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媽媽們來說,看到寶寶一天天進步,一天天獨立,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但是往往還沒得意多久,寶寶就會做出一些讓你無法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事情,比如拉褲子。
4、 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減輕心理壓力
孩子們追求安全感,因此會依賴父母,一旦進入新環境中,會恐懼不安,比如剛上幼兒園,對新環境和新朋友不熟悉,便會產生焦慮心理,父母一定要積極和老師溝通,幫助孩子盡快融入到集體當中,消除心理問題,對肛欲期的孩子有很重要的作用。
肛欲期的寶寶是脆弱的,需要家長更用心的呵護和鼓勵,因此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恆心,一步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尷尬階段。
『貳』 孩子快4歲了,大便幾乎天天都拉到褲子上,平時說話什麼的都很好,睡覺從來都不尿床,到醫院檢查說沒事
孩子上幼兒園了嗎?會不會是孩子在幼兒園大便時受到驚嚇或者老師嚇唬孩子,家長到幼兒園好好了解一下吧,這種情況也是發生過的。孩子不是故意拉在褲子上的,好好勸勸他媽吧,拉在褲子上就要挨打的話,孩子的心理會受到傷害的,也會對大便產生恐懼的。情況就會變的更嚴重了,三思吧
『叄』 寶寶大小便不喊大人,怎麼辦啊
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啊,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己好啦,大人越急有時候會影響到小孩的
『肆』 五歲的孩子怎麼老在褲子里拉屎呢還不給家長說,還在繼續玩,等家長發現了問他,他才說,孩子平常挺聰明
控制大小便應該在小孩2-3歲時就要學會的,有的小孩家長教的早的1歲不會說話也會表達的,這個主要是家長要耐心教的,或者用培訓合適一些。其實這個不難的,最好在夏天天氣暖和一些時候,好好的教幾天,很快就學會控制的。有的時候是小孩子太貪玩了會忘記說,這個也是正常的,沒必要大驚小怪。偶爾一兩次,大人好好教育一下,不要太過責罰,以後就不會了。如果經常這樣子的話,那還是大人沒有培養好孩子控制大小便的習慣。最好剛開始時做個孩子近期大小便的記錄,哪一天,幾點大便的,再根據他每天的飲食習慣,吃飯的量,喝水,吃水果等情況,到了第二天相同時間讓他坐一會馬桶,吃得少隔兩天也行,正常的話應該是每天早上排宿便的。他經常什麼時候會拉,在那個時候就讓他做馬桶,說不定一會就拉出來了。還有小孩子拉之前肯定會有一些異常的表情,比如,站著不動,或者小臉憋得通紅等等,大人要善於觀察,有異常時提前坐馬桶,大人要有耐心,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就會改過來的。不要總是責罰他或者大驚小怪,否則孩子心理就會很抗拒,覺得大便是不好的事,就會一直憋著直到拉到褲子上。還有吃一些排便的食物,比如每天吃根香蕉就利於排便。你小孩5歲了,只要好好培養一下很快就會克服的。
『伍』 幼兒尿床便便在褲子里怎樣更好的告知家長
孩子尿褲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應該排除病因,一般來講大多數孩子都不是出於生理原因,有可能是孩子玩的過於投入,忘記要上廁所,等到去廁所時往往已經憋不住一瀉千里了。還有可能是孩子膽子小,剛入園時內心緊張,想上廁所不敢跟老師說。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自控能力還不夠,還沒有掌握上廁所的技巧。
想要糾正孩子尿褲子的情況,就需要家長與老師相互配合:
1、家長要放鬆心態
很多時候,家長會比孩子自己更緊張尿褲子這件事,一旦發現孩子尿褲子了,家長就會給孩子施加壓力,有的家長還會採取暴力手段打罵孩子。責備的話語會加深孩子的緊張情緒,只會讓孩子尿褲子或尿床的行為更頻繁。相反,家長要幫孩子寬心,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小時候尿褲子的趣事,緩解孩子的緊張與自責。事實證明,孩子尿褲子後家長不責備比責備更能幫助孩子改善自己的行為。
