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毛衣尺寸圖解
毛衣規格尺寸表
男 (g)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胸圍(cm) 50 52.5 55 57.5 60 62.5
衣長(cm) 64 65 66 67 68 69
肩寬(cm) 41.5 43 44.5 46 47.5 49
掛肩(cm) 22 23 24 25 26 26
袖長(cm) 53 54 55 56 57 58
袖寬(cm) 20 20 21 22 23 24
袖口(cm) 10 10.5 11 11.5 12 12
女(g)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胸圍(cm) 47.5 50 52.5 55 57.5 60
衣長(cm) 57 58 59 60 61 62
肩寬(cm) 38.5 40 41.5 43 44.5 46
掛肩(cm) 21 21.5 22 22.5 23 23.5
袖長(cm) 52 53 54 55 56 57
袖寬(cm) 19 19 20 20 21 21
袖口(cm) 10 10.5 11 11.5 12 12
衣服尺寸表:
98: 衣長40, 胸圍65, 肩寬29, 袖長(肩縫量)31
104:衣長42, 胸圍68, 肩寬30, 袖長(肩縫量)33.5
110:衣長44, 胸圍71, 肩寬31, 袖長(肩縫量)36
116:衣長46, 胸圍74, 肩寬32, 袖長(肩縫量)38.5
122:衣長48, 胸圍77, 肩寬33, 袖長(肩縫量)41
128:衣長50, 胸圍80, 肩寬34, 袖長(肩縫量)43.5
134:衣長52, 胸圍83, 肩寬35, 袖長(肩縫量)46
140:衣長54, 胸圍86, 肩寬36, 袖長(肩縫量)48.5
152:衣長59, 胸圍92, 肩寬38, 袖長(肩縫量)53.5
164:衣長63, 胸圍98, 肩寬40, 袖長(肩縫量)58.5
(1)編織衣的圖解擴展閱讀:
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掛肩收針方法: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基礎毛衫計算公式
一、上衣前片
1、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二、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 袖山寬針數)÷2
三、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四、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五、前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
2、衣長=(衣長尺寸-下擺羅紋)x縱密/10
3、肩寬=(肩寬尺寸-肩寬修正值)x密/10
4、前掛肩轉數=後掛肩轉數=修正轉數
5、前掛收針數=(前胸寬針數-前肩寬針數)/2
6、領寬=後領寬尺寸+修正針數
7、領深=(領深規格+領深修正)x縱密/10
8、羅紋排針=胸寬針數-快放針數,轉數=長度x縱密/10
六、後片公式:
1、胸寬=(胸寬尺寸-後折寬)x橫密/10衣長同前
2、掛肩轉數=(掛肩尺寸+修正值)x縱密/10
3、後肩收針數=(後肩寬針數-後領口針數)/2
七、袖子公式:
1、袖長=(袖長尺寸-袖口羅紋長度)x縱密/10
2、插肩袖闊=(袖闊尺寸x2+修正值)x橫密/10
3、袖山頭=袖山頭尺寸x橫密/10
4、袖膊收針數=(袖闊針數-袖山頭針數)/2
5、袖口針數=2x袖口尺寸x橫密/10
Ⅱ 怎樣織這件毛衣 求圖解 謝謝啦!
其實能畫出圖來倒簡單了,可惜不會用電腦制圖,先用文字簡單表達一下,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應該分為領子、正身、袖口和衣邊四個部分。 先織正身,按照長短方向橫織成片,然後縫成一個筒狀。 在來回平針的那一邊挑處領子,作環形織。 在擰有麻花圖案的一邊分別挑處袖子和衣邊,同樣做環形織。 這樣一件漂亮的毛衣就完成了。
麻煩採納,謝謝!
