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祭火節與火把節的區別
兩者本來就不是同一個節日
①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②阿細祭火節: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三,在雲南彌勒市西一鎮紅萬村,彝族阿細人都要舉行隆重而精彩的回歸自然,如癲似狂,視火為萬物之靈的神秘慶典。這祭火神節是祖輩留傳下來的古老傳統,相傳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B. 彝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1、阿嚕「姑娘節」
傳說很久以前啊嚕人住在原始叢林,常受到野獸和外族的侵略,所以啊嚕男人常年寨子邊緣抵抗野獸和外敵,女人就負責了所有的農活和家務。為了犒勞啊嚕女人一年到頭的辛勞,每年啊嚕人都會選一個好日子,殺雞宰羊給女人吃,男人還要為女人縫制新衣和花腰。
2、祭火節
相傳,阿細人在遠古時期沒有火,所以一直食用生食,並且深受野獸的困擾,後來有一位先民鑽木取火,得到火後不僅用火驅趕了野獸,也吃上了熟食,後來阿細人把傳說中鑽木取火的發明者「木鄧賽魯」當作「火神」每年的3月都會舉行祭火,以此表示對火神的感激。
3、花臉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節日期間,凡是彝族的男女青年都歡聚一堂,殺豬宰雞,備辦酒肉飯菜,先敬神靈,再以最好的酒肉請老人吃。飯後,就到村頭寨尾,用墨汁、鍋煙灰互相抹臉,一直抹到滿臉滿身見黑,笑夠累夠方休。花臉節也是因此得名的。
4、草馬節
阿扎人十分敬重陪伴自己祖先尋路長途跋涉遷徙的役馬,並希望瞞能一直陪伴莊稼,所以每年舊歷八月選屬馬或屬鼠日過草馬節,紅河彌勒東山和西二等地的彝族都有這個節日。
5、祭龍節
因地域等原因,各地舉行日期不盡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舉行。祭龍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殺豬宰雞,大祭則宰牛,祭禮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稱為「龍頭」的老人主持,祭壇設在「龍樹下」。
各家各戶自己置辦齊豬、雞、鴨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祭後的第一個午日,各戶派一個男性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
C. 彝族有祭火節,為什麼彝族阿細人如此崇尚火
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三,在雲南有個叫紅萬的小村莊里會聚集好幾萬遊客,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有來自台灣、香港、澳門的,也有來自美國、西班牙、日本、韓國.....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參與最原始的阿細祭火狂歡節。這天參與狂歡者,無論男女,有的會全部裸身,有的用少許布料或用樹皮樹葉遮住下身,塗上五色土,盡情狂歡。狂歡節當天的主要活動有:長龍宴、鑽木取火、祭火表演、阿細跳月、摔跤、文藝匯演等。
女孩為了藝術也「獻身」年輕力壯的紋身男子將精心扎制的「火神」抬起,隨著火種和「火神」被抬起,鞭炮聲、鑼鼓聲、牛角號聲轟然響起,人們歡呼著,喊叫著「木鄧賽魯(火神)木鄧賽魯來羅……」以捆綁著許多木刀的樹枝為「火神」開道。
「火神」威風凜凜、神靈活現地穿小巷、走大街周遊全村。遊走的隊伍喊著「木鄧賽魯來喲喝——喲……」的變調彝語,手舞足蹈,一會走,一會跑,做出誇張的鬼臉,人群到哪裡,笑聲就到那裡。
彝族阿細人身上圖上顏料、泥巴向人們展示古老原始的祭火崇拜精彩場面,感覺像是非洲部落的祭奠活動。
