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鹿原作者小說簡介
《白鹿原》
作者簡介:
陳忠實,男,漢族,1942年8月出生,陝西西安人,1966年2月入黨,1962年9月參加工作,高中學歷,文學創作一級。曾任中國作協第五屆全委會委員,陝西省作協主席、黨組成員。《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告別白鴿》等。1997年獲茅盾文學獎,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已發行逾160萬冊,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2016年4月29日,陳忠實因病去世,享年73歲。2016年5月5日,陳忠實告別儀式在西安殯儀館舉行。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粟。厚重深邃的思想內容,復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實感。
⑵ 白鹿原李泌被扒是第幾集
《白鹿原》翟屁屁被扒好像是第五集播演的。第五集裡面演的這個劇情。
⑶ 白鹿原小說了提到的點天燈是什麼
舊時酷刑。 王皓沅 《清宮十三朝》第七二回:「什麼叫做點天燈?系用布帛將人束住,漬油使透,倒綁桿上,燒將起來。」
在古代點天燈也叫倒點人油蠟,是一種極殘酷的刑罰,把犯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再放進油缸里浸泡, 入夜後,將他頭下腳上拴在一根挺高的木桿上,從腳上點燃。
在現代點天燈於刑罰方面還有另外一個意思,該方法為川湘一帶土匪首創,在犯人的腦上鑽個小洞,倒入燈油並點燃,可讓犯人在極痛苦中被燒死。
另注《三國演義》中董卓被王允設計殺死之後被點了天燈。
有的點天燈是把人的私處割了做成燈
⑷ 電視劇《白鹿原》劇情和原著在情節上有哪些不同
電視劇對田小娥的形象也進行了修改,在小說中田小娥體現的更多的是她主動勾人的一面,她勾引黑娃,為了生計與鹿子霖為伍,為了報復白嘉軒在祠堂上懲罰她去勾引白嘉軒一直器重的大兒子。而在電視劇中田小娥的這些動作都是被迫的,被毆打所以求助田娃,被鹿子霖脅迫並被威脅去勾引白孝文,這些也是對於田小娥這一女性角色的改編。
總之原著和電視劇版的《白鹿原》各有特色,一部是文學經典,一部是演員陣容強大的優秀作品,都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⑸ 白鹿原中最污的一段在哪裡
我覺得白鹿原里最污的一段就是田小娥被扒光衣服被打。
⑹ 小說《白鹿原》簡介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1997年榮獲中國長篇小說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基本信息
書名
白鹿原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作者
陳忠實
出版時間
2012-09
ISBN
9787020090297
頁數
697
目錄
1 基本信息
2 內容介紹
3 作者簡介
4 精彩書摘
1 基本信息
2 內容介紹
3 作者簡介
4 精彩書摘
1 基本信息
作 者:陳忠實 著
出 版 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090297
出版時間:2012-09
頁數:697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定 價:39.00
2 內容介紹
《白鹿原》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斑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話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栗。
