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責怪他,要安慰孩子,也要提醒孩子大小便,要怎麼做,指定在哪裡小便,睡覺前不要喝水和奶,而且要小便完在睡覺,睡前不要玩刺激的游戲,盡量講故事,聲音要小,直到孩子睡著!慢慢孩子大了就好了
❷ 孩子兩歲了還尿褲子怎麼辦
白天尿褲子的對策 1.治療尿路感染:如果發現孩子有尿路感染,要立即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2.擴大膀胱容量:如果發現孩子的膀胱容量較小,要進行膀胱功能鍛煉:督促患兒白天多飲水,盡量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鼓勵患兒在排尿中間中斷排尿,數1到10,然後再把尿排盡,以提高膀胱括約肌的控制能力,使膀胱容量逐漸增大。 3.解決孩子因緊張恧水褲的問題:如果孩子不存在膀胱容量較小的問題,而他在感到緊張、焦慮或興奮時就會出現尿褲現象,那麼,對孩子進行放鬆訓練是治療的關鍵。孩子一旦學會了放鬆,其身體的整體緊張水平就會降低,尿褲現象也就會自動消失了。 4.解決孩子因貪玩而尿褲的問題:有些孩子在戶外玩耍時經常要尿濕褲子,這是因為他們玩得太高興了,意識不到或者根本不理會膀胱發出的排尿信號。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零零碎碎孩子自己想到該去小便了,並能主動中斷玩耍去上廁所。如果是大孩子,他完全可以自己想起來去上廁所,因此必須想辦法糾正他的過於貪玩而尿褲的行為方式,如規定孩子在戶外玩耍的時間等。如果孩子還小,還不會料理自己,父母就幫他一起訂出一個定時回來上廁所的時間表,父母負責監督孩子,直到他能自己回來上廁所為止。 5.克服孩子不習慣在外面上廁所的問題:有些孩子不習慣在外面上廁所或者不習慣使用與家裡不同便池的廁所。如果你認為這是孩子尿褲的原因,則首先要搞清孩子究竟怕什麼,怕臟?怕細菌?怕被關在廁所里?如果孩子嫌外面廁所臟或衛生條件不好,可以教他一些補救的辦法,如把衛生紙墊在馬桶邊沿上;使用馬桶前用紙把它擦乾凈;也可以換另一個廁所。如果孩子對很清潔的廁所的使用方式和氣味也很過敏,你必須和他一起去廁所找出代害怕的原因,讓他放鬆自己,再讓他看看穢物,聞聞臭氣,直到他不再過敏為止,有進步一定要及時給予表揚。
❸ 寶寶兩歲還總是把尿尿尿到褲子里怎麼辦
寶寶的排便訓練因人而異。有的家庭給寶寶早培養,可能寶寶就學習的快些,有尿意就會表達,不容易尿濕褲子;有的寶寶家庭沒有進行排便訓練,寶寶就根據自身的自然適應來進行排便,2歲尿褲褲也不能說不對。不要和別人的寶寶比,你的寶寶有自己的成長過程。現在寶寶還尿褲褲,就先給寶寶穿拉拉褲,同時培養寶寶有尿意就表達,...鼓勵寶寶自己脫褲褲,這個訓練只要堅持一兩周,寶寶就一定會有進步的,大人一定能夠完成,寶寶也一樣。
❹ 2歲的小孩一直尿褲子,怎麼辦
通常寶寶會尿褲子,都由於以下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寶寶整體發育比較遲緩。每個寶寶的發育過程都是個別性的,不能生搬硬套別的同齡寶寶的生長軌跡,你應該做的是,多一點理解,多一點耐心去等待寶寶以自己的速度發育到適當的階段。
2、進行排便訓練比較困難。有的寶寶確實非常抗拒排便訓練,但是要知道把尿的最佳訓練期並非越早越好。一般來說,訓練宜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之間進行。因為在此之前,寶寶不理解來自膀胱的刺激的含義。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最佳時機。只有在寶寶樂意並主動配合成人時,訓練才能有好效果。
3、一些先天性的原因。假如你發現寶寶從一開始就難以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情況下,就非常有必要帶著自己的寶寶去找這方面的專家進行咨詢,找出其中的原因,積極地進行治療。
