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2019女裝行業前景如何

2019女裝行業前景如何

發布時間:2021-06-10 07:02:07

Ⅰ 今年關於服裝行業的前景怎麼

從長遠來看發展肯定是不錯的,就是今年疫情的影響,暫時有點冷清。

女裝在服裝行業的發展前景

我國女裝市場競爭激烈,從業企業數量眾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行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超過6000家,而大陸上市女裝企業僅有2-3家。2011年女裝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以上,2012年增長5%左右,行業增速放緩,新進入者需要從其他企業爭取市場份額。


早期,我國女裝行業以價格競爭為主,大量的中小企業依靠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參與競爭,對設計和品牌的投入較少,產品更多是靠來樣加工和抄襲,整個行業表現為總量增長,利潤率下降。


後來逐漸過渡到品牌與營銷網路的競爭,不少女裝品牌通過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塑造品牌與身份地位之間的聯系,使得品牌與設計的競爭突破了服裝行業傳統的利潤空間,品牌競爭也成為國際上先進服裝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在營銷網路方面,國際上品牌營銷已從製造商品牌向零售商品牌過渡,流通能力成為品牌競爭的重要手段。


現階段,很多企業由於創新力不足,女裝行業內出現了一些在品牌特徵、商品上互相抄襲、營銷模式克隆的行為,使得大多數企業趨於同質化且盈利能力不斷受挫。要想在眾多的企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光靠模仿是不會取得永久性的成功的,企業只有根據自身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立的價值定位、目標採取適合企業自身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如今女裝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的狀況下,商業模式的競爭也就成為企業能否取得永久性成功的關鍵。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Ⅲ 現在服裝行業怎麼樣

服裝行業市場規模

藉助社交生態的高頻觸達特點,圖文、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的用戶心智培養,社交電商在用戶的觸達、復購以及轉化上具有先天優勢,有贊類目整體的購買轉化率均值為7.0%。

Ⅳ 未來幾年裡服裝行業的前景如何

,現在可以去實現。
第2.現在金融危機影響嚴重,許多服裝廠面臨倒閉,建議情況好轉之後看情況而定。
第3.放開以上兩條不說,自己去了解市場,分析後作決定。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紡織服裝業利潤增長幅度超過收入增長幅度,呈現出較好的行業景氣度。服裝業是一個永續產業,在經歷了產業化、品牌化的改造後,中國服裝業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期。隨著經濟發展以及二三線城市的迅速崛起,更為廣闊的潛在市場將被開發出來。同時,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趨於成熟與理性,講究品位與舒適,服裝業的市場環境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投資前景看好。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紡織服裝業利潤增長幅度超過收入增長幅度,呈現出較好的行業景氣度。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432億元,同比增長28%;利潤總額103億元,增長31%。作為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也都取得較好的業績。
國內外市場旺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服裝業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1%,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率高4.8個百分點。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大型百貨商場服裝累計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7.6%,其中T恤、女裝、牛仔服、夾克衫、西褲和襯衫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6.2%、24.4%、13.5%、12.7%、9.1%和5.2%。
在紡織服裝行業的重點上市公司中,上半年雅戈爾服裝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1.37億元,同比增長10.17%;七匹狼服裝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95億元,增長27.96%;凱諾科技服裝業務銷售收入4.79億元,增長29.92%;魯泰服裝業務銷售收入2.94億元,增長47.47%;黑牡丹、美欣達、大楊創世等公司的服裝業務銷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國內銷量增加的同時,服裝出口也保持了較快增長。上半年雅戈爾出口收入6.78億元,同比增長15.47%;魯泰在歐美的銷量增長14.35%,日韓出口增長18.07%;大楊創世在歐美的銷售為4991.21萬元,同比增長50.07%。
內銷將成發展重點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消費品市場的空間日益擴大。品牌服裝作為國內消費品市場最大比重產品,能夠從市場容量的快速增長中獲益。如雅戈爾、七匹狼等服裝品牌已經在國內樹立了較為成熟的品牌形象,為公司的後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轉)世界服裝行業發展前景之六大趨勢
第二,隨著人們更注意健康,不管作為鍛煉服裝或者平時服裝,
運動服都將得到老、中、青、少年人的青睞。運動服的未來不可估量。
第三,在正式服裝中,高檔面料的西服和休閑服擁有市場。
第四,義大利是世界高檔休閑服的主產地,而美國是運動服的最大供應者。
第六,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服裝貿易的比例將增加。

