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珍珠馬甲如何分辨公母,圖上是公的還是母的。還有一條藍曼龍一直大肚子。求解
母魚沒有公魚那個長的,母魚長得公魚不一
『貳』 我的兩條珍珠馬甲是不是雌雄各一隻啊·!他們什麼時候能產卵啊!
是一對,珍珠魚10個月性成熟,一年可繁殖10次以上。
『叄』 請問圖中的珍珠馬甲魚是雌雄謝謝!
從圖片也不能辨認的,雌雄?
『肆』 這是什麼魚
珍珠馬甲(Anabantidae)熱帶魚中最美麗,也是最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魚類。
珍珠馬甲銀褐色的身體,乃至鰭邊均布滿了珍珠狀的斑點,顯得格外雍容華貴,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它的嘴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著身體兩側的側線各有一條由黑色圓斑組成的條紋。珍珠馬甲的腹鰭已經演化成為一對細細長長、金黃色的絲狀觸須,在平時可以前後左右地擺動,猶如盲者探路的竹杖,異常敏銳。
珍珠馬甲性格溫和,適宜和小型魚類混合飼養,它們不擇食,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屬於簡單易養的熱帶魚種類,但是它們適合生活在弱酸性水質的環境中,所以在一些酸鹼度偏高的環境里不能好好生活,以至於很難讓它們顯現出美麗的色彩。
珍珠馬甲的雌雄很容易區別:雄魚背鰭、腹鰭均長而飄逸,鰭邊末端較尖;雌魚的各鰭邊則相對顯得圓滑。性成熟階段,雄魚的眼部以下直至腹部區域,呈現出艷麗的桔黃或火紅的「婚姻色」,而雌魚僅僅是腹部顯得比較膨脹,身體色彩均不及雄魚美艷。
珍珠馬甲是卵生魚類,繁殖也極其簡單。和其他斗魚科魚類一樣,珍珠馬甲也是築起一個泡沫組成的巢穴供產卵用。所以,我們盡可能在水面上放置一些懸浮性的水草,以便珍珠馬甲在吐泡築巢時,泡沫可以依附而不易散開。雌雄魚按1:1的比例放入繁殖缸後,不必提供任何增氧、過濾用的設備,斗魚科獨特的迷器呼吸系統是可以在水溶氧較低的情況下直接呼吸來自水面上的空氣的,使用增氧、過濾用的設備反而使它們構築的泡沫巢穴不易鞏固。
開始,雄魚會在水面一邊呼吸水面的空氣,一邊吐出一個一個的小氣泡築巢,當泡沫巢穴構築成身體大小的時侯,雄魚就會引誘躲在一角的雌魚,經過一番追逐求愛以後,雌魚會在泡沫巢穴附近仰卧,而雄魚則會用身體環住雌魚,壓迫它的腹部產卵,同時授精,然後用嘴將排出的授精卵一顆一顆地銜回泡沫巢穴中,整個產卵過程可能長達數小時,產卵量為600-1000不等。產卵結束後,最好將雌魚撈出,以防遭到雄魚的攻擊,也可使雄魚安心地守護魚卵。
雄魚獨自小心異常地看護著魚卵,不時扇動胸鰭增加魚卵附近的水溶氧量,還不是將從泡沫巢中掉下來逐漸沉入缸底的魚卵再次用嘴銜回泡沫巢穴中,並隨時對泡沫巢穴進行鞏固修整。經過如此精心呵護的36小時,魚卵開始孵化,一尾一尾的大小宛如針尖的仔魚此時還不會游動,依舊需要雄魚在一邊呵護管理,再經過24-36小時,仔魚會開始游動,也會自行捕食細微的水蚤,此時,我們就可以將疲憊不堪的雄魚撈出進行恢復休整。一周以後,仔魚就會接收普通的魚食,開始正常的生長發育,10個月以後就會進入成熟階段
圖片
正在系列的馬甲魚(圖片)
『伍』 請教珍珠馬甲如何分辨公母
您好 公珍珠馬甲背鰭長 母珍珠馬甲背鰭短小
公珍珠馬甲腹部呈橘紅色 而母珍珠馬甲沒有顏色
如果幫助到您請採納 感謝╰(*´︶`*)╯♡
『陸』 珍珠馬甲魚怎麼養詳細資料有嗎
珍珠馬甲是最常見,也是最容易繁殖的熱帶魚品種之一。我認為,初學者過了最簡單的斑馬關後,需要通過的第二關就應當是珍珠馬甲(或者是藍曼龍)。珍珠馬甲繁殖對水質幾乎無要求,無需做水,中小型繁殖缸,裸缸,水溫27度,無需加氧和過濾,繁殖條件不高。
珍珠馬甲(或者是藍曼龍)的繁殖包括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親魚產卵;第二階段是仔魚養成。第一階段相對容易,第二階段則相對較麻煩。這主要是因為,雖然珍珠馬甲產量大(通常在1,2千粒,多時可5000以上),但魚卵小,仔魚小,仔魚成活率低,提高成活率是繁殖這種魚的難點。
珍珠馬甲產卵不需要很大的缸,中小缸即可;但仔魚孵化最好用比較大的缸。
我使用的是50*30*30cm的繁殖缸,比較大,產卵和養仔魚都夠了。
