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褲子有哪些牌子
Nudie Jeans品牌的褲子非常的值得入手,在2001年創建於北歐瑞典,起初這家品牌默默無聞,但是他們卻在短短的五年之內在世界范圍內售出一百萬條牛仔褲,平均每年就要出售20萬條牛仔褲,可見這個品牌的實力。品牌名字釋義“naked truth about denim”,他們把牛仔褲當作我們人的第二層皮膚,致使得它穿起來給人非常舒適,同時也對我們的肌膚呵護,產品材料採用了機棉花織成布料,這是無污染的棉花,輕薄柔軟。
2. 瑞典有哪些風俗與節日
瑞典王國,簡稱「瑞典」,是一個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北歐五國之一,首都為斯德哥爾摩。
服飾禮儀
瑞典的傳統民族服裝是,男子上身穿短上衣和背心,下身穿緊身褲子。少女一般不戴帽子,已婚的婦女則戴式樣不一的包頭帽。在正式禮儀場合,男子一般是西裝革履,加上一件長外套;女子一般是西服上衣配短裙,或穿低胸露肩的長裙。
儀態禮儀
瑞典人在與客人交談時,一般保持1.2米左右的距離,他們不習慣靠得太近。他們喜歡在交談時直視對方,認為這是尊重對方的表示。
相見禮儀
在瑞典,熟人見面時都會主動打招呼,並互相問候。與外國客人相見時,通常以握手為禮,有時也行接吻禮,在一般情況下,互不相識的人初次交往時要作介紹。其介紹的原則是把男子介紹給女子,把年幼者介紹給年長者。
婚禮禮儀
瑞典人婚禮有宗教婚禮和非宗教婚禮兩種形式。宗教婚禮一般按福音路德教的禮儀進行,非宗教婚禮則由法官或其他有權主持婚禮的人主持,同時要有兩位證婚人。
每年1月1日,元旦節
每年2月6日,顯現節復活節前一個周五受難節
每年4月,復活節
每年5月1日的前一天晚上,是瑞典人慶祝冬去春來的一個節日--五朔節,每年五朔節之夜,人們集在野外,點起高大的篝火,伴著樂曲合唱。
每年5月1日,勞動節
每年5月末,基督升天節
每年5月末或6月初,復活節後的第七個星期一
每年6月6日(1809年6月6日,瑞典通過第一部現代憲法。1983年,議會正式宣布6月6日為瑞典國慶節。)
每年6月末的星期六,夏至--仲夏節;
每年6月底,仲夏節
每年8月,吃蝦節
每年10月末或11月初的星期六,聖人紀念日
每年12月13日,瑞典傳統的露西亞女神節,瑞典人傳稱露西亞女神在每年12月13日夜晚降臨人間,給人們帶來光明;在首都斯德哥爾摩;這一天,太陽直到上午9點鍾才遲遲升起,而到下午3點鍾便早早落下,但從此以後,漫漫長夜便日見縮短,而光明的白晝則一天長似一天。
每年12月24日,聖誕節(瑞典的聖誕節比其他西方國家早一天是24日聖誕節23日晚聖誕夜)
每年12月26日,節禮日
3. 誰能給我提供瑞典詳細的習俗禮儀要詳細的
喜喪禮儀---瑞典人婚禮有宗教婚禮和非宗教婚禮兩種形式。宗教婚禮一般按福音路德教的禮儀進行,非宗教婚禮則由法官或其他有權主持婚禮的人主持,同時要有兩位證婚人。 瑞典的節慶活動很多,主要有聖誕節,元旦,仲夏節等。主要禁忌:瑞典人忌諱陌生人詢問他們的政治傾向和年齡,忌諱黃色藍色。瑞典對酒後開車罰款很重。
餐飲禮儀---瑞典人習慣於歐式西餐,以麵食為主,愛吃燒賣,麵包,對香腸,牛肉等也樂於食用。參加瑞典人主辦的宴請活動時,要按主人排定的座次入席,同時要注意幫助座位旁的女伴入座。用餐時不要發出響聲。一定要等到主人,年長者或比你級別高的人向你敬酒後才能向他們敬酒。
儀態禮儀--瑞典人在與客人交談時,一般保持1.2米左右的距離,他們不習慣靠得太近。他們喜歡在交談時直視對方,認為這是尊重對方的表示。
相見禮儀--在瑞典,熟人見面時都會主動打招呼,並互相問候。與外國客人相見時,通常以握手為禮,有時也行接吻禮,在一般情況下,互不相識的人初次交往時要作介紹。其介紹的原則是把男子介紹給女子,把年幼者介紹給年長者。
商務禮儀--瑞典人辦事沉著冷靜,計劃性強,與外國人交往時很重禮儀。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時間是2-5月,9-11月,由於當地冬季漫長,大家格外珍惜夏季,7,8月往往休假,所以在此期間不宜找他們洽談生意。
