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明朝皇帝頭戴什麼帽子

明朝皇帝頭戴什麼帽子

發布時間:2022-08-17 00:10:15

1.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著的那個有好多珠子的帽子什麼

古代皇帝上朝時頭上戴的帽子,稱為冕冠。

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

冕的頂部叫「綖板」,綖板前圓後方,比喻天圓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塗黑漆,以示莊重。板前後系垂旒,表示帝王不視非,不視邪,是非分明。旒的多少視佩戴者的身份決定,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為尊貴,是帝王的專用。

板下有玉衡,連接於冠上兩邊凹槽內;衡兩端有孔,兩邊垂掛絲繩直到耳旁,至耳處系著一塊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謂「充耳」,寓意帝王不聽讒言,求大德不計小過,有所聞,有所不聞,從而衍化出一個成語「充耳不聞」。

(1)明朝皇帝頭戴什麼帽子擴展閱讀:

冕冠與冕服、赤舄、佩綬、玉圭等同時在祭祀等大典時穿用。

冕服之制,傳說殷商時期已有,至周定製規范、完善,自漢代以來歷代沿襲,源遠流長,雖冕服的種類、使用的范圍、章紋的分布等等屢有更定、演變,各朝不一,情況較為繁復,但冕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建立,因服飾政策變更冕服制度在中國亦隨之終結。

但冕服上特有的「章紋」清代仍飾於帝後禮服、吉服等服飾上,民國三年定製的「祭祀冠服」亦將「章紋」施於上衣圓補,作為區分等級的標志。

赤舄,古代天子、諸侯所穿的鞋。赤色,重底。

2. 明朝皇帝的各種帽子,皇帝用的就一定是金燦燦的顏色

不是,都是黑色的,明代皇帝也很少有穿明黃色的龍袍,大多是橘黃和朱紅的比較多,從萬曆墓裡面的就有朱紅色的龍袍

3. 明朝皇帝的帽子上為什麼有兩個立起來的兔耳

那個不是兔耳朵,那個叫做「金折角」
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服飾特點,代表著那一段時間對美的認識,一種審美情趣,融入了那一段時間的經濟,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特點,以及那一段時間統治者的喜好特點,上面的人喜歡什麼,下面的人就會投其所好。
那種帽子叫做「翼善冠」
翼善冠是冠的一種,是明代皇帝、藩王、親王、郡王等所著之首服,也是朝鮮王朝國王及王世子、越南皇帝、琉球國國王的首服。
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
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
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此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

4. 明朝皇帝的畫像中,各位皇帝戴的都是烏紗翼善冠,而絕大多數明朝電視劇中的皇帝戴的都是明黃色翼善冠,

用途不一樣。
金絲翼善冠高24厘米,直徑17.5厘米,重826克。而烏紗翼善冠高23.5厘米,徑19厘米,總重量307.5克。可見金絲翼善冠比較沉重,不適合日常穿戴,而且金屬本身吸光導熱性比較好,也不適合在炎熱的夏季穿戴。因此金絲翼善冠只是一件奢侈的工藝品,用作陪葬的冥器。
翼善冠是冠的一種,是明朝皇帝、太子、親王、皇室成員等所著之首服,也是朝鮮國王及王世子、安南國王、琉球國王的首服。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翼善冠發展自唐代的襆頭,唐代男子興頭戴軟腳襆頭身穿圓領袍服,襆頭專門用以纏裹頭發及發髻。而唐代的襆頭發展到宋代出現了官員公服的展腳襆頭,外形方正。到了明代,朱元璋極力恢復唐宋時期漢人的服制。明代官員所著公服便沿襲宋代。而常服則是圓領袍搭配展翅的襆頭,俗稱烏紗帽,帽胎或竹或木,或紙,兩片展開的帽翅則是薄黑紗。因而君與王所戴的則是兩翅向上折的,故稱「翼善冠」。

5. 明代皇帝戴的烏紗翼善冠與金絲蟠龍翼善冠有何不同

烏紗翼善冠與金絲蟠龍翼善冠用途不一樣。金絲翼善冠高24厘米,直徑17.5厘米, 重826克。而烏紗翼善冠高23.5厘米,徑19厘米,總重量307.5克。可見金絲翼善冠比較沉重,不適合日常穿戴,而且金屬本身吸光導熱性比較好,也不適合在炎熱的夏季穿戴。因此金絲翼善冠只是一-件奢侈的工藝品,用作陪葬的冥器。翼善冠是冠的一種,是明朝皇帝、太子、親王、皇室成員等所著之首服,也是朝鮮國王及王世子、安南國王、琉球國王的首服。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

