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品牌介紹 > 子烏衣

子烏衣

發布時間:2021-06-16 12:49:12

『壹』 子青盼烏衣。是什麼意思

嗯…一看到這句話我想到的》「子青」青青子衿。「烏衣」烏衣巷?好像不符邏輯…

『貳』 弟開頭的四字詞語

弟指親戚中同輩而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包含弟的成語有什麼呢?下面請欣賞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弟字成語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弟字基本字義
[ dì ] 1.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兄~。 2.親戚或親族間輩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紀小的男子:表~。堂~。 3.稱同輩比自己年紀小的男性:老~。師~。 4.學生對老師自稱或別人指稱:~子。徒~。 5.古同「第」,次序。 6.古同「第」,但。

[ tì ] 古同「悌」,孝悌。

[ tuí ] 〔~靡〕頹唐;柔順。

帶有弟的成語
豈弟君子 膏腴子弟 誤人子弟 拜把兄弟 入孝出弟 道弟稱兄 紈綺子弟 膏梁子弟 兄肥弟瘦 梨園子弟 紈絝子弟 梨園弟子 難弟難兄 酒肉兄弟 兄弟怡怡 如兄如弟 兄死弟及 私淑弟子 兄友弟恭 兄弟孔懷 同堂兄弟 昆弟之好 難兄難弟 弟男子侄 兄弟鬩牆 紈袴子弟 烏衣子弟 膏粱子弟 腰鼓兄弟 稱兄道弟 高足弟子

弟字相關成語意思
1) 四海之內皆兄弟: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2) 難兄難弟: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現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

3) 豈弟君子:和樂平易而厚道的人。

4) 如兄如弟: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關系密切。

5) 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6) 私淑弟子:私:私下;淑:善。對自己所敬仰而不能從學的前輩的自稱。

7) 四海皆兄弟: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同「四海之內皆兄弟」。

8) 同堂兄弟: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9) 紈絝子弟:紈褲:細絹褲。衣著華美的年輕人。舊時指官僚、地主等有錢有勢人家成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10) 紈袴子弟:紈袴:細絹做成的褲子,泛指華麗衣著。舊稱浮華的富貴人家子弟。

11) 烏衣子弟:烏衣:烏衣巷,東晉時王導、謝安等世家大族居住在此。王謝那樣的望族子弟。後泛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12) 誤人子弟: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後輩學生。

13) 兄弟鬩牆:鬩:爭斗。兄弟之間的糾紛,也比喻內部爭斗。

14)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鬩:爭吵;牆: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裡爭吵,但能一致抵禦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15) 兄弟怡怡:兄弟和悅相親的樣子。

包含弟字成語解釋
1) 兄肥弟瘦:舊喻兄弟相愛,臨難爭死。

2) 兄死弟及: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後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職位和事業。

3) 兄友弟恭: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間互愛互敬。

4) 腰鼓兄弟:腰鼓:古樂器,兩頭粗,中間細。比喻兄弟輩里居中的的那一個較差。

5) 稱兄道弟:朋友間以兄弟相稱。形容關系親密。

6) 道弟稱兄:朋友間以兄弟相稱,表示關系親密。

7) 弟男子侄:泛指晚輩男子。

8) 高足弟子:高足:高才,稱呼別人學生的敬辭。成績優異的學生。

9) 膏梁子弟:舊時指官僚、地主、有錢人家的子弟。

10) 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細糧,指美味佳餚。富貴人家過慣享樂生活的子弟。

11) 膏腴子弟:富貴人家的子弟。

12) 酒肉兄弟:指酒肉朋友。

13) 昆弟之好:昆:哥哥。像兄弟一樣要好。

14) 梨園弟子:原指唐玄宗培訓的歌伶舞伎。後泛指戲劇演員。

15) 梨園子弟:原指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後泛指戲曲演員。

16) 難弟難兄: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現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同「難兄難弟」。