旅遊禮儀--瑞典人喜愛安靜幽雅的環境。他們養成了自學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即便馬路上沒有來往的車輛,但只要亮著紅燈,他們也決不會橫穿馬路。 在瑞典坐計程車,電車時,如攜帶了行李,需另繳行李費,行李費根據行李大小而有區別,車子小費是10-15%。
服飾禮儀--英國人的穿衣模式受到世界許多人的推崇。盡管英國人講究衣著,但十分節儉,一套衣服一般要穿十年八年之久。一個英國男子一般有兩套深色衣服,兩三條灰褲子。英國人的衣著已向多樣化,舒適化發展,比較流行的有便裝夾克,牛仔服。
出生和洗禮--瑞典四分之三的孩子都受過洗禮,之後就自動成為瑞典教會成員。這樣洗禮就不單純意味著一個取名儀式。孩提時代未受過洗禮的人日後若願意可登記成為教會成員。決定權起初在父母,但從15歲起個人可自己作出選擇。洗禮通常在星期天的早禮拜之後在教堂進行。中世紀在孩子的取名周年紀念日,牧師會送給孩子家人一支「取名蠟燭」並將其點燃,這一風俗最近又復興了。若在家裡慶祝,朋友親戚常會送上命名禮物。孩子的出生地不同,慶祝方式也各不相同:直到二戰前,人們認為在醫院出生是相當「常見」的,而如今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在醫院出生。
堅信禮--過去是天經地義之事,而如今卻已日漸式微:如今大約只有55%的11歲孩子受堅信禮。在真正的儀式上,參加者要身著教堂提供的斗篷式長袍。除了領取第一份聖餐之外,堅信禮還包括參加基督教教義的考試,而且通常還要演出一幕「教堂戲劇」。如果堅信禮在當地而非在堅信堂舉行,通常堅信禮之後參加者還要在家裡開一簡單的招待會,提供咖啡和蛋糕,並接受朋友和親戚送的禮物。有時,尤其在鄉村,堅信禮還要進行周年慶祝。
4. 春天可以套在外褲里的都有什麼褲子
春天可以套在外褲里的有運動褲子等
5. 朋友從瑞典回來給我帶了幾條看起來很彩色的內褲,是什麼BjornBorg的,沒聽過這牌子啊!
蠻出名的呀,很多歐美的年輕人都穿這個牌子,我也喜歡這個牌子的衣服
希望採納
6. 瑞典有哪些福利制度
典的社會福利保主要有六大類: 1.兒童保障:瑞典國家社保對生育假做出規定,父母雙方均有權享受育兒津貼。從嬰兒出生之日起,父母雙方有權獲得480天的假期,用來照顧孩子。其中,父母必須各休60天育兒,除此之外,父母雙方可以自由安排生育假。休生育假最初390天的工資由國家社保支付,一般大約為在家照顧孩子父母工資的80%,最高可達每年403000克朗(約403000人民幣)。並且休假時可以領到每天至少180克朗(180人民幣),共480天的家長津貼。家長津貼最高可達284200瑞典克朗(約284200人民幣)。。而且每一個1歲至16歲兒童每個月都可領取到約1050克郎(約1050人民幣)。兒童津貼,父母有權請假照顧生病的孩子,最多每個孩子60天,國家社保承擔80%的工資。 2.教育保障:瑞典實行免費高質量的教育(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至博士),不過據說2011年開始上大學要收學費了,一到九年級學生可以在學校享用免費午餐,班車。16歲至20歲高中學生每個月可以領取2000克朗左右(約2000人民幣) 的學生津貼,離校6000米遠的學生給與交通補助。大學生每個月可獲得助學金和低息學習貸款,政府以此鼓勵人們深造。這種貸款被瑞典人稱作「光榮貸款」,大學生在校期間每月發7500克朗(7500人民幣),其中2500克朗(2500人民幣)作為助學金是不用償還的,其餘部分是貸款則要在工作後逐年還清。不管在學校貸了多少錢,工作後逐年以年收入的4%還貸。如果在學校的時間長,可能這筆錢一輩子都還不清,因為65歲以後就不用再還任何政府貸款了。瑞典也有許多成人教育、不只免費而且還補助大約每月5000元克朗(5000人民幣) 的生活費。外國移民還可參加免費的語言學習(到瑞典後只要憑瑞典人口號拿到ID身份號即可) 及其它實用課程的學習。 3.醫療與病休保障:人們在生病期間不僅可以享受近乎免費的治療,而且還能從病休的第二天起領取到80%的病休補貼;每個人第一次就醫時都會得到一張全國通用的就醫卡,上面標明歷次的就醫費用,一般掛號費為每次120克朗(120人民幣),一年內累計900克朗(900人民幣)後即免費。