要是鍛煉精神的穩定和集中,也即是對小范圍的覺知。中丹田功階段的修煉,是開始轉入「性命雙修」,內氣自然運行、強弱自然變化。這個階段,主要是凈化心靈、使精神更加穩定,從而產生對身體大面積的感知。這有什麼作用呢?是使自身的心理場和生理場開始良好的疊加,能夠比較好地吸附周圍環境中游離態的能量(即所謂「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等)和融通身邊的各種場,使功力得到較快的提高。上丹田功階段的修煉,雖然也是「性命雙修」,但主要是以「性」功為主了。「性」功是修什麼呢?是修心,就是凈化自己的心靈。這有什麼作用呢?心靈越凈化,精神越穩定;精神越穩定,心理場和生理場的疊加程度就越好;心理場和生理場的疊加程度越好,對周圍環境中游離態的能量的吸附和融通身邊的各種場的能力就越好,功夫提高就越快。
進入上丹田功階段的修煉,行住坐卧都可以,隨時隨地只要心情平靜,就有練功的感覺。只要是無須意守和不用引氣的功法,都可以同練,再也不用講什麼門派了。內氣的流暢、氣場的增強、心理的平衡、身體的舒適,是功夫提高的標准。這個階段,修煉的主要內容是如何消除心理上的各種干擾。在這方面上,古人有一句話很值得大家借鑒,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大概是說,不要跟人家鬧矛盾、常生歡喜心吧!如果修心修得好,功夫的上長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記得當年我在修這個層次的功夫時,每天經常感覺到空中有強大的氣場籠罩著我。氣場的直徑大約有十米,是白蒙霧狀的。有壓力感,覺得周圍的空氣好象是凝固起來似的。全身氣血非常流暢,頭頂有些暈重感。真是「不練自練」、「日進千里」啊!
前面曾經提到過「巧練」,其實就是對外界氣場的感應和融通的現象。只是功夫比較淺時,自身的氣場薄弱和敏感度不高,所以反映不明顯,收益也不大。到了上丹田功這個階段,練功者的人體場已經比較強了,敏感度也比較高了,更加要注意「巧練」。說實在的,自古到今,修煉有成的人都是「苦練」加「巧練」的。當年我在出現強大氣場感應的四五個月之後,有一天晚上,突然感到空中有很強的氣場籠罩著我。氣場越來越強。一會兒,覺得氣場從四面八方不斷的向肚臍裡面湧入。肚臍裡面的丹田位置象個無底洞,潮水般的氣場涌到裡面就消失了。這種現象大約持續了一個小時,接下來覺的整個小腹的氣也翻騰起來,非常猛烈、不能控制,但覺得非常舒服。小腹中的內氣在激烈翻滾的同時,身外強大的氣場依舊源源不斷的從肚臍湧入小腹。大約過了兩三分鍾,覺得小腹處有很大的氣團,沿身體的中央往頭頂涌。當這個很大的氣團從頭頂沖出的那一瞬間,頓時感到整個頭頂蓋被掀飛,意識變得有些模糊。耳朵聽周圍的聲音也覺得模糊了很多,整個身體好象是融化了。過了一陣子,我反復默念收功,待到精神恢復到比較正常時,我慢慢睜開眼睛,很奇怪,覺得整個身體還是虛無的,與外界沒有什麼界限。頭也好象變得非常大,心情非常平靜。
自此以後,整個身體一直感覺是融化的,體外那個強大的白蒙霧狀的氣場整天存在了,而且經常覺得在不斷的增強和變得有光感。從前的氣場是時有時無、時強時弱的,原來身體會感覺到氣場有壓力,現在沒有了。只是頭頂經常有些重壓感,前額也經常有脹的感覺,但很舒服。頭頂的那種重壓感也好象是頭頂和房頂或天空之間在互相吸引。內氣的運行非常清晰,但又非常柔和。只要稍一安靜,就能感覺到全身各處都有氣在流動,全身虛無、非常舒服。腦海里能夠看見內氣的流動狀況,不必用眼睛看,睜眼閉眼情景都是一樣的。身體外的氣場中開始出現一團團淡白黃色的雲狀物,離身體比較近,大約30到50公分。你走到哪裡,雲霧就跟到哪裡。不管白天黑夜,形狀和顏色都差不多。那些雲狀物會不停的轉動著,我覺得好象是身體某些大穴位冒出來的氣團。
(十二)
頂門大開之後,真是和從前大不相同了。內氣的運行非常清晰,但又非常的柔和。你靜心體會,很多部位的經絡可以清楚的感覺到;你如果不特別注意,則整個身體都是融化、虛無的。身體內外充滿了淡黃白色的光霧,體內的氣和體外的場是同步運轉的;手指尖和掌心、腳趾尖和足心,它們之間的氣會互相感測,形成渦旋,每當安靜的時候可以清晰的感覺到,手腳各有一團氣在旋轉:右手是掌心向下,順時針旋轉。右腳也是足心向下,順時針旋轉;左手是掌心向下,逆時針旋轉。左腳也是足心向下,逆時針旋轉;全身恰到好處的溫暖,只有後背和後腦經常會發熱,頭頂經常有重壓感,前額有時也發脹。雖然有這些感覺,但是很舒服,心很容易安靜,隨時隨地都會進入很深的氣功狀態。雙手十指尖和掌心經常有明顯的電麻感和充脹感,能隨心所欲的發出比較強的氣,發出的氣也是旋轉的。
