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泰國英拉為什麼穿軍服戴黑袖章
英拉左臂所戴黑箍並非「黑紗」,而是泰國安保部門的一種安排。但凡重要場合,泰國安保部門都要求參與者佩戴袖箍,這袖箍的顏色是多變的,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其他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安保暗號,佩戴者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戴它,當然也沒必要問為什麼,這裡面的學問只有安保部門知道。 回答者: 熱心網友 | 2011-8-3 08:50
泰國新一屆國會8月1日下午在首都曼谷王室大廳正式開幕。總理候選人英拉一襲「軍裝」亮相引人注目,也引人猜想。各媒體和網友也都對此充滿好奇。英拉穿的是否軍裝?英拉是否泰軍最高司令?本報記者專訪新華社前駐泰資深記者凌朔,對此進行了釐清。
公務員制服
凌朔介紹說,英拉所穿看似軍裝,但並非軍裝,而是一種制服,或者准確地叫泰公務員制服。根據泰國政壇的傳統,但凡碰到重大慶典、重要會議,出席者都要穿這種制服。那天是泰國新一屆議會首次會議,象徵著泰國經過長期的「街頭政治」可能過渡到穩定的「議會政治」,堪稱一次重要的場合。尤其這種儀式在王宮舉行,由國王或王儲主持,非常隆重,所以英拉及其他參會者都統一穿著制服,符合泰國傳統。據凌朔回憶,當年他信和阿披實在就職典禮和其他重要時刻都穿過這樣的制服(左圖)。凌朔展望,過幾天英拉在就職儀式上肯定還要「戎裝」示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屆時關注她的風采。
黑箍非「哀悼」
英拉除了一身制服引人注目外,其左臂上的黑箍也讓人不解。許多讀者疑問,議會開會按理說是大事,對泰國政壇應該是喜事,而非「喪事」,英拉為什麼佩戴「黑紗」呢?對此,凌朔解釋說,英拉左臂所戴黑箍並非「黑紗」,而是泰國安保部門的一種安排。但凡重要場合,泰國安保部門都要求參與者佩戴袖箍,這袖箍的顏色是多變的,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其他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安保暗號,佩戴者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戴它,當然也沒必要問為什麼,這裡面的學問只有安保部門知道。凌朔幽默地說,他當年在泰國進行重要采訪時,也「有幸」佩戴過「黑紗」。
英拉無軍權
凌朔總結說,既然知道了所謂「軍裝」的究竟,也就不難知道,英拉並非所謂的泰武裝部隊總司令。在泰國,軍隊是相對獨立的。國王和總理,誰都不是軍隊總司令。泰軍有個名義上的總司令,但此人沒有掌兵實權,只是個象徵。泰軍真正的總司令為泰陸軍總司令。名義上,泰軍在國內事務上必須保持中立,但實際上,由於傳統關系,泰軍一般是忠於國王的。凌朔分析道,英拉雖然沒有軍權,但她可以一方面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對軍方施加影響,一方面也必須與軍方搞好關系,這對她的從政至關重要。
晨報記者 胡強勁
『貳』 為什麼王室成員出現時戴的綬帶顏色不一樣有什麼區分么
