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鮮艷的毛衣教案大班教案
設計意圖:
《漂亮的毛衣》這個活動來源於《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毛衣是幼兒平時經常接觸的生活用品,每當孩子穿上新毛衣,就會情不自禁地向同伴炫耀,有時她們還會觀察比較,發現毛衣上的花紋、圖案、顏色等帶來的視覺美感。
我班孩子能剪會粘,愛動腦會思考,她們在以往的剪貼活動,拼貼圖案、設計花紋時經常能用到一些對稱的知識,以及規則排列的方法,積累了豐富的手工操作經驗。基於孩子原有的能力水平,本活動旨在引導孩子通過有目的欣賞,感受毛衣上獨立紋樣和連續紋樣的設計特點,並能遷移經驗設計毛衣。結合本人的微型課題研究,我為幼兒准備了折剪用的色紙、服飾上的亮片、己剪好的小圖等多種材料,鼓勵幼兒在寬松自由、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大膽發揮想像,設計出漂亮的毛衣。
活動目標:
1.欣賞毛衣,感受其圖案和花紋帶來的美感。
2.看圖示折剪連續紋樣,用連續紋樣和獨立紋樣裝飾毛衣。
3.利用珠片等輔助材料有創意的裝飾毛衣,願意和同伴分享自己設計毛衣的經驗。
活動准備:
1.教師收集有獨立紋樣和連續紋樣的毛衣若干件,從網路下載毛衣圖片製作成PPT。
2.各種顏色的蠟光紙條,珠片等輔助材料,以及卡通小動物圖片等。
3.幼兒每人一件即時貼毛衣底板。
4.剪紙圖示(附一),範例若干(附二)。
活動過程:
一、欣賞毛衣,關注圖案紋樣
——教師身穿帶有獨立紋樣和連續紋樣的毛衣出場,看看老師今天穿的是什麼衣服?
——「教室里有這么多的毛衣,你最喜歡哪件?你覺得毛衣哪裡很漂亮?「(毛衣上的圖案和花紋很漂亮)
——「看看這些毛衣上哪些部位有花紋?」(胸前、袋子、領子、袖口、底邊)
——「這些花紋是什麼樣的?一樣嗎?」(有的花紋一個連著一個,有的圖案不一樣)
總結:底邊、袖口處一個連著一個,連續出現的花紋叫連續紋樣;單獨出現的圖案叫獨立紋樣。
二、觀察圖片,豐富裝飾經驗
——鞏固知識,發現紋樣: 「老師身上的毛衣哪些地方的是獨立紋樣,哪些地方的有連續紋樣?」
——逐一觀察,PPT圖片:「這些毛衣的花紋在哪裡?是什麼紋樣?」
三、學看圖示,嘗試折剪連續紋樣
1.出示範例,觀察發現
——「這件毛衣是怎麼裝飾的?哪裡有連續紋樣?哪裡是獨立紋樣?」
2.猜測方法,提問討論
——「底邊上連續花紋是怎麼變出來的呢?」
3.魔術導入,見證奇跡
——出示長條型紙條,變出愛心紋樣的花邊:「這是什麼?看我對折、對折、再對折後,咔嚓一剪刀,然後輕輕打開,變成了什麼?」
4.出示圖樣,揭示方法
——「第一步是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折了幾次,是怎麼折的?誰能用紙條試一試。」(將長條形的紙短邊和短邊對折、對折、再對折)
——「「第三步做什麼?從哪邊開始畫?誰能看著圖示來畫一畫這半個愛心?」(請一名幼兒到視頻投影儀上操做,半個愛心像數字2的前半部分)在剪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注意不要將連接點剪斷)
——「最後一步是什麼?我們在展開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5.幼兒嘗試,初次探索
幼兒嘗試在圖是的指示下進行愛心花邊的折剪。
——「老師為每組准備了兩個筐,一個是放有鉛筆、剪刀和紙條的工具框,另一個是垃圾筐,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剪下的紙屑要入筐。」
6.分享經驗,交流困難
——「你成功了嗎?你在操作時遇到了什麼困難?」
7.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通過比較兩個孩子成功與失敗的作品,發現有的孩子剪的斷點的情況。
