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犯罪現場調查第五季的演職員表
EP1 Viva Las Vegas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舞廳內一名男子被槍殺
報案人:不詳
嫌疑人:Ken Willard,Mannie,Crystal
重要線索:槍,相片,膠帶
屍檢:近距離中槍身亡
作案動機:死者是名殺手,替Crystal幹掉了Ken,但死者事後抬高了價錢,於是Crystal殺人滅口
作案人:Crystal
案件2:意外死亡
案發現場:酒店房間內發現一具女性(Ribbon/Nichole Richard)屍體
報案人:清潔工
嫌疑人:Carl Johnson,George Craven(保安)
重要線索:凶器,指紋
屍檢:頭骨破裂,死因是腦外傷和硬腦膜下出血
作案動機:自己不小心摔倒撞破了頭
作案人:無
案件3:旅館老闆在房間浴缸內發現了Lance Frazer屍體,後經調查是Daniel Hoburt所為。原來Lance當天在玩賭博機時贏了很多錢,而Daniel也在玩,卻一無所獲,於是垂涎Lance的錢,用電爐將Lance電死。
案件4:謀殺案
案發現場:路邊干河床發現一具淺埋的屍體(Edward Thomas)
報案人:玩耍的小孩
嫌疑人:婚禮主持人
重要線索:鐵鏟,油漆
屍檢:窒息而死
作案動機:謀取死者的財產
作案人:婚禮主持人
EP2 Down the Drain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居民排水管道內發現一具屍骨殘骸(Travis Giles)
報案人:管道工人
嫌疑人:Owen Durbin,Terrin Durbin(Owen的母親)
重要線索:血跡,衣服
屍檢:遇刺身亡
作案動機:不詳
作案人:Owen Durbin & Terrin Durbin(從犯)
EP3 Harvest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一名小女孩(Alicia Perez)被人綁架,後在樹林發現了屍體
報案人:死者家人
嫌疑人:Marlon Waylord,April Perez(死者姐姐),Sybil Perez(死者母親),Daniel Perez(死者哥哥)
重要線索:毛毯,血跡,鞋印
屍檢:死因為心肺停止
作案動機:死者父母為了救自己的兒子Daniel,以犧牲自己的女兒,而Daniel不想再讓自己的妹妹再受痛苦,就用葯毒死了Alicia
作案人:Daniel Perez
EP4 Crow's Feet
案件1:醫療事故
案發現場:旅館房間床上發現一具女性(Julie Stern)屍體
報案人:不詳(應該是旅館工作人員)
嫌疑人:Malaga(醫生)
重要線索:葯物
屍檢:慢性中毒
作案動機:用葯過量
作案人:Malaga
案件2: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一屋子內發現一具男性(Elliot Beckman)屍體
報案人:驅蟲工人
嫌疑人:Rory Kendell(死者鄰居),Zach Alfano(死者鄰居),Ted Martin(驅蟲工人)
重要線索:羽毛,指紋
屍檢:死因為肺水腫和呼吸停止
作案動機:死者發現自己偷東西,於是將其打暈後釋放毒氣來殺人滅口
作案人:Ted Martin
EP5 Swap Meet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噴泉內發現一具女性(Vanessa Keaton)屍體
報案人:死者鄰居
嫌疑人:Paul Brady,Erin Brady,Amy Keaton(死者女兒),Tom Cunningham
重要線索:鞋子,水,烤肉叉
屍檢:死因為溺水造成肺水腫
作案動機:發現自己的繼母和自己所愛的人Tom有姦情
作案人:Amy Keaton
案件2:Charlie Pincher發現自己的女友Melissa Poolie為了付房租,居然和房東Bassengi發生關系,找房東理論時一怒之下將房東推倒在運轉的鋸木機上致死。
案件3:Bassengi妻子發現房客Melissa Poolie和自己的丈夫發生關系後,用棒球棒打死了Melissa Poolie,後將屍體藏在了游戲機內。
EP6 What's Eating Gilbert Grissom?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學校草坪上發現一大堆蛆,後經調查是Johnny Blake的碎屍所致
報案人:Eva(學校負責人)
嫌疑人:Cody Lewis(學校教授),Kevin Greer
重要線索:指甲,蛆,鑰匙,紙條,墨粉
作案動機:心理變態
作案人:Kevin Greer
註:Kevin Greer是心理變態者,作案動機不詳。他將Johnny Blake誤認為是Kaitlin Rackish,不過Kaitlin Rackish還是沒能逃過一劫。此外,Kevin還殺了Janet Kent,Marcia Reese,Debby Reston等,詳見S3EP6:The Execution of Catherine Willows。
EP7 Formalities
案件1:意外死亡
案發現場:某中學畢業舞會上一名少女(Nicole Jensen)死亡
報案人:死者同學
嫌疑人:Gavin Layne,Janelle Macklin,Kenny Bristol
重要線索:纖維質,嘔吐物
屍檢:死因為毒品引致的嚴重慢性中毒與窒息
作案動機:無
作案人:無
案件2:在車子的後備箱內發現了Janelle Macklin的屍體,疑似綁架。後通過綁架時的繩結鑒定為自殺案,原因是想導演綁架讓自己的父親Charlie Macklin來救自己,不料父親猜出Janelle任性在騙自己,結果在後備箱呆的時間太長窒息而死。
EP8 Ch-Ch-Changes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路邊跑車內發現一具女性(Wendy Garner)屍體
報案人:不詳
嫌疑人:Mann(警員),Karl Benway/Mona Lavalle(醫生),Amber Hamshaw,Francis Lavalle
重要線索:攝像機,衛生巾,煙頭
屍檢:死因為頸動脈和靜脈割斷
作案動機:兇手發現死者偷拍了自己妻子替人做變性手術時事故的罪惡證據
作案人:Francis Lavalle
EP9 Mea Culpa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五金商店內發現店主(Max Larson)倒在血泊中
報案人:不詳
嫌疑人:Jason Garbett,Keith Garbett(Jason兒子)
重要線索:紙板火柴,扳手,毛發
屍檢:頭部遭重擊致死
作案動機:死者將垃圾桶放在路邊影響了Jason餐館的生意
作案人:Keith Garbett
EP10 No Humans Involved
案件1:蓄意傷害
案發現場:垃圾桶邊發現一具男孩(Devon Malton)屍體
報案人:CSI
嫌疑人:Lorna Tenney(寄居養母),Philip Riley,Darlene Malton/Devine(死者阿姨)
重要線索:毛發,箱子,化妝品,
屍檢:軟骨骨折,死因是飢餓導致的腎衰竭
作案動機:將孩子母親寄來的撫養費占為己有,借口無法養活孩子,將其活活餓死
作案人:Darlene Malton/Devine
案件2:謀殺案
案發現場:監獄安檢室內發生暴動,一名囚犯(Samuel Mendez)遇害
報案人:獄警
嫌疑人:Vincent Mendoza
重要線索:槍,毛發,鞋印
屍檢:頭骨碎裂
作案動機:引起騷擾將槍丟棄,將自己身上的槍栽贓給別人
作案人:Vincent Mendoza
EP11 Who Shot Sherlock?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一屋內發現一具男性(Dennis Kingsley)屍體
報案人:死者鄰居
嫌疑人:Kay Marquette,Nelson Oakes,Josh Frost
重要線索:子彈,碎片,煙灰,槍
屍檢:近距離中槍身亡
作案動機:死因解散了能讓自己心理得到慰藉的俱樂部,同時想嫁禍給Nelson Oakes
作案人:Kay Marquette
案件2:意外死亡
案發現場:一輛吉普車沖出路面撞上路邊的大樹,車主(Cory Demayo)死亡
報案人:州電力部門人員
嫌疑人:Lyle Davis(死者室友),
重要線索:大麻香煙,焊接線
屍檢:前額有刮傷,死因不明
作案動機:路邊斷電線使死者觸電
作案人:無
EP12 Snakes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路邊報箱內發現一個人頭(Veronica Juarez)
報案人:送報員
嫌疑人:Elindio Zapata,Rafael Salinas(歌手),Juanito Concha
重要線索:蛇,毒品,報紙,夾克
屍檢:身首異處
作案動機:想讓自己的事跡被人傳頌,想成為英雄
作案人:Juanito Concha
案件2:謀殺案
案發現場:頂樓車內駕駛座上發現一具屍體(Vincent DeCarlo)
報案人:保安
嫌疑人:Dax Blanchard(死者同事),Stuart Manslow
重要線索:輪椅,彈殼,蠟燭
屍檢:中槍身亡
作案動機:不想讓死者再騙人錢
作案人:Stuart Manslow
EP13 Nesting Dolls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工地施工時發現兩具女性屍體,一具是Svetlana Melton的,另一具是偷渡者的
報案人:Joe
嫌疑人:Andrew Melton(Svetlana前夫),Chloe Daniels,Ken Wellstone,Vlad
重要線索:血跡,墨跡,柏油,項鏈
屍檢:頭骨嚴重受傷
作案動機:兇手對死者百依百順,但死者卻造謠說兇手打她,要離開兇手
作案人:Andrew Melton
EP14 Unbearable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公路邊發現一輛被追查的車,車主(Lori Kyman)在郊外被發現死亡
報案人:遛狗者
嫌疑人:Brad Himmel,Amy Maynard,Mark Kyman(死者丈夫),Diane Hoyt(死者繼母)
重要線索:指紋,毛發,纖維,粉末,豆莢,精液
屍檢:死因為窒息,勒殺所致
作案動機:想得到死者的巨額財產託管費
作案人:Diane Hoyt
案件2:間接謀殺案
案發現場:樹林里發現一具男性(Ron Hollis)屍體,不遠處還躺著一具熊的屍體
報案人:護林員
嫌疑人:Aaron Colite,Sam Tracy
重要線索:碎布,彈片
屍檢:頸動脈被抓破
作案動機:非法將熊給死者用作打獵,不料熊將死者咬死
作案人:Sam Tracy
EP15 King Baby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賭業大亨(Bruce Eiger)死於自己的豪宅內
報案人:Donna Eiger(死者妻子)
嫌疑人:Sy Magli,Tanya Rollins
重要線索:油手印,尿布,血跡,奶瓶,鞋子,汽油
屍檢:面部嚴重挫傷,死因為窒息而死
作案動機:自己的孩子被死者控制
作案人:Tanya Rollins
EP16 Big Middle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叢林中發現一具腐爛的屍體(Kelvin Russell)
報案人:不詳
嫌疑人:Gabe Miller(議員),Mitch Urbana,Lou Barnes,Cesar Dabo
重要線索:彈殼,戒指,
屍檢:近距離中槍身亡
作案動機:死者使Mitch受辱,兇手為Mitch出氣
作案人:Cesar Dabo
案件2:過失殺人
案發現場:某旅館房間床上發現一具男性(Maurice Hudson)屍體
報案人:不詳
嫌疑人:Regina Owens,Brenda Morgan
重要線索:纖維,精液,
屍檢:死因為壓迫性窒息而死
作案動機:兩人在親熱時由於Brenda體重過大而壓死了死者
作案人:Brenda Morgan
EP17 Compulsion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旅館內一名空姐(Martha Krell)被人殺害
報案人:前台經理
嫌疑人:Jesse Acheson,Hayden Michaels(旅館經理)
重要線索:精液,頭發,床單
屍檢:強奸後被嚴重刺傷而死
作案動機:兇手是個精神病患者
作案人:Hayden Michaels
案件2:謀殺案
案發現場:一名少年(Ty Hawkins)被發現死於家中卧室
報案人:Yvonne Hawkins(死者媽媽)
嫌疑人:Matthew Hawkins(死者哥哥),Walter(流浪漢),Martin Hawkins(死者爸爸)
重要線索:鞋印,水管,毛發,纖維,衣服
屍檢:毆打致死
作案動機:死者說出了兇手尿床的醜事
作案人:Matthew Hawkins
EP18 Spark of Life
案件1:自殺案
案發現場:小山坡上出現一團火,燒死一名天文觀測者,還發現一名被燒傷的女子(Tara Matthews)
報案人:當地房東
嫌疑人:Patrick Bromley,Neal Matthews(Tara丈夫)
重要線索:打火機,酒瓶,塑料卡片,戒指
屍檢:全身大面積燒傷
作案動機:Tara患有抑鬱症,當知道丈夫的所作所為後自殺,但未遂
作案人:Tara Matthews
案件2: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院子游泳池內發現一具女孩屍體(Dani Stewart),樓梯上發現女主人屍體(Corinne Stewart),卧室床上發現男主人屍體(Morgan Stewart)
