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為什麼古代女裝綉龍

為什麼古代女裝綉龍

發布時間:2022-11-29 15:31:58

① 女夾龍袍是誰穿的為什麼叫女夾龍袍啊女性服飾也可以有龍

在清代,龍袍不僅皇帝有,皇後、皇太後也有,只是紋樣有所不同。清代女龍袍是圓領、右衽、大襟、左右開禊的長袍,袖子很有特色,有袖身、接袖、綜袖、馬蹄袖端。龍袍以明黃色為主,領與接袖、中接袖、袖端為石青色。棉、夾、裘根據季節而定。女龍袍紋樣非常豐富,根據所綉龍的數量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綉九條金龍的。領托前後各綉一條正龍,左右及交襟處飾行龍各一條,袖相接處飾行龍各二條。除了龍紋,還點綴有五色雲紋、福、壽等紋樣,下幅綉飾八寶立水;織綉五爪金龍八團的。兩肩、前胸、後背各綉飾一條正面龍,襟飾四條行龍。下幅同樣綉飾八寶立水;龍紋數和位置綉法相同,但是下幅無紋樣。

② 君王穿的龍袍為何都要綉9條龍,古人的想像力真是讓人佩服

實際上,大多數的龍袍上面都綉有9條龍,這都取至於「九五至尊」這一說。
——《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因此,皇室的建築、傢具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9、5兩個數字。
除了龍的個數以外,龍的位置也同樣講究。九五九五,既要體現9,還要體現5。那麼這個5是怎樣來體現的呢?
我們來看一件標準的龍袍圖案:

清代龍袍(正面)
從正面看,可以看到3條龍的全部(前襟),和兩條龍的一半(肩臂),加起來就是5條。前襟的3條龍中間上面的那一條叫正龍,下面的那兩條叫行龍。

正龍和行龍的區別
從背面看,也可以看到5條龍,情況和前面幾乎一樣,呈鏡面對稱。肩臂處的兩條龍都是正龍。如圖:

清代龍袍(背面)
那麼加起來也才8條龍啊?還有1條呢?
還有一條龍藏在裡面,如圖:

藏在底襟的龍
打開龍袍的前襟,可以看到在龍袍的底襟上方正中處,有一條正龍。正龍加起來一共又是5條,處處彰彰顯著9和5兩個數字。可見設計龍袍的這些人真是挖空心思啊。
為什麼說大部分龍袍是9條龍呢?因為這裡面還有例外。
明朝皇帝穿的龍袍龍就達到了12條之多,圖案除了傳統的正龍、行龍之外,還有團龍、坐龍、升龍、降龍等。看來明朝真是一個善於創新的朝代。

③ 古代女子哪個朝代衣服上可以綉龍

應該是不可能的,古代也只有皇帝衣服上才可以綉龍,太子衣服上可以綉蛟龍。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武則天當皇帝後,其衣服上綉龍。

④ 龍是中國吉祥和權力的象徵,皇帝的衣服上都綉上龍的圖案,其中的緣由是什麼

龍是百靈之長,本來也是傳說中的生物,古代君王都將自己視為真龍天子,主要是為了讓自己與龍聯系起來,體現出自己的威嚴,還有就是迷惑民眾,讓人們相信自己。

因為在古代龍是權力的象徵,皇帝就是龍的化身,皇帝的身體貴為龍體,把龍秀在衣服上為了顯示位高權重,不過古代皇帝的龍袍並不是只有龍紋,也會綉其他紋路,清朝的乾隆皇帝的龍袍就不只是龍紋,還有其他的五彩雲紋和蝙蝠紋,反正就是象徵皇帝很尊貴,權力很大。

⑤ 古代是不是只有皇帝的衣服上才能綉有『龍』 如若有穿衣服上有龍的普通人都是要抄家的

一般來說只有皇帝的衣服上才能綉有龍,如若有穿衣服上有龍的普通人都是要抄家的,這是規定,普通人不能穿有綉龍的衣服。但還有兩種特殊的人也能穿龍袍。

1、除了皇帝,能夠在公開場合穿著龍袍的,就是皇帝的母親和妻子了,也就是太後和皇後。

這些繁復的龍袍,都需要刺綉師傅們花費很長的時間一針一線地縫制而成,是皇帝和太後在出席重要活動的場合才會穿著的,叫做「吉服」,相當於現在人們說的禮服,如婚禮、就職典禮、舞會等重要場合,大家都會盛裝出席。

