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蛙和蟾蜍怎樣分辨
1.比較皮膚和體色 青蛙從眼的後方直至後肢的基部有2條縱行的皺褶,呈金黃色或淺棕色。中央有一條淺色縱紋。後肢上有很多橫列的黑色斑紋。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黃綠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膚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狀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黃色。 2.觀察毒腺 蟾蜍有豐富的毒腺,分皮膚腺和耳後腺。皮膚腺分布在軀體的背面,所處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後腺在頭側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針刺破耳後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漿液。青蛙是沒有毒腺的。 3.觀察聲囊 雄蛙口角的後面有一對聲囊,發聲時口腔內氣體壓進聲囊,使它擴大成球狀,雌蛙沒有聲囊。而蟾蜍無論雌雄都沒有聲囊。 4.比較齒和舌 青蛙上頜邊緣有一排細小的上頜齒;在口腔頂部犁骨上也有兩排並列橫生的瘤狀小突起,叫犁骨齒。而蟾蜍的上下頜都沒有齒。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觀察輸尿管和泄殖腔的連結 青蛙的2條輸尿管分別跟泄殖腔相連,在泄殖腔壁上有2個開口;而蟾蜍的2根輸尿管則先合並成一條總輸尿管,再進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個開口。 6.觀察輸卵管跟泄殖腔的連結 青蛙的2條輸卵管也是分別跟泄殖腔相連的;而蟾蜍則是先合並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較肩帶 青蛙的兩塊上烏喙骨是緊密平行連接而不重疊,不能交錯活動,叫做固胸型肩帶;而蟾蜍兩側的上烏喙骨則彼此重疊,能交錯活動,叫做弧胸型肩帶。青蛙兩鎖骨內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還有一半圓形的軟骨,這是上胸骨。而蟾蜍是沒有這兩骨的。 8.比較椎體 青蛙的前7個椎體都呈圓柱形,前端凹入後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個椎體卻呈雙凹型;而蟾蜍前8個椎骨都是前凹型。 蟾蜍表皮角質化,所以比較耐旱,可以在離水較遠的乾燥環境中活動。青蛙和蟾蜍的體色雖不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都有保護作用,且受環境的影響變異很大。蟾蜍的跳躍能力遠不如青蛙,但是毒腺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它免於被食肉動物吞食,這類器官是保護性的器官。雄蛙具有一對聲囊,是發聲的共鳴器。青蛙上頜齒都是同型齒,這些齒沒有咀嚼機能,只有防止小動物從口中滑脫的作用。齒的有無及著生位置,舌尖是否分叉,肩帶和椎體的類型,都是無尾兩棲動物的分類依據。對於青蛙和蟾蜍的輸尿管和輸卵管跟泄殖腔聯結方式上的差異,常常是解剖中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不同點。 它們都是吃害蟲的。蟾蜍皮脂腺能分泌毒液,只要不誤食不會有大問題的,肉質無毒還很鮮美,不過中華大蟾蜍可是國家保護動物
2. 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不同
青蛙和蟾蜍都是屬於無尾目,但是青蛙屬於娃科,蟾蜍屬於蟾蜍科。大多非專業人士和非蟾蜍養殖人士,都把綠色的、皮膚光滑的、長得好看的都稱之為青蛙,長得難看的、表皮上有痘的稱之為蟾蜍。
專業來講,青蛙體型偏長,頭呈三角形,後肢腳趾比較長,指尖有蹼相連。這些特點正是由青蛙習性演變而來,在水中游泳、在陸地上跳躍等。
蟾蜍養殖和野生蟾蜍體態外觀都一樣,其身體臃腫類似橢圓形,頭部為三角形,四肢比較短,這些因素導致蟾蜍在水中游的並不快,在陸地上只能以爬行為主,且跳躍距離較短。於是市面出現大量的蟾蜍養殖而不是青蛙養殖,一些老牌的蟾蜍養殖合作社也都推出了一些蟾蜍養殖技術。
當青蛙和蟾蜍都遇到天敵都應如何面對呢?
青蛙到時可以一逃了之,但是蟾蜍,就需要拿出「秘密武器」——皮脂腺,皮脂腺最大的一對是位於耳後方,這些皮脂腺可以分泌出白色有毒液體,這種液體不僅僅作用於驅趕天敵,在蟾蜍養殖中,用特定器械採取,乾燥處理後可製成蟾酥,蟾酥是一種名貴葯材,用於很多葯品中,如:救心丸、華蟾素、六神丸、六靈解毒丸、六靈丸、生力雄丸、嫦娥加麗丸、麝香保心丸、心寶丸、活心丸等名貴葯物。
同類品種中,所吃的食物會是一樣么?