2、教會孩子有了便意怎麼辦
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里想要上廁所就馬上跟老師說,千萬不要貪玩等到憋不住了尿褲子。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想上廁所了主動告訴老師,老師就會帶你去,千萬不要害怕。不要想上廁所了,不敢告訴老師,最後尿在了褲子里。
3、選擇方便穿脫的褲子
對於孩子穿著的衣褲家長也要注意。孩子的褲子要簡潔,便於脫和穿,避免因為一時著急而脫不下褲子。最好選擇那些比較寬松,褲頭不太緊的類型。避免背帶褲、緊身褲等不方便的褲子,更不要選擇那些帶拉鏈或需要扣扣子的褲子。
溫馨提示:
孩子入園後,因為不適應,有憋大便的習慣,這樣很容易造成兒童便秘。對於孩子憋大便的行為,家長也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多吃一些含豐富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每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的孩子不習慣在幼兒園大便是不習慣幼兒園的小馬桶,關於這一點,家長在訓練孩子大便時,最好讓孩子逐步習慣家裡的馬桶,而不要讓孩子使用專屬的便盆,這樣孩子到了幼兒園使用小馬桶時才不會有抗拒感。
孩子上幼兒園尿褲子是普遍的現象,家長們不要過於緊張。上幼兒園有一個適應過程,家長根據幼兒園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多進行引導和糾正,慢慢孩子就會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陸』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褲子上有粑 幼兒教師怎麼跟家長解釋
是小班的孩子吧,首先,當然不是好事,不講衛生嘛。但是為什麼孩子為什麼拉了粑粑又沒有跟老師講呢?先問問孩子是不是孩子不舒服,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特別是腸胃不舒服時,可能放個屁都有點粑粑出來。問問孩子家裡是不是不讓大人跟著上廁所的——我家小強兩歲半就不讓我跟著上廁所了,他上廁所時,一定要把門關了,自己拉了什麼都會自己穿這褲子。這一類孩子是自主性比較強的,有很強的獨立意識,他會認為拉粑粑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完成完全沒有問題。而且,一般的,問題也出在這一類孩子身上,但是,老師可以跟家長講,不能因為這樣而剝奪孩子成長的權力,既然孩子有這個情況,老師在幼兒園也是可以配合家長做孩子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提醒孩子,拉了粑粑及時跟老師講。孩子的模仿行為——跟上面差不多,看到班上其它的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擦屁屁,自己也想試試。最好是當面講。先跟孩子說,用兒童話的語言,今天老師聽寶寶媽媽講,寶寶回家褲子里粑粑,然後問他是不是想跟小朋友一樣,自己擦屁屁(如果班上小就說 是不是寶寶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自己擦屁屁了),寶寶一般會回答是的。然後先表揚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再說,寶寶以後自己擦了屁屁要給老師看看是不是干凈了。變成了臭寶寶是會要羞羞臉的。然後跟家長溝通——家裡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就算沒有,也可以說,在幼兒園,孩子習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後是再次叮囑孩子要記得,還可以說,我會請媽媽幫助檢查的之類的話。
『柒』 我小孩4歲了老是拉屎拉到褲子里,事後他才告訴大人,這個要怎麼處理呀
慢慢引導他,告訴他有便意時趕緊告訴大人,或者脫褲子蹲下。千萬不要吼叫他,要不然他還是下次不知所措。