如需用葯,則持醫生開具的處方到葯店購葯,一年內如果葯費累計超過1080克朗(1080人民幣) 既可享受免費用葯。而其他的費用,如檢查費、治療費、住院費,甚至包括特殊情況往返醫院或診所的路費等則享受全免。如果你因病不能正常工作,還可以享受病假津貼,用於彌補患者因病而減少的收入損失,相當於正常收入的80%。 4.失業救濟保障:失業者從失業的第六天起從國家得到80%的失業救濟;沒有工作的人政府會每個月最低補助13000克朗(約13000人民幣),最高可補助20400克朗(約20400人民幣),家裡人均收入沒有達到13000克朗(約13000人民幣)的,政府也會補足。 5.住房保障:這主要是一種向低收入的有孩子家庭和低收入的退休者家庭提供的社會保障。根據收入的多少,沒有孩子的家庭每月大致可以領取1000克朗左右(約1000人民幣)的住房補助;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每個月最高可以領取到2500克朗左右的住房補助;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可以領取3175克朗(約3175人民幣);有三個孩子的家庭可領到3900克朗(約3900人民幣)。 6.養老保障,全國所有人無論有沒有工作過都可以在年滿65歲後領取到最低限額的養老金。退休後就要領退休金,退休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本金部分最低保障是22000克朗(約22000人民幣)二是附加金部分。基本金部分是一致的,而附加金部分則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如正常納稅一般情況下兩項相加退休金每月40000克朗左右(約40000人民幣)。瑞典的退休老人可以享受許多減免待遇和生活便利。比如進入收費的公共場所或乘坐交通工具都享受優惠折扣;老人院里的一日三餐和起居都有專人負責;行動不便的老人一個電話便可以找到專職的護士上門服務,費用則由政府負擔。呆在家裡的老人如果生病,親戚甚至是朋友每年可以有兩個月的帶薪假期來照顧老人,需要長期照看的,則可在社會保障署領取一定的補助金。 居住在瑞典的外國人、留學生(簽證1年以上)與瑞典人享受同等的社會福利待遇。 參考信息來源:http://www.chnse.com
7. 瑞典禮儀常識有哪些
瑞典王國(The kingdom of Sweden),簡稱瑞典,是北歐五國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44.9萬平方公里。人口833萬,85%以上的居民居住在工農業發達的南部和中部,90%為瑞典人。主要宗教是新教,洛德教會具有國教性質,擁有約佔全國人口90%的教徒。國王是瑞典教會的最高權威。瑞典語為國語,商業通用英語。首教斯德哥爾摩。
瑞典現政府為君主立憲,責任內閣制。瑞典為中立國,19世紀未開始形成對外中立政策,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1950年5月9日與我國建交。
瑞典有豐富的鐵礦、森林和水力資源。工業發達,采礦、技術先進,軸承、特種鋼、鑿岩設備、礦山設置等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名。農業也比較發達,糧食和畜產品自給有佘,蔬菜、水果部分進口。
在北歐從商,流行著一句話:挪威人先思考,接著瑞典人加以製造,然後,丹麥人負責推銷。的確,挪威人是著重理論,善於理出體系,而富於創造性。瑞典人則於應用,而精於產業化。至於丹麥人,則善於推銷,而商業方面是高人一籌的。
瑞典商人心地好、樸素、不急躁、沉著而親切。計劃性強,看不出有絲毫不定的樣子,屬於殷實型的。凡事他們總是按部就班,規規矩矩的。所以,辦起事情來很緩慢。比如商談的時候,就必須從頭按照順序說明,否則,就不理會。向他們推銷的時候,必須從頭詳細地將產品的來龍去脈加以說明,而且,談到這個商品的優點時候,更必須說明為會么會有這樣的優點,否則,他們就不會接受。