陳忠實著《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評選為「華人百年百部文學作品第一名」,將白鹿原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推向了世界,勾勒出一幅白鹿原雄奇史詩,描繪出一軸波瀾壯闊的白鹿原畫卷,但其中性愛描寫引起較大爭議[1]。
3 作者簡介
陳忠實,1942年生於西安市灞橋區,1965年初發表散文處女作,1979年加人中國作家協會,已出版《陳忠實小說自選集》三卷、《陳忠實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別白鴿》等40餘種作品。《信任》獲1979年全國短篇小說獎,《渭北高原,關於一個人的記憶》獲1990-1991全國報告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8),在日本、韓國、越南翻譯出版。曾十餘次獲得《當代》、《人民文學》、《長城》、《求是》、《長江文藝》等各大刊物獎。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4 精彩書摘
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
娶頭房媳婦時他剛剛過十六歲生日。那是西原上鞏家村大戶鞏增榮的頭生女,比他大兩歲。他在完全無知完全慌亂中度過了新婚之夜,留下了永遠羞於向人道及的可笑的傻樣,而自己卻永生難以忘記。一年後,這個女人死於難產。
第二房娶的是南原龐家村殷實人家龐修瑞的奶乾女兒。這女子又正好比他小兩歲,模樣俊秀眼睛忽靈兒。她完全不知道嫁人是怎麼回事,而他此時已經諳熟男女之間所有的隱秘。他看著她的羞怯慌亂而想到自己第一次的傻樣反倒覺得更富刺激。當他哄唆著把躲躲閃閃而又不敢違拗他的小媳婦裹入身下的時候,他聽到了她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的一聲哭叫。當他疲憊地歇息下來,才發覺肩膀內側疼痛鑽心,她把他咬爛了。他撫傷惜痛的時候,心裡就潮起了對這個嬌慣得有點任性的奶乾女兒的惱火。正欲發作,她卻扳過他的肩膀暗示他再來一次。一當經過男女間的第一次交歡,她就變得沒有節制地任性。這個女人從下轎頂著紅綢蓋巾進入白家門樓到躺進一具薄板棺材抬出這個門樓,時間尚不足一年,是害癆病死的。
第三個女人是北原上樊家寨的一戶同樣殷實人家的頭生女兒,十六歲的身體發育得像二十歲的女人一樣豐滿成熟,豐腴的肩膀和渾圓的臀部,又有一對大奶子。她要麼是早熟,要麼是婚前有過男女間的知識,一鑽進被窩就把他緊緊摟住,雙臂上顯示著急迫與貪婪,把豐滿鼓脹的奶子毫不羞怯地貼緊他的胸脯。當他進入她的身體時,她嗷嗷直叫,卻不是痛苦而是沉迷。這個像一團絨球的女人在他懷里纏磨過一年就瘦成了一根乾枯的包穀稈子,最後吐血而死了,死了也沒搞清是什麼病症。
第四個女人娶的是南原靠近山根的米家堡村的。對這個女人他幾乎沒有留下什麼記憶。她似乎對他的所有作為毫無反應。他要來她絕不推拒,他不要時她從不粘他。她從早到晚只是做她應該做的事而幾乎不說一句話。她死的時候,他不在家,到鎮上去了,回來時看見她的嘴死死咬著被角兒,指甲抓掉了,手上的血尚未完全乾涸,炕邊和炕席上凝結著發黑的血污和被指甲抓摳的印痕。說是午後突然肚子疼,父親找他不在就去鎮上請來冷先生急救。冷先生斷為羊毛疔,扎針放血時血已變成黑色的稠汁放不出來。她死得十分痛苦,渾身扭蜷成一隻干蝦。
連著死了四個女人,嘉軒怕了,開始相信村人早就竊竊著的關於他命硬的傳聞,怕是註定要打一輩子光棍了。他的老子秉德老漢為他張羅再訂再娶,他勸父親暫緩一緩再說。秉德老漢把嘬著的嘴唇對准水煙壺的煙筒,噗的一聲吹出煙灰,又捻著黃亮綿軟的煙絲兒裝入煙筒,又嘬起嘴唇噗的一聲吹著了火紙,鼻孔里噴出兩股濃煙,不容置疑地說:「再賣一匹騾駒!」
第二天上午,秉德老漢就牽著騾駒上白鹿鎮去了,回來時天已擦黑,扔下那條半截鐵鏈半截皮繩的韁繩,告訴兒子說:「媳婦說成了。東原上李家村木匠衛家的三姑娘。」這個女子是一個窮家女子,門不當戶不對已經無從顧及。木匠衛老三養下五個女子,正愁養活不過,只要給高金聘禮,不大注重男人命軟命硬的事。這時候,遠遠近近的村子熱烈地流傳著遠不止命硬的關於嘉軒的生理秘聞,說他長著一個狗(屍求)的傢伙,長到可以纏腰一匝,而且尖頭上長著一個帶毒的倒鉤,女人們的肝肺腸肚全被搗碎而且注進毒汁。那些殷實人家誰也不去考慮白鹿村白秉德家淳厚的祖德和殷實的家業了,誰也不願眼睜睜把女兒送到那個長著狗(屍求)的怪物家裡去送死;只有像木匠衛老三這種恨不得把女子踢出門去的人才吃這號明虧。當婚事按照祖傳的嚴格程序和禮儀加緊籌辦的重要關頭,秉德老漢自己卻突然暴死了。
