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三角紗巾帽子旅遊沙漠越野

三角紗巾帽子旅遊沙漠越野

發布時間:2021-10-31 08:56:27

Ⅰ 加勒比海盜中傑克戴的那種三角形的帽子什麼帽子

就叫3角帽,源於歐洲,自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盛行,在盛時不但是知識分子的標准配置,也是軍裝的標准配置之1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後為2角帽所取代
3角帽的佩戴方式是主尖角在前
3角帽是17世紀西班牙軍隊在法蘭德斯時用的寬檐帽的進化,在弗拉芒的雨季為西班牙軍隊提供防雨
1667年的遺產戰爭,3角帽的使用傳到了法軍
這風格被帶回法國,在市民和皇室里流行開來,之後這時尚傳遍了歐洲,無論是作為民用還是軍裝
整個18世紀,3角帽是歐洲的主流
3角帽的人氣在18世紀末暴跌,漸被2角帽取代,原因是戴時1般尖朝前,對步兵來說會礙眼
2角帽從1790年到第1次世界大戰1直常用於軍官,到第2次世界大戰都不算過時
19世紀,2角帽代替3角帽成士兵的主流
而對平民而言,3角帽的地位漸被禮帽取代

Ⅱ 古代江湖人帶的帽子叫什麼圍有紗巾的那種

綸巾

Ⅲ 准備去內蒙古旅遊 也去沙漠 需要注意什麼

千萬別跟旅行團,吃虧加上當

Ⅳ 庫布齊沙漠的實用信息

1、背包(女50L,男65L)
2、睡袋(舒適溫度在-5度)
3、防潮墊
4、帳篷或者最好是露營袋
5、簡單個人餐具、刀具、水具,爐具,套鍋,頭燈等照明工具(電池自備),垃圾袋
6、個人衛生用品及葯品(維生素、藿香正氣水、防曬霜、護唇膏,和其他個人葯品)
7、衣物(速乾衣褲、保暖衣褲、多帶幾雙襪子、登山鞋,沖鋒衣,沖鋒褲)
8、食物以高熱量夠用為原則,根據個人口味自備。食品建議種類為不易腐爛變質容易攜帶並能滿足大強度運動後及時補充體能的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壓縮餅干、方便麵、維生素沖劑、榨菜、鹹菜、火腿腸、巧克力、糖塊、少量水果、等速食品。
9、礦泉水及功能飲料(水至少6L並視個人耐渴能力准備充分)
10、針對活動的其他特殊裝備(強調裝備):登山仗,雪套,紗巾或帽子,防沙眼鏡,爐頭,公用葯品,露營附品,GPS及軍用指北針。 一、沙漠旅行必讀手冊
1.進入沙漠乘坐越野車進行沙海沖浪時,應系好安全帶,雙手將車內扶手握緊,目光盡量直視前方並聽從駕駛人員的安全提示,嚴重心臟病和高血壓病人,請勿盲目進入沙漠。2.景區位於沙漠地區,屬大陸性乾旱氣候,春季風沙較多,夏秋季節白天陽光照射強烈、夜晚氣溫則下降很快,所以夏季出行應選擇長袖吸汗衣物,並帶防曬霜、護唇膏、太陽鏡、遮陽帽等物品,秋季夜晚需增添衣物,以防著涼。3.行走沙漠最好穿一雙輕便透氣性好的高幫翻毛皮鞋,以免沙子進入鞋內,影響行路,夏季正午不宜徒步,否則沙漠表面溫度過高,容易中暑及曬傷皮膚。4.進入沙漠地區要常喝水並多吃水果,備好常用葯品,如:眼葯水、抗菌消炎葯,暈車葯及感冒葯和治療腸胃不適葯物等,吃完水果不宜喝熱茶,以免腹瀉。5.少數民族地區飲食多以牛羊肉為主,要尊重當地民族的風俗習慣,忌談敏感性話題。6.大漠日出與晚霞等拍攝效果很好,請准備好照相機和攝像機,不用時務必包好,以防沙粒進入損壞相機。7.請不要破壞沙漠中的各類植物並節約用水,它們對於維護沙漠生態,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8.徒步沙漠探險時,要提前准備好野營裝備和用具,最好有專業人士幫您搭建帳蓬,並注意和向導做充分的溝通。9.沙漠旅遊的最好季節在每年的4中旬-10月下旬,徒步沙漠探險的最好季節在9-10月。10.萬一在沙漠中遇見沙暴,千萬不要到沙丘的背風坡躲避,否則有被窒息或被沙暴埋葬的危險。正確的做法是把駱駝牽到迎風坡,然後躲在駱駝的身後。11.不要忘記沙漠也是地球的一部分,在沙漠中也要有環保意識,盡量把垃圾帶出沙漠,至少是就地掩埋,否則我們的子孫有一天推開家門也許就會看見沙漠了。12.騎駝時,要防止駱駝站起來和卧倒時將人甩下,在這時要抱緊駝鞍或駝峰。平時不要靠近駱駝的後腳和頭部,以防它踢人和用嘴噴人。駱駝雖然溫順,但受驚後卻很危險,要防止突然的響聲(如突然的喊叫)和刺目的顏色(如突然打開色彩艷麗的自動傘)刺激駱駝。長途騎駝不要綳勁,要順著駱駝的步伐自然騎坐,隨時調整坐姿,並適時下來步行一段。
