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國人的穿衣講究,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對於外國人來說,穿衣分為兩種,一種是真的平明老百姓,平時一件T恤和牛仔褲就算是造型了。一般的外國人有很多真的穿得還不如中國人有氣質。所以說要說到穿衣講究,也很有那麼一部分的時裝精,是當然了是對穿衣和時尚很講究的外國人。
對於這些時裝精,就算在天寒地凍的時候也不能涼風度,再壞也不能壞造型。雖然在這種天氣舒適度是最重要的,可是你是女人,隨意天氣冷又算什麼,該怎麼穿還得怎麼轉,該怎麼美還得怎麼美。
說到穿衣講究,打頭陣的當然得是穿衣楷模紐約名媛Olivia Palermo。這一身造型從服裝、鞋子到發型都搭配得十分完美。紅色Givenchy包包和Fendi毛球的加入不會讓整個造型過於成熟嚴肅,造型滿分。
想了解更多時尚咨詢,請關注公眾號:瞎扯吧 微博:小黑瞎扯吧
Ⅱ 外國人穿秋褲么
其實,無論中國外國,穿不穿秋褲受溫度差別的影響很大。
在美國,雖然室內供暖的溫度一般設定在15℃以上,但是那裡私家車的保有量很高,在室內-車-室內這種模式下,秋褲的確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相反,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的一些地區,雖然室 外溫度只是零度上下,但由於沒有暖氣供應,所以冬天往往穿得比北方還臃腫。因此,在美國,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用到秋褲,秋褲在美國主要是在冬季戶外運動時使用的,例如說滑雪、登山之類,它的使用頻率就像是 國人的軍大衣,很少有人會穿著它上街。而說到軍大衣,北歐站崗的士兵們可是穿得無比厚實,都是真皮真絨,一點兒也不含糊——這進一步說明,在需要長時間暴露在寒風中的時候,歐美人也是少不了保暖的。
在瑞典,當地人明顯比中國留學生扛凍,而相對中國人,非洲留學生穿上大羽絨服的時間更早。而人種差異對抗冷並沒有影響,很明顯的一個例子是美國黑人與白人的穿衣厚度沒有顯著區別。這些事實說明了冷是可以被適應的。
當然,從眾心理對大家對服飾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歐美國家,穿太多的人往往被看作抵抗力低下沒有活力而被同齡人嘲笑,而且厚厚的冬裝也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准,所以很多年輕人寧願咬牙忍著,也不願意多穿那條秋褲。國內一些時尚圈的人士也受到這種潮流的影響,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自己不穿秋褲,也不接受秋褲。
但其實在北方,大部分人穿著秋褲是有必要性的,畢竟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供暖體系比不上國外,而且很多人不得不在寒風中苦苦地等待不靠譜的公交車。再者,也沒有哪個同事同學因為你穿了條秋褲嘲笑你一整天,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沒有必要那樣要風度不要溫度 ,保持舒適還是很重要的。
Ⅲ 外國人穿秋衣秋褲么
穿,否則冷死了!
他們把它叫做thermal underwear!
Ⅳ 上身穿長袖下身短褲這搭配奇怪嗎
正常吧,因為每個人看待每件事與物的角度不同,出發點也不同,再加上每個年齡段的人欣賞准則平行線也不同,所以,沒必要在乎別人是怎麼看待你的穿著,只要你自己穿出去可以做到自信,那比什麼都重要,自信真的很美。
Ⅳ 外國人冬天穿什麼
額,歐美國家沒有秋衣秋褲,你懂得
我看他們大冬天尼瑪冷的死,我裹得像個熊,他們就一件大衣,脫了就是個短袖,嚇死
一般就大衣,毛衣,衛衣
Ⅵ 外國人冬天都怎麼穿衣服
根據南北差異,也有很大的差別啦!不過經小麥童鞋自動腦補,我可以了解大家想問的是,美國人抗寒的超級裝備,這個嘛,羽絨服,棉衣,大衣,基本上跟中國沒什麼差別啦。畢竟是美國又不是南極。
美國人往往不介意把自己裹成球狀
PS: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美國買衣服還是很方便的,而且價格不貴,另外,在美國買adidas、耐克等牌子的衣服和鞋子超便宜,而且趕上聖誕節神馬的,折扣也很給力。想當年,小麥就曾經買到過15美元的adidas鞋子以及7美元的耐克運動衫。所以,提醒即將來美國的同學們,盡量不要放任麻麻用厚厚的衣服把你的旅行包撐爆,否則,來到美國可能會後悔的哦!