只是不同的身份等級,龍袍的樣式會有所不同,皇帝的規格是最高的,這個毋庸置疑,太後和皇後吉服上的龍,會有顏色的不同,太後是金黃色制式,皇後就是青色了,絕對不能有所僭越。

2、其次,除了皇宮裡面的成員,大臣們穿的吉服,叫做蟒袍,上面的圖案看起來和龍相似,但實際上沒有掌紋,也沒有爪子,而且顏色是石青色,而皇帝的就是明黃金黃色。這些都是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體現,如果不小心穿錯了,那可是重罪。

3、再者,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對普通百姓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讀書人、士人才可以穿長袍長衫,農民、做工的人,就只能穿短衫,也是不能隨便來的。衣服的長短,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這些都是根據文獻記載和書畫作品,已經被史學家們證實的事情。

(5)為什麼古代女裝綉龍擴展閱讀:

龍袍的製作工藝:

龍袍的空地一般為褚黃色,龍袍上並綉有9條龍,間以五色雲彩。領前後正龍各1條,膝部左、右、前、後和交襟處行龍各1條,袖端正龍各1條。

龍袍並不是專供皇帝穿著,郡王及以上都可以穿,只是不能用黃色,其他官員是不能穿著的,只有得到皇帝親賜才能穿著,但在穿著必須「挑去一爪」,以示區別。在明朝,經改制後的龍袍,稱為蟒袍,成為明朝職官常服。

龍袍的色彩選用頗有研究,並十分嚴格,古代人使用的色彩並非單純是人的本性需要,同時又作為一個種族或部落的標志,在遠古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穿用採用赤鐵礦染色,到了夏代崇尚黑色,周代崇尚紅色,秦朝崇尚黑,漢朝推繹周崇尚紅。

隋文帝穿的龍袍第一次採用黃色,其後長期以黃色為最高貴,它象徵中央,因此,這種風氣一直延用下來,直到封建王朝結束。

龍袍上的字紋樣的顏色由淡月白色,品月和普藍組成,「蝙蝠」有朱紅、棗紅、絳色、香色、青銅色等數種顏色。「如意頭」有明藍、月白、藏青和水紅、桃紅、棗紅、雪灰兩種顏色組成。

⑥ 為什麼《甄嬛傳》里的太監衣服上綉龍啊

清朝太監總管的衣服上的圖案那不是龍,是蟒。有少數等級較高的太監是在皇上身邊服侍皇上的,他們有些是負責宣讀聖旨傳達聖意的,在一些時候也有幫皇上進行督查的工作。所以他們在一些情況下也可以說是皇上的替身,象徵皇上的形象。

蟒袍因袍上綉有蟒紋而得名。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明沈德符《野獲編》雲: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趾)耳,凡有慶典,百官皆蟒服。也就是說蟒袍就是少一個爪子的蟒為主圖案的衣服。

龍袍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綉著龍形圖案。綉有龍形圖紋的袍服。帝王的禮服。皇帝專用的袍。又稱龍袞。因袍上綉龍形圖案,故名。

(6)為什麼古代女裝綉龍擴展閱讀

頒賜五爪龍緞立龍緞,應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為龍,四爪為蟒的結論。其實不盡然。因為人們在各個時期對蟒和龍的概念並不是固定的。

龍不完全是五爪,蟒也不完全是四爪。到了清代,盡管在名稱上將龍、蟒劃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圖像的反映上往往是一致的。地位高的官吏照樣可穿「五爪之蟒」,而一些貴戚的到特賞也可穿著「四爪之龍」。

至於,何時為龍,何時為蟒。主要在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比較嚴格,龍被視為帝王的化身,除帝後及貴戚外,其他人不得「僭用」,所以同樣是一件五爪龍紋袍服,用於皇帝的可稱為龍袍,而用於普通官吏時,只能叫蟒袍。在顏色上,只有皇族可用明黃、金黃及杏黃。普通人一般為藍色及石青色。

