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娘穿龍鳳褂有什麼講究
龍鳳褂的講究
龍鳳褂還有一種稱呼叫秀禾服,是中式新娘禮服的一種,源自滿洲人的服飾。早期秀禾服的刺綉工藝以東三省最地道出色,但由於廣東人多穿褂裙出嫁,視之為體面,所以,這種手藝亦南傳,至今以潮汕手工最著名。
古時候的南粵,不同的輩分穿的裙褂會有所不同:新娘子一般會穿大紅色的裙褂,多數會穿「褂皇」;長輩(新娘的母親、新郎的母親)會穿黑衣紅裙或全黑的「大五福」;親屬(也屬長輩,如:姨媽,姑媽,姐姐,親嫂等)會穿紅色或黑色「中五福」或者「小五福」。其他親朋,穿傳統服飾則可,不規定是裙褂。
流傳至今,這些傳統規矩已經寬松不少,簡化為新娘子穿大紅裙褂,長輩如果要穿裙褂,會選較為成熟的棗紅色、紫紅色。裙褂的檔次則按照各人經濟條件來選擇。
如果在婚禮上新娘穿龍鳳褂,新郎總不能穿西裝,但穿長衫馬褂又太誇張。中山裝改良而成的上衣,相近的暗花和刺綉,和新娘的裙褂「天生一對」。
龍鳳褂的款式
龍鳳褂的「褂」是指上身的對襟衣,「裙」則是下身長裙。隨著時代改變,裙褂的款式也有不少變化。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裙褂是「黑褂紅裙」,之後演變為「紅褂紅裙」。以前的褂是唐裝剪裁,直膊、衫身闊大、扣花鈕,現在流行的款式,已經改良為西裝膊、修腰、中袖、拉鏈設計,變得更時尚及舒適。中袖的設計,除了突出新娘子的體態美外,也為了可以看到新娘子所佩戴的手鏈、手鐲等金器飾物,表示對親友們送的禮物的感謝。
以前,以綉龍鳳、鴛鴦、花草等吉祥圖案為主,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珠片、珠石裙褂,圖案以龍鳳為主,取龍鳳「呈祥」與「情長」的同音寓意,俗稱「珠仔褂」;到六十年代則開始有金銀線刺綉,圖案除龍鳳外還綉上五隻可愛的小蝠,寓意 「五福臨門」,這樣的裙褂俗稱「五福褂」。時至今日,裙褂上的圖案以龍鳳為主,以「福」字、「喜」字、牡丹花、鴛鴦、蝠鼠、石榴等寓意吉祥、百年好合的圖案點綴。
現在在市面上我們可以見到兩種褂型:直衣擺與水波腳衣擺。直衣擺是一直以來最傳統的款式。水波腳衣擺,顧名思義,衣擺會像波浪一樣的形狀,款式比較特別,刺綉做工也會相對比較復雜,價錢也會比直衣擺的貴。
龍鳳褂的長度剛到腳踝,所以紅鞋的搭配還是很重要的。跟龍鳳褂一樣是刺綉而成的綉花鞋無疑最相襯之物。
如何挑選龍鳳褂
通常訂做龍鳳褂的店鋪也有租賃裙褂的業務,600-700元/日。由於龍鳳褂不能如一般衣物清洗,租賃時最多隻能更換領口、袖口等貼身部位的活動布條。結婚凡事講求「好意頭」,對經濟上有條件的人,裙褂行家還是建議大家買「頭褂」———度身定做的全新裙褂,裙褂的價格,就是根據手工多少、精細度而定的。
縫制一套龍鳳褂並非易事,由畫稿至完工全部工序要以人手製作。客人選好款式之後,他就要開始畫圖,為了好意頭,一套龍鳳褂規定由9幅刺綉片組成,一畫就是兩三周,然後把圖「掃」到綢緞上,通過用針刺出針孔,在綢緞上「畫畫」。最後把綢緞上架,分10多個方向、3種方式把綢緞緊緊固定,才能開始長達幾個月的刺綉工藝。如果想圖案對稱,手工統一,刺綉最好由同一人完成,不過這樣的話,要完成縫制一套秀禾服需時三個月至一年不等。
根據手工分,也可以說是根據金銀線的密度來分,裙褂價格依次為:褂皇、大五福、中五福、小五福、龍鳳褂。
溫馨提示:
1、要察看龍鳳褂底部是否線步分明,刺綉是否具立體感;要分辨新舊,應先看袖口,看有否掉線。
2、大紅以外的其他顏色在古時是填房入門所穿之色,所以龍鳳褂應該選大紅色,內里可穿粉紅或大紅色絲質內衣。傳統上,龍鳳褂是「著一次,嫁一次」,所以試穿龍鳳褂時不能同時試穿整套褂,須分上、下半身試穿。
3、除了褂皇、褂後之外,其他秀禾服的密度很難分級,建議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主要看裙上的刺綉密度。客人可先挑選已綉好的褂片,然後在選定的褂片上簽名作實,再交由師傅度身製成裙褂,可以加快訂做龍鳳褂的時間。
㈡ 龍鳳呈祥圖案有什麼講究
龍鳳呈祥
在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中,《龍鳳呈祥》是很好看的一種。畫面上,龍、鳳各居一半。龍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鳳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周圍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氣。
龍和鳳為什麼要配合著、對應著出現呢?
