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神氣的博士帽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立體造型,嘗試運用卡紙及美術工具製作博士帽。
2、會在長方形紙上等距離剪開約2CM長的小口並外折,與帽頂粘合製成博士帽。
3、戴博士帽留念,體驗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自豪感。
活動重點:學習立體造型,嘗試運用卡紙及美術工具製作博士帽。
活動難點:會在長方形紙上等距離剪開約2CM長的小口並外折,與帽頂粘合製成博士帽。
活動准備:
知識准備:了解博士帽、博士服的意義。
物質准備:博士帽範例每組一個、圖示、黑色卡紙、雙面膠、紅穗、剪刀;幼兒園往屆畢業生博士照。
活動過程:
一、欣賞往屆大班畢業生帶博士帽的照片,感受他們完成學業時的快樂心情。
提問:他們的穿著跟平常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怎麼樣?
二、出示範例,請幼兒試帶博士帽,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1、教師:戴上博士帽多神氣啊!小朋友也即將畢業,你們想不想也為製作一頂神氣的博士帽(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2、觀察博士帽範例,互相討論博士帽有幾部分組成。
(正方形的帽頂、圓筒狀的帽筒、吊穗)
三、出示圖示,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製作步驟並製作。
1、出示圖示,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誰能看懂,給大家講一講,並試一試。
(幼兒邊講邊做時,教師隨進演示遇到困難時製作方法)
2、重點提問:怎樣剪開約2CM等距離的小口(兩指寬的距離)
粘合帽頂時注意對准中心點。
穿吊穗時注意先剪一小口,在穿過去。
3、幼兒自製博士帽,教師巡迴指導、幫助。
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剪刀,廢紙放進垃圾筐里。
三、講評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即將成為小學生的自豪感。
1、請完成作品快又好的幼兒講述自己製作的過程。2、教師給幼兒拍照,分享成功、成長的快樂。
⑵ 幼兒園大班詩歌帽子教案
活動目標:
了解不同帽子的特徵及用途,知道帽子和職業之間的關系,體驗我們周圍不同職業人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同伴間在區角中已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帽子特徵及用途
2、材料准備:圖片(各種職業的人)、黑板、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發探索帽子的興趣
1、說說自己帶來的帽子
小結:有的帽子可以用來防曬的、可以保暖、有的帽子防雨、有的帽子保護頭部的安全。不同的帽子有不同的作用。
過渡語:帽子還會「說話」,你們信不信?
二、特殊帽子——了解帽子與職業之間的關系。
1、出示圖片三頂帽子:
重點提問:認識這些帽子嗎?這些帽子會是做什麼工作的人戴的?
這些人是做什麼工作的?他們在工作時應該戴什麼帽子呢?
2、幼兒操作,並說出理由
重點提問:為什麼給他們戴上這樣的帽子?
⑶ 小班社會活動花帽子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能關注圖片的細節,嘗試進行簡單的推測和聯想.
2、幼兒積極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並得到其中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1、特別自行車照片.
2、故事《誰的自行車》.
3、故事中奇特自行車圖片若干張、動物圖片若干張.
4、自行車拼板一套.
三、活動過程:
(一)、玩拼板
1、教師和幼兒一同翻看自行車圖形拼板.(說說自行車各個部分的名稱)
2、過度提問:這是誰的自行車呢?
(二)、故事《誰的自行車》
1、看圖片:這是誰的自行車?
2、小男孩騎著自行車會到哪裡去?(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推測)
3、逐步講述故事:
(1)鱷魚的自行車:
小男孩看見了什麼樣的自行車?(說說特別的理由)
你覺得這是誰的自行車?為什麼?
小結:鱷魚的身體很長,所以他的自行車是長長的,騎在上面才會舒服.
(2)大象的自行車
這是誰的自行車呢?
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說說理由.
這輛自行車可能是誰的呢?
小結:因為小象身體太重了,所以它的自行車輪胎特別的粗,騎在上面才安全.
(三)、特別的自行車
1、看看、說說特別的自行車.
師:綠地上還停著許多特別的自行車,去看看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自己喜歡的特別的自行車)
2、小動物騎自行車.
師:小動物們也聽說草地上有這么多好玩又特別的自行車,它們也想來騎,我們來幫助找到它們找到合適的自行車.
(1)出示動物圖片,幼兒自由選擇一種動物.
(2)配對,並說說理由.
3、小結:原來這些自行車不光模樣特別,而且還有特別的用途,讓動物朋友們坐的得更舒服、更安全.
(四)、講故事,激發幼兒興趣.
