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織補的手工織補
織物結構分析
在織補任何一種以前從未遇見過的花紋時
,如果要想把它織補的效果比較好些,首先要學會做織物結構分析,通過織物結構分析,對該織物就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確定織補方式和操作方法。 1、在准備織補服裝的破洞毛茬上,直接觀察織物結構,有一些比較簡單的織物結構,熟練的織補工通過觀看就可制定操作方法。如遇較復雜的花紋可以首先給該組織歸類。第一、該組織是平紋組織還是斜紋組織,或是屬於斜紋的變化組織。第二、該組織是單面織物結構還是雙面織物結構。第三、該組織是緞紋組織還是緞紋變化組織。第四、該組織的密度是否屬於高密度織物。第一步是將織物按以上四種類型分類,然後才能制定織補方式及操作方法。
2、在准備織補服裝的取線處取線。先取緯紗,後取經紗。拆下五根紗線留作織補備用,在拆第六根時,要慢慢地拆,拆的時候要看準紗線的挑壓順序和挑壓規律,也就是幾上幾下,多看幾組井作記錄,找出它的規律。如:2/3、2/3、2/3……或1/3、2/3、 1/3、 2/3……,然後找出它的一個完全組織(也叫組織循環)記錄好個完全組織的紗線所需根數。看到第一組的挑壓規律是2/3,那麼它的一個完全組織就是需要五根紗線才能完成的組織結構。第二組的挑壓規律是1/3、2/3,那麼它的一個完全
組織就是需要九根紗線才能完成的組織
結構。有了這些數據,那織補起來就非常方便了。
織物紗線分析
做織物紗線分析對織補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任何一種花紋組織結構的變化都是山織物結構及紗線結構組成。而紗線結構是由紗的支數、紗的顏色、紗的捻向組成。分析織物紗線的目地,是分清紗線的不同性質,為織補操作提供依據。在確認一個完全組織紗線根數的前提下,進行織物紗線分析。
分析方法
1、按捻向排列
把拆下的緯紗(完全組織)排列好,如果緯紗全部是一種捻向的紗線,織補操作那就極方便了。如果緯紗的捻向不同,那就要作好記錄。記錄好第幾根是正手紗(也叫右捻紗)用S表示,第幾根是反手紗(也叫左捻紗)用z表示。如果拆下的緯紗全部是紗,而不是線,那麼在排緯紗時拉絲就要輕些。如果要是回針排緯紗操作,每根紗最多回三針就必須換新紗。還要將紗用手工來增加捻度,但注意不能捻的過緊,這樣做便於織補時增加紗線的力度。在織經紗時進針、出針與拉絲也要輕,因為紗的拉強力度極差,力量人了會將紗拉斷。在排緯和織經時,必須要按所記錄的原織物紗線的捻向去做。因為紗線不同的捻向,其組成織品紋路的結果也是不同的,經常看到的隱條織物,它的隱條效果就是由於紗線的不同捻向所織出的,常見的織物就是丁字花呢。
2、按顏色排列
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織補操作時,要嚴格按照紗線的不同顏色使用,如果顏色用錯會影響織品的效果,而且顏色不同有時紗線的成份也不同。使用不當,會造成織品松緊不均,直接影響織補質量。原則上排緯用同顏色的緯紗,織經用同顏色的經紗,因為大部分經緯紗線的捻度是不同的。
根據對織物的結構和紗線的分析,對所要織補的花紋己經非常了解,為了便於織補操作,還必須作好記錄,記錄方法如下:
例一:斜紋組織
經過對織物的分析,得出該織物結構是由二上二下組成,完全組織最少需要四根紗線,操作方法是挑二壓二,根據這個數據寫作2/2,讀做兩上兩上即可。
例二:緞紋組織
經過織物分析,該織物結構是由二上九下
組成,完全組織最少需要十一根紗線,操作方法是挑二壓九,寫作2/9即可。
例三:緞紋變化組織
經過織物分析,該織物結構是山一上一下二上五下組成,完全組織最少需要九根紗線,操作方法是挑一壓一,挑二壓五,寫作1/1、2/5即可。