陝西寶雞北首嶺仰韶文化遺址曾出土一件"龍鳳紋"彩陶細頸瓶。這件珍貴文物說明,龍和鳳都起源於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期,而且是同步的。
作為源遠流長、蘊含豐富的文化現象,龍和鳳都是中華民族的圖章、徽記、標志和象徵。如果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按其功能效應的大小排個座次的話,龍無疑是要坐第一把交椅的,那麼,第二位就該是鳳了。
龍是古人對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和雲、雷電、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是龍的主要集合對象,因此,龍常常被稱為"鱗族之長"、"眾獸之君"。
鳳是古人對多種鳥禽和某些遊走動物模糊集合而產生的一種神物。長翅膀的鳥禽是鳳的主要集合對象,因此,鳳便登上了"羽族之長"的寶座,有"百鳥之王"之稱。
龍有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靈異、征瑞、兆禍、示威等神性。
鳳有喜火、向陽、秉德、兆瑞、崇高、尚潔、示美、喻情等神性。
神性的互補和對應,使龍和鳳走到了一起:一個是眾獸之君,一個是百鳥之王;一個變化飛騰而靈異,一個高雅美善而祥瑞;兩者之間的美好的互助合作關系建立起來,便"龍飛鳳舞"、"龍鳳呈祥"了。
鳳的取材對象主要是鳥禽,而鳥禽絕大多數都是喜歡溫暖,喜愛陽光的,因此,鳳凰又稱"太陽鳥"、"陽禽"、"火精",所謂"丹鳳朝陽"、"鳳鳴朝陽"、"火鳳凰"。
這樣,從新石器時代到盛行陰陽五行學說的春秋戰國時期,鳳大都是以"陽物"的面貌出現。
而龍,因其取材對象多為"水物"、"水獸"和"水象",從而在其形成的初期,基本上是屬"陰"的。
龍和鳳的配合、結合、對應,反映著古人的陰陽觀。
出土的商代和戰國時期的玉飾、玉佩,有的龍銜鳳,有的鳳馱龍,有的龍在鳳下,有的龍鳳同體,說明當時人們已認識到:陰陽是不同的、相對的,又是相關的,誰也離不開誰的。
屬於殷商時期的"龍鳳冠人形"玉佩比較典型。龍在右,鳳在左,龍張口低頭,鳳曲頸揚首。龍鳳連體,且同時被人戴在頭上,既反映著陰陽諧和的觀念,也可見當時龍鳳受人們尊重的程度。
如果說"龍鳳冠人形"玉佩反映的是古人對龍和鳳的尊重,那麼,反映在"龍鳳人物"帛畫上面的就不僅僅是尊重了。
此帛畫出土於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畫面上的龍,豎身卷尾,頭臉朝天,肢爪劃動,躍躍欲上。旁邊是它的合作夥伴--昂首展翅,颯然飛舉的鳳。龍鳳之下,站一位雙手合掌、祈求升天的裙服女子。
顯然,龍和鳳在這里密切合作,共同承擔著導引人們脫離俗塵,升達天堂的重任,--是人們崇拜、祈禱的對象了。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一批龍和鳳交纏、糾結在一起的圖形。
出土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墓葬的"四龍四鳳"方案器座就很有名。木質案面已朽損不存,案座為四龍四鳳纏繞盤結,四條卧鹿為案足,分列底盤四周沿下。龍為雙身三尾,尾梢反掛龍角;龍肩生出雙翼,龍翼彼此連接。鳳頭鳳爪從龍尾的連環中探出。龍的鱗片和鳳的羽毛清晰可辨。
湖北省江陵馬山一號楚墓曾出土一批絲織品,上面的刺綉紋樣都是絢麗秀美的龍和鳳。有"蟠龍飛鳳紋"、"舞鳳逐龍紋"、"舞鳳飛龍紋"、"龍鳳合體紋"等等。這些紋樣上的龍和鳳,或翩翩對舞,或逗嬉成趣,或交纏糾結,或顧盼生姿。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年孔子曾專程赴洛邑拜見老子。回來後,孔子三天不講話,弟子們問他見老子時說了些什麼,孔子感嘆道:我竟然見到了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翔乎陰陽",我"口張而不能合,舌舉而不能訊",又怎麼能規諫人家呢!
這是孔子稱老子為龍。
另一則故事說:老子見孔子帶著五位弟子在前面走,就問道:前邊都是誰?回答說:子路勇敢、力氣大,子貢有智謀,曾子孝順父母,顏回注重仁義,子張有武功。老子聽後感嘆道:我聽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鳳,"鳳鳥之文,戴聖嬰仁,右智左賢"。
這是老子比孔子為鳳。
龍鳳是天生的一對,孔老也是天生的一對。如何解釋這種"天生巧對"現象呢?
