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赴宴要注意哪些禮節
(1)入席時按主人的安排就座,若旁邊有女賓或長者,應先幫助他(她)就座,然後自己坐下。
(2)主人祝酒、致辭時不要吃取食物,停止交談,注意傾聽。
(3)口中有食物時不要講話。
(4)席間不抽煙,除非女主人請大家抽煙。
(5)席間不得解開衣扣,即使很熱也不脫外衣;家宴席間若女主人請客寬衣,男賓可脫下外套掛在椅背上。
(6)席間、飯後,不要當著大家的面剔牙,不要邊走邊剔牙,不得已剔牙時,要用手或餐巾遮口。
(7)使用刀叉時注意不要碰擊盤子;吃東西時不要咂嘴,以免發出怪聲
(8)喝湯和咖啡時不用嘴啜。
(9)席間飲料自取;席間可敬酒、祝酒,但不勸酒,更不要強行灌酒。
(10)正式宴會,由侍者布菜,不要拒絕送來的菜,實在不愛吃的菜嘗一兩口後可將其留在盤中。冷餐會上,自取的食物不宜過多,吃完後可再取。
(11)席間碰翻酒水,打碎餐具,掉落餐具時,不要手忙腳亂,也不要自己處理,等侍者來收拾,並對領座說「對不起」。
(12)西餐上的食物一般者使用刀叉進食,但小蘿卜、青果、水果、點心、麵包等可用手取食。
(13)席間、飯後,不要忘記贊美酒菜、點心,特別對主人親自做的菜點贊美幾句。
(14)席間、飯後宜談些令人愉快、格調高雅的話題。
(15)女士不要在餐桌上化妝,需化妝時就去衛生間。
(16)以翻譯身份赴宴,要注意:
不得喧賓奪主,不要自己向客人祝酒,不隨意為客人布菜;
嘴裡不要放過大、過多、帶刺的食物,要時刻准備完成翻譯任務
② 宴會接待禮儀都需要注意些什麼
1, 紅酒瓶蓋上的塑料膜剝掉, 紅酒專用的開瓶器有個彈簧似的鐵尖,扎進紅酒瓶塞中間,然後轉下去,再啟開就可以了.2, 右手拿酒瓶商標的位置上,商標朝上,這樣可以讓客人看到紅酒品牌.輕輕的倒入紅酒杯,注意:倒完酒後,豎起酒瓶的同時要緩慢旋轉酒瓶,以免瓶口紅酒滴出來. 比如你拿酒瓶倒的時候是手背朝外的,倒完酒後豎起酒瓶的同時你的手腕要緩慢旋轉,手背慢慢的從朝外的方向轉至朝內.3, 以3分滿為適, 等客人喝的只剩1分滿的時候再倒.4, 既然你是臨時接待的,不要太過分要求自己,否則會緊張的失態.
③ 在宴會過程中如果感到太熱了,可以原地脫去外衣么
可以的,你上明星在接受頒獎前還可以在坐位站起來脫掉外衣呢
④ 在宴會上應該注意哪些禮儀
言談舉止是指每一個人在商務活動中的職業表現。
商務禮儀的作用
作用:內強素質,外強形象
具體表述為三個方面:
1、提高個人素質
商務人員的個人素質是一種個人修養及其表現。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煙、不在大庭廣眾前喧嘩。
【例】佩戴首飾的4個原則:前提:符合身份(1)以少為佳,提倡不戴,一般不多於三種,每種不多於兩件;(2)善於搭配,如穿無袖旗袍、高筒薄紗手套去參加高級晚宴,戒指應戴在手套里(新娘除外);少女穿短裙去Party,腳鏈戴在襪子外(建議腿型好的或走路姿勢好的少女才戴腳鏈);(3)同質同色;(4)習俗原則,如配玉墜男戴觀音女戴佛;戒指戴左手;戒指戴在食指表示想結婚、戴中指表示已有愛人,戴無名指表示已婚,戴小拇指表示獨身,拇指不戴戒指。
2、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
【例】秘書接聽找老總的電話,先告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再問對方是誰、有何事情。
【例】拜訪別人要預約,且要遵時守約,提前到可能會影響別人的安排或正在進行的事宜。
3、維護個人和企業形象
商務禮儀最基本作用是「減災效應」:少出洋相、少丟人、少破壞人際關系
遇到不知事情,最穩妥方式是緊跟或模仿,以靜制動。如西餐宴會上女主人是第一次序,女主人就座其他人才能就座,女主人餐巾表示宴會開始,女主人拿起刀叉其他人才可以吃,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表示宴會結束。
一個人層面
舞會是一種很不錯的社交場合,它能促進人們之間的交往和增進友誼。表面看來舞會的氣氛固然輕松隨便,但種種禮儀卻不可忽視。
無論是參加家庭舞會還是到夜總會跳舞,除了化妝打扮上要特別適合舞會的氣氛外,最重要的是應該保持你的興致,使你周圍的人也跟著快樂起來。
當你要參加舞會時,下列各點可供你做參考:
(1) 確切地了解今晚舞會的性質,然後再決定該穿的衣服與做適當的修飾,過與不及都要避免。不可濃妝艷抹地參加舞會,也不要穿牛仔褲擠在人群里。
(2) 如果你與男朋友坐在一起,此時有人向你邀舞,禮貌上必須徵得他的同意。
(3) 當你單身去赴一個舞會時,你就聽從舞會主人給你安排舞伴好了,同時,當別的男孩到你面前彬彬有禮地邀請時,不答應是極不禮貌的,你應該微笑地站起來,接受他的邀請。
