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紫光閣二十四功臣是誰
1.多爾袞——大清開國第一臣
2.洪承疇——背明降清、功罪難評的清朝宰輔
3.範文程——輔佐二帝的開國名臣
4.鰲拜——恃功專橫、朝綱獨斷的權臣
5.吳三桂——出爾反爾、起兵反叛的逆臣
6.明珠——得隴望蜀,功過參半
7.張廷玉——歷仕三朝、名垂青史的名臣
8.隆科多——盛極而衰的顧命大臣
9.年羹堯——戰功揚名、恃寵身敗的狂妄之臣
10.鄂爾泰——改土歸流、撫鎮邊疆的清朝功臣
11.劉墉——正直廉明、一身清白的名臣
12.紀曉嵐——風流才子、有為大學士
13.和珅——貪得無厭、禍國殃民的大奸巨蠹
14.林則徐——虎門銷煙、大揚國威的欽差大臣
15.肅順——重用漢臣、命斷菜市口的顧命大臣
16.僧格林沁——鎮壓義軍、血濺沙場的清朝重臣
17.曾國藩——湘軍首領、「中興」名臣
18.李鴻章——興辦洋務、無力回天的清朝宰輔
19.左宗棠——縱橫沙場、功在邊陲的湘軍統帥
20.張之洞——布施新政、力挽狂瀾的晚清重臣
21.奕——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洋務大臣
22.翁同龢——支持維新、反對求和的帝王之師
23.榮祿——效忠慈禧、屠殺維新派的劊子手
24.袁世凱——出賣維新、竊取共和的一代奸雄
② 欽和清英文字母一樣嗎
不一樣:欽qin
清qing
個人覺得,這樣的搭配的確能讓整個熱看起來非常的清爽、靚麗,而且更加顯得有魅力。
白襯衫看起來很新鮮。 如果女性想讓白襯衫不那麼普通,很難和別人搭配的話,可以像張先生一樣選擇肩膀上性感插拔的設計,讓肩線看起來很好。 小張自己選了這件襯衫。 非常寬松,穿起來很舒服。 綉花使襯衫看起來很亮。 身體下部的紅色裙子搭配高開縫的設計,既熱又有魅力。 顯示張先生美麗的腿線,可以使身體比例看起來更完美。
這條裙子很長,這樣的裙子對矮個子女性來說很難控制。 但是張先生選擇了自己的綳帶高跟鞋。 女性穿著這樣的高跟鞋,外出時更有光環。 我覺得自己矮的女性可以為自己准備不同顏色的高跟鞋。
④ 清朝紫光閣二十四功臣是誰
清代紫光閣是乾隆年間,為了加強國家的統一,清朝中央政府多次派兵出征,平定邊疆地區的叛亂。為了宣揚「十全武功」,每次軍隊凱旋歸來,乾隆皇帝都要下令為征戰中的功臣繪制畫像,並將它們懸掛在中南海紫光閣內。
從1755年到1786年,前後共繪制了280幅功臣畫像,分別為平定西域准部、回部功臣100幅,有傅恆、兆惠、福祿等人;平定大小金川功臣100幅,有阿桂、明亮、舒景安等人;平定台灣功臣50幅,有阿桂、王傑、福康安等人;平定海蘭察、廓爾喀功臣30幅,加在一起正好280幅。
平定西域前五十功臣:班第、兆惠、傅恆、納木扎爾、策布登扎布、富德、薩拉爾、黃廷桂、色布騰巴爾珠爾、扎拉豐阿、羅卜藏、多爾濟、額敏和卓、舒赫德、阿里袞、鄂容安、明瑞、阿桂、三泰、鄂寶、博爾奔察、豆斌、高天喜、端濟布、愛隆阿、瑪常、巴圖、濟爾噶爾、齊凌扎布、噶布舒、額爾登額、霍集斯、鄂對、鄂齊爾、阿玉錫、達什策凌、鄂博什溫布、田屯、三格、奇徹布、達克塔納、薩穆坦、塔瑪鼐、富錫爾、滿綽爾圖、海蘭察、老格、富紹扎齊圖、阿爾丹察。
平定西域後五十功臣:巴祿、福祿、和起、桑齊多爾濟、滿福、車木楚克扎布、閻相師、玉素富、扎拉豐阿、瑚爾起、阿敏道、五福、諾爾本、觀音保、阿什默特、噶岱默特、艮音泰、巴岱、布爾哈、納蘭圖、巴寧阿、阿爾哈爾沁、薩壘、扎爾善、諾滿察、德爾森保、占頗圖、伊薩穆、伍什爾圖、沙津察、扎敦察、莽喀察、齊里克齊、額納慎、茂漢、寧古禮、奎瑪岱、特通額、莫寧察、那木查爾、塔尼布、瑪格、達爾漢、恩特、伊達木扎布、占音保、西爾庫爾、拜達爾、望拉、哈木圖庫。
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阿桂、豐升額、明亮、舒赫德、於敏中、福隆安、色布騰巴爾珠爾、海蘭察、額森特、舒常、奎林、和隆武、福康安、普爾普、興兆、哈國興、馬彪、馬全、書麟、三保、烏什哈達、瑚尼爾圖、珠爾格德、阿爾都、舒亮、科瑪、阿爾薩朗、伊蘭保、佛倫泰、富興、德赫布、莽喀察、海祿、教成、官達色、成德、圖欽保、曹順、保寧、特成額、烏爾納、敦柱、額爾特、托爾托保、泰斐英阿、柏凌、達蘭泰、薩爾吉岱、特爾徹、興奎。
平定兩金川後五十功臣:都爾嘉、舒景安、五岱、噶塔布、扎爾桑、瑪爾占、阿爾素納、博靈阿、常青、牛天畀、明仁、五福、劉國梁、巴克坦布、斐慎、馬彪、常祿保、梁朝貴、靈山、嵩安、三德、劉輝祖、彰靄、那木扎、進財寶、伊立布、岱森保、穆哈納、烏爾圖納遜、富寧、明山、伊史、巴達瑪、庫爾德、阿蘭保、阿滿泰、新達蘇、富爾賽、額爾伯克、愛星阿、巴鹵薩、許世亨、國興、堅木參那木喀、雍中瓦爾結、雅滿塔爾、綽爾嘉木燦、阿忠保、木塔爾、雍中爾結。