那是麥子揚花油菜乾莢時節,剛交農歷四月,節令正到小滿,脫下棉衣棉褲換上單衣單褲的莊稼人仍然不堪燥熱。午飯後,秉德老漢叮囑過長工鹿三喂好牲口後晌該種棉花了,就躺下來歇息一會兒。每天午飯後他都要歇息那麼一會兒,有時短到只眨一眨眼眯盹兒一下,然後跳下炕用蘸了冷水的濕毛巾擦擦眼臉,這時候就一身輕松一身爽快,彷彿把前半天的勞累全都抖落掉了;然後坐下喝茶,吸水煙,渾身的筋骨就興奮起來抖擻起來,像一匝一匝擰緊了發條的座鍾;等得鹿三喂飽了牲口,他和他扛犁牽馬走出村巷走向田野的時候,精神抖擻得像出征的將軍。整個後晌,他都是精力充沛意志集中於手中的農活,往往逼得比他年輕的長工鹿三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也不敢有片刻的怠慢。他從來不罵長工更不必說動手動腳打了,說定了的身價工錢也是絕不少付一升一文。他和長工在同一個銅盆里洗臉坐一張桌子用餐。他用過的長工都給他出盡了力氣而且成了交誼甚篤的朋友,滿原都傳誦著白鹿村白秉德的佳話好名。秉德老漢剛躺下就滋滋潤潤地迷糊了。他夢見自己坐著牛車提著鐮刀去割麥子,頭頂忽地一個閃亮,滿天流火紛紛下墜,有一團正好落到他的胸膛上燒得皮肉吱吱吱響,就從牛車上翻跌到滿是黃土草屑的車轍里。驚醒後他已經跌落在炕下的磚地上,他摸摸胸脯完好無損並無流火灼燒的痕跡,而心窩里頭著實火燒火燎,像有火焰呼呼噴出,灼傷了喉嚨口腔和舌頭,全都變硬了變僵了變得乾涸了。他的女人大約聽到響聲跑進屋來抱他拉他都無法使他爬到炕上去,立即驚慌失措呼喊兒子嘉軒和長工鹿三。三個人把秉德老漢抬到炕上,一齊俯下身焦急而情切地詢問哪兒出了毛病。可是秉德老漢已經不能說話,只是用粗硬的指頭上的粗硬的指甲扒抓自己的脖頸和胸脯,嘴裡發出嗷嗷嗷嗚嗚嗚狗受委屈時一樣的叫聲。嘉軒和母親全都急傻了,只有長工鹿三腦筋尚未混亂,忙喊:「快去請先生!」嘉軒得到提醒隨即跑出院子,奔白鹿鎮請先生去了。
⑺ 《白鹿原》孝文為何要在精神和肉體上雙重摺磨自己的第一任妻子
《白鹿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書。白孝文是一個矛盾體,從書里的一開始就說明白了。白孝文的爹白嘉軒一共有七個老婆,連死了六個老婆之後,第七個老婆才生了第一個兒子——白孝文。可見白孝文對於整個家族意義重大。正因如此,白孝文從內到外都要受到嚴格的要求,作為白家的長子長孫,更是白鹿原上未來的當家人。
從小到大,白孝文都受到了孔孟之道的教育。對於所有的事情都要循規蹈矩,在道德的制高點生活。
然而人類千古以來做的事情就是和自己的本性做對抗,通過教化、環境、氛圍等等。
⑻ <白鹿原>這本小說如何
《白鹿原》面世後確實出現了好評如潮,暢銷不衰,一時「洛陽紙貴」的盛況,卻也一直有不同的爭論、批評乃至粗暴的壓制。然而,牡丹終究是牡丹。盡管它本身還存在某些不足,但那些非科學的批評、壓制,卻無損於牡丹的價值、華貴和富麗。它先是榮獲陝西第二屆「雙五」文學獎最佳作品獎和第二屆「炎黃杯」人民文學獎。後來,略加修訂的《白鹿原》又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榮獲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榮譽———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它的作者終於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台。 《白鹿原》確如海外評論者梁亮所說,「肯定是大陸當代最好的小說之一,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並不遜色。」