紗線的捻向與顏色的變化,分析完將它記住就可以,只要在織補的時候,按照原織物的樣板絲,使用同樣的紗線就可織成與原織物一樣的效果。 通過對織物分析,把所織補服裝的組織結構和紗線結構記錄下來,根據不同的結構,可以選擇不同的織補方式和方法。下面介紹三種方法:第一種依照原紋織補法,此方法主要適合用在經、緯重平組織,方平組織以及斜紋的變化復雜組織。第二種仿照原紋織補法,此方法主要適用緞紋及緞紋的變化組織。
(一)按「布」就班,大衣無縫—依照原紋織補法
看過標題就知道,此種織補方法顧名思義就是要按部就班不能出錯,不能走樣,要完全的按照織物花紋的原結構織補,這樣織補後就能達到天衣無縫的效果。
織補方法:
1:經過織物分析得到的數據確認,被織物如果是斜紋的變化組織,以及它的一個完全組織是由八根緯紗組成,那麼排緯時就應以每八根紗線為一組。不管
破洞大小都以組為單位,排緯時緯紗必須排直。如破洞是斜日,也要以組為單位,斜向的排緯紗。這樣排緯是為下一步織經做准備,在排緯紗時,生腳針必須和原織物的挑壓一致。
2:織經紗同樣是按照織物分析所提供的經紗挑壓數據織經紗。如果織物每組內的挑壓有規律,那麼織經紗就可以用隔針法織補 (如四面反花)。這樣織經紗時就可以減少環節,首先全部把二上二下的經紗先織完,第二遍再把餘下的經紗織滿。這樣織經紗還提高織補速度,織經紗時的生腳針,必須織三組挑壓,以便與原織物銜接好。
此種方法是按原織物的組織結構及紗線結構織補的,所以織補後所織物的效果非常好。如果原織物經緯密度較大,那麼在選用紗線時,可挑選比較中細的紗線,這樣就完全可以達到天衣無縫的效果。
(二)刪繁就簡,巧奪天工—仿照原紋織補法
仿照原紋織補法,就是改變原織物的循環組織,刪減紗線的根數,做簡化織補的。採用仿照法織補的原則是,破洞織補後,第一要有牢度和強度,而且必須結實。第二就是織補後不能與原織物有太大的差別不能有明顯的痕跡,越看不出織補的痕跡越好。掌握這兩個標准,來制定織補方式就有了更多的方法。常見的如馬褲呢、禮服呢、軟緞等,都是採取這種織補方法來織補的,下
面就介紹一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採取仿照原紋織補法。
1、經密織物
在所見到的服裝面料中,經常會遇到密度非常大的織物,一般情況下都是經密大於緯密的。在急斜紋組織中,常見的有嘩噠呢、巧可丁等。在緞紋組織里有禮服呢、馬褲呢、軟緞等。當織補這種織物時,如果也採取依照原紋織補法織補,那就會增加織補難度。其一由於經紗的密度很大,在織補時就要一邊織一邊用大針排絲,排絲次數過多,織品就會容易起毛,還會增加與原織物的差別。其二,往往由於經密過大,織經紗時就容易織錯紋路,造成返工和重織。其三,機織排紗和手織排紗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即使織補時將所有紗線排滿,效果也不理想,達不到織補的要求及原則,沒有了織補工藝的特點與風采。所以在織物密度特別大的情況下,可以採取仿造原紋織補法的方式織補。
例1、急斜紋組織的代表一巧克丁
巧克丁織物,其表面呈現與華達呢相同的急斜紋組織。紋路
比華達呢粗,織物表面由兩條斜紋組成一組,每組之間的斜紋間距窄,凹度淺。而每組相間的距離則較寬,凹度也深。巧克丁織物共有三種不同結構變化組織。
〈1〉完全組織由13根紗線組成1/1、2/1、1/3、1/3,回針向前進兩針。仿照後改為完全組織由11根紗線組成1/1、1/3、2/3,回針向前進兩針。
說明:經過組織分析看到,在原紋組織里,1/1、2/1、1/,組成的是寬凹紋,/3組成的是第一個凸紋,1/組成的是窄凹紋,/3組成的是第二個凸紋。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就可以將寬凹紋里的2/1組織減去,這樣既簡化了操作程序,又不破壞原織物形態,還保證了織補的效果,也達到了仿照原紋法的原則。
