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北降溫遊客裹被子玩耍,外出旅遊有哪些必帶神器
2019年10月3號,東北地區一夜降溫,北方進入了速凍模式。而且,不但降溫4~8攝氏度,甚至高達14攝氏度,有許多地方甚至出現了7~9級的大風。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依然游興不減,披著被窩,裹著毛巾,連雨衣浴衣都用來當做了禦寒的神器。居然有小孩子凍得哇哇大哭。
然另一個神器自然是衛生巾了,可以當抹布,可以墊在經常摩擦的部位,保護腳部的皮膚。
不過我還要偷偷告訴你,最好備上一些暖寶寶。因為在你胃疼或者膝蓋疼的時候可以進行熱敷!不要怪我沒有告訴你哦。
⑵ 東北9°適合穿什麼衣服
東北的冬季相對於南方來說是比較寒冷的,但是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冷。室內有暖氣,室內一般溫度都在20度以上。但由於東北的氣候特點,衣物穿搭如下:
1、東北冬季早晚溫差大,請根據溫度加減衣服,防寒服、雪地鞋、手套、帽子必備。
2、北方室內溫暖乾燥,晚上換下來衣褲(只要不是毛衣、羽絨服)洗干凈後掛在室內,第二天基本都會干。所以衣物不用多帶,2-3套夠換即可
3、衣服:功能性強,具有防風、防水、保暖、透氣性好、質地輕柔的羽絨服,含絨量最好180克以上。室內及旅遊車內外氣溫相差較大,衣物要方便穿和脫,最好是拉鏈衫;褲子最好是羽絨褲或滑雪褲,怕冷的裡面再加件抓絨褲或毛線褲。下雪的時候都頂得住。
(2)東北戶外戶外帽子擴展閱讀
1、東北的房間都配有取暖設備,室溫可達22℃以上,與戶外的零下15℃~20℃形成40多度的溫差,所以進入室內就要脫下外套,摘下帽子、圍巾和手套。這是預防感冒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
2、在戶外活動出汗並到燥熱時,切不可摘下帽子、手套,脫下外套納涼,要盡快把頭部的汗擦乾,進入室內後方可摘下帽子、手套並脫下外套。
3、 保暖杯、干糧(千萬不要帶麵包,可以帶一些餅干、巧克力、沙琪瑪等,因為麵包在寒冷的地方會結冰~硬邦邦的,和石頭一樣。)推薦帶上一些泡騰片,每天晚上喝一杯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⑶ 野外生存的全套裝備包括哪些
野外生存的全套裝備包括:
1、T-REX管道膠帶
永遠都不要低估管道膠帶的實用性,其真的事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發明之一。當然,T-REX管道膠帶並不是常用的那些,它更為結實、更具黏性,其上的UV保護層可以有效阻止陽光減損附著層。
2、Zippo防風打火機
與任意火柴裝備、弓鑽或其他生火方法相比,Zippo防風打火機不僅操作更為簡單,且造型更為小巧,便於攜帶。
3、LastMan終極傘繩手鏈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隨身攜帶傘繩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為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做好准備,因為其可以用於包紮傷口、搭建居所、設捕獵陷阱等等。
4、SwissSafe的mylar應急戶外毯
其可以轉換為居所,可以用太陽能來烹飪食物;在夜晚的時候,它可以用來給你取暖,甚至可以用作止血帶或者吊帶。
5、LifeStraw個人手持式濾水器
在任何生存情況下,獲得可飲用的水資源應該是首先考慮的事情。這款LifeStraw個人手持式濾水器就是首選,非常的小巧,無論是放在口袋還是包中,都可以攜帶;其可以過濾1000升被污染的水資源,殺死99.9%水性細菌和寄生蟲。
(3)東北戶外戶外帽子擴展閱讀:
必須有的就是一把功能性的刀具,很多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取自於環境。還有很多相關的裝備很多很多,要看需要還有自己的承受能力,不可能背著餐廳和卧室還有家去野外生存;
野外生存人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自衛,能捕殺,能方便使用的多功能軍刀,自然的很多東西都可以被利用起來,主要靠你去發現和取用,人本身就是從自然里來,所以生存對人類來說應該是最能適應的事,你只是需要一個更讓你得心應手的工具。
