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問外匯點差式交易和我們平時所說的搶帽子是一個概念嗎
兩回事。樓上願意和你私聊給你講我就不詳細說了。
===================
點差式外匯交易這個詞純屬那個書亂說,根本沒這個說法。
搶帽子是高頻交易,或者叫超短線,或者叫剝頭皮。
② 什麼是 期貨 搶帽子、擠倉
所謂「搶帽子」交易是指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買賣或者持有相關證券,並對該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以便通過期待的市場波動取得經濟利益的行為。
③ 什麼叫股票中的搶帽子
所謂「搶帽子」交易是指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買賣或者持有相關證券,並對該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以便通過期待的市場波動取得經濟利益的行為。
搶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種投機性行為。在期市上,投機者當天先低價購進預計期價要上漲的期貨合約開倉,然後待期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當天再賣出所買進的期貨合約平倉,以獲取差額利潤。或者在當天先開倉賣出手中持有的預計要下跌的期貨合約,然後待期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再以低價買進所賣出的期貨合約平倉,從而獲取差額利潤。
搶帽子屬於一種高風險的股票操作行為,除非經驗豐富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A股搶帽子大案:2011年12月10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9日通報廣東中恆信傳媒投資有限公司操縱證券市場案等六起違法違規案。其中,廣東中恆信涉嫌以「搶帽子」手法操縱市場,共交易股票552隻,累計交易金額571.76億元,違規交易股票數量之多,創A股市場紀錄。
來歷
早期的證券、期貨交易都是交易員在交易池內喊價交易,用手勢加上高聲喊叫來報價,於是那些在日內短線炒作的交易員就要不停地舉手報價,那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搶帽子一樣(當然空中並沒有帽子),所以就把日內短線交易的手法稱為「搶帽子」。
界定
《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指引》第三十七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認定為搶帽子交易操縱:
(一)行為人是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
(二)行為人對相關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做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
(三)行為人公開做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前買賣或持有相關證券;
(四)行為人通過公開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在相關證券的交易中謀取利益。
④ 別人搶帽子犯法嗎
帽子也是個人合法財產,如果確實是以佔有為目的搶,就是違法的。
如果是朋友間開玩笑,以搶某人的帽子作為娛樂,就是不違法的。
⑤ 什麼是搶帽子 搶帽子怎麼理解
所謂「搶帽子」交易是指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買賣或者持有相關證券,並對該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以便通過期待的市場波動取得經濟利益的行為。
搶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種投機性行為。在期市上,投機者當天先低價購進預計期價要上漲的期貨合約開倉,然後待期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當天再賣出所買進的期貨合約平倉,以獲取差額利潤。或者在當天先開倉賣出手中持有的預計要下跌的期貨合約,然後待期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再以低價買進所賣出的期貨合約平倉,從而獲取差額利潤。
搶帽子屬於一種高風險的股票操作行為,除非經驗豐富者,最好不要輕易嘗試。
A股搶帽子大案:2011年12月10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9日通報廣東中恆信傳媒投資有限公司操縱證券市場案等六起違法違規案。其中,廣東中恆信涉嫌以「搶帽子」手法操縱市場,共交易股票552隻,累計交易金額571.76億元,違規交易股票數量之多,創A股市場紀錄。
來歷
早期的證券、期貨交易都是交易員在交易池內喊價交易,用手勢加上高聲喊叫來報價,於是那些在日內短線炒作的交易員就要不停地舉手報價,那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搶帽子一樣(當然空中並沒有帽子),所以就把日內短線交易的手法稱為「搶帽子」。
界定
《證券市場操縱行為認定指引》第三十七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認定為搶帽子交易操縱:
(一)行為人是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
(二)行為人對相關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做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
(三)行為人公開做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前買賣或持有相關證券;
(四)行為人通過公開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在相關證券的交易中謀取利益。
⑥ 關於搶帽子的問題
中國的股票市場實行的事T+1交易,也就是說必須在買入後的一天才可以賣出。譬如說1號買的股票,要到二號才可以賣。但有很多其它市場,如外匯,美國股票市場實行的是T+0交易方法,隨時買隨時賣,24小時不間斷的交易。摘帽子的說法來自美國股市,一般講的是短線操作抓住機會快進快出。我想你看到的應該是美國的譯本吧,也不錯的,精髓都一樣的!
