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香港帽子節

香港帽子節

發布時間:2021-08-10 22:02:25

❶ 香港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香港的春節習俗
貼揮春
揮春是粵語中的叫法,實際上它指的就是過年時貼的春聯、門聯、福貼等。但近年來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的漸漸不再僅限於春聯、年畫,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舞獅、舞龍燈
舞獅、舞龍燈等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但在市區街頭上很難看到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吃港味年菜
最具港味的招牌年菜當屬「盆菜」,這道菜是在盆狀食器內加入魷魚、冬菇、花膠、大蝦、發菜、紅燒豬肉等豐富食材一起燉煮而成,象徵合家團圓、滿堂吉慶的寓意。而「發菜蚝豉」則是使用發菜與牡蠣干一同燜煮而成,取發財好市之寓意;象徵年年高升的年糕,更是香港春節期間少不了的傳統美食。
香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准備「全盒」來招待客人,以象徵吉祥圓滿之意。內有數小格,裝有多樣帶有好兆頭的糖果小食,例如瓜子象徵抓銀子、糖蓮子象徵連生貴子、糖蓮藕象徵佳偶天成、糖椰絲象徵有爺有子、油角象徵荷包滿滿等,真可謂是美味與美意兼得。
團年飯畢逛花市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
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討「利是」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親人之間不可缺少的習俗。

❷ 香港各種節日的習俗

天後誕一般慶祝程序由天後誕的前夕開始,向傍晚開始還神、還花炮;子時過後各村村代表會在天後廟上頭注香、拜神,然後有一些儀式好似『喊禮』、『讀祝文』等。在天後誕正日,各花炮會龍獅隊同表演團體在天後廟前面集合。是慶祝表演完後,龍獅隊會繼續去天後廟參神。最後,舉行隆重的抽炮儀式。

天後誕時,村民除了舞龍舞獅、朝拜天後、出會、巡遊外,還舉行盛大的盆菜宴。盆菜是香港獨特的傳統菜式。傳統盆菜以木盆盛載,材料就一層疊一層地排放。不過,為了能夠食到熱騰騰的盆菜,現今盛載的器皿都以銅盆同梓盆代替笨重嘅木盆。

網路顯示不了繁體字喔!

農歷七月十四日是盂蘭節正日,而一踏入農歷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續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皈在路邊拜祭一番。撤錢的習俗已很少見,但亦有人這樣做的。古雲:「燒衣撒錢,福壽綿綿「人們比曉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果腹.以便過冬。「燒衣」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不單只老一輩,就是年青一輩也會誠心上香膜拜,因為他們都認為「種善因,得善果」。
在香港,「盂蘭勝會」打齋附薦先人的習慣亦行之不絕。舉辦盂蘭勝會的地區有長沙灣、樂富、牛頭角、黃大仙、石峽尾等,而在這些盂蘭勝會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齋的儀式。而「派米」的習俗亦未有因時代不同而改變,負責派米的人會把米分給老公公、老婆婆。雖然現代人派米並不再像以前般為了救濟窮人,但現代人亦希望保存這個古老的風俗。在勝會中,人們都踴躍地競投福物,以求賜福