『叄』 成語叫什麼子弟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後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長安少年 舊指都城裡豪奢輕狂的貴家子弟。
出處:明·宋濂《(杏庭摘稿)序》:「燕姬越女,巧自炫鬻於春風之前,冀長安少年,為之一顧。」
雛鳳清聲 雛鳳:比喻優秀子弟;清聲:清越的鳴聲。比喻後代子孫更有才華。
出處:唐·李商隱《寄韓冬郎兼長之員外》:「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斗雞養狗 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同「斗雞走狗」。
出處:《金瓶梅詞話》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開賭場,斗雞養狗,人不敢惹他。」
斗雞走狗 使公雞相鬥,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
出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病免居家,與閶里淝枕,相隨行斗雞走狗。」
斗雞走犬 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同「斗雞走狗」。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踘者。」
封胡遏末 比喻優秀子弟。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鳳雛麟子 比喻貴族子孫或稱譽佳子弟。
出處:唐·李咸用《輕薄怨》詩:「鳳雛麟子皆至交,春風相逐垂楊橋。」
鳳子龍孫 帝王或貴族的後代。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七:「真個是鳳子龍孫,遭著不幸,流落到這個地位。」
膏梁紈袴 膏梁:肥肉和細糧;紈絝:細絹做的褲子。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寶釵笑道:『真真膏梁紈袴之談!我們雖是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
膏梁子弟 膏:肥肉;梁:細糧;膏梁:泛指美味的飯菜。舊時指官僚、地主、有錢人家的子弟。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蓋七竅所發,發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資治通鑒·齊紀·明帝建武三年》:「未審上古以來,張官列位,為膏梁子弟乎?為致治乎?」
膏粱錦綉 膏粱:肥肉和細糧,指美味佳餚;錦綉:精緻華麗的絲織品。形容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於膏粱錦綉之中,意如槁木死灰一般。」
膏粱年少 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出處:《南齊書·王僧虔傳》:「汝膏粱年少,何患不達,不鎮之以靜,將恐貽譏。」
膏粱紈袴 膏粱:肥肉和細糧;紈袴:細絹做的褲子。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寶釵笑道:「真真膏粱紈袴之談!我們雖是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
膏粱子弟 膏粱:肥肉和細糧,指美味佳餚。富貴人家過慣享樂生活的子弟。
出處:唐·顏師古《(急就篇注)敘》:「若夫縉紳秀彥、膏粱子弟,謂之鄙俚,恥於窺涉,遂使博聞之說,廢而弗明。」
膏腴子弟 富貴人家的子弟。
出處:南朝·梁·鍾嶸《〈詩品〉序》:「於是庸音雜體,人各為容,至使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
公子哥兒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
公子王孫 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混世魔王 《西遊記》中的一個妖怪。比喻擾亂世界、給人們帶來嚴重災難的人。有時也指成天吃喝玩樂、到處胡鬧的有錢有勢人家的子弟。
出處:清·梁啟超《新羅馬·會議》:「多謝戮力同心,拽倒十餘年混世魔王。」
箕引裘隨 比喻子弟能繼承父兄之業。
出處:語出《禮記·學記》:「良治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驥子龍文 驥子:千里馬;龍文:駿馬名,舊時多指神童。原為佳子弟的代稱。後多比喻英才。
出處:《北史·裴延俊傳》:「延俊從父兄宣明二子景鸞、景鴻,並有逸才,河東呼景鸞為驥子,景鴻為龍文。」
將門虎子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後生子弟不辱門庭。
梨園子弟 原指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後泛指戲曲演員。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園子弟各班願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孽障種子 舊時長輩責罵不肖子弟的話。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我老年不幸,把兒子、媳婦都亡化了,丟下這個孽障種子,還不曾娶得一個孫媳婦,今年已十八歲了。」
翩翩公子 舊時對風流而有文採的富貴子弟的譽稱。
出處:三國魏·曹植《侍太子坐》詩:「齊人進奇樂,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機巧忽若神。」
千金之子 舊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出處:《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犬牙盤石 指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鞏固統治。
出處:《史記·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強。」