〈2〉完全組織由11根紗線組成,1/1、1/3、2/3,回針向前進兩針,仿照後可改為完全組織由9根紗線組成2/3、1、3,回針向前進兩針。
〈3〉完全組織由16根紗線組成,2/1、2/4、3/4,回針向前進兩針,仿照後可改為完全組織由13根紗線組成,1/1、2/4、1/4,回針向前進兩針。
例2、緞紋組織及緞紋的變化組織
〈1〉完全組織由13根紗線組成1/5、2/5的緞紋組織,回針向前進兩針。仿照後可改為完全組織只由5根紗線組成的1/4組織,回針向前進兩針。
說明:經過組織分析看到,其一這種織物兩個凹紋里的紗線一組是一根紗線,另一組是兩根紗線,並且在織物上兩個凹紋的差別很不明顯,這樣就可將其中兩根紗的一組減去一根紗線。其二此織物兩個凸紋里的紗線都是五根紗,又可減去一根。經過這樣減少紗線的操作方法,織補時就非常
簡單方便了。
〈2〉完全組織由9根紗線組成的1/1、2/5緞紋組織,可改為完全組織由7根紗線組成的2/5緞紋組織,回針向前進兩針。
〈3〉完全組織由14根紗線組成的1/1、2/1、2/1、1/5緞紋變化組織,可改為完全組織由11根紗線組成1/1、2/1、1/5,回針向前進兩針的緞紋變化組織。
2、雙面織物
雙面織物的代表就是丁字花呢,俗稱「牙簽呢」。此類織物最大的特點是織物較厚,織物的緯紗貫穿織物的正反面,而經紗是浮現在正面的紗線.與浮現在反面的紗線互不相連,也就是說正面的經紗與緯紗交織,反面的經紗也與緯紗交織,如果將正面的經紗抽出幾根時,在織物
的反面基本看不出變化來,而且也破壞不了反面織物的表面。在經過織物分析後,如果也要按照原紋織補方式操作,那將是費工費時的,而且手工操作也極難完成雙面織物的機織工藝原理。對於類似這種雙面織物,在織補時,只要將織物的正面按照紋路的特徵及表面的結構織補,就可達到原織物的標准,所以雙面織物也可採取仿照原紋織補法。
3、「反面織物」
只有織補人員才這樣稱呼的「反面織物」是一種俗稱,其實此類織物各有其名。』它只是將所有此類織物歸納起來的一個總稱,就是將織物的反面當作正面在服裝上使用,稱其「反面織物」,學過紡織及服裝裁剪的人都知道,鑒別織物的正反面其中的標准之一是:織物正面比反面有光澤、整潔、紋路清晰美觀。可是目前很多服裝的「反面」才能體現這一標准。為什麼做服裝非要用織物的反面呢?這也是種時尚,物極必反,這種時尚像服裝的樣式,十幾年輪回一樣,漸漸地發展到了織物面料上,用織物的反面做成的服裝更是一種創新。
「反面織物」最常見的就是大家熟悉的「脫絲錦」,「脫絲錦」面料表面很暗,如果從織物的反面觀察反而非常亮,紋路非常好看,其實「脫絲錦」織物的反面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花紋—「禮服呢」。
通過以上的介紹,在織補「脫絲錦」織物時,如果採取按「禮服呢」的反向操作方法,那難度是非常大的,織補後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採用仿造原紋織補法是此類織物的最佳方式。
前面介紹了三種不同的織物都可採用仿造原紋織補法,在實際應用中,仿造法的運用是非常靈活的。但是運用的原則是不能脫離原織物的表面形態。在織補時,採用了仿造法,確實減少了織補程序,也相應節約了時間,但是如果織補後的效果與原織物相差甚遠或織補後織物面目全非,那就是仿照的失敗。也沒有真正完全的理解和掌握仿造法。二是不能為了減紗而減紗,因為簡化此類織物的紗線及結構,目的是為了達到更完美的織補成品效果,使其工藝異曲同工。這才是仿造原紋織補法的精髓。才是達到刪繁就簡,巧奪天工的目地所在。
《織補技術的自學技巧》是本人通過從事二十多年的織補實際工作經驗,結合已掌握的理論知識總結出來的『些體會。現在提供給大家,供業內人士交流、參考。由於自己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有限,難免出現一些不妥之處,敬請專家提出批評指正。
2. 在哪裡可以學到手工縫補衣服技術無痕的那種!
