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紙老虎」
字面意思是紙做的老虎,含義是比喻表面很威嚴,實際上根本沒有用,外強中干
㈡ 毛主席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國都是紙老虎。。。
1946年8月6日——「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1946年8月6日,毛澤東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這對解放戰爭時期,革命人民和軍隊戰勝裝備上強大的敵人,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它是列寧關於帝國主義的本質是「泥足巨人」這一論斷的發揮。1958年12月1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期間有發表了《關於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是不是真老虎的問題》一文,指出:「從本質上看,從長期上看,從戰略上看,必須如實地把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看成紙老虎。從這點上建立我們的戰略思想。」從此,「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和「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成為中國人民在思想上、戰略上藐視一切貌似強大的敵人的口號。
純屬抄襲。
㈢ 紙老虎是什麼意思
紙老虎一詞是比喻外強中乾的人,由於毛澤東主席多次的使用,已經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俗語了。這樣使用的范圍也就隨之擴大。總而言之,凡是自己沒什麼大本事,卻裝樣子嚇唬人的,都可以說他是個紙老虎。
《新詞新語詞典》匯集和收錄了1949年至今現代漢語中出現的新詞和新語5300餘條,是一部中型的語文詞典。此詞典把「紙老虎」當作是1949-1989年間產生的新詞來收錄。韓明安主編的《新語詞大詞典》中也收「紙老虎」:「比喻貌似強大、實際虛弱的人或集團。」
例子如:毛澤東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解放軍報》1958年10月21日)(見第622頁)
(3)帽子是只老虎擴展閱讀:
詞語起源
紙老虎一詞並不是李鴻章發明的。因為早在明朝人施耐庵寫的《水滸傳》里,就有了紙老虎的蹤跡了。《水滸傳》中:武大捉姦,西門慶慌作一團,潘金蓮不禁大怒道:「見個紙虎,也嚇一交!」
施耐庵是否就是紙老虎的發明人呢?也不一定。施耐庵不過是用了當時的民間口語。而這民間口語又起於何時呢?這大概已很難稽考了。
㈣ 什麼是紙老虎
是紙折的老虎
2.褒義的時候是指一個人的心靈其實很柔軟,並不像她表面上那樣兇狠;貶義的時候是指欺軟怕硬的惡人,碰到更厲害的人就像一隻紙老虎.就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