Ⅳ 現在服裝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衣食住行四大剛需。除了住以外,剩下的衣食行都會因為國民收入逐漸增高而需求增加或變得更多樣化。
所以顯淺分析來說,行業情況肯定是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卻並非如此。我們看到很多服裝名企這幾年相繼倒地,而死因主要還是全球市場競爭下玩不過國外品牌。
這幾年以zara(廉價快時尚),nike(功能性服飾),LV(國際奢侈品牌)等國際品牌為首,在全球各地開枝散葉,基本去到哪碾壓到哪。
國內李寧,香港佐丹奴,英國瑪莎,美國蓋普的營業額是每況越下,總裁怎麼換都毫無起色。

別說國內了,我早前去東京,也是這些成功企業占據著購物街的重要位置。但是日本還好,因為有無印良品和優衣庫挺住。

至於國內品牌...
拼款式更新速度,你輸給ZARA (號稱一件衣服從設計到門店只需21天)

拼面料舒適合身,你輸給優衣庫 (服裝面料技術的革命家)

拼運動功能性,你輸給NIKE (誓要把科技帶進球鞋領域)

拼價格低,你輸給h&m。。。 (品牌理念就是穿一季就淘汰所以價格一定要喜人)

現在國內品牌能拼的就是砸錢宣傳。你看歐時力早年請的模特都是世界最top...米蘭達,cara等。試圖打造我國的輕奢服飾品牌。但是我覺得,一個品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上,當你有了最亮眼的產品你才是真正的成功。光靠明星效應恐怕是跑不遠的。

衣食行三大消費上。
食,基本上除了方便麵外沒有外資能做到碾壓我們民族企業。我們tm太會吃了。外國人摸不透壟不斷啊。所以沙縣小食,麻辣小龍蝦,麥當勞和味千拉麵都能和平相處,滿地開花。

行,屬於政府幹預項目,總在支援和振興我國車企。

偏偏最後的衣,真的是既沒背景又沒資源。本來服裝審美和工藝的發展我們就比別人起步慢,以前賺的就是人多力(gong)量(zi)大(di),現在工人工資蹭蹭地漲和東南亞國家比已經沒優勢了,當沒有國家政策這個神助攻扶持,於是迅速被成熟的外資看上這片肥沃的土地繼而侵蝕。(PS:國家政策神助攻的典型例子就是早年攔截外國先進互聯網企業,讓民企因此得到了市場份額繼而蓬勃發展。)

現在國內部分服裝民企,其實還是賺的剝削勞動人民的錢。他們走法律灰色地帶走得如魚得水,一天上10小時以上的班,一周還要上6天班,企業逃稅漏稅,還沒有加班費,年假欠奉,保險不買,獎金雙薪缺失等等。

他們把員工的這些福利待遇榨取後終於把成本降低,從而在國際服裝巨鱷身上挖取到一點市場份額。

但是好景不長,早些年這些民營企業的春天可能還在國內二三四線城市,畢竟國際品牌沒有染指這些地方開分店,誰知各大品牌網店一開,市場份額又被無情地奪走。。。達芙妮也說現在的國民眼界開了,會買國際品牌了,競爭太大生意不好做。。。

如果現在想在國內服裝行業創業,小打小鬧做做網紅款肯定沒問題,但是真要做品牌,沒有敏感的市場需求感知力或者產品創造力,要付的開發費用宣傳費不知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你看遠處的凡客正用無比哀怨的眼神默默地注視著你。

