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清朝是如何制服蒙古的

清朝是如何制服蒙古的

發布時間:2021-10-16 09:53:03

㈠ 清朝是如何征服蒙古的為何能把蒙古牢牢掌控在手中呢

曾經建立過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汗國的蒙古,是如何被看似弱小的清朝征服的呢?

這得從元末明初後逐漸退化和分裂的蒙古說起。

元末明初後的衰退的蒙古

元末明初退出中原回到草原的北元勢力,必須重新面對除了草原就是草原的現實,只能發展畜牧業的草原上薄弱的產出,已經不能支撐元朝朝廷這樣如此龐大的脫產組織,政治組織只能隨著經濟退化二退化,到了達延汗的時代,草原上的蒙古汗國重新回到了游牧民族國家的形態。

(3)要點駐軍

滿清採取要點駐軍的手段,對蒙古的經濟和交通中心進行掌握,就近監視,保障統治。

(4)最重要的手段,經濟控制

滿清政府完全控制了草原上的商貿,由政府指定的商號在草原上進行商業活動,用商業交換和高利貸,將所有的草原產業綁在一起,形成真正的經濟統治。

清朝用了以上4套組合拳,把蒙古收拾的服服帖帖,反而成為滿清的好幫手。

㈡ 清朝是怎麼收復蒙古的

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皇太極就征服了蒙古。征服中國的時候蒙古就是清朝的堅決後盾。雖然後來蒙古叛亂,但是都是局部的小規模。

㈢ 清朝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征服蒙古各部的呢

由於清朝實行的是滿蒙聯姻共治天下的政策,所以很多人認為清朝和所有的蒙古部落都進行聯姻,與所有的蒙古部落分享統治天下的權力,這是比較片面的。

簡單說來,自明朝後期以來,原來的韃靼和瓦剌再次分裂,其中瓦剌在明朝中期以後西遷至西域,也稱衛特拉蒙古或厄魯特蒙古,分為綽羅斯(准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大部,另有輝特等小部。習慣上將衛特拉蒙古稱為漠西蒙古,他們占據了東自阿爾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南至喜馬拉雅山,北至俄羅斯的廣大區域。

1634年,林丹汗敗亡青海大草灘,後金對察哈爾的戰爭取得最終勝利。1635年,林丹汗兒子投降後金,漠南蒙古正式歸降蒙古,這也標志著蒙古帝國的徹底覆滅。

征服漠南蒙古後,1636年,皇太極稱帝,建立清朝。同年建立八旗蒙古軍,將漠南蒙古精銳編入八旗,同時清朝和漠南蒙古擴大聯姻規模,正式結為同盟。

㈣ 清朝是如何管理蒙古的

清朝,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共經歷了268年的發展歷程,和我國歷史上諸多王朝相提並論起來,這個末代王朝的存在時間並不算長。但是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這個朝代比起前朝來說還是有很多的優勢的,比方說在邊疆政策之上,清朝就總結了歷朝歷代封建王朝治理邊疆地區的經驗。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清朝,在治理邊疆方面,可謂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在當時,對於清朝的統治者而言,邊疆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蒙古,因為蒙古地區向來動盪不安,只有保證了蒙古地區的安定,才能夠保證全國的安定,那清朝是如何保證蒙古地區的安定呢?

清朝對蒙古宗教是很懷柔,但是在是有一些地方並不是,懷柔還要尊重一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法律。清統治者認為要更好的統一蒙古,法律必定要統一。也就是說清朝的懷柔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之上,蒙古地區的根本法律制度是必須要清廷來制定的,所有的根本大法也只有清廷才有權力確立。

不過這個立法其實也並不是固定的,只要蒙古聽話,立法也大致是尊重蒙古原本的立法,比如雍正朝時就規定其「仍照原定蒙古例」,又比如《乾隆大清會典》之中也說要「酌定律例」。所以說,清廷統治者其實對於蒙古地區的立法大多時候也是相對寬松的,當然這個寬松之前說過是建立在聽話的前提之上,如果不聽話清廷就要強制干預了。

總結

清朝作為我國歷史之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於我國的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有著關鍵性的意義。在如何處理多民族國家之間的關系中,清朝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尤其是在對蒙古的宗教立法之上,更是給後世留下來一個良好借鑒。

