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衣服起靜電是什麼原因
衣服質地有一部分的原因,還有就是空氣的乾燥,可以用去除靜電的洗衣液洗下
2. 什麼面料衣服容易產生靜電
容易產生靜電的是化學纖維面料、滌綸、腈綸等。
化纖面料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通常它分為人工纖維與合成纖維兩大門類。它們共同的優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它們的缺點則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
靜電的產生一般是因為摩擦,摩擦產生的靜電如果是絕緣的材料,就無法消散,會聚集在面料的表面,從而產生我們看到的比較明顯的靜電現象。
而純棉的衣服,其實也會有靜電,因為也是有摩擦的,但是,一旦產生在純棉的衣服上,就很快的傳導走了。不會停留。所以一般推薦純棉的或者是純天然的織物做的衣服就是因為這一點。它更健康。
(2)衣容易起靜電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為原料製成的纖維。常見的紡織品,如粘膠布、 滌綸卡其、 錦綸絲襪、腈綸毛線以及丙綸地毯等,都是用化學纖維製成的。
日常生活中防靜電:
1、准備下車的時候,用右手握住檔,然後用手指碰著下面鐵的部位,然後開車門,把左手放在車門有鐵的位置,但是左手別松,然後把右手放掉,下車,這時候再用右手抓著門就不會被電到了
2、對付靜電,我們可以採取「防」和「放」兩手。「防」,我們應該盡量選用純棉製品作為衣物和家居飾物的面料,盡量避免使用化纖地毯和以塑料為表面材料的傢具,以防止摩擦起電。盡可能遠離諸如電視機、電冰箱之類的電器,以防止感應起電。
3. 冬天衣物更易有靜電是什麼原因
空氣乾燥,穿的衣服多,衣服見相互摩擦,所有更易有靜電
而棉製衣物產生的就較少,而是靜電產生後無法持續累計,所以冬天人們會覺得身上的靜電較大。而且由於乾燥的環境更有利於電荷的轉移和積累,氣溫乾燥,並非不產生靜電,因此穿著不同材質的衣物時「帶電」多少是不同的天氣「乾燥」是產生靜電的罪魁禍首。
人身上的靜電主要是由衣物之間或衣物與身體的摩擦造成的。
4. 衣服一直起靜電怎麼辦
如果環境太乾燥,那麼衣服就容易起靜電,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給身體補充水分,比如多洗手、多喝水來減少和避免靜電的產生。
如果有條件,我們還可以買一台加濕器放在家中,通過給空氣加濕,讓家裡的環境不那麼乾燥,從而減少衣服靜電的產生。
我們還可以利用干電池來去除衣服上的靜電,將電池的正極在衣服上擦拭幾下即可,還可以把干電池放在隨身背的包包里。
含有化纖類材料的衣服最容易起靜電了,所以盡量少穿,我們應該買些棉麻絲這類衣物來穿,可以避免靜電的產生。
如果出門時比較急,我們可以在衣服上擦拭一些水分,或者擦點潤膚露,讓衣服不那麼乾燥,從而避免靜電的產生。
平時,我們洗完衣服後,再將衣服泡在倒有柔順劑的盆里,泡五分鍾就可以放在太陽底下晾曬了,注意不要再漂洗,直接晾曬就可以了。
5. 衣服老是起靜電怎麼辦
如果條件允許,發現衣物帶靜電後,最好把衣物換洗一下,這是最好的去靜電方法。
如果帶靜電的衣物脫下來後,一會還要穿上去,肯定就不能清洗了。用干凈的濕潤毛巾把衣服擦一遍,即可去除衣物上的靜電。也可以用一個小噴霧器噴點水霧,比擦拭方便快捷。3如果是沐浴的時候脫衣物發現衣服帶靜電,也可以把衣物掛到充滿水蒸氣的浴室里,也能消除靜電,一會就就行,不能掛久了,要不衣服都要濕透了。
也可以把衣物靠在跟大地連接的金屬物上,讓靜電通過金屬物傳導到大地去,例如,金屬門。