平定台灣二十功臣:阿桂、和珅、王傑、福康安、海蘭察、福長安、董誥、李侍堯、孫士毅、徐嗣曾、鄂輝、舒亮、普爾普、蔡□龍、梁朝桂、許士亨、穆克登阿、張芝元、普吉保、穆塔爾
平定廓爾喀十五人:福康安、阿桂、和珅、王傑、孫士毅、海蘭察、福長安、董誥、慶桂、和琳、惠齡、斐英阿、額勒登保、阿滿泰、成德。
1.多爾袞——大清開國第一臣
2.洪承疇——背明降清、功罪難評的清朝宰輔
3.範文程——輔佐二帝的開國名臣
4.鰲拜——恃功專橫、朝綱獨斷的權臣
5.吳三桂——出爾反爾、起兵反叛的逆臣
6.明珠——得隴望蜀,功過參半
7.張廷玉——歷仕三朝、名垂青史的名臣
8.隆科多——盛極而衰的顧命大臣
9.年羹堯——戰功揚名、恃寵身敗的狂妄之臣
10.鄂爾泰——改土歸流、撫鎮邊疆的清朝功臣
11.劉墉——正直廉明、一身清白的名臣
12.紀曉嵐——風流才子、有為大學士
13.和珅——貪得無厭、禍國殃民的大奸巨蠹
14.林則徐——虎門銷煙、大揚國威的欽差大臣
15.肅順——重用漢臣、命斷菜市口的顧命大臣
16.僧格林沁——鎮壓義軍、血濺沙場的清朝重臣
17.曾國藩——湘軍首領、「中興」名臣
18.李鴻章——興辦洋務、無力回天的清朝宰輔
19.左宗棠——縱橫沙場、功在邊陲的湘軍統帥
20.張之洞——布施新政、力挽狂瀾的晚清重臣
21.奕欣——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洋務大臣
22.翁同龢——支持維新、反對求和的帝王之師
23.榮祿——效忠慈禧、屠殺維新派的劊子手
24.袁世凱——出賣維新、竊取共和的一代奸雄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1.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
李世民長孫皇後之兄,自幼與李世民友善,李淵太原起兵後投靠李世民。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尤其在玄武門之變中起主謀作用。終身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後,受遺命輔佐唐高宗。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後而失寵,後來被誣陷謀反,自殺。
2.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李孝恭
其父為李淵堂弟,李淵起兵後,他負責經略巴蜀。得李靖之助,滅蕭銑、輔公祏,長江以南均受其統領,戰功幾可與李世民分庭抗禮。李世民登基後,退出權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娛。貞觀十四年,暴病身亡。
3.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淵攻克長安時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齡推薦而受李世民重用,為十八學士之首。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貞觀年間與房玄齡共掌朝政,但於貞觀四年病故,年僅四十六歲。其死深為李世民痛惜,死後極盡哀榮。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
原為李密謀士,後隨李密降唐,為唐朝招降李世績。竇建德進攻河北時被俘,竇滅亡後重回唐朝,隸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門之變後,歸順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無不言,以進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後以魏徵第一。貞觀十六年病故。
5.司空、梁國公房玄齡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於謀略。李淵起兵後派李世民進攻渭北,受溫彥博推薦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主謀。李世民登基後論功行賞,被比為漢之蕭何。貞觀年間負責行政,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麗時被委以留守重任。貞觀二十三年病故。
6.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
