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了解貓眼石么
貓眼石 開放分類: 寶石、礦物 貓眼石(Cat's eye),即「貓兒眼」、「貓睛」、「貓精」。貓眼石又稱東方貓眼,是珠寶中稀有而名貴的品種。由於貓眼石表現出的光現象與貓的眼睛一樣,靈活明亮,能夠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變化,因此而得名。這種光學效應,稱為「貓眼效應」。 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很多。寶石學界把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稱之為貓眼石,一般所說的貓眼石指的是金綠貓眼寶石,而其它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必須在「貓眼」二字之前加上寶石的名稱,如海藍寶石貓眼、電氣石貓眼等。 嚴格說來,「貓眼」並不是寶石的名稱,而是某些寶石上呈現的一種光學現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寶石用強光照射時,表面會出現一條細窄明亮的反光,叫做「貓眼閃光」或「貓眼活光」,然後根據寶石是什麼來命名,如果寶石是石英,則叫「石英貓眼」,如果是金綠寶石,則叫「金綠貓眼」。可能具有貓眼閃光的寶石種類很多,據統計可能多達30種,市場上較常見的除石英貓眼和金綠貓眼外,還有「輝石貓眼」、「海藍寶石貓眼」等。由於金綠描眼最為著名也最珍貴,習慣上它也簡稱為「貓眼」,其它貓眼則不可這樣稱呼。 貓眼石在礦物學中是金綠寶石(Chrysoberyl)中的一種,屬尖晶石族礦物。金綠寶石是含鈹鋁氧化物,化學分子式為 BeAl2O4。屬斜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或板狀。貓眼石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如蜜黃、褐黃、酒黃、棕黃、黃綠、黃褐、灰綠色等,其中以蜜黃色最為名貴。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折光率1.746-1.755,雙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顯,色散0.015,非均質體。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貝殼狀斷口。 貓眼石與其它相似寶石貓眼、人造貓眼的區別。自然界能產生貓眼效應的寶石還有碧璽、綠柱石、磷灰石、石英、藍晶石等,但是都不如金綠貓眼珍貴。碧璽貓眼:硬度較小,為7-7.5,密度3.06克/立方厘米, 折光率1.624-1.644。石英貓眼:硬度低,6.5左右,密度小,為2.78克/立方厘米,折光率小,為1.44。人造貓眼:由人工玻璃纖維造成的貓眼石,有褐黃色、藍色和紅色。但是人造貓眼石在弧形頂端同時出現2-3條亮帶,天然貓眼石僅出現一條亮帶。用放大鏡觀察可看見人造貓眼石有六邊形蜂窩狀結構,硬度低,為5左右,密度小,為2.46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44。 貓眼石的評價與選購。貓眼石的評價是從顏色、眼線的位置、寶石的形狀、重量等因素考慮。優質的貓眼寶石,貓眼線要細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張閉靈活,顯活光;貓眼顏色要與背景形成鮮明對比;並且貓眼線要位於弧面中央。選購時要根據鑒定特徵把貓眼石與其它寶石貓眼、人造貓眼區別開,買到貨真價實的貓眼石。 在東南亞一帶,貓眼石常被認為是好運氣的象徵,人們相信它會保護主人健康長壽,免於貧困。貓眼石常被人們稱為「高貴的寶石」。它和變石一起屬於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一。英國的寶石收藏家霍普珍藏著一塊著名的貓眼石,這塊寶石被雕成象徵祭壇的形狀,頂上有一火把,整個寶石呈球形,直徑約為1-1.5英寸。