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療葯物配置的防護措施
一、最好是有生物安全櫃,安裝通風設備,若沒有的話,可以將治療室進行通風或安裝排氣扇。
二、護士的個人防護:穿一次性防滲透的防護衣;帶手套、眼罩、操作台上鋪一次性墊巾。
三、注意化療葯物的外溢,一旦出現外溢需按照外溢的應急預案處理。
B. 配化療葯戴什麼手套
化療葯物對正常的皮膚及粘膜都是有損傷的,如果配葯,用一般的乳膠手套就可以了。
C. 化學治療葯物使用規范
化療葯物的使用規范和護理措施主要有三點:首先,配葯要在中央葯房集中配置,沒有中央葯房者應在生物安全櫃下配製,減少污染。其次,配置化療葯的時候一定要帶手套,口罩,面罩和護目鏡,排氣的時候要在安瓿里排干凈再抽出注射器,不能將葯液排在空氣中,因為化療葯物可通過呼吸,皮膚等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重視自我防護,熟悉了之後就開始放鬆,但是,保護的概念要時刻保留在心中。最後,如果操作不慎,葯液有噴灑,濺到皮膚黏膜上要立馬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干凈,所有的醫療廢物應單獨處理。
D. 配置化療葯物時應戴什麼手套
接觸化療葯物的防護:配製前洗手,穿一次性防護衣,佩戴一次性口罩及帽子、雙層手套(聚氯乙烯手套起防護作用,乳膠手套便於操作),戴防護眼鏡或眼罩,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操作台應覆以一次性防護墊,減少葯液污染。一旦污染或操作完畢,應及時更換,希望能幫到你
E. 腫瘤化療葯物配置應注意哪四方面的問題
在遠離操作者的方向折斷
稀釋劑的加入:沿壁緩緩注入;振搖前確
保所有葯粉濕潤
在生物安全櫃內的工作
自始至終保持無菌操作
工作檯面在操作前後必須用75%酒精擦拭
滑門開放高度不得大於18cm
安瓿的頸部、輸液瓶蓋用75%酒精消毒
手套定期用酒精消毒,破裂或污染時及時更換
在工作台區域不得交談或咳嗽
包裝
顯著位置警告標簽——「毒」
自封塑料袋
運輸
運輸車
小心謹慎
避免重壓和損壞
備有溢出包
無菌概念及技術
無菌概念(Aseptic Conception)
在100cm2面積上, 5min降落的細菌數,相當於10L空氣中所含的菌數 低於10個
無菌技術
在整個葯物調配過程中,排除微生物污染的各個程序,包括對葯物、包裝、儀器、容器的消毒。
工作環境控制
細胞毒葯物的儲存於專門場所,並謹慎操作
未經許可的人員不得進入配置用凈化室
1萬級凈化室保持負壓狀態
禁止葯品配置區域進食和飲水
凈化室清潔
培訓清潔人員按照清潔程序清潔
1次∕日
按進入潔凈室程序更衣後才能進入
專用清潔工具
清潔順序:從上而下,從內而外
消毒劑根據空氣培養結果調整
潔凈室院感控制規范
1次∕月
空氣培養、手指
洗手
感染控制的簡單有效的措施
洗手步驟
廢物處理
生物安全櫃排出的廢氣
水處理後進入污水管
其他廢物
專用包裝袋
尖銳物品:防漏、防穿透的盒子和銳利物品專用箱
警示標簽
葯物溢灑的處理
生物安全櫃內、外的溢灑物處理
配置區內備有處理工具
專門人員參與並指導處理工作
報告和記錄
生物安全櫃內的溢灑物
開啟狀態
吸液紙吸干溢灑的液體
濕紙或布擦取溢灑的粉狀物
清潔液擦洗檯面
清水洗凈
全部垃圾裝入污物袋
充分洗手
生物安全櫃外的溢灑物
評價環境中的每個人
防護裝備:隔離衣→鞋套→手套→口罩(防護眼鏡)→外層手套
吸液墊吸干液體葯物
濕紙或布吸取粉狀葯物
清水洗凈
全部污物防入污物袋封口後裝入垃圾袋
標准規程注意事項
帶手套和脫去手套後立即吸收
手套和隔離衣被污染後立即更換
操作區必須有塑料背面的墊子
尖銳的廢棄物必須防入放穿透的盒子或專用箱中
所有細胞毒葯物的廢物應使用專用袋
溢出包的准備
隔離衣1件
鞋套1雙
手套2付
防護眼鏡1付、口罩1個
吸液紙1包
塑料背面的墊子2塊
毛巾或海綿2塊
專用垃圾袋1個、尖銳物容器1個
質量管理之流程監測
流程
要點:醫囑處理→排葯→葯物配置→成品
↓ ↓ ↓ ↓
質量
指標:合理用葯 正確 無菌 合理合格