李世民長孫後、長孫無忌的親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實際由高士廉撫養。高對李世民極為器重,以至主動將長孫後許配給李世民。因得罪楊廣,被發配嶺南,隨後中原大亂,被隔絕在外,直到李靖滅蕭銑南巡時才得以回歸。其人善行政、文學,為李世民心腹,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
7.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恭
原為劉武周部將,劉武周滅亡後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眾將信任,幾乎被處死,但李世民堅持起用他。唐鄭決戰時有單騎救主之功,得以穩固地位,此後以勇將身份參與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角色,親手殺死齊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淵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擁立之功第一。突厥傾國進犯時以騎兵迎擊取勝,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礎。天下安定後無用武之地,晚年閉門不出,最終得享天年。
8.特進、衛國公李靖
是「使功不如使過」的典型,曾試圖揭發李淵謀反,因此幾乎被李淵處死,幸而為李世民所救。後來戴罪立功,協助李孝恭經營巴蜀、滅蕭銑、輔公祏,被李淵評價為「蕭、輔之膏肓」。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負責抵禦突厥,成功地消滅突厥政權,戰功無人可及。後來又掛帥出征,消滅吐谷渾勢力。因軍事能力過高遭人疑忌,屢次被誣告謀反,為免嫌疑,主動退休閉門不出,直到老死。
9.特進、宋國公蕭瑀
隋煬帝蕭後之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後受薛舉進攻,奮力抵禦。李淵起兵後,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後,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後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10.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段志玄
李淵在太原時的舊部,首義功臣。參加李唐歷次重要戰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拒絕建成、元吉的拉攏,忠於李世民,並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其人治軍嚴謹,李世民評價為「周亞夫無以加焉」。貞觀十六年病故。
11.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劉弘基
游俠,隋煬帝征高麗時,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太原起兵時,與長孫順德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途中於霍邑之戰陣斬隋主將宋老生,攻克長安後被評為戰功第一。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力盡被擒,李世民滅薛氏後獲救。又在劉武周進攻太原時戰敗被俘,僥幸自己逃回,隨後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殲滅宋金剛。因唐朝與突厥關系惡化,常年駐守北邊抵禦突厥。貞觀年間曾隨李世民征高麗。唐高宗時病故。
12.尚書左僕射、蔣忠公屈突通
原為隋朝大將,歷仕楊堅、楊廣,戰功赫赫。楊廣南巡江都,委以鎮守都城長安的重任。李淵起兵後進攻長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戰,力盡後自殺未遂,最終投降李淵,被封為兵部尚書。後參與唐朝歷次重大軍事行動,尤其滅王世充被評為戰功第一。後被委派鎮守洛陽,於貞觀元年病故。
13.陝東道行台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