明朝早期皇帝所佩戴的翼善冠上,綴有金二龍戲珠等事件,中後期的翼善冠則漸漸趨於樸素。此外,明朝皇帝和如朝鮮國王等藩王所戴的翼善冠又不盡相同,它們的差異主要在於外形的尺寸和顏色,上有所區別,各級王親、藩屬國王所佩戴的翼善冠都有規定,若不按規定佩戴則為僭越。可以確定的是,明朝皇帝通常佩戴的善翼冠都是以烏紗、黑紗製成,而1957年在定陵出土的“金絲蟠龍翼善冠”則是用途不明。這種特殊的翼善冠究竟僅僅是萬曆皇帝專用的陪葬品,還是明十三陵皆有此物,這就不得而知了。

6. 明朝皇帝的帶的帽子叫什麼

皇帝的帽子叫「皇冕」.

7. 明朝皇帝生前所戴的翼善冠主要顏色是什麼

明朝皇帝常服帶的帽子叫做翼善冠,這是起源於唐朝太宗皇帝的服飾,和官員烏紗帽的主要區別在於,兩翅是向上折,並列於帽後。

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所以明朝皇帝的翼善冠是黑色的。另外定陵出土過萬曆皇帝陪葬的金絲翼善冠。

8. 皇帝上朝頭上戴的冕旒,有什麼來歷

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常能看到皇帝頭上戴著掛有許多珠簾的帽子,其實這個帽子有個正式的名字,叫做「冕旒」。屬於禮冠的一種,但卻是最高規格的。而且那東西很重。

因為戴上這東西,走路太急,旒串就會前後擺動打臉;如果行姿七扭八歪,垂珠就會在帝王眼前左右亂晃;而如果坐在那裡,不挺胸抬頭,重心不穩,冕旒也會滑落。所以久而久之,就迫使佩戴者養成挺胸抬頭,沉著冷靜,器宇軒昂的風度。

這頂冠冕上下都充滿了學問。冕板代表著天圓地方。十二串玉旒,代表皇帝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皇帝有些事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時由於玉旒一晃動起來便容易雜亂交錯,所以也提醒著皇帝要保持莊重威嚴。塞耳提醒皇帝不可輕信讒言且該裝聾時裝聾。帝王之道、為君哲學在冠冕上充分體現了出來。

9. 明朝皇帝的帽子到底是黑色的還是金色的

金色啊明清都是金色的不像之前的朝代皇帝的衣服帽子有紅色黑色各種顏色也不像元朝皇帝直接用軍帽之類的

10. 明朝皇帝的帽子上為什麼有兩個立起來的兔耳朵

明朝皇帝都帶著太祖朱元璋所發明的帽子「烏紗折上巾」。這種帽子又叫「撲頭」,其原始形態就是用一塊布(巾)把整個頭包起來,在腦後系成一個結,並且自然垂出兩個角。唐朝的「撲頭」很接近其原始形態,後來叫「軟撲頭」,就是我們見過的李白的那個樣子。圓圓乎乎的,一高一矮。稱為「前後山」,「前山」是腦門,「後山」容發髻。
到了宋代,「軟撲頭」走向誇張,前後山都用黑漆做成硬殼,稱為「硬撲頭」,並且用鐵絲支撐兩個下垂的角,稱為「展角撲頭」,成為官員的制服帽子,展角越長,官越大。皇帝的最長。因為用黑漆,所以「烏紗帽」一詞開始出現。

與明朝皇帝頭戴什麼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白鞋堆堆襪搭配什麼上衣褲子 瀏覽:335
愛慕睡衣質量 瀏覽:343
錦棉風衣外套批發市場 瀏覽:345
白襯衫需要扎到褲子里嗎 瀏覽:395
遼寧影視旗袍電視劇 瀏覽:804
後面帶裙子的褲子叫什麼名字 瀏覽:301
制服美女豐胸翹臀 瀏覽:262
山師大二附中校服 瀏覽:959
如何去掉白色棉質褲子的黃印子 瀏覽:67
gucci灰色運動外套 瀏覽:737
教你怎麼裁縫小孩的馬甲視頻教程 瀏覽:871
淘寶190褲子那家店好 瀏覽:790
哪裡拍旗袍寫真好看 瀏覽:271
男襯衫小說 瀏覽:140
裙子瘦了怎麼改視頻在線觀看 瀏覽:976
平針手工帽子花樣教程 瀏覽:309
睡衣因素 瀏覽:71
紅色的褲子配白色上衣好看嗎 瀏覽:307
牛仔馬甲搭配長袖 瀏覽:668
北京羽絨服能穿幾個月 瀏覽: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