二、徒步沙漠注意事項1、須熟練使用GPS定位導航,若沒有GPS可用指北針階段性定位,定位角度為318度(西北45度夾角)。可用沙漠里的大沙丘和埡口做參照物,一定要牢記參照物。建議雇向導。2、隊伍負重穿越這條路線耗時在25小時左右。在沙漠里負重徒步均速在每小時3公里左右。輕裝穿越在13小時左右可完成 ,均速在4公里左右。3、水量控制在每人24小時標准配置3-4升,5-10月之間可適量增加水量,11-4月可適當減少。沙漠行進中喝水,要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補充水分,避免水分浪費流失。4、盡量使用輕便的裝備,沙套、防風鏡必備。建議用露營袋代替帳篷,不用帶地席,沙漠里軟。負重行走建議帶雙杖(帶大雪欄)。5、食品以輕便不容易變質的高熱量並且不耗費水為標准。穿越途中注意用路餐及時補充能量,建議上午9-10點,下午3-4點少量補充高能量食品。6、盡量精簡裝備,沒用的東西盡量不要帶進去(如錢夾、洗漱用品、笨重的照相器材等等),盡量隊員之間進行裝備協調。7、線路東北8-10公里就是黃河邊上的一條油路,路兩邊有牧民居住,有緊急事情可直接就近找牧民解決。8、穿越沙漠有一定強度,請進行體能儲備,盡量提前鍛煉身體。9、戶外活動有諸多不可控因素,不同活動的地理環境、技術難度、強度、危險度,亦各不相同,請參與者根據自己的體力、經驗和裝備狀況選擇性參加,並自行承擔戶外活動中的所有風險,記得買保險。
三、戶外技術性經驗1、10公里以上徒步絕不負重,5平方公里以上無人區域帶馬匹,向導。2、良好的准備不是指裝備,裝備不能救命,大多數情況下,過多的裝備還可能害了你。3、將速效救心丸列入必備葯品,如學過急救及注射,帶2支強心針。4、不帶零食。饅頭、榨菜、牛肉和水足夠維持2個星期以上的戶外體能消耗。5、盡量選擇村莊和登山大本營作為宿營地,如無必要,不露營。6、設計線路盡量靠近公路,保證救援人員在3小時之內能夠到達。7、隊員發生任何身體不適立即平躺休息,原地等待救援或者搭擔架抬,禁止任何繼續前進。8、出發前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有隊員在途中倒下,無法自主行進,該怎麼辦?」,大家商量得到確定答案再出發。9、用嚴肅的態度對待每一次出行,特別對於5年以下戶外經驗的人而言,大多數業余級的戶外活動的體驗和中學春遊沒什麼區別,不要被這種輕松的體驗麻痹認為自己出去過幾次,十幾次就屬於「有經驗」,做最壞的打算。10、盡量選擇固定戶外夥伴,非常不贊成網上臨時搭伴。 飛機
庫布齊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杭錦旗、達拉特旗和准格爾旗的部分地區。驢友一般會抵達包頭,再包車到達穿越沙漠的起點恩格貝。穿越完畢後,包車或者乘坐響沙灣至達拉特旗公交車,再乘短途大巴至包頭。
一、乘飛機至包頭包頭機場現已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太原、石家莊、蘭州、溫州等地的航班,基本上形成了覆蓋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等較為完善支線航空運輸聯絡,為本市人民及外商旅遊或經商提供了方便、迅捷的服務。
二、從包頭前往庫布齊沙漠可以前往包頭市二旅社或者東河長途車站坐長途去達拉特旗,再從達拉特旗包車或者坐車去庫布齊沙漠就很近了。
火車
