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族頭飾為什麼是風花雪月
為了突出大理「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的優美景緻:
1、發辮下盤著的綉花頭巾,猶如盛開在山頂的山茶、杜鵑,代表大理四季盛開的鮮花;
2、頭巾一側垂下雪白的纓穗飄飄灑灑,象徵著終年吹拂的下關風;
3、綉花頭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絨毛,表現了蒼山頂上冰清玉潔、經夏不消的皚皚白雪;
4、發辮象徵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輪明月。
(1)大理白族風花雪月帽子擴展閱讀:
不同身份、不同地區的白族婦女的頭飾也有所不同:
1、大理一帶未婚女子梳獨辮且盤在花頭帕外面,再纏上花絲帶等,左側垂著一束白絛穗;婚後發辮改為挽髻,盤在頭頂,外包紮染或蠟染的藍布帕,纏素色布條。
2、鳳羽、鄧川、洱源的姑娘喜戴「鳳凰帕」;有的地方則頭包花毛巾或只將辮子盤頭上,再纏一束紅頭繩;有的地方頭飾為「一塊瓦」。
3、有的地方頭上用多塊頭布相疊覆蓋,最外面的一塊布上綉白族人民喜歡的圖案。再外纏多種顏色的頭繩,格外美觀。婦女們都喜戴玉或銀手鐲、墜耳環。
4、城鎮居民多穿漢族服裝,青年人愛著時裝。
2. 為何白族女孩的頭飾有風花雪月之稱
大理以「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四景唱絕天下。 在白族,最美麗的姑娘被稱做「金花姑娘「。白族姑娘天生麗質,穿上色彩鮮明和諧的民族服裝,戴上五彩斑斕飄逸的頭飾,尤其顯得漂亮。白族姑娘的服裝和頭飾均以白色為主,襯以鮮艷的花邊,極富民族特色。 白族姑娘頭飾的左側有一束長長的白絨線,垂掛在胸前,人一走動,就前後左右擺動,使姑娘們顯得格外俊逸。若有微風拂來,白絨線就被輕輕撩起,盡顯姑娘們的青春風采。天生愛美的白族姑娘生活中離不開花,她們用五彩的絲線,把山茶花、杜鵑花綉在自己的頭飾上,花隨人走,人伴花行,艷麗的鮮花把姑娘們紅撲撲的臉蛋襯托得更加俏麗。 白族姑娘頭飾的頂端是一彎毛茸茸的白絨線,白得耀眼,可與蒼山頂上的皚皚白雪相媲美。整個頭飾的形狀呈月牙形,特別是那一彎五彩的花邊,與倒映在洱海的一彎新月交相輝映。
3. 白族姑娘的艷麗頭飾可以用一個成語來代表"風花雪月",風花雪月分別指頭飾的哪些部分
「風花雪月」是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穗子是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潔白的帽頂是蒼山的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的月。
4. 大理四絕中的「風花雪月」分別指什麼
下關風(大理火車站出站的地方就叫下關,一年四季平均風速四級左右)
上關花(大理有個鎮叫上關鎮,盛產扎染工藝品,宛若鮮花)
蒼山雪(蒼山十九峰終年積雪,終年不化)
洱海月(月明星稀的晚上,月的倒影會在海面浮現)
這就是大理的風花雪月
大理白族姑娘頭上的包頭也是由這四部分組成,最上面白色的短絨毛就是:蒼山雪;帽子側面垂下的白色長穗是:下關風;帽子中下部分的花飾代表:上關花;整個包頭的形狀彎彎的像月牙一樣代表:洱海月.
5. 風花雪月是大理的哪四景
風花雪月是大理的「蒼山雪,洱海月,上關花,下關風」。
下關風:下關是大理地名的一個山口,這是蒼洱之間主要的風源,風期之長、風力之強為世所罕見。據說,一年之中大風日數在35天以上,平均風速為每秒4.2米,最大風速達10級。下關風的成因是其特殊的地勢形成的。
上關花:上關(地名)是一片開闊的草原,鮮花鋪地,奼紫嫣紅,人稱「上關花」;大理氣候溫和濕潤,很適宜花木生長。於是, 愛花養花也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種生活習俗。
蒼山雪:四季不容的蒼山雪,蒼山有19個山峰,海拔均在3500米以上,其中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4122米。山頂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人稱「蒼山雪」。這也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絕。
洱海月:洱海風光秀美,每到月夜,水色如天,月光似水,人稱「洱海月」。
(5)大理白族風花雪月帽子擴展閱讀:
大理白族少數民族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民族,從白族女子服飾中帽子上就能把「風花雪月」表現得的淋漓盡致。帽子彎月牙形狀,代表洱海月;帽子上的白色絨毛代表蒼山雪;
白色絨毛下邊艷麗的花朵則代表上關花;帽子邊上垂下來的瓔珞則代表下關風,這「四絕」,正是對寧靜悠遠的大理的精神和特色的最好寫照。
6. 中國哪個少數名族少女的帽子,被稱為「風花雪月」
白族
白族是以白為美,白族少女戴的帽子被稱為「風花雪月」,風是指大理下關的風,花是指上關的花,雪是指蒼山的雪,月是指洱海的月。
7. 大理白族婦女喜歡戴帽子是什麼原因
這是少數民族的習俗,也是他們的一個風格。
他們都是這樣傳下來的習慣,是改變不了的,也是他們的特色。
8. 白族女孩子的帽子有哪些學問
白族是以白為美,白族少女戴的帽子被稱為「風花雪月」,風是指大理下關的風,花是指上關的花,雪是指蒼山的雪,月是指洱海的月。
白色的帽檐代表雪,冒須代表風,帽子上的花綉代表花,帽子的彎沿代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