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帽子的尺碼標准
中國帽子的規格從46號開始,46~56號為童帽,55~60號為成人帽,60號以上為特大號帽。號間等差為1cm,組成系列。
一般成年男子的帽號是55—56、童帽是50—55、嬰兒帽是42—46。成年女帽、太陽帽和運動帽只分1—3三種。針織帽不分尺寸,它能伸縮應付,有的用重量—克來計算。
(1)醫院布類帽子規定擴展閱讀:
帽子是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主要用於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也可以用來保護發型、遮蓋禿頭,或者是作為制服或宗教服飾的一部分。可不同種類,例如高帽、太陽帽等等。有些帽子會有一塊向外伸延的檐蓬,稱為帽舌。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禮儀,這在西洋文化之中尤其重要,因為戴帽子在過去是社會身分的象徵。
❷ 手術室使用的手術帽能不能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布帽子
看是做什麼用,平時做家務就無所謂反復不反復了,如果是和醫療有關的不可以重復使用
❸ 棉帽子,布帽子執行的什麼國家標准呀怎麼都搜不到
無論是棉帽子還是不忙。沒有統一的國家執行標准。所以收也不會搜到。
❹ 越來越多醫院取消護士帽,噱頭還是趨勢
這個應該是趨勢,如果一種形式失去原有作用和效果,改變也是必然趨勢。
護士帽在臨床上不是用來消毒隔離和防治污染,它起不到這個作用,僅是一個身份的象徵。
護士帽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防止頭發脫落,避免污染,實現無菌操作。可在實際工作中燕尾帽材質較硬,不易清洗,導致帽子成了傳播病菌的介質,與院內感染要求背道而馳。
折疊成「燕尾形」的護士帽,需要用發夾固定在頭上,護士搶救急行或奔跑時,帽子掉落現象時有發生。輸液的時候,也曾出現過護士帽與輸液架刮蹭的情況。
由於長期佩戴護士帽,很多護士出現了職業性脫發現象。護士在對病人進行創傷性檢查、手術輔助以及類似於重症監護病房等區域工作時,仍然需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帽。
❺ 護士醫生手術時戴的帽子叫什麼類型帽子純棉布的,布料上帶花。最好給我來個照片。
手術室護士帽
❻ 護士長的帽子是什麼樣子的
護士帽按職稱加斜杠,一級加一條,最多四條,護士長按級別加橫杠,一級一條,一般護理部主任為三條。
一般看帽子上的藍杠杠了,一般的護士是沒有藍杠杠的;科室護士長一條藍杠杠;大外科大內科護士長兩條杠杠;護理部主任一般三條杠。
❼ 醫院常用管理制度有哪些
治療室保潔措施
一、做各種治療前要洗手,戴口罩、帽子。
二、消毒液每天更換一次。
三、用過的器械、針頭、頭皮針,分別按規定消毒。
四、每天紫外線按時照射。
五、物體表面如桌面、門把手,無菌容器蓋等按規定用消毒液擦拭,地面濕式清掃,每日用「84」消毒液擦地兩次,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月做細菌培養一次。
六、室內禁止其它人員或家屬隨便出入,個人物品不準在室內放置。出入帶門。
七、嚴格區分清潔區、污染區,物品放置要清楚。無菌物品包裝要嚴密,無菌包內取出物品要注意開包時間。
八、污物與垃圾分開,即棉球、棉簽、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器具應消毒、毀形、統一回收給定點單位。
九、污物用消毒液消毒後棄之。
十、有專用拖把和抹布,用後按常規消毒。
產房保潔措施
一、每天濕式清掃地面,然後用1:2000優氯凈擦拭兩次,室內每日通風換氣,用1:2000優氯凈擦拭門把手、桌面、產床、平車等。
二、每天晚上用紫外線消毒2小時,周五下午乳酸薰蒸空氣消毒一次,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一次。
三、進入產房的工作人員要更換工作鞋,戴好帽子、口罩。進入產房的產婦更換產房拖鞋。
四、禁止家屬或非本室工作人員隨便進入產房,否則按違章處理。
五、有傳染病的產婦,分娩後及時消毒處理,人工流產後的吸出物,用1:2000優氯凈消毒處理(2小時)棄之。
六、使用一次性會陰墊布 ,用後消毒棄之。