Ⅲ 毛衣編織圖解
這件衣服是橫機上編織,採用豎著織,橫著穿。
大部分是絞花6-7針絞花,小的是2-3針絞花,「橫條」是正反針形成的凸條
Ⅳ 棒針毛衣編織圖解
網站上的款式不少 圖解不一定所有款式都有
不如去找一些純手工編織坊 在他們那挑個款式 買份編織方法 比較實用
Ⅳ 如何看懂毛衣編織圖解
你可以先把棒針的各種符號記住,各種加針、減針的技巧,如果有空,可以先看看這本書<棒針、鉤針編結技藝>。
Ⅵ 這個編織連體衣的圖解怎麼看12-1-1是什麼意思平10行是什麼一意思
這圖編織的話從下往上織,也就是從16針那裡開始織,下半部共織兩片,每片按照圖中說明開始加針,兩片的外側都只加一針,里側加12針,織到第30行後,里側開始減針,織14行共減7針,然後把兩片左右連在一起織,共織16行兩邊總共各減2針,然後兩邊留出2針後再織24行共各減5針,另外中間的14針領窩部分在第23行時在中間先留10針,然後兩邊每行減1針,共減2次
(以上所有加減針針數和行數全部按照圖上說明來織)
12-1-1是指:每12行加1針,共一次,
然後平10行是指不加不減針打10行
後面再接著是2-1-3:就是每2行加1針,共3次,以此類推
最後(+12針)就是這一邊總共加12針,如果括弧里是負號就是減針
Ⅶ 請教手工編織游泳衣 的 詳細 圖解
1、先要准備好一團棉線和鉤針,用線鉤出38個辮子針,先來做個鉤織的示範,在具體鉤織中還要根據胸圍來起針。
Ⅷ 怎樣看懂編織圖解
棒針型號及應用范圍
棒針的粗細都是以號數來分別的,使用時,必須根據所織的花樣和毛線粗細而加以選擇。
棒針有兩種,一種是一端有一圓球形物體的棒針,通常用作編織平面織物(即一來一回編織),圓球的作用是阻隔已編織之活結脫出,這種針的長度常為30cm以上;另一種是兩端均尖形的棒針,用途較廣,它可以編織平面織物,又可以編織圓形織物(即繞圈編織,亦作迴旋編織)。
針號 直徑(mm) 適用線范圍
6 2 棉,麻線,單股開司米
7 2(1/2) 單股粗開司米,2股粗絲線
8 3 2股開司米,細編織帶
9 3(1/3) 細毛線,2~3股開司米
10 3(1/2) 細毛線,2~3股開司米
11 4 細毛線,3股開司米
12 4(1/3) 3~4股開司米,單股馬海毛
13 4(1/2) 3~4股開司米,單股馬海毛
14 5 單股馬海毛,4股開司米
15 5(1/3) 單股馬海毛,4股開司米
16 5(1/2) 中粗毛線,4股開司米
17 6 中粗毛線,編織帶,4~5股開司米
18 6(1/2) 棒針毛線,6~7股開司米,編織帶
本內容出自[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最新棒針花樣800》一書
編著者:鄭潔 劉亞娟 韓清 葉文靜[
毛線種類
毛線的種類及粗細不下十餘種,現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毛線。
特細是編織毛線中最細的一種,輕盈而柔軟是其特點,最適合編織嬰、幼兒毛衫或鉤織婦女穿著的外套。
極細粗度等於2條最細毛線,輕盈、色澤變化多端,最適合鉤針編織。
中細是最普遍被使用的毛線品種,無論是嬰、幼兒,婦女或男士衣物都可用此等粗度的毛線編織,織出的花紋圖案細致而清雅。
中粗是編織防寒衣物最常用的一種,織出的衣物不太厚亦不太薄。
高粗也是編織防寒衣物用品的最佳毛線。
在選擇購買毛線時,必須買足夠的量,以免因脫貨而無法完成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一些常銷暢銷的毛線品種,雖無脫貨,但亦得將毛線球上的貼紙保留,用作外購時識別之用
Ⅸ 急求毛衣編織花樣圖解
在網路上搜索編織人生,注冊名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