㈤ 清朝怎樣控制蒙古

一:限制中原地區與蒙古通商,相互往來。蒙古人進入中原,只能從喜峰口、山海關等幾個關口進入,而且還需要登記。就是為了防止蒙古人進入中原,阻止漢人與蒙古的交往。但是滿清忘記了一點,清王朝之所以可以建立,蒙古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清王朝這樣的做法,引起了蒙古人的反感,其實是動搖了自己的統治根基。
二:禁止蒙古學習漢人的禮儀和文化。漢人的文化源遠流長,意蘊豐富,其中講述的人生哲理,對人的成長和發展有重要意義。滿清還不允許蒙古人使用漢文,只能夠用滿文和蒙古文,而且不能夠使用漢族名字,不能夠與漢人締結婚姻關系。
因為滿清對蒙古的限制,當時各地都在發展,唯獨蒙古地區一直處於落後的狀態,以游牧生存,沒有任何的改變。計劃生育政策從清王朝就有據可查,滿清為限制蒙古的人口,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假設一戶蒙古人家有五個兒子,必須有二到三個兒子出家。為此清王朝還在蒙古地區修建了喇嘛寺,宣揚佛家文化,「以慈悲為懷」,藉此來麻痹蒙古群眾,有助於清王朝的治理。出家人是不能結婚的,更不能生孩子,也就意味著一部分人是沒有後代,所以蒙古人數就被限制。成吉思汗當年建立的蒙古帝國曾經是多麼的強悍,但這種輝煌已經不復存在。在被清政府統治的過程中,蒙古族人的血性被磨滅,人口在不斷縮減。曾經那個馬上打下半個世界的蒙古帝國已經隨歷史而逝,化作歷史的煙塵了。

㈥ 清朝是怎麼征服蒙古的

事實上,從清朝的前身後金開始,清朝始終就沒有停止與蒙古的戰爭。清朝與蒙古諸部的戰爭,從努爾哈赤崛起之時一直到乾隆年間徹底覆滅准噶爾汗國,足足歷經了上百年的時間。

清朝巔峰疆域

自努爾哈赤統一女真諸部,在白山黑水之間崛起之後,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後金政權就成為東北地區最具實力的政權。同時,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及其繼任者一直試圖南下進攻龐大臃腫、反應遲鈍卻又富庶無比的明朝,以壯大自己。但與此同時,位於後金西部、近在咫尺的蒙古諸部,成為後金最大的威脅。
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八旗之所以能一次次擊敗明軍,除了明朝軍隊的腐敗墮落之外,也得益於八旗的根本——騎射。也就是說,八旗利用戰馬的機動優勢和弓箭的遠程攻擊能力,一次次挫敗了明朝軍隊,並多次入關劫掠。

明末清初中國形勢:明、清、蒙古諸部

但是,八旗的這些優勢相比蒙古而言,不但不再是優勢,甚至還要居於劣勢。因為,漁獵起家的女真人,在騎射方面,先天就差於在馬背上長大的游牧民族,相比能在馬背上騎射的蒙古騎兵,八旗更像一支騎在馬背上的步兵。
而人口只有幾十萬,早已全民皆兵的八旗,也不具備同時面對明朝和蒙古的實力。因此,努爾哈赤一直對於近代咫尺的蒙古部落極為重視,並想盡辦法消除蒙古的巨大威脅。後金不斷的同蒙古部族聯姻,在將女兒不斷嫁給蒙古貴族的同時,他們也迎娶了大量蒙古妃子。清初著名的孝庄太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嫁給的皇太極。

皇太極

當然,信奉拳頭大才是真理的蒙古部落,也不可能都甘心聽命於後金,而對於這些蒙古部落,後金則採取了武力征討的方式。例如,對於掌握察哈爾部的黃金家族嫡系後裔、蒙古最後一名大汗林丹汗,皇太極就曾多次糾集投靠後金的蒙古諸部共同進攻,並將林丹汗打得節節敗退。最終,林丹汗病逝西逃的路上,林丹汗的兒子在投降後金後,將元朝的傳國玉璽獻給了皇太極。也從這時開始,蒙古黃金家族嫡系停止了傳承。
在擊敗林丹汗之後,後金政權基本上掌握了人口最多、也最為富庶的漠南蒙古。也正是有了漠南蒙古部落的支持,沒有了後顧之憂,同時又獲得了大量蒙古騎兵的補充之後,八旗最終有了入關佔領天下的實力。

八旗

當然,此時的蒙古諸部不僅僅只有漠南蒙古一支,同時位於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占據西域的衛拉特蒙古四部,都不在清朝的統治之下。雖然皇太極之時,喀爾喀蒙古三部曾對皇太極獻了九白之貢,但喀爾喀蒙古並沒有完全臣服清朝,此時尚未入關的清朝,也不具備統治喀爾喀蒙古的實力。
公元1644年,在漢奸吳三桂的帶領之下,八旗入關,擊敗了已亂成一鍋粥的關內諸方勢力,奇跡般的統一了天下。歷經數十年殲滅各方反抗勢力之後,尤其在剿滅三藩之亂後,終於一統中原的康熙皇帝突然發現,位於西域的衛拉特蒙古准噶爾部在葛爾丹的率領下開始崛起,並基本統一了維拉特蒙古四部,建立了准噶爾汗國。