乘坐火車前往庫布齊沙漠,一般有三條線路,一是乘坐火車抵達包頭,從包頭乘長途車去達拉特旗;二是乘火車抵達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三是乘火車抵達巴彥淖爾市的烏拉特前旗。
一、乘火車到包頭包頭市有多個火車站,最主要的是包頭站和包頭東站。兩者相隔較遠,驢友們乘車之前一定弄清楚乘車點信息,以免誤車。▲包頭站: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阿爾丁大街南端如何到達:乘1、2、15、101等路公交車可到▲包頭東站:地址:南門外大街32號如何到達:乘5、7、10、13、18、131、133等路公交車可到▲Tips機場——打車(10元左右)——東河區(東站)機場——打車(50元左右)——昆區(包頭站)乘坐5路(2元)——昆區(包頭站)▲列車時刻表車次 出發站(時間) 到達站(時間) 票價(類型)K263 北京(19:50) 包頭(06:56) ¥93硬座K111 北京西(11:27) 包頭(06:05) ¥148.5硬座T177 北京(15:18) 包頭(00:50) ¥93硬座K117 北京(13:38) 包頭(00:36) ¥93硬座
二、乘火車到杭錦旗包蘭鐵路穿越杭錦旗巴拉貢鎮,並設有「杭錦旗站」,縣城距離徒步起點夜鳴沙老旅遊點不到30公里,可包車前往。車次 出發站(時間) 到達站(時間) 票價(類型)6851 包頭東(09:00) 杭錦旗(15:09) ¥17硬座6852 杭錦旗(10:18) 包頭東(16:27) ¥47硬座
三、乘火車到烏拉特前旗乘坐火車到烏拉特前旗下車,縣城內有麵包車可出租至夜鳴沙老旅遊點,價格在150左右。
自駕
庫布齊沙漠的主要景點之一就是美麗的響沙灣,下面以抵達響沙灣為例介紹自駕行程。
一、抵達響沙灣自駕路線1、包頭——響沙灣:駕車從市區出發,沿建設路行駛5公里,過右側加油站約1.8公里,稍向右轉上匝道; 沿匝道行駛1.5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G210輔道; 沿G210輔道行駛200米,直行進入G210國道; 在G210國道行駛11.8公里,向右轉即進入響沙灣景區(全程約58.4公里,駕駛時長約1小時20分鍾)。2、鄂爾多斯——響沙灣:駕車從市區出發到第一個公路收費站行駛290米後,直行進入G65國道 沿G65國道行駛31.3公里,右轉(沿途設置收費站) 行駛2公里,即到達響沙灣景區(全程50公里)。
二、自駕公路概況鄂爾多斯杭錦旗境內交通主要以公路為主,以錫尼鎮為中心向外輻射,已開通的公路有:1、109國道(境內80公里):從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進入,途經我旗杭錦淖鄉、錫尼鎮、伊和烏素蘇木,到達烏海市;路況良好。2、110國道(丹-拉高速、境內20.8公里):從巴彥淖爾市磴口縣進入我旗巴拉貢鎮,到達銀川市;路況全部為高速。3、穿沙公路(錫尼鎮-巴彥淖爾市烏拉山、境內100公里):,途經伊和烏素蘇木、獨貴塔拉鎮、進入巴彥淖爾市烏拉山鎮;路況良好。4、錫磴公路(錫尼鎮-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160公里):途經伊和烏素蘇木、巴拉貢鎮,進入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路況良好。5、錫阿公路(錫尼鎮-伊旗阿鎮、境內50公里):進入伊旗阿鎮;路況良好。6、巴陽公路(杭錦旗巴拉貢鎮-准格爾旗、境內216.5公里):是我市的一條沿黃公路,經杭錦旗巴拉貢鎮、呼和木獨鎮、吉日嘎郎圖鎮、獨貴塔拉鎮、杭錦淖鄉進入達拉特旗;路況良好。
三、自駕貼士
自駕車可走京藏高速到烏拉特出口下,折回烏拉山進入杭錦旗穿沙公路,也可走110國道在烏拉山電廠前面的杭錦旗穿沙公路口進入,車到達獨貴塔拉後把車寄存在鎮子里再包車前往。