裙屐少年 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貴族子弟的衣著。形容只知道講究穿戴的年輕人。
出處:《北史·邢巒傳》:「蕭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拾政務。」
三瓦兩舍 瓦、舍:宋、元時指妓院及各種娛樂場所。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回:「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夜。」
三瓦兩巷 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同「三瓦兩舍」。
紈絝子弟 紈褲:細絹褲。衣著華美的年輕人。舊時指官僚、地主等有錢有勢人家成天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出處:《漢書·敘傳上》:「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於綺襦紈褲之間,非其好也。」《宋史·魯宗道傳》:「館閣育天下英才,豈紈絝子弟得以恩澤處耶?」
紈袴膏粱 紈絝:細絹做的褲子;膏梁:肥肉和細糧。指精美的衣食。借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回:「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紈袴子弟 紈袴:細絹做成的褲子,泛指華麗衣著。舊稱浮華的富貴人家子弟。
王公貴戚 泛指皇親國戚。
出處:《宣和畫譜·李成》:「其後王公貴戚皆馳書致幣,懇請者不絕於道,而成漫不省也。」
王孫公子 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王孫貴戚 泛指皇親國戚。同「王公貴戚」。
出處:《群音類選·好事近·游春》:「覷雕鞍駿馬,會王孫貴戚,謾把金尊倒,有時節沉醉花前,把金丸墜落飛鳥。」
為裘為箕 用以比喻子弟能繼承父兄的事業。
出處:語出《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問安視寢 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同「問安視膳」。
問安視膳 每日必問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
問寢視膳 指古代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同「問安視膳」。
烏衣子弟 烏衣:烏衣巷,東晉時王導、謝安等世家大族居住在此。王謝那樣的望族子弟。後泛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出處: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閣含春,便有那烏衣子弟伴紅裙。」
五陵年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
出處: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五陵英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誤人子弟 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後輩學生。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9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
戲蝶游蜂 飛舞游戲的蝴蝶和蜜蜂。後用以比喻浪盪子弟。
出處:唐·岑參《山房春事二首》:「風恬日暖盪春光,戲蝶游蜂亂人房。」
相門有相 宰相門里還出宰相。舊指名門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
出處:《史記·孟嘗君列傳》:「文聞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
瑤環瑜珥 瑤:美玉;環:玉圈;瑜:美玉;珥:玉制的耳飾。比喻美好如玉的子弟。
出處: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幼子娟好靜秀,瑤環瑜珥,蘭茁其牙,稱其家兒也。」
油頭光棍 指浮浪子弟。
出處:《官場現形記》第五一回:「七大人進來了。穿的衣服並不像什麼大人老爺,簡直油頭光棍一樣。」
游蜂戲蝶 飛舞游戲的蝴蝶和蜜蜂。後用以比喻浪盪子弟。
出處:唐·岑參《山房春事二首》:「風恬日暖盪春光,戲蝶游蜂亂人房。」
游閑公子 指游手好閑的富家子弟。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游閑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
玉樹瓊枝 ①形容樹木華美。②比喻貴家子弟。
出處:唐·李煜《破陣子》詞:「鳳闕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玉樹芝蘭 玉樹:用玉做的樹;芝蘭: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處:《晉書·謝安傳》:「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玉葉金枝 封建時代稱皇家後裔。
出處: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止於帝上。」唐·王建《宮中調笑》詞:「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
芝蘭玉樹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處:《晉書·謝安傳》:「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昏昏:模糊,糊塗;昭昭:明白。指自己還糊里糊塗,卻要去教別人明白事理。
出處:《孟子·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肆』 烏衣巷 滁州烏衣鎮