報案人:鄰居
嫌疑人:Tara Matthews,Neal Matthews(Morgan朋友)
重要線索:頭發,碎玻璃,衣服
屍檢:小女孩死因為溺水而死,男女主人為中槍身亡
作案動機:發現Morgan和自己的妻子有染開槍打死了Morgan夫婦,而小女孩不慎溺水,Tara在給她做急救時意外死亡
作案人:Neal Matthews
註:案件1和案件2作為並案處理。因Neal不能生育,而Tara又十分想要孩子,於是與Morgan發生關系,不料被Neal知道。
EP19 4 x 4
案件1:Vernon Miller和Lawrence Lafontaine搶劫路邊小商販未遂還受傷了,Lawrence心有不甘,於是搶劫了一輛悍馬車想撞翻商販的攤位,不想撞上了剛買完東西的另一輛車。
案件2: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展覽會展台上發現一具車模(Lisa Schumacher)屍體
報案人:工作人員
嫌疑人:Daluca(車展商),Donny Drummer(死者老闆)
重要線索:避孕套,皮膚
屍檢:死因為被掐致死
作案動機:死者得罪了自己最大的顧客Daluca讓自己蒙受巨大損失
作案人:Donny Drummer
案件3:健美教練Paul Charles被發現死於自己家中,死因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統損壞。經調查原來死者也是明星Tiffany的教練,Tiffany嘲笑Paul的床上功夫令Paul感到恥辱,開槍打死了Tiffany。子彈帶著皮膚嵌入了水管中滋生出病毒導致Paul死亡。
案件4:路邊長椅上發現男孩Chase Ryan的屍體,後經調查是Chase叫自己的朋友Andy把自己放在乾洗桶內並運轉,不料Chase意外死亡。當乾洗店經理發現死者後,將死者抱出放在了長椅上。
註:本集運用了「倒敘」的拍攝手法。其中案件1中搶劫的車是由案件2中車展上抽出的獎品。
EP20 Hollywood Brass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路邊一條河內發現一具浮屍(Sasha Reynold/Dakota)
報案人:路人
嫌疑人:Ronnie(死者男友),Todd Piccone,Vic Patterson
重要線索:蠟狀物質,血跡,瓶子,子彈
屍檢:失血過多而死
作案動機:死者是名妓女,可能兇手喝醉酒打人,也可能死者不能讓兇手盡興
作案人:Vic Patterson
註:本集發生在LA,因為Jim Brass的女兒Ellie Brass和她的朋友Sasha Reynold在LA遇到了麻煩。而兇手Vic Patterson來頭太大而未被指控謀殺。
EP21 Committed
案件:謀殺案
案發現場:監獄醫院內發現一名囚犯(Robbie Garson)死在自己的卧室內
報案人:Nanette Faber(護士)
嫌疑人:Kenny Valdez(囚犯),Leon Madera(葯技師),Adam Trent(囚犯),Joanne McKay(護士/Adam母親)
重要線索:精液,頭發,枕頭,唇膏,煙嘴,陶瓮
屍檢:死因為窒息而死
作案動機:母子亂倫,當母親發現兒子和同性戀在一起心生殺念
作案人:Joanne McKay
EP22 Weeping Willows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某大樓停車場內發現一具女性(Alice Granger)屍體
報案人:不詳
嫌疑人:Douglas Granger(死者哥哥),Jeff Simon(死者前男友),Adam Novak
重要線索:槍,金屬物
屍檢:頭部近距離中槍身亡
作案動機:看到自己所愛的人隨意和別人發生關系後心生怒氣
作案人:Jeff Simon
案件2:Jeff Simon為了將殺人的罪名嫁禍給和Alice Granger發生關系的Adam Novak,將和Adam有接觸的Holly Pearson殺害並把從Adam車上偷來的東西放在了案發現場。
EP23 Iced
案件1:謀殺案
案發現場:大學宿舍內發現一男(Trip Wilmont)一女(Paula Levine)兩屍體
報案人:Susan Hemmington(Trip的起居助理)
嫌疑人:Zack Capola(死者鄰居),Susan Hemmington
重要線索:精液,牆上的洞
屍檢:二氧化碳造成的窒息而死
作案動機:Susan為死者付出真心而死者卻傷了Susan的心
作案人:Susan Hemmington
案件2:意外死亡
案發現場:某停車場內發現一具男性(James Billmeyer)屍體,而後停屍房內屍體不翼而飛
報案人:Mrs. Vivoldi
嫌疑人:Jacinda Hendler,Preston Hayburn(急救人員),Charlie Jackson(死者朋友)
重要線索:餐巾紙、雪茄、帽子。
屍檢:頭皮處有摩擦破損
作案動機:死者心臟有問題
作案人:無,原來是死者朋友偷了屍體,為了給死者一個歡送會
案件3:意外死亡
案發現場:一塊地里發現一具男性(Kevin Staniland)屍體
報案人:不詳
嫌疑人:節目主持人
重要線索:麥田怪圈
屍檢:心臟病發作死亡
作案動機:只是娛樂節目做效果,騙死者是從高空墜落,其實只有幾米高
作案人:節目主持人
EP24-25 Grave Danger
案件:蓄意綁架謀殺案
案發現場:在處理一個內臟現場時,Nick Stokes遭人綁架
報案人:警員
嫌疑人:Kelly Gordon的父親
重要線索:內臟,封裝有咖啡杯的袋子,包裹,螞蟻
作案動機:替坐牢的女兒報仇
作案人:Kelly Gordon的父親(畏罪自殺)
⑵ 紐約洋基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為什麼在美國這么有名
美國聯盟與國家聯盟舉行「和平會議」解決球員合約的爭執與討論未來的合作。國家聯盟並同意美國聯盟可以在紐約設立球隊。
⑶ 求阿森那資料
官方名稱:阿森納足球俱樂部 Arsenal FC
英文名稱:Arsenal
粵港澳譯名:阿仙奴
成立年份:1886
所在國家:英國
所在城市:倫敦 London
俱樂部教練:阿瑟.溫格 Arsene Wenger
俱樂部董事長:希爾.伍德 Peter Hill-Wood
主球場:酋長球場
昵稱: 槍手 Gunners/兵工廠
地址:Emirates Stadium Ashburton Grove London
官網:www.arsenal.com
胸前廣告商:阿聯酋聯合航空(Fly Emirates)
球衣贊助商:耐克
【教練簡介(現任)】
名字:阿爾塞納·溫格
英文名:Araene Wenger
出生日期:1949年10月22日 (59歲)
出生地點:法國,斯特拉斯堡
身高:1.91米(6尺3寸)
綽號:教授(Professor)
現在任教:阿森納
上任時間:1996年9月30日
【球員資料】
(截止到2007年8月)
號碼 中文名 英文名 位置 出生日期 國籍
1 萊曼 Jens Lehmann 守門員 1969-11-10 德國
2 迪亞比 Abou Diaby 中場 1986-5-11 法國
3 薩尼亞 Bacary Sagna 後衛 1983-2-14 法國
4 法布雷加斯 Francesc Fabregas 中場 1987-5-4 西班牙
5 圖雷 Kolo Toure 後衛 1981-3-19 象牙海岸
6 森德羅斯 Philippe Senderos 後衛 1985-2-14 瑞士
7 羅西基 Tomas Rosicky 中場 1980-10-4 捷克
9 愛德華多 Eardo da Silva 前鋒 1983-2-25 克羅埃西亞
10 加拉斯(C) William Gallas 後衛 1977-8-17 法國
11 范佩西 Robin van Persie 前鋒 1983-8-6 荷蘭
13 赫萊布 Alexander Hleb 中場 1981-5-1 白俄羅斯
15 德尼爾森 Denilsen 中場 1988-2-16 巴西
16 弗拉米尼 Mathieu Flamini 中場 1984-3-7 法國
17 亞歷山大•宋 Alexandre Song 中場 1987-9-9 喀麥隆
19 吉爾伯托 Gilberto Silva 中場 1976-10-7 巴西
20 久若 Johan Djourou 後衛 1987-1-18 瑞士 以回歸
21 法比安斯基 Lukasz Fabianski 守門員 1985-4-18 波蘭
22 克利希 Gael Clichy 後衛 1985-7-26 法國
24 阿穆尼亞 Manuel Almunia 守門員 1977-5-19 西班牙
25 阿德巴約 Emmanuel Adebayor 前鋒 1984-2-26 多哥
26 本特納 Nicklas Bendtner 前鋒 1988-1-16 丹麥
27 埃布埃 Emmanuel Eboue 後衛 1983-6-4 象牙海岸
30 特勞雷 Armand Traore 後衛 1989-10-8 法國
31 霍伊特 Justin Hoyte 後衛 1984-11-20 英格蘭
32 沃爾科特 Theo Walcott 前鋒 1989-3-16 英格蘭
康諾利 Matthew Connolly 後衛 1979-2-4 英格蘭 已出售給女皇公園巡遊者
吉爾伯特 Kerrea Gilbert 後衛 1987-2-28 英格蘭
36 蘭德爾 Mark Randall 中場 1989-9-28 英格蘭
【球隊榮譽】
英超聯賽冠軍:3次(1997-98, 2001-02, 2003-04)
英甲聯賽冠軍:10次(1930-31, 1932-33, 1933-34, 1934-35, 1937-38, 1947-48, 1952-53, 1970-71, 1988-89, 1990-91)
英格蘭足總杯冠軍:10次(1930, 1936, 1950, 1971, 1979, 1993, 1998, 2002, 2003, 2005)
英格蘭聯賽杯冠軍:2次(1987, 1993)
英格蘭慈善盾杯冠軍:9次(1930, 1931, 1933, 1934, 1938, 1948, 1953, 1998, 1999, 2002, 2004)
歐洲足協杯冠軍:1次(1970)
歐洲優勝者杯冠軍:1次(1993-94)
酋長杯冠軍:1次(2007)
【歷史狀況】
一、建隊之初
1886年下半年,一群來自倫敦伍爾維奇區兵工廠的工人們決定,組建自己的足球隊並四處參加比賽,他們最初的名字叫做「Dial Square」,第一場比賽是在1886年12月11日進行隊,球隊以6比0大勝東方流浪者隊。
不久之後,俱樂部更改了自己的名字,改叫「皇家阿森納」(Royal Arsenal),在後來的幾年之中,皇家阿森納隊一直在各處進行友誼比賽,或者參加地方性的杯賽。1891年,俱樂部完成了改革,成為了職業俱樂部,並再一次改名為「伍爾維奇阿森納」(Woolwich Arsenal),1893年,球隊加入了足球聯盟的聯賽,成為了一支乙級球隊。在1913年的時候,阿森納俱樂部搬遷進入海布里球場,並且在這里一呆就是93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足球聯盟將甲級聯賽進行了擴軍,經過投票表決,將阿森納升入了甲級,自從那時候起,阿森納一直保持在英格蘭的頂級聯賽中,成為了唯一一支從來沒有降過級的球隊。
二、偉大的30年代
在溫格到來之前,阿森納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是赫伯特-查普曼(Herbert Chapman),是他讓槍手們第一次嘗到了冠軍的滋味。1925年,查普曼接手帥位,成為阿森納的主帥,5年之後的1930年,他帶隊一路挺進足總杯決賽,並擊敗了老牌勁旅霍斯菲爾德隊捧起了足總杯獎杯,這也是阿森納歷史上的第一座冠軍獎杯。
上世紀30年代的阿森納是偉大的,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堪稱王朝的時代。1930-31賽季,阿森納第一次奪取了甲級聯賽的冠軍,而從1933年到1935年,槍手們連續三個賽季稱雄,上演了聯賽冠軍的「帽子戲法」。在英格蘭足球的歷史上,目前只有四支球隊完成過這樣的偉業,阿森納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
查普曼與30年代的勁旅
令阿森納人悲痛的是,功勛主帥查普曼在1934年時去世,這位出生在謝菲爾德的主教練帶給了槍手最早的輝煌。查普曼曾經執教過利茲赫霍斯菲爾德,他的執教理念在當時十分先進,那個時候,阿森納隊的334陣型或稱「WM」陣型在查普曼手裡發揮了最大的威力,曾經在一個賽季中打進創造俱樂部紀錄的127球。查普曼去世時年僅55歲,為了幾年他的功勛,阿森納在海布里球場內豎立了他的銅像。
在查普曼去世之後,喬治-阿里森(George Allison)接過了帥印,阿森納的輝煌仍然在延續著。1936年,槍手再奪足總杯冠軍,1938年又稱雄聯賽,在這個年代,阿森納擁有一些讓後輩肅然起敬的偉大球員:特德-德拉克(Ted Drake),槍手的偉大中鋒,後來成為1955年率切爾西奪取聯賽冠軍的主教練;克利夫-巴斯廷(Cliff Bastin),阿森納聯賽進球紀錄的保持者,後這一紀錄被亨利打破;以及阿萊克斯-詹姆斯(Alex James)、大衛-傑克(David Jack)、埃蒂-海普伍德(Eddie Hapgood)和喬治-梅爾(George Male)等人,他們組成了歷史上第一支令人畏懼的阿森納球隊。
三、戰後重建與首個雙冠王
當阿森納正在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了這個過程,在戰爭中足球遭到了破壞,曼聯的老特拉福德幾乎被炸毀,海布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二戰後,湯姆-維泰克(Tom Whittaker)成為了阿森納的主教練,他努力的尋找著30年代失去的輝煌。