F. 化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1.化療前要了解血象,消化道有無疾病,病人的營養狀況,對化療的耐受程度,以及肝功能。
2.化療必須新鮮配製葯液,並在短時間內應用.化療葯物刺激性強,要注意保護靜脈,靜脈注射時必須注意觀察,葯物不能逸出血管外,以免引起組織壞死。用過的注射器和空葯瓶立即放入水中,以免空氣污染.或用專用塑料袋封閉包裝,防止化療葯物污染空氣。
3.配置化療葯時,護士要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手套(聚氯乙烯手套).有條件的醫院在配置化療葯時應該有專用的化療葯物配葯台。
4.葯物如從靜脈外滲或注射時溢出,應先用冷敷,立即停止注葯及輸液,保留針頭並接注射器,盡量回抽外滲的化療葯物, 由保留針頭注入相應的細胞毒葯物拮抗劑後拔出針頭,並於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劑。
5.注意骨髓抑制反應,每周檢查血象,如有異常,遵醫囑用葯物治療。
6.出現胃腸道反應,可應用止吐葯物對症治療。止吐葯物應常規在化療在半小時應用,防治化療中,化療後出現惡心,嘔吐反應
7.大劑量用葯時病人可出現脫發,面部色斑沉著,皮膚脫屑等症狀,護理人員應做好病人和家屬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
8.定期化療,鞏固療效,必須多療程化療,兩療程之間,至少間隔4—6周。
化療時服用人參皂苷Rh2可使病人食慾增加、血小板、白細胞數量恢復正常,極少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症狀,同時還有止痛、安眠等良好功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病人始終保持正常的體力,順利完成各項治療。
G. 醫用手套有哪些注意事項
醫用手套使用時應注意:
(1) 醫用手套應在實驗室工作時使用,不得戴著醫用手套離開實驗區域;
(2) 在接觸感染性物質(血液、體液、分泌物、滲出液)時,必須戴醫用手套;
(3) 醫用手套被污染或破損後,應盡快脫下更換;
(4) 一次性醫用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5) 戴醫用手套的手避免觸摸顏面部和避免觸摸或調整其他個人防護用品;
(6) 戴醫用手套的手不能觸摸不必要的物體表面如燈開關、門把手等。
H. 醫用手套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項
一、醫用手套的種類有哪些
1.外科醫用滅菌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2.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3.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醫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醫用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醫用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醫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醫用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醫用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I. 帶了防護手套水合肼滴到手套
摘要 根據你的描述,接化療葯物時葯滴在了手上,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你已經帶著橡膠手套,有保護性作用,葯液是不會通過手套進入的。平時注意保護手,盡量帶手套,防止化療葯損傷皮膚。是不用擔心的。
J. 請教!化療葯物對護士的職業損害及防護
搜集到一點資料,僅供參考!