在夫子廟那裡!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烏衣巷了。烏衣巷在文德橋南岸,烏衣巷的名稱由來甚早,相傳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當年東吳孫權在南京建都,軍營就駐扎在烏衣巷一帶。東吳士兵穿黑色軍服,此地遂被後人稱為烏衣巷。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後,烏衣巷淪為廢墟。現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伍』 烏衣港的意思是

烏衣港
開放分類: 語文、古詩

烏衣巷①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②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
772-842,字夢得,排行二十八,洛陽人。貞元九年 (793)進士,登博學宏詞
科,為監察御史。因參加「永貞革新」,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移夔、和
二州。文宗初,入為主客、禮部郎中。又出為蘇、汝、同三州刺史。開成元年
(836) 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世稱劉賓客。其詩凝鍊委婉,韻味深醇。尤長七
絕,其《竹枝詞》、《浪淘沙》等,清新俊爽,富民歌情韻,為唐詩別開生面。
有《劉夢得文集》,《全唐詩》存詩十二卷。
【注釋】
①烏衣巷:故址在今南京秦懷河南朱雀橋邊,本孫吳衛戍部隊營房所在,兵士
住宅區。 ②朱雀橋:又名朱雀航,是秦淮河上的浮橋,面對正南門朱雀門,
故名。東晉太寧二年 (324)以後,以船舶連接而成,長九十步,寬六丈,是京
城內交通要道。
【品評】
這是《金陵五題》的第二首。詩人從「金陵」城中選取兩個極有代表性的
地名「朱雀橋」與「烏衣巷」領起一、二兩句,對偶天成,色彩斑斕,既能標
幟金陵的地理環境,更能激發關於六代繁華的聯想。然後將「野草花」、「夕
陽斜」兩種荒涼景象和這兩個顯赫地名聯結起來,於強烈反襯中蘊涵異常豐富
的暗示,引人深思。前兩句寫靜景,「靜」得凄涼。後兩句,於「野草花」、
「夕陽斜」的靜景中添入燕子飛來的動景,以動形靜,更見凄涼。燕子不僅是
候鳥,還有「喜居故巢」的習性。詩人抓住這一點,與一、二兩句關合,寫出
了兩個警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加唐汝詢《唐詩解》所
說:「不言王謝堂為百姓家,而借言於燕,正詩人托興玄妙處。」
全詩不正面落墨,只選兩個地名,用野草、斜陽、舊燕渲染,而王朝興替、
人世變遷的深沉慨嘆,已見於言外。辛棄疾《沁園春》雲:「朱雀橋邊,何人
會道,野草、斜陽、飛燕?」抓住此詩的主要特點推此詩為絕唱,確有見地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第二首。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 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頭二句以此橋名、巷 名為對,實在是妙手天成。妙對更妙在不落痕跡地融入了詩人對世界 的感覺: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 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 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 稀疏,荒草沒徑了。妙處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妙處可以改變方向和方 式,甚至把原先的妙處變作新的妙處的背景。詩人一點靈感,借一隻 燕子閱盡世事滄桑。晉朝傅咸《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此,明 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後果至焉。」詩中正是抓住燕子 有辨認和復歸舊巢的本能,從有理中寫出無理,從無理中隱含深理。 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舊燕,不可能那麼長壽、也不可能代代相續地飛 回原地方。但詩可以凝縮時間,使不可能成為可能。它奇思獨具地以 一隻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 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雲散發出了 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由此寫成的詩句是千古名句,由此 寫出的燕子也是極有歷史深度的千古名燕。這就難怪如《江南通志》 所說,人們在烏衣巷上指認為王謝故居的廳堂匾額,題上「來燕」二 字了。

『陸』 古代烏衣表示尊貴還是貧賤

烏衣:烏衣巷
東晉時王導、謝安等世家大族居住在此。王謝那樣的望族子弟。
後泛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柒』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怎麼解釋..我兒子的QQ上有這么幾句.我不知道意思

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譯文

我原本也是個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跡於官場,這不過是因為出身於高貴門第和命運的偶然安排罷了。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廣結賢士,希望能有趙國平原君那樣招賢納士的人來善待天下賢德才士,可是卻沒有誰會理解我的這片心意。萬萬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這位知己。今天,趁我們還不算老,擦去感傷的眼淚,縱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來。

今天我們一定要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從古到今,才幹出眾、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謠言中傷,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人生歲月悠悠,難免遭受點挫折苦惱,這些都沒必要放在心上,思過之後冷笑一聲放在一邊就完事兒了。

若總是耿耿於懷,那麼從人生一開始就錯了。今天我們一朝以心相許,成為知己,他日即使經歷千萬劫難,我們的友情也要依然長存。這後半生的緣分,恐怕要到來世也難以補足。這個諾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記在心裡。

(7)子烏衣擴展閱讀

納蘭容若寫的這首「金縷曲」有個故事,他這首詞是贈給好友顧梁汾的,但詞中的「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說的卻是另一個朋友的事。

這個朋友名叫吳漢槎,是當時有名的江南才子(籍貫江蘇吳江),和顧梁汾及納蘭的交情都很好。順治丁酉年,吳漢槎考中舉人,但不幸得很,這場考試,由於主考官有舞弊的事情發生,鬧成大獄。吳漢槎雖然是憑真才實學考中的,也受牽連,被判充軍寧古塔。