七、值班人員互相監督,確保產房清潔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手術室保潔措施
一、每天由清潔員擦拭地面用1:2000優氯凈和無菌區以外的門窗。
二、凡進入手術室的人員必須換手術室的拖鞋。進入無菌區的人員,必須再更換隔離衣或手術衣褲。
三、每天清晨,無菌區以內的各手術間,由清潔員負責擦拭,包括無影燈、窗檯、門、操作台,各種容器蓋由巡迴護士擦拭。
四、每例手術完畢後,由清潔員搞好手術間的空氣消毒及地面清潔消毒,手術後各種用物,巡迴護士做好整理和消毒。
五、特殊感染的手術,按消毒隔離制度執行。
六、每周一次徹底大掃除,進行全面的各種物品消毒及各種消毒液的處理。
換葯室保潔措施
一、換葯前洗手、戴口罩、帽子。
二、每日更換消毒液一次,無菌容器每周更換一次。
三、保持室內清潔,室內物品及無菌容器面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1~3次;地面擦拭2次,有專用拖把及抹布,用後消毒。
四、每日紫外線照射消毒1~2小時,每月做空氣及特殊物品細菌培養一次。
五、室內禁止放其它物品。
六、污物每日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後棄之。
供應室保潔措施
一、每日用清水、無菌櫥、門把手1~2次。1:2000的優氯凈擦拭。
二、嚴格區分有菌區、無菌區。
三、接收口、發放口分開。
四、由污到凈的流水作業路線不逆行。
五、工作間、生活間分開。
六、無菌室、操作間每日用紫外線照射1~2小時。
七、無菌室每月做空氣培養1次。
八、每周六打掃衛生,保持室內外清潔。
九、進出無菌室更換拖鞋。
十、控制進出無菌室人員。
十一、無菌室內物品擺放分類整齊
監護病房保潔措施
一、保持室清潔,每日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二、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兩次,物體表面如門把手、桌面、床面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3次。
三、嚴格無菌操作,用完的各種器械及管道進行雙消毒。
四、杜絕個人的物品、行李等帶入室內。
五、每周紫外線消毒兩次,每次1~2小時。
六、每周六大搞衛生一次,並設有專用衛生用具。病人出院後,做好終末消毒。
門診化驗室保潔措施
一、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地面應濕式清掃。
二、凡經常接觸病人及工作人員的物品及物品表面、用具、地面等,應每日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兩遍,如桌面工作台,操作台、采血台、采血內外窗口等等。
三、凡給病人采血的工作人員,應做到每抽一次血,嚴格進行一次手的清洗和消毒。
四、凡抽過查肝功用血的注射器,用後應及時消毒,消毒液每日更換並交院有關部門毀形回收。
五、凡剩餘的各種標本,應用「84」消毒液浸泡後棄之。
新生兒病房保潔監控措施
一、新生兒病房應保持清潔衛生,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氣三次,每次15分鍾。
二、工作人員進入病室要戴口罩、帽子,穿潔凈工作服,每次工作前應認真洗手。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三、新來工作人員需做咽拭子培養,全體工作人員每三個月做咽培養一次,帶菌者不得在本病室工作。
四、新生兒病房空氣細菌總數<200個/m 3,物體表面細菌總數<5個/cm 2,每日用紫外線空氣消毒一次。
五、每天用1:200的「84」液噴灑地面,擦拭所有用具1~2次(門把手、窗檯、桌凳等)。
六、新生兒所用尿布、衣服、被子、被單等,應用消毒滅菌的棉織品、使用前應高壓滅菌,設專用櫃存放。
七、尿布 、污物用後切勿隨意拋落地面,換下的尿布 、衣物及時放入污物袋,污物袋每8小時更換一次。
八、新生兒患傳染病者,應分室隔離。需床邊隔離者,床欄應掛標記。
九、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和操作規程
❽ 科一考試能戴無遮擋的帽子嗎
科目一、科目四考試的學員請注意,參加考試時請勿穿吊帶、背心、拖鞋等類似服裝,否則禁止進入考場。如佩戴帽子、口罩、圍巾等面部有遮擋物的衣服,脫下後可進入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