貓眼石主要產於氣成熱液型礦床和偉晶岩岩脈中。世界上最著名的貓眼石產地為斯里蘭卡西南部的特拉納布拉和高爾等地,巴西和俄羅斯等國也發現有貓眼石,但是非常稀少。 人們最先在砂礦中發現金綠寶石的,目前開采貓眼地方多是在坡積地河床中。原生金綠寶石的形成與上侵花崗岩熔融體的含鈹揮發組分同富含鉻組分的超基性岩相互作用有關。為此,原生金綠寶石多產在穿插於超基性岩的含祖母綠雲英岩中,地質學者稱之為氣成熱液礦床,同許多祖母綠形成一樣,所有金綠寶石和祖母綠往往生長在一起。原生金綠寶石形成後,遭受風化剝蝕便成為砂礦,在一定有利位置富集成礦。著名的斯里蘭卡貓眼和變石就是產自砂礦之中。原生金綠寶石還產自偉晶岩脈中,金綠寶石是熔融揮發組分作用的結果。由於一些可熔礦物的結晶,導致偉晶岩脈的形成。沿著圍岩的裂縫和斷層形成岩脈,金綠寶石在其中形成孤立的晶體,在偉晶岩脈中與金綠寶石共生的礦物還有綠柱石(包括祖母綠)、碧璽和磷灰石。偉晶岩脈圍岩多是古老變質岩(片麻岩),有可能是金綠寶石的源岩。 斯里蘭卡是著名的金綠寶石產地,也是唯一生產變石和金綠貓眼的國家。該國金綠寶石礦床位於康提城東南60公里,已有2000多年的開采歷史,是個大型的綜合砂礦。含寶石的高原群由麻粒岩相變質岩組成,礦化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與金綠寶石共生的寶石有藍寶石、紅寶石、鋯石、尖晶石等。這些寶石均產於河谷沖積物之中,含礦沖積層一般厚1.5-15米,有時厚達30米。斯里蘭卡產的貓眼質量最佳,以蜜黃色,光帶呈三條線者為特優珍品。該國的貓眼為世人珍愛,且非常出名,斯里蘭卡貓眼有專門的英文名:Cymophane。這種貓眼有一種奇異的現象,當把貓眼放在兩個聚光燈束下。隨著寶石轉動,貓眼會出現張開閉合的情況。 【人造貓眼石】 [編輯本段] 英文名稱artificial cat''s eye 一種用玻璃纖維熔化製成的仿貓眼石。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垂直貓眼光帶的方向有六角形的蜂窩狀結構,即為玻璃纖維的斷面。此種貓眼常添加各種著色劑製成各種不同的顏色。並因玻璃纖維的成分不同,故折射率一般為1.6~1.8。相對密度3.6~4.7,均有較大的波動范圍。硬度7左右。
『貳』 貓眼石價格
看不到
實物
不好說的
貓眼有很多種的
價格差的也特別大
你給的價格應該是
金綠寶石貓眼
但你只給了一個
黃色
的描述和特別好的
金綠寶石
的貓眼還有點差別
顏色
以蒸
栗黃
或
密蠟
黃最佳,次為淺黃、
綠黃
、褐黃。
最重要的就是看
眼線
怎麼樣
『叄』 古代貓眼石有假的嗎
一般情況下,真正的貓眼石只需要一點光線,就可以出現令人愉快的貓眼效應,這種效應主要是其內部結構造成的。但是那些偽劣假冒的產品,在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也不會出現明顯的貓眼效應。不管是從哪個角度照射貓眼石,你都可以看到它除了中間具有的線條之外,其它兩邊的顏色也是很不一樣的。
『肆』 如何保養貓眼石貓眼石的價值
「貓眼」並不是寶石的名稱,而是某些寶石上呈現的一種光學現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寶石用強光照射時,表面會出現一條細窄明亮的反光,叫做「貓眼閃光」,然後根據寶石是什麼來命名,如果寶石是石英則叫「石英貓眼」,如果是金綠寶石則叫「金綠貓眼」。它和變石一起屬於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一。--引自網路
貓眼石之所有有這么大價值在於特殊的光學效果,這就是大自然神奇之處,純天然的奇跡作品,這種美輪美奐的效果並不是人工技術能夠掩蓋,物以稀為貴,只有貓眼石能夠有這么獨特的價值,而是至今為止開采貓眼石少之又少,被各大富豪炒到了天價,10克拉以上國內商場很難見到,如果能夠得到一塊貓眼石不僅僅是得到了寶貝,還是自己地位的象徵。
貓眼石保養要極為小心,最好是請專業人士操作。當然自己保養過程中也可以體會樂趣,貓眼石要進行定期清洗,用一個小碗或茶杯盛裝鹽溶解後的溫水慢慢清洗,注意鹽要全部溶解之後開始清洗,鹽顆粒會對貓眼石造成損傷。