瑞典是地球上最遵守時間的國家之一。一個瑞典人要約在下午3點鍾見面,如他來的早了,他會在外人行道貌岸然上來回走動,等到3時整才進來見面。瑞典人很遵守紀,也很老實。他們看到街上紅燈,決不橫穿馬路,即使馬路沒有車輛行駛,也一定要等亮了綠燈才走。一個瑞典人,寧可自己留著糖果紙,也決不到處亂扔。瑞典人喜歡安靜,不管大街小巷,都有汽車在賓士,但幾乎聽不到一志,噪音染很小。瑞典人很注意不境的美化和綠化。
瑞典人的生活水平被譽為世界第二位。它有著十分優越的社會福利。國民個人所得比日本還高得多。瑞典人的富裕使它有足夠的資金用於教育和醫療方面,而且,在公眾娛樂活動方面,也投入大量資金。瑞典人勤勞而努力,人均工業產值佔世界第三位,個人年收入平均為1.9萬美元,為世界上高個人收入的國家之一。
在瑞典,代理商的地位非常重要。大半生意是讓代理商介入的,否則,難保代理商不會手亂。因此,雖然有中間差價的問題存在,一般還是要讓代理商介入,才能順利地從事商業活動。
在瑞典開展商務活動,建議穿西裝,並且事先最好先訂好約會再見面。斯德哥爾摩商業機構近年在政府有計劃的安排下,均遷往郊外地區,不再集中在城內。因此,為節省時間,前往一郊區,不妨先聯絡好,一次訪問好幾家你想要訪問的公司。瑞典商人的晚宴經常非常正式必須打黑領結。如你的對手是瑞典的老派生意人的話。應邀到對方家中參加晚宴,一束花,請務必准時。在瑞典,如收到一張晚上7點鍾的請貼,意味著必面准時赴約。見面和告別時要握手。告別時先握手,不要穿好外衣後再握手。客人坐在主要左邊,席間對方多半會正式祝酒。如你是主客,起立向女主人正式回敬祝酒。離開餐桌前要向主人表示。盡善盡美務必打電話或寫信向主人再次表示,此為一禮節。女主人喜你來客給她一束鮮花做禮物。
談話相處中不要問及對方的家庭隱私。守法是當地人的良好習慣,不可違反規定。商務活動2~5月、9~11月宜往訪。冬天很長,當地人喜歡夏天,在7、8月份找他們談公事是很因難的,並會被認為是不為他人考慮的行為。復活節及聖誕節前後兩周宜免。飲水均安全。
入關免稅香煙400支,或雪茄100支,或煙草500克,酒2瓶。限攜出或攜入6000瑞典克朗,瑞典沒有外匯的管制。在瑞典,搭計程車也好,公車也好,按我們的概念是,攜帶小件行李並不另收行李費用。在瑞典就不同了,搭公車、計程車、電車的時候,只要攜行李,就必須另收行李費。這種行李費標准也不一樣。所以,到瑞典進行公務,你如果隨身攜有行李,別忘了另外准備一份行李費。小費計程車10~15%,行李一般每件2瑞典克朗。旅舍已附加12%於帳單內,不妨另給3%侍者。
瑞典是世界上私人船隻最多的一個國家,瑞典愛行,在830多萬人口中,有70萬條私人使用的只。
瑞典人對酒後開車罰款很重,所以在聚會時總有一人被指定為司機,不能飲酒。敬酒也很講究規矩,一定要等到主人、年長者或級別比你高的人向你敬酒後,你才能向他們敬酒,在主人說「SKOAL」之前,不要拿起酒杯。
喜喪禮儀瑞典人婚禮有宗教婚禮和非宗教婚禮兩種形式。宗教婚禮一般按福音路德教的禮儀進行,非宗教婚禮則由法官或其他有權主持婚禮的人主持,同時要有兩位證婚人。瑞典的節慶活動很多,主要有聖誕節,元旦,仲夏節等。
主要禁忌瑞典人忌諱陌生人詢問他們的政治傾向和年齡,忌諱黃色藍色。瑞典對酒後開車罰款很重。
餐飲禮儀瑞典人習慣於歐式西餐,以麵食為主,愛吃燒賣,麵包,對香腸,牛肉等也樂於食用。參加瑞典人主辦的宴請活動時,要按主人排定的座次入席,同時要注意幫助座位旁的女伴入座。用餐時不要發出響聲。一定要等到主人,年長者或比你級別高的人向你敬酒後才能向他們敬酒。
儀態禮儀瑞典人在與客人交談時,一般保持1.2米左右的距離,他們不習慣靠得太近。他們喜歡在交談時直視對方,認為這是尊重對方的表示。
相見禮儀在瑞典,熟人見面時都會主動打招呼,並互相問候。與外國客人相見時,通常以握手為禮,有時也行接吻禮,在一般情況下,互不相識的人初次交往時要作介紹。其介紹的原則是把男子介紹給女子,把年幼者介紹給年長者。
商務禮儀瑞典人辦事沉著冷靜,計劃性強,與外國人交往時很重禮儀。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時間是2-5月,9-11月,由於當地冬季漫長,大家格外珍惜夏季,7,8月往往休假,所以在此期間不宜找他們洽談生意。