一般來講,青蛙吃的比蟾蜍要好,青蛙的口腔上頜邊緣都有牙齒,這些牙齒可以很好的幫助青蛙咬住昆蟲,它的舌頭倒生與口腔之內,舌尖分叉,這些都助於它捕食各種飛蟲和水中的魚蝦、螺類等小動物。而蟾蜍的口腔中沒有牙齒,舌尖也不分叉,所以他只能吃地上的甲蟲,螞蟻和蝸牛等。
綜上,青蛙活動能力和食物捕捉都強於蟾蜍,但並不能說明蟾蜍沒有青蛙優秀。
蟾蜍的生存能力是優於青蛙的,包括蟾蜍蛻下的皮和毒液,都是值得利用的。正是因為蟾蜍的這些優點,很多人開辟了養殖業的新道路——蟾蜍養殖行業。
蟾蜍蛻下的皮稱之為蟾衣,蟾衣被孫思邈稱:「蟾蛻(衣)除惡腫,神也」。李時珍《本草綱目》稱:「蟾衣乃其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中醫認為蟾衣具有解毒消腫、止痛、辟穢濁之功效,廣泛用於瘡癰腫毒、咽喉腫痛等的治療。現代研究認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毒配質還有較強的麻醉作用。科研人員發現蟾衣還有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神奇功能,可用於治療多種惡性腫瘤、肝炎、帶狀皰疹、肝腹水、腎病、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疑難雜症。
可見,蟾蜍身上都是寶,都是可以利用的名貴葯材。說了這么多,很多人都想親自去河裡找些卵和蝌蚪來養了,但是切記,蟾蜍是國家保護動物,最近網上經常報道亂殺蟾蜍被拘留事件,請大家認真看待此事,若大家想養殖蟾蜍,請通過正規渠道!
3. 青蛙和蟾蜍的不同是什麼
4. 青蛙和蟾蜍的不同
青蛙是青色得.蟾蜍是青灰色
或灰色.最重要的區別是蟾蜍身上有很多惡心的疙瘩能分泌腐蝕液體.而青蛙身體表面很光滑.視覺上看著舒服
5. 青蛙和蟾蜍有什麼不同
1.比較皮膚和體色 青蛙從眼的後方直至後肢的基部有2條縱行的皺褶,呈金黃色或淺棕色。中央有一條淺色縱紋。後肢上有很多橫列的黑色斑紋。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黃綠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膚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狀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黃色。 2.觀察毒腺 蟾蜍有豐富的毒腺,分皮膚腺和耳後腺。皮膚腺分布在軀體的背面,所處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後腺在頭側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針刺破耳後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漿液。青蛙是沒有毒腺的。 3.觀察聲囊 雄蛙口角的後面有一對聲囊,發聲時口腔內氣體壓進聲囊,使它擴大成球狀,雌蛙沒有聲囊。而蟾蜍無論雌雄都沒有聲囊。 4.比較齒和舌 青蛙上頜邊緣有一排細小的上頜齒;在口腔頂部犁骨上也有兩排並列橫生的瘤狀小突起,叫犁骨齒。而蟾蜍的上下頜都沒有齒。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觀察輸尿管和泄殖腔的連結 青蛙的2條輸尿管分別跟泄殖腔相連,在泄殖腔壁上有2個開口;而蟾蜍的2根輸尿管則先合並成一條總輸尿管,再進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個開口。 6.觀察輸卵管跟泄殖腔的連結 青蛙的2條輸卵管也是分別跟泄殖腔相連的;而蟾蜍則是先合並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較肩帶 青蛙的兩塊上烏喙骨是緊密平行連接而不重疊,不能交錯活動,叫做固胸型肩帶;而蟾蜍兩側的上烏喙骨則彼此重疊,能交錯活動,叫做弧胸型肩帶。青蛙兩鎖骨內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還有一半圓形的軟骨,這是上胸骨。而蟾蜍是沒有這兩骨的。 8.比較椎體 青蛙的前7個椎體都呈圓柱形,前端凹入後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個椎體卻呈雙凹型;而蟾蜍前8個椎骨都是前凹型。 蟾蜍表皮角質化,所以比較耐旱,可以在離水較遠的乾燥環境中活動。青蛙和蟾蜍的體色雖不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都有保護作用,且受環境的影響變異很大。蟾蜍的跳躍能力遠不如青蛙,但是毒腺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它免於被食肉動物吞食,這類器官是保護性的器官。雄蛙具有一對聲囊,是發聲的共鳴器。青蛙上頜齒都是同型齒,這些齒沒有咀嚼機能,只有防止小動物從口中滑脫的作用。齒的有無及著生位置,舌尖是否分叉,肩帶和椎體的類型,都是無尾兩棲動物的分類依據。對於青蛙和蟾蜍的輸尿管和輸卵管跟泄殖腔聯結方式上的差異,常常是解剖中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不同點。 它們都是吃害蟲的。蟾蜍皮脂腺能分泌毒液,只要不誤食不會有大問題的,肉質無毒還很鮮美,不過中華大蟾蜍可是國家保護動物
6. 蟾蜍與青蛙的區別