美國的冬天是幾月份?
很多人都問過過上述問題,其實因為中國和美國同處於北半球,所以,季節是相同的。一般來說,12月下旬,美國就開始入冬了,不過,因為南北差異,所以,美國各城市的冬天是完全不同的。像美國的佛羅里達洲和加里佛尼亞洲,你甚至可以在寒冬臘月里,跳進海水裡去洗澡,當然,夏威夷就更不用說了。不過,美國北部的城市,像明尼蘇達州、華盛頓州等,每年的冬天要不下上幾場雪,那是過不去的。
Ⅶ 為何外國人喜歡穿低腰的褲子,而且越低越好
因為外國人的思想和中國人的不一樣啊!
Ⅷ 為什麼只有中國人穿秋褲,外國人卻不穿
穿秋褲意味著你老了。如果你還年輕,就不穿秋褲。有人說:如果你不穿秋褲,你會得關節炎的!其他人說:沒有秋褲你會變胖的!甚至,有人說外國人從來不穿秋褲!秋褲是前蘇聯的一個陰謀,目的是讓中國人失去抗寒能力,削弱中國。
如何正確穿秋褲?
一、不要太緊
雖然緊身秋褲可能更漂亮,但它們會導致四肢和皮膚表面血液循環不良和血液循環緩慢。人們只會更冷,他們不會保暖。特別是手腕和腳踝,特別是兒童穿的秋褲更不能太緊!
二、羊絨質地容易引起過敏
含羊絨的秋褲保溫指數最高,非常受中老年人的歡迎。然而,應該注意的是,皮膚乾燥和易過敏的人不適合穿含羊絨的秋褲。
三、非全棉材質的不適合兒童。
秋冬季濕度相對較低。穿上這條秋褲,你總能聽到抓撓的聲音。這種材料可能會刺激皮膚。在穿滌綸秋褲之前,最好塗些保濕霜。特別是,對於皮膚乾燥、瘙癢或過敏的人,以及皮膚脆弱的兒童,最好不要穿這種織物。
四、純棉的寬松的是最溫暖的
秋褲的最佳選擇是全棉面料,它比較寬松。它蓬鬆的棉絮可以固定大量的空氣,使對流變得困難,在身體表面形成厚厚的暖空氣層,減少身體熱量損失,讓身體感覺更舒適。
Ⅸ 秋褲 國外穿嗎
關於美國:
尊敬的薩伊德先生,您穿秋褲嗎?
cub18 (北京)
來美快半年,基本沒遇上啥cultural shock,不想今天,在秋褲問題上被小shock了一下。
臨出國前上網看赴美攜帶物品清單,有人說秋衣秋褲帶個兩套就好,用不太上。當時腦子比較單純,沒考慮到有車和沒車的差別。在美國汽車的普及率和中國自行車差不多,出門上車,下車進屋,行動都和易先生似的,禦寒工具的確可以忽略。可我,出門基本靠走,公車也要小等,成天零距離感受Michigan的寒冬,這秋褲,還是必須的。前兩天醒來,發現自己的一條秋褲在歲月的磨逝下,悄然破了,且破洞面積日益擴大。遂決定,在美國買條秋褲!