我們說,孔子用龍比老子,是取了龍升天潛淵、靈異善變的神性,來比老子的靜動自如的神采,和縱橫天地不拘一格的思辨才能的。老子用鳳比孔子,則是取了鳳的親德嘉仁的神性,來比孔子的智善和悅的品性,和仁愛為本、律己惠人的聖德的。
這大概是文獻中最早的有關龍鳳配合、對應的記載了。
大約從秦漢開始,龍和鳳的關系有了變化。
一方面是繼續對應、結合,如秦代的"鎏金龍鳳紋銀盤";漢代的"四神紋"瓦當、陝北榆林出土的漢墓石門上的龍鳳紋;北魏的墓誌邊緣裝飾畫:仙人乘龍跨鳳石刻;隋代的青瓷鳳頭龍柄壺;唐代的龍鳳紋銅鏡;宋代的鳳紋龍把玉碗;元代的龍泉窯貼花龍鳳紋蓋罐;明代的天壇祈年殿的龍鳳圖、龍鳳石;清代的琺琅彩龍鳳紋雙連瓶、刺綉龍鳳呈祥圖案、彩綉龍鳳雙喜紗簾,等等。
這樣的對應與結合,一直延續到當代。
另一方面,龍的身上開始有了象徵君主帝王的神性--君主帝王們都說自己是"真龍天子",如秦始皇稱"祖龍",漢高祖是其母感蛟龍而生,而且生得"隆準而龍顏",王莽要"當仙成龍",漢光武帝"夢赤龍",等等。
既然帝王們稱龍比龍,作為對應,帝後妃嬪們就開始稱鳳比鳳了。帝王服"龍袞",帝後便戴"鳳冠";帝王住"龍邸",帝後便居"鳳樓";帝王有"龍火衣",帝後便有"鳳頭鞋",等等。
這樣一對應,鳳便有了一個大的變化:即由"陽"轉"陰",整體上趨於"雌性化"。因為,帝王們絕大多數都是男的,手中又掌握著至高無上、威力無邊的權力,加上龍由於集合對象的廣泛,身上已集納和具備了眾多"陽物"的特性,其呼風喚雨的威力、飛舉變化的能量,也和屬"陽"的男性相吻合;而鳳由於其外表美麗,更和喜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屬"陰"的女性相接近。
還有,鳳,本是鳳凰的簡稱,鳳凰是分雌雄的:雄為鳳,雌為凰。所謂"鳳求凰"。但在和作為帝王的龍對應之後,就雌雄不分,整個地"雌"化了。
湖南衡陽的牌樓鄉,有一個名為"游龍戲鳳"的牌樓沖。相傳早年有個皇帝巡遊到此,結識了聰明漂亮的賣酒女子李鳳姣,於是演繹出一段"游龍戲鳳"的故事。有人還據此編了一出戲上演。
後來李鳳姣不幸去世,皇帝聞訊,下詔在當地的鳳凰山麓建了這座石質牌樓以示懷念。
相傳唐朝初年,精通星相學的袁天綱從京師長安南下入蜀,於端陽節這天到達利州城,即現在的廣元市。當時,嘉陵江里正在舉行龍舟競賽,利州都督武士約一家也坐在官船上觀看。突然,從江水深處竄出一條烏龍,搖頭擺尾地向西山飛去;幾乎是同時,一隻鳳凰也伴著彩霞飛來,在東山頂上長鳴一聲,然後向北方飛去。眾人和武都督夫妻都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惟有袁天綱爽聲大笑,說:"這叫龍鳳呈祥,此地必出貴人。"第二年正月間,武都督的妻子生下一個女孩,就是後來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
據說武則天兩歲的時候,武都督還請袁天綱看過相。當時武則天身穿男孩的服裝,由奶媽抱著。袁天綱端詳一會兒後,驚嘆道:"日角龍顏,龍睛鳳項,伏羲之相,貴人之極也。"當得知是個女孩時,仍斷言:"是女,亦當主天下。"
這樣的傳說,難脫附會編造之嫌。但神話思維和造神活動,本來就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因此,有意味的傳說一般都久傳不衰,且越傳越奇,成為一種可以開發利用的文化資源。比如,利州人就根據"龍鳳呈祥出貴人"的傳說,將當年的西山、東山改稱烏龍山和鳳凰山。還在烏龍山修了皇澤寺,在鳳凰山建了鳳凰樓,--兩座建築物已成為廣元城的標志。
晚清時期,名義上有皇帝,實際權力卻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皇帝是"龍",後妃為"鳳",龍為主,鳳為從。這是"傳統文化",慈禧心中不悅,卻不能徹底變更,折衷的辦法是龍鳳並舉。於是,清朝的皇家宮苑裡就有了一些被稱作"龍鳳呈祥"的景緻。
頤和園仁壽殿前露台上就陳列著銅龍和銅鳳,當年慈禧太後就是在這龍鳳噴出的裊裊香煙中,接受群臣的朝拜,進行她的"垂簾聽政"的。
殿前還有三棵大松樹,傳說某年慈禧過生日,李蓮英為了討好主子,在三棵松樹上掛滿了彩燈。一棵樹飾作龍形,另兩棵樹緊靠在一起,一棵飾成鳳凰頭,一棵飾成鳳翅鳳尾。合在一起稱作"龍鳳呈祥"。這樣的壽禮使慈禧心花怒放,重賞了李蓮英,還傳旨在全園各大殿都裝上電燈。——這差不多是中國最早使用電燈的記錄。
