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知道過高鐵安檢可以不摘帽子嗎
如果是人工進站的話,帽子往上抬一下,認出本人與車票信息一致即可,但如果是電子檢票進站應該要摘掉帽子的,不過不用擔心,車站人很多,沒有人會專門盯著你看的,不要太在意。滿意望採納
㈡ 郭敬明《晴雅集》下線後現身,頭戴帽子口罩,低頭疾走似情緒失落,為什麼
據媒體報道由鄧倫、趙又廷主演的電影《晴雅集》被下線,音訊曝光後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與熱議,現往常購票平台曾經沒有任何關於《晴雅集》的相關音訊,即便之前曾經購票的用戶也收到了退票辦理提示,
此外,置信很多網友都曉得《晴雅集》是《陰陽師》改編而來,一共有兩部,第一部是《晴雅集》,第二部為《瀧夜曲》,也是鄧倫趙又廷主演,無疑這部電影也是無法再上映,精心准備的作品卻砸在手中,可想郭敬明的心情如何。
㈢ 郭敬明寫過一段話,大致意思是受傷的野獸,獨自在角落舔舐傷口,景不起別人的安慰。原話怎麼所的
一隻野獸受了傷,它可以自己跑到一個山洞躲起來,然後自己舔舔傷口,自己堅持,可是一旦被噓寒問暖,它就受不了。 ——郭敬明 《愛與痛的邊緣》
經典語句
1、憂傷是嵌在心裡的不可名狀的灼熱,不可言說。能說出來的就不叫憂傷了。
2、寫字的人會生病,寂寞會逐漸從皮膚滲透出來,直至填滿每到骨頭的裂縫,直到溶進所有的血液。
3、天冷的時候魚缸外會凝結一顆一顆的水滴,越凝越大,然後沿著紊亂的軌跡下滑。固執的相信那是魚的眼淚。
4、青春是到明媚的憂傷。
5、沒有歡笑的青春不完整,沒有眼淚的青春更是一種殘缺。
6、我喜歡的僅僅是那種玻璃寬大,硬座硬椅的大巴士,准確地說,我喜歡的是那種一邊隨著汽車上下顛簸,一邊看著玻璃窗外芸芸眾生奔走不息,一邊思考是生存還是死亡的感覺。
7、人生是一道華麗的袍,裡面爬滿了虱子。
8、我們往往能夠記住成長中的寂寞,疼痛,卻記不住童年時那段透明時光中簡單快樂的小幸福。也許就像人說的那樣,人往往能記住痛苦,因為痛苦比快樂更為深刻。
9、白色是一種破碎,是內心的流離失所。「白色有激越的熱情,但是容易被摧毀。」
10、「黑色是收斂的,沉鬱的,難以琢磨的。很多有傷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為這樣不容易讓別人看到疼痛。」
(3)郭敬明過安檢不摘帽子口罩墨鏡擴展閱讀:
在《愛與痛的邊緣》這部文集里,音樂、電影、寫作、夢境、閱讀、友情、愛情,這些話題無不關乎個人的日常生活與喜好。碎片式的生活片斷,長短不一的青春囈語,展露了作者對生活的切實感受和情懷。
在《愛與痛的邊緣》中,郭敬明也傾向於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及青春期敏感而細膩的情愫。「有人說我很會講故事······我只是善於把自己一點一點地剖開,然後一點一點地告訴他們我的一切。我不會是個好的寫小說的人,因為我不習慣去講別人的故事。
哪怕我想寫一個宋朝勤勞的農民,寫到最後我還是會扯到自己身上來。」「白天的時候我是個明朗的孩子,大多數朋友總是認為我是個沒有憂傷的孩子,手中握著大把大把的幸福,甚至有時候不懂得珍惜而肆意地揮霍,憂傷是嵌在心裡的不可名狀的灼熱,不可言說」。
可以看出,由於生活閱歷及人生體驗相對有限,郭敬明的「小情懷」普遍表現為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情感。這與林白們的「身體寫作」及「新生代」作家的慾望訴求迥然有別。
作者在自序中這樣說:「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一個雙子星的孩子站在曠野之上,站在巨大的藍色蒼穹之下仰望他聖潔的理想。他張開雙手閉著眼睛感受著風從身體兩側穿過時帶來的微微搖晃的感覺。他像這片曠野一樣敞開了自己充滿疼痛與歡樂的成長。
在《一個仰望天空的小孩》、《消失的天堂時光》、《崇明春天》等等篇章中,唯美細膩的青春憂傷、凄美感傷的情感故事,總給人疼痛之感,而疼痛之感則是一個十七歲青年關於青春心靈成長的體驗與訴說。