李淵舊部,太原起兵時投奔李淵,參與進攻長安。進攻薛舉時,在淺水原大敗,與劉文靜一同被追究責任,貶為庶民。後隨李世民滅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在進攻劉黑闥時,得病身亡,是凌煙閣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個。
14.荊州都督、譙襄公柴紹
李淵之婿,娶平陽公主。李淵起兵時身在長安,僥幸逃脫追捕前往太原。參與攻克長安、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重要戰役。貞觀年間作為主將消滅最後一位反王梁師都。貞觀十二年病故。
15.荊州都督、邳襄公長孫順德
李世民長孫後之叔,外戚。隋煬帝出兵高麗時,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淵,與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時,與劉弘基一同負責招募勇士,有大功。進攻長安時任先鋒,擒隋主將屈突通。此後功勞不顯。玄武門之變充當打手角色。貞觀年間因多次貪污被彈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貶官而已,病故。
16.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
原為李密部下,隸屬李世績,隨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齡、李世績推薦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爭時,派其到洛陽招募私黨,被元吉告發而下獄,張拒不招供掩護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貞觀年間,因善於行政而頗得信任,又揭發侯君集謀反、隨征高麗而立功。但其後因好巫術而逐漸名聲敗壞,貞觀二十年被告謀反,受誅。
17.光祿大夫、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
李世民心腹,常年擔任其幕僚。玄武門之變的主要策劃人。貞觀年間,擔任李靖副將擊敗吐谷渾,又任主將擊滅高昌。回朝後因私吞高昌戰利品而被彈劾,為此懷恨在心。李世民諸子爭當太子的斗爭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圖謀殺李世民擁立承乾,事泄被殺。
18.左驍衛大將軍、郯襄公張公謹
原為王世充部下,後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薦進入李世民幕府。因參與玄武門之變的謀劃而得到賞識,又在事變時充當主要打手,功勞很大。李世民登基後,以其為李靖副將抵禦突厥,協助李靖滅亡突厥。次年病故,僅三十九歲。
19.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
本名程咬金,原為瓦崗軍勇將,李密失敗後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秦叔寶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時出征賀魯,屠殺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後病故。
20.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
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學著稱。宇文化及江都兵變後被裹脅北返,宇文被滅後歸竇建德,竇死後入李世民幕府。此後盡心輔佐李世民,被評價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貞觀十二年病故。
21.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
李淵任太原留守時的老部下,隨李淵起兵,首義功臣。此後負責留守太原,劉武周進攻時被俘。忠心不屈,還找機會打探劉武周軍情秘報李淵。劉武周滅亡後獲救。曾擔任刑部尚書,貞觀九年病故。
22.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
唐家與李家均為北齊大臣,有世交之誼,唐儉亦與李淵為友。參與李淵太原起兵的策劃,為首義功臣。最大功勞是揭發獨孤懷恩謀反,被特賜免死罪一次。貞觀初年負責與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謀害」,竟奇跡般逃生。後來任民部尚書,因怠於政事貶官。唐高宗年間病故。