「綬帶」本是歐洲中世紀向騎士授予勛章時,用於掛勛章的緞帶。後來軍人的勛章逐漸演化變小,成為掛在胸部或領口的小徽章。這種大型的綬帶就逐漸在軍服上消失了當今美國陸軍規定各兵種和專業兵綬帶的顏色是:鮮紅色----炮兵、工兵,黃色----裝甲兵、騎兵,桔色----通信兵,鈷藍色----化學兵,深藍色----航空兵,步兵藍----步兵,綠色----憲兵、專業參謀,深綠色----特種部隊,磚紅色----運輸兵,等等。只在隆重的典禮中,才會出現在部分王室或貴族的禮服上。
不過王室的貌似就不是這個意思了。
「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法語,心懷邪念者可恥)這句話綉在環繞著王室盾形徽章的一條綬帶(garter)上。這條綬帶就是嘉德勛章(Order of the Garter)的象徵。嘉德勛章是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由愛德華三世國王在1348年建立的。這句座右銘可能與批評英國國王窺視法國王座有關。但根據都鐸編年史首次紀錄的歷史,這句座右銘的出現與1347年為征服加來而舉行的一次盛大慶祝活動有關。當時國王的情婦索爾茲伯里伯爵夫人因為在跳舞時失落了吊襪帶(garter)而受到朝臣的嘲笑,愛德華國王立刻上前拾起她的藍色吊襪帶並將其系在了自己的膝蓋上,並以指責的口吻說出了這句話,並宣布藍色絲帶Garter將成為最高級別的勛章。
『叄』 泰國王太後的秘史:給國王戴綠帽公然出軌保鏢,還扶持昏君上台,最後如何
1、神仙眷侶般的愛戀
早年間的普密蓬與詩麗吉,在國民的心中,可以用神仙眷侶來形容。
1947年,詩麗吉15歲,作為泰國王族家的千金,小小年紀的她,便過著上流人士的生活。
她從小學習鋼琴,參加上流晚宴,精通英語和法語,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背景下,依舊被保護的很好,在嬌慣中長大。
那時候她最大的夢想,是長大了以後當一名優秀的鋼琴家,從沒想過回泰國,那個地方對她而言,只是一個出生地罷了。
至於當王後這件事,她更是想都沒想過。
那年她正在法國的巴黎,於某家音樂學院中就讀,由於戰爭原因,有不少泰國王室的子女為了避難,住在法國的泰國大使館。
在那兒,她邂逅了未來的泰國國王——少年時期的普密蓬。
年少時的普密蓬,從未想過自己要承擔起繼承王位的重責,因為在他之上,還有一個哥哥阿南塔。
沒有心理上的重擔,普密蓬的少年時期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嘗試著自己感興趣的一切,他喜歡攝影、畫畫,還會演奏鋼琴、小號、薩克斯等9種樂器。
與詩麗吉一樣,童年時期的普密蓬幾乎沒有從自己的國家待過多久,長時間居住在瑞士。
那時候他的夢想,是當一名工程師。
兩人相遇的那年,普密蓬19歲,詩麗吉16歲。
當時在瑞士讀書的普密蓬要去法國買車,詩麗吉的父親奉命接駕,陪同前往的,自然有詩麗吉本人。
普密蓬下飛機時,眾人堆著笑臉迎了上台,唯有詩麗吉一個人滿臉不開心。
原因很簡單,因為普密蓬的飛機晚了點,詩麗吉在機場足足等了3個多小時。
或許是平日里看慣了恭維,普密蓬一下就對這位個性的女孩產生了興趣。
「我覺得她很可愛。」
正如與普密蓬的愛情一樣,這世上,沒有什麼是能夠是永恆的。
折騰了半天,到頭來折騰的,終究是自己。
不知等到詩麗吉逝世之時,還能否想起當年嫁入皇室的初衷?
