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搭配技巧 > 針織衣怎麼分袖圖解

針織衣怎麼分袖圖解

發布時間:2022-07-14 19:44:40

1. 半袖針織衫的"半袖"和短袖/中袖有區別嗎怎麼區別

一、袖子的長度不同

半袖是短袖和中袖的統稱;短袖袖子長度在大臂中間位置;中袖袖子長度在肘關節位置。

二、覆蓋手臂的范圍不同

短袖覆蓋大臂中間的位置,也就是二分袖及三分袖;中袖覆蓋肘關節位置及小臂中間位置,也就是五分袖和七分袖;半袖則覆蓋介於三分至九分之間位置。

(1)針織衣怎麼分袖圖解擴展閱讀

半袖,亦稱半臂,為中古時期婦女的服裝, 是一種短式的上衣。半袖最初流行於隋代宮廷之 內,先為宮中內官、女史所服,唐代傳至民間, 歷久不衰,直至宋元時期。

在唐代,半臂非常普及,不僅男、女都可以 穿用,而且進入宮廷常服的行列。它是一種短袖 的對襟上衣,沒有紐袢,只在胸前用綴在衣襟上 的帶子系住。

其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 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半臂的衣領寬大,胸部幾乎都可以袒露出來,而唐代婦女們穿用半臂 時,往往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

值得一提的是,半臂的興盛時期是在唐代前 期,中期以後便有了顯著的減少。主要原因是唐 代前期的女裝與後期有明顯的不同。前期女裝大 多窄小細瘦,緊貼身體,袖子也細窄緊口,適合在外面套上半臂。安史之亂後,漸恢復傳統的寬 衫大袖,大袖坦胸裙盛行,也就不適宜穿著半袖了。

2. 從下往上織毛衣,分袖子的地方怎麼縮針

1、毛衣袖子從下往上可分片編織,也可圓筒編織,在此說說分片織的方法,從袖口開始起針,編織袖口邊約1寸半長,然後加針(約8針)。

3. 我的毛衣織了260針織到身子處,請問分片怎麼分,袖子怎麼織

腋下各留10針,還有240針,分二,120針前後片,收袖口,結一遍收一針,大概收6到8的樣子,收好後直接結到你認為的長度為止(後片),前片也是這樣收,不知你要結的事圓領還是雞心領,圓領:前片要比後片少3寸時開領,在衣的前片的中間空衣片的針數的五分之一,(100針的就是空20針)領的針數要比肩的針數要多一點,要考慮到還有領邊,再開始兩邊收針,以100針為列,再各收10針後(結一邊收一針直到收完)結到和後片長度一樣就好.雞心領:開袖時就可以開領了,在衣片的中間一分二,結一遍收一針,收到你認為可以為止,(兩邊收的針數要一樣的哦).不知你能否看懂?

4. 單獨織毛衣袖子怎麼織,從上往下

工具:毛線、兩根毛線針

1、毛衣袖可以從下往上織成,也可以織成圓筒。在這里,談談織片的方法。從袖口開始,針織袖口長約1.5英寸,然後加針(約8針)。

5. 織毛衣如何分袖子圖解

所需工具:毛衣,針線。

1、毛衣一體織是要先用棒針來織前後身後,留出袖的口,袖口是帶出鎖針,如下圖所示。

(5)針織衣怎麼分袖圖解擴展閱讀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等。

1、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

2、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

6. 毛衣從下往上織要分袖了,兩邊各留多少

工具/原料:毛線和毛線針。

1、分袖處兩邊各留10針。首先, 將衣袖長度織成自己滿意的長度後,留下衣袖周長長度2-3倍的線。(接受衣袖、圍巾等針的方法相同。以下樣本只用作示範。)


(6)針織衣怎麼分袖圖解擴展閱讀: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釘串、盤結等。

棒針和鉤針是編織的主要工具,使用棒針可以編織較大而且厚重的織物;使用鉤針則可以編織細膩精美的織物,當然在編織高手的手下,無論棒針還是鉤針都可以織出精美的作品。

在中國編織愛好者呈逐年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喜歡編織,從事編織。編織類圖書發行也逐年增多。她們已經不滿足於購買現成的衣物,更喜歡獨特、個性的服裝,使用棒針和鉤針編織,可以很好的滿足現代女性追求個性的需求。