(4) 對不熟的舞步,不要貿然地去跳,除非邀舞的人不在乎你踩他的腳,或你自己不怕出洋相。
(5) 當你不想跳而剛好有人向你邀舞時,你可以拒絕他,但請注意拒絕的藝術,不要讓他有「下不了台」的感覺。
(6) 跳舞時不要晃動你的肩膀,以表示你所正在說及這事物的重要性;那樣,會讓人覺得輕佻、不莊重。
(7) 跳舞時,不要討論或爭辯一件事情。
(8) 跳舞時,對方問你的姓名時你可以告訴他,如果不想讓他知道,只告訴他你的姓便可以了。他問你的地址時,如果不願意讓他知道,你可以說:「XX知道我住在什麼地方」,這不是拒絕得很巧妙嗎?作為男士,也應知難而退了。
(9) 如果對方向你詢問一些有關你的事情時,大可坦白的告訴他,如果你不願意讓他知道的話,你可以拒絕回答,但不可編造謊言。
(10) 注意你的坐姿,舞會中的燈光通常比較暗,而且朦朧,男孩只能看見你的形態,所以你要隨時注意保持優美的儀態。
(11) 舞會正在進行中,不可因音樂、氣氛的感染而表現得太過放肆,尤其是在跳舞時,不要閉上眼睛。不要與同性共舞,以免發生誤會。
(12) 除非你們已是一對被公認的情侶,不然不要在跳舞時把面頰靠在他肩上。
(13) 當你一個人坐在角落時,不要做出傻里傻氣的動作。
(14) 參加任何性質的舞會時,在服裝和首飾上都不能過分張揚,以免讓人覺得你俗氣。
(15) 請小心,不要把口紅沾染在男伴的衣襟上或領帶上。
(16) 如果你想提早離開會場,僅悄悄的向主人招呼一聲即可,千萬不可在大眾面前,言明要早走之意,以免破壞其他人的玩興,而使主人難以控制場中的氣氛。
(17) 即使人別的男孩要送你回家,而你又是和另一位同伴前來,請注意:不要撇下他不管。假如沒有男伴同行,而在舞會中有男士要送你回去而你又不願意時,大家若是相熟很久的,可用半開玩笑的方式去回絕對方;如果是新交的,應該禮貌地說聲對不起,並告訴他你已經有人送你了。記著,說話時要婉轉些和得體些,對方便不會難堪,也不會對你苦纏下去。
(一)怎麼邀請舞伴
1、 交際舞的特點是男女共舞,邀請舞伴通常是男士的任務。
2、 男士邀請舞伴時,應姿態端莊、彬彬有禮地走到女士面前,微笑點頭,同時伸出右手,掌心向上,手指向舞池並說:「我可以請你跳舞嗎?」
3、 如果被邀女士的丈夫或父母在場,要先向他們致意問候,得到同意時方可邀請女士跳舞。
4、 舞曲結束後,要把女士送到座位旁或送回其家人身邊並致謝。
(二)怎樣拒絕邀請
1、 女士如不願意與前來邀請的男士跳舞,應當婉言謝絕,而不能蠻橫無禮或露出輕視別人的表情,一旦拒絕某位男士的邀請,這曲舞就不要再接受另一男士的邀請,以免造成對前者自尊心的傷害。
2、 當女士拒絕一位男士的邀請後,如果這位男士再次前來邀請,並無不禮貌的舉止和表現,女士便不應再次拒絕邀請,在無特殊情況下應與其共舞,這是舞會禮儀所要求的。
3、 如果女士已接受某位男士的邀請,對再來邀請者應表示歉意。如果自己願意同他跳舞,可以告訴他下曲再與之共舞。
4、 如果兩位男士同時邀請一位女士跳舞,最禮貌的做法是同時禮貌拒絕兩位邀請者,也可以先同其中一位跳舞,並對另一位男士禮貌地說:「對不起,下一曲與您跳好嗎?」
回答者: sjr1222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1-8 11:32
1、參加舞會,服飾要整齊,儀態要端正。國外舉行舞會,通常在請柬上註明服裝要求,以穿晚禮服和西服為多。
2、較正式的舞會,第一場舞,由主人夫婦、主賓夫婦共舞;第二場舞,男主人和主賓夫人、女主人和男主賓共舞。
3、男子要避免只和一位女子共舞,也應避免同性之間共舞。
4、男方邀請女方跳舞,應儀表端正,舉止大方,不應勉強對方。
5、跳舞時,應注意舞姿,舞步不要過大。男方的右手應在女方腰部正中,不能超過女方腰的正中。
6、自己不熟悉的舞步,不要下場。
7、跳舞時不得吸煙,不能戴口罩,不允許大聲喧嘩
⑤ 宴會上需要注意哪些禮儀細節
秦山二期核電站是我國自主建設商用核電站的一個重大跨越,是我國自主建設核電站的里程碑。在這樣的企業里,能將禮儀以公司規范的形式予以制度化,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核電秦山聯營公司精神文明規范》部分中餐禮儀摘錄如下:
不宜吃得響聲大作,「電閃雷鳴」。不宜亂吐廢物,唾液飛濺。不宜張口剔牙,捅來捅去。不宜寬衣解帶,脫鞋脫襪。不宜挑三揀四,挑肥揀瘦。不宜替人布菜,熱情過頭。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
通過這些內容,反映了「內強個人素質,外塑企業形象」的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生動展示出現代企業和現代員工的風采。
