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渡小鍋米線怎麼做
原料 主料:米線120克。 配料:剁肉50克、豌豆尖、韭菜各10克,水腌菜5克。 調料:精鹽、辣椒油各2克,鮮醬油3克,味精1克,排骨湯100毫升。 製法 (1)小銅鍋置於專門的灶眼上,注入湯,沸時放入剁肉,再放入米線,順序下鹽、醬油、腌菜、味精,待沸後下韭菜、豌豆尖,其果實淋入辣椒油。 (2)裝碗時,將先放入鍋中的剁肉倒在米線上面,以顯示剁肉特點。 操作要領 (1)宜用酸漿米線,口感好;干漿米線一是含水分低,而是發酵差,口感差,要用宜提前入水浸泡,讓其再吸收部分水分,彌補不足。 (2)要用水腌菜味好,忌用冬菜一類的干腌菜。
2. 去雲南哪裡吃米線最正宗
雲南米線遍地開花、都說自己是正宗。
3. 關於周記官渡古鎮
官渡古鎮,在昆明市官渡區新螺螄灣的附近。剛進入古鎮,古老的昆明風味就彌漫而來。
步入南面的牌坊,只見一座金剛塔矗立在那兒,金剛塔有一個大頂點,圍著它的有四個小頂點。這個金剛塔通往四面八方,在金剛塔中心上有一個佛像,這個佛像象徵著風調雨順與幸福平安。官渡古鎮還有妙湛寺,法定寺,觀音寺,吐主廟等四座寺廟。
穿過金剛塔,我們來到了東塔和西塔。老人說,每隔六十年秋分,月光正照西塔,兩塔尖正好合在一起,可惜沒人去考證這個說法。西塔是贗品,原塔在道光十三年地震中坍塌了。如果你留意看,你會發現東塔的線條看上去更豐滿,顯然後來的審美上出現了差異。在魁星閣旁邊的官渡小廣場上,賣著官渡最著名的官渡粑粑。鎮上有兩家的粑粑做的最好,一家是李家粑粑,一家是眼鏡粑粑。幾乎每天都賣斷貨,生意好得不得了。官渡人做粑粑的手藝,真絕。聽老人說,在古代官渡一定是經歷了一段比較穩定的農業生產期,才有功夫琢磨怎麼把一個粑粑做到可以名揚海外。
官渡的小吃,還有涼卷粉,小鍋米線,碗豆粉等等。小鍋米線和血旺米線可以稱得上是官渡米線的集大成者。官渡小鍋米線粗看也昆明的其它米線無異,但仔細品嘗,又有許多微小的不同。地道農村口味的腌菜,構成了味道的酸,烹調過程中加入辣椒,形成了雲南人的嗜好的辛辣。再加上一勺香噴噴的醬肉帽子,體現出了重油味厚的特點。
官渡古鎮是我們昆明的老城之一,這里的美食多,玩的多。我愛我們的官渡古鎮,歡迎大家常來做客。
4. 雲南小鍋米線里放的是什麼醬
小鍋米線裡面不放醬。如果非要放的話那就是:昭通醬、湯池老醬、昆明當地的豆瓣醬。
主料
米線 酸腌菜
肉末
輔料
豌豆尖 鹽
雞精 油雞樅
韭菜 西紅柿
剁辣椒
雲南小鍋米線的做法步驟
1.1. 韭菜擇洗干凈,切成3cm長的段。豌豆尖洗凈切成3cm長的段。酸腌菜洗凈切成1cm長的小段。番茄洗凈切成小丁。
2.2. 小鍋置於灶上,加入排骨高湯,大火煮滾,放入豬肉餡,用筷子撥散開,然後放入米線和切好的酸腌菜,調入剁辣椒、生抽、鹽。
3.3. 再次煮滾後,放入切好的韭菜段、番茄丁和豌豆尖即可。
5. 請問昆明的小鍋米線是怎麼做的呢那麼好吃
