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寶寶發燒38度5怎麼辦啊急急…
寶寶發燒多給寶寶喝水,注意監測體溫,體溫不超過38.5度可以溫水擦身(即物理降溫),超過即要物理降溫再加吃葯或貼退熱貼。別捂太多,不利於散熱。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查看原帖>>
B. 嬰兒發燒到38度能戴帽子嗎
指導意見: 不能戴的,發燒的時候要盡量的穿的少點,但是要保證不能太冷了,最好不要穿鞋,用濕毛巾擦手心最好了
C. 五個多月寶寶發燒需要戴帽子嗎
不要戴帽子,多給孩子擦身子,對發燒有好處!
D. 1歲半小孩發燒頭上有汗要不要戴帽子
你好,如果孩子有出汗的情況,那就說明孩子的體溫正處於下降的階段,這個階段不需要加衣服,因此可以不用戴帽子,但是最好在室內休息,以免再受風寒
E. 寶寶發燒38度5怎麼辦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情況,發熱38.5度可以口服美林或者泰諾林,如果問題反復就及時就診正規醫院兒科輸液治療。
F. 冬天裡寶寶發燒38度5,在沒有暖氣的情況下給寶寶洗溫水澡,會不會太冷,擔心
寶寶的身體很敏感,抵抗力不夠強,稍稍不注意都會引起感冒發燒,建議試試優-博奶粉,營養豐富,含有多種核苷酸,提高免疫系統,促進機體生長,可以有效減少寶寶發燒的可能性
G. 寶寶發燒38.5
可能是幼兒急疹 1.症狀: 突然發燒,體溫上升很快,在39度左右,甚至更高;不咳嗽,不打噴嚏,鼻塞也不明顯.寶寶胃口不太好,精神也不太好,有點吵. 去醫院檢查,抽血化驗,血象不高,嗓子有點紅,心肺音正常(沒有明顯的炎症指征). 用了退燒葯後,體溫可以恢復正常,寶寶精神又恢復很好,很乖;但葯效過後,(...大概退燒後4到8小時)體溫又迅速上升;如此反復. 1.症狀:在第三天開始出現腹瀉的症狀,但是不嘔吐.這點很重要,可以區別於輪狀病毒感染.腹瀉次數大概在一天5-6次,呈消化不良狀. 對於喂葯困難的寶寶,應該選擇肛門給葯,物理降溫,多喝溫開水. 2.出疹 在給寶退燒的同時要觀察寶有無疹出,在第三天白天脖子處有點紅,下午用了退熱栓後燒退,但晚上10點又開始發燒,這次體溫不高,大概在38.5以下,物理降溫,沒有用葯.第二天早上便發現胸背,脖子上很多疹子. 疹子很象痱子,每顆周圍都有紅暈,因而連成片,按壓紅暈,可消退. 幼兒急疹不會分布在肘關節和膝關節以下.實際上,四肢包括手心腳心都會出現,連手指頭上都有.只是數量規模不如背部而已. 第四天是出疹的高峰期,寶寶這一整天都很吵,很煩躁.夜裡,身上的疹子開始突起來了,摸著硌手. 第五天,在四肢部位出現疹子,但寶乖了一些,其間,有一點低燒,至手心腳心出現疹子後,已全部出齊.不再發燒了,寶寶的精神食量都很好了. 3.疹退 第六天晚上疹子已經慢慢平了,不再凸起;臉部和四肢紅色也褪了不少,但背上還是很紅.寶寶又恢復了往日的乖巧可愛. 4.護理 老中醫說寶出疹就像女人的月子,一定要護理好,不然會致病的;尤其是男寶寶,後邊可沒有機會補過了. 1)發疹 急疹從中醫角度來說是胎毒,所以發得越多越好;發不透甚至疹子陰下去,反而對寶不好.發疹的當天,煮香菜水給寶喝,媽媽也喝 (母乳的話) ,就是芫荽.我查了本草綱目,確有記載. 2)不能吹風 出疹的時候是不能吹風的,原因同上:吹風容易將疹子陰下去,對寶不利.但室內空氣清新也很重要.我們是這樣做的:不再外出活動; 寶在客廳就開卧室的窗戶,寶在卧室就開客廳的窗戶,但南北向的窗戶不同時開,以免穿堂風;寶在疹退其間也如此. 3)心情很煩躁 出疹其間寶很煩躁,這時需要父母很大的耐心;中醫認為蔥韭蒜這些葷辛容易令人 五心煩躁,出疹期間不宜食用,最好全家都不用.乳母口味一定要清淡,低鹽,不食魚蝦海鮮,因為這類容易造成寶寶瘙癢.做飯的時候不要讓寶聞到油煙. 4)關於洗澡 疹子會有輕微瘙癢,另寶寶不舒服.老中醫建議用艾蒿煮水 給寶洗澡,注意水溫,不能把疹子洗破,不能受涼. 不能飲酒. 5) 見光 民間有說法:出疹子不能見光,晚上不能點燈. 老中醫認為肯定不能有強光刺激寶眼睛,就像女人月子里最好不看電視,但晚上不點燈太過了. 寶貝發燒的第一天是10個月+7天,母乳喂養. 其實從西醫角度看幼兒急疹還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我想6個月以內的寶寶應該抗體比較好,半歲後至1歲應該是高發期吧. 8天前,太久了.如果說打針2天後,出現上述症狀,和打針有關系,還有可能
H. 你好我兒子發燒了38度5,請問衣服是要多穿一點,還是要少穿一點呢
問題分析:
你好,寶寶37.5以下都是正常37.5-38也沒有關系,38-38.5是低燒(可以喝牛磺酸解毒顆粒),超過38度5要重視了哦。可以先用退燒貼貼在額頭上,12個小時換一塊,再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用溫水擦拭寶寶全身,特別是手心腳心易於散熱的地方。適量衣服吧,寶寶覺得舒服就可以。
意見建議:
一定要多喝水,水喝得多了,汗水排得多,這樣子也可以帶走很多熱量。在無好轉的情況下是要上醫院的
I. 寶寶發燒38℃左右要不要給他蓋被子
不能捂得太嚴實,也不能不蓋。寶寶發熱時,如果是六個月以內的寶寶應立即送往醫院就診;而一般情況下,寶寶如果發燒在38.5℃以下,建議只用物理方法幫助寶寶降溫。體溫超過38.5℃時,才給寶寶吃退燒葯。
1、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寶寶一發燒,就要用被子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寶寶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2、寶寶發燒物理降溫: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鍾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准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補充充足的水分。寶寶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會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爸爸媽媽在寶寶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促進體內毒素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