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叫帽正,是用來方便檢查帽子帶的是不是端正的,這個古代就有,你可以看看古代的官帽等
② 老人帽子的編織方法及圖解
給我媽媽新織的老年帽,跟去年的款式稍有不同。 材料:安伯士段染毛線
用量:100G
工具:5.00CM棒針
一、先上一個完成的帽子
(這個咖灰色的是送給我姐婆婆的)
二、帽子由7片組成,這是一片織完的樣子,每片是次隔行正面減針,每次織到帶有線頭的那端減針(倒數第2針和第3針相並),最後一針織下針,每行第1針挑下不織,從第2針開始織。
編織方法:每片先織四行反平針,也就是來回織8行,然後地九行開始織6行平針,第七行開始織花,織三針,將第4針脫掉,拆5行,與拆掉的五行線一起並織,每個花相隔三針。然後在織5行平針,第六行挑花,注意:第二組花是與第一組花錯開的。織完第二排花後將左側斜尖部分每個小辮挑一針,大概挑11針或10針,挑完針數又恢復到起針的針數四十針,開始織第二片花,以此類推織七片花。
三、帽身完成,合邊時,圖片標注部分為帽檐部分需要折過來的,所以需要在正面縫合。
四、帽身織完頭圍平鋪測量是25CM多,拉平是27CM,正好夠我媽的頭圍52-54CM。
五、帽子完成了,我媽喜歡鉤針花邊,我鉤了三圈花邊。
六、2兩線織完帽子還剩這么一點點
七、我覺得還是有花邊的帽檐好看
八、看看戴在頭上的效果,老人不喜歡帽身太深的帽子,這個帽子折完帽檐正好在眉毛上面。
九、正面效果
十、帽頂,一共七片
十一、順便來張給自己織的螺旋帽子
十二、側面效果,
十三、去年鉤的白色瓜皮帽子
十三-1、戴在頭上的樣子,不好意思見人,光看帽子就行,遮著點吧
十四、肉粉色的瓜皮帽,本想鉤帶帽檐的鴨舌帽,線不鉤了,就著剩的線頭鉤了三朵裝飾花。
十四-1、喜歡帽子上的花朵
③ 老年人帶什麼帽子好看
深色系的大檐帽,您可以去看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她戴的帽子,都很適合老年人。
④ 急求一款老人帽子的圖解
上圖,老人帽子款式也很多,還有好多品牌,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款?
⑤ 求手工編織老年人的帽子編織方法
所需材料:
悉尼樂譜線2兩、5.5cm圍針1根。8針起頭只適合悉尼樂譜線粗細的絨線
織法圖解:
1、起頭8針,織15行,完成第一個橫條。
注意:在編制過程中,由於需要用到剪刀、毛線簽等尖銳物品,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如果對圖中毛線顏色不滿意,也可以更換其他合適的顏色,織法和上述操作步驟一模一樣。
⑥ 這種帽子叫什麼啊老人常戴的,
這叫解放帽,就是早期軍人戴的制式軍帽。
軍帽是綠色的,有帽徽。但解放後出現了百姓戴的其它顏色的解放帽。一直保持到現在。不過除了老人和農民以外,一般年青人是不戴的。
⑦ 中老年人戴什麼帽子好看
中年 男士帽子的選擇因人而異:
首先,選擇帽子的號數。
男帽的號數就是頭圍的厘米數,一般成年男子是55~56cm,帽子太緊會對頭皮造成壓迫,影響頭部血液循環,發際等部位的毛孔容易鬆弛,也會誘發脫發,所以最好選擇質地柔軟寬松的帽子,讓頭皮能夠自由呼吸。
其次,根據臉型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帽子。
人的臉型主要分尖型、圓型和方型三種。圓臉戴圓頂帽,就顯得臉大、帽子小,戴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尖臉的人戴圓頂帽,方臉的人戴所有的帽子都比較合適。
最後,根據個人的身材來選擇帽子。
高個的人帽子宜大不宜小,否則給人頭輕腳重的感覺,矮小的人則相反。個子高不宜戴高筒帽,個子矮不宜戴平頂寬檐帽。戴眼鏡的男士不宜將帽子遮住額頭,應戴得高一些,讓臉部的焦點不那麼集中。帽子的形式和顏色要和衣服、圍巾、手套及鞋子等配套,秋冬的帽子要挑純色的,比如金色、紅色、白色等。
今年流行帽檐相對縮短一些的鴨舌帽,讓人顯得更有精神
⑧ 老年人戴什麼帽子好看
老人戴帽子比較注重實用,要求帽子輕便、柔軟、舒適和耐用。至於樣式,顏色、質料,則要和老年人自身的職業,文化程度相適應,有時,還要和衣著相匹配。個人所處的地理環境,當地的風俗習慣等,也是老年人選擇帽子應該顧及到的。
冬天戴帽子主要是為了禦寒,所以選用軟胎大眾式(也叫「六瓣」)、勞動式(即圓頂帽)、棉絨帽,羅宋帽為好;顏色以灰、藍等深色為宜。在關內,一般(如北京地,區)不用戴皮帽。但在關外,高寒酷冷地區的冬天,皮帽就成為人們外出的親密夥伴,如果能戴一頂狐皮軟帽,自會覺得頭身皆暖,精神愉悅。另外,有些老年人還喜歡選用前進帽(鴨舌帽)、解放帽、法國帽(博士帽)、壓發帽(睡帽)等;農村老年人中也有習慣戴灰鼠氈帽頭的;少數民族的帽子更是各式各樣。總之,男性老年人的帽子品種較多,可根據民族、地區、職業、身體條件和個人愛好選用。
⑨ 漢族葬禮上孝子戴的帽子的樣式怎麼做
是有規定的,哪可不是瞎來的,孝帽有五種,分別:單邊孝帽,穩圈子孝帽,三角孝帽,方片孝帽,七節子孝帽。現在年輕人懂的很少了,
⑩ 60歲老太太夏天戴什麼帽子好看
老奶奶夏天帶一個比較樸素的帽子比較好看的。帶一個咖色的帽子或者是一個大紅色的帽子都很好看,前者顯著有氣質,後者顯著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