1947-48以及1952-53賽季,阿森納兩次奪取了聯賽冠軍,並在1950年稱雄足總杯。不過在之後的60年代中,阿森納幾乎與冠軍絕緣,1968年和1969年,槍手兩次打進聯賽杯決賽,但都鎩羽而歸,這也是他們在60年代距離國內冠軍最近的時候。在60年代中期,貝蒂-米(Bertie Mee)接過帥位,並率隊在1969-70賽季奪取了俱樂部歷史上的首個歐洲賽事冠軍,在Fairs Cup的決賽中,阿森納兩回合以4比3的總比分擊敗了比利時的安德萊赫特隊,這次勝利的過程是曲折的,首回合阿森納客場1比3落敗,但回到海布里的主場,卻完成了3比0的大逆轉。
1971 首個雙冠陣容
進入70年代的頭一個賽季(1970-71),阿森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他們奪取了聯賽和足總杯的雙料冠軍。在那支槍手隊中,擁有查理-喬治(Charlie George)、喬治-阿姆斯特朗(George Armstrong)、雷伊-肯尼迪(Ray Kennedy)和隊長弗蘭克-麥克林托克(Frank McLintock),阿森納先是在同城死敵熱刺的主場白鹿巷拿到了聯賽冠軍,隨後又在溫布利的決賽中通過加時賽擊敗利物浦,捧起了足總杯。
創造雙冠輝煌的主教練貝蒂-米於1966年成為阿森納的掌門人,於1976年辭職,後來在1978年跟隨格拉漢姆-泰勒成為沃特福德的助理教練,2001年,米去世,享年82歲。
在米的繼任者特里-尼爾的帶領下,阿森納延續著在足總杯中的輝煌。70年代末期,槍手們連續三個賽季稱雄足總杯,其中第二年的決賽中以3比2擊敗曼聯,那場比賽因為最後時段的連續進球和戲劇性被載入史冊,人稱「5分鍾的決賽」。1980年,阿森納還打進了歐洲優勝者杯的決賽,但是這支擁有格拉漢姆-里克斯(Graham Rix)、弗蘭克-斯泰普萊頓(Frank Stapleton)、帕特-萊斯(Pat Rice、現阿森納的助理教練、溫格身邊的助手)、大衛-奧萊利(David O』Leary、後來成為了利茲聯隊和阿斯頓維拉隊主帥)和里亞姆-布拉迪(Liam Brady)的球隊,在決賽的點球大戰中輸給了西班牙的瓦倫西亞隊。
四、格拉漢姆的鐵軍
1986年,喬治-格拉漢姆(George Graham)出任阿森納隊主教練,他將槍手打造成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一支具有統治力的球隊。在球員時代,格拉漢姆就曾效力阿森納,他是1971年雙冠王陣容中的一員,在此前的三年時間里,他一直在米爾沃爾隊執教,來到阿森納後,將球隊帶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1971和1990年的格拉漢姆
格拉漢姆鐵碗治軍,塑造出一支球風強悍、踢法硬朗的阿森納。他從水晶宮隊買進了前鋒伊恩-賴特(Ian Wright),後者一度成為俱樂部進球紀錄的保持者,格拉漢姆的管理手腕也很有講究,另外,他在阿森納將造越位的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1986-87賽季,格拉漢姆率隊奪取了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一座聯賽杯冠軍,決賽中以2比1擊敗了利物浦。兩年後阿森納又從當時的英格蘭霸主利物浦手中奪走了聯賽冠軍,帶給了人很大的驚奇。
1988-89賽季,阿森納一路跟隨領頭羊利物浦,在聯賽最後一輪中,兩支球隊在利物浦主場安菲爾德直接對話,一場決定聯賽冠軍歸屬的較量展開。賽前的形勢是,阿森納必須以兩球優勢擊敗利物浦,才能將冠軍從對手手裡搶走,面對擁有巴恩斯、拉什等一批天才球員的紅軍,又是在安菲爾德客場,這個任務實在艱難。
永恆的經典
比賽的過程和結果,讓阿森納俱樂部歷史上多了一場載入史冊的經典。利物浦一直力圖控制比賽,阿森納則全力進攻,槍手以1比0領先進入補時階段,眼看紅軍就將登頂,最後一分鍾時,奇跡發生了,阿森納前鋒托馬斯(Michael Thomas)單刀突入,打進了傳奇般的一球,這一年的聯賽冠軍在瞬間轉手,阿森納締造了最後一分鍾奪冠的歷史性經典。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利物浦走向沒落、曼聯尚未登基的空白期,阿森納成為了這段時期內英格蘭最令人畏懼的力量,繼1989年不可思議的最後逆轉奪冠後,1990-91賽季里,格拉漢姆再次率隊奪取聯賽冠軍,著名的槍手後防四人組令人吃驚,整個賽季里,阿森納只輸掉了一場聯賽。
鐵血槍手
輝煌還在延續,1992-93賽季,阿森納成為了第一支在同一個賽季里贏得兩項杯賽冠軍的球隊,在足總杯和聯賽杯的決賽中,槍手們擊敗的都是謝菲爾德星期三隊。接下來的一個賽季里,格拉漢姆時代的輝煌延續到了歐洲賽場,他們在歐洲優勝者杯中一路高歌猛進,並在決賽中以1比0擊敗義大利勁旅帕爾馬,奪得了冠軍,這時,阿森納在格拉漢姆帶領下達到了頂點。
不過之後的一年卻是灰暗的。阿森納在1995年的優勝者杯決賽中輸給了薩拉戈薩,格拉漢姆在賽季結束後也離開了球隊,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到,後來他會到托特納姆熱刺執教,這讓他一度成為阿森納球迷痛恨的對象。
五、溫格到來
在格拉漢姆離開後,阿森納進入了短暫的過渡期,霍斯頓(Stewart Houston)和里奧奇(Bruce Rioch)先後代理主教練職務,但都沒有延續太久。
1996-97賽季的上半段,阿森納迎來了俱樂部歷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練,溫格(Arsene Wenger)從日本的名古屋鯨八隊轉投而來。這位外表儒雅的法國人很快就為阿森納帶來了輝煌,1997-98賽季,也就是溫格成為主教練後的第一個完整賽季,他率領阿森納拿到了聯賽和足總杯的雙料冠軍,重演了1970-71賽季的神奇,這也是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二次。
冰王子傳奇
在入主後,溫格對球隊進行了改造,1996年加盟的荷蘭人博格坎普(Dennis Bergkamp)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奪取雙冠的賽季里,他被評為球員聯盟的年度最佳球員和記者協會評出的最佳,與此同時,溫格的同胞佩蒂特(Emmanuel Petit)、維埃拉(Patrick Vieira)先後到來,這批幫助法國隊奪取1998年世界盃冠軍的球員們,在阿森納構建起了強大的法國幫。在同一個賽季里,阿森納告別了鋒線傳奇伊恩-賴特,後者留下了185個進球的俱樂部紀錄(後來被亨利打破)。
在接下來的三個賽季里,阿森納每一年都是英超的亞軍,位列曼聯之後。而在杯賽中,他們也有活躍的表現。2000年,阿森納打進了歐洲聯盟杯的決賽,但遺憾的在點球大戰中輸給了土耳其的加拉塔薩雷隊,之後的一年,他們又在足總杯決賽中1比2不敵利物浦,歐文的兩個進球完成了逆轉。同樣在2001年,阿森納打進了歐洲冠軍杯的八強,但被瓦倫西亞淘汰。
在臣服三年之後,阿森納終於在2001-02賽季向曼聯發起了反擊。在這一年裡,溫格率領球隊再奪雙冠王,在足總杯中,他們2比0擊敗了切爾西稱雄。聯賽中他們創造了13連勝的驕人戰績,整個賽季客場不敗,2002年5月,阿森納在老特拉福德1比0擊敗曼聯,鎖定了聯賽冠軍,在曼聯王朝的全盛時期,阿森納是唯一一支能夠和紅魔抗衡的力量。
2002-03賽季,阿森納在聯賽中一度形勢不錯,但最終被曼聯反超。不過在這一年裡,他們奪取了足總杯,也成為了這項賽事近20年中第一支衛冕的球隊。在這個賽季里,亨利(Thierry Henry)的迅速提升引人注目,他從剛到海布里時一名不穩定、愛發脾氣的年輕人,逐漸成長為英超中最可怕的攻擊手。2003年,亨利當選了球員聯盟和記者協會評選的雙料最佳球員,此後,這些榮譽對他來說成為了家常便飯。
不敗 槍王之王
2003-04賽季是值得阿森納為之驕傲的一個賽季,他們奪取了俱樂部歷史上的第13座聯賽冠軍獎杯,整個賽季里,阿森納高歌猛進,在聯賽中保持不敗,創造了令人吃驚的神話。賽季結束後,阿森納領先第二名切爾西達11分之多,2004年8月,阿森納打破了前諾丁漢森林保持的紀錄,締造了英格蘭頂級聯賽連續49場聯賽不敗的新神話。
隨著阿布拉莫維奇的到來,切爾西的崛起給了阿森納新的挑戰。近兩個賽季里,藍軍連續奪取英超冠軍,阿森納僅僅收獲了一座足總杯。不過,在2005-06賽季里,年輕人的崛起讓阿森納看到了新的希望,法布雷加斯等一批新銳迅速成長,隨隊一路打進了歐洲冠軍杯決賽,雖然1比2負於巴塞羅那,但這卻是槍手最接近歐洲之巔的一次。在未來的征程中,溫格仍將堅守自己的年輕天才信仰,法布雷加斯、沃爾科特等人,已經被視為重演昔日輝煌的希望。
【阿森納的歷史之最】
(統計截至2006年8月17日)
出場紀錄
最多出場次數:大衛-奧萊利(722次、第二為亞當斯的669次)
最多聯賽出場次數:大衛-奧萊里(558次)
最多英超出場次數:雷伊-帕洛爾(333次、希曼為325次)
最多歐洲賽場出場次數:蒂埃里-亨利(78次、希曼為69次、維埃拉68次)
最多歐洲冠軍杯出場次數:蒂埃里-亨利(70次、皮雷為63次、永貝里60次、維埃拉57次、勞倫53次)
最多連續出場次數:湯姆-帕克(172場,從1926年4月3日至1929年12月26日)
最年輕紀錄
最年輕的出場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6歲零177天、2003年10月28日、聯賽杯主場對羅塞漢姆)
前紀錄保持者:傑米恩-彭南特(16歲零319天、1999年11月30日、聯賽杯客場對米德爾斯堡)
最年輕的聯賽出場者:傑里-沃德(16歲零321天、1953年8月22日、主場對霍斯菲爾德)
最年輕的英超(1993年起)出場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103天、2004年8月15日、客場對埃弗頓)
最年輕的歐洲賽場出場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169天、2004年10月20日、歐洲冠軍杯客場對帕納辛奈科斯)
最年輕的足總杯出場者:斯特沃特-羅布森(17歲零57天、1982年1月2日、客場對托特納姆熱刺)
最年長紀錄
最年長出場者:約克-盧斯福德(41歲零159天、1926年3月30日,主場對曼城)
最年長的聯賽出場者:約克-盧斯福德(41歲零159天、1926年3月30日,主場對曼城)
最年長的英超出場者:約翰-盧基奇(39歲零336天、2000年11月11日,主場對德比郡)
最年長的歐洲賽場出場者:約翰-盧基奇(39歲零311天、2000年10月17日,冠軍杯客場對拉齊奧)
進球紀錄
最多總進球:蒂埃里-亨利(226球,統計截至2007年10月27日)
最多英超進球:蒂埃里-亨利(164球,統計截止日同上)
最多聯賽進球:蒂埃里-亨利(164球,第二為克里夫-巴斯廷的150球)
最多足總杯進球:克里夫-巴斯廷(26球)
最多聯賽杯進球:伊恩-賴特(29球)
最多歐洲賽場進球:蒂埃里-亨利(41球)
最多冠軍杯進球:蒂埃里-亨利(35球)
單賽季最多進球:特德-德拉克(42球、1934-35賽季)
單賽季最多英超聯賽進球:蒂埃里-亨利(30球、2003-04賽季;此前為伊恩-賴特1993-94和1996-97的23球)
單場最多個人進球:特德-德拉克(7球、1935年12月14日;7比1客場勝阿斯頓維拉)
在海布里的單場最多個人進球:傑克-蘭伯特(5球、1932年12月24日,9比2勝謝聯)
足總杯單場最多個人進球:特德-德拉克(4球、1937年2月20日7比1客場勝伯恩利);克里夫-巴斯廷(4球、1932年1月9日主場11比1勝達爾文)
歐洲賽場單場最多個人進球:阿蘭-史密斯(4球、1991年9月18日,冠軍杯6比1勝奧地利FK隊)
在海布里單場攻破阿森納大門最多的人:博比-坦柏林(4球、切爾西4比2勝阿森納,1964年3月14日)
最快進球:吉爾伯托-席爾瓦(開場20.07秒,2002年9月25日,冠軍杯客場4比0勝埃因霍溫)
最年輕進球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6歲零212天,2003年12月2日,聯賽杯主場5比1勝狼隊)
最年輕的聯賽進球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113天,2004年8月25日,主場3比0勝布萊克本)
最年輕的歐洲賽場進球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217天,2004年12月7日,主場5比1勝羅森博格)
最年輕的足總杯進球者:克里夫-巴斯廷(17歲零303天、1930年1月11日,主場2比0勝切爾西)
最年輕的帽子戲法者:約翰-拉德福德(17歲零315天、1965年1月2日,聯賽主場4比1勝狼隊)
勝負紀錄
最大比分主場勝利:12比0,洛夫波夫城,1900年3月12日,乙級聯賽;12比0,阿什福德聯隊,1893年10月14日,足總杯
最大比分客場勝利:7比0,標准烈日,1993年11月3日,歐洲優勝者杯
最大主場觀眾73295人(1935.3.9,英甲)
最高轉會支出:維爾托德(2000年8月,1300萬英鎊)
最高轉會收入:阿內爾卡(1999年8月,2350萬英鎊)
「Arsenal」這個詞在英文里是兵工廠的意思,阿森納隊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使其成為英格蘭最著名、最老牌的足壇勁旅之一,而且還得到了一個名震歐陸的綽號「槍手」,從中可看出該隊在球場上無堅不摧的殺傷力以及球迷和對手對它的敬意和仰慕。1886年,英格蘭一群在兵工廠工作的工人在倫敦南部的伍爾維奇組織了一家私人足球會,以當中一個工廠的名字「標准營隊」為其命名,這就是今天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的前身。阿森納俱樂部現在已經成長為世界8大俱樂部之一!