或許考慮下曲線救國? 美特斯邦威都跑去做有范app了。自創一個搜索引擎,想模仿ASOS然後想殺出一條血路。現在還未見成效。但是至少有在努力。

我們也可以跨領域學習立白和藍月亮集團。他們就是了解國內消費者痛點後開發產品的成功案例。
十年前左右寶潔和聯合利華也是霸佔了我們日化市場絕大部分江山。但是立白集團憑借著主攻手洗洗潔精(保護雙手),藍月亮主攻濃縮洗衣液(節省用量),成功把該領域的份額搶回來。或者我們真的需要更專注地做好一種商品,挖掘用戶的痛點或者填補外國企業未發現的國人消費習慣,再者可以專注做還未被國外品牌入侵的領域,例如棉麻森女服飾,40歲左右的男女服飾等。

Ⅵ 2020年服裝店會將面臨怎樣的處境以及狀況

2020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新冠病毒突然爆發,全國上下人心惶惶,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為響應國家戰「疫」策略,大家不得不宅在家中。國家經濟發展開始緩慢,今年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

服裝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在我國宏觀產業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服裝產業鏈包括原材料、紡織印染、服裝廠加工生產和服裝零售四大環節。疫情的原因使得消費者購買能力下降,導致市場需求量迅速減少,大量的服裝線下門店銷售業績幾乎為零,只能被迫關店,生產企業面臨資金周轉緊張,經營受阻難以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服裝行業提前進入了淡季。

特殊的2020年已經走完了一半,未來服裝行業又將迎來哪些發展趨勢呢?

一、服裝產業將加入智能科技元素

如今的服裝行業電商成為了主角,隨著時代的發展,之後將會有更多高新技術的出現運用到店鋪中,例如刷臉支付、3D試衣鏡子、互動電子大屏等。服裝工廠也會有機器人的加入,但機器只能代替製造無法進行設計,意味著以後將會有許多服裝設計師的出現。

二、服裝個性化需求增加

服裝行業已經從產品匱乏階段發展到滿足個性化需求的階段,消費者不單單滿足於產品單一的質量,更多的想要品牌帶來的附加值。以95後為代表的潮牌服飾異軍突起,個性化需求將會隨著人們對自身認識的加深越來越趨勢化。表達訴求、肯定核心價值以及滿足孤獨屬性,將會是下一個服裝業的紅利藍海。

三、可持續時尚將逐步成為主流

服裝紡織行業是僅次於石油業的全球第二大污染環境最嚴重的行業,為了環境和勞工的保護,將會對紡織服裝領域越來越重視。現在行業內對於面料的開發,都非常重視對自然資源的能耗,因此從設計到製造過程中,注重對環境保護的服裝更受歡迎。

四、線上線下相互依存

越來越多的服裝店將會開啟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購買模式,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當屬優衣庫,憑借多渠道線上線下打通的銷售模式,多次獲得雙十一服裝類的銷售冠軍。

五、消費者購物體驗感至上

在消費者為核心的時代,服裝企業要學會快速聚集粉絲,想要顧客對於一個品牌產生依賴感,除了產品質量過關之外,舒適的購物體驗是另一重要因素,服務好顧客才能真正地留住顧客。

我是老趙,一個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的生意人,以上是我對於中國實體服裝行業的一些觀點,文章不足之處歡迎多多指教。

Ⅶ 中國女裝的未來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女裝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行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超過6000家,而大陸上市女裝企業僅有2-3家。2011年女裝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以上,2012年增長5%左右,行業增速放緩,新進入者需要從其他企業爭取市場份額。

早期,我國女裝行業以價格競爭為主,大量的中小企業依靠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參與競爭,對設計和品牌的投入較少,產品更多是靠來樣加工和抄襲,整個行業表現為總量增長,利潤率下降。

現階段,很多企業由於創新力不足,女裝行業內出現了一些在品牌特徵、商品上互相抄襲、營銷模式克隆的行為,使得大多數企業趨於同質化且盈利能力不斷受挫。要想在眾多的企業中立於不敗之地,光靠模仿是不會取得永久性的成功的,企業只有根據自身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立的價值定位、目標採取適合企業自身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如今女裝行業企業數量眾多的狀況下,商業模式的競爭也就成為企業能否取得永久性成功的關鍵。