一、
主料:
米線1碗;
輔料:
雞腿2個、豬肉1塊、娃娃菜1把、生菜1把、酸黃瓜1根、酸菜1大勺、蒜苔1把、豬大骨頭1大塊;
調料:
食鹽1小勺、醬油1小勺、雞精1小勺、蔥1根、花椒1小把、豆瓣醬1勺、植物油1湯勺、鮮花椒1小把、芝麻油1小勺、香菜1根;
做法:
豬大骨一份洗凈備用;准備泡椒黃瓜和酸菜備用
將洗凈的豬大骨放入鍋內,加入足量的水;加蓋煮2個小時以上,取大骨湯備用
雞腿剁小塊;炒鍋放火上,放入適量食用油,下入花椒和青花椒炒出香味
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放入雞丁翻炒
翻炒雞丁入味後,加入醬油和生薑汁;加入適量的水
加鍋蓋後燜煮;至湯汁濃肉爛入味後,關火,加入適量雞精調味備用
豬肉剁碎末備用;香菜和蒜苔切碎備用
酸黃瓜切片備用;取小鍋,放入肉末、酸黃瓜和酸菜
加入煮好的大骨湯;煮開湯後,放入生菜、娃娃菜燙熟
另取一鍋加入清水燒開;放入提前泡好的米線煮軟即可
將煮好的米線放入煮湯的砂鍋內;加入雞肉醬湯汁調拌均勻
放入切碎的蒜薹和香菜;最後澆上雞肉醬,即可成就一鍋美味米線
二、
材料:
米線、肉餡、酸腌菜、豆芽、豌豆苗(這里用的是空心菜嫩葉)、韭菜、香菜、香蔥、大蒜、生薑、排骨湯
做法:
1、韭菜擇洗干凈,切成3cm長的段;豌豆尖洗凈切成3cm長的段;酸腌菜洗凈切成1cm長的小段、生薑、大蒜、香蔥、香菜切碎備用。
2、小鍋置於灶上,加入排骨高湯,大火煮滾,放入豬肉餡、姜蒜末,用筷子將肉末撥散開,然後依次調入白鬍椒粉、鹽、老抽。
3、然後再依次放入水腌菜末、米線,待沸後下韭菜段,豌豆尖,豆芽,等湯再開.起鍋前淋入辣椒油.倒入湯碗中點綴上蔥花和香菜就好了.
6. 正宗官渡小鍋米線怎麼樣
原料
主料:米線120克。
配料:剁肉50克、豌豆尖、韭菜各10克,水腌菜5克。
調料:精鹽、辣椒油各2克,鮮醬油3克,味精1克,排骨湯100毫升。
製法
(1)小銅鍋置於專門的灶眼上,注入湯,沸時放入剁肉,再放入米線,順序下鹽、醬油、腌菜、味精,待沸後下韭菜、豌豆尖,其果實淋入辣椒油。
(2)裝碗時,將先放入鍋中的剁肉倒在米線上面,以顯示剁肉特點。 操作要領
(1)宜用酸漿米線,口感好;干漿米線一是含水分低,而是發酵差,口感差,要用宜提前入水浸泡,讓其再吸收部分水分,彌補不足。
(2)要用水腌菜味好,忌用冬菜一類的干腌菜。
7. 小鍋是誰
昆明人最愛吃小鍋米線,小鍋米線已經成為昆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名片,昆明作為雲南省會城市,生活在昆明,或者來雲南旅遊,不吃小鍋米線是不完整的;但是開在昆明的小鍋米線店很多,想要吃到最正宗的實在很難,所以通過深度發現,仔細打聽,認真篩選後,我們整理出10家口味正宗,很受歡迎的小鍋米線店!
排隊是一種最自然不過的常態了!業界稱之為「現象級排隊」米線店!
以下10家廣大網民極力推薦,號稱昆明排名前十!