消除靜電源
衣服本身不會無故帶靜電,衣服上的靜電往往來源於人體自身和人體所處的環境。一是來源於衣物和人體的摩擦,這就是為什麼攜帶靜電的往往是貼身衣物。另一來源是靜電感應和傳導,生活工作環境中存在強電磁場,人體感應起電並傳導給衣物,或是環境中的物品存在靜電累積,人體接觸帶靜電物品後靜電傳導累積到衣物上。因此,發現衣服帶靜電,只對衣服採取靜電消除措施還不夠,是治標不治本。
化纖衣物往往容易跟人體摩擦產生靜電。因此,在乾燥的秋冬季節,要盡量避免穿著化纖材料的貼身衣物,最好穿棉絲麻等不易產生靜電的衣物。
乾燥的環境里靜電容易產生和累積。因此,當衣物經常帶靜電了,可能是生活工作環境空氣太過乾燥了,要給空氣加濕。可以給空氣噴水霧,或是使用加濕器,或是直接放置水盆,也可以直接灑水。
塵埃很多的環境也容易產生並傳導靜電,這也是人體靜電來源之一。平常要經常對生活和工作空間進行除塵,有利於減少靜電。
平常盡量不要長時間近距離靠近強電磁場的電器,避免人體長期帶感應靜電。冰箱等電器不要放置在卧室等人員長期呆的地方。
發現衣服帶靜電了,最好洗個澡,洗去身上的皮屑,減少衣物跟皮屑的摩擦,也一並洗去身上的靜電。
6. 衣服老是起靜電怎麼辦
1、注意衣服的材質。
化纖的衣服容易產生靜電,盡量不穿化纖的衣服會減少靜電的產生。穿棉質的衣服會減少體內的靜電累計。市面上常見的羊毛衣也會造成靜電。
2、保持空氣中的濕度。
養成多拖地板的習慣,空氣濕度的理想狀態在40%-60%。會減少靜電的產生。
3、學會勤洗手。
在平時使用手機和電腦之後,最好去洗手,讓靜電在水中釋放,這樣就不會產生靜電了。
4、准備電池或者金屬棒。
在可能會引起靜電的位置,用金屬棒輕輕觸摸,靜電就會轉移到金屬上面,這樣可以消除靜電。電池的遠離和金屬棒一樣,也能夠積累靜電。
5、勤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吃蔬菜和水果來補充鈣質和維生素,也可以減少靜電的影響。
6、准備木質數字。
冬天使用木質梳子來梳頭,能夠發生靜電轉移,消除人身體上所帶的靜電。
7、觸摸牆壁。
當要觸摸其他東西的時候,先用手掌觸摸牆壁,會分散掉身體攜帶的靜電,就不會感受到靜電了。
7. 毛衣為什麼容易起靜電
防靜電小常識(一)
1、靜電:不是靜止不動的電,而是在空間緩慢移動的電荷,是一種相對穩定電荷。
2、起電方式:工業用電、電磁感應產生、因摩擦、接觸、分離而起電。
3、能量:最大一般不超過45焦爾/米3,在電磁空間積蓄的能量密度,卻很容易達到106焦爾/米3,二者相差105倍。
4、電位:靜電電位可高達幾千幾萬伏,電流卻很小(10-9A)毫微安。
5、歐姆定律:R=V/I ,然而靜電釋放電路很難適用此定律。
6、靜電的產生:物質是由原子組合而成的,而原子基本結構為質子、中子及電子。質子與中子質量較高,結合力強,不易分離,緊密地形成原子核,而電子質量小,環繞原子核外,在正常情況下,質子數與電子數相等,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稱不帶電電中性。當受到某種外力、摩擦、光電作用或各種能量(動能、位能、熱能、化學能等)的作用,使圍繞原子核周圍的電子脫離軌道,破壞了原子電中性狀態,使原子的正負電失衡,電子逃逸於某一介面,如遇低電位介面,產生放電現象而產生。
7、機理:接觸一電荷轉移,當兩種物體接觸面距達到埃級時(10-8cm),就發生電荷轉移,在界面形成「雙層電」,而「雙層電」的厚薄大小是隨材料電阻率大小而異,當固體分開時帶走電荷,摩擦雙方各自帶上極性相反的電荷。
8、耐熱性樹脂應用:無鉛焊錫的應用,因它的熔點高,存在著封裝材料的耐熱性要求提高而產生,就低溫無鉛焊錫為+220℃。
9、靜電的分類:
(1)按起電的方式分:接觸摩擦分離起電、靜電感應起電、電磁感應起電、射線電離空氣起電、物質三態變化起電、分子分裂起電、極化起電、場致發射起電。
(2)按帶電體分類:固體帶電、液體帶電、氣體帶電、粉體帶電、人體帶電、生物帶電。
(3)按電荷性質分類:單極性電荷、雙極性電荷、正電荷、負電荷。
10、靜電的危害:
(1)半導體和IC生產線上的靜電,人穿尼龍衣、塑膠底鞋在地板上走動,人身會帶7-8KV電壓。
(2)玻璃纖維製成的晶體載料盒滑過聚丙烯桌面易產生10KV電。
(3)晶片裝配線,晶片5KV,晶片裝料盒35KV,工作服10KV,桌面10KV,有機玻璃蓋8KV,石英晶體1.5KV,晶片托盤6KV。
(4)光刻間塑料地面500V-1000V,金屬網格地面也是500V-1000V,擴散間塑料地面、瓷磚地面500V-1500V,塑料牆約700V,塑料頂棚0-1000V,鋁板送風口、回風口500V-1000V,金屬活動皮革椅面500V-3000V。
(5)半導體和IC生產線上的靜電危害
A、靜電庫侖力的危害:靜電庫侖力作用下,吸附的粉塵、污物,可能給元器件,造成短路或增大泄露,使性能受損,成品率大大下降,如粉塵粒徑>100微米,鋁線寬度約100微米,薄膜厚度在50微米以下時,最易使產品報廢,這種情形多發生在腐蝕清洗、光刻、點焊和封裝工藝中。
B、靜電放電引起的危害,如有數千、數萬伏的高電位物體產生脈沖刷形放電火花放電時,瞬時會有很高的放電電流流過。若人體帶上10KV的電荷,其放電電流流向大地時,形成脈沖狀的電流峰位在20A,造成可觀的影響,其放電電流流向大地時,形成脈沖狀的電流峰位在20A,造成可觀的影響,靜電放電現象(ESD),還伴隨電磁波發射,會引起種種危害。
C、 MOSIC等半導體器件將被ESD擊穿或半擊穿。
MOS場效應管其柵極是從氧化膜引出,柵極與襯底間是隔著一層氧化膜,當柵極與襯底間的電壓超過一定值時,氧化膜被擊穿,如果MOSIC則全部報廢了。當施加電壓大於UB=50-100V氧化膜便會被擊穿,因為柵極電容很小(約幾個微微法),輸入阻抗很高(約1014Ω以上),這樣少量的電荷就會產生高壓,電荷也很難泄漏,只要大於50V(無保護),就會燒毀,所以只要人手一摸,柵極元件就壞,因為人體帶電超過50V是平常事。
8. 起靜電是什麼原因
人體活動時,皮膚與衣服之間以及衣服與衣服之間互相摩擦,便會產生靜電。隨著家用電器增多以及冬天人們多穿化纖衣服,家用電器所產生的靜電荷會被人體吸收並積存起來,加之居室內牆壁和地板多屬絕緣體,空氣乾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靜電干擾。
由於老年人的皮膚相對比年輕人乾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的老化、抗干擾能力減弱等因素,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受靜電的影響。心血管系統本來就有各種病變的老年人,靜電更會使病情加重或誘發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過高的靜電還常常使人焦躁不安、頭痛、胸悶、呼吸困難、咳嗽。