⑦ 黃袍上的服飾居然有特定的綉紋,那麼這些綉紋都有什麼內涵

除了我們人人都知道的五爪金龍和四爪蟒之外。其實黃袍上的綉文有很多意義和規矩,是不可以隨意的亂綉的。

龍袍上的圖案其實也很有講究,首先就是龍,這個不必多說了,這是代表帝王是真龍天子。其次還包括祥雲、群山、星辰、宗彝以及綠色的代表著干凈的水草等一共十二中紋樣。

其實這十二種紋樣就代表了帝王,主要就是帝王的十二種品質,表示帝王其實是完美無缺的。所以,黃袍加身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穿的。穿上的人如果不是明君,真的配不上這一身黃袍。

總之,想要研究黃袍的歷史和演變,那麼就從隋朝開始吧。

⑧ 龍袍的由來

龍袍的由來:

李淵在起兵前是隋朝的唐國公,他的封地太原以前是上古時期唐堯的封地,唐國公的名號就源於此。古代的陰陽家有一種理論叫「終始五德說」,該理論認為陰陽五德是按照土、木、金、火、水排序的,按照這個排序歷史上的華夏民族的領袖唐堯就為「土德」。

李淵認為自己跟唐堯一脈相承都屬於「土德」,而土的顏色是黃色,因此唐朝天子應該穿「黃」,象徵著無上的品德和權威,黃龍從此便成為正式的皇帝朝服。

到了唐高宗時又規定除了皇家意外,朝廷官員和民間百姓一律不允許穿「黃」,黃色便成了皇家專用,一直到延續到了清朝滅亡。

龍袍要綉九條龍的原因

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響,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皇室建築、傢具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兩個數字。

此外因為九是奇數,很難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對稱,於是,將一龍綉在里襟。這樣,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於九條,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條(兩肩之龍前後都能看到),正好與九五之數吻合。

⑨ 古代朝臣的朝服怎麼會綉有龍

朝臣的朝服應該不會綉有龍,那是蟒袍、蟒衣,是四爪的。龍(五爪)只能是皇帝用。(大臣在皇帝面前穿綉龍的衣服,那不是... 找死么...呵呵)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元典章》卷五十八記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賣的緞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龍,只少一個爪子。四個爪子的賣著(者)有奏(著)呵'。」說明四爪大龍緞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經在街市出賣。《明史·輿服志》記內使官服,說永樂以後(公元1403年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綉蟒於左右,系以鸞帶。……次則飛魚……

洪武六年規定一、二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彩綉,帽珠用玉;三至五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金,帽珠除玉外隨所用。六至九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銀,帽珠瑪瑙、水晶、香木。一至六品穿四爪龍(蟒),許用金綉。洪武二十三年定製,文官衣自領至裔,去地1寸,袖長過手,回復至肘。公、侯、駙馬,與文官同。武官去地5寸,袖長過手7寸。洪武二十四年定製,公、侯、駙馬、伯,服綉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xián音閑)、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獬〓。武官一、二品獅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以上所述的常服,就是著名的品服,也是傳統戲曲所採用的官服形式。這些不同的鳥紋獸紋,都設計成方形框架之內,布置於團領衫的前胸和後背,下圍裝金飾玉的腰帶,極其壯觀。

⑩ 唐裝上綉龍寓意什麼

就是一常用圖案,別人紅色代表中國,龍代表中國人。
而在古代,比如龍袍,龍的寓意是皇權、尊貴。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與為什麼古代女裝綉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貴好看的皇帝帽子 瀏覽:678
粗長黑的顏色的褲子好看圖片欣賞 瀏覽:492
穿裙子內衣肩帶會露出來怎麼辦 瀏覽:324
豆種翡翠衣吊墜圖片 瀏覽:95
皮卡堂去春遊女裝包括什麼 瀏覽:429
男生健身褲子 瀏覽:305
仿旗袍婚禮媽媽裝 瀏覽:507
森馬夏裝裙子品牌及商品 瀏覽:732
優衣庫童裝格子襯衫小紅書 瀏覽:315
男裝春夏裝睡衣 瀏覽:861
中老年翻領長袖純棉t恤 瀏覽:97
制服絲襪vip 瀏覽:280
新買的衣放冰箱 瀏覽:212
無頂帽子怎麼帶 瀏覽:345
襯衫腰部太肥怎麼穿 瀏覽:202
買衣服黑色比較什麼顏色的圍巾 瀏覽:21
淺灰色高幫鞋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132
哪裡是生產中老年女裝的 瀏覽:997
北面羽絨服韓版中長款 瀏覽:627
未風女裝能加盟嗎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