還有那個,與普密蓬在巴黎街頭漫步的夜晚。
『肆』 泰國軍隊的帽子有什麼說道嗎 真難看
「貝雷帽」是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准服飾之一。由於一些舉世聞名的特殊部隊長期佩戴固定顏色的貝雷帽,進而形成一種象徵。
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rea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風擋雨,脫下來可以擦汗,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而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貝雷帽。但貝雷帽真正大放異彩,卻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當時,為了向法西斯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與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1940年第一個傘兵部隊成立。1942年英國又組建了空降特勤隊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部隊等。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最醒著的標志,而貝雷帽顏色的不同又成為這些部隊的區分標志。
繼英國之後,1942年7月,美國組建了一支以綠色貝雷帽為標志服飾的特種部隊。此後,許多國家的不同特種部隊都採取佩戴不同顏色貝雷帽的方式來區分。貝雷帽為一種扁平無沿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假想敵部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方便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可從外覆套鋼盔。著名的將領蒙哥馬利元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經常戴著貝雷帽,而且還與眾不同地戴著將軍和裝甲兵兩種帽徽。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如美軍的假想敵部隊戴黑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戴綠色貝雷帽,空降部隊戴紅色貝雷帽。各兵種的貝雷帽除顏色不同外,款式都相同,均屬軍方制式統一品。
黑色貝雷帽美軍假想敵部隊頭戴黑色貝雷帽,並在貝雷帽上別著前蘇聯時期紅星及早期英國MK1戰軍的徽章、身著新式三色沙漠虎紋迷彩服、肩章上掛著紅星,這就是美國陸軍第117旅的官兵裝束。它是美軍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假想敵部隊。這支特殊的「作戰」單位,擁有很強的作戰能力,能對前蘇聯軍隊的各種作戰行動最貼切神似的模仿,可以隨時准備作戰需要,扮演「敵軍」角色。
藍色貝雷帽聯合國維和部隊 1945年10月25日,聯合國誕生了一支世界性聯合部隊,因為這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士兵作戰時都戴著藍色頭盔,平時戴藍色貝雷帽,所以人們又稱其為「藍盔部隊」。迄今為止,聯合國已先後向世界各個地區派出了近40支維和部隊和軍事觀察員維護世界、地區的和平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然而,以美國為首的世界霸權國家,經常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對弱小地區和民族進行武力「維和」,嚴重違背了「藍盔部隊」的宗旨,所以現在的維和部隊已變相成為美國的「駐外部隊」。
紅色貝雷帽英軍「紅魔鬼」部隊英軍皇家陸軍第五空中機動旅的官兵都戴著一頂紅色貝雷帽,所以人們稱其為「紅魔鬼」部隊。該部隊的主要任務為「迅速在海外執行各種應急作戰任務」。它的前鋒部隊是其傘兵團,該團是英國陸軍之最精銳部隊,也是世界上職業化素質較高的部隊之一。凡進入傘兵團的新兵,都要在 16周的基礎訓練中完成從氣球上跳傘。
綠色貝雷帽美國陸軍主力成員,帽上鑲嵌一枚箭與劍交叉的浮雕徽章,一頂綠色貝雷帽,這便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隊員的象徵。「綠色貝雷帽」部隊是美國特種部隊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它是以綠色貝雷帽為別稱的美軍特種作戰部隊的主力成員,主要用來執行特種作戰或機動作戰任務。自1942年7月成立以來,在 50多年的時間里,美國的戰軍駛向哪裡,「綠色貝雷帽」便出現在哪裡。