溫格時代的最佳陣容
希曼
勞倫 圖雷 基翁 阿什利科爾
永貝里 維埃拉 帕洛爾 皮雷
博格坎普 亨利
【2006~07總結】
●上賽季進球
1-范佩西¨¨¨¨¨¨13球
2-亨利¨¨¨¨¨¨¨12球
3-阿德巴約¨¨¨¨¨12球
4-吉爾伯托¨¨¨¨¨11球
●助攻榜
1-法布雷加斯¨¨¨¨6次
2-阿德巴約¨¨¨¨¨6次
3-埃布埃¨¨¨¨¨¨3次
●射門(射正)
1-亨利¨¨¨¨¨¨¨92(44)
2-法布雷加斯¨¨¨¨75(45)
3-范佩西¨¨¨¨¨¨66(29)
●出場時間
1-萊曼¨¨¨¨¨¨¨3240分鍾
2-杜爾¨¨¨¨¨¨¨3150分鍾
3-法布雷加斯¨¨¨¨3071分鍾
●盤路
主場11贏8輸,贏盤概率57.89%
客場6贏12輸1走,贏盤概率31.58%
最大讓球盤:兩球(主場∕1次∕1贏)
最大受讓盤:半一(客場∕1次∕1贏)
●進失球時段(分鍾)
時間 進 失
0-15 5 6
16-30 5 6
30-45 11 8
46-60 7 4
61-75 12 3
76-90 20 7
●進失球距離
距球門 進 失
5米內 10 13
5-10米 22 8
10-16米 22 5
16米外 6 8
⑷ 紐約揚基棒球隊的球隊歷史
1900年賽季末,聯盟主席班·強森(Ban Johnson)決定重組新聯盟,稱之為「美國聯盟」(American League)。美國聯盟除了先前小聯盟時期(1899前稱為西方聯盟Western League)的五個城市,另外新增了三個東岸的城市,包括在前一年國家聯盟縮編時遭到裁減的馬利蘭州巴爾的摩(Baltimore,Maryland)。強森想要在紐約(New York City)新增球隊,但是遭到國家聯盟紐約巨人隊(New York Giants)老闆運用塔馬尼派(Tammany Hall)以政治力運作而未能成功。
球隊在1901年以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的名義成立,總教練為約翰·馬格魯(John McGraw)。馬格魯因聯盟嚴格地強制執行規則而與主席班·強森產生歧見,於1902年球季中跳槽至國家聯盟的紐約巨人隊執教。在美國聯盟沒收金鶯隊開始管理並企圖搬至紐約,紐約巨人隊的老闆開始產生經營的興趣,並挖掘球員。
1903年一月,美國聯盟與國家聯盟舉行「和平會議」解決球員合約的爭執與討論未來的合作。國家聯盟並同意美國聯盟可以在紐約設立球隊。美國聯盟的巴爾的摩經營權轉賣至紐約給新老闆:法蘭克·費瑞爾(Frank Farrell)、威廉·戴佛瑞(William Devery),獲准找尋不屬於紐約巨人隊的新據點蓋球場。費瑞爾和戴佛瑞對城市政治和賭博事業的有很深的介入。費瑞爾擁有許多賭場和撞球俱樂部,戴佛瑞之前則是在1902年初因嚴重貪污被紐約市政府開除的警察署長。 球隊一開始坐落在紐約曼哈頓165街與百老匯交界,靠近曼哈頓島的最高點。故球場稱作「山頂球場」(Hilltop Park),而球隊則很快被稱為「紐約高地人隊」(New York Highlanders)。這名字可以引申至著名的英國軍團「高登高地人」(The Gordon Highlanders),其名來自在1903至1906年間以軍團長身份領導軍團的約瑟夫·高登(Joseph Gordon)。今日山頂球場己被哥倫比亞長老教會醫學中心(Columbia-Presbyterian Medical Center)所取代。
在高地人隊時期,球隊僅在1904及1910年拿到最好的第二名的成績;相對地,他們在紐約的前十五年大部分是敬陪末座。球隊的腐敗的高層、及一些有爭議行為的球員,如著名的一壘手哈爾·卻斯(Hal Chase),則開始被懷疑打假球,但只有一小部分有被證實。
球隊的最佳時機在1904年球季的最後一天到來。紐約投手卻斯伯(Jack Chesbro)在第九局暴投造成波士頓美國人隊拿到奪冠的致勝分。這事件產生了幾種歷史上不同的影響。第一,由於高地人晉級聯盟冠軍賽,紐約巨人隊拒絕與「小聯盟球隊」打世界大賽,即使是波士頓打進世界大賽。這結果使巨人隊老闆約翰·布拉許(John T. Brush)被媒體叮得滿頭胞,而讓委員會制定規范世界大賽的規則。1904年是世界大賽無法舉行的最後一年,直到1994年的大罷工。在1908年波士頓改名紅襪隊後,1904年是波士頓最後一次在聯盟冠軍賽打敗紐約揚基,直到百年後的2004年。
在1913到1922年間球隊短暫地在其國聯世仇紐約巨人隊的Polo Grounds球場打球。由於在重建1911年大火摧毀的Polo Grounds球場時,巨人隊得以租用山頂球場打球,兩個球團間的關系開始回溫。在1900年代早期,球團開始以「揚基人」為偶爾使用的昵稱,「揚基人」為美國人的別稱,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6月21日,當道賀堤(Patsy Dougherty)被波士頓交易至紐約,波士頓通訊報(Boston Herald)以「道賀堤成為揚基人(Dougherty as a Yankee)」做為報導標題。以此事實可知這個昵稱早已眾人皆知了。而在1906年4月15日紐約通訊報(The New York Herald)也以「揚基在開幕賽以2-1打敗波士頓(Yankees win opening game from Boston,2-1)」為標題。在球隊的前十年這個昵名傳播之快。在1913年球隊換球場時,「高地人」的名稱變得麻煩,球隊的名字變成獨一無二的「揚基」。
在1910年代中期,費瑞爾和戴佛瑞資金短缺並開始疏離。在1915年初,他們把球隊賣給陸軍上校賈可布·魯伯特(Jacob Ruppert)及海軍上校提林海斯·哈斯頓(Tillinghast L'Hommedieu Huston)。魯伯特是魯伯特酒庄的繼承人,並曾任八年美國聯邦眾議員。魯伯特表示,我們用了450000美元買到一支孤兒球隊,它沒有自己的球場,沒有超強的球員,沒有名聲,但是有一位口袋很深,且願意花大錢把它變成冠軍隊的老闆。 在接下來的幾年,新老闆開始在球隊上加碼。很多對揚基有卓越貢獻的新球員是從波士頓紅襪買來的,而紅襪老闆,戲院經理及百老匯秀製作人亨利·佛瑞茲(Harry Frazee)利用信用借貸買下紅襪卻無餘力應付貸款。在1919年到1922年間,揚基買下了紅襪的投手偉特·荷伊(Waite Hoyt)、卡爾·梅斯(Carl Mays)及爾伯·派納克(Herb Pennock),捕手威利·舒安(Wally Schang),游擊手艾佛·史考特(Everett Scott)及三壘手喬伊·杜安(Joe Dugan)。不過,投手轉外野手的貝比·魯斯(Babe Ruth)才是交易的主角。佛瑞茲在1920年1月以魯斯最高薪的要求及衰退的打擊為理由將魯斯交易出去。魯斯也被認為是一個花天酒地的人,他在揚基時繼續過這樣的日子,但新老闆由於他帶來的球迷及冠軍而較容忍他的行為。在當時波士頓兩個主要報紙認同這個交易。而因為魯斯的詛咒,波士頓紅襪自1917年到2004年間未曾得到任何世界大賽冠軍,更因為揚基的成功而摒於世界大賽的門外。1927年,佛瑞茲終於以音樂劇No No Nanette在百老匯成功,包括名歌Tea For Two。
這時期其他重要的新成員有總教練米勒·哈金斯(Miller Huggins)及總經理艾德·拜洛(Ed Barrow)。在1919年當哈斯頓在歐洲服役時,魯伯特僱用哈金斯,這件事造成兩名老闆的決裂,而1923年魯伯特買下了哈斯頓的揚基股權。拜洛在1920年加入揚基,且像其他新球員一樣,曾經是紅襪的一員,並自1919年開始管理球隊。拜洛在揚基當了總經理及總裁25年,並理所當然地是球隊成功的大功臣。他尤其為揚基發展農場系統做了重大的貢獻。 從1981年拿下分區冠軍以後,球隊開始陷入長期不振狀態,一直都無法打進季後賽。一直到1995年季後賽改新制以後,才以外卡身份進入季後賽。但在美國聯盟分區賽被西雅圖水手隊以3:2淘汰。1996年揚基隊任命喬·托瑞為總教練,當時並沒有人看好揚基隊的任命,但托瑞在這一年帶領揚基隊拿下分區冠軍,並在季後賽一路過關斬將進入世界大賽,以4:2打敗亞特蘭大勇士隊,拿下世界大賽獎杯。1997年揚基隊以外卡身份進入季後賽,但在第一輪美國聯盟分區賽被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以3:2被淘汰。
1998年開始,連續三年揚基隊皆拿下東區冠軍進入季後賽,並都順利拿下美國聯盟冠軍進入世界大賽。2000年的世界大賽,揚基隊是和同城市的紐約大都會隊進行比賽,比賽結果是揚基隊以4:1擊敗紐約大都會隊,拿下世界大賽獎杯,達成三連霸的目標。 2001年揚基隊繼續拿下美聯冠軍進入世界大賽,當時的對手為亞利桑那響尾蛇隊,前6戰雙方以3:3平手,但在第7戰揚基隊馬里安諾·李維拉救援失敗,後來Luis Gonzalez在滿壘情況下擊出一支一壘安打,幫助球隊奪得致勝一分,令李維拉成為敗投,沒能拿下世界大賽獎杯。2002年揚基隊季後賽第一輪被洛杉磯天使隊以3:2淘汰。
2003年揚基隊在美國聯盟冠軍賽碰到波士頓紅襪隊,前6戰雙方以3:3平手,而第七戰Aaron Boone在第11局從蝴蝶球投手提姆·韋克菲爾德擊出再見全壘打,為這場刺激的比賽畫下句點。這場比賽被公認為基襪世仇歷史里最好的一場。
2004年美國聯盟冠軍賽揚基隊對上波士頓紅襪隊,前三戰皆由揚基隊拿下勝利,但在第4戰第九局下半局,紅襪隊以3:4落後,這時揚基隊派出王牌救援投手李維拉出場。凱文·米拉首先保送上壘,大衛·羅伯茨以替代跑壘員身份換下米拉,並很快盜到二壘,接下來比爾·米樂即時打出一支安打,取得1分打點,迫使比賽進入延長賽。在第十二局下半,大衛·歐提茲揮出二分再見全壘打,紅襪隊艱難取勝。也因這場勝利讓紅襪能夠繼續進行比賽,接下來的三場比賽皆由紅襪隊拿下勝利,完成不可思議的大逆轉,紅襪隊也在這一年破了貝比魯斯魔咒。
2005年開始,揚基隊連續三年的季後賽,皆在第一輪美國聯盟分區賽被淘汰出局。2007年球季結束之後,托瑞因為無法接受球隊老闆給的合約條件,而不再續任揚基隊總教練。該職位後由前佛羅里達馬林魚隊總教練喬·吉拉迪接任。
2008年揚基由於王建民、松井秀喜和荷黑·波沙達等主力球員皆進入傷兵名單,最後球隊以分區第三名結束連續13年進入季後賽的紀錄。球季結束以後揚基開始以大量金錢簽下自由球員卡斯登·查爾斯·沙巴西亞、A·J·柏奈特和馬克·塔克薛拉等三位球員,期望能在下一球季讓球隊拿下隊史第27座的世界大賽獎杯。 2009年9月27日揚基隊在主場4:2擊敗波士頓紅襪拿下該季第100勝,至球季結束以後共拿下103勝59敗的成績,順利以「美聯東區冠軍」晉級季後賽,季後賽第一輪美國聯盟分區賽是遇上明尼蘇達雙城隊,在今年例行賽揚基隊和雙城隊的7場比賽中,由揚基隊壓倒性的7戰全勝,所以外界普遍看好洋基隊能夠勝出,最後一如預料的揚基隊以3:0淘汰雙城隊。
季後賽第二輪美國聯盟冠軍賽揚基隊是對上西區最恐怖球隊洛杉磯天使隊,近幾年揚基隊和天使隊在例行賽的比賽裡面,皆處於下風,只有在今年的10場例行賽裡面和天使隊打成5:5平手的局面,而在季後賽揚基隊遇上天使隊都被淘汰,所以對揚基隊來說有一場硬仗。在第一場比賽裡面以守備見長的天使隊令人意外的出現了3次失誤,而最後輸掉比賽。最關鍵的比賽是在第二場,天使隊在延長比賽11局上半從揚基隊救援投手阿爾弗雷多·阿瑟維斯攻下1分,在下一個半局天使隊派上終結者布萊恩·弗恩特斯要守下勝利,沒想到卻被第一個打者艾力士·羅德里奎茲擊出追平分的陽春全壘打,最後球隊以再見失誤輸掉比賽。最後在2009年10月26日於揚基隊的主場以5:2擊敗天使隊,以4勝2敗的成績拿下美聯總冠軍晉級世界大賽,10月28日與國聯冠軍費城費城人隊爭奪世界冠軍。CC·沙巴西亞拿下美聯冠軍賽的MVP。