⑷ 去戶外一般要配備那些裝備,越詳細越好,謝謝
個人穿著用品:
一、服裝篇
1、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鞋襪篇
1、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手套、眼鏡
1、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野營篇
1、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炊具篇
1、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通訊篇
1、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其他篇
1、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⑸ 東北人冬天都穿什麼為主,羽絨還是皮質,還有冬天可以不戴帽子嗎謝
羽絨為主,皮衣太重了,所以隔幾年才會流行一次。
冬天有不戴帽子的,但是在戶外不能時間太長,耳朵很容易就會凍傷
⑹ 去東北旅行的注意事項有什麼
去東北旅行的注意事項最重要的是預防寒冷,預防感冒。東北的冬季相對於南方來說是比較寒冷的,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冷,原因是東北的冬季比較乾燥,所以感覺上沒有天氣預報中說的那麼寒冷。室內有暖氣,一般溫度都在18度以上。但由於東北的氣候特點,還是有些注意事項要注意一下:
一、著裝:
1、鞋子:「寒從腳下起」。從保暖的角度講,鞋是最重要的。一雙輕巧而保暖的鞋子,可以使你感到全身溫暖。從經濟上看,可以購買棉鞋,喜歡戶外可以購買高邦戶外鞋,一鞋二用。容易出腳汗的可大一號,裡面放衛生巾,防潮又吸汗,效果不錯哦。
四、其他:
1、預防感冒:由於室內和室外有比較大的溫差,所以千萬不要在出汗或衣物很少的情況下到室外,否則容易引起感冒。
2、護眼:應准備一副太陽鏡,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陽光刺傷眼睛。
3、防滑:在冰雪上行走時,膝蓋應微曲,身體的中心向前傾,這樣就不容易向前倒。
4、葯物:特別是感冒葯,是東北之行的必備葯品。
5、相機:在寒冷的條件下相機容易失靈。尤其是「傻瓜」相機更怕凍。所以在室外一定要注意相機的保暖,或藏於懷中,或放置暖手器於相機帶內。從室外進入室內,切記將相機用厚布包好,或放入膠袋內保護,否則因室內外溫差太大,相機會出現「返霜」現象。
⑺ 南方人冬天時去東北旅行需要哪些裝備/衣物呢
羽絨服是必備的,護耳朵的帽子,保暖手套,只要是你認為最保暖的衣物,帶上沒有錯。
⑻ 大狗(比如狼狗或大笨狗)在東北戶外能過冬嗎,能凍壞嗎
能,不能。
狗狗本身具備很強的過冬能力,狗狗的皮毛和自身的抵抗力能保證基本的冬季健康,但寵物狗由於血統和人類培育的問題造成了一些自身條件的改變。寵物狗的皮毛和生活習慣不再如同普通的土狗那樣皮實。所以如果想讓狗狗在室外過冬,還是需要做一些准備工作,並且不要一蹴而就。
(8)東北戶外戶外帽子擴展閱讀:
狗狗喂養注意事項:
用戶需要注意狗狗也是需要補充水分的,所以經常給狗狗盆里放些許水,讓狗狗渴了隨時可以喝。但是冬天東北不是一般的冷,狗盆里的水,不超過半個小時就會凍成冰,這個確實比較難處理,但只能想其他辦法。
所以每次給狗盆里放的水要盡量少,盡量夠狗狗就喝一頓的,這樣盆子里基本不剩下什麼水,也不會凍,只是會倒水次數頻繁點。狗狗都是有狗窩的,爭取給狗窩弄個取暖設施,把狗盆放在狗窩里,這樣可以延長水凍冰的時間。
⑼ 冬季戶外旅行為什麼必須穿專業戶外裝備