今天殺到Meijer(離我最近的一個大超市,啥都賣),轉悠了半天。這a-shirt、t-shirt、underwear啥的和國內一樣,品種豐富,連封麵包裝也如出一輒:肌肉男裹著要賣的那幾片布,其他地方全裸。找來找去,只有長短不一的underwear,可最長的離秋褲也還差著好幾尺布。正絕望中,突然看到滿一貨架上的肌肉男都穿著長褲,當時心花怒放啊,但拿起一瞅,是賣襪子的……我就感到很憤怒,想你賣襪子的,就只穿襪子啊,穿褲子幹啥,浪費我感情。後來又一想,也是,如果賣襪子的只穿襪子,那我該終日沉湎於賣女襪的貨架了……再走走,眼前就是花花綠綠的sleep pant了,這布嘛,又多了些,起不到保暖的作用。
當時內心的活動是很復雜的:迷茫、焦躁、充滿了挫敗感……但很快地,旺盛的求知慾就壓過了這一切,我像屈原般發出了一個天問:美國人,TMD穿秋褲嗎?
問,是行不通的。海德格爾說,存在是語言的家。如果英語沒有「秋褲」這個詞存在,我如何發問呢?所以我首先想到了實地考察。當時從我身邊經過的人一定能感受到我深邃而灼熱的目光正試圖穿透他們的外褲,一窺究竟……(如果當時有女士的話,實在抱歉,我沒有其他念頭)意識到自己並沒有透視眼,就只好退而求其次,想:要麼約個美國朋友出來?靜待他像莎朗斯通翹幾下腿,或主動出擊,佯裝彎腰揀筆,伺機偷窺。如果這個對眼力、觀察力和把握時機的能力要求太高,那就去體育館或游泳池的locker room守株待兔,全程觀測美國人的脫衣過程。這時突然驚覺,自己是觀察過的,確實沒見著秋褲。於是我試圖從以往的觀影經驗中加以確認。大腦引擎高速運轉,我悲哀地發現,自己長時期偏愛藝術片,卻無法從中獲得生活的經驗。藝術片好走極端,要麼純情得很,全片下來男女主人公連外衣都沒脫,要麼情色得很,沒個過渡,就白花花兩片肉了,都沒給我留下窺探秋褲的機會……
灰頭土臉回到家,不想事情立馬有了轉機,同屋對我的遭遇深表同情,並表示他老婆過兩天來美國,能給我稍上兩套。同志們,你們能體會從衣不蔽體頓時躍入選擇是AB、三槍還是宜而爽時的幸福嗎!!
個人問題解決了,但求知的烈火依舊熊熊燃燒。我google,我網路知道,我雅虎知識堂……當以下這段文字出現在屏幕上時,我的眼眶濕潤了:
「秋衣秋褲(3套)[一定帶至少一套,因為你過來不會很快買車,說不定要趕車或騎車上學,如果沒有秋衣秋褲秋天和冬天會很痛苦!!!;鬼子不穿這個東西的,一定帶,你在美國買不到!!!」
相逢恨晚哪!當時怎麼就錯過了這份建議清單呢?問題看似有了答案,但什麼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覺悟,我不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漂泊在其他國家的我的親愛的同胞們,你們,買得著秋褲嗎?在沒有秋褲的日子裡,你們,還好嗎?
於是,我在網路和google分別鍵入「在+某國+秋褲」,開始了一項極具人文關懷的關於秋褲問題的比較文化研究。我選擇了印象中留學生的主要聚集地日本、韓國、英國、法國、德國和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被理所當然地排除,看鴕鳥在那兒窮禿著毛散熱,想必是無須秋褲的。)以下是我的搜索成果與分析:
日本:「剛來日本的第一年,按照中國人的習慣,秋天要穿上秋褲保暖。於是我穿了,就被同學發現了,笑我是歐巴桑,因為日本年輕人是一年到頭只穿一條單褲的,學生(大學生除外)是四季裙子的校服~~~」
分析1:在日本,是有秋褲地。不過……只有歐巴桑才穿?
韓國:「今天和一位35歲的韓國姐姐聊天,我問她穿秋褲了嗎?她接著用很奇怪的眼神看我,接著就笑了。怎麼這么怪,為什麼笑?她說:『冬天沒有穿這個的,只穿件單褲子,只有那些爺爺奶奶輩的才穿秋褲。』啊???不會吧??????我都已經穿了一周多了。」
分析2:在韓國,是有秋褲地。不過……只有爺爺奶奶輩才穿?