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無非是兩方面的禮儀,一是來自自身的禮儀規范,比如說餐飲適量、舉止文雅;另一個是就餐時自身之外的禮儀規范,比如說菜單、音樂、環境等。
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在社交中餐飲文化和餐飲禮儀顯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社交中用於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更是顯示一個人良好的修養和品質的一個主要方面,因此,了解有關餐飲中關於宴會上的禮儀細節,對於我們在社交活動中取得成功大有幫助。
1.中餐禮儀
中餐,是中式餐飲的簡稱。它所指的是一切具有中國特色的、依照傳統方法製作的、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之中所享用的餐食和飲品。其中,最主要的,則是具有中國傳統風味和特色的飯菜。
中餐在國際社會中一直享有很大的名聲,不論是在國內、國外,到處都可以遇到許許多多的中餐愛好者。以中餐為主體的中華飲食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餐禮儀,實際上就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所指的,主要是以中餐待客,或者是品嘗中餐時,應當自覺遵守的習慣做法和傳統習俗。
在用餐時,每一位用餐者均應使自己的臨場表現合乎禮儀。細而言之,享用中餐時的用餐表現又可分為餐前表現與餐時表現兩個部分。
(1)餐前表現
餐前表現,指的是准備用餐、等候用餐時的所作所為。無疑,它是用餐表現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要使餐前表現符合禮儀規范,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問題。
①適度修飾。外出用餐,尤其是外出赴宴或聚餐時,應適度地進行個人修飾。總的要求是:整潔、優雅、個性化。一般而言,男士可穿套裝,並剃須。女士則應穿時裝或旗袍,並化淡妝。倘若不加任何修飾,甚至儀容不潔、著裝不雅,則會被視為不尊重主人,不重視此次聚餐或宴請。
②准點到場。應邀赴宴,或參加聚餐時,一定要准點抵達現場。嚴格地講,抵達過早或過晚,均為失禮。早到的話,主人往往還未作好准備,因而措手不及。晚到的話,則會令他人望眼欲穿,甚至打亂整個原定的計劃。無特殊原因,切勿早退。
③各就各位。在正式一些的用餐活動中,一定要按照指定的桌次、位次就座。倘無明確排定,也應遵從主人安排,或與其他人彼此謙讓。切勿爭先恐後,不守座次。一般而言,在入座時,應於主人、主賓之後就座,或與大家一道就座。搶在他人之前就座,顯然是不合適的。
④認真交際。大凡宴請或聚餐,其主要目的是在交際,而不僅僅是為了大快朵頤。所以在用餐前後,尤其是用餐前稍事等候時,不要忘記盡可能地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要問候一下主人,聯絡一下老朋友,並爭取認識幾位新朋友。假若一言不發,顯得與其他人完全格格不入,則難免會給人以「專為吃喝而來」的印象。
⑤傾聽致詞。在正式宴會開始前,主人與主賓大都要先後進行專門的致詞。當賓主進行致詞時,務必要洗耳恭聽,專心致志。此刻開吃、閉目養神、與人交談,或是打打鬧鬧,都是不對的。若此刻暫時離去,則更會令人生疑。
(2)餐時表現
任何國家的餐飲,都有自己的傳統習慣和寓意,中餐也不例外。比方說,過年少不了魚,表示「年年有餘」;和漁家、海員吃魚的時候,忌諱把魚翻身,因為那有「翻船」的意思。
用餐的時候,不要吃得搖頭晃腦,寬衣解帶,滿臉油汗,汁湯橫流,響聲大作。不但失態欠雅,而且還會破壞別人的食慾。可以勸別人多用一些,或是品嘗某道菜餚,但不要不由分說,擅自作主,主動為別人夾菜、添飯。不說這樣做是不是衛生,而且還會讓人勉為其難。
取菜的時候,不要左顧右盼,翻來覆去,在公用的菜盤內挑挑揀揀。要是夾起來又放回去,就顯得缺乏教養。多人一桌用餐,取菜要注意相互禮讓,依次而行,取用適量。不要好吃多吃,爭來搶去,而不考慮別人用過沒有。夠不到的菜,可以請人幫助,不要起身甚至離座去取。
用餐期間,不要敲敲打打,比比畫畫。還要自覺做到不吸煙。用餐時,如果需要做清嗓子、擤鼻涕、吐痰等舉動,盡早去洗手間解決。
用餐的時候,不要當眾修飾。比如,不要梳理頭發,化妝補妝,寬衣解帶,脫襪脫鞋等。如必要可以去化妝間或洗手間。用餐的時候不要離開座位,四處走動。如果有事要離開,也要先和旁邊的人打個招呼,可以說聲「失陪了」、「我有事先行一步」等。
2.西餐禮儀