冬季到北方進行戶外徒步及探險也越發成為時尚。不過,因自然條件惡劣、活動難度加大等因素,冬季戶外旅行的難度指數也相對增加,更存在一定的危險系數,對於戶外旅行經驗相對缺乏的遊客來說,從衣著、裝備到心理層面,都需在出發前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1 天氣多變 三層衣服要穿好服裝固然是旅行中應該加以著重考慮的因素,尤其是在冬季戶外旅行中,穿什麼直接關繫到旅行的健康指數和舒適度。由於冬季天氣情況復雜多變,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所選擇的服裝應尤其注重功能性。選購前,應先想好個人的具體需求及服裝的使用范圍,並結合自身的耐寒程度,爭取以最經濟的價格選到最適合的衣服。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根據「三層衣服」的戶外著裝概念來應付各種天氣的變化以及冬季各項戶外活動的實際需求。「三層衣服」是國外的戶外活動者發展出的一套著裝理念,具體分為排汗層、保暖層、阻絕防護層。排汗層為處於最內層的內衣,要求排汗性能好,可保持和維護皮膚表層的乾爽。由於北方大部分地區室內有暖氣供應,長途跋涉或運動後進入室內遇到暖氣,容易產生汗水,如果能迅速地將濕氣排到內衣的表面,汗水就不會直接在皮膚表面蒸發而引起體溫的驟然降低。中間層為保暖層,要求衣物具有不吸水、輕而寬松的特性。這是因為,輕而寬松的衣服能聚積較多的空氣,保暖效果也越好,比單件厚重的衣服更保暖。從顏色方面來說,由於這層衣物也常會穿在外面,應盡量選用鮮艷色彩,以方便別人能在遠處發現自己,避免意外脫隊。最外層為阻絕防護層,防水、防風、保暖與透氣是其主要功能。這里要說的是,不同材質的衣服,其防水、透氣的功能也不一樣,冰天雪地的環境下,衣服容易被冰雪弄濕,故應優先選擇防水性較強的外衣。服裝配件方面,最好准備兩副手套替換,保暖之餘,還可起到防水的作用。此外,冬季氣溫低,鼻子若裸露在外容易受冷空氣刺激而引起流鼻水,為避免這種情況,可用圍巾把脖子連同口、鼻圍起來,讓冷空氣不至刺激到人體呼吸器官。而帽子也是防寒的必需品,除了厚的滑雪帽,亦可選擇配有連帽的羽絨冬裝,雙管齊下,保護頭和面部。2 雪地徒步 雙腳雙腿需保暖戶外旅行活動中,「行」是主要的內容,鞋和襪的基本功能更加強調如何保護雙腳,而褲子也要足夠暖和,寧可衣服穿少,褲子也要足夠暖,否則腿冷人更易感覺到徹骨寒冷。冰雪覆蓋的路面比較滑,最好穿防滑雪地鞋,鞋內墊鞋墊。切記不要穿單皮鞋,否則人一到戶外,雙腳很快就會被凍傷。不習慣穿棉鞋的也可用高幫登山鞋代替棉鞋,尤其是戶外登山時很實用。襪子的選擇和鞋同樣重要,要注意襪子的保暖效果以及是否合腳。對於襪子的材質,不少遊客過分迷信高科技纖維COOLMAX,實際上,這種材質側重於排汗效果和速乾性能,更適於夏季旅遊,對保暖並無作用,冬季旅行尤其是在北方高寒地區旅行時,推薦選擇在纖維中適當加入一定比例的羊毛的襪子,既保暖又舒適。褲子方面,滑雪褲是最佳選擇,也可從里到外依次穿純棉秋褲+厚毛褲+具擋風效果的厚休閑褲,並可根據個人需要適當增加羊毛腿套、護膝等,提高保暖指數。要提醒的是,女性遊客切不可貪圖一時靚麗而不穿毛褲,否則在戶外呆不了半小時就會凍僵、感冒,影響整個旅程。3 徒步覓景 先做功課好防範冬日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美得仿似童話一般,遠道而來的遊客當然忍不住要頻頻到戶外尋覓美景。要提醒的是,到積雪較厚的地方徒步旅行,出行前務必做足功課。冬季不可獨自到不了解的冰川或原始森林區域進行探索、拍照或徒步,以免發生意外。以前段時間發生的四姑娘山驢友失蹤事件為例指出,該事件相當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驢友擅自闖進已封閉地帶,更改路線後又闖入卧龍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才會陷入與外界失去聯系的困境。為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驢友在制定線路時應首先對景區的旅遊規范加以了解。此外,到人跡罕至的區域旅行應留個心眼,在雪地或冰川上行走時,自備彩色標識牌做出標識,並隨身攜帶壓縮餅干、熱水瓶、葯物應急包、指南針、防潮墊、打火機、手電筒、輕便保暖睡袋等簡易戶外求生物品及裝備,以防出現突發狀況時束手無策。在戶外裝備方面,也應考慮到住宿條件,由於西部和東北一些偏遠徒步線路的住宿條件有限,如床單未經及時換洗、不能保證一客一間房等,最好的辦法是自備厚睡袋,並隨身攜帶專業的戶外洗漱臉盆、防潮墊等易折疊裝備,以便在無法抵達既定目的地時可隨時到民居借宿,遇到緊急情況時亦可臨時搭建可擋風避雨的場所,最大限度地保證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