旅遊禮儀瑞典人喜愛安靜幽雅的環境。他們養成了自學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即便馬路上沒有來往的車輛,但只要亮著紅燈,他們也決不會橫穿馬路。在瑞典坐計程車,電車時,如攜帶了行李,需另繳行李費,行李費根據行李大小而有區別,車子小費是10-15%。
服飾禮儀英國人的穿衣模式受到世界許多人的推崇。盡管英國人講究衣著,但十分節儉,一套衣服一般要穿十年八年之久。一個英國男子一般有兩套深色衣服,兩三條灰褲子。英國人的衣著已向多樣化,舒適化發展,比較流行的有便裝夾克,牛仔服。
出生和洗禮瑞典四分之三的孩子都受過洗禮,之後就自動成為瑞典教會成員。這樣洗禮就不單純意味著一個取名儀式。孩提時代未受過洗禮的人日後若願意可登記成為教會成員。決定權起初在父母,但從15歲起個人可自己作出選擇。洗禮通常在星期天的早禮拜之後在教堂進行。中世紀在孩子的取名周年紀念日,牧師會送給孩子家人一支「取名蠟燭」並將其點燃,這一風俗最近又復興了。若在家裡慶祝,朋友親戚常會送上命名禮物。孩子的出生地不同,慶祝方式也各不相同:直到二戰前,人們認為在醫院出生是相當「常見」的,而如今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在醫院出生。
堅信禮過去是天經地義之事,而如今卻已日漸式微:如今大約只有55%的11歲孩子受堅信禮。在真正的儀式上,參加者要身著教堂提供的斗篷式長袍。除了領取第一份聖餐之外,堅信禮還包括參加基督教教義的考試,而且通常還要演出一幕「教堂戲劇」。如果堅信禮在當地而非在堅信堂舉行,通常堅信禮之後參加者還要在家裡開一簡單的招待會,提供咖啡和蛋糕,並接受朋友和親戚送的禮物。有時,尤其在鄉村,堅信禮還要進行周年慶祝。
訂婚,結婚公告和婚禮在過去50年裡已漸漸被視為可摒棄的繁文褥節。很長時間里,這些禮節都是中產階層必須遵循的規矩。瑞典4百多萬已注冊的「同居者」中,五分之四是已婚人士,目前結婚率在逐漸上升。先養孩子再結婚已是屢見不鮮。訂婚時,男女雙方交換戒指,結婚儀式上,新郎給新娘戴上一枚婚戒,這樣瑞典丈夫們左手婚指上通常只有一枚戒指,而妻子則戴著兩枚;在有些國家這會引起誤會,她們會被誤以為是寡婦。
有一度教堂會連續三個星期天預先發布即將舉行的婚禮。這一項「結婚公告」如今已被政府機關進行的「合法婚姻障礙調查」所取代。但是公告發布的三個星期天仍有社會效力,因而它們並沒有完全退出舞台。公告可能已縮短為發布兩次,一次在一方父母家中,若有特別請求,公告亦可在教堂里只發布一次。日報上會刊登廣告宣布舉行儀式的時間和地點。若婚禮前並無婚宴,新人可親自迎賓,或在婚禮後接受大家的真誠祝福。聖靈降臨節和仲夏日是廣受歡迎的舉行婚禮的日子。
單身男子和單身女子的聚會由來已久(後者早在16世紀已有提到),可是近年來這樣的聚會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而且漸漸由朋友同事或同學之間舉行。聚會通常從「綁架」開始,游戲者被蒙住雙眼,這樣聚會就增加了有趣之處。
瑞典的民事婚姻儀式在1908年已廣被接受,如今大約三分之一的婚姻由這種方式舉行。儀式有法官和一些高級市府官員主持。婚禮上要求有兩個證婚人,婚宴並沒有固定模式,如果舉行的是舊式婚姻,邀請了許多客人,那麼通常兩家人彼此分擔費用。以前則由新郎的父親承擔所有費用。
取名日和生日慶祝在貴族和中產階層中有很長歷史。可是作為一個廣泛流行的習俗,它的歷史只有幾代之遠。取名日慶祝幾十年前已不流行了,但現在一家大型的日歷出版公司將常用姓名現代化,每天推出二到三個名字,這樣取名慶祝活動展開了新的一頁,現在大多流行慶祝50歲以上的「大」生日,並經常在報紙上登出廣告。
如今,越來越多人不在生日當天慶祝而在另一天——比如說,選在下一個周末。由於大多數父母現在都在外工作,孩子的生日聚會也常常延後。若是過「小」生日,通常壽星早晨醒來之後、家人會送上一個裝飾著花、蛋糕和禮物的碟子。
