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班調皮,不守紀律觀察記錄分析與措施
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寫的常規記錄表,抬頭一看,原來是韓詩彤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這個孩子是剛來的,在我們班年齡是最小的)見此情形我說:「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著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詩彤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裡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說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詩彤寶寶是很能乾的,自己學會提褲子」,詩彤聽了後,低著頭一言不發,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並沒有激發起詩彤學著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她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煉詩彤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韓詩彤,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詩彤坐在椅子上猶豫著,我便便鼓勵她說:「詩彤好棒啊!會幫老師分餐具!」詩彤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詩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並叮囑她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後慢慢地走,並告訴她沒關系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詩彤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詩彤竟然自己主動學著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著整理一下,詩彤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實韓詩彤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可見孩子自立願望還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干,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鍛煉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辦,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而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我們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 ,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鍛煉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讓孩子擺脫成人的照顧,一點一點向獨立自主邁進。
『貳』 小班幼兒個人觀察記錄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觀察情況記錄 幼兒製作了一個圓圓的餅干,在餅幹上用彩筆帽印上了很多花紋,使得這個橡皮泥的餅干很立體,很形象。 評價與分析 這個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強,製作的餅干也很形象,她還創造性的用彩筆印花,很有創意。 教師介入策略 教師引導幼兒...
『叄』 三歲男孩自己尿了提褲子我一誇就不提了,一說就不會,也不願意學,說啥都不聽
三歲的男孩自己尿了褲子,你一誇就不提了,一說就不會也不願意學,這就需要你平時要耐心的跟他溝通問題。
『肆』 幼兒園觀察記錄中班小朋友尿褲子怎麼辦
我也覺的幼兒園的老師存在問題,至少是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溝通有問題,孩子有尿有粑,肯定出於什麼原因不敢和老師說,你要與老師就此事認真的溝通一下,提請老師在這段特殊的時期給孩子一些特殊的關照,幫孩子渡過心裡難關
針對這樣事最好有點耐心,不要發火,不然孩子更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
另外,我想說一件自己小時的事
我清楚的記得我小時上幼兒園,中班吧應該,有一天,老師嚇唬我們說:誰不聽話,就把他拉到小班去,去小班蹲尿盆,然後還讓一個小朋友起來拽了班裡的幾個小朋友,小朋友們都嚇的死死的拉著自己的板凳,這件事在我心裡留下了特別深的影子,讓我覺的很可怕很可怕.我想我們的孩子,在幼兒園里,也許老師不經意的什麼話,也會讓孩子心事重重,所以,溫柔的誘導,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