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利除了2010世界盃,還贊助過其他的賽事嗎 謝謝。
2010年2月3日,國家會議中心。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的雙手興奮地舉起了一個足球。和與其簽署2010年世界盃贊助協議的國際足聯市場總監蒂耶里·韋爾相比,苗連生顯得更加從容和放鬆。他穿著一件普通的白襯衫和一件購買於十年之前的西裝;三年前,他就是穿著這件西裝在紐約證交所按下了英利集團的開市按鈕,並成為了紐交所成立170年來唯一一位在啟動儀式上不打領帶的企業家。
如今,一樣的西裝,一樣的沒打領帶,苗連生在一幅中國特色的卷軸上按下了自己的印章。英利,這家曾經被人誤以為是熱水器生產商的河北保定公司,就這樣成為了中國首家獲得世界盃足球賽全球贊助權的企業。
河北首富是球迷
現如今,當你跨入英利集團的辦公大樓,到處可以看到世界盃的標志,而在二樓的走廊上,一張照片被掛在正中央最顯眼的位置上。「這就是英利足球隊,我們拿了上一屆『保超』(保定足球超級聯賽)的冠軍。」提到這張照片,英利的員工自豪地說。
「英利成為世界盃贊助商,和苗總個人對足球的喜好很有關系。」英利副總裁劉耀成博士並不是公司的元老,幾年前加入了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英利。他承認,這一方面是因為看好再生能源產業,另一方面也是折服於苗連生的個人魅力。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苗連生從部隊退伍轉業,他做過化妝品生意,代理過羽西,賣過綠色蔬菜,產出了保定市的第一桶電解水,還開了保定市第一家迪廳。直到1993年,他放棄了所有業務,涉足太陽能,引進全產業鏈生產線。「別人沒做的我先做,別人都做的我不做!」這是苗連生最喜愛的口號。
在經歷了幾年的發展之後,2008年,苗連生這個名字突然出現在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他以137.5億元的資產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30位,成為河北首富。可在普通員工看來,他全然沒有首富的派頭。英利成立23年來,只要不出差,苗連生每天早上7點一定穿著工服,率領所有高管守候在英利廠區門口,對每個來上班的員工高喊:「早上好。」其聲勢之大,可令初見這一場景的人嚇一跳。
平日里,如果不下雨,他就會約上幾個員工,在廠房旁邊的運動場里打籃球、踢足球。英利還特地組織了兩支足球隊,兩支球隊在英利所在的保定都是赫赫有名的冠軍球隊。「前不久,克勞斯·施拉普納剛來指導過我們球隊。」一位公司的員工自豪地說。3月20日,受英利和國際足聯的邀請,這位曾經的國家足球隊主教練來到英利參觀,他在苗連生的陪同下參觀了生產流程,並為英利足球隊上了一堂課。
「和很多人一樣,苗總也曾因為中國隊在世界盃外圍賽等賽事中的不盡如人意而一度放棄對足球的愛好。」劉耀成說,「但我們都相信,就像中國企業一樣,中國足球也會越來越好。」
與國際足聯兩天的談判
「和國際足聯真正坐下來談的時間,其實也就兩天。」劉耀成透露道。從2009年9月英利萌發贊助世界盃這個想法,到年底雙方敲定合作協議,英利與國際足聯的「聯姻」出乎意料地快。
2009年9月,在國外出差的英利集團CFO李宗煒在飛機上偶然看到一則關於南非世界盃的廣告,這成為其向苗連生提出贊助世界盃提議的靈感來源。「我一下有了靈感,只有足球是跨越國界的,且不分窮人與富人都同樣受歡迎。」
但這並不是英利第一次嘗試贊助足球賽事。早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作為主賽場之一的凱澤斯勞滕足球場便啟用了英利生產的光伏屋頂。而在西班牙甲級聯賽,英利的Logo出現在了奧薩蘇納隊的球衣上! 「英利贊助足球賽事到底能獲得多少利益,這很難以具體的數據來說明。」李宗煒說,「但可以確定的是,2006年全球光伏市場產量是150千瓦,到2009年,翻了四倍,到了560千瓦。而英利的市場份額則從2006年的1%到了2009年的10%,翻了十倍。」
不過,贊助世界盃這么大的營銷行為,還是公司歷史上的第一次。雖然英利對本次世界盃的贊助費用三緘其口,但有人測算,按照國際足聯對南非世界盃贊助商贊助費的要求,英利至少得花5.4億元人民幣,這幾乎等同於這家企業一年的利潤。這個提議當時在公司內部曾經引起爭論。
苗連生考慮了一個星期,拍板決定申請世界盃贊助商。「光伏產業的技術進步都是你追我趕,差不多,但最終讓品牌差異化,無非就是走奇招,看膽量。」去年的經濟危機並沒有讓苗連生失去底氣,抓住機會主動出擊,這多少顯示出了這位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的「好戰」性格。
贏在「中國概念」
在李宗煒看來,英利走到這一步也是公司發展的必然選擇。「經濟危機非但沒讓太陽能產業受挫,而且,經過經濟危機的洗滌,2009年,突然有40多個國家宣布要重點發展太陽能產業了。在這種情況下,英利已經不可能再去在每個國家都設立分銷點了,那樣做的成本實在太大了。我們必須有一個更大、更有效的營銷平台。英利走上世界舞台,那是必然的。」
「當時,我們還苦於無法聯絡國際足聯。」劉耀成說,「後來發現中非基金會在南非和國際足聯有些關系,通過他們牽線搭橋才聯絡上了。當時,國際足聯已經確定了前六位贊助商,只剩下兩個名額了。」
等到國際足聯官員來到保定做實地考察時,其實大局已定。「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在他們來到保定之前,他們已經對英利做了相當詳細的研究。而英利的再生能源產業又恰恰符合他們所倡導的『綠色足球』、『低碳足球』的概念。所以真的是一拍即合。」劉耀成說。
而據李宗煒介紹,英利真正贏在了「中國概念」這一點上。「另一家國外太陽能企業也發起了與英利的競爭。但金融危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力量的強大,在FIFA歷史上卻不曾有一家中國贊助商。如果有,這也體現了FIFA的國際化和與時俱進。」
於是,英利就這樣搭上了世界盃的最後一班車。
馬上,苗連生和他的同事們就將前往南非,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品牌營銷活動了。在此前的一次南非之行中,他曾經站在約翰內斯堡球場里,想像著球場邊的廣告牌上浮現出英利的Logo,一切都很美好。「南非的陽光真好。這里的太陽能市場應該很大。」不久之後,英利南非子公司也將成立。軍人出身的苗連生又開辟出一片新的疆土。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