隨著我公司經濟的快速發展,服裝行業市場規模也會變的更大,而且高裝女裝的市場規模增長的更加明顯。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Ⅷ 未來服裝行業前景怎樣

——原標題:2019年中國服裝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服裝零售線下線下融合趨勢愈加明顯

衣服購買量下滑

衣服購買量下滑,一方面人們服裝消費頻率下降,一方面由於一些品類的價格上漲影響了購買量。這也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服裝銷量與服裝支出變化相吻合。常規的面料與工藝是無法向消費者解釋服裝上漲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見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藝才能讓消費者坦然接受服裝大幅漲價。

人們購買衣服的確更少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服裝和布的銷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服裝銷售量2018年是540.6億件,相較2017年的719.1億件下降了24.8%。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四個季度累計服裝銷售達到306.9億件,2017年下降至283.3億件。2019年上半年,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服裝銷量為102.7億件。

2016-2019年H1中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服裝銷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6年零售額增速為6.6%)

其中,男裝銷售單價上漲4.6%,漲幅較2017年加快2.4個百分點;女裝銷售單價上漲7.1%,漲幅較2017年提高7.7%;童裝銷售單價上漲10.5%,漲幅較2017年回落2.1%。

鄒志丹分析認為,銷量下降對應支出增長,背後一定是單件衣服的銷售價格大幅上漲。

時尚、快銷、個性等服飾消費觀念的流行,改變了整個服裝消費市場。以往常出的爆款服裝,動輒幾萬件、幾十萬件的銷量,在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新一代的消費者是不願意與別人撞衫的,都希望自己的服裝是個人定製、獨一無二。

新的消費理念迅速反饋到服裝企業,隨即生產模式由大而全變成小而精。重視設計原創,追求面料特殊、顏色新穎,已經逐漸成為前沿服裝企業的發展准則。服裝企業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在新式服裝上,但卻很難像以前那樣大量投產來沖淡創新成本、擴大受益,於是只能通過大幅提高單件服裝的銷售價格。

這也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服裝銷量與服裝支出變化相吻合。單件服裝價格大幅上漲的背後其實還蘊含著一個現象,就是在面料上服裝企業會提出新的要求。常規的面料與工藝是無法向消費者解釋服裝上漲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見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藝才能讓消費者坦然接受服裝大幅漲價。

對於紡織行業來說也應該察覺到這種變化並作出及時調整,要敢於探索創新,而不是在老品種和自己熟悉的領域固步自封。鄒志丹說道。

3、未來發展新趨勢分析

線上與線下的互融互通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趨勢,新零售將成為服裝行業發展趨勢。

鄒志丹告訴記者,服裝智慧門店將是服裝行業發展新零售的必然途徑。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及其消費觀念的轉變,一方面中國服裝零售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起伏不定,另一方面數字化時代消費者的購物方式、交流方式的轉變引發了服裝零售業態變革,服裝零售線下線下融合趨勢愈加明顯。

服飾零售數字化是服飾未來零售的必由之路,其本質是以消費者為驅動,利用大數據和新技術進行產業鏈全面數字化升級,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最終實現效率與體驗的提升。

在消費者服裝偏好方面,新星消費群體崛起的過程中,企業已無法像過去捕捉60、70、80年代消費群體偏好那樣對90後00後消費群體標簽化。因此,這意味著新一輪消費升級更加多變、多元、多維。

中國服裝協會指出,個性化、細分化、差異化的生活形態導致品牌訴求無法統一,眾多服裝品牌會推出年輕化、風格化的副線品牌,更多小而美的小眾品牌受到青睞,年輕化、高端化逐漸成為服裝行業轉型升級的主流趨勢。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服裝行業產銷需求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Ⅸ 服裝行業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近年來,服裝消費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時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費潮流。在中國巨大的市場內需已經成為國內服裝行業平穩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和社會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無論城鎮還是農村居民,用於服裝的消費仍在不斷增長。