Ⅳ 有誰知道各少數民族的帽子,圖片和文字介紹,謝了

中國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以及節慶禮儀場合穿用的民族服裝。中國55個少數民族的著裝,由於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經濟、文化等原因,經過長期的發展,從而形成不同風格,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看中國少數民族服裝圖片,這兩個網站不錯,數量多,清晰度也不錯.而且很有生活味兒.直接在畫面上點,就可以滾到下一張,方便閱覽,不錯不錯. http://www.6lu.cn/id06/a02/html/image1.html
http://list.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list/1034227-p10.html

簡單解說我國少數民族服裝:

阿昌族 女子穿統裙,以青布包頭;未婚者穿長褲,盤辮簪花。男子著黑衣褲,背通帕(掛袋)、阿昌刀。阿昌刀屬長刀類,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綉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綉花鞋)。男子為白衣褲、黑背心、白或藍布包頭,綉花掛包;高寒地區常穿羊皮披肩。

保安族 女穿高領大襟花短衣、鑲花邊長背心,罩蓋頭,穿雙梁鞋。蓋頭還是回、東鄉、撒拉等族的女子頭飾,通常披垂及腰,婚前用綠色、婚後黑色、老年白色。男子冬季穿斜襟皮襖、春夏為白襯衫,黑背心,白布便帽,掛保安刀。保安刀掛於腰左邊,刀把疊嵌「十樣景」圖案。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紅綠紋相間的統裙,扎大包頭。男穿無領上衣、黑色寬大長褲,黑或白布包頭。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長褲、綉花圍腰,或蠟染百褶長裙;黔南地區穿傳統欄干服。欄干服是衣褲套裝,衣襟、領口、衣袖、褲腳均鑲花邊。男子為對襟衣或大襟長衫,藍或白地藍方格頭巾。

朝鮮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稱。女子穿傳統的襦裙套裝,上襦稱則高利,為小燈籠袖斜襟短衣,以花結襻帶系合;下裙稱契瑪,是高腰長裙,少女為統裙式,婚後纏裙式;配穿鞋頭尖翹的船形鞋。男子穿無紐扣上衣、深色背心、燈籠褲(稱佩吉),戴漆紗圍檐圓頂高帽。

達斡爾族 女穿藍袍、綉花鞋、白布襪,胸佩銀飾。男子穿高領袍、皮靴(稱奇卡米)、白布包頭。節日多穿各色綢袍。

傣族 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德宏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一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綉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男子一般為小袖短衫、長褲,白或青布包頭,冷天習慣披毛毯。

德昂族 女子上為對襟短衣,下著飾橫條圖案的長統裙,並裝飾藤腰箍。男子穿圓領大襟衣和肥短褲,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頭、男子還飾絨球。

東鄉族 女子穿大襟衣、綉花背心、長褲,罩蓋頭。男子穿長袍,束帶,佩小刀等;或穿對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頂軟帽。

侗族 女子為無袖上衣、寬腳褲或百褶統裙,佩帶銀飾。男子為無領短衣、統褲、侗帕(大頭帕)。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

獨龍族 穿用披毯:將麻布毯披於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結角(男左結、女右結)。此外,女子用頭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羅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連衣裙)或褶裙,戴艷麗的頭巾。男子穿西裝和白色綉花邊的套頭衫。