清朝與准噶爾汗國

同時,野心勃勃的葛爾丹將目標指向了喀爾喀蒙古等其他蒙古部族,意圖像成吉思汗一樣,一統整個蒙古。這顯然與以中華自居、要建立大一統王朝的清朝,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而且,如果放任葛爾丹統一整個蒙古,這個統一後的蒙古也將成為清朝西方和北方最大的威脅。
因此,無論作為中央王朝的繼任者,還是現實利益的考量,清朝都不可能放任准噶爾汗國的存在。雙方的戰爭也由此爆發,從康熙年間開始,這場戰爭打了整整68年之久,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清朝中前期最優秀的皇帝,才最終在乾隆年間徹底將准噶爾汗國覆滅。
在准噶爾汗國覆滅之後,尤其在衛拉特蒙古土爾扈特部東歸之後,絕大多數的蒙古傳統疆域和蒙古部族都處於清朝的統治之下,蒙古與清朝的戰爭才徹底結束。

㈦ 清朝是如何利用一項政策制服強大的蒙古

清國的民族政策,根據弘歷的皇都篇由清國國語清語就是滿語翻譯成漢語意思是天衢十二九軌容,八旗居處按界疆,這是滿人自己翻譯成漢語的,清國的對蒙古的民族政策就是北不斷親,就是通過聯姻進行拉攏,去往內蒙各部的聯姻者還負責代表清國起監視作用,對蒙古各部進行分化,進行各盟旗劃分,不準越界游牧,不使出現集中勢力,並派代表進行管理和駐扎部分軍隊,同時尊重蒙古人的宗教習慣,部分清國人也信仰藏傳佛教,如胤禛弘歷等,藏傳佛教在清國時在其京師影響是比較大的,1912年中國建立後,影響減弱。

㈧ 滿清是如何收服蒙古的

滿清收服蒙古的方法很簡單,說白了就是胡蘿卜加大棒,對於臣服的就給胡蘿卜,對於不聽話的就拿大棒子恨恨的揍。

具體主要有三招,第一招是聯姻,第二招是建旗,第三招是征討。


㈨ 清朝是怎樣征服蒙古的

清朝征服蒙古高原各部:蒙古鐵騎臣服於女真民族(1)