郭敬明用華美的語言所營造的憂傷氛圍對於他的「粉絲」來說有著強勁的傷力。如《一個仰望天空的小孩》中這樣寫道:「我是一個在感到寂寞的時候就會仰望天空的小孩,望著那個大太陽,望著那個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滿淚水。」
「在天空清澈的夜晚,我總會在CD機中放進一張民謠。我總是喜歡揚琴丁丁冬冬的聲音,像一個滿腹心事的宋朝女詞人的淺吟輕唱。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檯濕綾綃。」
「身邊的人說我走路的姿勢是寂寞的,雙手插在口袋裡,眼睛盯著前面一處不可知的地方。朋友說我寫字的時候才是真正寂寞的,眼睛裡是忽明忽暗的色澤,姿勢是一種完美的防禦。其實當我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我才是真正的寂寞,可是我總是在只有一個人的時候才仰望天空」。
像這樣的句子在《愛與痛的邊緣》這部集子中比比皆是。青春讓人感傷,成長也讓人寂寞,郭敬明的文字以充滿綺麗的想像和隱忍的性格,建構了一個美麗而憂傷的世界。
㈣ 郭敬明的成功過程
人們經常說,文學是現實社會的反映。
在經歷多年的改革開放後,商業化毫無顧忌地在文壇新人身上打上烙印,作為中國文壇進入市場化過程中的第一批獲利者和受害者,這些出生在80年代之後的年輕作家,被人們統一貼上「80後」標簽,這個稱謂的背後蘊涵了太多的希望、詭異,他們享受過這個標簽的榮耀,現在又在掙脫這個符號的束縛。
如今,他們已經步入成年,正在發出這個年齡段面對時代的吶喊。可許多人擔心,從外部環境到心理貯備,「80後」准備好了嗎?
6年前,他作為高中生,報名參加作文大賽;3年前,他是最暢銷小說的作者,並成為福布斯名人榜當年最小的進榜者;2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圖書策劃工作室;去年,他因網路投票數最高,從陳凱歌手裡接過《無極》的改編工作.
今年7月,郭敬明把運作兩年之久的「島」工作室正式升級為了「上海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從此,他的多重身份里又多了一個文化公司董事長。辦公地點也遷到了上海大連路的高檔寫字樓里。
他在博客里記錄了這個轉變對於自己的新鮮感覺,「每天早上當我頂著一頭爆炸黃毛,穿著牛仔褲T恤和一群西裝革履的白領們一起擠電梯的時候,我心裡真是充滿了無比復雜的情緒而且剛開始幾天樓下保安幾次對我欲言又止的表情也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帶著少年偷做大人事般的得意,可郭敬明已經有了做老闆的姿態,他說現在公司已增至8個人,「原則是要坐班——從工作室變為一個公司,自然要變得更規范。」
從寫書到做書
「島」工作室是這個文化公司的前身。每提到「島」工作室和他們策劃的「島」系列叢書,郭敬明的聲音會明顯上揚,語速也變的輕快起來。
「島」工作室成立於兩年前的6月6日,由郭敬明的老搭檔——春風文藝出版社出資,郭牽頭找人組織選題、策劃和製作,春風則負責印刷和發行。當時工作室共有5個人,主要策劃製作《島i5land》雜志,計劃出12本,目前已完成了7本。這是面向學生群體的文學讀物,每本定價20元。
郭敬明說,《島i5land》走的是高端路線。他告訴記者,開始時,只是想每一期能賣到四五萬冊就好了,而現在每期的銷量已達20萬冊。
在成功地把郭敬明打造成為偶像作家之後,春風文藝出版社做的一系列「青春文學」作品在市場上屢屢得手,這時他們開始考慮新的「青春文學」平台。2004年春節的圖書訂貨會期間在飯桌上,郭敬明說起自己現在發表作品比較容易,但是很多朋友都很難,因此想建立一個平台,春風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常晶也提到想建立一個新的「青春文學」平台,郭立刻表示很感興趣,說「那我來做啊,我可以來做一個工作室」。雙方一拍即和?