鄂倫春族 穿皮袍:大襟,開二衩或四衩,領、袖、襟處鑲異色皮邊,衩處補綉團花圖案。此外,女子戴氈頂皮帽;男子為狍頭皮帽、皮褲、皮靴。

鄂溫克族 女穿大翻領連衣裙,或大襟連衣裙式長袍。男為深藍長袍、圓錐形帽、皮靴。冬季習慣穿獸皮衣。

高山族 女子一般為對襟長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紅布包頭。男子通常上穿對襟長袖衫和長短不一的背心,下著纏腰裙或前裙。高山族在節日里注重裝飾,並穿貝珠衣(以貝殼、珍珠編織的貝衣、珠裙)。

仡佬族 女子穿套頭式無袖袍,前短後長並綉花;穿三段式統裙,中段為紅色羊毛織物,上下段為青白相間條紋圖案的麻織物;纏包頭,同時纏3條長帕,後垂6穗,飾海貝;穿勾尖鞋。男子為無領琵琶襟衣、長褲,青布包頭。

哈尼族 女子穿無領上衣、銀胸飾,著長褲或裙,系圍腰(以不同顏色標識未婚已婚),戴小帽,飾銀泡;節日穿綉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纏頭(節日插羽毛),系綉花腰帶。尚黑色,多用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哈薩克族 女子穿連衣裙、綉花背心、綉花套褲,戴吐麻克或白布蓋頭,並加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種小圓帽,飾有貓頭鷹毛。男子穿不掛布面的翻領皮大衣,扎鑲花皮腰帶,佩小刀,戴三葉帽(夏天為三角布頭巾);春夏穿袷袢。袷袢是無領對襟袍,無紐扣而系腰纏(腰帶),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也穿用。

赫哲族 習慣以魚、獸皮製衣,冬季穿套褲,傳統穿袍。女袍類似旗袍,採用鑲緄工藝,並綴貝、幣或銅鈴;男袍為右大襟、前開衩。此外,女子穿綉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為布靿、皮幫底的納褶防寒靴,內絮烏拉草。

回族 女子穿大襟短衣,戴蓋頭。男子穿白色對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圓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穿漢族服裝。

基諾族 女子穿無領無扣短褂、鑲七色紋飾,佩綉花兜胸,著黑白相間的短裙,戴白底彩條尖頂風兜帽。男子為棉布上衣(無領、對襟、無扣、背後綉太陽花)、白棉布大褲,裹腿,藍布包頭。男女均戴耳環。

京族 女子為無領對襟短上衣、菱形遮胸布、黑色大褲、旗袍式白色長外衣,戴斗笠。男子為及膝窄袖袒胸衣、大褲,束帶。

景頗族 女子穿黑色短上衣、棗紅色自織羊毛花圍裙,使用腰箍、護腿及各種銀飾物。男子為黑色衣褲或白衣黑褲,白布包頭上綉花並綴絨球,佩長腰刀,背掛包。

柯爾克孜族 女子穿連衣裙、黑背心,戴頭巾;青年戴紅絲絨圓頂小帽或大紅色水獺皮帽,綴羽毛或纓穗。男子穿袷袢、綉花圓領襯衫、燈芯絨大褲,束皮帶、左佩小刀,戴高頂卷檐氈帽或護耳式帽。

拉祜族 女子為高開衩長衣(鑲嵌彩色幾何紋布塊),黑布頭巾(長3m以上,中端垂及腰際)。男子為無領大襟衫、寬腳長褲、黑頭巾或分瓣小帽(綴彩布條)。

黎族 女子穿青色開襟上衣、及膝織綉花統裙,盛裝時佩帶大耳環等首飾。男子穿無領對襟衣,纏包頭、插雉尾,有的戴耳環。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僳僳族 女子穿短衫、黑背心、多褶長裙,戴花包頭或歐勒(珠珠帽,以紅、白色珠或貝殼串成);青年女子佩拉白里底(佩帶於胸前的瑪瑙、海貝或銀幣串)。男子為長衫、及膝褲、黑包頭,佩砍刀、弓弩。

珞巴族 女子穿短上衣、毛呢及膝統裙,腰懸綴成球狀的白色貝殼(以數量標識財富);盛裝時披紅披肩,佩多串項珠。男子穿氆氌長袍、羊毛氈套頭背心,披野牛皮,戴藤條圓盔,套熊皮圈。

