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潘石屹拿著外套嚮往的生活

潘石屹拿著外套嚮往的生活

發布時間:2021-06-08 00:55:21

❶ 一個描述潘石屹的創業故事,故事是以當初和潘石屹一起打拚的人之口講出來的。

潘石屹和李勇截然不同的人生路
一篇讓我深有感觸的文章,與朋友共勉!)
一起走深圳闖海南,一起挑過紅磚,同吃過一盒飯,同喝過一瓶水。現在:潘石屹成了億萬富翁,我在潘石屹的工地當小工。

核心提示

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憶錄,按說早已不算新聞。但講述並刊登這段與億萬富翁潘石屹有關的回憶,揭示「富人之所以為富人,窮人之所以為窮人」的秘密,對於廣大讀者來說,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講述這段回憶錄的是一個叫李勇的打工漢。21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頭邊關相識,走深圳、闖海南,一起挑過紅磚,一起抬過預制板,同吃過一份盒飯,同喝過一瓶礦泉水,成了一對共患難的「苦友」。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輾轉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卻成了擁有300億元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他們的命運、人生道路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落差呢?他們的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迪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打工漢的回憶和反思,從中尋找答案吧!

深圳,兩個「盲流」南頭邊關檢查站偶遇

李勇是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人,高中文化。1987年2月,21歲的他來到廣州打工,可一直沒有找到正式的工作。7月底的一天,他懷著碰碰運氣的想法,來到深圳南頭邊關檢查站,想去深圳打工,卻沒有邊防證過關。沒想到,在這里他認識了同樣沒有邊防證卻也想去深圳的一個年輕人,兩人從此成了共患難的鐵哥們。

那是上午11時,李勇在南頭關口徘徊時,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人突然拉著他的手說:「你想去深圳嗎?我們去找個熟悉這里的人帶我們去吧!」沒多久,他們找到了一個專門干這種事的人,各交了50元錢後,在那人的指點下,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爬了過去。李勇當時還心痛花了50元錢,同伴卻深深吸了兩口氣,興奮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來了!」

過了邊防站,他倆這才開始了交談。李勇得知,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兩歲,甘肅天水人,居然是從北京國家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辭職來闖深圳的!李勇吃驚地說:「你為什麼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幹,來深圳啊?這不是瞎折騰嗎?」潘石屹毫不在意地說:「深圳發展那麼快,我們肯定能闖出一片更好的天地!」他倆越聊越投緣,很快就以兄弟相稱。

李勇和潘石屹來到深圳市布吉鎮。白天,他們四處找工作,晚上,就擠在3元一晚的招待所里。然而,他們走遍了布吉鎮,也沒找到工作。一個多星期後,兩人把口袋翻了個遍,只剩下5元錢了。李勇沮喪地說:「這可怎麼辦哪?明天就得餓肚子了!」潘石屹看著桌上的5元錢,樂觀地說:「我們不是有一身力氣嗎?明天去賣苦力,暫時解決生存問題吧!」

第二天,他們在布吉鎮的一家工地上找到了挑磚頭的活兒,每天10元;晚上如果加班,每小時1元。李勇算了算,滿足地說:「潘哥,我們在這里長干吧,每月能賺300多元呢!」潘石屹卻說:「先在這干吧,解決了肚皮問題,以後再想其他法子。」

潘石屹以前沒干過粗活,第一天便磨得肩頭出血……令李勇想不到的是,潘石屹很快適應了這種苦生活。而且有一天幹完活兒,當李勇准備休息時,潘石屹卻向包工頭支了30元錢,拉著李勇來到街頭的一家書店,他一下買了3本經濟方面的書,李勇卻買了一本武俠小說《白發魔女傳》。回工地後,李勇見潘石屹把經濟書也看得津津有味,不禁好奇地問:「潘哥,這書有什麼意思?你為什麼看得這么帶勁?」潘石屹笑了笑,說:「我看書,是學習;你看書,是消磨時間哪!」