英國:「說今年是英國60年來最冷的冬天~~~和弟弟走在街上,突然問他會不會穿兩條褲子(裡面穿條秋褲之類的)他給了我一個很經典的回答:『在英國穿秋褲是沒出息的人才乾的事兒!』? 暈……?不過我是一定不會穿的~~~ ^^冷死也不穿!~」
分析3:在英國,是有秋褲地。不過……只有沒出息的人穿?
法國:「我的一個女同學,到冬天的時候,因為天冷,牛仔褲里邊套了一條秋褲。結果她的法國男友說:「沒想到你們中國人還在穿秋褲啊?在法國,只有上個世紀50年代的農民才穿秋褲呢~」其言下之意就是穿秋褲這種行為很土!中國女生回嘴說:『我現在把你扔到中國東北,你能抗得住一天,都算你厲害!』」
分析4:在法國,是有秋褲地。不過……只有上世紀50年代的農民穿?
關於德國,沒有得到什麼可供分析的信息,而加拿大,貌似秋褲還是比較普及的。對上述分析稍做整理,我得到了一個十分沮喪的結果:
我=穿秋褲=日本歐巴桑=韓國老人=英國窩囊廢=法國20世紀50年代農民
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看著窗外的明月,好想大呼一聲:秋褲啊秋褲,你,何罪之有?
司馬遷憤而作《史記》,我在自尊心受傷之餘,也決定將這個秋褲問題上升到後殖民主義理論的高度。這實際上,事關「他者的眼光」,當一個穿秋褲的國家和若干個不穿秋褲的國家相遇,我們怎麼相互看待對方?
在上述四例中,日韓英法人民都在通過對穿秋褲的中國人的消極界定來建構本國主體人群的積極形象:我們不穿秋褲,所以我們是年輕的,強壯的,時尚的……這種強勢話語甚至影響了部分中國人,秋褲在他們眼中成為羞恥的象徵,如例三中的姐弟。在另一則新聞中也報道,「有中國孩子穿著秋褲去學校,英國小同學覺得不可思議,穿秋褲的中國孩子便遭圍觀,受到嘲笑的小孩子於是死活拒絕再穿奇怪的中國褲子。」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也在試圖通過闡釋分析不穿秋褲的外國人,來捍衛自己穿秋褲的合法性,爭奪話語權。如在韓國的中國人議論到:「真的別跟她們比,我老公說他們是神經病~~!尤其是那個沒有車的,需要搭公車啊,等地鐵啊,走一段路的,真的不是不冷的,我看他們瑟縮的!」「你看韓國的奶奶級的人物 哪一位不是腰彎背駝啊!有的都差不多彎腰到90度!再看他們坐在地上起來的時候 哪一位不是『哎呀 腰阿 哎呀 腿啊』的!是不是!我們還是對自己好點吧。」關於英國報道的標題是:「凍死也要性感,英不知秋褲為何物」例4中強悍的中國女生反駁她的法國男友:「我現在把你扔到中國東北,你能抗得住一天,都算你厲害!」在穿秋褲的中國人眼中,不穿秋褲決非青春時尚的標志。以中國人不比哪國人更怕冷,沒有哪個人不怕冷為前提,不穿秋褲被理解為盲目地要風度不要溫度,可能勞下老年病。
細分析一則美國學生在北京的報道,「美國學生對北京的環境也不太適應,覺得這里的冬天太冷了,幾乎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要病一場。陳瑜告訴記者,美國學生不喜歡穿秋褲,不少人被凍得拉肚子。在學生宿舍的走廊上,記者就看到一個穿著涼鞋和短褲的美國孩子。『美國學生有時候很倔。』陳瑜有點無奈地說。」句句背後別有韻味。「對北京的環境不太適應」、「覺得這里的冬天太冷」,強有力地證明美國人絕不比中國人更耐寒;「幾乎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要病一場」,看來美國學生的體質甚至還比不上中國人;「美國學生不喜歡穿秋褲」,應該穿而不喜歡穿,這是任性地表現;「不少人被凍得拉肚子」,任性的後果是身體扛不住。短短幾句話,美國學生從身體到性格,遭到了中國媒體的雙重否定,被描述成一批弱不禁風,咎由自取的小可憐蟲。最終由一位中國人以同情的口吻下了看似中性實則否定的判詞,「美國學生有時候很倔」。