很快,郭敬明就拿出了工作室的整體運作方案。
4個月後,「島」工作室在上海成立,開張的日子選在郭敬明生日這天。工作室業務包括雜志策劃、平面設計及製作海報等等。
常晶覺得這個全新的合作方式不錯,「我們可利用他的人氣再攬一些人,也利用他的眼光,因為他知道哪些東西最符合這一代人的口味。」利用郭的的資源和影響力,加上出版社的發行渠道,從未有過的新模式讓出版社一方感到興奮。
從此,郭敬明常常一天只休息3~4個小時。雖然,他挺滿意現在兼顧寫書和策劃經營的狀況,但他說,等「島」系列這12本做完後,就不再做了,因為「對它的嘗試已經夠了」。
《幻城》是如何「炮製」的
郭敬明和春風文藝出版社的親密合作早在2002年就開始。此前,郭敬明的一篇散文《我上高二了》被春風文藝出版社負責青春文學的編輯時祥選編入《2001年中學生最佳散文》。
第二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有意在學生中發現原創文學作者,「培養出第二個『韓寒』」(常晶語),於是,時祥選在回給郭敬明的郵件中問及他的創作計劃時,也向其他幾個入選「最佳散文」的中學生作者提出了稿約。
郭敬明很快回復了時祥選:「我現在依然在寫文章,也在出書。可能在畢業的時候(今年7月)會有書稿寫完。希望我們可以合作。(春風文藝出版社是我很喜歡的出版社)。」並在郵件中附上了自己作文的獲獎簡歷。郵件中提到的文章,就是當時正在寫的中篇小說《幻城》。郭也是惟一回復時祥選的作者。
郭敬明回憶說,高考臨近,為排解壓力,他寫了這個跟現實完全無關的小說。那時看的奇幻電影、動畫、游戲多了,於是有了《幻城》。因為構思時間長,一萬多字的《幻城》一兩天就寫完了,這也是他第一次寫這么長的小說。8月,高考結束後,郭敬明向《萌芽》投稿,《萌芽》10月號刊出了中篇小說《幻城》。與此同時,郭敬明已經開始寫長篇《幻城》了。
小說反響強烈,讓郭和《萌芽》都很意外。在《萌芽》網站所做的民意調查中,《幻城》以672票榮膺當月最佳,而第二名只有174票。與此同時,《萌芽》網站上關於郭敬明和《幻城》的帖子越來越多,話題包括:你喜歡《幻城》中的哪個人物?《幻城》改編成漫畫怎樣?游戲呢?改編成電影的話誰來主演?等等。
《幻城》刊載後,郭敬明也通知了時祥選,時把小說買來,並給出版社領導過目。常晶從這篇小說中發現了郭與眾不同之處和可能的市場潛力,「他寫的是親情——兄弟之間的情誼,這是他們這代人中比較缺少的東西,這是一個賣點。另外,他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的獲獎者,兩次一等獎,這又是一個賣點。當時我們想乾脆就鎖定這個人吧。當時確實在韓寒之後還沒有什麼新人出現。」
常晶對出版社選擇書的思路很清楚:做青春文學,但要意識到讀者在成長,要抓住在成長的一代人所關注的問題。而郭敬明的文字讓人感覺很憂傷、凄美,不同於韓寒的叛逆,很符合當時年輕人的胃口。另外,要看他的作品是否跟別人有不同的地方,最關鍵的是——是否好看。先不講什麼文學性、藝術性。這個書來,你能不能看下去、能不能打動你,這就是標准。
而《幻城》又有改成長篇的基礎。幾經商議,春風決定把賭注壓在《幻城》上,作為2003年最重點推出的小說。
時祥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郭敬明就長篇《幻城》的出版和一些著名出版社聯系過,包括出版他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的東方出版中心,但是都沒有被看上。
於是,郭敬明跟春風達成了出版長篇《幻城》的意向,11月,時祥選專程從沈陽趕到上海,與郭簽定出版合同。這也是兩人第一次見面。這次見面郭留給時祥選的印象很深,「那個時候覺得他很瘦弱,個子很小,但是了解了之後就覺得他其實很有能量。他比一般人更有想法和創新的能力。」