棒針和鉤針編織主要以針法和花樣為單位組成織物。編織工藝品在原料、色彩、編織工藝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樸素、清新、簡練的藝術特色。

在原料上,玉米皮、麥秸、柳條、麻等天然的淺黃、淺棕、乳白等色彩和質地,給人們以自然素質的美和淳樸的藝術享受。如山東柳編的筐、籃、簍、花盆套等,既呈現柳條典雅的淺棕色,又體現編織工藝簡練,風格粗獷,富有天然野趣。

在工藝上,通過運用編織、纏扣、釘串等多種技法,編織成豐富多彩的花紋和造型。雖然麥秸、玉米皮、竹篾、柳條等原料色澤單一,但由於編織工藝的多樣化。

採用疏密對比,經緯交叉、穿插掩壓、粗細對比等手法,使之在編織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隱現、虛實的浮雕般的藝術效果,增添了色彩層次,同時也顯示了精巧的手工技藝。

參考資料:網路-編織

7. 毛衣織到什麼地方才開始織袖子 如何分針

工具/原料:毛線、棒針。

1、首先,起18針,如下圖所示。

(7)針織衣怎麼分袖圖解擴展閱讀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等。

1、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

2、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

8. 如何織毛衣的袖子步驟圖解

方法/步驟

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至30針(即:前片針數-30≤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

先織袖山,首先挑起肩線兩邊各十幾針,先挑起的針數=(袖口挑起的總針數-腋下平收的針數)÷3
比如:前片150針,袖子要120針,腋下留了12針,則要先挑起(120-12)÷3=36針,即以肩線為中心,前後片各先挑出18針

邊織邊挑,如
第1行:以肩線為中心,前後片各挑出18針;(共36針) 第2行:返回編織完36針,再挑出2針;(共38針)
第3行:返回編織完38針,再挑出2針;(共40針)
第4行:返回編織完40針,再挑出2針;(共42針)
一直到袖山有2.5寸至2.7寸就整圈挑起圈織(小孩袖山不要超過2寸)

不管是插肩袖還是一般袖,都可以這樣的:
一般的袖子,前後片縫好後,袖攏不就是一個圈了嗎,數下針數,就是袖子的總針數了,例如是120針,就用它的三分之一針即40針好了,袖子的中縫兩邊各20針挑起來織,織到兩邊就各挑起來一針,最後的袖窩留的平收的幾針一起挑起,就是120針了,很簡單,很平整,還有彈性,不會因為縫的松拉,或都緊拉而不舒服。

袖下的編織順序和方法
作品作品衣片衣片是由下往上編織編織,為了花型和方向的一致,袖子也應由下往上編織。本作品袖子的編織前後沒有差別,沒有花型,左右側加減針相同。

袖下加針順序是按袖下計算方法而來的,因為沒學編織制圖和計算只能簡單說明,在普通袖的作品中要把增加的針數平均在袖下的行數里,所以按編織圖所示編織至104行88針。可在一行內左右同時加針,加針方法用扭針,注意左右加針方向不同。

與針織衣怎麼分袖圖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羽絨服單片上衣挖假拉鏈口袋 瀏覽:144
歐陽修學校穿校服嗎 瀏覽:225
ny帽子嘻哈批發 瀏覽:120
旗袍與母親朗誦詞 瀏覽:162
ck男士外套 瀏覽:320
紅色校服破了個大洞怎麼辦 瀏覽:795
新手怎麼盤核桃用是什麼手套 瀏覽:676
旗袍人物水彩 瀏覽:39
品牌韓版孕婦裝型號規格 瀏覽:831
牛仔褲應該配什麼顏色的鞋子好看 瀏覽:798
皮衣上沾老鼠膠怎麼洗 瀏覽:56
呢翻領夾克品牌及商品 瀏覽:511
醫生曬萬元羽絨服品牌 瀏覽:911
女裝設計師的故事 瀏覽:417
我的褲子是紅色的英文 瀏覽:782
擺裙子的歌曲是什麼意思 瀏覽:188
什麼是旗袍培訓 瀏覽:83
零下二度穿什麼褲子 瀏覽:241
白襯衣搭黑褲子好看 瀏覽:543
衣腋下減針圖解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