滿族 女子穿旗袍、高底花鞋(稱花盆底)。男子穿箭袖開衩袍褂,束腰帶。

毛南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緄邊褲,戴頂卡花。頂卡花是一種斗笠,以竹篾編織精緻圖案。男子穿藍、青色對襟衣、衣褲。

門巴族 傳統穿紅氆氌袍,佩砍刀。此外,女子穿白氆氌統裙,披犢皮,頸飾彩色串珠。男子扎赭色腰帶,戴拔耳甲。拔耳甲為山字形小帽,褐頂、橘黃邊,前檐留缺口。

蒙古族 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紅、黃、紫、深藍等色,傳統式樣為身寬袖長、下擺不開衩、襟和擺採用鑲緄裝飾,束彩腰帶。此外,女子纏紅、藍頭巾,穿皮靴,盛裝時戴冠、綴銀飾;男子纏紅、黃頭巾或戴藍、黑、褐色帽,穿高靿皮靴。

苗族 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採用多姿多採的頭飾;節日盛裝,常採用刺綉、蠟染等工藝裝飾服裝,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於衣上)。男子為短衣長褲,或穿對襟麻布長衫、披羊毛氈(上有幾何圖案)。

仫佬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長褲或統裙,束圍腰(上有幾何圖案)。男子穿無領琵琶襟衣或唐裝(類似漢族的衫、襖、褲)。尚青色。

納西族 女子穿黑、藍、白色大褂,背心,長褲,多褶圍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綉日月、下綴七星圖案,俗稱「披星戴月」,象徵勤勞),戴圓的紗頭帕或藍頭巾;寧蒗等地為短衫、百褶長裙,束腰帶,藍、黑布包頭。男子穿大襟長衫,圍羊皮兜腰,披羊皮披肩,打裹腿。

怒族 女子穿背心、多褶長裙,習慣以竹管穿耳,珊瑚、貝殼飾胸,藤環纏頭、腰、踝;貢山地區以麻布片為前後裙。男子穿長衣短褲,纏包頭,腰左佩砍刀、右肩背弓箭。

普米族 女子穿大襟衣、百褶長裙,束寬大的彩腰帶,披羊皮,纏大包頭,飾銀環耳墜。男子穿麻布短衣、大褲、白羊皮背心,打裹腿,佩腰刀。

羌族 傳統穿用皮褂褂,即罩於麻布長衫外的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綉花圍腰、頭帕及耳環、手鐲、銀牌等飾物,穿勾尖綉花鞋。男子纏包頭,束腰帶,裹腿。

撒拉族 女子穿對襟衣或大襟袍、花背心、綉花布鞋、布襪,罩蓋頭,飾長耳墜。男子為白色對襟衣、黑背心、白或黑色平頂圓帽;冬季穿皮襖或褐子(羊毛織成的衣服)。

畲族 女子穿大襟緄邊上衣、短褲,打裹腿,以紅絨線束頂髻,戴細篾斗笠;結婚時戴鳳冠銀簪。男子為對襟上衣(老年大襟)、長褲。習慣用青、藍色自織麻布。

水族 女子穿無領大襟半長衫、綉花圍兜,纏包頭(少女戴纏繞紅線的頭圈),佩銀首飾。男子為無領大襟寬袖長衫(青年對襟長衫)、青布包頭。尚青藍兩色。

塔吉克族 女子穿無領長袖衣和曳地長裙,或穿連衣裙,戴圓頂綉花帽(綴後簾)、加白黃紅色頭巾。男子穿袷袢,戴黑絨圓高帽。男女皆習慣穿野羊皮高靿靴和氈襪。

塔塔爾族 女子穿連衣裙、深色背心,戴鑲珠小花帽,披紗巾,著花靴(上綉動物圖案)。男子為綉花白襯衫、黑色背心或對襟長衫、黑褲,戴綉花或黑色小帽,著長靴。

土族 女子穿鑲花邊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的袖套),鑲花邊的背心,束綉花寬腰帶,佩掛手帕、錢袋、荷包、小鈴。男子為小領大襟長袍、大襠褲、黑或紅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腿,雲紋布鞋;冬季穿大領白板皮襖。男女都戴翻檐氈帽或禮帽。