在出版界,每年1月有一次全國最大的圖書訂貨會,這是發行書最好的時機,因此春風文藝出版社要求郭敬明必須要在2003年1月以前完成書稿。郭敬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因為是第一次寫長篇,感覺特別難以駕馭,心裡非常緊張。寢室每晚熄燈後,他就向同學借了筆記本電腦在教室通宵寫作。他就讀的上海大學實行三學期制,那會兒正趕上學校假期,偌大一個階梯教室只有郭敬明一個人。他說中間很多次,自己都想到放棄。
小說如期完成了。
常晶看了以後覺得非常好,而且還發現,在《萌芽》網站的論壇上,讀者急著看《幻城》後續故事U飧了他們信心。當然很多成人反映《幻城》看不懂、看不下去。其實,長篇《幻城》創作是稚嫩的,其結構,尤其後半部分鬆散,所以《幻城》最終起印數和發行方案在春風文藝出版社內引起很大爭論?
最終春風決定根據訂貨情況再商議起印數。訂貨會上的熱烈反響出人意料,也促使春風文藝出版社下定決心把《幻城》作為社裡2003年的金牌暢銷書重點推出,首印十萬——這個數字,當時許多著名暢銷書作家都望塵莫及。
《幻城》的商業神話
春風文藝出版社為此專門設計了一整套完整的營銷方案。他們邀請當時青少年文學方面坐第一把交椅的曹文軒為《幻城》寫序;專門做了《幻城》的flash;並且專門邀請了文壇比較活躍的評論家,在上海為郭敬明開了作品研討會。這些舉措在青春文學中都屬首創,「在這一代人中,恐怕還沒有誰能有這么高的待遇呢。」常晶說。此外,出版社制定了詳細的各個時期的宣傳計劃和進度,通過網路、報紙、電視等媒體發消息、做評論、訪談等等。而社長韓忠良甚至在過年的拜年賀卡中,親自致信發行商,大力推薦《幻城》。
春風文藝出版社整個宣傳攻勢劃分為3個階段。首先是「預熱」階段,以多發消息為主;第2階段為「熱銷」階段,繼續宣傳,在各地搞各種活動,並且准備加印;第3階段則是如果出現滯銷的預備方案。常晶說,那時國內這樣周詳的圖書宣傳還極少見,所以出版社精心准備的新聞稿很受媒體的歡迎,而且「幾乎不花分文」。在發行上,他們更是步步為營,「可以說,當時我們每一步都有相應的計劃,甚至包括每個經銷商、每個省、每個店所分到的圖書數量,根據各自的經濟情況和銷售情況都會有一個配額比。」
作為整個營銷策略的一部分,郭敬明至今仍在忙於簽名售書。上學時,周一到周五他在學校里上課,周末則去各城市搞簽售,並且一般每周跑兩個城市,有的城市還去過兩三次。「每到一個城市,就是進賓館,然後簽售、吃飯、走人」,時祥選回憶。
正是在春風文藝出版社一系列的營銷策略下,《幻城》的銷量節節攀升,目前已經達到了132.9萬冊。而之前,郭敬明的散文集《愛與痛的邊緣》,首印只有1萬冊;而另一部作品《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很長時間在北京沒有找到願意接受的出版社,只能拿回上海,而這本書的出版是2003年的4、5月份,正趕上《幻城》熱賣,銷量非常之好。《愛與痛的邊緣》也因此再版。
《幻城》的版稅是三個月和郭敬明結算一次。郭敬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到現在的興趣之一,還是喜歡去劃卡,看又有多少錢進賬。
在《幻城》出版之前,春風文藝出版社為了表明打造郭敬明的決心和信心,開創性地和郭敬明簽定了「買斷」合約,協議的核心是:在他大學四年期間,由春風每年出一部分資金作為他的學業補助,而他保證給春風文藝出版社長篇首發權,主題風格不限,四年中至少有一部作品達到出版要求即可。
2003年11月,郭敬明乘勝出擊,再次通過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新長篇《夢里花落知多少》,首印就達30萬冊。至今銷量也達到130多萬本。2005年《1995-2005夏至未至》起印數是50萬冊,這樣的起印數在國內原創文學出版中可謂罕見。
出名要趁早?
