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服裝結構設計原理
服裝結構設計原理是指結合人體形態特徵以及人體穿衣的動靜態和舒適性的要求,選擇服裝款式造型,並運用直接或間接的方法,通過平面制圖的形式繪制出服裝的平面分解結構圖。
通過測量得到人體主要部位的尺寸後,按款式、材料質地和穿著者的要求,加上適當放鬆量得到服裝各控制部位尺寸,再以各控制部位尺寸推算出其他細節部位的值,直接在平面上繪制出服裝衣片的方法。這種方法在我國服裝行業中普遍使用。
根據人體的尺寸,考慮呼吸、運動和舒適性的要求,繪出合乎人體體型的基本衣片結構即原型,然後按款式的要求在原型上作加長、放寬、縮短等調整得到所需服裝結構圖的方法。這種方法相當於把結構設計分成了兩步:第一步是考慮人體的形態,得到一個合適的基本衣片;第二步是考慮款式造型的變化,對基本衣片進行變形。人體表面是復雜的曲面體。在人體的不同部位其曲面有著不同的形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材料和新工藝的開發,服裝曲面結構處理的方法也在不斷變化,可以用平面的材料通過各種方法組合成曲面體去擬合人體,達到貼體、舒適和美觀的目的。
從服裝適合人體曲面的角度分析,服裝的整體結構形式分平面結構和立體結構兩大類。平面結構的服裝是將人體視作二維物體,忽略人體曲面特徵,衣身為平面結構形式的服裝。此類服裝能呈平面狀展平,能折疊成最小體積便於收藏,穿著在人體上其胸、背、臀等部位不能貼合人體,產生許多不合體的多餘裕量。
從功能性角度分析,由於這類服裝在人體兩側有較多的空隙,而在前後缺少空隙,因而具有上下運動的自由度,但缺少作左右運動時的舒適感,常用於內衣和寬松型外衣。立體結構的服裝是將人體視作三維物體,將平面布料通過省道、抽榴、分割等結構形式和歸、拔等費燙工藝形式做成立體狀的服裝。
由於這類服裝在人體前、後、左、右方向都有一定的空隙,因而具有多方位的運動舒適功能,是一種合理的結構形式。同時,這類服裝還可消除平面布料覆合於人體曲面時所引起的不合體現象,可兼備裝飾性與舒適性。
⑵ 求大神寫結構設計原理
h0=900-75=825mm
受壓區高度:x=281.96
由《混規》6.2.10-1公式 :
M=1.0x14.3x350x281.96x(875-281.96/2)=1035kN.m>800kN.m
該截面可安全承載。
⑶ 結構設計原理
這個是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的題目。
計算過程如下:
根據II級安全等級,結構重要性系數1.0;
根據I類環境,梁的保護層厚度取20mm(根據GB50010 8.2.1),假定梁箍筋10mm,縱向鋼筋直徑20mm,取As=As'=20+10+20/2=40mm
h0=500-40=460mm。
根據題目C20,HRB335,fy=300Mpa,fc=9.6Mpa,ft=1.1Mpa,b=250mm
先按照單筋梁計算:As'=0
受壓區高度計算按照GB50010 6.2.10-1
115000000=9.6*250*x(460-x/2),求解方程得x=119.75mm>2*40=80
驗算x<h0*界限高度系數(GB50010 6.2.10-3),滿足要求。
鋼筋配筋,根據GB50010 6.2.10-2
As=9.6*120*250/300=960mm2
驗算最小配筋率;
pmin=0.20或45*1.1/300的較大值,取0.20
Asmin=250*500*0.0020=250<960
As取960mm滿足最小配筋率規定。
⑷ 褲裝結構設計中,後褲片為什麼設計腰翹
腰翹的產生主要來自於人體的構造和人體的運動兩個因素。
(1)使後中線和後襠彎的的總長增加,以滿足人體臀凸結構以及前屈運動時褲子後中線伸長量,使人體做下蹲運動時不致過分牽緊,以免當腰頭部位向下拉曳時感到不舒服。
(2)從結構設計方面分析,因後中線傾斜,要保證後中線與腰口線夾角接近90°避免腰口線與後中線交點處出現凹陷,必然出現後腰翹。
⑸ 褲子結構設計為什麼要有起翹
為了可以體現一種美感。
⑹ 結構設計原理。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中,
as是受拉鋼筋合力點到受拉區邊緣的距離。截面有效高度ho=h-as
as『是受壓鋼筋合力點到受壓區邊緣的距離。
As是鋼筋面積
⑺ 來大神結構設計原理
鋼結構太難了 掙不來
⑻ 結構設計原理:
如圖:
⑼ 結構設計原理
三大力學和建築工程材料是結構設計原理的基礎,若是從涵蓋范圍上來說,結構設計原理應該難一點,畢竟結構設計原理里不僅包括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預應力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還有砌體結構。所以我認為結構設計原理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