兩人在工地上幹了一個月,每人領到了350元的工資。潘石屹對李勇說:「老弟,現在我們有些錢了,馬上出去尋找更好的機會吧!」李勇覺得這年頭能掙300多元錢,已經很不錯了,不舍地說:「我們還是留在這里把工程幹完吧,一年就可以存上好幾千元呢!」潘石屹卻說:「老弟,只要我們找到更好的機會,不要說幾千元,就是幾萬元,也不值一提!」經過潘石屹一再勸導,李勇才跟著他一道向工頭辭了工。

1987年11月,他們終於應聘為深圳市福田區正泰貿易公司的業務員。公司主要銷售電話機,底薪200元,再按業績提成。然而,由於兩人不懂粵語,普通話也帶著濃厚的方言,盡管他們很拚命,業績卻並不佳。有一次,他倆來到一家公司推銷時,說了幾遍人家也沒聽明白。對方惱了,說:「你們普通話都不會說,搗什麼亂?出去!」李勇漲紅著臉,背著電話機就准備走,可潘石屹示意他等一等,然後掏出筆和紙,飛快地寫道:我們是推銷電話機,而不是推銷普通話,我們的普通話說得不好,但電話機的質量很好。對方接過字條看了看,點頭說:「嗯,你說的有道理,那就看看產品吧!」後來,對方居然一下買了5部電話機。

第一個月,他倆一共只推銷了20部電話機,一分錢的提成都沒有。李勇埋怨道:「以前每月能掙300多元,錢來得多安穩,可現在,唉……」潘石屹卻不以為然,說:「你眼界放開些,在工地上靠賣苦力,每天掙10多元錢,就滿足了嗎?只要找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每天何止10元,掙1萬元也不足為奇!」李勇盡管覺得潘石屹的說法有點異想天開,但還是受到了感染,最終留了下來。

他倆隨後果真打開了局面,月收入漲到了500多元,潘石屹還因為點子多,被提拔為業務經理。可李勇哪能料到,潘石屹還是不安心、不滿足。有一天,潘石屹興奮地對他說:「老弟,報紙上說海南建省了,成了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我們一起闖海南吧!」李勇大吃一驚,皺著眉頭說:「潘哥,留在這里吧!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掙五六百元錢嗎?」潘石屹卻說:「你放心吧,海南剛剛建省,機會多的是。我們去,一定不會錯!」在潘石屹的勸說下,1988年5月底,兩人各自帶著1000多元的積蓄闖到了海口。

恨死「潘哥」,他除了折騰還是愛折騰

然而,他倆到海口住了半個月,還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李勇埋怨道:「潘哥,你就是喜歡瞎折騰。在深圳,你都是經理了,可你不知足,偏偏來海南。現在工作都找不到了……」潘石屹只得安慰他:「老弟,機會不需多,一個就可以改變我們的窘況,慢慢等吧!」

兩個月過去了,他倆仍沒找到好機會。眼看帶的錢又要花光了,李勇心急如焚,看到潘石屹每天都要買報紙看,他又開始埋怨:「我們飯都沒錢買了,你還看報?看報能賺到錢嗎?」潘石屹卻說:「我們不怕吃苦,有什麼可怕的?萬一沒錢吃飯,就去賣苦力唄!」

8月26日中午,李勇和潘石屹兩人仍沒找到門路,手中僅剩下6元錢了。潘石屹拿著5元錢,去買了一份盒飯,兩人分吃了盒飯後,冒著太陽繼續走在大街上找工,渴得嗓子都冒煙了。潘石屹拿著最後的1元錢,買了一瓶礦泉水,說:「兄弟,喝兩口吧,太渴了!」就這樣,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議說:「這里到處辦磚廠,去磚廠打工吧!」

當天下午,他們來到海口市東英鎮的一家磚廠尋工。磚廠的老闆姓王,對他倆說:「你們穿得清清爽爽,一看就不是做磚的樣子,走吧!」李勇見人家連賣苦力的機會也不給,急得快哭了。潘石屹卻挽起褲管,往黃泥中一站,對王老闆說:「我這樣像做磚的樣子了吧?你放心,只要來了磚廠,我們就不會比其他人差!」老闆來了興趣,收留了他們。