但在一位中國母親驕傲描述自己成功的中美結合育女經的文章中,「在穿衣上我們也有不同意見。我總怕把女兒凍感冒了,盡力給她穿暖和些,先生卻說感冒不是凍的。美國人都不怕冷,數九寒冬也只穿單褲、喝冰水、吃冰激凌。看我給女兒穿秋褲他還笑我,我根本不理他那一套,絕不讓女兒像他似的與寒風搏鬥。先生說我有問題,直到有一天他去幼兒園送女兒,看到有個華人女孩在五月的早晨還穿著棉大衣並頭戴棉帽,才回來跟我說:『哇,比起她媽咪來,你簡直好得可以得獎杯了!』」我們吊詭地發現,母親看似獲得了勝利,因為美國丈夫最終對她給女兒穿秋褲的行為給予了嘉許。然而,這種認同是由於美國丈夫發現了一個五月還全副冬天武裝的華人女孩。這種「嘉許」從另一種角度看,是他對穿秋褲的中國人群體更深的否定,更像一種強烈的嘲諷。
呼,沒想到啊,一條秋褲,折騰我到凌晨。最後只想無厘頭地問一句:尊敬的薩伊德先生,您穿秋褲嗎?
Ⅹ 外國人冬天穿什麼褲子
這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 也許對你有用
「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了。」——1953年,蘇聯遺傳學家李森科對斯大林說這句話的時候,數以億計的秋褲沒有經過任何論證,正源源不斷地在中國強制推廣。在西方,辮子(Chinese pig tail)、小腳(Chinese hoof)和秋褲(Chinese legging)是公認的中國三大陋習象徵。可悲的是,穿秋褲並非誕生於中國漫長的封建時期,而是誕生於新中國建立後,誕生於對「蘇聯老大哥」的盲信與言聽計從中。放眼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的人民穿著秋褲:中國和北朝鮮。
1945年,為爭取蘇聯的支持,延安方面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把外興安嶺、西伯利亞和外蒙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讓給了蘇聯。雖然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周恩來再一次像蘇聯保證了中國不會收回上述地區,但是由於遠東地區人口稀少控制力弱,蘇聯領導人一直擔心中國有朝一日強大起來會收復外興安嶺、西伯利亞和外蒙等地區。這種擔憂和不信任,時刻像一柄達利摩斯之劍一樣,懸在蘇聯遠東的上空。1951年,蔣介石對美國記者說:「有朝一日光復大陸,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外興安嶺、西伯利亞和外蒙,這對美國的戰略利益同樣有利,想必美國會支持的吧。」蘇聯更加擔心有一天中國人民或是在背叛蘇聯的中國共產黨指揮下,或是在光復的國民黨帶領下,湧入和收復遠東地區。斯大林命令,必須找到一種辦法,使中國永遠地失去蘇聯遠東地區。在軍事威懾、外交誘惑的思路先後被斯大林否定後,1952年,蘇聯傑出的遺傳學家李森科來到了克里姆林宮,叩響了斯大林的辦公室門,獻出了一條別出心裁的計策:讓中國人穿上秋褲,永遠失去在蘇聯遠東地區生存的能力。
李森科是蘇聯遺傳學界的泰斗,農業優化育種方面的專家。在四五十年代的農學研究中,李森科發現將茄子、土豆等農作物一代又一代地栽種於寒冷的氣候中,農作物就會逐漸被鍛煉出抗寒的遺傳特性,相反,如果將農作物置於溫室中,抗寒性就會越來越差,直到徹底變得弱不禁風,受不得任何低溫。這就是著名的「環境導致基因改變」的獲得性遺傳現象。與之類似,給人穿上保暖的襯褲,人雙腿和關節的抗寒性就會在幾代之後喪失,變得完全無法在高緯度地區活動。李森科期望秋褲導致中國人失去在蘇聯遠東地區生存的遺傳基礎,並帶來體質弱化等一系列副作用,削弱中國的軟實力,從而鞏固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永久佔領。