4、本來會控制大小便的寶寶,突然出現把自己的大小便拉到褲子裡面的情況,通常因為某些心理上的原因。導致寶寶暫時性地出現這樣的「退步」現象,特別是當這些寶寶對某些事情感到極度不安的時候。在這種時候,只有從根本上消除使寶寶感到心理不安的各種因素,才能使寶寶的以上症狀得以根治。
❺ 兩歲的小孩老尿褲子還拉褲子怎麼回事
1、寶寶整體發育比較遲緩。每個寶寶的發育過程都是個別性的,不能生搬硬套別的同齡寶寶的生長軌跡,你應該做的是,多一點理解,多一點耐心去等待寶寶以自己的速度發育到適當的階段。 2、進行排便訓練比較困難。有的寶寶確實非常抗拒排便訓練,但是要知道把尿的最佳訓練期並非越早越好。一般來說,訓練宜在寶寶兩歲到兩歲半之間進行。因為在此之前,寶寶不理解來自膀胱的刺激的含義。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最佳時機。只有在寶寶樂意並主動配合成人時,訓練才能有好效果。 3、一些先天性的原因。假如你發現寶寶從一開始就難以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情況下,就非常有必要帶著自己的寶寶去找這方面的專家進行咨詢,找出其中的原因,積極地進行治療。 4、本來會控制大小便的寶寶,突然出現把自己的大小便拉到褲子裡面的情況,通常因為某些心理上的原因。導致寶寶暫時性地出現這樣的「退步」現象,特別是當這些寶寶對某些事情感到極度不安的時候。在這種時候,只有從根本上消除使寶寶感到心理不安的各種因素,才能使寶寶的以上症狀得以根治。
❻ 孩子兩歲了,經常尿褲子怎麼辦
需要家長了解詳細情況——是否平時在家也是這種情況。若不是,那麼可能孩子玩得興奮忘了,需要進行提醒;如果一直都是這樣,就需要家長有意識訓練孩子排便; 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孩子已經發出了排便信號,但自己又不會獨立排便,那麼: 1)需要家長給孩子更多關注,隨時發現孩子的變化;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子自主排便。 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孩子已經發出了排便信號,但自己又不會獨立排便,那麼: 1)需要家長給孩子更多關注,隨時發現孩子的變化;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子自主排便。 尿頻。 寶寶尿頻多半是因為家長把尿太頻繁造成的,把尿過於頻繁,會導致寶寶膀胱的容量減少,而孩子的膀胱收縮控制不足,因此只要有少量尿液就要快速排出,導致尿頻且每次排尿量很少。 此種情況就需要家長給孩子進行憋尿的訓練,在孩子還不是特別想尿的時候,讓孩子稍緩一會,慢慢幫助改善。 孩子括約肌發展不成熟。 一般情況下孩子2歲左右時括約肌發育就會成熟了,可以控制大小便,但也不乏有些孩子發育稍晚一些,這時不需要著急,孩子生理成長之後就會有所改善,當然如果一直沒有改觀就需要找醫生檢查。 腦神經生理抑制困難,孩子自己無法控制排便。 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做感統訓練,尤其是滑板。 家長的態度。 事實上,2歲左右的孩子尿褲子是正常的,如果此時家長反映過於激烈批評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恐懼,那麼這種情況也會隨之愈演愈烈,因此,也希望家長能夠以平和的態度面對,不要給孩子壓力。
❼ 2歲半寶寶總是尿褲子怎麼辦