元明時期,蒙古與女真已有往來。元朝對居住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實行設官管轄,隨俗而治,並在該地區開辟驛站,實行屯田。努爾哈赤的先輩猛哥帖木兒即是元朝所轄一個萬戶的首領。 明代女真始分三大部,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後又分為四部:建州部、長白部、扈倫部和東海部。他們居住於東北長白山、黑龍江、牡丹江、松花江流域及庫頁島等地。歷史上女真族與蒙古多 有血緣關系,扈倫部所屬葉赫、哈達和烏喇等部,均與蒙古有姻戚關系,建州女真與兀良哈蒙古人也有親戚關系。女真族與蒙古地域相連,女真人與蒙古人,服飾相 類,都善長騎馬射箭,習於狩獵,有著密切的經濟文化往來。他們在明廷開設的遼東廣寧和開原馬市上,常有貿易,交易馬匹。在生活的實踐中,女真人學會和使用蒙古語,一度使用蒙古文,後來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制了滿文,語言文字的相通,為女真和蒙古之間的交往創造了方便條件。 十六世紀後期,女真部首領是努爾哈赤(1559-1626),姓愛新覺羅(漢譯金)。努爾哈赤時代,女真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自1583 年起,努爾哈赤開始統一女真內部的戰爭。扈倫四部之一的葉赫部,與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部有矛盾,1593年葉赫部首領布寨和納林卜祿聯合蒙古科爾沁部的瓮 阿代、莽古思、明安等人及其所屬錫伯、卦爾察、哈達、烏喇、輝發和滿州長白山所屬朱舍里路、納殷路等九部兵三萬人,進攻努爾哈赤,史稱九部聯軍伐滿洲。聯 軍立陣於渾河北岸,努爾哈赤率軍迎戰於古培山。努爾哈赤採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先戰敗葉赫,繼之攻破哈達、烏喇等部,蒙古科爾沁部明安乘騎被陷,換 驏馬逃走。聯軍失敗,努爾哈赤大勝,從此滿洲威名大震。 努爾哈赤借著古埒山戰役勝利之機,派俘獲的科爾沁部入返回,做爭取聯絡科爾沁部的工作。 1594年,科爾沁部明安和內喀爾喀部老薩等,派遣使臣表示停戰和好,科爾沁部向努爾哈赤獻戰馬百匹、駱駝十峰,其中馬六十匹、駝六峰送給努爾哈赤本人, 其餘分送努爾哈赤部下。這是蒙古科爾沁等部與滿洲通好之始。不久內喀爾喀五部之一的巴約忒部的恩格德爾 台吉歸附努爾哈赤,並於1606年率內喀爾喀五部的使者向努爾哈赤進貢,為其進獻尊號,稱努爾哈赤為昆都侖汗,又稱神武皇帝,這是蒙古部稱努爾哈赤為汗的 開始,從此蒙古部每年與女真部往來。 努爾哈赤對內統一女真諸部,對外又招撫蒙古科爾沁等部,在女真貴族的擁戴下於1616年建 立後金國,建元天命,是為清太祖,定都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西老城),後改稱興京,這是滿州貴族建立的獨立於明王朝的新政權。努爾哈赤建立新政權後, 對內鞏固政權,對外爭取聯合蒙古,目的是入主中原,取代明朝。1621年遷都遼陽,稱東京,1625年又遷都沈陽,1634年改稱盛京。 內蒙古各部歸附清朝 蒙古高原上的大漠,史稱渤海,大漠以南為內蒙古。其地域東至吉林、黑龍江界,西臨賀蘭山阿拉善厄魯特蒙古,南接陝西、山西和長城,北靠喀爾 喀蒙古。內蒙古 地區,東有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和西拉木倫河流域的巴林、扎魯特、奈曼、翁牛特、喀喇沁和土默特等部;西有鄂爾多斯和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部居中,林丹汗為 蒙古諸部名義上的大汗。努爾哈赤及其繼承者,為了入主中原取代明朝,對蒙古採取了政治聯合和武力征服的策略。擴充後金國實力,不使蒙古倒向明朝。採取如下 幾個步驟: 天命四年盟誓。天命四年(1619)十一月後金與內喀爾喀五部訂立盟約,雙方各派使臣參加,後金國使臣有雅希禪、希福等五人,蒙古使臣有杜棱洪巴圖魯、恩格德爾和奧巴等二十餘人。雙方使臣舉行儀式,殺白馬、黑牛,盟誓和好,合謀並立,遵守誓約,共同對付明朝。 致書林丹汗聯合伐明。天命四年十月,努爾哈赤收到察哈爾林丹汗的使者康喀兒拜虎帶來的信,書信主要內容:一是林丹汗自稱四十萬眾蒙古國主。 向水濱三萬人的滿洲國主努爾哈赤問安;二是表明察哈爾部聯合後金國攻打明朝。第二年正月,努爾哈赤派使者碩色烏巴什復信往見林丹汗,明確表示滿洲與蒙古服 制相類,應聯合伐明,指出明朝以重利拉攏察哈爾是因為後金要攻打明朝之故,表示願與林丹汗「合謀」,「以伐深仇之明」(《清太祖實錄》卷7)。同時信中也 批駁了林丹汗自稱四十萬眾之主的言論,告誡林丹汗不要忘記元朝是為明朝所推翻的事實,他哪裡是四十萬眾之主。萬眾之主也稱不上,以此堅定林丹汗與後金聯合 伐明的決心。 天命九年盟約。努爾哈赤為主攻明朝,一方面聯 合蒙古內喀爾喀五部,壯大自己力量,另一方面要防止察哈爾部的崛起,真正成為蒙古各部之主,為此要聯合與察哈爾有矛盾的科爾沁部,利用蒙古內部的矛盾,使 業已存在的與後金有往來關系的科爾沁部,通過盟約形式加以鞏固。天命九年二月,努爾哈赤派遣使臣庫爾禪和希福前往科爾沁部,與科爾沁部首領奧巴等會盟,雙 方訂約:聯合進攻察哈爾林丹汗,任何一方不毀約,不單獨與察哈爾會盟。盟約對雙方有利,科爾沁部借用努爾哈赤的力量是為了擺脫林丹汗的統治;努爾哈赤利用 科爾沁對付察哈爾,以解除伐明的後顧之憂。