D. 蒙古族春節的風俗習慣
蒙古族習慣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准備炸餜子,所以這一天也被稱為「炸餜子日」。為春節准備的餜子有特殊的炸法。在炸餜子之前,先用面捏出青蛙或公羊的形狀,頭朝下固定在油鍋邊。據說這樣可以增加餜子的色澤。這一天的餜子一定要炸得非常豐盛,要足以吃到春節結束。
年三十是最熱鬧的一天,全家換新裝,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櫃供台上擺上各種奶食、油食,擺成小塔型,上邊插上特製的金銀花。還用十二個小銅盅倒滿白水,一天換一次水,然後點上長明燈。
蒙古人管正月叫白月、春節叫白節。新春期間,男女青年紛紛騎上駿馬(舊時正月初二、初五、初七不出門),帶上哈達、鼻煙壺和美酒,三五成群,興高采烈地挨個給親友拜年。草原上,酒肉飄香,歌舞昇平,到處彌漫著濃厚的節日歡樂氣氛。
E. 蒙古族的哈達顏色都代表什麼
哈達的顏色為藍、白、紅、綠、黃,藍色喻為藍天,白色象徵白雲,綠色象徵江河水,紅色象徵空間護法神,黃色象徵大地。
蒙古民族崇尚的哈達是藍色的,這與其民族宗教信仰有關。白色和黃色哈達原本不屬於蒙古民族。後來,隨著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全面滲透,白色哈達和黃色哈達也隨之出現在蒙古草原。
但是,因為幾種哈達的使命和寓意不同,在使用方面有著根本的區別,白色哈達僅限於在喪葬場合使用,黃色哈達只是拜佛時使用,這兩種外來的哈達無法取代固有的藍色哈達。
鄂爾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銀灰、白、黃、藍等顏色的哈達的習慣。
(5)雲南祭火節帽子擴展閱讀
哈達的種類和尺寸
方誌《蒙古·二卷》中雲所謂哈達者,帛也。或以綢、或以白、或藍,長短不一,長約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兩端有拔絲,約半寸許,其長短視受者分級而定。
一般而言哈達可分為四種:
1、第一種哈達叫佐達尼莫德勒或納庫哈達
而納庫哈達又分為「吉祥八瑞」、「有寂安樂」、「巴(化)日呈祥」、「長壽哈達」等四種。
其中「化日呈祥」哈達中央織有隱花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幛、寶瓶和金魚等八祥瑞圖,上下兩端為二龍戲珠;左右兩邊為相互連接,象徵堅固不摧,永恆在萬字元號和藏文偈句「白晝吉祥夜吉祥、日照中天亦吉祥、日日夜夜呈吉祥、願得三寶賜吉祥」字樣。
這種哈達的規格為300厘米或600厘米長,66厘米寬左右。這種特製哈達一般敬獻給活佛和喇嘛等高僧。
2、第二種哈達叫阿喜哈達
長100~200厘米,上織有吉祥八瑞或菱形圖案,這種哈達一般敬獻給長輩、先生和父母。
3、第三種哈達叫素喜哈達
長66~99厘米,寬40厘米,哈達的兩端印織有吉祥字樣,一般在親朋好友互贈時用。
4、第四種哈達叫素達哈達
長99~132厘米,寬24厘米左右,質地不太好,紡得稀疏如網,用在大眾場合互相認識或交際時用。
F. 祭火節是不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
古老而神秘的蒙古族「祭火節」,你真的了解嗎? 是的
G. 或許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的哈達,但你知道哈達有幾種顏色,分別代表什麼么
蒙古族的哈達是有五種顏色的。最常見的是白色,還有紅色、綠色、黃色和藍色。
在蒙古人的生活當中,分別代表著,這世界上五種自然界中不同的世物,與中原道家的五行之說中的,金、木、水、火、土有些相似。每種顏色有著不同的意義,而且出現在五種不同的場合。
白顏色代表白雲、晨霧和清澈見底的泉水、湖水。意義是純潔,也有開始之意。蒙古人把正月稱之為「查干薩日」,「查干」即是白色的意思,「薩日」即是月的意思,因為正月是每年的開始,也是新的一年,萬物復甦的開始,所以蒙古人把正月稱之為白月(查干薩日)。