土家族 女子傳統的服裝為左開襟大袖緄邊短衣、八幅羅裙,現一般為右開襟上衣、鑲邊統褲,青布包頭,綉花鞋,銀飾品。男子為對襟或琵琶襟短衫、長褲,青布包頭。多用溪布、峒布,即自織自紡青、藍色土布或麻布。

佤族 女子穿黑色無領短衣、黑紅條紋相間的統裙,頭、頸、腰、臂、脛用箍飾物。男子為無領對襟短衣,紅、黑、白布包頭,以黑、紅線穗作耳飾。

維吾爾族 女子穿艾得麗斯綢連衣裙、襯裙,深色綉花背心,系鮮艷的頭巾(老年白紗巾或大幅白蓋頭)。男子穿袷袢(以方巾束腰),套頭大襯衫。男女老少喜戴尕巴(四棱綉花小帽),著高靿靴(女子內著長統襪)、加套鞋。

烏孜別克族 女子穿魁納克(寬大多褶的連衣裙),戴各式小花帽,著綉花靴。男子穿托恩(對襟袍,類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綉圖案的襯衫,戴小花帽,著皮靴、淺幫套鞋。

錫伯族 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連衣裙)、背心、肥褲(扎褲腳)。男子穿箭袖前開衩長袍,或短襖、長褲。東北地區錫伯族著當地漢族服裝。

瑤族 女子服裝注重綉花、蠟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長褲、短百褶裙,打裹腿,採用多種樣式的頭巾、帽及銀飾。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衫、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一帶沿用白色褲,褲腳綉花;廣西連南一帶纏紅布包頭,插雉尾。多用青、藍土布。

彝族 大小涼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的擦爾瓦(即披風),上織有花紋,有的下端密集長流蘇。擦爾瓦始用於漢、晉;白天御風雪,夜可作被。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綉花或緄邊)、多節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長褲、圍腰,著瓦式方頭帕或青布包頭;雲南少女戴雞冠帽、綴銀泡,在賽裝會、插花節上穿刺綉服裝。男子為大襟或對襟衣、多褶褲(褲腳寬窄不一,寬者1m),青或藍布帕包頭(右前方突出細長錐形「英雄結」),左耳戴大耳珠、綴絲穗;老年穿長袍,戴瓜皮帽。

裕固族 女子穿高領長袍,束紅、紫、綠色腰帶,戴喇叭形紅纓帽(未婚加一圈綠珠穗),掛頭面,戴胸飾「寄命鎖」,穿長靴。頭面是標識婦女已婚的帶形飾物,佩在發辮上,共3條,一條垂胸前、兩條垂背後,上鑲銀牌、珊瑚、瑪瑙、珠貝等。男子為高領左大襟箭袖袍,束紅、藍色腰帶,掛腰刀和煙袋,圓平頂翻檐白氈帽或禮帽,左耳飾大耳環,穿皮靴。

藏族 傳統穿用藏袍,是敞領口、右大襟、系腰帶的大袍,用氆氌、毛皮及其他面料製作;牧區羊皮袍不掛袍面,以腰帶系結底襟可作被袋用;農區婦女夏秋為無袖袍;男子穿袍時習慣褪右袖以便活動;女袍的內衣襟短袖長,前系邦單(又稱邦墊,為飾有橫彩條的氆氌圍裙);配穿靴,男子戴禮帽或皮帽。此外,西藏山南一帶女子穿背夏,是一種對襟無扣長背心,多用黑氆氌製作。

壯族 女子傳統裝束為大襟或斜襟上衣、褶裙或寬腳褲、綉花圍腰。男子著唐裝,包頭。三月三節,著節日盛裝。

Ⅵ 回族,回民戴帽子,戴紗巾有講究嗎

男士多戴白帽,女士不一定啊,有些地區女士也戴白帽,有些地區就戴紗巾。老年人戴白色紗巾,年輕的婦女多戴墨綠色或黑色紗巾(顏色較深的),再年輕一點的小姑娘是可以稍稍鮮艷點的。
至於藍色的帽子是這幾年才興起的,實質上和白帽沒有區別。紗巾也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分地區的。不同地區的回族,習慣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Ⅶ 要帶什麼東西我要去草原和沙漠旅遊,哪