頤和園昆明湖中,南湖島最大,俗稱龍王廟,位於湖的東南部,島上有龍王廟一座。這座圓形小島叫鳳凰墩,原來的名字叫游龍閣,是為龍王准備的行宮。相傳,慈禧有次游湖,問及此島的名字及來歷,太監如實稟告,慈禧很不高興。——專權的西太後,當然不喜歡處處是"龍"。李蓮英見狀,就出主意改名,於是,"游龍閣"就變成了"鳳凰墩"。
這個鳳凰墩與龍王廟相對稱,構成了頤和園中的另一處"龍鳳呈祥"。
在龍鳳對比中,突出鳳,可以說是慈禧一生的追求。她在德和園看戲時的座位,就不稱"龍位"或"龍椅",而稱"金漆琺琅百鳥朝鳳寶座"。據說,她起初常讓光緒皇帝陪她看戲,卻不給這位"兒皇帝"座位。可憐的光緒只能站在她身後。後來,名丑劉趕三心中不平,在演出時有意加了這樣一句台詞:"你們瞧,我是個假皇帝,還有座可坐,可那位真皇帝,卻連個座也沒有。"也許是慈禧看戲時心情還算好吧,她沒有怪罪劉趕三,倒讓人給皇帝搬了把椅子。
清東陵的定東陵是慈禧和慈安的陵寢。這慈禧陵三殿,其耗金之巨,工藝之精,使明清二十四位皇帝的宮殿為之遜色。尤其是隆恩殿正中的丹陛石雕更是別出心裁。這塊石雕寬一米六,長三米多,圖案為"鳳引龍":一隻高高在上的大鳳,凌空展翅,穿雲俯首;一條出水小龍,曲身揚首,仰望大鳳。同樣寓意的圖案還出現在隆恩殿周圍的漢白玉欄桿上。而在月台的抱喜石上,乾脆就"鳳在上,龍在下"了。這些團鳳,聳冠瞠目,翅翼微張,顯得志得意滿,簡直是不可一世的驕鳳!而身居下位的行龍,小頭細身,唯驕鳳的神采是瞻,實在是一副可憐相!
慈禧這種將鳳抬高到龍之上的做法,在漫長的龍鳳文化發展史上並不多見。一般情況下,都是龍為主鳳為從,龍第一位,鳳第二位;同時出現的時候,多是龍高鳳低,龍大鳳小,龍多鳳少,顯明地反映著中國男權社會的現實。
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金冠,是用很細的金絲編織而成的,上飾造型生動的"二龍戲珠",堪稱"龍冠"。而皇後戴的"鳳冠"有三頂,一頂是"三龍三鳳冠",一頂是"九龍九鳳冠",一頂是"六龍三鳳冠"。上面的裝飾的金龍,均在翠鳳之上。
龍鳳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神物,體現著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帝王、帝後自然不能全部壟斷。
龍與鳳配合、對應的情形,廣泛地流行於民眾之間,反映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習俗之中。其寓意,多是陰陽合諧,婚戀美滿,求吉祈福。
居住在東北的朝鮮族,有"龍鳳匹配"的傳說:龍子先化作蛇郎再化作英俊小伙兒向三姑娘求愛,婚後即去應考,三姑娘的姐姐偷燒了龍子留下的蛇皮,使考中狀元的蛇郎只能以龍身飛回。三姑娘見狀自殺,變成了一隻火紅的鳳凰。於是龍鳳和鳴,雙雙飛向天堂。
北京孔廟內出售一種石刻拓片,圖案以上龍下鳳為主,配以松、鶴、麒麟,構成一個大大的"壽"字,取名"龍鳳呈祥"。
在孔聖人的家鄉山東曲阜,隨著尼山硃砂石的發現和開掘,興起了刻送龍鳳印章的習俗:小孩出生,是男娃就選龍,寓意"望子成龍";是女孩就選鳳,寓意"望女成鳳"。或小夥子選鳳送姑娘,姑娘選龍送小伙,寓意"龍鳳"良緣,幸福綿長。
如果那位喜得有男有女的雙胞胎、三胞胎、四胞胎,人們就要以"龍鳳胎"相稱了。
表現在語言上,有"龍飛鳳舞"、"龍章鳳姿"、"龍盤鳳逸"、"龍眉鳳目"、"龍肝鳳髓"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龍識珠,鳳識寶,牛馬只會識稻草",等等。
龍鳳還進入了廣告用語。如陝西西鳳酒的一則廣告詞就是:"西鳳酒,西鳳酒,伴我龍族到永久"。
喜歡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種銅錢比較珍貴,叫龍鳳通寶。龍鳳通寶是元朝"紅巾軍"農民起義迎立韓林兒為帝,建元"龍鳳"時鑄行的貨幣。此幣正面有楷書陽文"龍鳳通寶"四字,字體端莊。但正、背面都沒有龍鳳圖紋。
有龍鳳圖紋的錢幣是太平天國特大花錢。這種大花錢不是用來流通的,而是一種具有開爐性質或是為慶祝成功特別鑄造的紀念幣。現已發現的大花錢有大小不同的六七種。最大的重九斤左右,大小和重量堪稱有史以來的錢幣之最。大花錢正面有二龍搶珠圖案,背面有雙鳳圖案。
龍鳳金牌是中國人民銀行於1983年首次發行的高純度金質紀念章,一套兩枚。其正面圖案為騰飛的龍鳳。
雙喜龍鳳銅章也是一種有收藏價值的紀念章。上海造幣廠製造,1984年發行。全套兩枚。正面圖案為喜字和雙喜鵲,背面圖案為飛龍和飛鳳,寓意喜慶和吉祥。
龍和鳳還相依相伴地飛出國門。
可以說,中華文化波及到那兒,那兒就有龍和鳳驕健華美的英姿;華夏兒女的腳步走到那裡,那裡就有"龍鳳呈祥"。