磚廠建在山上,不通電,只能點煤油燈照明,挖土、和泥、脫磚坯和壘磚牆全靠人力,一天下來,不但滿身滿臉是泥,而且全身酸痛。李勇很後悔,說:「潘哥,在深圳時安穩輕松,掙的錢也多。現在倒好,這活既臟又累,而且掙不了幾個錢……」潘石屹還是樂觀地說:「老弟,闖天下哪有一帆風順的呢?我以前根本沒做過什麼苦力活,都沒埋怨,你還埋怨什麼呀?休息吧!」雖然潘石屹一直硬扛著,但他畢竟身體單薄。李勇看到他實在吃不消,便勸他少干點,自己等一會兒幫他干。沒想到潘石屹說:「我們這樣幹下去,的確不是辦法。明天我去和老闆談談。」李勇不解地問:「我們剛來這里,能談什麼?」潘石屹笑了,說:「現在不告訴你,你明天跟著我去就知道了!」

第二天,潘石屹就叫上李勇一起找到了王老闆,他一條一條地給老闆提建議:把水引到磚廠,提高工作效率;雨季搭建雨篷燒磚……最後,他說:「老闆,我不會一輩子都在這里賣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讓我幫你來管理這個磚廠,第一個月暫時付200元錢的工資,保證比現在的效益好得多!一個月後,我讓你心甘情願地付我500元一個月!如果你不信任我,那就算我沒說!」王老闆聽了,說:「我想想,明天再給你們答復吧!」

告別王老闆後,李勇說:「潘哥,你可真大膽,和老闆剛見了一面,就向他提建議,要當廠長……」潘石屹說:「他如果答應,我覺得我能管理好;不答應,我也不會虧什麼。但不試試,怎麼知道呢?」第二天,王老闆叫潘石屹和李勇一起去吃飯,說有事情商量。飯桌上,王老闆表示潘石屹說得有道理,答應讓他做磚廠的廠長。就這樣,潘石屹剛到磚廠20多天,搖身一變成了廠長。李勇佩服地說:「潘哥,你真有膽識,一來就想當廠長,還當成了。」

潘石屹做了磚廠的廠長後,立即在管理上開始改革:花幾百元錢買來水管,從山上引水到磚廠和泥;又買來了小型的發電機,方便夜間照明和加班……這樣,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的生產量也提高了不少。潘石屹把磚廠管理得有聲有色,老闆第二個月便把他的工資提高到每月500元,3個月後再次提高到800元。

多年後,他怎麼就成了億萬富翁

一年後,潘石屹的月工資已漲到了1000多元,而李勇也被他提拔為管理20多人的組長,每月也有300多元收入。李勇終於鬆了口氣:只要不再折騰,每月能掙幾百元,多好啊!

1989年10月,王老闆把經營重點轉到了房地產上,准備轉讓磚廠。潘石屹得知後,對李勇說:「老弟,我們把磚廠承包下來,干不幹?」李勇一聽,連忙搖頭,害怕地說:「潘哥,我們剛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你又要折騰啊!到時如果倒欠一身債,如何是好?」潘石屹勸道:「你怎麼老是縮手縮腳?我們來海南不是尋找機會的嗎?承包磚廠就是不錯的機會!你不幹,我也要干!」李勇不好意思再拒絕了,說:「我不投入錢,只幫你做事。到時賺得多,你就多給我點工資;虧了,算我白乾。」潘石屹點頭答應了。兩人馬上找到老闆,通過一番談判,以每月8000元承包了磚廠。承包後,潘石屹把磚廠經營得更加紅火,第一個月交了承包款後,還凈賺了1萬多元,給了李勇1000元工資。很快,磚廠得到了發展,員工從最初的100多人增加到了400多人,每月都贏利兩三萬元,李勇的收入也漲到了兩三千元——這在當時可是老闆級的待遇啊!李勇樂得像做夢一樣。