化療葯物是癌症病人的主要治療葯物,但在治療過程中可對操作者及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有資料證實護理人員長期接觸、吸入低劑量的化療葯物可引起臟器損害,甚至有致畸致癌等潛在的危險。目前我國對化療葯物缺乏規范的管理,配置葯物的防護設施較少,操作人員缺少必要的防護用具以及對化療葯物廢棄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問題正對醫院環境及護士的健康構成威脅。現將臨床護士在接觸化療葯物應掌握的防護知識介紹如下。
1 操作前的准備工作
1.1 化療葯物配置 化療葯物的配置工作應在專用的配葯室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沒有專用配葯室時必須在空氣流通、人流較少的室內進行。
1.2 接觸化療葯物的防護 接觸化療葯物的護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護衣、戴口罩、帽子及雙層聚氯乙烯手套,以減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膚接觸。
2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2.1 開安瓿時 打開安瓿時,應墊無菌紗布以免劃破手套,打開冷凍粉劑安瓿時,有濺出的危險,應用無菌紗布包裹,並將溶媒沿安瓿壁緩緩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後再攪動。
2.2 抽葯液時 抽吸液體葯物時葯液不應超過注射器的3/4,以免葯液外溢。
2.3 加葯時 將化療葯加入瓶裝液體後應抽盡瓶內空氣,避免瓶內壓力過大導致更換液體時葯液外溢。
2.4 葯液濺身的處理 如果葯液不慎濺在皮膚上或眼睛裡應立即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3加強污物處理
3.1 使用過物品的處理 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輸液器、 輸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療葯物的安瓿等物品應放在專用的塑料袋內集中封閉處理,以免葯液蒸發污染室內空氣。
3.2 化療病人污物的處理 化療病人的尿液、糞便、嘔吐物、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均應按污物處理。清理時需戴手套、穿隔離衣,完畢後用肥皂徹底洗手。化療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馬桶用後反復用水沖洗。
4 加強自我保健
4.1 提高機體抵抗力 經常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合理安排休息,提高機體抵抗力。
4.2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加強有關化療葯物的防護知識學習,嚴格執行化療葯物的操作規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及對環境的污染。
4.3 護士孕期、哺乳期防護 護士在懷孕和哺乳期可申請暫時脫離接觸化療葯物的環境。
4.4 定期查體 定時進行體格檢查,包括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及血常規檢查。化療是抗腫瘤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法,腫瘤專科護理在防治腫瘤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化療葯物可對環境及人體產生不利影響,但是只要有比較健全的防護措施,化療葯物對護士身體的損傷是可以避免的。
一,職業危害的主要途徑:
(1)抗癌葯物的准備過程、針劑安瓿瓶破碎、稀釋時的振盪、稀釋瓶內壓力太大和排氣時的葯液噴灑,這些均可能導致葯物外溢而使之造成危害。
(2)抗癌葯物的使用過程,靜脈注射前排氣、排氣時針頭銜接不緊、輸液時從輸液管銜接處外溢的葯液等,均可造成危害。
(3)抗癌葯物使用後的處理過程、抗癌葯物空瓶或剩餘葯物處理不當,可污染工作環境和儀器設備。
(4)直接接觸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他污染物。患者的嘔吐物、汗液、尿液中含有低濃度的抗癌葯物,其污染被服後處理不當,也可能使護士接觸到抗癌葯物,從而危害護士的健康。
二,對策
護士職業性危害的防護已引起國內外同行的普遍關注,特別是腫瘤專科護士,長期接觸多種抗腫瘤葯物,容易造成職業危害。要減少和降低醫護人員的職業危害,必須制定一整套包括組織、技術及醫學措施的防護方案,護士的健康體檢和管理也應受到高度重視。
1, 基礎防護措施
(1)增強身體素質。平時注意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充分調動人體抵禦有害刺激的能力。定期做好健康體檢,每隔6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血常規及免疫功能等,發現問題及時調離和治療。
(2)增強防護知識。要學習抗腫瘤葯物的毒副作用、防護知識,了解病區患者應用抗腫瘤葯物情況。崗前培訓中增設化療的防護課程,使新護士及時掌握有效的防護措施。工作時要牢記一個觀念:嚴格執行衛生工作制度就是很好的保護自己 ,一絲不苟地落實各項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