這些龍鳳圖案,雖以各個國家文化的不同而有所變異,但其基本形態都來源於、取材於華夏龍鳳;其寓意也和中國本土龍鳳相一致:陰陽和諧、婚姻美滿、吉祥福瑞。
漢代流行一種龍,叫應龍。應龍是長翅膀的龍。翅膀該是鳳的特徵了。清代還出現了鳳尾龍,曲折彎轉的龍軀,甩一條鳳凰的翎狀花尾。
鳳的翅膀和花尾,出現在龍的身上,這龍就有了鳳的成分,龍性中就有了鳳性。
商代有一種鶚卣,其底部的變形鳳紋,長著龍角,甩著龍尾。《說文》講鳳時,說鳳身具"龍文"。鳳身上當然是羽紋了,這羽紋和龍身上的鱗紋在古人眼裡竟然是一回事。這些都說明鳳身上也吸取了龍的東西,鳳性中也有龍性。
龍和鳳的互相吸取,反映著龍鳳崇拜的交融互滲。就像世間男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樣(所謂"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龍和鳳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龍有種種神性,這些神性要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力",力量的"力"力度的"力"。
鳳也有種種神性,這些神性也可以歸結成一個字:"美",美好的"美",美麗的"美"。
龍是力量的象徵,鳳是美麗的象徵。龍和鳳的結合,是力和美的結合;龍和鳳的對應,是力和美的對應。
沒有鳳,龍就是孤單的龍;沒有龍,鳳就是凄清的鳳。龍因力而生,鳳因美而活。龍的力為鳳的美提供著支撐和歸宿,鳳的美為龍的力提供了目標,增添著特別迷人的風情。
㈢ 佩戴龍鳳玉佩有什麼講究呀謝謝
要說這玉的佩戴講究那得從玉的屬性說起。玉是埋藏在底下幾千年甚至是上億年形成的礦物,裡面含有大量的礦物元素且具有一定的靈性。所以人們常說玉能養人,身體好的佩戴者能將玉戴活,時間長了玉會變得通明透亮。身體不好的佩戴者玉中的礦物元素會逐漸被人體吸收達到保健的效果。古人也常以與為美,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和佩戴者可以說就是一體的,相互保養。所以其實戴玉是一種修身養性,時間越長約好。因為玉的這種特殊屬性所以玉一定要帶在左手上,左進右出,這樣才更利於身體的循環。
㈣ 龍鳳鴛鴦佩怎麼戴,男的戴龍還是女的戴龍
一般來說的話肯定是男的帶龍呀,因為男的帶龍顯得這個男生是非常大氣的,同時也能夠體現出來這個男生的氣質,還有這個男生的身上感是非常好看的。
㈤ 請問有沒有古代身穿龍鳳袍男女成親圖,帶著紗帽的麻煩發給我拜託了。。
冬天,深褐色 的海面顯得很凝重。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經常氣勢洶洶的掠過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後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濺起數丈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轟響,有時竟把岸邊數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幾米遠的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許多煙台人和外地的遊客,紛紛頂著寒風跑到岸邊,觀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還有的不顧被浪花打濕衣服,站在岸邊,以那數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壯麗的風景線。
春天,海水變得綠瑩瑩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從北面遙遠的地平線嬉笑著追逐著奔向岸邊,剛一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後又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大海也不例外。脫去冬裝的漁民們駕船駛過平靜的海面,到養殖區去播下希望的種苗,期待著收獲的季節。