有了錢後,李勇雖然工作仍認真負責,但他的生活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學會了抽煙和喝酒,工余去街上的錄像廳看錄像。有一次,當他准備上街看錄像時,潘石屹叫住他,說:「老弟,看什麼錄像?我們騎自行車繞著海口看風景吧!」那天,潘石屹騎著自行車,饒有興趣地在街上到處逛,相陪的李勇卻感到既熱又累,心裡暗暗埋怨:好不容易才休息一天,看錄像多舒服,潘哥卻要騎自行車折騰,找罪受,完全是精神病……此後,潘石屹再叫他騎自行車去逛時,他便拒絕了。

誰知好日子剛剛開始,1990年初,海南經過兩年迅猛的大興土木後,房地產市場跌入了低谷,紅磚根本賣不出去,而磚廠每個月的開支卻要數萬元。到了5月底,兩人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可磚廠的銷路仍沒轉機。又堅持了一個多月後,潘石屹只得低價處理了所有的磚瓦,勉強付清了員工的工資。這次打擊,讓李勇變得很消沉。他坐在地上,一個勁地埋怨自己:明明知道潘石屹過不了安穩日子,自己為什麼要跟著他這樣瞎折騰啊?

但是,潘石屹卻站在磚廠門口和手下的員工一一道別。當最後一個員工走後,他居然淚流滿面地痛哭了,可到了晚上,他提著瓶白酒,對李勇說:「老弟,我們今晚一醉解千愁,酒醒後重新開始!」那晚,潘石屹足足喝了8兩白酒,醉得一塌糊塗,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來。看到李勇仍在發呆,他說:「老弟,不要傷心了,經歷過,失敗過,才能成功……」可李勇想:你說得輕巧,這次我可虧了1萬多元錢,你虧了好幾十萬哪!誰還敢和你繼續折騰啊?當潘石屹再次要他跟自己闖盪時,李勇搖頭了,說:「我不願再過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了,不想再跟你折騰了!」潘石屹見李勇鐵心不再闖盪,只得作罷。1990年8月25日,兩人在破敗的磚廠握了握手,互道珍重後便分道揚鑣了。

與潘石屹分別後,李勇又去海口的一家建築工地上幹活兒,每月200多元。1993年5月,在建築工地打工的李勇,在大街上碰到了潘石屹。潘石屹一見到他,便熱情地請他到附近一家飯店吃飯。席間,潘石屹告訴李勇,自己和幾個合夥人已經貸款500萬元,以2000元1平方米的價格買了8棟別墅,准備高價轉手賣掉賺錢。李勇一聽,頓時說:「潘哥,500萬哪!萬一虧了,一輩子就完了……」潘石屹卻笑道:「老弟,你不必為我擔心。我即使失敗,也是轟轟烈烈地失敗……」

果然,潘石屹此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93年8月,山西老闆韓九吉上門購買別墅,潘石屹開價4000元/平方米,韓九吉嫌房價太高,猶豫了。可再有人上門洽談時,潘石屹居然開價4100元/平方米……韓九吉坐不住了,以每平方米4000元的價格買了3棟。不久,潘石屹又以每平方米6100元的價格賣了兩棟……年底,他來到北京發展,成立了萬通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而李勇在海南打了兩年工,回到老家結婚生子後,仍然四處打工,養家糊口……一晃十幾年過去,兩人的差距竟然有了天壤之別!

2007年10月,李勇來到北京建國門外的SOHO工地上做小工。當他聽說SOHO的老闆是潘石屹時,內心頓時掀起了狂瀾:如果一直和潘石屹在一起,自己怎麼可能還在工地上賣苦力!本來,他的內心湧起一陣陣的沖動,想去找找昔日的「潘哥」,但不知是出於自卑還是自尊,慚愧還是懊惱,他猶豫再三,最終並沒有去見「潘哥」。2008年春節過後,李勇來到廣州的一家工地打工,他和擁有300億元的潘石屹的交情,也只能讓他在打工之餘獨自回憶了。