盡管有之後一系列商業機緣,連郭敬明也承認,他的文學成名之路是從6年前《萌芽》舉辦的的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開始的。
郭敬明在四川自貢市第九中學的高中語文老師陳澤林說,高中學理科的郭敬明一直是班上的語文課代表,也是他的「金童」。因為郭「平時書看的多,對文學的悟性高,文筆新鮮活潑,他的審題角度、表達方式往往會標新立異,在同齡人中,使人耳目一新」。在高中的郭敬明深得語文老師的喜愛。
郭敬明說,吸引他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是高一時看到《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全集》,因為「裡面的作文觀念很對自己的胃口。」錯過了第二屆的報名時間後,郭敬明對第三屆比賽早已卯足了勁。從投稿日起,他就不斷把自己的作品寄到《萌芽》雜志社,初賽投稿,別人一般只寫一兩篇,但他寫了五六篇,只要覺得完成的作品還不錯,就投過去,一直持續到截稿。
投稿前,他會把每篇文章拿給語文老師陳澤林批改,每兩天一次。陳澤林則幫他把前兩屆作文的題目進行了仔細分析。他告訴學生,「所謂新概念,就是千萬不要用傳統的方法來寫作,一定要學習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方法。」他還和郭敬明商討構思和選材。對於參賽的每一篇文章,陳澤林都仔細修改,「結尾、錯別字、病句,我都給他一一修改。」
陳澤林認為,以前兩屆一等獎的水平,郭敬明是可以達到的。因此,「他從一開始就是奔著這獎去的。」
2001年1月初的一天,郭敬明收到一封落款是《萌芽》雜志社的信,還沒拆開他就斷?「那肯定是通知我參加復賽的。」
接下來,他第一次到上海,第一次獲得全國范圍作文比賽的一等獎,第一次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與文學的關系這次「新概念大賽」的獲獎,對郭敬明而言,更大的意義是為他開啟了自己未來人生的大門。
郭敬明告訴記者,選擇再一次參加「新概念大賽」,並沒有太多的想法,那時他還想著報考心儀的廈門大學經濟專業。第二次獲獎半年以後,郭敬明沒能考取廈門大學,而只是上了第二志願上海大學。
高考失利,令郭敬明非常沮喪,他覺得「如果不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成績會好些。」這時他開始認真考慮,是不是應該走作家這條路。而高三時,他因為「新概念」獲獎,上海的東方出版中心已經將他在高中上課時隨手寫下的散文,結集成書,首印1萬本。
第一次出書的經歷,雖然和後來《幻城》的際遇天地之差,但郭當時依然非常興奮。
這部作品開始賣的並不好。現任榕樹下文化出版公司總經理的李尋歡,是榕樹下原創文學網站的創始人之一,他回憶,郭的這部作品與其他大部分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選手的書籍銷量基本相同,並未引起很大反響。但郭敬明並未失望,仍然繼續寫作、投稿。
成名的副產品,獨自承受成長之痛
對於出名,郭敬明是在《幻城》簽名售書中開始感受到,並慢慢地適應的。
郭敬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每次做《幻城》的簽售時,很怕下面沒人,覺得那會非常尷尬。實際上,那時還是學生的郭敬明,每到周末的簽售,都會見到許許多多和他年齡相仿的女孩在下面為他瘋狂地尖叫。
爭議、批評甚至謀算,在郭敬明獲得名氣和金錢的同時,同期而至。
2003年,當《幻城》單行本由春風文藝出版社發行時,網上出現許多網友指責其抄襲日本著名漫畫《聖傳》的評論。同年11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郭敬明的第二篇小說《夢里花落知多少》,該月底,媒體即爆出郭敬明涉嫌抄襲庄羽的小說《圈裡圈外》。
2003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庄羽告郭敬明抄襲一案。2004年,有媒體因郭敬明的《夢》抄襲之事,拒絕接聽陌生電話、拒絕回復短消息而稱他開始個人膨脹。