不同年齡寶寶的排尿訓練 雖然每個孩子的排尿功能有較大的個體差異,對於排尿訓練的時間也不應扣得太死,但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0-12個月的寶寶:使用尿布和尿不濕 由於大腦、神經、肌肉尚未發育成熟,不宜過早對孩子進行排尿訓練,以使用尿布或尿不濕為宜。 12-24個月的寶寶:白天把尿和晚上用尿不濕結合 一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會有尿意而要排尿了。此時小兒由於膀胱容量小,排尿次數較多,應每2小時左右給孩子一次排尿機會。同時也可以給予一定信號,如吹口哨聲,用以提醒孩子排尿,以避免因長期使用尿布而引起的任意排尿習慣。白天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濕,但晚上仍要用尿布或尿不濕。 2-5歲的寶寶:白天主動和晚上被動排尿 以後的孩子,一般白天都能控制排尿,但夜間尚不能完全控制排尿。白天,教會孩子一有尿意,就要主動告訴父母,父母再帶孩子去廁所排尿,就算是用便盆,也要把便盆放在廁所里,以防止孩子養成隨地大小便的習慣。晚上,仍需要父母叫醒孩子排尿,晚上原則上可以不用尿布或尿不濕。 5歲以上的寶寶:可以獨立上廁所 寶寶可以自己脫褲子、提褲子和擦屁股了,因此家長可以讓寶寶獨自上廁所,在訓練獨立大小便的過程中,即使有時寶寶做得不夠好,父母也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完成,為孩子將來獨立生活打好基礎。 注意排尿訓練的誤區 訓練過早 有的母親在孩子幾個月時,甚至3-6個月時就開始進行訓練。由於孩子神經、肌肉尚未發育成熟,孩子的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也不成熟,不能承受比較復雜的排尿訓練,反而會造成排尿紊亂。 訓練過多 有的媽媽一個晚上要叫醒孩子3-4次,甚至4-5次,結果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擴張,膀胱的最大容量得不到增加,也會引起尿床。 訓練過少 有的媽媽一到晚上,給孩子屁股下尿布或尿不濕一放,就不管不聞,孩子的膀胱得不到必要的訓練,有的孩子也會尿床。 強迫訓練 有的媽媽晚上把孩子弄醒,要孩子小便,不管孩子如何掙扎、哭鬧,不小便就是不許孩子離開便盆,這樣會使孩子對排尿產生恐懼、緊張心理,同樣不利於培養有規律的排尿習慣。
❽ 2歲寶寶經常尿濕褲子怎麼辦
需要家解詳細情況——否平家種情況若能孩玩興奮忘需要進行提醒;直都需要家意識訓練孩排便;
候能孩已經發排便信號自獨立排便:
1)需要家給孩更關注隨發現孩變化;
2)教孩表達自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自主排便
候能孩已經發排便信號自獨立排便:
1)需要家給孩更關注隨發現孩變化;
2)教孩表達自想要排便;
3)著手訓練孩自主排便
尿頻
寶寶尿頻半家尿太頻繁造尿於頻繁導致寶寶膀胱容量減少孩膀胱收縮控制足要少量尿液要快速排導致尿頻且每排尿量少
種情況需要家給孩進行憋尿訓練孩特別想尿候讓孩稍緩慢慢幫助改善
孩括約肌發展熟
般情況孩2歲左右括約肌發育熟控制便乏些孩發育稍晚些需要著急孩理所改善直沒改觀需要找醫檢查
腦神經理抑制困難孩自控制排便
針種情況需要做統訓練尤其滑板
家態度
事實2歲左右孩尿褲家反映於激烈批評孩能導致孩恐懼種情況隨愈演愈烈希望家能夠平態度面要給孩壓力
❾ 寶寶都2歲了,心裡什麼都知道,但是每次尿尿都尿褲子上,怎麼給說都沒用,怎麼辦呢
孩子在學會自己脫褲子解大小便後,反復出現憋大便或憋小便,並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襠里的現象,這就是孩子肛欲期到來的表現。在肛欲期,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和放鬆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性的體驗。所以,有的孩子從憋尿中獲得性快感,有的孩子從憋大便中獲得性快感,但是,並非每個孩子都有非常明顯的肛欲期表現。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經歷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肛欲期的結束,標志著孩子的性心理向著下一個階段——生殖器期邁進。