白色哈達很多種場合都會出現,也是最常見和常用的一種哈達,一般初次相識,以後也不一定會再見面,都會用到白色哈達。主人表達一種純潔的友誼,真摯的祝福,也是友誼開始之意。(不過早就熟悉的舊友見面,也會常用到)
紅顏色代表火,意義是福氣、興旺、發達、富貴、熱情。
最常見場合有,農歷臘月二十三,漢民族的小年,蒙古族當天是「祭火節」,節日當天三三兩兩的蒙古家庭會聚在一起,點起篝火,圍著篝火說一些祈福的祝詞,同時向火中投入奶食、奶酒和肉食等祭品,也會在篝火點燃之前,在篝火上繫上紅色的哈達。還有蒙古族的很多貢品和菜餚都伴隨著紅色哈達,比如說,最常見的蒙餐中的,餚中之尊-「烤全羊」的頭上都會搭上一條紅色哈達(或紮成花團),還有在記載當中,生活中不常見到的扎瑪宴當中,烤全牛也同樣伴隨著紅顏色的哈達出現,用以祈福。
綠色代表這世界上所有的花、草、樹木,所有綠色的植被和江、河、湖。意義是生命力、繁衍、延續。
主要出現的場合是祭祀活動中。蒙古族每當冬季過去,六七月份草原水草開始復甦的時候,在草原上都要舉行祭祀敖包的活動,請來佛爺、喇嘛,通過敖包向「長生天」祈求保佑,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草原上水草豐美,牧民的牛羊肥壯。在祭祀敖包的時候綠顏色的哈達就會常常出現。
著名的草原盛會「那達慕」也是由此而來,平時分散在各自草場生活的牧民,祭祀敖包時都會聚集到靈驗的敖包,前來祭祀,祭祀活動也變成了草原上難得的盛大聚會,祭祀完畢後大家會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藝,騎馬、射箭、摔跤,著名的蒙古族體育三項,同時也是草原上文化、物資交流的重要盛會。
黃顏色代表大地、高山、石頭。意義是虔誠、厚重、永恆,也有權力、法力和高度、地位的意義。
經常出現的場合,像活佛、喇嘛、黃金貴族用到的比較多。蒙古族自己的宗教信仰最初是「薩滿教」,也是很多草原游牧民族的最早宗教,可隨著時間的變遷,文化的交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信仰的宗教的蒙古族人,大都改信「密宗」(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去拜見活佛時,大多都會使用黃顏色的哈達。還有蒙古族家中供奉的佛龕,一般都用到黃顏色的哈達。佛爺法冠(帽子)和衣物很多都是黃顏色的。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渠道會見到各種蒙古人的圖片和資料,大家會發現各種顏色的蒙古族服飾,但純粹黃顏色的幾乎是看不到的。因為只有像活佛那樣有法力,或像黃金貴族、皇族這樣有權力和地位高度的人才能穿著純粹黃顏色服飾。
藍顏色代表天,也就是「長生天」。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是崇尚自然,信奉「長生天」的民族,「長生天」是蒙古語「寶日亨騰格里」的翻譯。但「長生天」這三個字,代替不了「寶日亨騰格里」在每個信奉「寶日亨騰格里」的蒙古族人心裡的那種地和意義。如果一定要把「寶日亨騰格里」用漢語翻譯,我只能說:「寶日亨騰格里」是永遠不死不滅的蒼天,它在眾神的最上面,和我們每個人的呼吸、勞作都息息相關,它掌管著世上的一切。不知道我這樣解釋,能不能讓大家明白,「寶日亨騰格里」在每個蒙古人心中的那種地位和崇敬。藍顏色的哈達是「寶日亨騰格里」的顏色,也就是天的顏色,當然也代表著天,意義是崇高、尊貴、至尊。
一般只有在非常重要的節日、祭祀活動中用到,或主人家中有重要的事宜,比如給父母、長輩祝福過壽等。還有就是家中來了在主人心中,無比非常重要的朋友、客人、親人,主人若是想要表示對來賓格外崇高的都敬意和殷切的歡迎之情,才會准備藍顏色的哈達。也不是說在這種場合獻白顏色的哈達就表示客人不尊貴,只是按照主人的實地條件,因人而異,各有不同。
以上所說的,出現場合一說,不代表所有人,因為,現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原因,好多人也不一定在什麼場合都用特定顏色的哈達,看個人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