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兒童線描畫
用單線單色去描繪物體進行繪畫創作的一種兒童美術繪畫方式。
兒童線描畫也可稱為兒童素描畫,以單線條來描寫所看到的物體。雖說線條單一,沒有色彩那麼豐富,但也可謂是單一中有千萬之變化,想要用線描來表現世界的萬事萬物.也可並非難事。
既然稱為線描,必不可少的是線描的基礎,要想紮根就得先從簡單的線開始練起,剛開始入門可用一天至兩天的時間來練習線的控制。(根據年齡而定)
然後可以通過練習簡單幾何形狀來鞏固自己的線描基礎,當你的線描基礎能夠隨心所欲,便可用素描的形式來練黑白灰,加以鞏固線的用法,使線的掌握能夠爐火純青...(比如正方形.長方形.等.練習的時候要注意幾何的貫穿性和線條的整體性.還包括線條的一致性)。
然後通過慢慢的學習如何能夠自如的掌握線條之後,再可根據自己不同的練習能力來繪出自己多想要的靜物、風景等。
拓展資料:
了解什麼是線描:
1、線描是用單色線對物體進行勾畫。
2、在中國繪畫中,線描既是具有獨立藝術價值的畫種(白描),是造型基本功的鍛煉手段。
3、線描可以勾畫靜態的輪廓,也可以表現動態的韻律。
裝飾線描最基本的特點:
1、可以用不同的紙(白色繪圖紙,彩色卡紙,瓦楞紙等)和不同的筆(勾線筆,毛筆,各色熒光筆,鋼筆,彩色單色水彩筆等)通過點、線、面描繪和表現事物形象的一種繪畫形式。
2、兒童線描裝飾畫注重兒童的主觀想像與感受,用誇張聯想的方法分析觀察,畫出體現自己的童趣,靈性與想像力,在此同時,巧妙的用黑、白、灰及線條的變化組成有節奏的畫面。
學習過程:
1、認識點、線、面,了解黑、白、灰。
2、運用點、線、面作為繪畫手段描繪物體,學會使用添加、變形、重復等裝飾手法靈活處理畫面。
學習線描應注意的問題:
1、線條的流暢性;
2、筆用力均勻,一氣呵成(用筆要穩要慢);
3、線與線要連接好,中間不能斷線,不能在線頭連接的地方有空白;
4、注意大與小,多與少,長線於短線,曲線與直線、重疊與遮擋的關系;
5、用添加、留白、分割的方法來處理畫面。
❷ 兒童簡義線描裝飾畫 直線 可以用尺子嗎
你好,兒童線描畫切記不可用直尺、圓規等輔助工具哦~我們在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線條的流暢性;
2、筆用力均勻,一氣呵成(用筆要穩要慢);
3、線與線要連接好,中間不能斷線,不能在線頭連接的地方有空白;
4、注意大與小,多與少,長線於短線,曲線與直線、重疊與遮擋的關系;
5、用添加、留白、分割的方法來處理畫面。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我是畫啦啦的糖果老師~
畫啦啦少兒美術課堂——最懂兒童的互聯網藝術課堂,
關注「畫啦啦藝術創想」公眾號,給孩子一份美術的禮物。
❸ 彩色線描裝飾畫 該用什麼材料去畫
彩鉛、水粉都可以,建議用水粉。
色彩裝飾畫的設計製作過程:
a.選材與立意
b.設計與構圖
c.勾畫正稿
d.確定色彩關系
e.深入刻畫、調整完成
色彩裝飾畫一般考花卉、人物、風景三類,近幾年有靜物的可能。要注意的是,紋樣與外形的適合,誇張變形與強調削弱的使用,黑白灰的構成,對重點圖形的裝飾,色調的統一性、圖形的主次對比等。
❹ 《神氣的動物》線描裝飾畫
❺ 這個人物黑白裝飾畫是叫什麼畫哪裡找有這種圖急!
黑白線描裝飾畫
去書店 的美術類 找圖案設計的書就很多了
搜索圖案設計 人物裝飾畫 就能找到
❻ 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開展美術教學
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上傳: 郭慧 更新時間:2012-5-20 8:55:55
一、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演示各種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發現美、欣賞美、陶冶情操,拓寬美術教育空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操作和應用電腦、網路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師生間的交流己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利用多媒體集成技術,為學生創設直觀的美術欣賞情境,並幫助學生利用網路技術,獲得豐富的,具有聯想結構的學習資源,培養學生自主發現,探索學習能力。
二、利用視頻實物投影台演示教學步驟和展示學生作品。
在美術課上,有很多需要大屏幕展示的教師范畫和有關作品,通過視頻投影台,教師只要在投影台上小范圍進行繪畫演示,學生即可在大屏幕上看到真切的畫面。如:吹塑紙版畫、線描作品、素描作品、剪紙作品等,在黑板上演示教學,由於作品尺寸偏小,不能讓全班學生看清楚局部與細節部分。如放在投影台上操作,學生觀看大屏幕效果就非常好。利用視頻投影台放大學生作品,進行作業點評效果非常好。在實物投影台上放大效果明顯、講解方便,我們應利用實物投影台的優點,進行美術教學。
三、利用計算機的網路功能,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在自主學習方面,傳統教學偏重於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學生強於演繹推理,弱於概括判斷。而網路資源浩如煙海,學生在 網上可以搜集到許多資源,要合理處理這些信息,就需要學生對信息進行綜合歸納,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我國長期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思想導致了學生對文字的敬畏和輕信,所以學生接觸到網路信息時,往往也會輕信搜索到的任何信息。而學生在搜集到的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或者與原有的知識相沖突時,就不得不去思考判斷這些信息的可靠性。如果我們能將教師的美術教學步驟、教學過程精心製成有關的課件,並存入電腦,那麼學生就可以方便的隨時隨地(在學校或家中)的通過網路調用有關的美術學習內容。這顯然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也節省了教師的重復勞動和人力資源,這一方式對於我們教學有積極的作用。
四、發揮「畫筆」功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視窗系統的附件「畫筆」界面形象直觀,在畫筆上繪圖所見即所得,靈活方便。通過畫筆,可以很容易地藉助電腦處理視覺信息,完成視覺思維。美術課件利用畫筆作圖,易於表現學生個性,實現學生創意,在課堂上易於營造氣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設了情境,提供了空間。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啟迪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我在教授《巧用身邊的材料》一課時,先在屏幕上投影各種各樣的形狀(有三角形、方形、圓形、半月形、扇形、橢圓形等),有學生觀察,發揮想像,看哪些形狀可以構成什麼樣的動物。學生們由圓形想到老虎的頭,小圓想到動物的眼,大橢圓想到動物的身子,小橢圓想到動物的耳朵,三角形想到狐狸的頭等等,課堂氣氛異常熱烈。教師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利用各種形狀組合動物形象。再在周圍添上花草樹木,最後整理。一幅幅生動活潑、形態各異的畫面展現在我
們眼前。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的主動思維創設了時間和空間,啟發了學生的理想。
綜上所述,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是美術教學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立體式、多元化地展示美術教學的內在規律,能促進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聯系,是美術課堂教學耳目一新,能讓教學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同時也為學生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實現中學美術教育的最終目認知和學習途徑,為讓美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美、創造美的「樂園」。
❼ 比一比,哪個小組的作品最具創意.學生們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1]相毅敏.新課程教學設計美術義務教育段[M].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1. [2]謝正斌著.你會教孩子嗎.:九州出版社..7. [3]陳忠進.美術培訓的教學方法之我見[J].引進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