貓眼石的硬度很高,但是貓眼石不可以和其他物品放置一起。要單獨放在視線范圍之內,高溫或潮濕的地方都會對貓眼石表面造成損害,溫度和濕度要隨著季節變化而改變,平常佩戴貓眼石絕對不可以和尖銳物體碰撞,這是對寶石最大的傷害。
『伍』 清朝那種官帽頂是貓眼石
沒有用貓眼石的,一品的是紅寶石,二品是珊瑚,三品是藍寶石,四品是青金石,五品是水晶,六品是硨磲,七品以下就是金頂。沒有用貓眼石的。
『陸』 帶貓眼石有什麼好處
什麼是貓眼石?貓眼石Cat's
eye又叫東方貓眼、「貓兒眼」、「貓睛」、「貓精」。貓眼石是珠寶中稀有而名貴的品種,屬金綠寶石族礦物。貓眼石是愛、友誼、祝福和希望的象徵。
古代稱貓眼石為獅負
關於「獅負」這一稱謂,有這樣一段來歷:大約在元代,中國人認為貓眼石與貓有關,但不能科學地認識「貓眼效應」,而是認為貓眼石與貓兒死後埋於深山化為貓睛有關。對此,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記》中有詳細記載稱:埋在深山裡的貓化為兩只貓睛之後,如果被吞食,就會產生神力,一頭像獅子一樣的貓就會將吞食貓睛者背負起來,騰空而去。所以這里的「貓睛」又稱「獅負」。
貓眼石得名的由來
那麼什麼叫做「貓眼效應」呢?貓眼效應是一種光學現象。它的產生是由於金綠寶石礦物內部存在著大量的細小、密集、平行排列的絲狀或管狀的金紅石礦物包體。金紅石的折射率為2.60~2.90,與金綠寶石有較大的差異,當將貓眼石加工成弧面形寶石後,這些密集的垂直平行排列的、強反射的包體能對入射光產生集中反射,出現一條垂直內含包體延長方向而平行於寶石弧面延長方向的像貓眼「瞳眸」一樣的光帶,這就是我們稱的「貓眼」。
金綠寶石越不透明,金紅石絲狀包體越密集,「貓眼效應」也越明顯。當用聚光手電筒照射貓眼寶石時,在某個角度,貓眼石向光的一半呈現黃色,而另一半則呈現乳白色。如果用兩個聚光手電筒從兩個方向照射貓眼,並同時以絲狀包體方向為軸線來回轉動寶石,可見貓眼線一會兒張開、一會兒閉合的現象。在聚光手電筒的照射下,轉動的貓眼寶石會一開一合,酷似貓兒的眼睛,「貓眼」也因此得名。
貓眼石的作用
貓眼寶石屬於高檔玉石,在在東南亞一帶,貓眼石常被認為是好運氣的象徵。保護主人健康長壽,免於貧困。
一、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人們增強記憶力,還能幫助人們緩解疲勞。
二、促進細胞代謝,活化細胞,從而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使細胞內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外,平衡內分泌失調。
三、促進炎症消退,消除腫脹和疼痛,改善胃炎、腸炎、腎炎、關節炎、肩頸椎炎、腰肌勞損症狀,對中年及老年人的幫助極大。
四、還能雙向調整血壓,患有高血壓的人用之便可使血壓降低。
五、提高紅細胞的攜氧功能,降低血液粘度。
六、增強和改善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對各種老年性疾病如心臟病、冠心病有療效。
七、改善血脂代謝,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能改善糖尿病症狀。
『柒』 貓眼石的功效有哪些
貓眼石為裝飾性飾品,無特殊功效。
貓眼石屬金綠寶石族礦物。金綠寶石是含鈹鋁氧化物,化學分子式為 BeAl2O4。屬斜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或板狀。其含水量並不固定,一般在3%~10%左右,但也有高達20%的。
一般為蛋白色,如果有其他原子混入,可以形成各種顏色。如果色彩光澤能隨著角度變化,則是貴重的寶石,否則只是裝飾性石材。
目前,澳大利亞是貓眼石出產最多的國家,貓眼石也是澳大利亞的「國石」。
「貓眼」並不是寶石的名稱,而是某些寶石上呈現的一種光學現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寶石用強光照射時,表面會出現一條細窄明亮的反光,叫做「貓眼閃光」或「貓眼活光」。