❸ 介紹一下香港有哪些節日

農曆新年(農曆正月)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除了合家團圓、拜訪親友等必不可少的內容,香港的春節特色項目還有:年宵花市─農曆新年前數天在多區舉行,其中一年一度的維多利亞公園年宵花市最熱鬧,出售桃花、菊花、水仙花等各種賀歲鮮花及其他商品。花車巡遊─大年初一,在市內舉行。煙花匯演─大年初二,在維多利亞港海面舉行。 情人節(2月14日) 香港藝術節 時間:2月中旬至3月中旬 介紹:至2009年,已成功舉辦了37屆,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藝術團體雲集香港,帶來整整一個月的精彩演出,包括舞蹈、歌劇、音樂會、話劇等。 復活節:3月或4月 香港國際電影節 時間:3月中旬至4月 介紹:為期半月裡,將播映來自世界各地的傑出電影,從得獎名片到前衛大膽的獨立製作悉數網羅,風格百花齊放。 天後誕(農曆三月二十三) 清明節:4月4日或4月5日 佛誕(農曆四月初八,紀念釋迦牟尼誕辰,亦稱浴佛節。) 譚公誕(農曆四月初八日) 勞動節:5月1日 太平清醮(農曆四月初八)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紀念屈原) 關帝誕(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香港鐵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7月1日 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 孟蘭節(農曆七月十四)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猴王誕(農曆八月十五日)每逢猴王誕便有盛大的活動 孔聖誕(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最具影響力的儒家始創人 香港盛夏魅力節 時間:8月1號至9月下旬 介紹:在此期間,城中指定大型購物中心和百貨店的特別優惠及活動將會接踵而來,是香港打折購物的好機會。還有大街小巷裡的珍饈美饌,豐儉由人,可隨時品嚐不同國家的美食。 香港賽馬季 時間:9月至來年6月 地點:沙田馬場、跑馬地馬場 介紹l:每年賽馬季裡,世界各地的精英騎師雲集,在每週三黃昏和周末的晚上都有馬賽,並推出120港幣、230港幣起的套票,可入會員席觀戰,並享受馬場自助美食。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國慶節:10月1日 萬聖節(10月31日)西方「鬼節」 聖誕節(12月25日)聖誕節是香港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維多利亞港兩岸的高大建築,提前個多月就佈置上色彩繽紛的燈飾,各商店也換上聖誕裝飾,僅是這一風景,就引得不少遊人讚嘆不已。此時的香港,展現出最輝煌的城市面貌,如果對香港的繁華有興趣,那麼,最好的遊覽時間一定是聖誕。最熱鬧的是平安夜,教堂裡有神聖的平安夜彌撒,一些酒店和商場還有唱詩班獻唱聖誕歌,全港市民紛紛湧到街上。 聖誕節翌日:12月26日 香港繽紛冬日節 時間:12月至元旦 介紹:各式商店紛紛推出冬季大減價和購物優惠,而中西餐館也推出了應節美食和精選禮遇,配合街頭各種節慶活動,大小街道和商場也綴滿節日主題佈置,洋溢濃濃的冬日情懷。

❹ 香港清宮劇中的「官帽」貌似只有冬款,而內地清宮劇卻分為夏款和冬款,這是為什麼

清宮劇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最為出名的鹿鼎記、甄嬛傳、宮鎖珠簾,還珠格格等,在這些電視劇中,我們會發現內地的清宮劇中帽子有兩種,分別是冬款和夏款的。香港的清宮劇只有一款冬帽,可能是香港方面沒有重視帽子。


第三,香港所在的區域接近西方對清朝歷史理解不那麼透徹。我們知道香港的接近西方,並且當年受到英國統治過,他們對於清朝的歷史有點抵觸。因此他們對於清朝的歷史理解不深,他們拍攝清宮劇只要求像,逼真。不會考慮那麼多,不在乎細節

❺ 香港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1. 新歷新年(1月1日)
    2. 農歷年初一的前一日
    3. 農歷年初一
    4. 農歷年初三
    5. 清明節(4月5日)
    6. 勞動節(5月1日)
    7. 端午節
    8.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7月1日)
    9. 中秋節翌日
    10. 國慶日(10月1日)
    11. 重陽節
    12. 冬至(12月22日)或聖誕節(12月25日)(由僱主選擇)
    任何雇員都可享有上述法定假日。如法定假日適逢雇員的休息日,應於翌日補假。該補假須並非法定假日、另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的日子。如雇員已按連續性合約受雇滿三個月,便可享有相等於雇員該日正常工資的假日薪酬