1953年,秋褲按照李森科的理念被設計出來,使用了棉毛混紡的布料,特別加強了保暖性,以圖盡早實現弱化腿部抗寒基因的目的。第一批樣品在秋明油田的所在地秋明州的毛紡工廠生產,隨著「156援華工程」被移交中國,冠以「幫助中國人民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減少受寒感冒,增強體質」的名義,要求中國把秋褲的推廣作為「一五計劃」的一部分在全國范圍內落實。老一輩的人有很少一部分把這種保暖襯褲按照其最初產地來源稱為「秋明毛褲」,後來大部分人簡稱「秋褲」,忘掉了「秋明毛褲」這個最早的名字。這就是「秋褲」一詞的由來。同時,為防止北朝鮮人民有朝一日收復圖們江北岸等被蘇聯占據的領土,蘇聯也要求北朝鮮生產和推廣秋褲。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在全世界只有中國和北朝鮮兩個國家的人穿秋褲。
在秋褲發明之前,全世界的人類哪怕在三九嚴冬,也只穿一條單褲。古代的中國人與日本人都也都穿著單層布的漢服與和服,赤足踏著木屐行走於雪地中。由此可見,即使在最寒冷的天氣下,人類的雙腿也不需要一層以上的布包裹,更不需要額外的保暖措施,這是從猿到人幾百萬年的進化歷史決定的自然規律,違反自然規律終將受到懲罰。在秋褲的「溺愛」下,人體骨盆肌肉弱化,受損後恢復變慢,造成了中國人獨特的產後坐月子現象。秋褲能使腿部肌肉和運動神經退化,導致足球水平的落後。而北朝鮮由於物資短缺,布料不足,秋褲比中國的單薄許多,反而使北朝鮮的足球水平高於中國。秋褲的一些長效、隱性的負面作用更是數不勝數,例如導致腿部血液循環障礙,引起靜脈曲張,以及造成O形、X形腿等。這些不易察覺的效果累加起來,終於使中國人民不再適合在外興安嶺、西伯利亞和外蒙等地區生存,蘇聯終於實現了永久佔有上述地區的目的。按照李森科的計算,只需要給三代人連續套上秋褲——大約是60年,該人群中腿部抗寒的基因就會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1953年,斯大林不放心地詢問李森科,對秋褲的效果是否有足夠的信心時,李森科自信地說:「假如一個國家穿了60年秋褲,就再也沒可能脫下它了。」而到現在為止,中國人民已經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穿了58年秋褲。
為了阻止秋褲對於中華民族體質毀滅性的損害,我們必須緊急對我們的腿部抗寒性進行與秋褲保暖效果相反的受寒鍛煉。腿部熱量是由肌肉中的線粒體產生的,而線粒體能量轉換的效率決定了腿部抗寒的特性。決定線粒體能量轉換效率的基因坐落在線粒體自帶的DNA中,而不在人的細胞核里,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由於下一代的線粒體100%遺傳自母親,而父親的線粒體不能傳給後代,這種獨特的母系遺傳決定了只有該民族的女性進行受寒鍛煉才能對下一代的基因產生影響。日本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雖然沒有蘇聯強加的秋褲,但是為了奪回北方四島和日俄戰爭中搶得的庫頁島,日本人主動對本民族的女性從小就開始進行受寒鍛煉,以提高整個民族的耐寒性和體質。日本的女孩一直光腿穿短裙,哪怕是在三九嚴冬、冰天雪地里。被鍛煉出來的抗寒基因通過日本的一代又一代偉大母親傳給孩子,現在日本的腿部肌肉和運動神經已經高度發達,一個副產物就是日本足球水平的突飛猛進。留給中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只有學習日本的先進經驗,才能避免中華民族的抗寒基因全面覆滅的結局。
讓我們甩掉秋褲,告別愚昧,融入主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