( 《從〈白鹿原〉和〈廢都〉看大陸文學》,載《交流》一九九四年第一期) 那麼,我們說《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是當代中國作家群中的大家之一,也就不算誇張了———他畢竟以自己震驚中外文壇的非同凡響的佳作而達到了一般作家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短篇的王蒙和馮冀才也應該無與爭峰。 關於死的話題(長篇小說《白鹿原》讀後感) 近期讀小說,我感到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是最好的一部小說。這部最早出版於一九九三年的小說,我也是很早就知道有這本書了,可是一直沒有讀過,這不能不說這一個遺憾! 《白鹿原》所反映的生活年代,與小說的時間跨越有半個多世紀,從清末寫到解放初,其間還涉及到解放以後更長的時間。我總的感覺是,這是一部浸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小說,比如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學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運的因果報應等等。當然,這也是一部現實主義的小說,深刻而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歷史變遷。 從小說的閱讀中,我還感到小說中對人物的「死」 的結局的處理寫的極具震憾力量,簡直就是驚心動魄!這對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小說中的黑娃,大號叫鹿兆謙的。其父鹿三一直是白嘉軒家的長工,而且是極其幸福的長工,他一直到死也是幸福著的。而黑娃卻具有一種反叛的性格,他不聽老子的勸告,自己跳出白鹿原,到渭南一清末武舉人家做了長工,並因此與武舉人的小老婆田小娥相好上了。倆口子回到白鹿原後,其真相被揭露後,黑娃與田小娥住進了一口窯洞里,開始他們的生活。大革命時,鬧農協,鹿兆鵬鼓動黑娃出來革命。革命失敗了,黑娃進了習旅開始當兵。習旅暴動失敗後,黑娃開始了土匪生涯。我本以為黑娃當土匪,應該要死在這條道上,不想黑娃沒死。在土匪頭目大拇指死後,作為二拇指的黑娃領著百十號土匪接受了縣保安團的招安,當了第三營也就是炮營的營長。黑娃招呼的緊,炮營的兵不但要炮,還要求佩槍,這都得到了滿足,這也說明黑娃對招安後的一種心理,那是懷著深深的戒意的。本想,接受招安的土匪沒有好下場,黑娃該死了。誰想黑娃還沒有死,營長當的好好的。而且,他還拜朱先生為師,暴戾之氣盡褪,簡直脫胎換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就出現了,黑娃讓手下的兵把自己綁在大炮筒上五天五夜戒掉了大煙,娶了知書達禮的小姐為妻,回到白鹿原拜了祖宗牌位,屬於洗心革面,浪子回頭的那一種。最最不該死的時候,是黑娃聽從鹿兆鵬的勸告,策動了臨解放前的起義,黑娃是策劃起義的主要人物之一,對革命有了一定貢獻,還當上了革命政權的副縣長。然而,大難從此開始,白孝文作為縣長變成了革命功臣,而黑娃卻忽然之間變成了反革命,被捕坐監槍斃,還是和國民黨的縣長及總鄉約田福賢一起被槍斃掉。這真是黑娃該死的時候沒有死,不該死的時候卻死了。 作為田小娥,從武舉人的小老婆變成黑娃的老婆以後,我覺得最初田小娥也是想與黑娃一起安份守已地過日子的,誰知黑娃革命了。革命的黑娃不在家了,當土匪的黑娃也不回來了,這又給鹿子霖創造了條件。鹿子霖每月到田小娥住的窯洞去兩次,與田小娥廝混,不想姦情差點兒敗露!雖然有一個替死鬼兒,鹿子霖躲過了這一劫。但是,鹿子霖卻咽不下這口窩囊氣兒,他設計了讓田小娥勾引白孝文,要出一口惡氣,也讓作為族長的白嘉軒丟盡臉面。這計策果然成功,白孝文與田小娥也好上了。由此發生的是:白孝文在祠堂接受處罰,白嘉軒與兒子白孝文分家,白孝文由此開始的迅速墮落,讓鹿子霖充分地滿足了報復白嘉軒的心理。而此時田小娥的壽限也到頭了,作為公公的鹿三,看到自己的主子白嘉軒一家由於被不肖兒黑娃娶的媳婦田小娥攪和成這樣,竟被深深地激怒了,他摸黑進了田小娥住的窯洞,用磨得飛快的梭槍頭,一槍扎在了田小娥的後背心上。田小娥臨死前一回頭和一聲驚叫:「大呀!」其生命也由此定格。其後,白鹿原發生了一場溫疫,死了好多人,白嘉軒的媳婦仙草同樣是死於那場溫疫;而鹿三從殺死兒媳後,精神竟變得恍恍惚惚,似乎田小娥的鬼魂附身了,從此人也變得有時清醒有時糊塗。