西餐,是對西式飯菜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統稱。客觀地講,所謂西餐,其實是一個十分籠統的概念,因為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講,西方各國的飯菜畢竟有著很大的差異,難以一概而論。不過在中國人眼裡,除了與中餐在口味上存在區別之外,西餐還是有著兩個鮮明的特點的。其一,它們源自西方國家;其二,它們必須以刀、叉取食。久而久之,凡具有以上兩個特點者,皆可以西餐相稱。目前,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擴大,西餐已經逐漸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並受到一些人的歡迎。不論你究竟愛不愛吃西餐,現在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有可能和它「狹路相逢」。所以,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掌握一些有關西餐的基本常識。
(1)應等全體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後才能開始用餐。
(2)餐巾應鋪在膝上。如果餐巾較大,應雙疊放在腿上;如果餐巾較小,可以全部打開。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但絕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3)進餐時身體要坐正,不可過於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橫放在桌上,以免碰撞到旁邊的客人。
(4)使用刀叉時,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只用叉時,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時,不要將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
(5)取麵包應該用手去拿,然後放在旁邊的小碟中或大盤的邊沿上,絕不要用叉子去叉麵包。取黃油應用黃油刀,而不要用個人的刀子。
(6)吃色拉時只能用叉子。應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時也上了麵包、餅乾的話,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塊麵包或餅干,幫著把色拉推上叉子。
(7)吃魚時可以用左手拿著麵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水果核也應先吐在手心裡,再放入盤中。
(8)要喝水時,應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不要用水沖嘴裡的食物。
(9)進餐時不要將碗碟端起來。喝湯可以將盤子傾斜,然後用湯匙取食。喝茶或喝咖啡不要把湯匙放在杯子里。
(10)吃飯,特別是喝湯,不要發出響聲。咀嚼時應該閉嘴。
(11)不要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如果打噴嚏或咳嗽,應向周圍的人道:「對不起」。
(12)在飯桌上不要剔牙。如果有東西塞了牙非取出不可,應用餐巾將嘴遮住。
(13)進餐時,始終保持沉默是不禮貌的,應該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咀嚼食物時不要講話。
(14)在餐桌上,一般的食物都應用刀叉去取,只有芹菜、小蘿卜、青果、水果、干點心、乾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雞腿和麵包等可以用手拿著吃。
(15)當侍者依次為客人上菜時,走到你的左邊,才輪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的右邊,就不要取,那是輪到你右邊的客人取菜。
(16)當女主人要為你添菜時,你可以將盤子連同放在上面的刀叉一起傳遞給她或者交給服務員;如果她不問你,你就不能主動要求添菜,那樣做很不禮貌。
(17)餐桌上有些食品,如麵包、黃油、果醬、泡菜、乾果、糖果等,應待女主人提議方可取食。
(18)用餐畢,客人應等女主人從座位上站起來,再一起隨著離席,男賓應幫助女士把椅子歸回原處。