從年齡來看,25-45歲的消費者主導了市場,預計在未來幾年也將呈現類似的趨勢。

Ⅹ 2020服裝行服相關經驗業的未來前景

服裝行業肯定有盈利,但是並不代表每家店面都能賺錢,這里又必須將服裝行業分為線上及線下的銷售,我們都知道實體門店的生意不好做,說沒有受到網路的影響是假的,但是,真正能夠靠著短視頻帶貨的門店或者公司也並不是那麼多,反之,隨著消費升級下,將線上與線下完美結合的服裝獲得了較大的成功。

服裝行業
正規杠桿交易平台!牛市行情,適當杠桿盈利翻倍!
首先,需要關注幾個重要的數據。
1、人均衣著消費支出
衣食住行,衣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這個關系民生的重要行業卻只佔據了較低的份額,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1289元,增長4.1%,占據人均消費的6.5%,同時還要注意,農村居民跟城鎮居民的衣著消費水平差別很大。
2、女裝是服裝消費市場的主體
這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女性對於衣著的消費遠遠大於男性,或者說,男性選擇了一家適合的服裝品牌基本很難改變,比方說易論個人,休閑服飾非常少,幾乎都是正裝,也沒那麼多時間去逛衣服店,所以,買衣服基本就是固定的品牌,要麼就是定做。
女性則不同,除了高端奢侈品牌,其餘品牌的集中度也就相對較低了,換言之,你們家的衣服好看,別人家的衣服也好看,那就一邊買一件咯,從整體佔比來看,女裝占據服裝銷售的48.1%,隨後才是男裝,佔27%左右,集中度最高的是運動服/鞋。
3、服裝零售額增速逐年降低
從數據來看,自2011年的增長達到37.1%之後,8年時間以來每年都是下滑的,到去年的服裝行業銷售額增速已經降為-4.78%,全年總的零售額為9870.4億。
站在供給的角度講,國內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是持續下滑的,隨著改革的進行,風險及不確定性體現較為明顯,行業整體雖然發展平穩,但需求跟供給是同步下滑的,很大程度上,這跟經濟增速下滑是相輔相成的。
4、線上零售規模逐年增長
這可以說是必然,隨著消費的升級、價格的降低以及便利性,服裝行業網路渠道逐漸完善,可事實上線上銷售的增速也依舊是逐年下滑的,區別在於增速雖然不到,但是毛利率卻有所增長。
今年雙十一的數據顯示,大牌女裝表現非常兩眼,優衣庫、波司登、伊芙麗、Only等品牌可謂是力壓群雄,再如運動服飾安踏的增速高達63%,2018年僅網路零售額就高達5000億以上,已經大幅超過了實體門店的銷售。
其次,服裝行業有盈利嗎?
通過上述四點,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國內服裝行業的賺錢效應,盈利自然是有的,只是早已從當初的實體店盈利變成了網路銷售盈利。
隨著短視頻近幾年的崛起,「網路帶貨」一詞不脛而走,隨手打開某一短視頻APP,最多的往往是女性帶貨的情況,實話實說,從欣賞的角度講,視頻中的男生女生穿的衣服那是真好看,但是,網路帶貨火起來的每個城市也就那麼些人,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家運用網路帶貨模式進行銷售都能生意很好。
然而不單單是衣服,還有其餘商品也同樣在線上銷售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易論曾經在一部電影中看到一句話印象較為深刻,說淘寶當年為什麼衣服賣的這么好?男主角一語中的,那是賣的圖片。
而現在的視頻帶貨也是這個道理,試想一下,一名身高一米七,體重200斤的人,穿什麼衣服好看?結論自然不用易論多說,換言之,我們在視頻中看到的帶貨的男生女生無一不是好相貌、好身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服裝符合人們的審美。
對於2019年以來,預計的服裝增速將放緩至3.5%,除了女裝是最大的銷量占據地之外,童裝及運動服飾的增長也在逐漸體現,說道這里,易論又得從個人實際情況分析一下。
易論的孩子剛滿兩歲,我們家每年的衣服消費大概在8000-10000元之間,我個人是這個三口之家衣服消費最少的,而最多的是孩子,鞋襪衣帽年消費40%都在孩子身上,所以,上文說童裝增長體現絕對不是空穴來風,我們家女裝消費也基本接近40%……