修真證道「開頂」這種現象可分為兩種,即「大開頂」和「小開頂」。我出現的那種「開頂」是「大開頂」,是一次性通了整個頂門。「小開頂」是練功者首先覺得頭頂通了一個小洞,好象天上有一股氣從頭頂進入體內,通的地方很輕松、很舒服。以後漸漸覺得頭頂這個洞越來越大,直到和整個頭頂一樣大,那時能明顯感覺到頭部和整個身體融化在氣場之中。「大開頂」的人,有些覺得整個頭蓋掀開了,有些覺得頭頂裂成幾塊融化了,有些覺得耳朵或腦袋裡邊一聲響,整個人就融化在氣場中了。總之,「大開頂」的人都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融化在氣場之中,而且「身體融化」這種感覺是非常穩定的,不管是練功還是平時安靜的時候,都有同樣的感覺。請注意,無論練功者是感覺到自己頭頂掀開或裂開,但頭頂仍然是完好無損的。

「大開頂」之後,上、中、下三個丹田徹底融為一體,也就是中脈通了。體外的氣場越來越強,身體周圍的那些淡白黃色的雲狀物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整個身體的虛無感越來越明顯。體外的氣場永遠存在了,而且能量比較高,能使一定范圍之內的人產生氣感效應和治病效果。到這個層次,身體周圍的氣場強度和雙手發出的氣場強度是差不多的,修煉者再也不必用雙手發氣治病了,用自身的氣場就可以給人治病。
「大開頂」之後,修練者在安靜或者練功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有一個我從頭頂冒出往上升,進入到一個寧靜的世界。還可以看到一些人或者景物,甚至可以看到已經死去的人或動物的形象,有時也可以看到古代的一些情景,或者從來沒有想過、聽過、看過的人和物。這種現象古人叫做「出神入化」。「神」就是意識,按古人說有「陰神」和「陽神」。「化」就是化境,也即是場的世界。「出神」聽起來很玄,其實很平常:一個人在安靜的時候不知不覺想到其它事物上去,或睡覺做夢,都屬於出神;練功者在入靜時,不知不覺想到其它地方去,也屬於出神。不過,這些出神古人稱為出陰神。為什麼叫「陰神」呢?是因為在這種狀態下看到的情景基本是陰暗的。大開頂之後,從頭頂冒出的那個「我」所看到的情景多數是有些光亮的,所以古人稱這為「出陽神」。
有些人問我為什麼喜歡修煉,因為我覺得正確地修煉能使人身心健康、甚至可以開發智慧。我寫文章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幫助初學者,希望他們少走彎路,更希望他們不要誤入歧途,能夠得到真正的利益。我在文中所說的都是自己親身體證,而且經過師傅們印證的。大家可以放心借鑒,不會有誤。有些人問我為什麼不談師門的情況呢?其實,這是許多老師傅異口同聲的教導:修煉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的。各有特色的部分是初級和中級層次的功夫;修煉到較高層次就是萬法歸宗、不二法門了。也就是道家的「返樸歸真」、佛家的「常樂我凈」。是指什麼呢?就是「凈化心靈」。談師門和流派,經常會引起門派之爭,沒有什麼益處。更何況,想修成高深功夫者,必須有平等心、清靜心,這是心靈凈化的高級層次。想進入這個境界,首先要有以眾人為師、萬物為師的虛心。
「凈化心靈」為什麼這樣重要?這是修煉的根本。心靈不凈,心不安定。不管你怎樣勤修苦練、即使又有明師指點和加持,也修不成高深功夫。因為心不安定,心理場和生理場不能良好的疊加,人體場經常動盪不安,不是以自己的身體為重心,身體不能較好地聚集能量,哪有功夫啊!修真證道。

與瑜伽馬甲線肚子呼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濟微校服 瀏覽:68
寶寶開身針織衫如何留扣眼教程 瀏覽:55
大個子適合穿什麼裙子 瀏覽:341
男裝皮衣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459
品牌女裝批發價格 瀏覽:866
男襯衫後背設計 瀏覽:214
西裝外套修改 瀏覽:972
卡地亞舊款二手女裝電子表 瀏覽:328
手工西裝馬甲手工 瀏覽:308
牛油果褲子多少錢 瀏覽:416
杭州火車站怎麼去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380
文藝男穿衣風格褲子 瀏覽:749
睡衣襯衫是什麼牌子 瀏覽:629
針織小孩帽子帽子圖片欣賞 瀏覽:646
魔力寶貝帽子工 瀏覽:36
女表批發皮帶 瀏覽:24
無錫市校服招標 瀏覽:919
衣前後片怎麼分片織法 瀏覽:730
香菇燜肉帽子怎麼做 瀏覽:166
蕾絲長袖上衣配什麼裙子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