可以根據寶石是什麼來命名,如果寶石是石英,則叫「石英貓眼」,如果是金綠寶石,則叫「金綠貓眼」。可能具有貓眼閃光的寶石種類很多,據統計可能多達30種。
因此,貓眼石只是一種用於裝飾的可以產生貓眼效應的礦物,不具有保健價值和功效。
(7)古代貓眼石可以放在帽子上嗎擴展閱讀:
在東南亞一帶,貓眼石象徵著「好運」,因為人們相信貓眼石能保護主人健康長壽,免於貧困。然而有趣的是,古代的貓眼石在中國被稱為「獅負」,在俄國則名為「亞歷山大石」。
關於「獅負」這一稱謂,有這樣一段來歷:
大約在元代,中國人認為貓眼石與貓有關,但不能科學地認識「貓眼效應」,而是認為貓眼石與貓兒死後埋於深山化為貓睛有關。
對此,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記》中有詳細記載稱:埋在深山裡的貓化為兩只貓睛之後,如果被吞食,就會產生神力,一頭像獅子一樣的貓就會將吞食貓睛者背負起來,騰空而去。所以這里的「貓睛」又稱「獅負」。
與詭異的「獅負」之說不同的是,公元1830年,俄國人在烏拉爾山的托卡瓦加祖母綠礦山發現了具有變色效應的金綠寶石,因為發現當時正值俄國沙皇亞歷山大21歲生日,因此俄國人將此寶石稱為「亞歷山大石」,即通常所稱的「變石」。
『捌』 古代祭天的東西可以配戴嗎
朝珠清代宮廷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狀如念珠﹐計一百零八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珠用東珠(珍珠)﹑紅珊瑚﹑翡翠﹑琥珀﹑蜜蠟等製作﹐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飾﹐由項上垂掛於胸前。
皇帝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朝珠,皇後、皇太後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掛兩盤紅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皇帝佩戴朝珠,還根據不同的場合戴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臘朝珠,祭日戴紅珊瑚朝珠,祭月戴綠松石朝珠。不同質地不同顏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
朝珠雖然質地不同,但是它的樣式卻是嚴格統一的。
朝珠的計數單位叫做「盤」,一盤朝珠要串108顆珠子和4顆大結珠。御制朝珠很有講究。資料顯示,108顆珠子象徵著一年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四顆結珠均勻等分象徵著一年四季,也稱為「結珠」。候是古時的時間單位,一候是五天,一年就有72候。朝珠兩旁共附小珠三串:一邊一串,另一邊兩串,名為「紀念」;三組「記念」代表的是每月有上中下三旬,有三十天,而五天是一候,所以十顆珠子之間每五顆要打個結。戴法男女有別,兩串在左一串在右為男,兩串在右一串在左為女。另外有一串珠垂於背,稱背雲.清朝朝珠的背雲中間要有節牌,下有墜角,戴的時候背雲是放在脖子後邊的,這樣起到平衡作用,使朝珠戴起來不會左右移動。
種類
有琥珀朝珠、料器朝珠、核雕人物山水朝珠、鶴頂紅朝珠、沉香木朝珠、象牙朝珠串、翡翠朝珠、核雕翡翠珊瑚朝珠、南紅瑪瑙朝珠、雕瓷朝珠、翠玉貓眼石朝珠、樹籽朝珠串等。
『玖』 貓眼石問題!
貓眼石的評價與選購。貓眼石的評價是從顏色、眼線的位置、寶石的形狀、重量等因素考慮。優質的貓眼寶石,貓眼線要細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張閉靈活,顯活光;貓眼顏色要與背景形成鮮明對比;並且貓眼線要位於弧面中央。
貓眼寶石是一種名貴寶石品種,其質量好壞主要由顏色、眼線、重量等決定,下而分別加以簡述:
1、顏色:貓眼的顏色有多種,以帶其它色調的黃為主,最好的顏色為蜜黃色60000元,其它依次為黃綠色、褐綠色在70000以上、褐黃色為最名貴每顆都在90000元以上、褐色價為30000元;