2009年世界大賽的第一場比賽,揚基隊受制於費城人季中從印地安人手中買來的王牌投手克里夫·李的投球,加上救援投手崩盤,而輸掉比賽,但第二場比賽開始,揚基隊連贏費城人隊三場比賽,而以3勝1敗聽牌。第五場比賽費城人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推出王牌投手克里夫·李,揚基隊推出只休息三天的A·J·柏奈特,而柏奈特卻只投2局就狂失6分,最後吞下敗仗,費城人隊能將比賽帶到第六場。2009年11月5日紐約揚基隊在主場7:3擊敗費城費城人拿下2009年世界大賽冠軍,拿下隊史第27座的世界大賽冠軍獎杯,這同時是紐約揚基隊在2009年新開幕第一年的新揚基體育場所拿到的第一個世界大賽冠軍。MVP則頒給日籍選手鬆井秀喜。揚基隊能夠在今年順利拿下世界大賽冠軍,除了先發投手的穩定表現以外,打擊者也都能在關鍵時刻做出貢獻。 一本描寫紐約人的漫畫書中,作者曾告訴初到紐約的人:「你若想和紐約人交朋友,你就告訴他,你是揚基隊的鐵桿球迷。」而如果紐約人請你在揚基隊主場看場球賽,那說明你們之間的交情確實不錯了。
最能說明紐約人對揚基隊情感的例子,要屬政治家們的游戲:他們在競選時,無一例外要聲稱自己是揚基隊的鐵桿球迷,以示親民。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在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夫人希拉里競選紐約州參議員職位時,曾頭戴揚基隊的球帽到處拉選票;希拉里也不肯示弱,在紐約各地拉選票時,她也戴起了揚基隊的帽子。此事觸怒了共和黨選民,選民認為希拉里在紐約住了還不滿一年,之前一直在阿肯色州生活,當了總統夫人後在華盛頓生活,怎麼可能對紐約的球隊有感情?從這個實例中不難看出,揚基這樣一支球隊在紐約人生活中的地位。 美國職業棒球組織分為大聯盟和小聯盟。大聯盟又分為美國聯盟(AL)和國家聯盟(NL),美聯總共十四隊,揚基隊屬於美聯東區組;國聯裡面亦分三組,總共十六隊。每年美聯和國聯賽區冠軍爭奪總冠軍。美國大聯盟球隊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小聯盟球隊。小聯盟裡面又分為三級,AAA級是最高級,A級最低。
紐約揚基棒球隊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到2009年該隊在40次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聯賽中獲得27次冠軍。在美國所有的職業棒球隊中,揚基隊是唯一每個位置均有球員入選棒球名人堂的球隊,被認為是世界最著名的體育俱樂部之一。目前在揚基隊中效力的亞洲球員有韓國的浦占浩。
⑸ 瑞典老將永貝里離開阿森納去了哪裡
【基本概況】
官方名稱:阿森納足球俱樂部 Arsenal FC
英文名稱:Arsenal
粵港澳譯名:阿仙奴
成立年份:1886
所在國家:英國
所在城市:倫敦 London
俱樂部教練:阿瑟.溫格 Arsene Wenger
俱樂部董事長:希爾.伍德 Peter Hill-Wood
主球場:酋長球場
昵稱: 槍手 Gunners/兵工廠
聯系地址:Arsenal Stadium,Avenell Road, Highbury, GB-LONDON N5 1BU
【球員資料】
(截止到2007年8月)
號碼 中文名 英文名 位置 出生日期 國籍 備注
1 萊曼 Jens Lehmann 守門員 1969-11-10 德國
2 迪亞比 Abou Diaby 中場 1986-5-11 法國
3 薩尼亞 Bacary Sagna 後衛 1983-2-14 法國
4 法布雷加斯 Francesc Fabregas 中場 1987-5-4 西班牙
5 托雷 Kolo Toure 後衛 1981-3-19 象牙海岸
6 森德羅斯 Philippe Senderos 後衛 1985-2-14 瑞士
7 羅西基 Tomas Rosicky 中場 1980-10-4 捷克
8 迪亞拉 Lassana Diarra 中場 1985-3-10 法國
9 埃杜阿爾多 Eardo da Silva 前鋒 1983-2-25 克羅埃西亞
10 加拉斯(C) William Gallas 後衛 1977-8-17 法國
11 范佩西 Robin van Persie 前鋒 1983-8-6 荷蘭
13 赫萊布 Alexander Hleb 中場 1981-5-1 白俄羅斯
15 德尼爾森 Denilsen 中場 1988-2-16 巴西
16 弗拉米尼 Mathieu Flamini 中場 1984-3-7 法國
17 亞歷山大·宋 Alexandre Song 中場 1987-9-9 喀麥隆
19 吉爾伯托 Gilberto Silva 中場 1976-10-7 巴西
20 久若 Johan Djourou 後衛 1987-1-18 瑞士 外租至08年1月
21 法比安斯基 Lukasz Fabianski 守門員 1985-4-18 波蘭
22 克利希 Gael Clichy 後衛 1985-7-26 法國
24 阿穆尼亞 Manuel Almunia 守門員 1977-5-19 西班牙
25 阿德巴約 Emmanuel Adebayor 前鋒 1984-2-26 多哥
26 本特納 Nicklas Bendtner 前鋒 1988-1-16 丹麥
27 埃布埃 Emmanuel Eboue 後衛 1983-6-4 象牙海岸
30 特勞雷 Armand Traore 後衛 1989-10-8 法國
31 霍伊特 Justin Hoyte 後衛 1984-11-20 英格蘭
32 沃爾科特 Theo Walcott 前鋒 1989-3-16 英格蘭
孔諾利 Matthew Connolly 後衛 1987-9-24 英格蘭 外租至賽季末
吉爾伯特 Kerrea Gilbert 後衛 1987-2-28 英格蘭
蘭達爾 Mark Randall 中場 1989-9-28 英格蘭
【球隊榮譽】
英超聯賽冠軍:3次(1997-98, 2001-02, 2003-04)
英甲聯賽冠軍:10次(1930-31, 1932-33, 1933-34, 1934-35, 1937-38, 1947-48, 1952-53, 1970-71, 1988-89, 1990-91)
英格蘭足總杯冠軍:11次(1930, 1936, 1950, 1971, 1979, 1993, 1998, 2002, 2003)
英格蘭聯賽杯冠軍:2次(1987, 1993)
英格蘭慈善盾杯冠軍:9次(1930, 1931, 1933, 1934, 1938, 1948, 1953, 1998, 1999, 2002, 2004)
歐洲足協杯冠軍:1次(1970)
歐洲優勝者杯冠軍:1次(1993-94)
酋長杯冠軍:1次(2007)
【歷史狀況】
一、建隊之初
1886年下半年,一群來自倫敦伍爾維奇區兵工廠的工人們決定,組建自己的足球隊並四處參加比賽,他們最初的名字叫做「Dial Square」,第一場比賽是在1886年12月11日進行隊,球隊以6比0大勝東方流浪者隊。
不久之後,俱樂部更改了自己的名字,改叫「皇家阿森納」(Royal Arsenal),在後來的幾年之中,皇家阿森納隊一直在各處進行友誼比賽,或者參加地方性的杯賽。1891年,俱樂部完成了改革,成為了職業俱樂部,並再一次改名為「伍爾維奇阿森納」(Woolwich Arsenal),1893年,球隊加入了足球聯盟的聯賽,成為了一支乙級球隊。在1913年的時候,阿森納俱樂部搬遷進入海布里球場,並且在這里一呆就是93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足球聯盟將甲級聯賽進行了擴軍,經過投票表決,將阿森納升入了甲級,自從那時候起,阿森納一直保持在英格蘭的頂級聯賽中,成為了唯一一支從來沒有降過級的球隊。
二、偉大的30年代
在溫格到來之前,阿森納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是赫伯特-查普曼(Herbert Chapman),是他讓槍手們第一次嘗到了冠軍的滋味。1925年,查普曼接手帥位,成為阿森納的主帥,5年之後的1930年,他帶隊一路挺進足總杯決賽,並擊敗了老牌勁旅霍斯菲爾德隊捧起了足總杯獎杯,這也是阿森納歷史上的第一座冠軍獎杯。
上世紀30年代的阿森納是偉大的,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堪稱王朝的時代。1930-31賽季,阿森納第一次奪取了甲級聯賽的冠軍,而從1933年到1935年,槍手們連續三個賽季稱雄,上演了聯賽冠軍的「帽子戲法」。在英格蘭足球的歷史上,目前只有四支球隊完成過這樣的偉業,阿森納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
查普曼與30年代的勁旅
令阿森納人悲痛的是,功勛主帥查普曼在1934年時去世,這位出生在謝菲爾德的主教練帶給了槍手最早的輝煌。查普曼曾經執教過利茲赫霍斯菲爾德,他的執教理念在當時十分先進,那個時候,阿森納隊的334陣型或稱「WM」陣型在查普曼手裡發揮了最大的威力,曾經在一個賽季中打進創造俱樂部紀錄的127球。查普曼去世時年僅55歲,為了幾年他的功勛,阿森納在海布里球場內豎立了他的銅像。
在查普曼去世之後,喬治-阿里森(George Allison)接過了帥印,阿森納的輝煌仍然在延續著。1936年,槍手再奪足總杯冠軍,1938年又稱雄聯賽,在這個年代,阿森納擁有一些讓後輩肅然起敬的偉大球員:特德-德拉克(Ted Drake),槍手的偉大中鋒,後來成為1955年率切爾西奪取聯賽冠軍的主教練;克利夫-巴斯廷(Cliff Bastin),阿森納聯賽進球紀錄的保持者,後這一紀錄被亨利打破;以及阿萊克斯-詹姆斯(Alex James)、大衛-傑克(David Jack)、埃蒂-海普伍德(Eddie Hapgood)和喬治-梅爾(George Male)等人,他們組成了歷史上第一支令人畏懼的阿森納球隊。
三、戰後重建與首個雙冠王
當阿森納正在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了這個過程,在戰爭中足球遭到了破壞,曼聯的老特拉福德幾乎被炸毀,海布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二戰後,湯姆-維泰克(Tom Whittaker)成為了阿森納的主教練,他努力的尋找著30年代失去的輝煌。
1947-48以及1952-53賽季,阿森納兩次奪取了聯賽冠軍,並在1950年稱雄足總杯。不過在之後的60年代中,阿森納幾乎與冠軍絕緣,1968年和1969年,槍手兩次打進聯賽杯決賽,但都鎩羽而歸,這也是他們在60年代距離國內冠軍最近的時候。在60年代中期,貝蒂-米(Bertie Mee)接過帥位,並率隊在1969-70賽季奪取了俱樂部歷史上的首個歐洲賽事冠軍,在Fairs Cup的決賽中,阿森納兩回合以4比3的總比分擊敗了比利時的安德萊赫特隊,這次勝利的過程是曲折的,首回合阿森納客場1比3落敗,但回到海布里的主場,卻完成了3比0的大逆轉。
1971 首個雙冠陣容
進入70年代的頭一個賽季(1970-71),阿森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他們奪取了聯賽和足總杯的雙料冠軍。在那支槍手隊中,擁有查理-喬治(Charlie George)、喬治-阿姆斯特朗(George Armstrong)、雷伊-肯尼迪(Ray Kennedy)和隊長弗蘭克-麥克林托克(Frank McLintock),阿森納先是在同城死敵熱刺的主場白鹿巷拿到了聯賽冠軍,隨後又在溫布利的決賽中通過加時賽擊敗利物浦,捧起了足總杯。
創造雙冠輝煌的主教練貝蒂-米於1966年成為阿森納的掌門人,於1976年辭職,後來在1978年跟隨格拉漢姆-泰勒成為沃特福德的助理教練,2001年,米去世,享年82歲。
在米的繼任者特里-尼爾的帶領下,阿森納延續著在足總杯中的輝煌。70年代末期,槍手們連續三個賽季稱雄足總杯,其中第二年的決賽中以3比2擊敗曼聯,那場比賽因為最後時段的連續進球和戲劇性被載入史冊,人稱「5分鍾的決賽」。1980年,阿森納還打進了歐洲優勝者杯的決賽,但是這支擁有格拉漢姆-里克斯(Graham Rix)、弗蘭克-斯泰普萊頓(Frank Stapleton)、帕特-萊斯(Pat Rice、現阿森納的助理教練、溫格身邊的助手)、大衛-奧萊利(David O』Leary、後來成為了利茲聯隊和阿斯頓維拉隊主帥)和里亞姆-布拉迪(Liam Brady)的球隊,在決賽的點球大戰中輸給了西班牙的瓦倫西亞隊。