那叫織補 在網上查查吧二、織補基本知識uPw誠潔洗滌網
1.綁織補圈 要想織補好一個破洞,綁好織補圈是個重要環節,如圈子綁得松緊不當,會直接影響織補的質量。綁織補圈必須抓住四個環節。uPw誠潔洗滌網
(1)綁正洞型將衣物的破洞處,綁在織補圈的正中間,不能把破洞綁歪、綁偏。左手握住圈子,右手調整絲路,使破洞四周的經緯絲(橫直絲)保持互相垂直,然後左手把圈子緊緊握住,右手uPw誠潔洗滌網
用圈繩進行捆綁。uPw誠潔洗滌網
(2)松緊結合綁圈時,用牙把圈繩一端咬住,右手拉緊綁繩種持針法的不足之處是:第一,持針頭尾間隔距離長,織補時挑壓輕飄,不能使勁挑壓;第二,織補針易彎易斷;第三,不能挑滿針。ePT誠潔洗滌網
三指持針法是大拇指、食指、中指配合持針。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針的尾部,中指挾住織補針中部的上面,起穩住織補針的作用
三指持針操作姿勢ePT誠潔洗滌網
三指持針法與二指持針法不同點是:第一,拿針部位恰當,織補針不易彎斷;第二,織補針挑壓穩重有力;第三,挑壓速度快,後面花針少。ePT誠潔洗滌網
二指持針或三指持針都離不開左手的密切配合。織補時,右手的作用是拿織補針向前挑壓,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必須緊密配合,才能使右手要挑的絲全部挑起來。兩手必須有節奏地配合。當右手挑ePT誠潔洗滌網
針時,左手放在圈底下的中指把將要挑的絲用指甲把它頂起來,使需要挑的絲浮露在針尖頭上,全部挑起。當右手壓針時,左手大拇指就要把針尖頭往下掀,這樣一頂一掀、一上一下有節奏地往返挑壓,既能看得出,又能挑得准,挑壓自如。 在織補操作過程中,持針角度適當與否,直接影響著速度和質量。在平時操作中,一般有兩種持針角度:一種是從右至左挑壓,針與經絲垂直、與緯絲平行,稱為平行角度(圖6—3)。另一種是從右至左持針向外逐步移開挑壓,稱為斜形角度
3. 長春哪裡有織補衣服的
紅旗街歐亞商都 新區 四樓 那家改褲腳那家 我去過還不錯 是手工的
4. 手工織補衣服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服裝衣料在穿用過程中,會因各種原因造成破損、破洞。這些破洞大體上可分為蟲蛀、跌破、劃鉤破、燙破、烊破、脆破、剪破等類。不論哪一種破損,修補的原料一般都來自於衣服本身抽出的絲,以便使破損織補後顏色與服裝相同。常用的織補方法有:
1. 蓋洞織 又稱一般織,具有織補技術容易掌握、速度快、織後牢度好等優點,適用於大洞、烊破洞和摔破殘缺不齊的破洞織補。
2. 挾洞織 又稱簡織,經緯絲除了斷絲外,其餘絲都可利用。操作簡便,速度快,價格低廉。適用於平紋織物、斜紋織物的小洞和蛀洞織補。
3. 單面光織 又稱精織單面光,技術要求高,有一定難度,織補後質量好。適用於衣物質量好、顧客要求高的織補。
4. 雙面光織 又稱精織二面光,技術要求高、難度大,織補後正反面看不出痕跡或痕跡少,適用於新料、新衣破洞的織補。
5. 換絲織 又稱調絲織,適用於織物表面輕度燙黃調換緯絲(經絲)織補。
6. 拼織 新縫制衣服用料不夠或特殊破洞要運用拼織織補。
7. 挖織 適用於特大破洞的織補。
5. 織補衣物的撐子和綉十字綉的撐子一樣嗎
綉十字綉是不需要撐子的,織補衣物的秤子是圓形的,有塑料的,還有木質的,還有竹子的,手工刺綉的撐子有大型的木綳,還有小圓綳兩種
6. 織補工具包含哪些
包括了織補針,織補圈,絨毛整理器,放大卡,工具卡等,其他的織補工具吧需要另外購買了.
7. 我想學手工縫補衣服,沒有痕跡的那種!