23.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徐世績
原為瓦崗軍大將,少年從翟讓起兵,翟死後跟隨李密。李密降唐後成為獨立勢力,但仍堅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淵稱為「純臣」。遭竇建德進攻後,因父親被竇擒為人質不得已投降。密謀暗殺竇重歸唐朝,但未能成功,僥幸逃走。隨李世民滅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又擔任主將滅徐元朗,隨李孝恭滅輔公祏。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與李靖一起滅亡突厥,此後十六年負責唐朝北邊防禦,多次擊敗薛延陀勢力,又隨李世民進攻高麗。李世民死後輔佐唐高宗,被委以軍事,擔任主將再次出征高麗,終於將高麗滅亡。唐高宗重畫其形象於凌煙閣。滅高麗後次年病逝。
24.徐州都督、胡壯公秦叔寶
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每戰必沖鋒在先。玄武門之變的主要打手。後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昭勛閣二十四功臣
宋理宗寶慶二年,圖功臣神像於昭勛閣,趙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載、潘美、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呂夷簡、曹瑋、韓琦、曾公亮、富弼、司馬光、韓忠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陳康伯、史浩、葛邲、趙汝愚,凡二十四人。
其中沒有臨危不懼,力挽狂瀾的寇準,沒有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的包拯,沒有威震邊疆,令敵軍聞風喪膽的狄青,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沒有銳意變法,以富國強兵為己任的王安石,沒有赤膽忠心,立志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岳飛,沒有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虞允文,沒有能攻善守,屢創奇勛的吳階,名單中沒有這些能臣良將,可謂忽視了不該忽視的擎天白玉柱,忽視了不該忽視的架海紫金梁。在這份名單中,顯然忽略了許多應該列入的人,而把一些不該享此殊榮的人列入了其中。
⑤ 清朝欽獎議是什麼官
清朝八貢是什麼官
八貢應該是拔貢之誤。 拔貢是科舉制度中貢入國子監的生員之一種。在清朝的科舉制度中,國子監是官學,並且是中央一級的學校。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
皇清欽賜是什麼官職
「皇清肯定是指清朝,欽賜是指皇帝下旨要做的」 不是官職而是榮耀
下面這個牌位上是清朝的哪種官職??
關鍵字是「右堂」 右堂即吏目。 是清代州官佐吏之一,佐理緝捕、刑獄及文書等官署事務。《官場現形記》第四三回:「這位是新選蘄州右堂,姓...
清朝咸豐十年欽命提督山西省學政南書房行走翰嶺院編修加三級隋帶加一級記錄歲進士是什麼官職
清朝咸豐十年欽命提督山西省學政南書房行走翰嶺院編修加三級隋帶加一級記錄歲進士是什麼官職咸豐十年:1860年 提督山西學政:官職。主管一省教育,相當山西省...
清朝寫獎紙的人叫什麼
包攬訟詞是落第讀書人付業之一,如晚清奇案之一的當事者楊乃武。因善機辯被官府嫉之曰訟棍鍛煉成冤獄
清朝欽差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欽差大臣不是職位,是臨時的,是皇帝封一個人到某個地方做某件事,這個人就是欽差大臣。欽差大臣代表朝廷或代皇上向某人問話,可能是大臣也可能是...
蔡京童貫高俅秦儈誰的官最大
有誰知道水滸裡面四大奸臣的下場嗎?高俅/楊戩/蔡京/童貫《水滸傳》中蔡京、高俅、童貫,與梁山好漢有何冤讎?蔡京:餓死 蔡京:書法 蔡京:王安石 ...
清朝乾隆年間署理江南鹽巡道,欽二品銜,賞戴花翎,劉佐禹的資料
劉佐禹 1865年, 江蘇巡撫李鴻章升任兩江總督。 在從蘇州往南京到任時, 將他所創辦的蘇州洋炮局的一個廠及主持的英國人馬格理(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