㈩ 清朝如何徹底征服蒙古人

1206年,鐵木真建立起大蒙古國,這支草原上的雄獅開始在亞歐大陸瘋狂地開疆拓土。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中,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幾百多萬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亞北部),是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蒙古人真的是厲害,他們客服了地形的限制、交通的不便、文化的沖突,建立起來了一個同時擁有東西方文化、技術的多民族國家。

可這就奇怪了,蒙古人既然如此驍勇善戰,那麼他們是怎麼被打敗的呢?元朝末年,朱元璋政權的崛起將蒙古騎兵趕出長城以南,可是朱元璋雖然帶著明軍屢屢得勝,卻少有孤軍深入,徹底擊敗蒙古人的想法。而且蒙古在明朝將近三百年的統治期間,也經常對明朝的北方邊境進行掠奪,如此威脅最終卻敗在了女真族的手下。那麼滿清統治者是如何征服蒙古民族的呢?

托蒙古帝國的福氣,蒙古人的生活水平要比在草原上好的多了,人口自然而然地也增長了起來。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人僅有不到60萬人,最盛時期多達200萬人。等經歷過明朝後,蒙古帝國雖然覆滅了兩百多年,等到清朝初年的時候他們依然有300萬人口,北方最強大的游牧民族依舊是他們。女真族耗費了許多力氣在用武力平定草原,可在太平盛世的時候,為了磨滅蒙古族的銳氣,清朝統治者費了不少的心思。

首先,蒙古族厲害的不是他們的裝備精良,而是他們的身體素質,精氣神要勇猛許多。作為尚武的民族,其作戰向來都是要馬革裹屍而還,每一個人都悍不畏死地進攻,打起仗來自然是無往而不利。

其次,300萬蒙古人始終是個隱患,為此清朝統治者進行了一項狠毒的政策。在剛開始征服蒙古之後,清朝統治者打著滿蒙一家人的旗號拉攏蒙古人。女真族固然也是驍勇善戰,可是跟蒙古人作戰還是他們不願意做的,為了不讓其反抗,他們一方面重兵鎮壓,以作監視作用。不僅如此,清朝人還模仿和親政策,每代皇帝或者皇子都迎娶了蒙古貴族女子為妃。

當然,光是拉攏不足以抵消蒙古人進取意識,所以在蒙古人聚居地區,他們開始宣傳佛教思想。滿清人早先發現,這佛教對於尚武的民族來說會起到極大的反作用。皇太極就說過:「蒙古諸貝勒舍本國之語名號,具學喇嘛,致國勢衰微,當以為戒」。也就是說原來彪悍的蒙古,因為學喇嘛,因此,衰微。流行於喇嘛之中的正是佛教,因此佛教思想就成為清朝奴役蒙古人的方式之一。

佛教思想的傳播效果顯著,在信奉佛教的蒙古人和清軍聯合作戰的時候,清軍士兵發現,曾經不怕死的蒙古人變得膽小怕事了起來,甚至有些溫順,十分好控制。不僅如此,佛教的推廣還有一個作用:鼓勵了許多蒙古人出家之後,結婚生子這種事在蒙古族中就減少了許多,人口數量就開始了銳減。在清末時期,當時的馮玉祥將軍一直占據西北,在其自傳之中其就說過,當時其治下的蒙古族不足60萬人,幾乎又回到了成吉思汗初期,而且大多窮困潦倒,懦弱無能。

清朝人的目的是達到了,蒙古族臣服在了女真的腳下,再沒有過犯上作亂,可是一個尚武的民族就此消失,真的算得上缺德的行為。

與清朝是如何制服蒙古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套特價清倉淘寶 瀏覽:922
男生深藍襯衫配什麼褲子 瀏覽:337
裙子兩邊開的怎麼才能合一 瀏覽:967
男士衛衣連帽秋冬圖價格 瀏覽:311
什麼搭風衣好看圖片 瀏覽:341
明星burberry外套 瀏覽:523
襯衫搭配衣男生圖片欣賞 瀏覽:154
學生制服日本在線視頻 瀏覽:948
灰色褲子搭配黑色衣服 瀏覽:173
沒有領子的外套不適合 瀏覽:206
義務睡衣在哪批發市場 瀏覽:794
一個月寶寶衣編織 瀏覽:294
酒紅色裙配啥色圍巾好看圖片 瀏覽:605
風佛旗袍 瀏覽:299
水洗羽絨服使用什麼洗衣液 瀏覽:375
情侶制服批發 瀏覽:979
40歲中年女裝外套棉襖 瀏覽:538
男牛仔上衣褲子搭配圖片 瀏覽:178
dk制服店鋪推薦的 瀏覽:618
卡其色外套搭配紅色衛衣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