為了防止靜電的發生,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室內要勤拖地、勤灑些水,或用加濕器加濕;要勤洗澡、勤換衣服,以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荷。發現頭發無法梳理時,將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靜電消除之後,便可以將頭發梳理服帖了。脫衣服之後,用手輕輕摸一下牆壁,摸門把手或水龍頭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牆,將體內靜電 「放」出去,這樣靜電就不會傷你了。對於老年人,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紡織或絲織內衣、內褲,盡量不穿化纖類衣物,以使靜電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1、出門前去洗個手,或者先把手放牆上抹一下去除靜電!還有盡量不穿花纖的衣服。
2、為避免靜電擊打,可用小金屬器件(如鑰匙)、棉抹布等先碰觸大門、門把、水龍頭、椅背、床欄等消除靜電,再用手觸及。
3、穿全棉的內衣。
4、准備下車的時候,用右手握住檔,然後用手指碰著下面鐵的部位,然後開車門,把左手放在車門有鐵的位置,但是左手別松,然後把右手放掉,下車,這時候你再用右手抓著門就不會被電到了~~哈。。接下去,用力一關,,搞定~~
5、對付靜電,我們可以採取「防」和「放」兩手。「防」,我們應該盡量選用純棉製品作為衣物和家居飾物的面料,盡量避免使用化纖地毯和以塑料為表面材料的傢具,以防止摩擦起電。盡可能遠離諸如電視機、電冰箱之類的電器,以防止感應起電。「放」,就是要增加濕度,使局部的靜電容易釋放。當你關上電視,離開電腦以後,應該馬上洗手洗臉,讓皮膚表面上的靜電荷在水中釋放掉。在冬天,要盡量選用高保濕的化妝品。常用加濕器。有人喜歡在室內飼養觀賞魚和水仙花也是調節室內濕度的一種好方法。
另外,推薦給您一個經濟實用的加濕方法:在暖氣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條舊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頭放在水裡,一頭搭在暖氣上,這樣一晝夜可以向屋裡蒸發大約三升水。如果每個暖氣都這樣做,整個房間就會感到濕潤宜人。您不妨試試。
6、勤洗澡、勤換衣服,能有效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
人們在日常生活里,有時由於穿著、氣候、摩擦等原因,常常導致身體積累靜電,而突然碰處金屬時,就會招受電擊的疼痛感,某階段常發生時甚至可以造成某種心理壓力。如果暫時迴避接觸鐵器,身上的電荷可能會積累更多,早晚會受更大的電擊。
下面是兩個小竅門,有助於防止這種電擊。
1、在房屋內,地毯與鞋底摩擦後可能產生靜電,在屋外也可能由於刮風導致身上帶電。這時進出要碰鐵門時小心,手可能挨電打。反復遇到這樣的情況後,可採取如下辦法避免電擊:
在碰鐵門時,不要直接用手直接接觸鐵門,而是用手先大面積抓緊一串你口袋裡的鑰匙(通常這並不會遭電擊),然後,用一個鑰匙的尖端去接觸鐵門,這樣,身上的電就會被放掉,而且不會遭電擊。
原理:手上放電的疼痛是由於高壓放電,由於放電時手與鐵門突然接觸時是極小面積的接觸,因而產生瞬間高壓。如果拿出來口袋裡的鑰匙,先大面積握住鑰匙(一串鑰匙本身不能傳走多少電荷因而這時也不會有電擊),再用一把鑰匙的尖端去接觸大的導體,這時,放電的接觸點就不是手皮膚上的某個點,而是鑰匙尖端,因此手不會感到疼痛(也許鑰匙會!----如果它有疼感的話)。
2、下計程車時也常發生電擊現象。主要由於下車時身體與座位摩擦產生靜電積累,而下車後關門時,手突然碰鐵門就會遭電擊。
這種情況常發生時,最好注意:下車時,即在身體與座位摩擦時,就提前手扶金屬的車門框,可以在摩擦產生靜電時,隨時把身上的靜電排掉,而不至於下車後突然手碰鐵門時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