蟾蜍與青蛙的區別有:
1、蟾蜍是青蛙的一種:青蛙主要包括蛙和蟾蜍兩類動物。蟾蜍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
2、分布不一樣:蛙類分布在除了加勒比海島嶼和太平洋島嶼以外的全世界。蟾蜍主要分布在除了馬達加斯加、波利尼西亞和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區。
3、外形不一樣:蟾蜍多在陸地生活,因此皮膚多粗糙,青蛙體形較苗條,多善於游泳。
4、價值不一樣:青蛙肉肉質細嫩、脂肪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多種激素。蟾蜍是一種葯用價值很高的經濟動物。其全身是寶!蟾酥、干蟾皮、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均為葯材。
7. 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
青蛙和癩蛤蟆的區別
1、比較皮膚和體色:青蛙從眼的後方直至後肢的基部有2條縱行的皺褶,呈金黃色或淺棕色。中央有一條淺色縱紋。後肢上有很多橫列的黑色斑紋。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黃綠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膚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狀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黃色。
2、觀察毒腺:蟾蜍有豐富的毒腺,分皮膚腺和耳後腺。皮膚腺分布在軀體的背面,所處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後腺在頭側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針刺破耳後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漿液。青蛙是沒有毒腺的。
3、觀察聲囊雄蛙口角的後面有一對聲囊,發聲時口腔內氣體壓進聲囊,使它擴大成球狀,雌蛙沒有聲囊。而蟾蜍無論雌雄都沒有聲囊。
4、比較齒和舌
青蛙上頜邊緣有一排細小的上頜齒;在口腔頂部犁骨上也有兩排並列橫生的瘤狀小突起,叫犁骨齒。而蟾蜍的上下頜都沒有齒。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觀察輸尿管和泄殖腔的連結:青蛙的2條輸尿管分別跟泄殖腔相連,在泄殖腔壁上有2個開口;而蟾蜍的2根輸尿管則先合並成一條總輸尿管,再進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個開口。
(7)帽子青蛙和蟾蜍擴展閱讀:
青蛙(Frog)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絕大部分青蛙通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
全球只有10至12種青蛙進化至體內受精,部分會把受精卵排出體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動物學上特指的是黑斑側褶蛙。青蛙一向被認為是卵生動物,不過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雨林的青蛙能夠產下蝌蚪。這種青蛙是全球6000多種青蛙中唯一一種能夠「下蝌蚪」的青蛙。
蟾蜍,也叫蛤蟆há ma(蟆單獨讀má)。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刺、癩疙寶。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從它們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則是我國緊缺的葯材。
蟾蜍水陸兩棲,皮膚布滿小孔具有滲透性,外加它們從出生就沒有羊膜和殼等結構的保護,致使它們對環境的敏感性要高於其他類群,兩棲動物被認為是檢測環境變化的風向標。
青蛙_網路
癩蛤蟆_網路
8. 《青蛙與蟾蜍》的主要內容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青蛙和蟾蜍-好朋友: 本書是由美國著名童書作家及畫家艾諾·洛貝爾創作的5個小故事,描述青蛙和蟾蜍這兩個好朋友溫馨的友誼。 青蛙和蟾蜍-好夥伴:本書是由美國著名童書作家及畫家艾諾·洛貝爾創作的5個小故事,描述青蛙和蟾蜍這兩個好朋友每一天所發生的點點滴滴。 青蛙和蟾蜍-快樂時光:本書是由美國著名童書作家及畫家艾諾·洛貝爾創作的5個小故事,描述青蛙和蟾蜍這兩個好朋友生活中的新鮮事。 青蛙和蟾蜍-快樂年年:本書是由美國著名童書作家及畫家艾諾·洛貝爾創作的5個小故事,描述青蛙和蟾蜍這兩個好朋友四季中發生的不同趣事。 [編輯本段]圖書目錄 青蛙和蟾蜍-好朋友: 有天到了 講故事 一顆遺失的扣子 那天他們去游泳 等信 青蛙和蟾蜍-好夥伴: 工作表 花園 餅干 惡龍與巨人 夢 青蛙和蟾蜍-快樂時光: 明天 風箏 顫抖的滋味 帽子 單獨一人 青蛙和蟾蜍-快樂年年: 滑下山 轉角的地方 冰淇淋 驚喜 聖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