夏天,來自南太平洋的風使許多南面臨海的城市感到濕漉漉的,而這股帶著潮氣的風經過膠東半島崇山峻嶺 美麗煙台的海的阻攔、過濾,到達北面臨海的煙台時,只剩下涼爽和愜意。因此,夏日煙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鏡,宛如一個恬靜、溫柔的少女。清晨,太陽像被水沖洗過的紅色氣球,飄飄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著長長的倒影,每一次的海邊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晚上,平靜的海面倒映著萬家燈火,岸邊的石凳上坐滿了遊人,他們腳下,是海浪與堤岸的呢喃細語。
走出夏日的浪漫,煙台的海步入秋的高遠。久居這座城市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到立秋這天,海水立刻變得格外湛藍,天空也顯得格外明朗,較之昨日,空氣中立刻就有了秋的涼意。告別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
煙台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煙台人在這里上演著威武雄壯的活劇。
編輯本段
課文賞析
《煙台的海》文美海美人更美。
課文《煙台的海》生動的描寫了煙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以及人們的生活。作者巧用擬人比喻 海邊的海鷗使文章讀著親切,如見其景。「小山似的涌浪像千萬頭暴怒的獅子,從北邊的天際前赴後繼、鍥而不舍地撲向堤岸,濺起數丈高的浪花,發出雷鳴般的轟響……」把浪比作小山,比暴怒的獅子,把浪聲比雷鳴,一句連用三個比喻,把大浪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從北邊遙遠的地平線嬉笑著追逐著奔向岸邊,剛一觸摸到岸邊的礁石、沙灘,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後又撲了上來,像個頑皮的孩子。」「嬉笑」「追逐」「害羞」等表人動作的詞來形容大海,又把海浪比作了頑皮的孩子,生機勃勃,讓讀者不由喜歡,倍感親切;「夏日煙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鏡,宛如一個恬靜、溫柔的少女。清晨,太陽像被水沖洗過的紅色氣球,飄飄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著長長的倒影,每一次的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把煙台的海水、初生的太陽描繪得鮮活靈動,如在眼前,充滿生機。
「氣勢洶洶」「綠瑩瑩」「濕漉漉」「飄飄悠悠」「世世代代」等疊詞也使文章讀來朗朗上口,開拓了意境,充實了內容,加強了文學作品的感染力。「前赴後繼」「 鍥而不舍」「如痴如醉」「崇山峻嶺」「呢喃細語」等成語使文章表達更凝練,讀起來意猶未盡。
海美。煙台的海四季不同,冬天凝重,波翻浪涌,濤聲轟鳴,那是一份雄壯的美,與江南的冷風寒雨,與塞北的大雪紛飛不同,讓人感受到海對人們的召喚與挑戰;春天輕盈,浪花嬉笑,追逐奔跑,那是一份愉悅的美;夏天寧靜,海水如鏡子似少女,太陽像氣球,那是一份如痴如醉的美;秋天高遠,海水湛藍,天空明朗,那是一份帶這涼意的舒適美……然而,煙台的海再美,如果沒有人民,那麼會平添一股空曠與蒼涼。
人更美。冬天的寒冷與巨浪並沒有使煙台人蟄伏室內,他們頂著寒風,欣賞這蔚為壯觀的景象,還以巨浪為背景拍照留念,他們留下的僅僅是照片嗎?我們分明看見了他們詩意的生活剛強的心。春天,大海蘇醒了,漁民們駕船撒種苗了,他們種下的還有生活的希望,勤勞漁民平添了大海的生機。夏天,人們賞日出,看夜景,他們呢喃的是大海的美與生活的美,人海相依,美得相得益彰。秋天,漁家出海,貨輪起錨,唱響了生活之歌,上演著威武雄壯的話劇。
海因人而美;人因海而更美!
課文中心
課文主要描寫了煙台的獨特景觀: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遠,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煙台人的勞動與生活。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感。
冰心
《煙台的海》 冰心煙 台 的 海
(冰心)
大海呵!
哪一顆星
沒有光?
哪一朵花
沒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沒有你波濤的清響?
