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帽盜賊團那裡有個BOSS,地圖上顯示小骷髏,這個BOSS掉落一個盾,81級前黑騎士和祭祀用很不錯,還有個極品獵人用的死亡之弩,打人就減速,還有個帽子沒啥大用。這個BOSS旁邊有個泉水,每次刷完他你可以喝泉水補血,這樣就可以無限刷大葯瓶。泉水旁邊是個優質寶箱刷新點,你可以無限刷寶箱,寶箱中有很多寶石、材料、卷軸、技能書、卓越靈葯等等。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2. 智力題 猜帽子
答案:
1、只有前面兩個人的帽子是:一白一黑或全黑,第三個人才不知道自己戴的是什麼。
2、前面兩個人的帽子是:一白一黑,如果第一個是白的,第二個人就會知道自己是黑的。
3、後兩個人不知道自己什麼帽子,第一個人就知道自己是黑的帽子。
3. 三個人一個菜碗,兩個人一個湯碗,一人一個飯碗啊,共有幾個人和幾個碗
這個結果不確定的
設有x人,則有x個碗,x/2個湯碗,x/3個菜碗
所以x只要是6的倍數就滿足條件
6個人,11個碗
12個人,22個碗
……
4. 一個人用一個飯碗,兩個人用一個菜碗
設 用了x個飯碗
因為兩個人用一個菜碗,所以用了0.5x個菜碗
同理可得 用了1/3x個湯碗
x+0.5x+1/3x=55
x=30
所以用了30個飯碗
所以有30個人在吃飯.
5. 一隻牛一個帽子一隻馬一碗面
是牛頭馬面啊
6. 一個人發怒把帽子塞進碗里是什麼成語
一個人發怒把帽子塞進碗里是什麼成語——怒發沖冠。
怒發沖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解釋】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指激於義憤。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補語。
【正音】發;不能讀作「fā」;沖;不能讀作「chònɡ」;冠;不能讀作「ɡuàn」。
【辨形】沖;不能寫作「忡」;冠;不能寫作「寇」。
【近義詞】大發雷霆、怒形於色、怒火中燒
【反義詞】喜不自勝、欣喜若狂、喜形於色
【例句】戰士們看到班長犧牲了;一個個~;發誓為班長報仇。
7. 碗應該怎麼說是一個碗還是一隻碗
任何量詞來源於生活,口語的話,視當地口音,一般是「只」,如果追求書面,則皆可以,比如,如果這個碗,碗口粗廣,體積較大,則應為「只」;如果碗口較小,體積小巧,則應為「個」。
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如頭、匹、條等。
量詞有明顯的表形作用:運用不同的量詞可以表現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形態特徵;運用量詞可以突出表現事物的主要形態特徵;運用不同的量詞,可以藉助其表形作用來區分那些本質相同而外部形態不同的事物。
(7)一個帽子一個碗兩個人擴展閱讀
漢語中的量詞,尤其是名量詞,特別豐富多彩,是英語、俄語等外國語不能比擬的。這是漢語的特點之一。有的量詞性格很孤僻,只同兩三個詞有交往 ,例如「尊」,只能說「一尊佛像」、「一尊菩薩」等;
有的量詞卻相當好動,交遊很廣,例如「個」,可以說「一個人、一個問題、一個蘋果、一個家、一個座位、一個單位、一個口信」等等。有的名詞又可以同幾個量詞相搭配,例如: 一隻/一頂/一個/一打帽子,一條/一尾/一串/一斤魚,一顆/一粒/一堆/一串/一把/一弔葡萄。
什麼量詞同什麼名詞相搭配,有一定的規律,如凡是小而圓的東西,如珍珠、米、葡萄、小石子等,可用量詞「顆」;凡是細而長的東西,如竹竿、長槍、香煙等,可用量詞「支」、「根」。使用這些量詞,不僅表示單位,而且表示出事物的形狀來,顯得具體形象。
文學家利用量詞這個特點,創造出「一輪明月、一鉤殘月、一彎新月、一葉扁舟、一縷笛聲」等簡潔形象的語言來。
8. 一個邏輯推理題~~~~求高人。。。。
選D吧。假設只有一頂白帽子,那麼因為帽子有白有紅,第一輪游戲中應該有人能看見別人全都帶紅帽子,從而確定自己帶的是白帽子。但事實上第一次熄燈後沒人摘帽子,說明假設失敗。然後假設有2頂白帽子,那麼只要別人的頭上只有一個白帽子而其餘的是紅的話,那麼可以確定自己是白的,但很可惜,在第二次熄燈後仍然沒人摘帽子,說明假設再次失敗。繼續假設有3頂白帽子。以此類推,直到第九次熄燈後仍然沒人摘帽子,說明前九次假設失敗。那麼在假設有10頂白帽子,如果別人頭上有9頂白帽子而其餘是紅的話,自己則是白色的,這次熄燈後有人摘掉了帽子,說明假設成功,有人確定了白帽子的數量就是10個,那麼自然會是10個人摘掉了帽子。答案選D。當然,這里必須默認每個賓客的推理能力是一樣的。
9. 去春遊一個人一個碗兩個人一個
65÷(1/2+1/3+1/4)=60人
2人一個飯碗,說明1個人1/2個飯碗,同理後面的一樣
或者整方程
10. 邏輯推理題,帽子問題
A是色盲,其所戴帽子為綠色。分析如下:
(1)B和C是等同的,由於不可能存在兩個色盲,故A為色盲;
(2)由於第2次詢問時,B和C都知道了,故所取出的帽子為兩紅一綠;
(3)假設A所戴帽子為紅色,則第1次詢問時,B或C應該有1人知道,這與實際情況「第1次詢問時,A、B和C都不知道」矛盾,故A所戴帽子為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