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楊樹上有一頂帽子擴句
道跑旁邊高大的楊樹樹枝上有一頂漂亮的花帽子。
Ⅱ 有一頂帽子(如下圖),帽頂部分是圓柱形,帽檐部分是一個圓環,也是用同樣的花布做的,已知帽頂的半徑、
3.14×1×2(底面周長)×1(高)+3.14×1*=9.42平方分米 3.14×(2*-1*)=9.42平方分米 9.42×2=18.84
Ⅲ 樹像戴上了一頂綠色的帽子。是比喻句還是擬人句
這是比喻句,把樹冠比喻成了綠色的帽子。
不是擬人句,因為沒有人的動作在裡面。
Ⅳ 一張葉子就可以做帽子,如下圖的帽子,這種樹的樹名叫什麼
柚木(學名:Tectona grandisL.F.),又稱胭脂樹、紫柚木、血樹等, 是一種落葉或半落葉大喬木,樹高達40-50米,胸徑2-2.5米,干通直。樹皮褐色或灰色,枝四棱形,被星狀毛。葉對生,極大,卵形或橢圓形,背面密被灰黃色星狀毛。圓錐花序闊大,秋季開花,花白色,芳香。柚木是熱帶樹種,要求較高的溫度,垂直分布多見於海拔高700-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可入葯,也是製造高檔傢具地板、室內外裝飾的材料。柚木號稱是緬甸的國寶,所以價格相當的昂貴。柚木材質本身紋理線條優美,含有金絲所以又稱金絲柚木。
http://ke..com/view/41934.htm
Ⅳ 有一頂帽子在樹上英文
英文
There is a hat on the tree.
有一頂帽子在樹上
Ⅵ 楊樹上面的這個叫什麼
應該是楊樹或者構樹花
可以蒸來吃
請判斷確認一下
Ⅶ 這個帽子前面是什麼樣的
帽正,又叫帽准,俗稱「一塊玉」。吳語「准」、「正」音近,故曰「帽正」,屬於帽子上的裝飾物。多為正圓形,上大下小扁而平,底下有象鼻眼,綴在帽子前面,戴上的對准鼻尖,所以叫帽正。唐宋元三代已有流行,明清兩代使用較多。即過去有德之士鑲在帽子上的飾物,代表著正人君子以玉比德。
以玉石、翡翠、瑪瑙等材料製成,有圓形、方形、多邊形等,鑽孔後縫綴在帽子前端。明、清時期較為流行。清邃園《負曝閑談》第二十五回:「皮困秋兒上一塊碧霞璽,鮮妍奪目。」其中「一塊碧霞璽」,即指「帽准」。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八回「沈月卿只穿了一件玄色縐紗皮襖。。。。。。頭上戴了一頂烏絨女帽,連帽准也沒有一顆」。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四十二回:「俚幾對珠花同珠嵌條,才勿對,單喜歡帽子浪一粒大珠子,原拿來做仔帽正未哉,
帽正的出現與帽子是分不開的,其本身的實質就是帽飾,民間俗稱帽花。帽花是指裝飾於帽上的飾物,多用於小孩出生或小孩滿月、滿周歲等喜慶節日,大小排列成組。還有一些婦女用的帽花,以團花、團壽、團鶴、福祿壽喜、牡丹、菊花、蜘蛛、蝴蝶等圖案為主。多為老年婦女所用,很多是婆婆做壽時兒媳贈送的祝壽禮物。
帽正與一種便帽的關系十分密切,便帽在北京有多種叫法。如"小帽"、"帽頭"、"瓜皮帽"、"六塊玉"等等。無論老少也無論尊卑都可以戴。因這種帽子是由6塊同質料子拼制而成,據說早在明代初年,就取它有代表天地四方的"六合統一"之含義而盛行於京城了。清入關後,同樣取"六合統一"這一吉利之詞,同時這種帽子又摘戴方便,博得人們喜愛,因此仍盛行不衰,便帽的6瓣呈下寬上尖狀,縫成後,形如半球。帽的底邊分有檐與無檐兩種。有檐的即在底邊上鑲上1寸寬的小檐;無檐的只用緞子包個窄邊而已。小帽在天熱時,多選用黑紗為面;天涼時,則選用黑緞子為面。帽頂是用緞子編成一個"疙瘩",北京人管它叫"算盤結",顏色有紅有黑。在小帽的前方正中要釘上一塊"帽正",以示帽子的前後。帽正的質料有好有差,好的用翡翠,白玉和珍珠;差的則用料器或金屬片。
同時,道家的混元巾帽也多使用帽正,混元巾乃九巾之首,代表了道教混元一氣的意思。而莊子巾又稱沖和巾(道家講「萬物復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或南華巾(莊子被道教尊奉為「南華真人」)。莊子巾下面為方形,上部為三角形,狀如屋頂。帽前正面鑲有白玉,名為「帽正」,一來可以知道帽子是否戴正;二來代表了道教徒行為要端正的意思。全真派道士頭發稀少者多喜戴莊子巾。
明代時候的士大夫、讀書人就十分喜歡用玉器作為帽正,大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意思吧!文飾亦是多種多樣,有螭龍紋、梅花紋、荔枝紋等等,豐富多彩
Ⅷ 一仆二主上楊樹苗帶的帽子在哪裡有賣
你上淘寶,肯定有的。
Ⅸ 二年級上冊看圖寫話一個老人在一棵樹底下樹上有七隻猴子拿著一頂帽子在干什麼
有一個賣草帽的老人,一天用扁擔挑了很多草帽到集市上去賣,去的路上,老人在一個樹下歇腳,或許太累的緣故,一會兒就睡著了,等他醒來時,發現草帽都沒有了,原來是被樹上的猴子拿走了,N多個猴子象老人一樣戴著草帽,朝老人笑,老人急的快要跳起來了,怎麼弄猴子們就是不把草帽丟下來,此時,老漢無奈把草帽脫下,往地上狠狠摔去,沒想到,猴子們也把帽子摔到了地上,於是老人家趕緊拾起草帽,跑了;
N多年後,老人家的兒子,子承父業也賣起了草帽,有一天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景,此時,這個老人的兒子竊喜:幸好老爸教導,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於是他按照他老爸講的,把帽子狠狠地丟在地上,本想它們會丟下,結果,猴子們非但沒有學習他丟草帽,反而一直跑的快的把他的草帽都給撿走了,並丟了一句狠話:「你以為只有你有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