師:究竟是哪些小動物騎走了這些特別的自行車?我們可以在故事裡找到答案.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朗誦散文詩的同時,感受到語言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⑷ 怎樣寫 危險的繩子的教案安全教育
繩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品。它種類很多,有著各自的用途。與繩子有關的區域活動如繞、穿、系、貼、串等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經常見到,但所用繩子的種類比較單一。從談話活動中了解到,幼兒對繩子的感知確實是比較零散和片面的,特別是對繩子種類和用途的認識。因此決定開展這個綜合活動,讓幼兒對繩子的種類、用途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幾種常見的繩子及其用途。
2.通過充分的動手操作,達到練手、練腦的目的。
3.通過豐富的區域活動,讓幼兒感受玩繩的樂趣,並體會繩子的廣泛用途。
活動准備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繩子(毛線繩、麻繩、尼龍繩、棉線繩、紙繩、草繩、塑料繩、鋼索繩、藝術繩等)及其圖片,讓孩子帶到幼兒園。
2.事先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各種各樣的繩子,並了解繩子的用途。
3.製作多媒體課件:「各種各樣的繩子」,介紹繩子的種類、製作材料、製作方法及用途。
活動過程
1.按幼兒意願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讓幼兒拿著自帶的繩子向同伴介紹:我拿的是什麼繩子,它有什麼用途。
2.觀看多媒體課件「各種各樣的繩子」,全面了解繩子的種類、用途。
3.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熟悉繩子的種類及用途。
游戲一:猜繩子
玩法:教師出示一種繩子的圖片(將圖背向幼兒),說出圖上繩子的用途,讓幼兒猜出這種繩子的名稱,看誰猜得快又准。
游戲二:買繩子
玩法:將各種繩子布置成「繩子商店」,教師扮「售貨員」,幼兒扮「購買者」。 「購買者」需講清楚自己想購買的繩子的種類和它的用途,方可買到繩子。
(待幼兒熟悉玩法後,也可讓幼兒來扮演「售貨員」。)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分別投放不同種類的繩子,讓幼兒感受玩繩的樂趣,並體會繩子的廣泛用途。
1.娛樂區——民間游戲「翻繩」(所用繩:毛線繩)
玩法:兩個幼兒一組,輪流用手指將繩挑出各種花樣。
2.勞作區——系鞋帶(所用繩:藝術繩)
玩法:讓幼兒在老師提供的鞋樣上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3.操作區——穿線板(所用繩:細尼龍繩)
玩法:准備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硬塑料板,並在其上用錐子戳若干洞眼,讓幼兒用尼龍繩在塑料板的洞眼上上下穿線,自由構圖。
4.女紅區——刺綉、縫扣子、織圍巾(所用繩:細棉紗繩、毛線繩)
玩法:跟著老師學習傳統的女紅,感受繩子的奇妙用途。
5.手工區(1)——繩子造型(所用繩:細鋼絲繩)
玩法: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用彎、折等辦法將細鋼絲繩設計成各種物體的造型。
手工區(2)——編繩
玩法:將縐紋紙搓成細條,取不同顏色的三條編成紙繩。再用編好的紙繩裝飾
在老師提供的帽子、拖鞋等模型的紙板上。
手工區(3)——編花籃(所用繩:藝術繩)
玩法:用藝術繩在編花籃模具上以交錯繞的方法編制而成。
6.數學區(1)——打繩結(所用繩:草繩、麻繩)
玩法:在5厘米×10厘米大小的硬紙板上寫上10以內的加、減法算術題(一板寫一題),在每道題的旁邊系一根中等粗細的草繩或麻繩,讓幼兒根據算術題的答案在繩子上打相應的繩結。如8-4=4,就打4個繩結。
數學區(2)——繩子排隊(所用繩:各種繩子剪成長短不同的10段)
玩法一:讓幼兒將10段同一種繩子按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排隊。
玩法二:讓幼兒將各種繩子按從細到粗或從粗到細的順序排隊。
7.美工區(1)——繩子貼畫(所用繩:紙繩、毛線繩)
玩法一:讓幼兒用筆在紙上勾畫出自己想畫的物體形象,再在物體輪廓線上塗上白乳膠,最後選擇各色的紙繩進行裝飾貼畫。
玩法二:將自粘紙裁成A4紙大小,將其有粘性的一面朝上,讓幼兒用毛線繩在其上自由構圖貼畫。
美工區(2)——畫繩
想像畫:我發明的繩子或如果我有一根繩子,我想用它做什麼?
8.閱讀區——繩子的書
玩法:教師提供有關繩子的書籍、圖片等資料,讓幼兒自由翻閱。
9.戶外運動——跳繩(塑料繩)
玩法:跟著老師學跳短繩(向前跳、向後跳、花樣跳)和長繩(由兩個幼兒拉住長繩子的兩端並甩動,其他幼兒在繩子中間跳)。
⑸ 小班手工廚師帽教案
一、西式廚師帽做法
1、首先,准備一張A4大小的白紙,把紙橫著放,從側面開始折成小扇子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