李尋歡向本刊證實,他曾從中斡旋,試圖私下解決庄、郭的紛爭。那時,他同時操作郭敬明的圖文書《刻下來的幸福時光》和庄羽《圈裡圈外》第二版。李尋歡建議郭敬明在再版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封面,印上「感謝庄羽的小說給我啟發」之類的話,並為即將再版的《圈裡圈外》寫序推薦,使庄羽再版的《圈裡圈外》能夠獲利,從而放棄訴訟。
經過徹夜長談,郭敬明接受了李尋歡的建議。但第二天下午,郭敬明又放棄了這個念頭,據說「這是春風文藝出版社的意見」。
李尋歡承認,之所以要操作莊羽的《圈裡圈外》第二版,因為當時已經有一些關於抄襲的議論,他是看準了這一賣點。而由李尋歡所在公司和21世紀出版社推出的《圈裡圈外》第二版,腰封直接打著「郭××就是抄襲這本書」的字樣。自此以後郭敬明和李尋歡再沒有業務合作。
2004年12月3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定郭敬明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權,判決郭敬明賠償庄羽損失21萬元;春風文藝出版社停止出版和銷售《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郭敬明和春風文藝出版社對此發表聲明,表示不服並將上訴。
同月20日,庄羽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法院裁決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賠償財產損失50萬元以及精神損失1萬元。之後2年多,關於郭敬明的非議不絕於耳。他幾乎每本書,都被指涉嫌抄襲。而且指責和不滿的范圍在擴大,2005年12月20日,當郭敬明坐在「搜狗網路超級女聲」上海唱區10強晉升賽的評委席上,毫不避諱地亮出藝人身份時,媒體指責其「既要作家名又要藝人利,郭敬明少年成名太貪心」。
有自稱郭敬明好友,站出來揭露其過往的種種「劣跡」;又傳郭敬明因嫌稿酬太低,拒絕為《萌芽》雜志50周年寫稿;一批80後作家聲稱要集體封殺郭敬明;還有人指責他是法盲
盡管事後,郭敬明在自己博客上,將自己與《萌芽》編輯的MSN對話內容貼出來,以示冤枉,但此時,應者寥寥。
郭敬明在6月5日的博客里,回應了法院對其抄襲案的終審中要求「道歉」的判決,他稱自己「不會道歉!金錢、名聲,這些東西,真不是那麼重要,我都可以給予,惟獨道歉,哪怕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也決不會迫於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放棄了曾經創作時的辛苦,放棄了所有依然喜歡著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此舉得到他的粉絲的支持,而更多是來自社會各界的不滿和不解。
這個處在風口浪尖的國內最暢銷的「80後」作家,以這樣近似「不講理」的宣言,告別了他22歲的最後一天。
㈤ 郭敬明 《島》中一篇叫《迷藏》的短篇小說。原文!!!
《他和她的迷藏》上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800914.html
《他和她的迷藏》下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800918.html
雖然很喜歡郭小四,但不喜歡這篇文啊~
㈥ 郭敬明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但是原話我不記得了是什麼啊
原話是:
"我記得自己小時侯很喜歡的一個小寓言,是說一隻野獸受傷了,它會悄悄地找一個沒人的山洞躲起來慢慢舔傷口,它不哭不難過,可是一旦有人噓寒問暖,它就受不了了.我想我就是那隻野獸,當我在外面橫沖直撞傷痕累累的時候,我的眼淚都不會流出來,我會一個人小心躲起來,有時候躲在自己的房間里望著我的那個和聞婧一樣有著色咪咪的眼神的玩具貓,有時候躲在自己心裡卻在別人面前笑的沒心沒肺,可是我害怕看見小北微微聞婧他們憂傷的臉,我看到他們為我心疼為我難過的時候,我會比他們更難過."
累!!