以上這些就是西餐宴會上應注意的禮儀細節,你不要認為它過於繁瑣,事實上,那是正規的用餐方法。如果你忽略了這些細微之處,就會鬧出笑話。
⑥ 宴會上有哪些禮儀細節
秦山二期核電站是我國自主建設商用核電站的一個重大跨越,是我國自主建設核電站的里程碑。在這樣的企業里,能將禮儀以公司規范的形式予以制度化,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核電秦山聯營公司精神文明規范》部分中餐禮儀摘錄如下:
不宜吃得響聲大作,「電閃雷鳴」。不宜亂吐廢物,唾液飛濺。不宜張口剔牙,捅來捅去。不宜寬衣解帶,脫鞋脫襪。不宜挑三揀四,挑肥揀瘦。不宜替人布菜,熱情過頭。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
通過這些內容,反映了「內強個人素質,外塑企業形象」的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生動展示出現代企業和現代員工的風采。
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無非是兩方面的禮儀,一是來自自身的禮儀規范,比如說餐飲適量、舉止文雅;另一個是就餐時自身之外的禮儀規范,比如說菜單、音樂、環境等。
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在社交中餐飲文化和餐飲禮儀顯得越來越重要,它不僅是社交中用於交流溝通的一種方式,更是顯示一個人良好的修養和品質的一個主要方面,因此,了解有關餐飲中關於宴會上的禮儀細節,對於我們在社交活動中取得成功大有幫助。
1.中餐禮儀
中餐,是中式餐飲的簡稱。它所指的是一切具有中國特色的、依照傳統方法製作的、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之中所享用的餐食和飲品。其中,最主要的,則是具有中國傳統風味和特色的飯菜。
中餐在國際社會中一直享有很大的名聲,不論是在國內、國外,到處都可以遇到許許多多的中餐愛好者。以中餐為主體的中華飲食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餐禮儀,實際上就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所指的,主要是以中餐待客,或者是品嘗中餐時,應當自覺遵守的習慣做法和傳統習俗。
在用餐時,每一位用餐者均應使自己的臨場表現合乎禮儀。細而言之,享用中餐時的用餐表現又可分為餐前表現與餐時表現兩個部分。
(1)餐前表現
餐前表現,指的是准備用餐、等候用餐時的所作所為。無疑,它是用餐表現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要使餐前表現符合禮儀規范,主要是要注意以下問題。
①適度修飾。外出用餐,尤其是外出赴宴或聚餐時,應適度地進行個人修飾。總的要求是:整潔、優雅、個性化。一般而言,男士可穿套裝,並剃須。女士則應穿時裝或旗袍,並化淡妝。倘若不加任何修飾,甚至儀容不潔、著裝不雅,則會被視為不尊重主人,不重視此次聚餐或宴請。
②准點到場。應邀赴宴,或參加聚餐時,一定要准點抵達現場。嚴格地講,抵達過早或過晚,均為失禮。早到的話,主人往往還未作好准備,因而措手不及。晚到的話,則會令他人望眼欲穿,甚至打亂整個原定的計劃。無特殊原因,切勿早退。
③各就各位。在正式一些的用餐活動中,一定要按照指定的桌次、位次就座。倘無明確排定,也應遵從主人安排,或與其他人彼此謙讓。切勿爭先恐後,不守座次。一般而言,在入座時,應於主人、主賓之後就座,或與大家一道就座。搶在他人之前就座,顯然是不合適的。
④認真交際。大凡宴請或聚餐,其主要目的是在交際,而不僅僅是為了大快朵頤。所以在用餐前後,尤其是用餐前稍事等候時,不要忘記盡可能地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要問候一下主人,聯絡一下老朋友,並爭取認識幾位新朋友。假若一言不發,顯得與其他人完全格格不入,則難免會給人以「專為吃喝而來」的印象。
⑤傾聽致詞。在正式宴會開始前,主人與主賓大都要先後進行專門的致詞。當賓主進行致詞時,務必要洗耳恭聽,專心致志。此刻開吃、閉目養神、與人交談,或是打打鬧鬧,都是不對的。若此刻暫時離去,則更會令人生疑。
(2)餐時表現
任何國家的餐飲,都有自己的傳統習慣和寓意,中餐也不例外。比方說,過年少不了魚,表示「年年有餘」;和漁家、海員吃魚的時候,忌諱把魚翻身,因為那有「翻船」的意思。
用餐的時候,不要吃得搖頭晃腦,寬衣解帶,滿臉油汗,汁湯橫流,響聲大作。不但失態欠雅,而且還會破壞別人的食慾。可以勸別人多用一些,或是品嘗某道菜餚,但不要不由分說,擅自作主,主動為別人夾菜、添飯。不說這樣做是不是衛生,而且還會讓人勉為其難。