2、眼線:眼線要求平直、均勻,連續而不斷線,清晰而不混濁,明亮而不灰暗;
3、重量:對寶石來說,重量越大,其價值則呈幾何倍數增加,對貓眼來說,也不例外,市場上的已經很少,而直徑大於5cm的則更少見。
貓眼的鑒定
近年來,市場上有一種玻璃纖維貓眼戒面銷售,鑲在黃金或白銀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鑒別方法是,當轉動戒面時,假貓眼的弧形頂端可同時出現數條光帶,而真貓眼只有一條。假貓眼眼線呆板,而真貓眼眼線張合靈活。真貓眼的顏色大多為褐黃或淡綠色,假貓眼則顏色多樣,有紅、藍、綠等色。
金綠寶石是硬度僅次於鑽石,紅藍寶的寶石。金綠寶石和變種的變石及貓眼石,這三種寶石不但非常美麗,而且由於極為稀有,因此價格也很高昂。在金綠寶石內部含有發達之真空狀內含物的金綠寶石施以卡波遜切割之後,出現彩色變化效果的便是貓眼石。
【補充解釋貓眼石】
金綠寶石是含鈹鋁氧化物,化學分子式為 BeAl2O4。屬斜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或板狀。貓眼石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如蜜黃、褐黃、酒黃、棕黃、黃綠、黃褐、灰綠色等,其中以蜜黃色最為名貴。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折光率1.746-1.755,雙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顯,色散0.015,非均質體。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貝殼狀斷口。
貓眼石是因為它本身如貓眼一般溜溜轉動的色彩而被命名,因此以英文直譯也稱為『貓眼石』也只有金綠寶石貓眼可直稱為貓眼。貓眼石具有蜂蜜的色彩,尤其是它的一道光痕,會映到兩側面成為『3道光痕』,因此它的價格被評斷得很高。以顏色而論,奶油色及檸檬色次於蜂蜜色,而褐色和灰色的評價則較低。把貓眼放在光線之下。可以顯現出一條很清楚的光線,而轉動它時,光條則會產生左右搖動的現象,這就是貓眼的變色現象。
能顯現如貓眼光彩變形效果的寶石,除了金綠寶石以外還有其它種類。象電石,磷灰石,藍晶等,另外還有以其石棉纖維狀組織關系而產生同樣效果的礦石[虎眼石],但與金綠貓眼是無法比擬的。在伊朗國王的王冠上鑲有一顆黃綠色貓眼,重147.7克拉。
『拾』 貓眼石的背後有怎樣的傳說
貓眼石又稱「貓兒眼」、「貓睛」、「貓精」,或稱東方貓眼,是珠寶中稀有而名貴的品種。由於貓眼石表現出的光現象與貓的眼睛一樣,靈活明亮,能夠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變化,因此而得名。
貓眼石常被人們稱為「高貴的寶石」。
傳說古代一座名叫白鬍山的山中,居住著一位喜歡養貓的老人,老人與一隻老貓相依為命,貓死後,老人很傷心。後來,貓托夢給老人,說它的眼睛很有用處,讓老人處理。
老人去掘出貓來觀看,只見貓的眼睛堅硬如珠,中間還有一條亮帶,很美麗。於是,老人將一隻貓眼埋入了白鬍山中,另外一隻,老人吃了之後因此成仙,山中後來以產貓眼寶石而著名。
和其他寶石一樣,貓眼石越大越難得,因而重量仍是評價貓眼石的基本要素之一。但影響貓眼石最重要的是顏色、眼線的情況和均勻程度等。
貓眼石的最佳顏色是極強的淡黃綠色、棕黃色和蜜黃色,其次是綠色,再次是略深的棕色。很白的黃色和很白的綠色,價值就更低一些。最差的是雜色和灰色。
最好的貓眼石眼線應該較為狹窄,界線清晰,並顯活光,並且要位於寶石的正中央。關於眼線的顏色,有人喜歡銀白的顏色,而有人則偏愛金黃色,而綠色和藍白色的線較為受冷落。
體色呈不透明的灰色者,常常有藍色或藍灰色的眼線。不過,無論什麼顏色,重要的是眼線必須與背景形成對照,要顯得干凈利落。眼要能張很大,越大越好,而合起來時就要銳利。
關於貓眼石,還有一個更加凄絕的故事:
很久以前,山裡住著一隻狸貓,過著自在的生活。有一天,貓公主在眾星捧月般的擁護下出外遊玩,和狸貓一見鍾情,貓國王宣稱要把貓公主嫁到外國,狸貓苦苦哀求。