給一個清單:防曬霜30PA+++的,草原和沙漠的紫外性特別的強烈
太陽鏡 防曬冰袖 登山鞋 厚衣服(草原溫差太大) 蚊蟲噴霧劑 帽子
女士帶紗巾 男士帶護脖
其他日常用品按照平時旅遊自帶就夠了

Ⅷ 一塊三角形沙巾底是6,分米高1.7分米做三塊這樣的紗巾至少要多少平方分米

1/2*6*1.7*3=15.3平方分米
一塊三角形沙巾底是6,分米高1.7分米做三塊這樣的紗巾至少要15.3平方分米。

Ⅸ 古代女子戴在頭上的斗笠還有一塊紗巾叫什麼

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對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唐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帶的就是帷帽。唐彩繪釉陶戴笠帽(帷帽)騎馬女騎俑圓臉、闊眉、朱唇,頭戴緊裹髻發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頂時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帶花邊的黃色半袖,下著淡黃色條紋長裙,足穿尖頭鞋,騎在一匹紅斑紋黃馬上,勒韁前視,神情悠然,高貴文雅。

窄袖袍服和間裙都是受胡風影響產生的裝束,尤其便於騎馬出行等活動,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裝備。可以說這尊戴笠帽騎馬女俑是初唐時期仕女出行的真實寫照。

唐朝時一個寬容、開放、自由的時代,婦女擺脫了立交的羈絆,可以經常外出,拋頭露面,到郊外踏青遊玩。聽戲、看球、逛廟會,盡情玩耍,而且穿著、婚姻、表達感情都甚少受限制。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婦女出門已經不再坐在轎子里,而是很神氣地騎在馬上,揚鞭策馬,在街市賓士穿行,享受自由的快樂。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眾多騎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實寫照。

Ⅹ 回族,回民戴帽子,戴紗巾有講究嗎、3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白色的圓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腿的習慣。

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綉花鞋,並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10)三角紗巾帽子旅遊沙漠越野擴展閱讀

回族的禁忌

1、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根據伊斯蘭教的規定,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

禁食一切形象丑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

2、回族忌說「死」

將「逝世」一般稱為「無常」,有些地方稱「歸真」或「毛提」。「歸真」是回族群眾對篤信宗教和宗教職業人員以及宗教上層人士的稱法。

3、回族禁求簽、玩賭、拜偶像習俗

回族禁止求簽、玩賭、拜偶像。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讓陰陽、算命先生給自己算命,也不去給別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風水陰宅,不求仙方神葯,不搞驅鬼治病等等。回民認為求簽、算命等這一切都是不正當的污穢行為。

因為回民受伊斯蘭教的影響,認為人的命運是真主安排的,人的一切都由真主前定,所以不搞其他的迷信活動。

4、回族禁煙酒:回族不喝酒,在家裡也不備酒具,家裡來客人一律不擺酒,有時為了接待客人,在參加宴會時,別人敬酒和碰杯時,回族多以水、橘子汁、高橙等飲料代替。

與三角紗巾帽子旅遊沙漠越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色的褲子染色黑色怎麼辦 瀏覽:712
警察開會時帽子怎麼放 瀏覽:386
蕾絲襯衫女長袖鏤空 瀏覽:1000
寶寶馬甲裁剪圖冬季 瀏覽:259
女生白襯衣工作服配什麼褲子 瀏覽:516
牛仔褲洗洗變長多少厘米 瀏覽:120
黑襯衫登記照 瀏覽:455
校服褲子配什麼鞋春季 瀏覽:354
女款的大衣外套怎麼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784
昨晚一覺醒來睡衣胸口一片濕床 瀏覽:720
微博女裝搭配 瀏覽:4
中年女人從上往衣編織視頻 瀏覽:403
深灰色呢子衣配什麼衣好看圖片 瀏覽:210
旗袍衣的織法 瀏覽:993
什麼圍絲巾好看 瀏覽:846
華歌爾文胸如何選碼 瀏覽:190
旗袍扣子在左邊還是右邊 瀏覽:990
淺秋女裝加盟店需要多少錢 瀏覽:47
為什麼黑色牛仔褲不打折 瀏覽:128
紅色中長羽絨服搭配女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