取菜的時候,不要左顧右盼,翻來覆去,在公用的菜盤內挑挑揀揀。要是夾起來又放回去,就顯得缺乏教養。多人一桌用餐,取菜要注意相互禮讓,依次而行,取用適量。不要好吃多吃,爭來搶去,而不考慮別人用過沒有。夠不到的菜,可以請人幫助,不要起身甚至離座去取。
用餐期間,不要敲敲打打,比比畫畫。還要自覺做到不吸煙。用餐時,如果需要做清嗓子、擤鼻涕、吐痰等舉動,盡早去洗手間解決。
用餐的時候,不要當眾修飾。比如,不要梳理頭發,化妝補妝,寬衣解帶,脫襪脫鞋等。如必要可以去化妝間或洗手間。用餐的時候不要離開座位,四處走動。如果有事要離開,也要先和旁邊的人打個招呼,可以說聲「失陪了」、「我有事先行一步」等。
2.西餐禮儀
西餐,是對西式飯菜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統稱。客觀地講,所謂西餐,其實是一個十分籠統的概念,因為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講,西方各國的飯菜畢竟有著很大的差異,難以一概而論。不過在中國人眼裡,除了與中餐在口味上存在區別之外,西餐還是有著兩個鮮明的特點的。其一,它們源自西方國家;其二,它們必須以刀、叉取食。久而久之,凡具有以上兩個特點者,皆可以西餐相稱。目前,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擴大,西餐已經逐漸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並受到一些人的歡迎。不論你究竟愛不愛吃西餐,現在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有可能和它「狹路相逢」。所以,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掌握一些有關西餐的基本常識。
(1)應等全體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示意後才能開始用餐。
(2)餐巾應鋪在膝上。如果餐巾較大,應雙疊放在腿上;如果餐巾較小,可以全部打開。可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但絕不可用餐巾揩拭餐具。
(3)進餐時身體要坐正,不可過於向前傾斜,也不要把兩臂橫放在桌上,以免碰撞到旁邊的客人。
(4)使用刀叉時,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只用叉時,可用右手拿。使用刀時,不要將刀刃向外,更不要用刀送食物入口。如果把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畢。
(5)取麵包應該用手去拿,然後放在旁邊的小碟中或大盤的邊沿上,絕不要用叉子去叉麵包。取黃油應用黃油刀,而不要用個人的刀子。
(6)吃色拉時只能用叉子。應用右手拿叉,叉尖朝上。如果上色拉的同時也上了麵包、餅乾的話,可以用左手拿一小塊麵包或餅干,幫著把色拉推上叉子。
(7)吃魚時可以用左手拿著麵包,右手拿著刀子,把刺撥開。水果核也應先吐在手心裡,再放入盤中。
(8)要喝水時,應把口中的食物先咽下去。不要用水沖嘴裡的食物。
(9)進餐時不要將碗碟端起來。喝湯可以將盤子傾斜,然後用湯匙取食。喝茶或喝咖啡不要把湯匙放在杯子里。
(10)吃飯,特別是喝湯,不要發出響聲。咀嚼時應該閉嘴。
(11)不要在餐桌前擤鼻涕或打嗝。如果打噴嚏或咳嗽,應向周圍的人道:「對不起」。
(12)在飯桌上不要剔牙。如果有東西塞了牙非取出不可,應用餐巾將嘴遮住。
(13)進餐時,始終保持沉默是不禮貌的,應該同身旁的人有所交談,但是在咀嚼食物時不要講話。
(14)在餐桌上,一般的食物都應用刀叉去取,只有芹菜、小蘿卜、青果、水果、干點心、乾果、糖果、炸土豆片、玉米、田雞腿和麵包等可以用手拿著吃。
(15)當侍者依次為客人上菜時,走到你的左邊,才輪到你取菜,如果侍者站在你的右邊,就不要取,那是輪到你右邊的客人取菜。
(16)當女主人要為你添菜時,你可以將盤子連同放在上面的刀叉一起傳遞給她或者交給服務員;如果她不問你,你就不能主動要求添菜,那樣做很不禮貌。
(17)餐桌上有些食品,如麵包、黃油、果醬、泡菜、乾果、糖果等,應待女主人提議方可取食。
(18)用餐畢,客人應等女主人從座位上站起來,再一起隨著離席,男賓應幫助女士把椅子歸回原處。
以上這些就是西餐宴會上應注意的禮儀細節,你不要認為它過於繁瑣,事實上,那是正規的用餐方法。如果你忽略了這些細微之處,就會鬧出笑話。
⑦ 1.在正式的中餐宴會中,需要脫去西裝外套嗎如果脫去,符合公共禮儀規范嗎 2.西餐呢問題同上!