顧梁汾全力營救朋友,想盡一切方法,過了二十年之久,順治換了康熙,仍然無濟於事。納蘭容若的父親納蘭明珠在康熙年間官封「太傅」(相當於宰相),顧梁汾就在納蘭的家裡做他父親的幕客。

他在太傅府中,想起好友在邊塞之地受盡寒苦,於是就寫了兩首金縷曲寄去給他。這是中國文學史上非常出名的兩首詞,被認為足可以比美李陵與蘇武的『河梁生別詩』並向秀懷念嵇康的「思舊賦」的。

納蘭容若看了大為感動,於是也寫了兩闋「金縷曲」給顧梁汾。其中之一就是開篇那首,詞中的「娥眉謠諑,古今同忌」指的就是那個「科場舞弊案」吳漢槎所受的冤枉事了。他又在另一首「金縷曲」的結尾說:「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閑事。知吾者,梁汾耳。」

表示他和顧梁汾一樣,所要達成的目標,就是要把吳漢槎救回來。後來他等到了一個適當的機會,求他父親援手。納蘭明珠出了點力,朋友們大家再湊了點錢,終於把吳漢槎贖回來。時人稱顧梁汾那兩閨金縷曲為「贖命詞」。

又有個名叫顧忠的寫詩記其事道:「金蘭倘使無良友,關塞終當老健兒。」贊美了顧梁汾、納蘭容若和吳漢槎的友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縷曲·贈梁汾

『捌』 烏衣子弟是什麼意思

烏衣:烏衣巷,東晉時王導、謝安等世家大族居住在此。王謝那樣的望族子弟。後泛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親~你好!````(^__^)````
很高興為您解答,祝你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家庭和諧,天天開心!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

『玖』 烏衣巷的典故是什麼

烏衣巷的典故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這里曾是東吳時期的禁衛軍駐地,由於軍士悉穿烏衣,由此得名烏衣營,後改烏衣巷。

第二種說法:東晉時期王謝兩家居住於此,而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彰顯身份尊貴,所以得名烏衣巷。這種說法在南京民間廣為流傳。

第三種說法:來自南宋時編纂的《六朝事跡編類》,稱劉禹錫詩中的「舊時王謝堂前燕」乃是誤筆,原是「舊時王榭堂前燕」。南京曾有個名叫王榭的人,以航海為業。海船失事,他誤入烏衣國,娶妻生子。後來,王榭獨自返回故鄉南京,為了懷念烏衣國的時光,便將所住的巷子更名烏衣巷。

(9)子烏衣擴展閱讀:

烏衣巷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上文德橋旁的南岸,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古巷,當時中國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部隊營房所在地。

1997年,秦淮區人民政府恢復了烏衣巷,挖掘、展示烏衣巷源遠流長的歷史,並重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王謝古居紀念館。歷經千年的滄桑,如今的烏衣巷已不復昔日的繁華,沒有豪門士族的觥籌交錯,取而代之的是遊人探訪王謝華堂蹤跡。