18年時間,能讓潘石屹成為眾人矚目的億萬富翁,也可以仍然把李勇困在工地上打工。接受采訪時,李勇感慨地說:「以前,我以為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然,可現在不這樣認為了。因為每當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圖安穩,滿足於第二天就明白自己干什麼工作,害怕失去現有的一切。當初,我還覺得潘石屹每次都是瞎折騰,其實他每次再折騰時,都有了更高的起點,終於折騰成了擁有幾百億的富翁!這就是我跟他的區別呀!」李勇的反思的確有道理,窮人之所以是窮人,是因為窮人貪圖安逸,只要能吃著饅頭,就不會再奢求蛋糕!而潘石屹的成功,與他「能折騰」息息相關。因為,只有敢於折騰,永遠不滿足現狀,才能贏得機會,才能不斷占據更高的人生新起點,獲得新的成功!這樣的人生雖然充滿了動盪與坎坷,但正應了「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詩,經過磨礪的人生才能大放異彩啊!李勇和潘石屹的人生之所以產生這么大的落差,其原因難道不在於此嗎?

❷ 盤點第三季《嚮往的生活》節目之最,哪位嘉賓讓你念念不忘

《嚮往的生活》第三季隨著劉憲華的回歸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節目雖然結束了,但是節目那些精彩碎片依然讓觀眾記憶深刻,今天愚記君就為大家盤點第三季節目之最,看看哪位嘉賓讓你念念不忘?

最煽情:05超級女聲

除了以上這些,最驚喜的陳偉霆、最爭議的張柏芝、最朴實的筷子兄弟鳳凰傳奇,等等都為這季節目貢獻了很多精彩,不知道這么多嘉賓,哪位最讓你念念不忘呢?

❸ 潘石屹怕一張辦公桌陪自己一輩子,你怎樣看待他的這種怕請根據你對上面這段文字的

潘石屹剛從大學走出來的時候,是個上班族,跟普通人一樣領個工資熬天混退休。正是那種每天沒有激情沒有動力看不到未來的乾耗時光的「既沒了激情沒了人生也沒有做為」的生活是沒有樂趣沒有太大意義的生活,他才勇敢的辭掉工作南下創業,還好因為他自己的聰慧和努力加上有一個超級好老婆,夫妻兩個獨具慧眼把握時代潮流,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干到了現在的房地產的領袖人物! 他的做為和成功在此不用多說,網上很多。
潘石屹本人應該是一個很善解人意,有超前意識的人,他還演電影(阿司匹林),寫書,以及做了很多慈善事業,其實不用想大家都應該知道他是一個很不錯的人,至少不是那種眼裡只有錢只有自己的人。
潘石屹並不是害怕孤單的人,至少那不是他最害怕的,他怕一張辦公桌陪自己一輩子話,主要是表達他對人生的看法,他希望自己是一個有做為的人,一個能給別人和自己都有所作用的人,不想平庸、碌碌無為的過一輩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❹ 如何看待《嚮往的生活》潘石屹早起做飯這件事

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成功的理由千篇一律,以往來訪蘑菇屋的嘉賓基本上都是明星,來的嘉賓中商人不足十分之一,而本季蘑菇屋終於迎來了第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就是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先生。

因此,愚記君想給這句話加上有段:“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成功的理由千篇一律”。列夫.托爾斯泰:“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要想獲得成功,並非沒有捷徑可走,自律是最好的捷徑。成功的都是相似的,成功的理由也是千篇一律,因為他們都擅長時間管理

❺ 潘石屹在國外投資是不是虧損嚴重最近

他根本不在乎虧損,現在他著急的是如何盡快把錢轉移出去。
從他兒子最近對國內若幹事務冷嘲熱諷好不擔心後果的表現來看,這家人應該均已出境,財富轉移的七七八八了。

❻ 為什麼說潘石屹是被蘑菇屋坑的最慘的商界大佬呢

還好吧,在那一期生活中,潘石屹做了很多活是真的,不過對於潘石屹來說,無論是木工還是攝影還是等等,都是他本身熱愛的東西,感覺他正好融入了那一寸土地,在那片沒有那麼多的喧囂的土地輕松的過了一次自己嚮往的生活。

❼ 潘石屹是怎麼發家的啊

十年生死 潘石屹的發跡史
本人是房地產從業者,可以說地產圈內的大事小事,風雲變幻,都離不開大腕與媒體,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對於老潘的成功,可以成為圈內的一個典型,可以說這樣一句話:沒有潘石屹,就沒有今天的CBD,以下內容是本人轉載,請賞閱:

在中國,談論房地產風雲幾乎不可能不談到SOHO中國公司的潘石屹,他開發的樓盤占據了北京CBD地區將近一半的銷售額,他永遠不變的招牌形象不間斷地出現在各種論壇、媒體、戶外廣告上。9月1日,是潘石屹創辦SOHO中國10周年的日子,他向記者來了一次「憶苦思甜」,談起「走紅」之前的那段艱辛淘金路。
在清水:小潘拉糧等人幫忙
1963年,潘石屹生於甘肅天水農村,小時候父親是「右派」,母親常年卧病在床。命運的第一次轉變出現在1977年,這年秋天,父親平反了,一家人從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搬往清水縣城。
回城之前,潘家必須將家裡所有的糧食拉到縣城糧站交公,換成甘肅省糧票,這個任務落到了長子潘石屹的肩上。200多斤糧食,一輛平板車,20多里土路,成年之後的「老潘」身高也只有一米六幾,對當年14歲的「小潘」來說,這趟送糧路的艱辛不言而喻,「兩個坡道怎麼拉也上不去,只好在路邊等人幫忙。」
不久,潘石屹轉學到縣城高中,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漂泊,「從農村到縣城,感覺到生活很有希望!」潘石屹認為,這是他人生的開始。一年後,潘接到來自省城蘭州一所中專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在蘭州:自我介紹引來鬨堂大笑
由於通訊落後,潘石屹很晚才拿到錄取通知書,當他一個人踉踉蹌蹌來到蘭州的時候,學校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了。站在教學樓前,一身行囊的潘石屹不知道應該找誰報到。
「趕了10多個小時的火車,太累了,坐在樓梯口一會兒就睡著了,」潘石屹回憶說,中午時分,迷迷糊糊的他才被人推醒過來。「你是我們班的,跟我來吧!」叫醒潘的是他的班主任金老師。
金老師將這個遲到的學生帶到了教室,介紹給同學們認識。「我忘記當時自己說了一句什麼話,印象很深的是我剛一開口,全班便鬨堂大笑。」潘石屹猜測,那可能和自己的口音有關,直到今天,他的西北鄉音依然無改。
「那時候,整天都是低頭走路的,從來不看天,到畢業了也不知道學校教學樓究竟有多高,不像現在,每到一個地方一定要先看看他的高樓。」潘說,那是一段埋頭讀書的日子。
兩年後,在全年級600個學生中,潘石屹以第二名的成績考進位於河北的石油管道學院,三年大專畢業之後,分配到了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
在深圳:花50塊搞「偷渡」
1987年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廣州、深圳。「從冰天雪地的北方來到鳥語花香的廣州,突然覺得這真是天堂,尤其是深圳,每個人都過得那麼開心。」
春節一過,潘石屹便變賣家當,辭職南下深圳,到達南頭關時,身上剩下80多塊錢,這便是多年後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創業資本」。由於沒有邊境通行證,這筆「創業資本」首先是花了50元請人帶路,從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偷爬進了深圳特區。
現實中的深圳並不像走馬觀花時看到的那麼美好溫馨。潘石屹為三餐而奔波,不久進了一家咨詢公司,「其實就是皮包公司,電腦培訓、給香港人當跑腿的、接待內地廠長經理旅遊,什麼能掙錢就干什麼!」
由於語言不通,飲食不適應,深圳的生活始終讓潘石屹感到非常壓抑。兩年後的1989年,公司正好要到剛剛建省的海南設立分號,認為「不能錯過歷史機會」的潘主動請纓南下海南,迎來了他自認為最多姿多彩的人生階段。
在海南:炒房炒出了膽量
「初到海南,感覺就是熱鬧。街道上談戀愛的、作詩的、彈吉他的,什麼都有,每個人都有夢想,就是沒錢。」回憶這段歷史,潘石屹眼睛發亮。
不久,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個磚廠,潘石屹出任廠長。這個廠高峰的時候有400多工人,少的時候也有100多號人,地處山區,管理起來並不容易。
「小偷經常光顧,夜裡提供照明的小發電機一個月內被偷過三次,」潘石屹像講電影故事一樣:「人剛剛躺下,電燈突然滅了,那肯定是發電機被偷了,於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動了、棄機而逃。」更麻煩的是民工情緒問題,有一天,潘廠長正在自己的卧室———一個廢棄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塊磚頭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談工資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著頭皮下去跟他們談!」
半年後磚廠停產,潘石屹重回海口。隨著經濟低潮的來臨,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決定留下來碰碰運氣。「理個發兩塊錢還要砍價砍成一塊。晚上睡在沙灘上,還要把衣服埋在沙堆里,生怕被人偷了。在別人房間看春節聯歡晚會看了一半,便被人家趕走了。」
1991年8月,潘石屹與人合夥注冊成立萬通公司,高息借貸1000多萬元炒房,隨著海南經濟第二波熱潮的到來,在短短半年多時間里,萬通積累下了超過千萬元的資金。「雖然後來又賠掉了,但讓自己找到了膽量。」1992年8月,預感到海南房產泡沫不能持久的潘石屹撤離海南,北上京城。
在北京:匯報工作時汗珠如豆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懷柔縣政府食堂吃飯的潘石屹,無意中聽旁桌的人講,北京市給了懷柔幾個定向募集資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標,但沒人願意做。
潘石屹抓住了這個機會。很快,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進入設立程序。正在潘石屹暗自歡喜的時候,卻接到了有關部門的一個電話:「你們捅婁子了,幾個部委領導要聯合聽你們匯報工作!」
潘石屹來到國家體改委。「一進門,幾十位『大人物』排成一排,我在前面講,一邊念一邊豆大的汗水不停地滴在材料上。」
一位領導提醒潘石屹:「小夥子別太緊張,我們只是來聽聽新政策的實踐情況的。」最後,一位司長拿著潘帶過來的「股權證」樣本稱贊道,北京人做事就是規范,一張股權證都這么正規,外地企業有的就拿收據代替,這算是對北京萬通的一點正面表揚。這一次,北京萬通挖到數億元的利潤,潘石屹開始嶄露頭角。
1994年4月,潘石屹認識了在華爾街高盛銀行工作的張欣,同年10月兩人結婚。1995年9月,潘石屹離開萬通與妻子創辦紅石實業,隨後開創出SOHO中國的大局面。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u/4849b315010001lk