葬禮近年來比從前已精簡了許多。宣布死訊一般僅用一條廣告通知相關人士葬禮事宜,並在報紙上登一訃告。紅十字過去是宣布死訊所必備的標記,然而這些年來已頻頻被宗教的中立標志如花、鳥或揚帆的船隻所取代。「私葬」,即僅由家人參加的葬禮已越來越普遍,關於葬禮的公告通常在儀式結束後才發布。奠儀和悼辭越來越少見,悼念者走過棺材時送上一鍬土,如此而已。二戰時大型葬禮後的餐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追思會」,僅在教區大廳,俱樂部大樓或家裡擺上一些小茶點。新興的做法是逝世後一年,在報紙上刊登一則「悼念」廣告,這是瑞典移民們帶來的一個習俗。另一做法則是在萬聖節和聖誕節在親戚的墳頭點上燈火,這一習俗現日漸流行。
和人生不同階段息息相關的各種儀式,在過去表明了一個人的地位,曾十分講究並盛行一時,如今在本世紀已日漸衰微。過去有些事為人所不齒,如不受洗禮、未婚同居或不公開下葬,後者更是本世紀初對自殺者和死刑犯的一種懲罰。而如今一切正相反,有時這樣做恰恰成了地位的標志。
8. 瑞典有什麼風俗
瑞典的習俗:
瑞典人文化素質較高、熱情好客、純朴誠實、談吐文明、行為規矩、重諾守時,瑞典人十分重視環境保護,愛花、愛鳥和其他野生物,熱愛大自然。雇員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計工作1,500小時。人們喜歡利用閑暇時間到野外活動,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藍莓,到海湖去游泳、泛舟、垂釣;在晝長夜短的夏季,大家紛紛到國內外去旅遊。瑞典已成為世界上外出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體育活動更是瑞典人的愛好。
傳媒
年出版圖書近1.6萬傳媒多種,日報170種,總發行量超過450萬份。主要報紙有《每日新聞》、《瑞典日報》、《晚報》等。據瑞典哥德堡大學2002年6月2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網際網路在瑞典已經超過傳統的報紙,成為更受人們歡迎的傳媒。根據抽樣調查,平均每個瑞典人每晝夜上網瀏覽的時間達23分鍾,而瑞典人用於閱讀日報的時間是21分鍾,用於閱讀晚報的時間只剩下8分鍾,收聽廣播和收看電視的時間分別高達2小時和45分鍾。調查顯示,女性比較喜歡收聽廣播和讀書;男性則較傾向於收看文字電視新聞,看錄像和閱讀晚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願意上網,讀書和閱讀專業雜志;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則樂意看電視,聽廣播和閱讀晚報。
瑞典通訊社(Tidningarnas Telegrambyrå -- TT) 是瑞典最大的通訊社,創建於1921年。它是瑞典各報紙和廣播電台合作所有的一個股份公司,其任務是向瑞典140多家報紙以及廣播電台和電視台提供國內外新聞。總社設在斯德哥爾摩,在馬爾默、哥德堡、松茲瓦爾、呂勒歐和延雪平5個城市設有分社。瑞通社設有國內、國際、攝影、體育、議會、經濟和勞工市場編輯部。總社有雇員近180人,其中記者約150人,在其它地方工作的記者共約400人。瑞通社的國內新聞約佔2/3,國際新聞一部分是由該社駐外記者提供,大部分則是轉播路透社、法新社和德新社等大通訊社的消息,每日約接收上述通訊社12萬字的新聞。該社與包括新華社在內的20多家通訊社有合作關系。瑞通社在通訊技術方面比較先進。1954年,它作為第一家歐洲通訊社開始使用電傳機發稿。瑞通社還以錄音方式播送電話新聞,只要撥固定的電話號碼,隨時都可以收聽到該社的最新簡明消息。
節日
1月1日新年(New Year』s Day)
2月6日顯現節(Epiphany) 復活節前一個周五受難節(Good Friday)
4月復活節(Easter Monday)
5月1日的前一天晚上,是瑞典人慶祝冬去春來的一個節日-- 五朔節
五朔節之夜,人們集在野外,點起高大的篝火,伴著樂曲合唱。
5月1日勞動節(Labour Day)
5月末基督升天節(Ascension Day)