一、鐵朋小鍋米線
鐵朋小鍋米線剛開業時是沒有店名的,整家店都在一處小小的鐵棚里,來這里吃的客人喜歡上了這里的小鍋米線,便招呼朋友說:「走,去鐵棚吃小鍋米線去。」鐵棚的名稱由此而來,隨著時間變遷,鐵棚小鍋米線名聲遠播,來店裡吃小鍋米線的客人越來越多,許多人都喜歡上了這里最為醇正的小鍋米線,越來越多的陌生人成為了這里的常客,「鐵棚」也被改為了「鐵朋」。
他家的小鍋米線口味偏重,酥潤可口的米線配合著微咸中辣的湯底,吃起來相當過癮,如果再放入一根油條,蘸著湯底吃,滋味實在是妙不可言。店裡的面條也很不錯,有寬細兩種,推薦寬面,筋道,有嚼勁,滋味更甚。
米線所用的鮮肉都是選自土豬的後腿肉,不僅有嚼勁,並且量非常足。一大碗米線端上來,就能看到碗頂滿滿的一層鮮肉,管飽!管夠!管香!
地址:吳井路131號塘子巷口塘荷酒店旁
二、東春小鍋米線
昆明老派小鍋米線的代表之一,開了20多年了。晚一點去就沒座位,要排隊等候,環境很差,味道卻逆天,回頭客超多。來這里吃米線簡直就跟打仗差不多,人山人海的陣勢,搶停車位,人擠人,搶座位,身旁站滿各種等座的人!
第一眼的感覺是,盡管環境很一般,但到了11點中,一樓二樓開始爆滿。記得一個同事曾經對這家店進行過評價:「吃了那麼多小鍋米線,這是讓我最動情最信服的一家。」這個評價,簡直把它吹上了天,不過,直到我進店細細品味,才發現,跟他說的不相上下。
他家煮小鍋米線用的是銅鍋,受熱很均勻,其次是煮米線的湯用上好的骨料,經過10多個小時熬出來的。
小鍋粗米線和小鍋寬面必吃,加個臭豆腐帽子!爽!
看著就很好吃,站著吃也值得!
地址:西山區金碧路363號(時代廣場)
三、端仕小鍋
話說這是昆明小鍋米線的鼻祖!端仕小鍋的由來是民國中期,在昆明走街串巷挑著爐火賣米線、餌絲的幾家玉溪人,有了一點積蓄後先後在當時的端仕街經營起自己的堂口,由於口味不錯,當時昆明人想吃碗米線,就會說「走,去吃端仕小鍋。」據說端仕街的來由,是因為當時那條街是衙門的斷事司所在,斷事街叫著叫著就成了端仕街。
百年老店傳承至今,一直保留的就是對食物的認真和對口感的把控,在這點上,端仕家做的很好,但就是生意沒鐵朋和東春好,可能是大眾口味的變了吧!
口味在吃過的幾頓小鍋米線里確實不錯,湯口不至於過咸,醬料調味也不會喧賓奪主,葉子煮的很入味綿軟,火候控制好。價格中等貴,是能讓人吃幾代人的昆明味道。
現在去端仕小鍋,我更樂意吃的是他家的餌絲,而不是小鍋米線!
地址:文林街73號
四、盛鑫園
這家小店,一家人都在做小鍋米線,地地道道的昆明人,味道很正宗!他家的小鍋米線香氣撲鼻,湯汁濃郁,吃完後,有種回甜的感覺,這才是正宗的小鍋米線。
很多顧客都是從官渡區、西山區、呈貢……開車去吃,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從香港坐飛機去吃的。固很多去吃過的吃貨都說:「這才是昆明最正宗的小鍋米線,吃上一碗,湯渣都喝得干凈。」
食材簡單卻百倍用心,正是對每一個味道都嚴格要求,匠人精神,追求極致,才使得這簡單的一碗小鍋米線有了不一樣的光芒。
米線是溫和之物,它不像鹼面那樣經過碾揉摔打,勁道十足;也不像紅薯粉那樣有天生的膠質,Q彈人性,它由大米製成,性子謙和,柔軟吸味,老少皆宜。天生易消化,在胃裡自然受到熱烈的歡迎,胃舒服了,心情也就好了。
一燙抵三鮮,米線大柱大柱地甩,特別有滋味,各種香味相得益彰,混合出的味道妙不可言。
米線、臭豆腐、肉沫,它們揉進了各自的特色,就好像一支深得人心的樂隊,貝斯手、吉他手、鼓手、主唱默契度極高,彈唱著舌尖美食。
哧溜哧溜地吃著米線,雙手捧起碗,大喝一口湯,小鍋米線中那恰到好處的酸味、鮮味、甜味和辣味,深得中庸之道,吃一口,小時候的記憶簡直是呼之欲出。
地址:昆明市盤龍區鑫安路69號(金星園丁二期對面)
五、芳香小吃
一家破爛不堪的小店,卻有著極品美味的小鍋米線。
牆面上都是雨水流經過的痕跡,實在是太舊了!