——「請成功的幼兒說說,你是從那個邊開始畫的?是摺痕邊還是開口邊?」
——「折疊的紙條一邊是像門一樣能打開的,我們叫它開口邊,另一邊是像門軸一樣打不開的,我們叫它摺痕邊。」
——「如果畫的太滿,就容易剪斷,上下左右要留有空隙。」
教師總結:剪出連著的漂亮花邊,畫與剪是關鍵,畫的時候一定要留有空隙,剪的時候要從摺痕邊入手,不然就會斷開。
四、繼續探索,掌握折剪方法
1.出示不同形狀的折剪示範圖,鼓勵幼兒按圖的示範進行折剪。
Ⅱ 小班藝術教案,寶貝的美衣
一件衣服,它什麼顏色的?它漂亮嗎?為什麼不漂亮? 通過變魔術,引起幼兒的注意。如:我是魔法師,天靈靈,地靈靈,快快顯靈,給我變出彩色的衣服來,你們看一看我是怎麼編出來的哦。 出示另一張彩色的衣服圖樣,引起幼兒的觀察。如:小朋友,你們看,我是不是變出來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哦!你們知道我是怎麼變出來的嗎? 出示蠟筆,進行操作。如:就是這個魔法棒變出來的,它可神奇了,你想讓它變什麼顏色的衣服,它就會變出什麼樣的衣...
Ⅲ 小班藝術服裝真好看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Ⅳ 小班教案手工《穿上漂亮的泳衣》
活動名稱:音樂《美麗的泳衣》
活動目標:享受唱歌的樂趣,配合歌曲做動作,發展音樂的表現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重難點:配合歌曲做動作,發展音樂的表現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准備:衣服圖片,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復習《娃娃的衣服》的故事情節,向幼兒提問:游泳時要穿什麼衣服?請幼兒找出相對應的圖卡。
2、幼兒找到游泳圖卡後,請幼兒思考並表達游戲時還要准備什麼物品。
3、播放歌曲《美麗的泳衣》,請幼兒欣賞老師朗讀的歌詞。
4、與幼兒一起唱歌曲《美麗的泳衣》
5、請幼兒一邊唱歌,一邊表演穿上泳衣,帶上泳鏡,泳帽的動作,老師繼續播放音樂,幼兒按照音樂節奏自由走動,創編不同的動作。
6、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游泳動作,並表演給小朋友看。
7、教師小結:
教師總結幼兒配合音樂做動作的總結。
活動反思:
Ⅳ 漂亮衣服教案檸檬數的反思中班
游戲是幼兒園整個教育活動的重心。因此在幼兒園英語教育中採用游戲的方式最符合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特點。通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初步將英語教育中的游戲劃分為六類:體育游戲、數字游戲、美術游戲、音樂游戲、情境對話和娛樂游戲。以下我將自己摸索出的游戲方法按這六類分別列舉一二,以供大家參考。
1.Wolf, wolf, are you hungry?(老狼老狼你餓嗎?)
准備:動物頭飾,自製,設置小動物的家
方法:它由傳統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鍾?」演化而來,其方法也基本與之相似。選擇一人扮演「wolf」,其他幼兒扮演小動物,隨意地跟隨在「wolf」身後散步,並一起提問「Wolf,wolf, are youhungry?」。若「wolf」回答「No」,則繼續游戲;若「wolf」回答「Yes」,幼兒要馬上跑回家。被抓住的幼兒必須說出「wolf」出示的英語圖卡上的詞句,才可繼續游戲。答錯者可讓別的幼兒補充將其「救回」,或者罰停一次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