賞析
1901年5月,冰心全家遷至上海。1903年,父親謝葆璋受命海軍訓練營營長,同時負責籌辦海軍學校,此時,隨父親遷至煙台。在煙台,冰心居住時間長達8年,度過了她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煙台,冰心稱之為第二故鄉,煙台的海與山,煙台的水兵與燈塔,給冰心「海化」性格和愛國主義思想最初的影響,也給冰心最初的文學啟蒙。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於福州一個具有愛國、維新思想的海軍軍官家庭,她父親謝葆璋參加了甲午海戰,抗擊過日本侵略軍,後在煙台創辦海軍學校並出任校長。冰心出生後只有7個月,便隨全家遷至上海,4歲時遷往山東煙台,此後很長時間便生活在煙台的大海邊。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開闊了她的心胸;而父親的愛國之心和強國之志也深深影響著她幼小的心靈。曾經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冰心隨父親在海邊散步,在沙灘,面對海面夕陽下的滿天紅霞,冰心要父親談談煙台的海,這時,父親告訴小女兒:中國北方海岸好看的港灣多的是,比如威海、大連、青島,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國人佔領了,「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只有煙台是我們的!」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靈。1999年2月28日21時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因一生正好度過一個世紀,後被人稱為「世紀老人」。
孫為剛
孫為剛,男,1952年7月出生,山東招遠人。17歲進工廠,做過7年工人,當過7年秘書,後改行做記者至今。發表新聞和文學作品150餘萬字,出版個人專著5部,主編專著4部,若干作品在全國和全省評選中獲獎,報告文學《遠洋漁歌》、散文《煙台的海》被選入語文教材。曾任《煙台日報》文藝部主任、《周末》編輯室主任、專刊部主任,現為煙台日報社高級記者,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
個人專著
《沖出渦流》(通訊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醞釀才能芬芳》(通訊集、中國科技教育出版社)
《老家》(散文集、人民日報出版社)
《鄉親》(散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
《遠洋漁歌》(報告文學集、中國文學出版社)
主編著作:
《煙台日報社志》(新華出版社)
《一起分享——煙台日報60年作品選》(新華出版社)
《一路同行——「我與煙台日報社」徵文集》(新華出版社)
《煙台日報傳媒集團年鑒(2007)》(中國出版社)
其中《煙台的海》已被收入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蘇教版(選作課文有改動),位置為第三課和小學五年級上學期滬教版第34課。
個人榮譽
報告文學《遠洋漁歌》1991年獲山東省首屆企業文學獎三等獎,散文《跨越百年的巨響》、《鐵塔上的鳥巢》獲2003、2004年中國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
孫為剛
編輯本段
煙台概貌
煙台市是山東省的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轄4區7個縣級市和長島縣。依山傍海,氣候宜人,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最大橫距214公里,最大縱距130公里,面積13745.95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643.60平方千米,海岸線曲長702.5千米,海島曲長206.62千米,人口692萬,有少數民族47個。煙台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環渤海經濟圈內以及東亞地區國際性港城、商城、旅遊城。煙台地形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山地佔總面積的36.62%,丘陵佔39.7%, 平原佔20.78%,窪地佔2.90%。
遠眺煙台山
佔20.78%,窪地佔2.90%。低山區位於市 域中部,主要由艾山、羅山、牙山、磁山、昆嵛山、招虎山等構成,山體多由花崗岩組成,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為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區分布於低山區周圍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緩,連綿逶迤,山坡平緩,溝谷淺寬,溝谷內沖洪積物發育,土層較厚。因煙台市域降水較充沛,空氣濕潤,氣候溫和,低山丘陵一年四季林木蔥蘢,明媚如畫。春天,滿山蒼翠,花香襲人;夏日,鬱郁蔥蔥,一片生機;秋季,果林紅葉,五彩紛呈;到隆冬時節,銀裝素裹,玲瓏剔透。
市域內,河網較發達,中小河流眾多,長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條,其中流域面積300平方公里以上的
艾山
河有五龍河、大沽河、大沽夾河、王河、界 河、黃水河和辛安河7條。主要河流以綿亘東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羅山、大澤山所形成的「膠東屋脊」為分水嶺,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黃海的有五龍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黃海的有大沽夾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黃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點,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屬季風雨源型河流。其沖積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層厚而肥沃,盛產蘋果、大櫻桃、梨和葡萄。
年平均降水量為651.9毫米,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相對濕度68%,年平均日照時數2698.4小時,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風速內陸地區3-4米/秒,沿海地區4-6米/秒,全市平均無霜期210天。
煙台屬溫帶季風氣候,是中國少數幾個北面臨海的城市(其他有海口\台灣基隆,還有煙台下屬的蓬萊),因而夏季空氣比較炎熱乾燥,冬季潮濕陰冷。全年平均氣溫12℃左右,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避暑和休閑度假勝地。
自然環境
煙台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
行政區劃
煙台市轄芝罘、福山、牟平、萊山4個區及長島縣,代管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7個縣級市。為加快海陽市城市經濟發展,經市政府研究並上報省政府批准,海陽市撤銷鳳城鎮,設立鳳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鳳城鎮政府;為加快棲霞城市城市經濟發展.....
.