這一切彷彿都和田小娥的死和她的陰魂始終不散,一直在作祟有關系。於是,白鹿原的人在那座田小娥居住過的窯洞上造了一座六層的塔,以鎮田小娥的陰魂,不讓其出來害白鹿原的人們。 小說中鹿兆海和白靈的死,很具有一種悲劇色彩。鹿兆海參加了革命軍,上了軍官學校,加入了國民黨,並且他一直深愛著白靈。中條山阻擊戰中,他殺死了四十五名鬼子。而且,他按照朱先生的請求,每殺死一個鬼子,就割下一綹頭發束好,放入一個鐵罐中。可是鹿兆海呢!悲就悲在沒有死在抗日前線,卻死在圍剿紅軍的戰斗中。死後,靈柩回鄉,師里卻說鹿兆海——鹿團長是抗日犧牲的。白鹿原舉行的安葬儀式隆重之至!白靈在西安上學,她與鹿兆海一直相愛,卻由於黨派之爭,倆人不能相愛!白靈在西安加入了共產黨,作為知識青年,投入到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中。而又由於革命工作的需要,她與鹿兆海的大哥——鹿兆鵬假扮夫妻在西安城裡做起了地下工作。因為革命道路的一致性,倆人終於相愛成了真正的夫妻。後來,白靈因為在一次領導學生運動中,她一磚頭砸到了國民黨教育部長的鼻樑上,由此身份暴露被迫轉入紅軍的根據地。在根據地,白靈滿腔革命熱情地工作,可是由於一名西安來根據地的學生叛變投敵,一場紅色恐怖在根據地開始了。抓內奸抓特務,一大批革命同志被牽連。白靈也未能倖免於難,她也是作為「特務」被監禁,最後被活埋。真是,沒有死在敵人的屠刀下,卻死在革命者自己的手裡。解放後,白靈也是被作為革命烈士對待的,家裡也掛上了革命烈士的牌牌。白嘉軒問起白靈的死因時,幾位幹部囁囁嚅嚅地無法回答。奇的是,白靈的死的那晚,白嘉軒做一個夢,夢見了白鹿也夢見了白靈。這使得白嘉軒一大早冒著風雪,跑了好遠的路,來到朱先生住的地方——白鹿書院,要求朱先生解夢。奇的是,白嘉軒的大姐也是做了一個同樣的夢。朱先生心道,白靈出大禍事了。可是朱先生沒有說出來,只是寬慰他們姐弟倆! 朱先生的死則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讀之令人驚嘆!朱先生在送完給八位同仁的縣志後,當晚寫下了一份遺囑:不蒙蒙臉紙,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親友報喪,不接待任何弔孝者,不用磚箍墓,總而言之,不要鋪張,不要喧嚷,盡早入土。朱先生還向其妻交待和描述了自己設計墓室的想法:不用磚,只用未經烘燒的磚坯砌墓室;墓室里盤壘一個土炕,把他一生寫下的十部專著捆成枕頭,還有他雕刻的一塊磚頭,不準任何人撕開包裏的牛皮紙,連紙一起篏到墓室的暗室小洞口。 朱先生死後,就是按照朱先生的安排,辦的後事。更奇的是,幾十年後,一群臂纏紅色袖章的中學生打著紅旗,沖進白鹿書院破「四舊」時鬧騰了一陣了。不久,書院住進來,滋水縣的一派造反隊,並在此發生了一場武鬥,死了許多男女。之後又過了七八年,時間在批林批孔的年代,又有一群紅衛兵打著紅旗從白鹿原走下原坡,一直走到坡根下開始扒朱先生的墓。四五十人男女學生從早晨挖到傍晚,終於挖開了朱先生的墓。墓室里除了朱先生的遺骨外,只搜出一塊經過燒制和打磨的磚頭,經老師辨認,一面上刻著六個字:天作孽 猶可違;另一面也是刻著六個字:人作孽 不可活!一學生憤怒地抓起磚頭一摔,那磚頭沒有折斷卻分開成了兩層,裡面同樣刻著一行字:折騰到何日為止!這讓學生和圍觀的村民全都驚呼起來…… 《白鹿原》當中,寫小說中人物死的結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麼地鎮靜;像鹿兆鵬家裡,那位鹿兆鵬的媳婦,死又是那麼地讓人感到可憐與可怖;像最後鹿子霖的死又是那麼地窩囊,一切彷彿都是因果緣分。近期讀小說,可以這樣講,我讀《白鹿原》所受到的感觸最深了,從中悟出的道理也多,關於小說中死的話題,只是自己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個重要方面吧!
採納哦
⑼ 看過《白鹿原》的進來評價一下這本書。
前兩天才看完的,很好!但不知道怎麼的,看完以後就是感覺有點兒悲.很喜歡白嘉軒這個人.樓上的說在贛州拍的,真的么?我也是江西人,有機會去看看.可是書寫的不是陝西那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