店裡面的牆面都是用鐵皮「縫縫補補」,老闆說已經修了好多回了!但食客不嫌棄,就是覺得他家的好吃!
店雖小,每天要賣幾百碗,很忙很忙!
這是一家十多年的老店,開在官渡古鎮,有人說,環境很糟糕,但味道超級好。每次去吃都要排隊,擠啊擠,直接讓人難以呼吸,但也很值得!
味道板扎,還不貴!
地址:昆明市官渡古鎮旁古鎮老街
六、官渡李記小鍋米線
每次說到昆明小鍋米線,都有不同的呼聲,很多官渡人認為官渡小鍋米線才是昆明最正宗的,小編在眾多官渡小鍋米線中,挑選了一家叫做「官渡李記小鍋米線」吃了一下,味道確實很好。
地道農村口味的腌菜,精心熬制的排骨湯料,加上新鮮的韭菜,裡面還會放一點豆腐皮。
整體感覺很不錯,只是油水多了一點,湯汁相當夠味!值得一吃!
地址:關南大道玫瑰灣商鋪S308號(近美食一條街)
七、婷亭玉立
這家小鍋米線是黑馬,名字芳香誘人,味道也如其名,吃上一次,還想天天吃,日日夜夜都吃!
中午人非常多,很多人在等位,菜單上東西不多,就是一款小鍋,可選擇的就是煮品,米線、細面、寬面和餌絲,油辣子也可選擇多少,還有就是肉帽多少也可選!很香濃,非常不錯!
已經營八年有餘,食材新鮮,真材食料,專營小鍋米線、餌絲、面條,味道杠杠的,味道濃厚,也是用的豬油調味,用傳統的方式煮,值得一吃!
小鍋寬面,非常好吃!面條很有勁道,精華四溢,清香可口,湯汁濃郁厚重!
地址:昆明市盤龍區金實小區金菊路18號
八、青和小鍋米線
青和小鍋是雲南最具商業性的小吃之一,不斷蔓延,曾一度做到東南亞,在整體運作模式上,眾說紛紜,各有各的觀點。作為一款比較時尚的小鍋米線,當然,年輕人最喜歡不過了!
臭豆腐,鮮肉,薄荷和米線的結合,總是看著琳琅滿目,吃著仙氣四溢。
九、萬豐小鍋米線
在小鍋米線這個行業,它的名氣很大,幾乎一度是代名詞,後來逐步被超越了!所以,做餐飲的,價值觀還是很重要,管理也更為重要,千萬別再出現類似於前段時間發生的問題了!!!用心做美食,才是真理!
萬豐在最鼎盛的時候,昆明有好多家分店,就因為他們家的小鍋米線是用醬油,酸菜和肉末調制出來的地道滇味而廣受歡迎。
與其他家相比較起來,他們家似乎更捨得加帽,肉末很多,吃起來超級香。剛剛出鍋時,熱氣騰騰,老遠就能聞到濃郁的香味。
他們家捨得放帽子,很多的肉帽子,可以超過很多家;肉帽子的製作有點意思。
地址:大觀路8號(近大觀商業城)
十、雲仕米線店(原雲山小鍋米線)
聽說過好多次這家米線了,今天有機會去吃了一哈,他家的油辣子確實很香,比較適合大眾口味,吃的人也挺多的!
8. 昆明官渡區這邊哪裡可以擺攤煮米線,本人掌握著正宗官渡小鍋米線的配方煮法,由於資金不夠,實在無奈
明通夜市啊,一到晚上那裡有好多燒烤,小吃賣,我經常去吃,人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