㈦ 從作家到導演,郭敬明、韓寒是怎樣做到的
感謝閱讀小編的百家號內容「郭敬明和韓寒都是當紅的作家,最大的差距是這個!」,喜歡本文還可以訂閱我的百家號,每日將給您帶來更多更有用的情感資訊,謝謝。
近幾年,郭敬明的小說《小時代》系列、《幻城》、《爵跡》等接連被改編成影視作品登上熒幕,盡管口碑不一,但小四還是憑借超高的話題度賺的缽滿盆滿,堪稱是「人生贏家」,但即使兼具過人的才華和超強的吸金能力,34歲的郭敬明卻依舊無人敢嫁,至今孤身一人,背後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曾經有網友在微博曬出一張郭敬明剛從賓士車中走出的照片,照片中郭敬明染著金發,穿著黑大衣,潮范十足,引無數網友圍觀,但尷尬的是,站在賓士車旁的郭敬明幾乎與車身等高,該網友還艾特了郭敬明,並問道:「誰能告訴我賓士S350的車身高度是多少?」額,這明顯就是搞事情嘛,誰知「賓士客戶服務中心」還真的做出了回復,稱該系列轎車高度為1485毫米。那麼,問題就來了!已知該車高度1.48米,求郭敬明的身高幾何?
身為中國青年作家的領軍人物,韓寒和郭敬明的關系卻是「水火不容」,韓寒評價郭敬明時說「我和他男女有別」,至今仍是小四心中的一根刺,都說前世的一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但郭敬明這輩子大概都不想再見到韓寒了吧!
為了顧及郭敬明的自尊心,吳亦凡特意選擇坐在沙發上和小四聊天,但戲劇性的是,吳亦凡即使坐著也比郭敬明站著高,吳亦凡的內心:怪我嘍?
甚至跟男助理走在機場也被人網友調侃:你要是不戴口罩,我還以為是個帥哥領著他兒子呢,但你非要帶個墨鏡口罩裝明星,這小身板我一看就知道是你!
小編有話說:謝謝各位英雄好漢,這么英武不凡的你還可以抽出時間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有什麼幫助到您的,小編甚是歡喜,也請您點一下關注,每天觀看最新資訊!如果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歡迎網友們在下方評論區隨意吐槽!小編扛得住!
㈧ 郭敬明地方不
個人作品集《愛與痛的邊緣》、《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夢里花落知多少》、《刻下來的幸福時光》、《天亮說晚安》、《天下》、《一夢到天亮》
㈨ 求郭敬明說過的一句話,不是小說里的,是他口說的。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我們才一兩個人,走不成路。
㈩ 郭敬明連2020年最後一天都不放過,遲來的抄襲道歉,他這么做有何意義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郭敬明終於承認了自己十五年前的抄襲行為,並且對作家莊羽公開道歉。為了這一個道歉聲明,很多人等了很多年,也堅持了很多年,在100多名影視行業從業者聯合抵制下,郭敬明不得不低下頭高傲的頭顱,公開致歉並表示會將抄襲作品的全部收益轉交給庄羽,來表示他道歉的誠意。不論如何,這份道歉聲明的作用是積極的,對於郭敬明的後續表現,我們也拭目以待吧。
郭敬明這么做的意義,首先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在100多名影視行業從業者對他發起聯合抵制後,郭敬明的個人事業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為了大局考慮,他不得不出來公開道歉;其次,平息輿論壓力。已經過去十五年的抄襲事件引發了巨大的爭議,社會輿論也在不斷發酵,為了平息國內輿論的不利影響,郭敬明也迫不得已主動站出來承認抄襲並公開道歉;最後,有效的挽回個人形象。郭敬明的這次公開道歉不僅對挽回他已經崩塌的個人形象非常有利,而且也可以利用這次事件對公眾的影響再一次進行營銷炒作。
郭敬明的個人形象本來就不好,再加上這次抄襲風波再起,他個人形象已經崩塌,而公開道歉確實對挽回他的個人形象非常有利,還能利用大眾的對這件事的關注再次營銷一波,是一個非常巧妙的危機處理方式。
你覺得郭敬明的道歉能挽回他的形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