大人盡量找他排便規律,多提醒他。
『捌』 女兒現在14個月了,會簡單的說話,就是大小便不會說,老是在褲子里,很麻煩,如何引導教育孩子自理呢
教寶寶上廁所有竅門
嬰兒剛出生後,人們通常會用尿布或「尿不濕」這樣的工具解決孩子的大小便問題。但是,什麼時候孩子開始具備自己上廁所的智力呢?應如何教孩子自己解決上廁所的問題呢?這些問題雖不大,但卻是大人和孩子都需要學習和適應的一個過程。
首先應該了解的是,什麼是「上廁所教育」?這種教育旨在幫助孩子逐漸擺脫用尿布解決大小便的問題。在施行這種教育前,大人自己首先要為「上廁所教育」備課。
教會孩子自己上廁所並非一日之功,有的孩子兩個月後就能學會,而有的孩子則需要半年才能適應,因此,大人需要做好耐心輔導的心理准備。在教孩子自己上廁所的同時,還應幫助孩子逐漸克服尿床的習慣,但解決這個問題則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
大多數家長並不清楚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教孩子上廁所了。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當孩子開始有上廁所的意識時,通常會有一些動作跡象,如突然停著不動達數秒鍾,或拉扯自己的尿布等。大多數幼兒在長到18個月或24個月後就會顯示這些動作。但在某些孩子的身上,這種要求上廁所的動作會發生得更早,或更晚。相比之下,男孩要求上廁所的意識比女孩來得晚。當大人觀察到這些動作出現時,就意味著可以開始教孩子如何上廁所了。
具體「授課」內容包括:
1.教孩子如何上廁所時,大人所使用的語言應是孩子能明白的簡單語言。
2.用語言和動作教孩子如何利用腹部肌肉的力量幫助排尿和排便。
3.教孩子用簡單的語言表達上廁所的需求。
4.每天可有兩個小時不給孩子穿尿布。
5.讓孩子自己走到便盆處。
6.學會脫尿布或內褲。
根據專家們的研究,開始教孩子上廁所的時間最好是夏季。因為在這個季節,孩子身上穿的衣物比較少,易於脫穿。要有意識地教會孩子自己往下脫褲子。隨著孩子對自己上廁所有了一些意識,可增加孩子不穿尿褲的時間。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當孩子長到18個月時,就可以開始讓孩子熟悉一些與此有關的物理環境,如把便盆放在孩子容易看得見的地方,並讓孩子認識便盆,使上廁所成為孩子生活的一個自然部分。
2.大人可以領著孩子走到便盆處,但不要強迫孩子這樣做。因為這樣做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對自己上廁所產生不必要的抵觸情緒。
3.在向孩子解釋上廁所過程時,避免使用粗話和地方俚語,應用「小便」和「大便」這樣簡單明了的字眼,避免孩子將上廁所過程與一些不好的東西聯系起來。
4.在向孩子解釋上廁所過程時,要多做些示範動作,在做示範時,要配上相應的解釋。
5.有些男孩喜歡在洗澡時小便。遇到這種情況時,應予以制止,讓孩子養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6.當孩子成功地完成一次大小便後,應用語言給予鼓勵。當孩子沒做好時,不要打罵相加,避免讓孩子感到很難堪。相反,應鼓勵孩子下次做得好一些。在開始的時候,有些孩子甚至會在沒有需要的情況下在便盆上坐一會兒。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要責怪孩子,而是應該表揚這種防備意識。
7.除孩子對上廁所漸漸養成的條件反射外,還應根據孩子的習性,提醒孩子上廁所,如飯後20分鍾以後,建議孩子坐到便盆上。
8.在對孩子進行「廁所教育」期間,需要讓家裡所有的大人對孩子使用同一程序,不能「眾說紛紜」,致使孩子無所適從。
^_^
『玖』 怎樣教會小孩大小便前告訴大人
耐心地告訴孩子,想小便時就告訴家長。不過,孩子正常的生理發育,是在一歲半以上,白天可以控制大小便,也就是在便前告訴大人。在一歲半以下,還不能完成控制。您先慢慢地教,然後耐心地等到一歲半以後,孩子就應該可以了。夜間的排尿,孩子要在三歲後才能加以控制。有的孩子是可以在此之前控制的很好,但您不必強求,如果您的孩子在這之前做不到,是無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