在正式的中餐宴席上,當主人邀請你脫去外套時,你才可以脫,並將外套放在你的椅背上。在你去試可以先去衣帽間把外套脫了。老師講的。西餐就不清楚了。
⑧ 在宴會上應該注意什麼
廣泛的社交可以使你結識各種各樣的朋友,這對你的工作、生活和學習都是大有益處的。朋友多了,各種各樣的應酬必然多了,不管在出席宴會和在家中待客,你都要注意一些細節,只有注意餐桌上下的細節,你才能優雅起舞。
待客有方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使來客有好感的秘訣就在於家居環境的整齊清潔。不想讓別人看到的東西,應事先放到看不到的地方。進門處盡量不要擺太多的東西,要保持干凈、清爽。給客人穿的拖鞋要事先排放整齊,不要等到客人現來現找。在客人來之前,茶水、點心要准備好八成,這樣才不會匆匆忙忙。主人要提早換好衣服,梳好頭,再塗一點口紅。
客人到了,夫婦應一同前往門口迎接,女主人在前。如果客人帶禮物來,可在廚房間打開,確認是什麼東西。然後應向客人道謝。
邊喝茶、邊吃飯或邊聊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可是話題是很重要的,最好將談話的主導權交給對方,如果宴席中有女客的話,應首先與女客說話,照顧女客。多數時候是女主人親自下廚料理,家人共同招待,若無法奉陪客人交談,切不可出現主人只管自己忙,把客人晾在一旁的情況。可安排身份相當者代陪或提供報紙雜志、打開電視供客人消遣。
宴請賓客還得安排座次,一般以向門一面為主賓席,主人背門而坐。上菜順序一般為:冷盤——主菜——熱菜——大菜——甜菜——點心——湯。每上一道菜,主人可適當介紹並邀主賓先動手品嘗或給客人分菜。女主人應該細心地為大家置公筷,也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為客人夾菜。
女主人為客人斟酒、盛飯、倒茶時,可遵從傳統的習慣,「茶七飯八酒十成」。主人應細心觀察每位客人的吃飯速度,以便掌握恰當地放下碗筷的時間,既不可太早,免得客人不敢進餐;也不可太晚,讓客人長久等候。
席間有男士不飲酒不可以以軟飲料代替;但有女性不飲酒,可以軟飲料代替。斟酒順序一般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從右首斟酒,注意酒杯不能離席。若有長者或遠客、貴賓可先斟,以示敬重。祝酒時,主人先舉杯,杯口應與雙目齊平,微笑點頭示意,但不能交叉碰杯。
宴會結束後,女主人應迅速整理餐具,清掃餐桌,但不要馬上洗刷碗碟,而要回到客人身邊,端上茶水陪客人談話。
當客人告辭時,主人應婉言相留。客人要走,應等其起身後,主人再起身相送,家人也應微笑起立,親切告別。若客人來時有帶禮物,應再次提及對禮物的感謝或回贈禮物,並不忘提醒客人是否有東西遺忘,要幫他們收拾東西,免得忘了帶走。外套應拿至門口請對方穿上,有時可幫他們穿上。
送客大部分送到門口,若是在大樓,則送到樓梯口或電梯口,並說祝願的話或發出再來的邀請。
赴宴有禮
出席宴會,是一件快樂的事,但這件快樂的事,卻不能讓人感到輕松。在觥籌交錯之際,進餐的方法和談吐舉止正向人們昭示著自己的修養與品格。
在餐桌上最要緊的是要檢點自己的「吃相」。有人歸納了以下八句口訣:
文明用筷,舉箸得當;
閉嘴細嚼,不發聲響;
嚼食不語,唇不留痕;
骨與穢物,切莫亂扔;
禁煙少酒,用餐文明;
使用公筷,講究衛生;
席間交談,增進感情。
在飯店宴請時,用餐前服務員一般要為每人送上一方熱的濕毛巾,供進餐者擦拭雙手,但不宜用於擦臉、脖子和手背。擦完之後,應將雙手的腕部靠於桌緣。如桌面設有餐巾,當主人示意用餐開始時,方可將餐巾全部打開或打開到對折為止,平攤在自己膝腿上。中途離座,應把餐巾放在座椅上,只有進餐結束時,方把餐巾自然地放回桌上。
上菜後,待主人說:「請」,再動手夾菜。取菜要適量,不要顯得過於貪婪。如主人向客人敬酒,應起立回應,喝過酒後再開始吃菜。進餐中,嘴裡的骨頭和魚刺應用筷子夾放在墊盤上,吃剩的菜,用過的勺,也應放在墊盤內。就餐的整個過程中,都要注意禮讓,注意關照鄰座的賓客。
良好的餐桌禮儀不僅要求就餐者注意「吃相」,還要善於交談。交談時宜選擇輕松、愉快的話題並遵守交談禮儀,不高聲大笑,不竊竊私語,不談論隱私及過於嚴肅的話題。
在細節中品味西餐