香港除了聖誕節、復活節、萬聖節、春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西洋或中國傳統節日之外,還有如太平清醮、譚公誕、車公誕等特色節慶活動。
同時香港政府亦增加了很多盛事以及特別節日,最出名的就是「購物節」,其他還有「電腦節」等一類,而這類基本上都是針對購物的節日,因此在該類節日前去購物將會很有大幅度的優惠,甚至是讓人驚喜,因此要去香港血拚的朋友是必看的了。
香港特色傳統節日
太平清醮(每年農歷四月初八)
太平清醮,又稱包山節,這個節日是香港的一個別具道地色彩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長洲島上,居民都大肆慶祝。
在這傳統的節日上北帝廟前有三個用竹棚搭成、掛滿平安包的包山。
會景巡遊是節慶的高潮,飄色、醒獅及麒麟隊在島上巡遊,小孩裝扮成古今人物或傳說中的角色,站在支架上,穿梭大小街道。因為包山的緣故,故太平清醮又名包山節。太平清醮的慶典會長達一星期,當所有祭祀都完成後,最後一個項目就是「搶包山」活動。一聲號令後,參賽者就會爬上包山,盡他們的所能搶奪包子,而搶到的包子會分派給其他居民。
譚公誕(農歷四月初八)
譚公誕是香港本地的節日之一,這起節日起源於一人名「譚公」。譚公是另一位海上的守護神,為漁民帶來平安與喜樂。
譚公誕主要的慶祝活動都在筲箕灣和跑馬地舉行;筲箕灣位於香港島東面,昔日原為一個漁港。從前,每逢譚公誕,許多市民善信都會參與巡遊、燒香膜拜,以紀念當年譚公為居民驅除瘟疫的事跡,場面十分熱鬧。這項饒有特色的巡遊活動,曾因城市建設而停辦,如今再度卷土重來,令舞龍舞獅、飄色巡遊等節日盛況,沿大街上演,精彩可期!
車公誕(農歷年初三)
每年農歷年初三,位於沙田馬場附近的車公廟就會人頭涌涌、香火鼎盛,各男女善信上香朝拜後多會轉動壇前的銅風車,祈求新一年轉出好運新機。位於西頁蚝涌的車公廟則建於光緒年間(公元1878年),是香港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據說明末崇禎年間,新界各地突然疫症流行,死亡者眾,尤以沙田為甚,後來有人翻查史書及縣志,發現宋朝有位車大元帥,平亂有功之外,更能遏止疫症,沙田的村民乃請人塑造車大元帥的造像,在沙田建立一間車公廟,廟成之日據說疫症即不流行,村民感激之餘,就定於每年車公誕拜祭車公了。

❻ 香港 CHOICE帽子

香港九龍區旺角通菜街1A-1L號威達商業中心15樓1501A

❼ 香港哪些重要節日

香港重要節日
一月一日(元旦)
農歷年初一 至初三
耶穌受難節
耶穌受難節翌日
復活節
清明節
勞動節
佛誕
端午節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中秋節翌日
國慶日
重陽節
聖誕節 兩天

❽ 香港有什麼節日

1、農歷新年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2、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斗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後。

3、復活節

復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傳說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第三天復活升天。每年在教堂慶祝的復活節指的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復活節則推遲一星期。因而復活節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的任何一天。

4、勞動節

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遊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或者May Day),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

5、端午節

是上古百越先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❾ 香港有哪些節日

4月16日是復活節,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受難日子,是西方人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
另:香港的公眾假期 一共有17天,包括:
元旦、清明、勞動節、佛誕(農歷4月初8)、端午、回歸日、中秋、國慶、重陽等節日各一日,聖誕節兩日、春節、復活節各三日

香港傳統節日介紹
香港是一個中西薈萃的都市, 昔日在英國殖民統治的薰陶下, 人們的生活習慣和
思想觀 也日漸西化, 對於中國傳統的種種, 在香港這個大都會又能找到多少

其實這個外表洋化而散發著國際都市魅 的城市, 在骨子裏是 折 扣的中國
人地方, 在城裏城外, 街頭巷尾 難找到中國傳統痕跡. 當中最能表達香港人對
中國傳統的重視, 是每 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
以下將探 在香港仍然保 的中國傳統節日和一些風俗, 其中包括: 農 新 ,
端午節及中秋節.
農 新
農 新 是中國 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自堯舜時代開始, 人們就有在新 慶祝豐
收, 迎接新歲的民間風俗, 後 逐漸成為一個既定的傳統節日.