『拾』 烏衣巷這首詩的意思

烏衣巷
唐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體裁】
七言絕句
【注釋】
1.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故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後,烏衣巷淪為廢墟。現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2.朱雀橋: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跨秦淮河。
3.尋常:平常。
4.舊時:晉代。
【韻譯】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惟有夕陽斜掛。當年豪門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裡。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詩。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像,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塗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施補華的《峴佣說詩》評這首詩的三、四句時說:「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首句「朱雀橋邊野草花」,朱雀橋橫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烏衣巷的必經之路。橋同河南岸的烏衣巷,不僅地點相鄰,歷史上也有瓜葛。東晉時,烏衣巷是高門土族的聚居區,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里。舊日橋上裝飾著兩只銅雀的重樓,就是謝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橋又同烏衣巷偶對天成。用朱雀橋來勾畫烏衣巷的環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實,又能造成對仗的美感,還可以喚起有關的歷史聯想,是「一石三鳥」的選擇。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橋邊叢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長花開,表明時當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個「野」字,這就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再加上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橋畔,這就使我們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記得作者在「萬戶千門成野草」(《台城》)的詩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徵衰敗。現在,在這首詩中,這樣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今天已經荒涼冷落了嗎!
第二句「烏衣巷口夕陽斜」,表現出烏衣巷不僅是映襯在敗落凄涼的古橋的背景之下,而且還呈現在斜陽的殘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開花」解的「花」字相對應,全用作動詞,它們都寫出了景物的動態。「夕陽」,這西下的落日,再點上一個「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情景。本來,鼎盛時代的烏衣巷口,應該是衣冠來往、車馬喧闐的。而現在,作者卻用一抹斜暉,使烏衣巷完全籠罩在寂寥、慘淡的氛圍之中。
經過環境的烘托、氣氛的渲染之後,按說,似乎該轉入正面描寫烏衣巷的變化,抒發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沒有採用過於淺露的寫法,諸如,「烏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憶謝家」(孫元宴《詠烏衣巷》)、「無處可尋王謝宅,落花啼鳥秣陵春」(無名氏)之類;而是繼續藉助對景物的描繪,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筆觸轉向了烏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飛燕,讓人們沿著燕子飛行的去向去辨認,如今的烏衣巷裡已經居住著普通的百姓人家了。為了使讀者明白無誤地領會詩人的意圖,作者特地指出,這些飛入百姓家的燕子,過去卻是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的檐檁之上的舊燕。「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個字,又特別強調了今日的居民是多麼不同於往昔。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飛燕形象的設計,好像信手拈來,實際上凝聚著作者的藝術匠心和豐富的想像力。晉傅咸《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後果至焉。」當然生活中,即使是壽命極長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為候鳥有棲息舊巢的特點,這就足以喚起讀者的想像,暗示出烏衣巷昔日的繁榮,起到了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烏衣巷》在藝術表現上集中描繪烏衣巷的現況;對它的過去,僅僅巧妙地略加暗示。詩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因此它雖然景物尋常,語言淺顯,卻有一種蘊藉含蓄之美,使人讀起來餘味無窮。
〈詩意〉野花在朱雀橋邊遍地盛開著,烏衣巷口夕陽正在西落,映照著失望與凄涼,昔日的輝煌與顯赫早已不復存在。過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導、謝安等豪華宅第人家,而如今卻已飛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
〈賞析〉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景象,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後二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此詩為劉禹錫著名的詠史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
烏衣巷因何得名?
夫子廟泮池南側的烏衣巷,是南京最古老的一條街巷,也是東晉時宰相王導、謝安故居所在地。在六朝時已是十分顯赫,唐代詩人劉禹錫一首《烏衣巷》,更使它流傳千古。有關烏衣巷名稱的由來,也因此被人關注。
有神話傳說:金陵人王榭,航海途中遭風暴翻船,漂流至烏衣國,娶妻生子,後復回故里,但十分思念烏衣國親人,因此將居所之巷取名為「烏衣巷」。也有一種說法:因王導、謝安兩家弟子裙履風流,都喜歡穿黑衣,所以後人將此巷稱為「烏衣巷」。
其實,烏衣巷之名源於孫權定都南京之際。公元229年,孫權定都南京,當時秦淮河東岸還屬城郊,駐有軍隊保衛都城,因士兵皆穿黑衣,駐軍營地則稱「烏衣營」,至西晉末年,烏衣營舊址改稱烏衣巷。司馬睿南渡建康(南京)後,王、謝望族才立宅烏衣巷。

與子烏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天穿酒紅色衣好看嘛 瀏覽:449
低領蕾絲搭配什麼外套 瀏覽:48
藕粉色怎麼搭配外套 瀏覽:352
成都哪兒有賣改良版旗袍 瀏覽:246
上海羽絨服做內襯多少錢 瀏覽:626
明代帽子種類 瀏覽:289
淺藍色短袖應該配什麼褲子 瀏覽:981
實驗二小通州分校校服 瀏覽:792
帽子上的標識大全 瀏覽:28
突然想在淘寶買一件校服 瀏覽:839
黑色裙子穿什麼鞋子好看圖片 瀏覽:85
屁股大扁應該穿什麼褲子 瀏覽:859
女士紫紅色寒版風衣配啥褲子好看 瀏覽:888
秦嵐生日旗袍霍思燕 瀏覽:7
廣東白雲學院要穿校服 瀏覽:652
南師附中行知分校的校服 瀏覽:682
我看校服改樣 瀏覽:227
摩卡色內衣配黑色外套好看嗎 瀏覽:750
時尚佳人女裝什麼意思 瀏覽:529
補課班校服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