四、格拉漢姆的鐵軍
1986年,喬治-格拉漢姆(George Graham)出任阿森納隊主教練,他將槍手打造成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一支具有統治力的球隊。在球員時代,格拉漢姆就曾效力阿森納,他是1971年雙冠王陣容中的一員,在此前的三年時間里,他一直在米爾沃爾隊執教,來到阿森納後,將球隊帶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1971和1990年的格拉漢姆
格拉漢姆鐵碗治軍,塑造出一支球風強悍、踢法硬朗的阿森納。他從水晶宮隊買進了前鋒伊恩-賴特(Ian Wright),後者一度成為俱樂部進球紀錄的保持者,格拉漢姆的管理手腕也很有講究,另外,他在阿森納將造越位的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1986-87賽季,格拉漢姆率隊奪取了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一座聯賽杯冠軍,決賽中以2比1擊敗了利物浦。兩年後阿森納又從當時的英格蘭霸主利物浦手中奪走了聯賽冠軍,帶給了人很大的驚奇。
1988-89賽季,阿森納一路跟隨領頭羊利物浦,在聯賽最後一輪中,兩支球隊在利物浦主場安菲爾德直接對話,一場決定聯賽冠軍歸屬的較量展開。賽前的形勢是,阿森納必須以兩球優勢擊敗利物浦,才能將冠軍從對手手裡搶走,面對擁有巴恩斯、拉什等一批天才球員的紅軍,又是在安菲爾德客場,這個任務實在艱難。
永恆的經典
比賽的過程和結果,讓阿森納俱樂部歷史上多了一場載入史冊的經典。利物浦一直力圖控制比賽,阿森納則全力進攻,槍手以1比0領先進入補時階段,眼看紅軍就將登頂,最後一分鍾時,奇跡發生了,阿森納前鋒托馬斯(Michael Thomas)單刀突入,打進了傳奇般的一球,這一年的聯賽冠軍在瞬間轉手,阿森納締造了最後一分鍾奪冠的歷史性經典。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利物浦走向沒落、曼聯尚未登基的空白期,阿森納成為了這段時期內英格蘭最令人畏懼的力量,繼1989年不可思議的最後逆轉奪冠後,1990-91賽季里,格拉漢姆再次率隊奪取聯賽冠軍,著名的槍手後防四人組令人吃驚,整個賽季里,阿森納只輸掉了一場聯賽。
鐵血槍手
輝煌還在延續,1992-93賽季,阿森納成為了第一支在同一個賽季里贏得兩項杯賽冠軍的球隊,在足總杯和聯賽杯的決賽中,槍手們擊敗的都是謝菲爾德星期三隊。接下來的一個賽季里,格拉漢姆時代的輝煌延續到了歐洲賽場,他們在歐洲優勝者杯中一路高歌猛進,並在決賽中以1比0擊敗義大利勁旅帕爾馬,奪得了冠軍,這時,阿森納在格拉漢姆帶領下達到了頂點。
不過之後的一年卻是灰暗的。阿森納在1995年的優勝者杯決賽中輸給了薩拉戈薩,格拉漢姆在賽季結束後也離開了球隊,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到,後來他會到托特納姆熱刺執教,這讓他一度成為阿森納球迷痛恨的對象。
五、溫格到來
在格拉漢姆離開後,阿森納進入了短暫的過渡期,霍斯頓(Stewart Houston)和里奧奇(Bruce Rioch)先後代理主教練職務,但都沒有延續太久。
1996-97賽季的上半段,阿森納迎來了俱樂部歷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練,溫格(Arsene Wenger)從日本的名古屋鯨八隊轉投而來。這位外表儒雅的法國人很快就為阿森納帶來了輝煌,1997-98賽季,也就是溫格成為主教練後的第一個完整賽季,他率領阿森納拿到了聯賽和足總杯的雙料冠軍,重演了1970-71賽季的神奇,這也是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二次。
冰王子傳奇
在入主後,溫格對球隊進行了改造,1996年加盟的荷蘭人博格坎普(Dennis Bergkamp)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奪取雙冠的賽季里,他被評為球員聯盟的年度最佳球員和記者協會評出的最佳,與此同時,溫格的同胞佩蒂特(Emmanuel Petit)、維埃拉(Patrick Vieira)先後到來,這批幫助法國隊奪取1998年世界盃冠軍的球員們,在阿森納構建起了強大的法國幫。在同一個賽季里,阿森納告別了鋒線傳奇伊恩-賴特,後者留下了185個進球的俱樂部紀錄(後來被亨利打破)。
在接下來的三個賽季里,阿森納每一年都是英超的亞軍,位列曼聯之後。而在杯賽中,他們也有活躍的表現。2000年,阿森納打進了歐洲聯盟杯的決賽,但遺憾的在點球大戰中輸給了土耳其的加拉塔薩雷隊,之後的一年,他們又在足總杯決賽中1比2不敵利物浦,歐文的兩個進球完成了逆轉。同樣在2001年,阿森納打進了歐洲冠軍杯的八強,但被瓦倫西亞淘汰。
在臣服三年之後,阿森納終於在2001-02賽季向曼聯發起了反擊。在這一年裡,溫格率領球隊再奪雙冠王,在足總杯中,他們2比0擊敗了切爾西稱雄。聯賽中他們創造了13連勝的驕人戰績,整個賽季客場不敗,2002年5月,阿森納在老特拉福德1比0擊敗曼聯,鎖定了聯賽冠軍,在曼聯王朝的全盛時期,阿森納是唯一一支能夠和紅魔抗衡的力量。
2002-03賽季,阿森納在聯賽中一度形勢不錯,但最終被曼聯反超。不過在這一年裡,他們奪取了足總杯,也成為了這項賽事近20年中第一支衛冕的球隊。在這個賽季里,亨利(Thierry Henry)的迅速提升引人注目,他從剛到海布里時一名不穩定、愛發脾氣的年輕人,逐漸成長為英超中最可怕的攻擊手。2003年,亨利當選了球員聯盟和記者協會評選的雙料最佳球員,此後,這些榮譽對他來說成為了家常便飯。
不敗 槍王之王
2003-04賽季是值得阿森納為之驕傲的一個賽季,他們奪取了俱樂部歷史上的第13座聯賽冠軍獎杯,整個賽季里,阿森納高歌猛進,在聯賽中保持不敗,創造了令人吃驚的神話。賽季結束後,阿森納領先第二名切爾西達11分之多,2004年8月,阿森納打破了前諾丁漢森林保持的紀錄,締造了英格蘭頂級聯賽連續49場聯賽不敗的新神話。
隨著阿布拉莫維奇的到來,切爾西的崛起給了阿森納新的挑戰。近兩個賽季里,藍軍連續奪取英超冠軍,阿森納僅僅收獲了一座足總杯。不過,在2005-06賽季里,年輕人的崛起讓阿森納看到了新的希望,法布雷加斯等一批新銳迅速成長,隨隊一路打進了歐洲冠軍杯決賽,雖然1比2負於巴塞羅那,但這卻是槍手最接近歐洲之巔的一次。在未來的征程中,溫格仍將堅守自己的年輕天才信仰,法布雷加斯、沃爾科特等人,已經被視為重演昔日輝煌的希望。
【阿森納的歷史之最】
(統計截至2006年8月17日)
出場紀錄
最多出場次數:大衛-奧萊利(722次、第二為亞當斯的669次)
最多聯賽出場次數:大衛-奧萊里(558次)
最多英超出場次數:雷伊-帕洛爾(333次、希曼為325次)
最多歐洲賽場出場次數:蒂埃里-亨利(78次、希曼為69次、維埃拉68次)
最多歐洲冠軍杯出場次數:蒂埃里-亨利(70次、皮雷為63次、永貝里60次、維埃拉57次、勞倫53次)
最多連續出場次數:湯姆-帕克(172場,從1926年4月3日至1929年12月26日)
最年輕紀錄
最年輕的出場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6歲零177天、2003年10月28日、聯賽杯主場對羅塞漢姆)
前紀錄保持者:傑米恩-彭南特(16歲零319天、1999年11月30日、聯賽杯客場對米德爾斯堡)
最年輕的聯賽出場者:傑里-沃德(16歲零321天、1953年8月22日、主場對霍斯菲爾德)
最年輕的英超(1993年起)出場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103天、2004年8月15日、客場對埃弗頓)
最年輕的歐洲賽場出場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169天、2004年10月20日、歐洲冠軍杯客場對帕納辛奈科斯)
最年輕的足總杯出場者:斯特沃特-羅布森(17歲零57天、1982年1月2日、客場對托特納姆熱刺)
最年長紀錄
最年長出場者:約克-盧斯福德(41歲零159天、1926年3月30日,主場對曼城)
最年長的聯賽出場者:約克-盧斯福德(41歲零159天、1926年3月30日,主場對曼城)
最年長的英超出場者:約翰-盧基奇(39歲零336天、2000年11月11日,主場對德比郡)
最年長的歐洲賽場出場者:約翰-盧基奇(39歲零311天、2000年10月17日,冠軍杯客場對拉齊奧)
進球紀錄
最多總進球:蒂埃里-亨利(226球,統計截至2007年10月27日)
最多英超進球:蒂埃里-亨利(164球,統計截止日同上)
最多聯賽進球:蒂埃里-亨利(164球,第二為克里夫-巴斯廷的150球)
最多足總杯進球:克里夫-巴斯廷(26球)
最多聯賽杯進球:伊恩-賴特(29球)
最多歐洲賽場進球:蒂埃里-亨利(41球)
最多冠軍杯進球:蒂埃里-亨利(35球)
單賽季最多進球:特德-德拉克(42球、1934-35賽季)
單賽季最多英超聯賽進球:蒂埃里-亨利(30球、2003-04賽季;此前為伊恩-賴特1993-94和1996-97的23球)
單場最多個人進球:特德-德拉克(7球、1935年12月14日;7比1客場勝阿斯頓維拉)
在海布里的單場最多個人進球:傑克-蘭伯特(5球、1932年12月24日,9比2勝謝聯)
足總杯單場最多個人進球:特德-德拉克(4球、1937年2月20日7比1客場勝伯恩利);克里夫-巴斯廷(4球、1932年1月9日主場11比1勝達爾文)
歐洲賽場單場最多個人進球:阿蘭-史密斯(4球、1991年9月18日,冠軍杯6比1勝奧地利FK隊)
在海布里單場攻破阿森納大門最多的人:博比-坦柏林(4球、切爾西4比2勝阿森納,1964年3月14日)
最快進球:吉爾伯托-席爾瓦(開場20.07秒,2002年9月25日,冠軍杯客場4比0勝埃因霍溫,同時也是冠軍杯最快進球紀錄)
最年輕進球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6歲零212天,2003年12月2日,聯賽杯主場5比1勝狼隊)
最年輕的聯賽進球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113天,2004年8月25日,主場3比0勝布萊克本)
最年輕的歐洲賽場進球者: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7歲零217天,2004年12月7日,主場5比1勝羅森博格)
最年輕的足總杯進球者:克里夫-巴斯廷(17歲零303天、1930年1月11日,主場2比0勝切爾西)
最年輕的帽子戲法者:約翰-拉德福德(17歲零315天、1965年1月2日,聯賽主場4比1勝狼隊)
勝負紀錄
最大比分主場勝利:12比0,洛夫波夫城,1900年3月12日,乙級聯賽;12比0,阿什福德聯隊,1893年10月14日,足總杯
最大比分客場勝利:7比0,標准烈日,1993年11月3日,歐洲優勝者杯
「Arsenal」這個詞在英文里是兵工廠的意思,阿森納隊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使其成為英格蘭最著名、最老牌的足壇勁旅之一,而且還得到了一個名震歐陸的綽號「槍手」,從中可看出該隊在球場上無堅不摧的殺傷力以及球迷和對手對它的敬意和仰慕。1886年,英格蘭一群在兵工廠工作的工人在倫敦南部的伍爾維奇組織了一家私人足球會,以當中一個工廠的名字「標准營隊」為其命名,這就是今天阿森納足球俱樂部的前身。阿森納俱樂部現在已經成長為世界8大俱樂部之一!