根據社交禮儀的規范,要吃好西餐,並且不失風度,就必須對西餐的菜序、西餐的座次、西餐的餐具、西餐的品嘗等各個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西方人習慣使用的餐具是刀叉,而且相當講究,不同餐具有不同的用途,不能混淆。因此,當我們吃西餐時,就應該了解和遵循西方人的禮儀規范。
在西餐中,食物盤子應放在餐桌的正前方。右側放刀,左側放叉,兩者都按使用順序,由外側往內側擺。碰到吃全席大菜時,這些餐具就按照用餐的先後順序依次擺出。
通常,刀叉都成雙成對,唯獨喝湯的湯匙是單個使用。正餐一般從湯開始,放在你面前最大的一把匙子便是湯匙,它放在你右側的最外面。桌上的刀叉以三副為限,當上完三道菜後便撤去,再隨菜擺上新的刀叉。餐後的甜食另有叉子和湯匙。塗麵包油用的奶油刀,應放在左側的麵包碟子上。如果菜單中有魚的話,它一般在用過湯以後送上。桌上有吃魚專用的叉子,它放在肉叉的外側,比肉叉略小些。
用刀時,應將刀柄的頂端置於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背上,但需注意食指決不可觸及刀背,其餘三指順勢彎曲,握住刀柄。叉如果不是與刀並用,則叉齒應該向上。持又應該盡可能持住又柄的末端,而不能抓住又柄的下部;又柄倚在中指上,中指則以外側的無名指和小指為支撐。又可以單獨用於取食那種無需切割的主菜。刀叉並用時,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叉齒應該向下。
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用刀切割,則用叉切割。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刀除了用於切割食品外,還用來幫助將食品撥到又上。這樣做時。必須用刀將食品撥到又的內側,而不是外側,否則會使自己的肘部碰到鄰座。
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又。但手指必須持在匙柄的上端。又匙並用取食時,叉的使用與刀叉並用時相同,叉齒朝下,就餐時按叉順序由外往裡取用。每道菜吃完後,將刀叉並攏平放盤內,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則擺成八字或交叉置於盤上,刀口應向內。吃雞、龍蝦時,經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開吃,或用刀又把肉割下,切成小塊吃。切帶骨頭或硬殼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緊貼叉邊下切,以免滑開。切菜時,注意不要用力過猛撞擊盤子而發出聲音。不易叉的食物,可用刀將其輕輕推上叉。除喝湯外,不用匙進食。湯用深盤或小碗盛放,喝時用湯匙由內往外舀起送入口內。即將喝凈,可將盤向外略托起。吃帶有腥昧或怪味的食品,可將備好的果汁加一些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無論是待客還是赴宴,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了解一些進餐的細節,才會在宴會中翩翩起舞。
積極主動地和他人交朋友,是成功人士獲得發展機會的重要原因。要做社交場上的高手,就必須舉止大方,以誠待人,注意與人交往的細枝末節,千方百計地贏得他人的好感。
⑨ 參加商業洽談以及宴會的時候應該怎麼穿著打扮自己
參加商業洽談以及宴會的時候,穿著建議:
1、商界女士在正式場合的著裝,惟獨在裙裝為佳,各種褲裝都是不宜選擇的;
2、在所有適合於商界女士在正式場合所穿著的裙式服裝之中,套裙又是名列首位的選擇。套裙,是西裝套裙的簡稱。其上身為一件女式西裝,下身是一條半截式的裙子;
3、商界女士所穿著的套裙,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用女式西裝上衣同隨便的一條裙子所進行的自由搭配與組合。它被叫做「隨意型」。另外一種女式西裝上衣和與之同時穿著的裙子為成套設計、製作而成,被稱為「成套型」或「標准型」。正規而嚴格地講,套裙事實上指的僅僅是後一種類型。顧名思義,任何一套套裙都應當以裙為主、成套穿著。也就是說,離開了裙子的套裝不應當稱作套裙,女式西裝上衣與裙子不配套也不能算作套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