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就是羽絨服自帶的風帽。
⑵ 求這款民國帽子的名字
民國紳士禮帽
紳士禮帽其實早在17世紀時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流行開來。
隨著男士時裝潮流的不斷革新,舊時用來顯示社會階級的帽子逐漸發展成現代男裝中必不可少的配飾之一。
禮帽,帽名,分冬夏兩式,【冬】用黑色毛呢,【夏】用白色絲葛。
禮帽有大禮帽、小禮帽之分。
【春夏】兩季的帽子,基本就只是起到一個裝飾的作用,這時材料的透氣性就顯得極為重要了,編織草帽或是其他透氣性好的材質都是不錯的選擇,淺色的帽子最容易打造出地中海式的度假范兒。
⑶ 民國成立以後出現了哪些類型的帽子
辛亥革命的爆發,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民國成立以後,280多年的辮發之習終於被廢除,同時還廢棄了千百年以來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傳統觀念及規章制度。這一時期的中冠帽有瓜皮小帽、草帽、風帽、羅宋帽、鴨舌便帽、氈帽及笠帽等。有用獺皮製作的,也有用絲絨、直貢呢、紗緞、棕等製作的,花樣、質料都很講究。
⑷ 北方冬天要戴什麼帽子
當然要帶保暖超強的,最好帶護耳的(不是一定)那種軍帽就很好!
⑸ 民國時期的帽子,急啊!
類似報童帽吧
⑹ 民國時期戴的帽子
氈帽
⑺ 北方80後小時候冬天戴過的一種帽子叫什麼
難道是雷鋒帽
⑻ 東北舊時的人們在冬天穿皮襖時,為什麼要反著穿
舊時東北人們之所以會反著穿皮襖,是因為這樣穿,雨雪天氣時不會把皮襖弄濕,這也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累積。
東北的粘豆包,是用曬乾的黃豆磨成粉製作而成的,在舊時也是為了儲存食物,目的是方便冬季食用。
反穿皮襖毛在外東北地區的冬季是非常寒冷的,所以,皮襖東北人過冬不可缺少的衣服,但是,在冬季的時候,東北的百姓通常會把皮襖反穿,讓皮在裡面毛在外面,因為皮襖的毛是不沾雨雪的,這樣的穿法,也是人們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
狗皮帽子頭上戴東北天氣寒冷,狗皮帽子既保暖又便宜,所以在普通百姓中非常流行,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保護動物的意識也比較強,所以現在很少有人再戴狗皮帽子了。
草皮房子籬笆寨在東北地區,房子大多數是用磚頭和著水泥蓋成,但是,東北地區天氣寒冷異常,所以,他們就用當地一種很長的草包裹在房子外面,看起來就像一個稻草房子一樣,這樣,保暖效果也會提高很多,而且,很多人家還會用木棍做成籬笆圍起自家的院子。
冬天的窗紙糊在外面為了抵禦風寒,東北地區家家戶戶都會糊窗紙,但是,東北人常常會把窗紙糊在外面,目的是雨雪天氣的時候積水不會把窗紙損壞。
養活孩子吊起來舊時的東北,家家戶戶都會在樑上安上一個吊籃,這樣可以把孩子放在裡面,當做哄睡的搖籃,照顧起來方便也非常方便。
東北姑娘抽煙桿東北人有事沒事兒的時候都喜歡抽幾口旱煙袋,就連東北的姑娘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東北人個性爽朗,所以,舊時女子抽旱煙袋在東北也很平常,但是,現在抽煙桿這種情況已經很少了。
⑼ 冬天解放軍們戴的帽子叫什麼名字啊!
冬天解放軍們戴的帽子是中國人民解放軍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雷鋒而出名,又叫雷鋒帽。
雷鋒帽仿製於蘇聯紅軍於1939年冬季戰爭後仿照芬蘭軍以取代布瓊尼帽而配發的冬帽「ушанка"。軍官的帽子通常由毛料製成,士兵的則由長絨棉或合成纖維製成。
在寒冷的冬季,雷鋒帽能對士兵進行很好的防風、保暖作用,是士兵的不二選擇。
(9)民國時期東北冬天的帽子擴展閱讀:
1955年9月16日,國務院召開第18次國務院會議,通過了關於軍銜服裝的報告,並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服裝從10月1日起實行。全套軍銜服裝定名為55式服裝。
55式軍銜服裝是解放軍軍服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將校呢、大檐帽、肩章、武裝帶等給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5式軍銜服裝分禮服和常服兩類,首次突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