這兩個月中,如果成年人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太嚴厲,孩子就會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會擾亂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節律,孩子將大小便解在褲子里的次數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時間也就越長。有的孩子幾個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結束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就出現了停滯狀態。 孩子在肛欲期的表現多種多樣,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肛欲期呢? 尿濕褲子以後 我女兒兩歲8個月,從上個月開始出現憋尿的現象, 每次憋尿的時候都表現出很緊張的樣子,臉發紅,會夾腿,撅起屁股,說想尿尿。我帶她到廁所後她又尿不出來,但轉眼又尿在褲子里,最多的時候一天尿了5次褲子。這是她尿脹的時候夾腿有性的感覺嗎? 這段時間我還經常對她發脾氣,老覺得她煩。昨天她還把大便拉褲子里了。我覺得孩子不光是尿褲子的問題,她各方面都有點倒退的感覺,最明顯的是整天叫「我是小BB」,躺在地上要我抱,還特別黏我,吃飯都要坐在我懷里要我喂,想想似乎跟她開始憋尿的時間差不多,我都有點承受不了了! 由於父母不懂得兒童肛欲期的表現,對於孩子出現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襠里的現象非常生氣,認為是孩子不聽話,故意搗蛋或貪玩不願意上衛生間引起的,於是開始打罵孩子,企圖讓孩子結束這樣的情況。但是,父母的打罵卻招致孩子變本加厲的「報復」——更加頻繁地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襠里。當孩子承受不了父母給他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退縮的狀態,比如故事中的女孩整天叫「我是小BB」,躺在地上要媽媽抱,吃飯要坐在媽媽懷里,還要媽媽喂,這是孩子在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她希望自己回到小的時候,那時她尿褲子媽媽不會打罵她。孩子的退縮和反抗行為都是孩子承受不了壓力、內心在掙扎的反應。 當孩子出現了肛欲期的表現時,父母最明智的做法是平靜溫和地告訴孩子:寶貝,這不是什麼問題,媽媽給你換上干凈的褲子。家庭里的所有成員都必須持這樣的態度:不可以羞辱、恥笑和責罵孩子,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議論,不可以將孩子尿濕褲子作為家人的談資。 父母和家人的羞辱、恥笑和責罵會讓孩子產生不健康的羞恥感,形成自貶和低自尊的人格。父母也不要告誡孩子「下次記住去衛生間」,因為孩子早在肛欲期前就知道了大小便要上衛生間,現在正是他練習控制自己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上衛生間了。 在北京李躍兒巴學園,孩子在肛欲期會得到老師的關懷和幫助,孩子不會因為尿濕褲子或將大便解在褲子里而受到老師的責罰和羞辱,當遇到孩子尿濕褲子或解大便在褲子里,老師會平靜且不動聲色地將孩子的褲子換下,不打亂孩子正在進行的活動。老師在處理孩子肛欲期的表現時,不給孩子施加任何心理壓力是保證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方式。 有的孩子在沒有父母和幼兒園老師的壓力下,肛欲期也會出現過長的情況,這就需要幼兒園老師和父母運用一些情景或游戲來引導孩子。