從行業競爭方面看,在我國,服裝行業的集中度很低,屬於明顯的遍地開花,這一點從A股市場85家服裝紡織概念股就能看出來,不過知名度較高品牌的行業集中度倒是相對較高,比如男裝的海瀾之家,女裝的優衣庫(日本)、伊芙麗,運動服裝的安踏等等。
整體的行業集中度只有6.9%,對比發達國家後我們發現國內的服裝行業僅僅還處在成長期,目前已經在看是凸顯行業的變化,未來服裝行業將逐漸集中,不分品牌恐怕就得小時在大眾的視野了。
你可能無法想像到中國服裝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排名第一的是耐克及阿迪達斯,佔比均為1.9%,其次是海瀾之家,佔比1.1%,隨後是優衣庫及安踏,佔比1%,1%以下的品牌佔比高達93%,這樣的格局太過分散,行業龍頭算是暫時無法定論,但是要想盈利並不難。
最後,看一下服裝行業未來的空間。
行業未來的空間想要提升,首先取決於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大致可以分為三點,其一是現行優秀的企業或者說已經有品牌效益的企業需要提升競爭優勢,本身產業鏈就很長,潮流變化快的情況下,首先要做到的是持續盈利。
其二是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企業倒下,也一定會有企業崛起,行業集中度在自然的發展周期中逐漸提升;其三是龍頭企業擴張,隨著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性價比、服裝的受歡迎程度等因素決定著消費者是否買你們家的衣服。
其次,國內目前排名前十的服裝企業市場份額僅僅只有10%,距離發達國家35%以上的市場份額相差太遠,舉個例子,假設某服裝品牌在國內排名第一,年營業收入為200億,國內全年的服裝銷售額為1萬億,那麼達到35%的市場份額則占據3500億,那麼該企業就能從200億的營收提升到350億的營收,這中間的差距非常大,同時,這也是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最直接的好處。
所以,現目前國內的服裝市場空間已經達到萬億級別,未來增速3.3%左右的情況下,行業還將繼續發展,那麼該行業未來的市場規模也將逐漸擴大,空間並不小,別忘了國內還沒有千億級別的服裝行業上市公司。
綜上,隨著改革的進行以及經濟的增速的下滑,國內的服裝製造及消費者需求也跟隨下滑,這屬於周期性變化,當市場經濟逐漸穩定增速後,服裝供給與需求也將穩步推升,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為服裝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該行業實現盈利的增長只是時間問題,同時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再度為行業的優質公司提高營收,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現狀將逐漸得以改善,行業空間也將逐步放大……

與2019女裝行業前景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褲子買那種比較好看嗎 瀏覽:332
羽絨服的白斑怎樣去除 瀏覽:676
女生搭配時尚衣圖片欣賞 瀏覽:46
女裝好看的套裝 瀏覽:505
體重65kg穿什麼尺碼的褲子 瀏覽:393
中國褲子的演變 瀏覽:638
深藍色針織衫怎麼配 瀏覽:403
白羽絨服上弄上辣椒油了怎麼清洗 瀏覽:632
精品女裝代理什麼品牌好 瀏覽:672
桑塔納志俊正時皮帶怎麼裝 瀏覽:987
怎樣用衣織風衣 瀏覽:269
皇卡男裝品牌簡介 瀏覽:110
繁星藩王穿情侶裝什麼意思 瀏覽:554
貝克漢姆爬長城同款襯衫 瀏覽:159
為什麼現在不流行旗袍了 瀏覽:538
哪款帽子顏色最好看 瀏覽:87
黑色羽絨服內搭粉色長裙好看嗎 瀏覽:537
羽絨服男款褲 瀏覽:649
在哪能買到女士純藍色的風衣 瀏覽:596
裙子大衣搭配板鞋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