❽ 潘石屹作為商業大老,他是如何被蘑菇屋坑的最慘的

可能是被蘑菇屋的名字給坑了吧,也可能是其他的事。

❾ 你怎麼評價潘石屹

我覺得潘石屹是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但是在作為一個企業家之女,他也發展了很多,他日常的興趣愛好,他是一個很廣泛有深度的人,比如說他很喜歡攝影,攝影非常好,而且他最近還有做木匠的興趣,他做的各種作品也非常的有深意。

與潘石屹拿著外套嚮往的生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編織衣針開衫外套 瀏覽:639
奶茶妹妹雅女裝 瀏覽:11
重慶江北區高中校服 瀏覽:172
襠部全拉鏈的褲子 瀏覽:28
嘻哈格子襯衫搭配什麼外套 瀏覽:19
制服絲襪s 瀏覽:787
女裝褲子哪個淘寶店好 瀏覽:291
皮衣口袋怎麼做 瀏覽:822
古奇皮帶一般多少錢呢 瀏覽:241
黑色襯衫改成短裙 瀏覽:470
歐尼邇衣 瀏覽:175
型男冬季牛仔外套搭配圖片 瀏覽:140
找女式衛衣批發 瀏覽:158
摩托車帽子帶子怎麼扣 瀏覽:499
女裝哪批發的好又便宜 瀏覽:283
黑色風衣什麼鞋子好看嗎 瀏覽:775
小手絹做帽子方法圖 瀏覽:510
飛車最好看的褲子 瀏覽:762
豎條襯衫搭配牛仔褲圖片欣賞 瀏覽:984
戴在襯衫領子裡面的是什麼牌子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