溫格時代的最佳陣容
希曼
勞倫 圖雷 基翁 阿什利科爾
永貝里 維埃拉 帕洛爾 皮雷
博格坎普 亨利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252.htm
⑹ 話說你們買弓的時候,帽子是贈的還是自己買的
。。。啥?我只聽說過買帽子送弓。沒聽說買弓送帽子的。。。話說有家叫hoyt神馬的帽子廠,帽子賣的賊貴,買了還要打聽拉距拉重啥的。。真tm有病。。。。
⑺ 阿森納簡介
阿森納 Arsenal FC
成立時間: 1886年1月1日
所在國家: 英格蘭
所在城市: 倫敦
俱樂部教練: 阿瑟·溫格
主球場: 海布里球場
官方網址: http://www.arsenal.com/
俱樂部榮譽:
頂級聯賽冠軍:1930/31, 1932/33, 1933/34, 1934/35, 1937/38, 1947/48, 1952/53, 1970/71, 1988/89, 1990/91, 1997/98, 2001/02,2003/04
慈善盾冠軍:1930, 1931, 1933, 1934, 1938, 1948, 1953, 1991, 1998, 1999, 2002,2004
足總杯冠軍:1930, 1936, 1950, 1971, 1979, 1993, 1998, 2002, 2003
轉自搜狐號碼 球員 英文名 位置 國籍 出生日期 身高(cm) 體重(kg)
1 萊曼 Jens Lehmann 門將 德國 1969年11月10日 190 87
21 普姆 Mart Poom 門將 愛沙尼亞 1972年2月3日 196 85
24 阿穆尼亞 Manuel Almunia 門將 西班牙 1977年5月19日 191 86
3 阿什利-科爾 Ashley Cole 後衛 英格蘭 1980年12月20日 170 57
18 西甘 Pascal Cygan 後衛 法國 1974年4月29日 192 85
20 森德羅斯 Philippe Senderos 後衛 瑞士 1985年2月14日 190 84
22 克利希 Gael Clichy 後衛 法國 1985年7月26日 181 72
23 索爾-坎貝爾 Sol Campbell 後衛 英格蘭 1974年9月18日 187 90
31 霍伊特 Justin Hoyte 後衛 英格蘭 1984年11月20日 180 70
35 卡拉格 Patrick Cregg 中場 愛爾蘭 1986年2月21日 - -
13 赫萊布 Alexander Hleb 中場 白俄羅斯 1981年5月1日 178 69
25 本特利 Patrick Vieira 前鋒 英格蘭 1984年8月27日 175 68
7 皮雷 Robert Pires 前衛 法國 1973年10月23日 185 75
8 永貝里 Fredrik Ljungberg 前衛 瑞典 1977年4月16日 176 75
12 勞倫 Bisan Lauren 前衛 喀麥隆 1977年1月19日 180 71
15 法布雷加斯 Francesc Fabregas 前衛 西班牙 1987年5月4日 180 69
16 弗拉米尼 Mathieu Flamini 前衛 法國 1984年3月7日 178 67
17 宋 Alexandre Song 前衛 喀麥隆 1987年9月9日 182 72
19 吉爾伯托 Gilberto Silva 前衛 巴西 1976年10月7日 184 74
27 埃布 Emmanuel Eboue 後衛 象牙海岸 1983年6月4日 178 72
28 圖雷 Kolo Toure 前衛 象牙海岸 1981年3月19日 183 76
29 S-拉爾森 Sebastian Larsson 前衛 瑞典 1985年6月6日 - -
9 雷耶斯 Jose Antonio Reyes 前鋒 西班牙 1983年9月1日 175 71
10 博格坎普 Dennis Bergkamp 前鋒 荷蘭 1969年5月18日 188 80
11 范佩西 Robin Van Persie 前鋒 荷蘭 1983年8月6日 183 71
14 亨利 Thierry Henry 前鋒 法國 1977年8月17日 188 83
26 阿貝耶 Abeyie 前鋒 荷蘭 1986年4月15日 180 74
41 盧波利 Arturo Lupoli 前鋒 義大利 1987年6月26日 187 82
44 姆安巴 Fabrice Muamba 中場 剛果 1988年4月6日 - -
47 斯托克斯 Anthony Stokes 前鋒 愛爾蘭 1988年7月25日 - -
⑻ 起英文名字
harrisonharrison (古英語),亨利之子。harrison被形容為英俊,富有的男子,優雅,傲慢或是敏感脾氣溫和的人。
hugohugh的拉丁型式。大部份人眼中的hugo是圓潤的男子(有點胖胖的),個性溫和,獨具特色,有時間觀念。
hunk大個兒,大塊頭。在人們印象中hunk是個辛勤工作,心思單純,自動自發的年輕人且活潑外向。
howard (老式英語)看守人。howard形容的不是乏味的中等階級就是富有掌權之人。
henry(老式德語)庄園的領主。henry這個名字給人數種不同的看法。懦弱的四眼書蟲,野心勃勃,獨立自主的專業人士,或是強壯,隨和的農夫。
1.Habib 阿拉伯語 被愛的
2.Hackett 德語 住在森林裡的小人
3.Hadley 英語 石南覆蓋的草地
4.Hale 英語 英雄
5.Hamdi 阿拉伯語 贊美
6.Hamilton 英語 美麗的山
7.Hamlet 德語 家
8.Hank 德語 房產的統治者
9.Hans 斯堪迪納維亞語 上帝是仁慈的
10.Hardy 日耳曼語 強壯的
11.Harlan 日耳曼語 來自軍隊
12.Harman 英語 戰士
13.Harold 英語 軍隊力量
14.Harper 英語 豎琴彈奏者
15.Harry Harold 日耳曼語 軍隊力量
16.Hassan 阿拉伯語 英俊的
17.Heath 盎格魯撒克遜語 荒地
18.Hector 希臘語 矛,堅定的
19.Henry 德語 家庭統治者
20.Herbert 日耳曼語 傑出的軍隊或統治者
21.Herman 德語 軍人
22.Hilton 英語 山上的庄園
23.Holden 日耳曼語 和藹的,仁慈的
24.Hollis 盎格魯撒克遜語 英雄
25.Howard 日耳曼語 家庭衛士
⑼ 大多數的棒球帽上都寫有NY,請問那是一個品牌的名字,還是代表紐約棒球隊呢
這個不是牌子,而是紐約的一個棒球隊——紐約紐約揚基隊的標志!
紐約洋基(又譯紐約揚基),英文名 New York Yankees,英文縮寫 NYY,是美國職棒大聯盟中,隸屬於美國聯盟的棒球隊伍之一。主場位於紐約的布朗斯區。在美國聯盟的分區中,屬於美聯東區,且由於球隊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故在美國體育歷史中也擁有最多著名的歷史事件。
紐約洋基隊曾在39次的世界大賽中,贏得26次的冠軍,僅跟在後的,分別為聖路易紅雀隊與奧克蘭運動家隊的9次冠軍。曾參與過18次世界大賽的洛杉磯道奇,則是參與世界大賽的次數排名第二。在北美主要之體育項目中,最為接近冠軍記錄的是美國冰上曲棍球聯盟之蒙特羅甘乃迪隊的24次史坦利杯冠軍。而紐約洋基隊也是在所有的球隊中,唯一每個守備位置皆有球員獲選登錄棒球名人堂中的球隊。
球隊起源
1900年球季末,聯盟主席班·強森(Ban Johnson)決定重組新聯盟,稱之為[美國聯盟](American League)。美國聯盟除了先前小聯盟時期(1899前稱為西方聯盟Western League)的五個城市,另外新增了三個東岸的城市,包括在前一年國家聯盟縮編時遭到裁減的馬利蘭州巴爾的摩(Baltimore, Maryland)。強森想要在紐約(New York City)新增球隊,但是遭到國家聯盟紐約巨人隊(New York Giants)老闆運用塔馬尼派(Tammany Hall)以政治力運作而未能成功。
球隊在1901年以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的名義成立,總教練為約翰·馬格魯(John McGraw)。馬格魯因聯盟嚴格地強制執行規則而與主席班·強森產生歧見,於1902年球季中跳槽至國家聯盟的紐約巨人隊執教。在美國聯盟沒收金鶯隊開始管理並企圖搬至紐約,紐約巨人隊的老闆開始產生經營的興趣,並挖角球員。
1903年一月,美國聯盟與國家聯盟舉行「和平會議」解決球員合約的爭執與討論未來的合作。國家聯盟並同意美國聯盟可以在紐約設立球隊。美國聯盟的巴爾的摩經營權轉賣至紐約給新老闆:法蘭克·費瑞爾(Frank Farrell)、威廉 戴佛瑞(William Devery),獲准找尋不屬於紐約巨人隊的新據點蓋球場。費瑞爾和戴佛瑞對城市政治和賭博事業的有很深的介入。費瑞爾擁有許多賭場和撞球俱樂部,戴佛瑞之前則是在1902年初因嚴重貪污被紐約市政府開除的警察署長。
坐落高地
球隊一開始坐落在紐約曼哈頓165街與百老匯交界,靠近曼哈坦島的最高點。故球場稱作"山頂球場"(Hilltop Park),而球隊則很快被稱為"紐約高地人隊"(New York Highlanders)。這名字可以引申至著名的英國軍團"高登高地人"(The Gordon Highlanders),其名來自在1903至1906年間以軍團長身份領導軍團的約瑟夫·高登(Joseph Gordon)。今日山頂球場己被哥倫比亞長老教會醫學中心(Columbia-Presbyterian Medical Center)所取代。
在高地人隊時期,球隊僅在1904及1910年拿到最好的第二名的成績;相對地,他們在紐約的前十五年大部分是敬陪末座。球隊的腐敗的高層、及一些有爭議行為的球員,如著名的一壘手哈爾·卻斯(Hal Chase),則開始被懷疑打假球,但只有一小部分有被證實。
球隊的最佳時機在1904年球季的最後一天到來。紐約投手卻斯伯(Jack Chesbro)在第九局暴投造成波士頓美國人隊拿到奪冠的致勝分。這事件產生了幾種歷史上不同的影響。第一,由於高地人晉級聯盟冠軍賽,紐約巨人隊拒絕與"小聯盟球隊"打世界大賽,即使是波士頓打進世界大賽。這結果使巨人隊老闆約翰·布拉許(John T. Brush)被媒體叮得滿頭胞,而讓委員會制定規范世界大賽的規則。1904年是世界大賽無法舉行的最後一年,直到1994年的大罷工。在1908年波士頓改名紅襪隊後,1904年是波士頓最後一次在聯盟冠軍賽打敗紐約洋基,直到百年後的2004年。
在1913到1922年間球隊短暫地在其國聯世仇紐約巨人隊的Polo Grounds球場打球。由於在重建1911年大火摧毀的Polo Grounds球場時,巨人隊得以租用山頂球場打球,兩個球團間的關系開始回溫。在1900年代早期,球團開始以"洋基人"為偶而使用的昵稱,"洋基人"為美國人的別稱,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6月21日,當道賀堤(Patsy Dougherty)被波士頓交易至紐約,波士頓通訊報(Boston Herald)以"道賀堤成為洋基人(Dougherty as a Yankee)"做為報導標題。以此事實可知這個昵稱早己眾人皆知了。而在1906年4月15日紐約通訊報(The New York Herald)也以"洋基在開幕賽以2-1打敗波士頓(Yankees win opening game from Boston, 2-1)"為標題。在球隊的前十年這個昵名傳播之快。在1913年球隊換球場時,"高地人"的名稱變得麻煩,球隊的名字變成獨一無二的"洋基"。
在1910年代中期,費瑞爾和戴佛瑞資金短缺並開始疏離。在1915年初,他們把球隊賣給陸軍上校賈可布·魯伯特(Jacob Ruppert)及海軍上校提林海斯·哈斯頓(Tillinghast L'Hommedieu Huston)。魯伯特是魯伯特酒庄的繼承人,並曾任八年美國聯邦眾議員。魯伯特表示,我們用了450000美元買到一支孤兒球隊,它沒有自己的球場,沒有超強的球員,沒有名聲,但是有一位口袋很深,且願意花大錢把它變成冠軍隊的老闆。
貝比·魯斯與魯·蓋瑞時代
在接下來的幾年,新老闆開始在球隊上加碼。很多對洋基有卓越貢獻的新球員是從波士頓紅襪買來的,而紅襪老闆,戲院經理及百老匯秀製作人亨利·佛瑞茲(Harry Frazee)利用信用借貸買下紅襪卻無餘力應付貸款。在1919年到1922年間,洋基買下了紅襪的投手偉特·荷伊(Waite Hoyt)、卡爾·梅斯(Carl Mays)及爾伯·派納克(Herb Pennock),捕手威利·舒安](Wally Schang),游擊手艾佛·史考特(Everett Scott)及三壘手喬伊·杜安(Joe Dugan)。不過,投手轉外野手的貝比·魯斯(Babe Ruth)才是交易的主角。佛瑞茲在1920年1月以魯斯最高薪的要求及衰退的打擊為理由將魯斯交易出去。魯斯也被認為是一個花天酒地的人,他在洋基時繼續過這樣的日子,但新老闆由於他帶來的球迷及冠軍而較容忍他的行為。在當時波士頓兩個主要報紙認同這個交易。而因為魯斯的詛咒,波士頓紅襪自1917年到2004年間未曾得到任何世界大賽冠軍,更因為洋基的成功而摒於世界大賽的門外。1927年,佛瑞茲終於以音樂劇No No Nanette在百老匯成功,包括名歌"Tea For Two"。
這時期其他重要的新成員有總教練米勒·哈金斯(Miller Huggins)及總經理艾德·拜洛(Ed Barrow)。在1919年當哈斯頓在歐洲服役時,魯伯特僱用哈金斯,這件事造成兩名老闆的決裂,而1923年魯伯特買下了哈斯頓的洋基股權。拜洛在1920年加入洋基,且像其他新球員一樣,曾經是紅襪的一員,並自1919年開始管理球隊。拜洛在洋基當了總經理及總裁25年,並理所當然地是球隊成功的大功臣。他尤其為洋基發展農場系統做了重大的貢獻。
⑽ P-38戰斗機的服役事件
第一支使用P-38的部隊是美軍第1飛行大隊。在珍珠港事件後,第1飛行大隊加入了駐扎在聖迭戈的第14大隊來保衛美國西海岸。 第一種用於實戰的P-38是F-4,它由P-38E將機炮換裝為照相機而改裝成。1942年4月4日它們加入了澳大利亞的第8照相偵察中隊。皇家澳大利亞空軍在1942年9月之後的一小段時間內使用了3架F-4。1942年5月29日,25架P-38開始在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島執行任務。很長的航程使它很適合於參與在這個1200英里(2000千米)長的島鏈上空進行的戰役。但阿留申群島很不適合於測試新式戰機的實戰性能,由於惡劣天氣和其他原因而墜毀的P-38的數量比被敵機擊落的都多。