⑦ 股市中什麼叫「搶帽子」
所謂「搶帽子」交易是指證券公司、證券咨詢機構、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買賣或者持有相關證券,並對該證券或其發行人、上市公司公開作出評價、預測或者投資建議,以便通過期待的市場波動取得經濟利益的行為 搶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種投機性行為。在期市上,投機者當天先低價購進預計期價要上漲的期貨合約開倉,然後待期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當天再賣出所買進的期貨合約平倉,以獲取差額利潤。或者在當天先開倉賣出手中持有的預計要下跌的期貨合約,然後待期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再以低價買進所賣出的期貨合約平倉,從而獲取差額利潤。 由於搶帽子是以賺取股票的當天價差收益為目的,因此,一般把股市處於大幅震盪階段,一天內股價上下波幅較大時,作為進行搶帽子的最佳時機。投資者進行搶帽子操作時,需要對股市行情有深入的研判,並能在行情變化時作出十分敏捷的反應。
⑧ 搶帽子的案例
2011年12月9日,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通報廣東中恆信傳媒投資有限公司、薛書榮、鄭宏中、楊曉鴻、黎睿咨等涉嫌操縱市場行為等六起違法違規案,累計交易金額近572億元,涉及552隻股票,非法獲利4.26億元,涉案人員之多和操縱規模之大都史無前例,是截止2011年為止證監會查實涉及股票最大規模、涉案金額最大、涉案人員數量最多的案件。被稱為中國證券史上最大的「搶帽子」案。
2009年10月,中國證監會稽查總隊稽查發現,自2009年5月至8月期間,一批個人賬戶與禧達豐公司發布的薦股文章高度關聯,均在薦股前集中買入,薦股後集中賣出,具備明顯的「搶帽子」特徵。上述賬戶交易量大,持續時間長,嚴重影響了正常的證券市場秩序,且交易行為大量集中在武漢,同年12月底,證監會稽查總隊向湖北省公安廳經偵總隊通報了相關案情,提請公安機關介入調查。 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初步調查認定,武漢人袁某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犯罪。其兒子余凱為中國證券業協會登記注冊、從事投資咨詢業務的從業人員。2009年5月至12月,余凱等人撰寫84篇薦股文章並通過財經網站發布,同期其利用所控制的賬戶在薦股文章發布前買入所薦股票,並在文章發布後迅速賣出,累計交易金額達41.7億元,獲利3959萬余元。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余凱等人利用同種方式進行53次交易,交易金額10.63億元,非法獲利1466萬元。
⑨ 股票交易中「搶帽子」和「買空賣空」有區別嗎這兩種交易方式我們國家允許嗎
你好,搶帽子:搶帽子是股市上的一種投機性行為。在股市上,投機者當天先低價購進預計股價要上漲的股票,然後待股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當天再賣出所買進的股票,以獲取差額利潤。或者在當天先賣出手中持有的預計要下跌的股票,然後待股價下跌至某一價位時,再以低價買進所賣出的股票,從而獲取差額利潤。
買空
投資者預測股價將會上漲,但自有資金有限不能購進大量股票於是先繳納部分保證金,並通過經紀人向銀行融資以買進股票,待股價上漲到某一價位時再賣,以獲取差額收益。
賣空
賣空是投資者預測股票價格將會下跌,於是向經紀人交付抵押金,並借入股票搶先賣出。待股價下跌到某一價位時再買進股票,然後歸還借入股票,並從中獲取差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