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面料的衣服不會起球
不容易面料容易起球比如亞麻。麻的纖維又粗又硬,各個都有一身傲骨,不屑於抱團,所以不容易起球。而錦綸、滌綸、腈綸等面料,因為纖維彈性較好、抗疲勞性強,起毛階段纖維不會斷掉脫落,抱成毛球後依然不會斷掉脫落。
實際上無論什麼面料的衣服都會起球,只是起球的程度不同,這是紡織界無法解決的問題。
起球的產生,是由於面料的表面起摩擦所造成,纖維纏繞在一起變成球的形狀。
可用波美37度的苛性鈉,氫氧化鈉750毫升,加熱至75℃,均勻地噴灑在衣服上,7~8分鍾後,放入500毫升開水中,再加入10毫升苛性鈉(波美37~40度)煮3~5分鍾,取出冷卻、漂凈、晾乾。已經「起球」的衣服,可將毛球剪去,再照此法處理。
(1)衣服褲子什麼面料不會起球擴展閱讀:
衣服起球怎麼辦:
一、毛球修剪器
現在很常用的去球小幫手。屬於小型電器,同上電源就可以使用了。
因為衣服的類型薄厚都不一樣,所以一般的毛球修剪器有很多不同方式來去球。
感覺這種修剪器很實用,方便,而且面積都是很小巧的,不挑地方,有電就可以了。
大家可以試試。
二、膠帶
很有歷史的方法了,買一個那種寬膠帶,然後在衣服上滾動。
會把打球都沾起來的。感覺比較衛生,方便,而且很快速。
三、摩擦靜電
大家在清洗衣服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去靜電的洗衣產品。
然後乾的時候在去去球,應該就會有很好的效果了。
四、刮鬍刀
同樣是被用了很久很久的好方法了。先把衣服鋪平,然後用刮鬍刀刮毛輕輕的刮球。
很好刮,不一會就都沒了,需要注意是衣服要鋪板正然後再開始刮球。
五、平時的養護
衣服起球主要是因為摩擦,所以減少摩擦就會相應的減少起球。
袖子與身體直接不要來回亂動,背部也盡量不要背包,那樣會增加背部的摩擦,從而起球的。
肩部也盡量不要誇包,不然那塊會很明顯的有起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起球
B. 什麼面料的衣服不易起球,不沾毛啊
面料為棉,麻的衣服不易起球和粘毛。
棉的優點有吸濕透氣性好,手感柔軟,穿著舒適;外觀朴實富有自然的美感,光澤柔和,染色性能好;耐鹼和耐熱性特別好。
麻的缺點有手感粗糙,穿著不滑爽舒適,易起皺,懸垂性差;麻纖維鋼硬,抱合力差。
C. 衣服褲子中,哪種面料做的容易起毛球,哪種面料做的不容易起毛球。
像那種棉麻的材料容易起球,雪紡,哈倫登好材料不容易起球。如果衣服起球了,代表質量較差,不要買了。
D. 什麼料子的衣服不起球呢
棉:優點:吸汗透氣、柔軟、防敏感、容易清洗、不易起毛球。
缺點:易皺、縮水、易變形。
羊毛:優點:保暖、毛質柔軟、彈性好、隔熱性強。
缺點:易起毛球、縮水、氈化反應。
皮:優點:有一定的呼吸性能、耐用程度高、耐溫高。
色:真皮色澤暗亮柔和、仿皮則明亮。
尼龍:優點:表面平滑、較輕、耐用、易洗易干、定彈性及伸縮性。
缺點:易產生靜電。
聚脂纖維:優點:彈性好、有絲般柔軟、不易軟、毛質柔軟。
缺點:透氣差、易起靜電及毛球。
棉:天然織物、穿著舒適、透氣、保暖、但易皺、不易打理、耐用性差、易褪色。
麻:天然織物、舒適、輕便、透氣、但易皺、不挺括、彈性差、穿著時皮膚有刺癢感。
滌:化纖面料、易打理、挺括、不用熨燙、但透氣性差、易產生靜電、不易染色。
絲:光滑柔軟、質感良好、色彩艷麗、但不易打理、易皺、縮水。
真絲:光澤柔和、手感柔軟、細膩。
人造絲:金屬光澤、手感粗硬。
毛:舒適性好、不易打皺、彈性好、手感柔軟、但對皮膚有刺激感、易發霉後蛀蟲。
E. 什麼材質的運動褲不起球
一般化纖成分會導致起球,棉,麻,真絲面料的服裝一般就不會,你看下你褲子內側的成分標,上面寫的就是面料所含成分,比如100%cotton,就是純棉,以此類推。 我猜測你的褲子不是純棉或者天然面料,應該是有人工合成面料的成分。
100%的滌棉單面料容易起球,穿著也不舒服。100%的純棉製作衣服容易變形,帶有滌綸和尼龍面料的衣服大都會起球,主要看含的成份多不多。如95%棉5%滌綸那是不會起球的。 純棉褲子的壞處在於洗水後容易變形,晾的時候要有技巧,盡量不要讓衣服拉伸。暴曬後又怕會縮水了。
F. 哪種面料褲子不起球
按面料成份分:全滌(經常用天夏天的薄褲,運動褲,或仿麻)、全棉(牛仔褲、休閑褲)、滌棉(通用)、氨綸(輔料,主要是加在彈力褲中,比例一般在10%以內)毛(全毛的較少,主要是毛滌)、毛滌(比例如70毛/30滌等,相比全毛的優點是挺括、耐穿、防皺)、絲(主要用於旗袍、睡衣等)、麻((主要用於夏裝、特點是透氣、涼爽)。朋友有需要面料的話可以來布聯網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