種魚:選擇種魚是第一步。當然要有公魚和母魚了。不同種類的魚,使用的公魚/母魚的比例是不一樣的,珍珠馬甲的比例是1:1,呵呵。
6月11日把公魚放入前面的大繁殖缸,6月12日早上把母魚放入另一個小缸中。
兩個缸緊靠在一起,這樣兩條魚可以相互看得見,醞釀一下感情。公魚顏色變得
更鮮艷,母魚好像沒什麼反應。
12日晚,將母魚撈入大缸,和公魚放在一起。
6月13日,公魚開始吐泡,開始追逐母魚。
6月14日中午開始,兩魚開始交配。 交配過程是:公魚在泡巢下面,母魚主動游過來,兩魚纏繞,在泡巢下產卵。然後公魚將母魚趕跑,自己清理戰場,把散落的魚卵收集起來,放到泡巢下面。這種交配從中午12點多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左右,差不多每10幾分鍾一次,總共大概有二十幾次。每次少則10幾粒,多則上百粒。
產卵的間歇,公魚不斷修理泡巢,珍珠繁殖時,公母魚都完全禁食,這樣可以專心產卵,親魚不會吃掉魚卵。我認為這應該是鱸型目的魚進化上較鯉型目(如斑馬魚)先進的一個證據。鱸型目的魚的腦神經系統中多了一道管理食慾的『門』,在繁殖時,這道門自動關閉;而鯉型目的魚則沒有這道門,它們只要飢餓就要吃東西,不管自己是不是在產卵。這說明鱸型目的魚的神經系統比鯉型目的魚更復雜,更先進。
中午11點左右,發現多數小魚均已孵出,從產卵到出小魚,不到24小時,這跟我的水溫高(29度)有關系,若水溫低的話,可能需36小時才出小魚。下面是已經垮掉的泡巢,和裡面許多的小魚。現在看來,小魚數量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大概有2,3千吧。如果母魚肚子足夠大的話,達到6,7千都是可能的。可以看到有一些沒受精的白卵,現在看來不算太多,屬於正常范圍。
『柒』 我買了兩條珍珠馬甲魚 怎麼感覺他倆長得差不多 雌雄分辨
珍珠魚的雌雄一般在飼養5個月後才容易區別。雄魚背鰭、腹鰭均長而飄逸,鰭邊末端較尖;雌魚的背鰭、腹鰭相對較短,鰭邊末端鈍圓,身體略小,腹部較膨脹(見圖)。繁殖期間雄魚的下顎至魚腹部均呈現出艷麗的橘黃色或大紅的「婚姻色」,美麗眩目,而雌魚則不同,身體色彩淺淡,不及雄魚美艷可愛。
『捌』 彩色珍珠魚怎樣 分雌雄
珍珠魚的雌雄一般在飼養5個月後才容易區別。雄魚背鰭、腹鰭均長而飄逸,鰭邊末端較尖;雌魚的背鰭、腹鰭相對較短,鰭邊末端鈍圓,身體略小,腹部較膨脹。繁殖期間雄魚的下顎至魚腹部均呈現出艷麗的橘黃色或大紅的「婚姻色」,美麗眩目,而雌魚則不同,身體色彩淺淡,不及雄魚美艷可愛。
『玖』 如何辨別珍珠魚的公母
珍珠魚雌雄鑒別比較容易,其鑒別方法是:雄魚背鰭,臀鰭均較長,末端呈尖形;雌魚背鰭、臀鰭相對較短,末端成圓形,性成熟的雌魚腹部較膨脹。
珍珠魚的雌雄一般在飼養5個月後才容易區別。雄魚背鰭、腹鰭均長而飄逸,鰭邊末端較尖;雌魚的背鰭、腹鰭相對較短,鰭邊末端鈍圓,身體略小,腹部較膨脹。繁殖期間雄魚的下顎至魚腹部均呈現出艷麗的橘黃色或大紅的「婚姻色」,美麗眩目,而雌魚則不同,身體色彩淺淡,不及雄魚美艷可愛。
珍珠魚的繁殖方法:
築泡沫巢一般需2~5小時才能築好,然後雄魚就開始引誘躲在一角的雌魚,並開始攻擊追逐雌魚。此時的親魚,尤其是雄魚的體色變得很快,經常在數秒時間內變成橘黃或大紅,雌魚體色也比平時鮮艷一些。倘若受到人為的驚動,又會馬上恢復到平時的色調。雄魚此時還會全身痙攣,共同執行繁殖工作。
若雌魚性慾良好,便自願游至巢下讓雄魚擁抱。雄魚彎曲身體裹住雌魚,雄雌魚身體都彎成「C」形,雄魚用頭壓迫雌魚腹部,在雙雙激烈的幾次擁抱翻滾之後,雌魚興奮中將卵子排出,雄魚同時射精,使卵受精。雄魚小心翼翼地用嘴將排到水中的受精卵一顆顆地銜回泡沫巢中。
通常雙親產卵由早晨開始持續至中午,雌雄魚經過數次翻滾產卵運動,雌魚才能把全部卵子排空。產卵結束後,應將雌魚撈出分箱另養,以免它游近泡沫巢時被雄魚追逐咬傷,並應投精飼料仔細照顧,使它及時恢復體質,雄魚則留下守護魚卵直到孵化,並負擔起看管稚魚的責任。
『拾』 珍珠馬甲雌雄鑒別
的雌雄一般在飼養5個月後才容易區別。雄魚背鰭、腹鰭均長而飄逸,鰭邊末端較尖;雌魚的背鰭、腹鰭相對較短,鰭邊末端鈍圓,身體略小,腹部較膨脹(見圖)。
間雄魚的
至
部均呈現出艷麗的橘黃色或大紅的「
」,美麗眩目,而雌魚則不同,身體色彩淺淡,不及雄魚美艷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