農 新 的起源始於一個 獸故事, 話 遠古時, 有一隻頭如獅子身如黃牛的獨
角獸, 名為「 獸」, 它被天神鎖於深山, 而每 只有 卅晚一天的自由, 每 這
晚,「 獸」 走到民間四處搗 .有一次人們發現「 獸」走到一戶門前掛著
大紅布的人家時, 即跋足狂奔, 另又發現它害怕熊熊火光及放鞭炮的巨響,
於是 興起過 貼紅紙, 掛大燈及燒炮仗等習俗.而大 初一拜 的習俗, 亦代
表著避過「 獸」或是「 運」而互相祝賀一番.

與西方跟據西 的新 同, 農 新 是由農 (即陰 ) 的一月開始, 而慶祝
活動則一般由農 十二月底開始持續幾天.在香港, 初一至 初三是公眾假期,
市民慶祝農 新 的活動則大致如下:
廿八日 - 進 家居大掃除, 迎接新一 的開始.
卅晚
十二月最後一天
- 在農 大除夕, 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吃 夜飯, 這習俗
叫團 , 是全 節日中最重要的.
- 吃過團 飯後, 人們 會往花市逛逛.以前的花市只
賣花, 而現今的花市則包 萬有, 而最受歡迎的是桃
花,桔及水仙等.另外, 青 人則喜歡買或賣一些新玩
意如汽球, 吹氣公仔等, 花市內 增添歡 .

- 在除夕夜亦有一些善男信 往黃大仙廟, 希望能於
晨(即踏入 初一)燒頭炷香, 為 祈福.一般人都認
為新 的第一 香功德最大, 可以獲福最多.
初一
新 第一天
- 在這一天人們都會穿上新衣到長輩家拜 , 長輩亦會
向後輩派紅封包, 以代表好運.
初二 - 這天是開 , 出嫁的 兒會帶同丈夫兒 回娘家.
新 第二天 - 每 初二晚上, 在香港維多 亞港都有煙花匯演,
吸引 十萬市民於 旁欣賞, 情況熱鬧.
初三
新 第三天
- 這天是赤口, 人們都相信如果親友 面 會爭吵, 所
以許多人都會選擇在這天往郊外 大運或 予當日的
賽馬活動, 發新 財.
端午節
農 五月初五端午節, 是紀 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公元前四世紀楚國的
三 大夫, 眼 奸臣當道, 曾寫<>進諌, 但卻遭放逐.在憂懷國恨之下, 屈
原投汨 江而死.當時人們為保護屈原的屍體 被魚蝦咬噬, 於江中劃 舟,
一面找尋屈原的屍體, 一面將以粽 包著糯米飯製成粽子, 投到江中餵飼魚蝦.
自此之後劃 舟及吃粽子 成 民間風俗 .

在香港的今天, 仍然維持著劃 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而 舟競渡 被香港人推廣
成國際賽事, 所以端午節是香港最受世界注目的節日之一.