5月末或6月初復活節後的第七個星期一(Whit Monday)
6月末的星期六夏至(Midsummer』s Day)-- 仲夏節;
每年六月底慶祝的仲夏節之夜是瑞典最美好的時光。
八月吃蝦節--大蝦是一種美食,瑞典人比其它國家的人更愛吃蝦
10月末或11月初的星期六聖人紀念日(All Saints』Day)
12月13日是瑞典傳統的露西亞女神節,瑞典人傳稱露西亞女神在每年12月13日夜晚降臨人間,給人們帶來光明;在首都斯德哥爾摩;這一天,太陽直到上午9點鍾才遲遲升起,而到下午3點鍾便早早落下,但從此以後,漫漫長夜便日見縮短,而光明的白晝則一天長似一天。
12月24日聖誕節(Chlistmas)(瑞典的聖誕節比其他西方國家早一天是24日聖誕節23日晚聖誕夜)
12月26日節禮日(Box Day)
9. 瑞典有什麼好玩的
貝爾故居 (Nobel's House)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里。這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樓房前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環境清幽。1894年阿爾費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里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由於他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里已成為一游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一度在這里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紀念館里保留著諾貝爾生前活動的照片、他獲得的各種技術發明專利證書、金質獎章和遺囑。諾貝爾的卧室陳設十分簡單,只有床、桌和衣櫃等幾件最必要的傢具,而他實驗室里的各種儀器和設備,則琳琅滿目。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生。他因發明銷化甘油引爆劑、雷管、硝化甘油固體炸葯和膠狀炸葯等,榮膺「炸葯大王」的名聲。1896年12月10日與世長辭。終年63歲。根據他的遺囑,把摺合為920萬美元的部分遺產,作為獎勵造福人類的科學工作者的基金。以這筆基金的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葯、文學、和平5種獎金,每年在諾貝爾的逝世日頒發一次,稱諾貝爾獎金。
瑞典皇宮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建於17世紀,是瑞典著名建鞏學家特里亞爾的作品。正門由兩只石雕獅子分立兩旁,兩名頭戴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服裝的衛土持槍而立,顯得十分威武森嚴。皇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著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著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後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著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著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吸引大批遊客。
10. 這個是什麼布啊,就是褲子裡面那個裡布,叫啥。詳細點,謝謝大神們
多層化纖面料,適合運動褲裡面織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