用手針縫紉衣物的方法手針縫紉是一項傳統的手藝。它具有靈活方便、可以隨時使用的特點,並且也是刺綉技藝的基礎。尤其是在縫制高檔服裝時,手針工藝是縫紉機所代替不了的。製作一件毛料衣服,使用縫紉機只佔全部工作的1/3左右,其餘的都要依賴於手針工藝。手針縫紉衣服也是我們生活自理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手針包括的內容廣泛,有多種多樣的針法。常用的針法有行針、定針、繰針、攙針、回針、鎖邊針、三角針、扎駁針和花綳針等。就家庭自行縫制服裝來講,如鎖扣眼、釘紐扣、扎駁角、繰貼邊、攙衣縫、做套結、打錢釘,都離不開手針縫紉。手針的針跡可長可短,縫線可緊可松;有的可以正面不露針跡;有的可以縫在兩層衣料中間,反正兩面都看不到針跡;有的還可以縫出各種針跡圖形,起到裝飾作用。如回針法等,比縫紉機縫得還要牢固。所以,在做褲子後縫時,除用縫紉機做縫以外,還得用手針的回針法回固。要學慣用手針縫補衣物,必須掌握幾種基本的針法。 行針 俗稱拱針。把兩塊布縫合到一起用這種針法。右手的拇指與食指捏針,中指戴一個頂針,把兩塊布料的邊緣對齊,布的正面朝里,兩手的無名指和小指夾住布邊,以0.3厘米的針距向前行進。然後把布料的正面翻向外,稍縫幾針,即可縫成一件物品。 定針 俗稱綳縫。這種針法是指把兩片或兩片以上的布,用較大的針腳縫合,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如綳衣服的下腳、袖口、里子等,就是用的定針法。綳縫一般用明線,可採用直針綳或斜針綳,針距沒有具體規定,根據需要可大可小,綳到重要的部位可倒回一針,結尾時必須倒回一針,以免開線。完成正式縫紉之後,綳線要抽掉。 繰縫 又叫扦縫。繰的針法有明繰和暗繰兩種。明繰的針法是在上層出針的地方,向前2.2厘米的距離,挑起下層的布絲,然後再以0.2厘米的距離向上層縫進。縫好後衣料正面不露線跡,背面針碼要整齊。如繰袖籠、褲膝綢、褲腳等。暗繰的針法是在上層出針的地方,原地挑起下層布絲,然後以0.3厘米的針距向上層縫進。縫好的部位衣料正、反兩面都不露線跡。 回針 俗稱倒勾針。這種針法是以兩個針距向前扎一針,往後退一針,縫出的線跡,正面和縫紉機平縫線跡一樣,反面是雙線跡,針碼比正面大一倍,交錯並行。這種針法是三針一組連續進行,有一定的拉力和伸縮性,縫出來的衣縫細密、結實。一般在縫褲子的後縫兩片布料接縫處及貼補衣服時用。 縫補衣物是經常遇到的事。縫補的方法很多,有貼補、墊補、綉補和織補等。較常使用而又簡便的方法是貼補和墊補。 貼補是對衣服大面積破損的一種補法。貼補時,用與衣服顏色相同、質料相似、比破損面積略大的布料,剪成較規則的形狀蓋在破損處,先用定針法把貼補的布料固定好,再把周圍的布邊向里折光,用回針或繰針把邊緣縫補起來,拆去綳線即可。 墊補適宜縫補衣服小塊破損的地方。如衣服被勾破一個三角口,可以用大於破損處的面積、顏色相同的布料,墊在破口下面,用綳線固定好位置,再將破口四周折光繰牢,翻過來把墊布四周折齊用明針法縫好。如果補的衣服是格布、條布,注意對准條紋。這樣縫補後的衣服整齊、美觀,不易看出破綻。
8. 北京還有沒有做手工織補衣服
西城區復興門金融街有一 家 易改衣的還有做織補
9. 織補工具套裝
包括了織補針,織補圈,絨毛整理器,放大卡,工具卡等,其他的織補工具吧需要另外購買了。
補充:
織補可分為手工織補,機器織補等。
手工織補是利用衣服原經緯紗線按服裝組織紋路編織而成,需要和衣服組織花紋結合的天衣無縫。優點是平整,紋路銜接完美,缺點是很多面料不能精工織補,要麼紗線不能用,要麼色差太大。
機器織補是現代服裝織補技術的一種,採用縫制機器,使用特別的仿補技術仿照織物顏色和紋路把破的地方補好。機器仿補技術有力的補充了手工精工織補技術,使能織補的服裝范圍更廣更寬,優點是外觀幾乎看不出來,紋路顏色一致,缺點是:不是所有的衣服都能無痕仿補。
10. 手工織補衣服漏洞用什麼線
准確的織補線:應是從所織補的衣服上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