貓國王狠狠地說:「如果你能在3天里給貓公主一枚貓眼石,我就把她嫁給你!」
狸貓聽後,馬上動身去找貓巫婆,走了一天一夜,在森林的深處一棵巨大的老樹上找到了貓巫婆的家。
貓巫婆聽了狸貓的請求,奸笑著用陰森的聲音說:「喝了我配置的葯水,你的眼睛都會變成貓眼石,我會挖出你的雙眼,那將是兩枚舉世無雙價值連城的寶石。這個過程中你要忍受巨大的痛楚,你還得答應留下一枚作為我的酬勞。挖出你的雙眼後,我會給你的眼睛裝上兩枚普通的石子,它會給你9天的光明,而後你將成為瞎子,虛弱不堪,也不會再有9條命。」
3天以後,狸貓拿了一枚貓眼石獻給國王,貓國王從來沒見過這么精美的石頭,他惡狠狠地說:「你這么貧窮哪裡來的名貴寶石?」他命令手下打斷狸貓的腿,扔了出去。貓公主拿著那枚精美的貓眼石嫁到了外國,晚上她轉動寶石,在
月光下狸貓的眼睛非常的明亮,一睜一閉,如同過去一樣正痴痴地看著她。從此貓公主每夜拿著那枚貓眼石,在有月亮的晚上蹲在屋檐上,呼喚有情人的名字……
因此古老相傳,天下的貓眼石,都是痴情貓的眼睛變化而來,裡面有一顆真誠的心,只要有情的人得到她,她就會睜開轉動的眼睛,一睜一閉,向你訴說古老的愛情傳說。
我國古代將貓眼石稱為「獅負」,關於「獅負」這一稱謂,有這樣一段來歷:
大約在元代,中國人認為貓眼石與貓有關,但不能科學地認識「貓眼效應」,而是認為貓眼石與貓兒死後埋於深山化為貓睛有關。
對此,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記》中有詳細記載:埋在深山裡的貓化為兩只貓睛之後,如果被吞食,就會產生神力,一頭像獅子一樣的貓就會將吞食貓睛者背負起來,騰空而去。所以這里的「貓睛」又稱為「獅負」。
《琅嬛記》中說:「仙女上玄宗獅負兩枚,藏於牡丹鈿盒中以驗時雲……」表明唐玄宗李隆基並不滿足只當皇帝,還想做神仙,而且仙女獻給了唐玄宗兩枚「獅負」,即貓眼石。
自唐至清,我國史書上屢有「貓眼」記述。張邦莖《墨庄漫錄》,記載宋徽宗宣和年間「外夷貢方物,有石圓如龍眼,色若綠葡萄,號貓兒眼。」
元代貓眼石見於陶宗儀《輟耕錄》「走水石似貓眼而無光。」並說貓眼石以其罕見的絲狀光澤和銳利的「眼」,在瑩潤中透著智慧和無窮的靈性,被歷代皇室寵愛,古有「禮冠須貓眼」之說。至明代記載漸多,《明史•食貨記》載貓兒眼、祖母綠、金綠寶石,嘉靖皇帝無所不購。
如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北京昌平縣定陵,其中有一枚非常漂亮而碩大的貓眼石,直徑達1.5寸,雕琢成祭壇的形狀,頂部有一隻火把。
清代在康熙年間所著的《坤輿圖說》記載:「印第亞之南有一南島,江河生貓眼、昔泥紅等。」
為了充分地利用原石,加工工匠常常把貓眼石的底留得很厚,以致難以合理地鑲嵌。留得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重量,多賣錢。
而結果適得其反,做工不勻稱嚴重影響貓眼的美觀,無人開高價。正確的做法是在寶石的腰線以下,保留適當的厚度,並磨成小弧面即可。要保持較低的角度,這樣才有利於使寶石牢固地鑲在托上。
據記載,清康熙年間皇宮里一共有3枚貓眼石,康熙把其中一枚給次女,有如下因素:
其一,次女從小聰明伶俐,對父母體貼入微,當康熙得病時她照看次數最多、看守時間最長,而且看護得十分得體,深得皇父的愛戴;其二,康熙對長得漂亮又知書達理二女兒下嫁巴林真有點捨不得,但一想邊疆長治久安、國家一統也只有這樣了,於是把珍愛的貓眼石送給了心有所愧的愛女。
於是,康熙如花似玉19歲的愛女固倫榮憲公主,在數百位達官和240戶陪房的簇擁下,於1691年6月渡過西拉沐淪河,下家給巴林右旗扎薩克烏爾袞郡王。
固倫榮憲公主對父皇給她的那顆貓眼石一直愛不釋手,56歲臨終時,這顆貓眼石與她一起入墓陪葬。
清東陵乾隆墓中,發現大量隨葬珍寶,其中有幾枚貓眼石。可見乾隆皇帝對貓眼石之珍愛。
另外,清宮珍寶館里金塔頂上,也鑲嵌有貓眼石,隨著觀看角度的不同,貓眼中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貓眼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