工業、農業
農林牧漁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8.15億元,比上年增長5.3%,農業內部各業協調發展,農業產值140.64億元,增長8.1%;林業產值4.01億元,與上年持平;牧業產值54.14億元,增長7.3%;漁業產值102.39億元,增長2.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97億元,增長3.2%
科教文衛
煙台市科技工作再上台階。科技項目列入國家科技計劃35項,列入省各類科技計劃107項,列入市科技發展計劃90項。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29.88億元,比上年增長50.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3.71%,比年初提高2.97個百分點。
城市環保
環境衛生治理取得新成果。全年共清運、處置建築和生活垃圾65萬多噸,無害化填埋處理垃圾31萬噸,垃圾清運及時率達到99%以上;年末保潔公廁67座、垃圾容器4520個,保潔率達到100%。
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繼續提高。據抽樣調查,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803元,增長10.4%,其中工薪收入10433元,增長11.2%。人均消費性支出為8054元,增長7.7%。
編輯本段
城市名片
城市是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先進社會文明的集聚中心,城市綜合實力的增強對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煙台市社會經濟各方面都取得了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經濟實力與效益顯著增強,社會結構趨向合理,人口素質和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城市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環境質量較高。從煙台的綜合實力看,經濟發展全國第九,山東第二,市區面積大,全國第13,全市人均收入26803元,煙台是自主創業及個體從業人員最多的地區之一,煙台的發展處於名列前茅。1994年,由中國城市評價中心評出的「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煙台名列15位。1996年,煙台市在全國大中城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排名中列第17位,1997年全市下屬縣城升級為市。有7個縣市區分別跨入全省和全國「經濟強縣」行列
㈥ 為什麼一對龍鳳飾物,男生要戴"鳳"女生要戴"龍"
真的是男鳳女龍么……為什麼我們正好反過來呢??都一樣了拉,重要的是情誼在~~
男鳳女龍,代表著心裡有對方吧。
㈦ 普通老百姓能穿戴龍鳳圖案的衣服嗎
上可以穿了,現在是新時代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穿龍鳳紋的服裝,這樣的話給人的感覺比較好,我覺得這更突出你的氣質和樣貌可以穿。
㈧ 結婚為啥不能穿龍鳳
現在結婚並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如果你喜歡龍鳳裙褂也是可以穿的,只要和自己的老公或者是自己的老婆商量好了就可以了。
㈨ 怎樣戴龍鳳玉佩
佩戴方式:
女孩兒脖子上戴鳳玉佩;男孩兒脖子上戴了枚龍玉佩。名曰龍鳳配對。
若是戴在手上,一定要帶在左手上,左進右出,這樣才更利於身體的循環
龍鳳配忌男女反戴,在佩戴吉祥物時講究男戴龍、女戴鳳。
龍鳳形象的寓意有三:
1、龍鳳玉佩寓意成雙成對或龍鳳呈祥。
龍鳳玉佩吊墜寓意著一份純真的愛情並見證佩戴者的愛意,龍鳳呈祥主要是形容一對夫妻間比翼雙飛、相濡以沫的忠貞愛情,所以說翡翠龍鳳牌一對是特別適合被當作男女雙方間的一種愛情信物,代表了彼此間至死不渝、相濡以沫的真愛,它每時每刻都在見證著佩戴者的愛情故事。
2,龍鳳玉佩吊墜寓意是順風順水、飛黃騰達。
龍鳳玉佩吊墜當中的龍代表著中國的圖騰,廣泛的在介入在中國各個領域當中的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是佩戴在男性身上的話,代表的是一種事業亨通、步步高升的寓意。在能夠起到美觀作用的同時會讓人顯得非常有品位。
3,龍鳳玉佩吊墜寓意吉祥如意,好運連連。
龍象徵著神聖,包含對佩戴之人地位、權力的美好祝願,寓意龍騰安康,尊貴無比,而鳳之造型獨特而富有美感,猶如在天飛翔般自由自在,送給別人都代表了一種美好的祝福,龍與鳳搭配在一起有著龍鳳呈祥,相親相愛之美譽,就很適合送給新婚夫婦,祝福夫婦的愛情甜蜜幸福,和和美美。
龍鳳的形象除了會在玉佩題材上出現外,在我國其他的藝術表現中也是很常見的,比如說刺綉等,不一樣的表現形式可表現出來的含義卻都是相似的,同樣也都受到了世人的歡迎。
㈩ 龍鳳褂怎麼穿,龍鳳褂裙褂的正確穿著方法
穿龍鳳褂的新娘別樣美麗,高貴優雅絕對不遜於西方的婚紗,龍鳳呈祥的圖案也讓婚禮充滿了喜慶。龍鳳庄龍鳳褂款式以拉鏈為主,所以穿起來更方便呢,整體穿著有點像背帶褲的樣子,龍鳳褂正確的穿著不會對大婚妝容產生影響!
正確穿著龍鳳褂有點像穿背帶褲的樣子,首先套好裙子,正確的綁好右邊的綁線,拉好拉鏈,正確的裙子穿著是龍鳳向前。
然後把兩條子孫帶經過兩肩綁上前面,在裙頭上面兩個扣子,按照你需要的長度扣上子孫帶,最後穿上褂衣,拉上拉鏈整件龍鳳褂的穿著也就完成了。
龍鳳褂造型新娘在結婚的時候,對婚紗的造型往往是別去心裁,希望讓自己變成最獨一無二的新娘,而忽視了裙褂的造型。其實中式龍鳳裙褂的造型不會過時,新娘子千萬不要忽略。
裙褂本身是比較鮮艷的大紅色,建議新娘以淡妝配合裙褂顏色:皮膚白的新娘子,用粉紅色的眼影;而皮膚較黑的新娘子,配合使用啡金色的眼影。另外用一些新潮的頭飾更能夠突出新娘子時尚的感覺。
所以新娘龍鳳褂造型一般注重在頭飾、發型、妝容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