貝雷帽的戴法有明確的要求。如美軍規定戴貝雷帽時,應使帽圈平正的位於前額上,且高於眉毛l英寸,帽頂向右耳方向傾側,並使硬襯正好位於左眼上方。貝雷帽只有在穿便服、工作服時才能戴。穿常服戴貝雷帽時,可以穿戰斗皮靴,並將褲腿束緊。
『伍』 2013mama中戴大黑帽子的女的是誰
2NE1的sandara
『陸』 泰國總理為何臂帶黑紗
泰國新一屆國會8月1日下午在首都曼谷王室大廳正式開幕。總理候選人英拉一襲「軍裝」亮相引人注目,也引人猜想。各媒體和網友也都對此充滿好奇。英拉穿的是否軍裝?英拉是否泰軍最高司令?本報記者專訪新華社前駐泰資深記者凌朔,對此進行了釐清。
公務員制服
凌朔介紹說,英拉所穿看似軍裝,但並非軍裝,而是一種制服,或者准確地叫泰公務員制服。根據泰國政壇的傳統,但凡碰到重大慶典、重要會議,出席者都要穿這種制服。那天是泰國新一屆議會首次會議,象徵著泰國經過長期的「街頭政治」可能過渡到穩定的「議會政治」,堪稱一次重要的場合。尤其這種儀式在王宮舉行,由國王或王儲主持,非常隆重,所以英拉及其他參會者都統一穿著制服,符合泰國傳統。據凌朔回憶,當年他信和阿披實在就職典禮和其他重要時刻都穿過這樣的制服(左圖)。凌朔展望,過幾天英拉在就職儀式上肯定還要「戎裝」示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屆時關注她的風采。
黑箍非「哀悼」
英拉除了一身制服引人注目外,其左臂上的黑箍也讓人不解。許多讀者疑問,議會開會按理說是大事,對泰國政壇應該是喜事,而非「喪事」,英拉為什麼佩戴「黑紗」呢?對此,凌朔解釋說,英拉左臂所戴黑箍並非「黑紗」,而是泰國安保部門的一種安排。但凡重要場合,泰國安保部門都要求參與者佩戴袖箍,這袖箍的顏色是多變的,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其他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安保暗號,佩戴者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戴它,當然也沒必要問為什麼,這裡面的學問只有安保部門知道。凌朔幽默地說,他當年在泰國進行重要采訪時,也「有幸」佩戴過「黑紗」。
英拉無軍權
凌朔總結說,既然知道了所謂「軍裝」的究竟,也就不難知道,英拉並非所謂的泰武裝部隊總司令。在泰國,軍隊是相對獨立的。國王和總理,誰都不是軍隊總司令。泰軍有個名義上的總司令,但此人沒有掌兵實權,只是個象徵。泰軍真正的總司令為泰陸軍總司令。名義上,泰軍在國內事務上必須保持中立,但實際上,由於傳統關系,泰軍一般是忠於國王的。凌朔分析道,英拉雖然沒有軍權,但她可以一方面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對軍方施加影響,一方面也必須與軍方搞好關系,這對她的從政至關重要。
『柒』 馬來西亞政府官員,頭上戴的黑色帽子,是干什麼的為什麼要戴黑色的帽子
這種帽子的名稱叫「Songkok」馬來西亞華文報章一般把它譯為「宋谷」是東南亞馬來族群的男士禮帽,是馬來民族服裝特色之一,通常在正式的典禮或者是日常在外時穿戴的。不過因為絕大部分馬來西亞馬來人是穆斯林,而穆斯林在每個星期五在清真寺的禱告活動是他們心目中正式及庄嚴的儀式,所以不明就裡者就把它錯認為伊斯蘭教特色的服裝,這是需要辨別的。
因為「宋谷」也是許多馬來西亞政府組織的官方服飾的部分,而有一些非穆斯林又非馬來族如華族及印度族當官的也穿戴「宋谷」,所以這很清楚表明它的非宗教性。
『捌』 誰帶的是黑帽子
(文中自己代表出獄的犯人)第一因為國王說誰看到其他兩個犯人戴白帽子,誰就能離開,但他們都沒反應,而自己也沒看到他們戴白帽子,所以要麼只有自己戴白帽子,要麼沒有人戴白帽子。第二如果自己戴的是白帽子,第二個人會看到一個白帽子和黑帽子,因為如果第三個人看到第二個人和自己是白帽子,他就會說,而他並沒有那麼做,所以第二個人會知道自己是黑帽子,但他也沒說,所以自己是黑帽子。
『玖』 泰國 英拉為什麼帶黑袖標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雷東瑞) 8月8日,泰國舉行首任女總理英拉·西那瓦的就職儀式。細心的網民發現,在喜慶的就職的儀式上,英拉和執政的為泰黨高級官員們的左手臂上,都戴著一個黑袖章。
泰國新總理為什麼在就職儀式上戴黑袖章呢?我們就此采訪了本網駐曼谷記者林寧。
據林寧介紹,泰國新總理和國會議員手臂上帶黑袖章是向國王表姐碧查拉的去世表示哀悼。碧查拉因患敗血症於今年7月27日去世,享年85歲。碧查拉是泰國前國王拉瑪六世的女兒、現任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表姐。
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下達旨意,王室將舉行100天的悼念,並將給予公主最高規格的火葬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