李躍兒巴學園的王麗老師是這樣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肛欲期的: 點點兩歲多時開始出現憋尿的現象,剛開始孩子會憋很久,直到他憋不住了的時候就會到衛生間去尿尿。後來孩子就直接尿在褲子上。每次尿濕褲子後,王麗老師都平靜地給他換上干凈的褲子,這一過程持續了近半年。於是王麗老師開始想辦法讓孩子自己上衛生間。 一天上午,王麗老師邀請點點和她最要好的朋友小雅一起在院子里建戶外衛生間。點點和小雅很興奮,大約半個多小時,就把戶外衛生間建好了。於是王麗老師就先跟小雅說:「你們來當衛生間的管理人員吧!如果有人來上衛生間就先收費再賣門票,你發門票,點點來收費好嗎?」小雅和點點很開心地答應了。隨後王麗老師剪了方紙做門票,並規定以拍手代表交錢,拍一次手代表交一毛錢。 「哦,對了,趁其他小朋友還沒發現我們的游戲,我們應該先試試衛生間,每個人先上一下,別人如果看見我們上了,肯定就願意來了。」 王麗老師對點點和小雅悄悄地說。 小雅很爽快地就上衛生間了,看見自己的好朋友上衛生間,點點也開心地跟上。就這樣,沒等其他小朋友來,她們倆玩著就上了兩三次衛生間。後來巴學園的孩子都來光臨這個新建的戶外衛生間,小雅發票,點點收費,兩人開心地忙碌著。那天,點點半年多來第一次沒尿褲子,這樣的游戲王麗老師協助她倆玩了三天,這三天里,不管是室內還是戶外,點點都開始主動地去上衛生間了。從第四天開始,點點就完全可以不用協助,很自然地告別了尿褲子,因此,巴學園流行起了戶外衛生間。 我摸到了黃金 記得我的兒子3歲時,剛上幼兒園不久。有一天先生去幼兒園接他回家,到幼兒園後兒子告訴先生:「爸爸,我的褲子濕了。」先生帶兒子到衛生間,以為他要小便,就站在便池旁等。兒子一動不動,先生也沒有多想,以為兒子尿濕褲子,就將手伸到兒子褲子里摸,想看看濕到什麼程度,結果摸了一手的大便。先生沒有生氣,反而大笑著對兒子說:「哈哈,你看我摸到什麼了,黃金啊!」父子兩個高興地回到家,先生給兒子換洗干凈後,兒子就自己玩去了。時隔半個月,兒子又故伎重演了一次,先生依然大笑:「我又摸到黃金了呀!」和前次一樣對兒子沒有半句責備。我們也沒有因此告誡兒子以後要記得上衛生間之類的話,沒有將這個事情當回事,後來沒有再出現這類事情了。現在我才知道那是兒子的肛欲期。 後來和先生回憶起這件事,我贊揚他的做法很偉大,在10多年前就能夠做到保護孩子的自尊,那聲大笑和摸到黃金的說法讓兒子完全放鬆,不會因為將大便解在褲子里害怕被爸爸責備而緊張。我問先生當時為什麼說笑,先生告訴我:「孩子還小,不小心解大便在褲子里很正常呀!兒子已經怕老師批評,也不知道大便在他褲子里多長時間了,好可憐啊,我為什麼還要責備他呢?我要讓他快樂一點,就這樣逗他,讓他高興。」我慶幸兒子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父親,他的肛欲期得以順利度過! 朋友約我喝茶,談及她兒子的憋大便問題。孩子憋大便的情況已經近一年了,目前是3~5天解一次大便,最長的時間是7天才解便。起因是孩子3歲剛進入幼兒園時,看到班裡有小朋友將大便拉在了褲子里,老師的處理的方式在孩子心裡形成了陰影。於是,在一次將大便解在褲子里後,孩子就開始了對解大便的恐懼,憋大便就此開始。 最初孩子憋大便的時間很長,大便太干,解便就很困難。情況持續兩周後,父母認為孩子是便秘,就熬中葯給孩子喝,但沒有效果。孩子仍然2~3天才解一次大便,每次都是憋得不行瞭然後解在褲子里。 父母又給孩子使用開塞露和肥皂塊塞肛門,想通過刺激肛門來使孩子解大便。每次給孩子塞肛門他就害怕,老躲著父母,憋大便的時候也不讓父母發現。一個月後,父母停止了使用開塞露和肥皂塊,改讓孩子每天坐馬桶,不管孩子是否想解便都要坐一次馬桶,結果孩子每天像完成任務一樣,直接坐在馬桶蓋上兩秒鍾就起來了,還高聲叫道:「我今天已經坐了馬桶啦!」這樣反復折騰了半年多,孩子的憋大便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後來,朋友將孩子轉到一個理念較好的幼兒園,孩子在這個幼兒園很快樂。在對待孩子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