一些P-38的飛行員,在長時間飛行於灰色的天空與同為灰色的海面之間後直接駕駛飛機沖向了海中,直到墜毀之後他們才知道那是水面。1942年8月9日,第11軍第343戰斗機大隊的兩架P-38E在執行一次單向航程為1000英里(1600千米)的長距離巡邏任務中,與兩架日本帝國海軍的九七式水上飛機相遇並將它們擊落。它們是第一批被P-38擊落的日本戰機。 在中途島海戰之後,美國陸航開始派遣戰機進入英國參加波列羅計劃。第1飛行大隊的P-38以冰島為中轉站飛到了英國。8月14日,一架P-38F和一架P-40在冰島外圍執行任務時擊落了一架Fw 200。這是第一架被美國陸航擊落的德國空軍飛機。面對敵人的襲擊,P-38有許多次都很幸運地逃脫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1942年7月,第71戰斗機中隊的P-38降落在高克希爾(位於英國林肯郡),交接儀式定在8月中期。在交接儀式的前一天,高克希爾遇到了二戰中對它的唯一一次空襲。一架德國轟炸機飛到了機場上空,向兩條新建跑道的交叉處扔下了一顆炸彈,這顆炸彈正中目標但是沒有爆炸,於是這里的戰機仍然可以起飛。(有趣的是,那顆炸彈無法被移走,所以在二戰期間,盟軍戰機每次從這里起飛都要經過它。)
在執行了37次沒有與敵人交火的任務後,第1、第14和第82飛行大隊加入了在北非的第12軍,它是為了完成火炬計劃而建立的。1942年11月19日,P-38護衛著B-17完成了對突尼西亞的一次轟炸任務。1943年4月5日,第82飛行大隊的26架P-38F擊毀了31架敵機,它們幫助奪取了制空權。德軍內給P-38起的外號為「有叉子形尾巴的惡魔」。P-38在地中海上空也表現得很活躍。
在德國執行任務時獲得的經驗顯示出,第8空軍的重型轟炸機需要遠程戰斗機來護航。第55戰斗機大隊的P-38H在1943年9月被送到了在英國的第8空軍,第20,第364和第479戰斗機大隊也很快加入了。
盡管P-38在北非戰場得到了「有叉子形尾巴的惡魔」這樣一個令人嫉妒的外號,P-38在德國上空卻不那麼成功。在北方的高空執行任務時它簡直就是一個冰箱,而且它的性能不如Fw 190和Bf 109。P-38在歐洲戰場執行高空任務不太成功是因為它的發動機會在高度高於20000英尺時出現故障。發動機經常出現故障的原因被歸結為火花塞和其他一些部分出了問題,它們不能使用歐洲經常摻雜雨水的燃油。許多問題都在P-38J上解決了,但是在1944年9月,第8空軍所有裝備P-38的飛行大隊已經全部換裝了P-51。第8空軍繼續使用F-5這個P-38的偵察型機,並且使用得更為成功。 P-38是在美國陸航的戰機中擊落日本戰機最多的。
1943年4月18日,美軍飛行員駕駛P-38擊落了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在美國情報部門破譯了一則密電之後,情報人員發現山本將會到布干維爾島的前線視察,於是美軍派了16架P-38去打掉山本的座機,整個計劃是這樣的:先在海平面以上3米至15米的高度低空飛行700千米(435英里)以避免被發現。發現目標後由四架飛機攻擊山本座機,其他12架掩護。這群P-38遇到了山本座機和護航的零式戰機並與它們交上了火,山本座機被擊中,墜入了叢林中。
1943年3月2日至4日的比斯馬海戰中, P-38在高空為第5空軍和澳大利亞轟炸機與攻擊機護航,這次海戰對日本人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第39戰斗機中隊的兩位P-38王牌飛行員在這次海戰的第二天犧牲,他們是Bob Faurot和Hoyt Curley Eason(一個擊落了五架敵機的老兵,他教過幾百名飛行員,其中就包括理查德·邦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P-38 的航跡就遍布了整個戰區。1941年,於英格蘭首次出擊,但沒有遭遇敵機。1942 年11月開始奔波於北非,戰果非凡。此後,英美的戰略轟炸中,不時可以看到它的身影。1943年7月,有極少量的P-38 參加了蘇聯空軍。到1944年,在亞歐戰場,陸航已經有13個大隊在使用P-38 戰斗機。第5 航空隊前往新幾內亞參加對日作戰後到1943 年11月,王牌 Richard Bong 少校已經擊落21架日機,排名第5 航空隊榜首。戰爭結束前 Richard Bong 少校已用 P-38 擊落了40 架日本戰機。這之前,任何一個指揮官在命令F-4F和F-2A 起飛迎接「零戰」時都已經將飛行員的名字勾掉了。在缺少補給的鏈式群島上,正是它大航程大火力發揮的舞台。1944 年春,甚至連中國戰場上都出現了它的身影。這種有兩個機身的戰斗機以續航時間和兇猛的火力分別給它的同類對手——零式戰斗機和Fw 190 留下了恐怖的回憶。 1944 年 10 月 13 日,一架美軍洛克希德 P-38「閃電」戰斗機突然降落在義大利米蘭附近的荒野中。「閃電」來的是如此突然,德軍的防空觀察哨和高射炮甚至都來不及做出反應,直到飛行員自己打開座艙蓋,高舉雙手走出飛機,德軍才反應過來,他們迎來了一個叛逃者。
馬丁·J·蒙蒂中尉,被認為是二戰期間唯一一個叛逃到納粹德國的美軍飛行員,蒙蒂出生於美國的一個極度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為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並不奇怪,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蒙蒂與其他許多年輕的天主教徒一樣,大量收聽了柯林神父的廣播佈道,並被其夾雜著種族主義、納粹主義和反共思想的極右翼煽動性言論深深地影響了,從而成為柯林神父忠實的追隨者。但這並不影響他加入美軍,接受飛行訓練並前往前線,畢竟,這是在戰爭時期獲得麵包的捷徑。
1944 年 9 月,蒙蒂作為第 126 補充營的一名少尉被調往印度,隨時准備被補充到歐洲 P-38 戰斗機部隊參戰。但美軍在歐洲西線已取得了絕對的制空權,對補充飛行員的需求並不很大,蒙蒂又過了一陣子無所事事的生活後,才被調到義大利的 Pommigliano,成為第 82 戰斗機聯隊的一名飛行員。與當時許多美國年輕飛行員一樣,蒙蒂渴望成為英雄,渴望通過在戰場上的表演來證明自己,從而獲得女性的青睞,同時也能掙得更多的麵包錢,但戰局的變化卻沒給他這樣的機會,蒙蒂曾經面見過第 82 戰斗機聯隊聯隊長埃德溫森上校,要求到一線部隊與德國人作戰,但他的請求被拒絕了。蒙蒂此時的思想非常混亂,他自幼就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國家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但加入美軍後又接受了大量反納粹教育,同時又受到官方和民間大量「非正式」的反蘇反共宣傳的影響,因此蒙蒂並不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美軍飛行員而存在的意義在哪裡,直到有一天,一個念頭突然閃進他的腦海:到德國去,加入德軍,去和蘇聯作戰。
有時,想法和機會是同時出現的,不由人有後悔的機會,就在蒙蒂上前線的要求被拒絕後幾天,第 354 維護大隊的一批新出廠的 P-38 戰斗機抵達了 Pommigliano,這些飛機將在 Pommigliano 接受檢修,然後分派到一線部隊參戰。在與地勤人員的閑扯中,蒙蒂注意到一架序列號為 44-23725 的 P-38 F-5E 的偵察型「閃電」的 A1 維護工卡上有個紅叉,這表明這架飛機剛完成檢修,但需要試飛。這對已下定決心叛逃的蒙蒂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 Pommigliano 無所事事的他終於有機會獨自駕機上天,同時不用擔心身邊有任何其他美軍飛機的干擾。1944 年 10 月 13 日,蒙蒂提出申請,志願擔任這架 P-38 F-5E 的試飛飛行員,並毫無問題地得到了批准。起飛後,蒙蒂立刻調轉航向向北飛,希望在飛越前線後找到一個德軍機場著陸,但毫無實戰經驗的他很快就迷航了,視野中看不到一條跑道。蒙蒂陷入了慌亂,雖然是測試飛行,但他的 P-38 攜帶的燃油仍然夠他在空中多逗留一陣,但蒙蒂卻急於著陸,因為他不想在空中遇到任何一架飛機,無論是美軍的還是德軍的。幸運的是,前方不遠處一片細長條的草地映入他的眼簾,潛意識告訴他,這是唯一的機會了,蒙蒂立刻降低高度,把飛機安全地降落在了這塊草地上。這就是先前出現的一幕,德軍士兵圍了上來,驚訝地看著這架嶄新的 P-38 以及它高舉雙手的飛行員,直到有人回過神來,將蒙蒂押解到了德國空軍主審官漢斯·夏弗(Hanns·Scharff)的辦公室。漢斯·夏弗是德國空軍最出色的審訊官之一,主要負責對美第 8 和第 9 飛行聯隊的被俘飛行員進行審訊,他是一個很敏銳的人,但也很多疑,但絕大多數經他審訊過的美軍被俘飛行員認為夏弗同時也是一個人道的審訊官。當蒙蒂向夏弗說,他想加入德國空軍,前往東線對蘇聯作戰的時候,夏弗吃了一驚,這與他審訊過的其他美軍飛行員的口徑截然不同,作為投誠者,蒙蒂沒有攜帶任何有價值的文件,在言談中也沒有表現出對美國憎惡或反感。夏弗將蒙蒂的案子和上級通氣後,得出結論,馬丁·J·蒙蒂是一名美國間諜,而不是變節者。但夏弗始終不明白,美軍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派出這樣一名「間諜」。可以肯定的是,蒙蒂被投入了戰俘營。但關於他在戰俘營里的表現,卻存在多種說法,有的說法是他一直被當作普通戰俘關押,直到戰俘營被解放,也有資料說蒙迪在戰俘營沒住幾天就被轉移到了柏林,在那裡,他成為了納粹的宣傳工具,通過廣播向美軍士兵朗讀柯林神父所寫的極右翼文稿,而更離奇的說法是,蒙迪在柏林加入了黨衛隊,後來身著黨衛隊制服在義大利向美軍投降。
無論蒙迪是否受到納粹的青睞,他帶來的那架 P-38 卻讓德國技術人員如獲至寶,雖然德軍也曾繳獲過 P-38,但是多少都受到過損傷,而蒙迪帶來的 P-38 F-5E 卻是一架嶄新的,沒有任何損傷的好飛機,這架 P-38 F-5E 編入綽號「羅薩琉斯馬戲團(Wanderzirkus Rosarius),因專門試飛各國繳獲飛機而得名」的德國空軍試驗飛行部隊,以找出在空中對付這種飛機的辦法。1945 年 5 月,「羅薩琉斯馬戲團」的 P-38 F-5E 在奧地利的雄告(Schoengau)被美軍發現,此時,它的機身上滿是納粹空軍的標志,鼻輪也嚴重受損,飛機趴在地上不能動彈,美軍並未對這架飛機進行修復,只將其扔進了廢品堆。
馬丁·J·蒙迪的故事並未到此結束,他在戰後接受了美軍軍事法庭的調查,諷刺的是,軍事法庭仍未能發現蒙迪的被俘實際上是因其叛逃果,因而只給其極輕微的處罰,並恢復了蒙迪的軍籍,軍銜為列兵,1948 年,蒙迪以上士的軍銜退伍。但紙終究包不住火,當時審訊過蒙迪的漢斯·夏弗戰後移居美國,在美國,夏弗參加了配合美軍調查的一系列活動,在此期間,夏弗指證,馬丁·J·蒙迪的被俘完全是其個人的叛逃行為,雖然蒙迪本人並沒有向德軍提供任何美軍機密文件,也沒有直接將飛機交給德方,但其的行為卻有明確的政治目的。蒙迪退役後,FBI 立刻拘禁了他,罪名是叛國、偷竊貴重軍用物資以及參與納粹宣傳,按美國的當時的法律,這足以判其死刑,但在戰後美國近乎瘋狂的反共浪潮之下,蒙迪的辯護律師以其叛逃的目的不是反美,而是反共為由,為其爭取到了減刑,最終,馬丁·J·蒙迪被判處 28 年徒刑,並於 1977 年獲釋。
整個蒙迪叛逃案,是對美國自身在二戰前後對蘇聯盟友表裡不一最直接的證明,也是美國戰前對納粹主義的縱容而釀成的苦酒,蒙迪在戰後戲劇性的輕刑和隨後的麥卡錫時代,無一不是莫大的諷刺。 Richard Ira Dick Bong(邦格) 戰績:40
美國二戰頭號王牌 R·邦格 少校在 1943 年 10 月至 1944 年 3 月間,於新幾內亞戰線使用的 P-38J 雙發動機戰斗機,從屬於美國陸航 49 聯隊 9 中隊.全機鋁色,機頭上方及左右發動機短艙之內側局部塗防眩目亞黑色。機號黑色,發動機前槳轂罩塗紅色,機身左側貼有愛妻麥喬莉大幅照片,稍後繪有代表戰果數量的24面太陽旗(日海軍旗),飛機製造番號42-103993。
Thomas Buchanan Tommy McGuire, Jr. (麥克蓋阿) 戰績:38
美國陸航第二號王牌,475 聯隊 431 中隊長 T·B·麥克蓋阿 少校 1944 年底在菲律賓戰場上使用的座機 P-38L,全機鋁原色,塗啞黑處同前例,槳投罩後部塗紅、尾撐上的斜飾帶與垂直尾翼上下端塗紅,勾黑邊、機頭塗「紅色惡魔」頭像,襯黑底,尾撐兩側散熱器罩上繪相同標志圖,但加了一頂黃帽子。私人文字 PUDGY 與機號131均為紅字勾黑邊。戰果畫在一黃色方塊上。用紅白雙色小太陽旗表示戰果數量。飛機製造番號 44-24155。上述二例王牌座機徐色是相當有名的。(彩圖為 P-38H PUDGY II,P-38L 是 PUDGY V,第五架座機)
Charles H. MacDonald (麥克唐納) 戰績:27
美陸航的 475 聯隊司令 C· H·麥克唐納上校 1945 年 1 月在菲律賓時使用的 P-38J 型戰斗機。全機鋁原色,機頭上方與側面及發動機艙內側塗無反光黑色,上繪有代表戰果的 28 面日本旗。機頭個人文字藍紅相間,並繪有幾串小水珠,黃色勾紅邊。槳轂罩和尾撐後部及垂直尾翼、上下端均繪有個人標志色紅、黃、藍細飾帶。
Jay T. Robbins (羅賓斯) 戰績:22
美國陸航第 8 聯隊 80 中隊J· T·羅賓斯少校 1944年夏季在新幾內亞戰線使用的座機 P-38J(機身局部)。全機鋁原色,用橄欖綠塗在機頭上方防眩目塗層處。個人標志圖是一個雙手托天的日本和尚,穿棕色外衣。戰果是紅.白色日本旭日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