最初的 舟競渡主要是本港漁民及運動員 予, 後於五十 代中期卻有 位外
國人發起 加 舟競渡, 一位是當時的大埔區 民官的 敦義, 他於劍橋大學時
曾劃廷得獎, 另一位是 自意大 的賴法禹神父.雖然最終他們仍是 敗, 但卻
打開 外國人 加 舟競渡的先河.於1976 , 香港 游協會有感於這種比賽
的潛 , 舉 第一屆的國際 舟邀請賽.現在每 賽的國際隊伍超過一百隊,
而世界多個地方也有舉 自己的周 舟競渡.
中秋節
農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古時人們慶祝秋收, 舉 豐祭及祭祀月神, 亦是家庭團
圓的日子.在元朝未 , 因朝庭腐敗, 愛國之士紛紛抗元, 他們將一張寫有「八
月十五夜 韃子」紙條蔵於月餅內, 當大家 月餅時看到這紙條, 大家一起把
韃子 , 元朝就推播 .加上 這個吃月餅 韃子的傳 , 中秋節 成為有民
族意 的節日.

從古到今, 中秋節的主要活動賞月及吃月餅 代 變.人們相信, 在農 八月十
五, 月 是最皎潔, 明 和圓滿的.

在香港, 人們通常會一家人吃晚飯, 晚飯後會到室外或高處賞月遊玩, 小朋友
會提著心愛的花燈遊玩, 真是 亦 乎! 近 有一些香港人將慶祝活增加
至中秋節的前後, 稱為「迎月」及「追月」.

另有稍具特色的地方活動 選銅鑼灣大坑的舞火 表演, 而這習俗已有過百
史.相傳於1880中秋節的前幾天, 香港發生 一場嚴重風災, 災後大坑村發現
一條蠎蛇, 於是村民 合 將它 死.然翌日卻發現大蠎 知所蹤, 幾天後,
村內 發生霍 疫症.有人謂巨蠎是海 王之子, 海 王因村民 死其子 以疫
症 懲罸村民, 而村中一位父 宣稱獲得神仙報夢, 授予消災解厄辦法.因海
王最怕火 , 只要村民在即將 的中秋節前後, 舞三晚火 , 則海 王必
受鎮懾, 瘟疫也會停止.

於是, 村民 依指示以稻草等材 困成一條大火 , 由父 點睛, 再插滿香線,
第一條火 終告誕生.隨即 找 壯丁舞起火 , 村民亦大放爆竹, 好 熱鬧.
於舞三天火 後 久, 霍 果然逐漸消失.村民為保平安, 也就繼續每 中秋舞
三天火 , 這個傳統習俗一直相沿至今.

總結
除以上介紹的節日外, 香港還有很多大大少少的傳統節日, 如大節日清明節,冬
節及重陽節等, 和各個 同的地方節日如天後誔, 公誔,黃大仙誔,譚公誕,
盂 節等, 它們都各具特色, 而人們舉 的慶祝活動 是多姿多采呢! 雖然香港
人深受西方文化影響, 但卻 忘保 中國文化傳統及將其發揚光大.香港對西方
遊客 可算是 解中國文化的一個窗口和獨一無二呢!

與香港帽子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黑色男士工裝外套搭配褲子好看 瀏覽:581
上半身皮馬甲是什麼情況 瀏覽:297
阿里巴巴童裝山東批發廠家直銷 瀏覽:61
黑色阿迪達斯運動外套搭配圖片 瀏覽:272
綠色風衣搭配什麼衣服的紗巾 瀏覽:319
天貓女裝春秋外套女裝 瀏覽:637
投明睡衣 瀏覽:289
廉江十一小學校服在哪裡有賣 瀏覽:165
香港一諾羽絨服如何 瀏覽:262
衣領口太高怎麼辦視頻教程 瀏覽:822
奶白色褲子搭配什麼顏 瀏覽:387
冬天穿褲子露腳踝的危害 瀏覽:818
江門校服廠家電話 瀏覽:536
代理商男裝服裝利在多少 瀏覽:115
黑色西裝灰色襯衫配什麼領帶 瀏覽:961
皮帶輸送機輸送速度怎麼算 瀏覽:669
boss男士圍巾價格 瀏覽:37
女士時尚帽子的款式有哪些 瀏覽:51
兒童羊衫批發拿貨 瀏覽:895
粉綠上衣搭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