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女裝百科 > 青島帝卡綸女裝

青島帝卡綸女裝

發布時間:2022-06-25 23:31:45

⑴ 關於明星的笑話

飛輪海爆笑的!!!

1.大東生日,吳尊祝詞說:「祝大東身體愉快……」憋住,沒詞了。

2.宿舍里大東下床找了半天拖鞋,沒有,問大家:為什麼我的拖鞋哪裡去了?

3.逛街中,突然吳尊驚呼:「哇!'處女書店』!」亦儒大驚,抬頭一看,一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 ——外文書店-__-!

4.亞綸去買羊肉串伸出4個手指對老闆說「來3根羊肉串」 老闆蒙了「幾根?」 亞綸又伸出3個手指說「4根」……

5.飛輪還的公司總經理姓周,一次他打電話來,吳尊正開車,一緊張張口就說:"周總理……"

6.亞綸在學校食堂排隊,聽見說:「師傅,來碗'子彈菜花』湯!」(紫菜蛋花湯)哈哈,笑得亞綸噴湯了。

7.某日亞綸在米線店吃飯上得很慢很餓終於按耐不住拍桌咆哮之,本來是想說再不上米線就把桌子掀了!結果說成:"老闆!!!!再不上米線我就把桌子吃了!!!!" 全店沉默3秒後爆笑到桌子下面…………

8.東和1R吵架,大東氣的說了句:」我給你滾出去!」

9.亞綸高中的時候打籃球,A得球後,無私的傳給了亞綸,亞綸輕松進球.過了一會,亞綸得球,A大聲喊著把球傳給他.亞綸卻自己把球投出.結果A大怒喊到:剛才真是瞎了我的狗眼…… 全場笑暈

10.大東印象里小學時的班長極其嚴肅,一次自習課,教室里人聲鼎沸,班長維護了幾次秩序之後終於忍無可忍,站起來一拍桌子怒吼道:誰再吵,把他嘴打斷!!!……全班肅靜

11.亞綸剛上大學,軍訓,連長不知道是哪裡的口音,喊口令——「向左鑽!」「向右鑽!」

12.中午做飯,亞綸給大東一盆胡蘿卜:「去,把胡蘿卜切成肉丁!」

13.吳尊有一次問亞綸,節日的節怎麼寫?亞綸回答:草字頭下面加一個節日的節去掉草字頭!

14.大東當年找工作時,主考官問他哪年畢業的。大東本來是要說2000年的,結果一激動說:「兩千年前。。。」 更瀑汗的是,主考官竟然噢了一聲,說:「孔子的學生吧。」

15.剛上課10多分鍾,亞綸就舉手說:老師我想上廁所。英語老師很不高興的說:都多大人了還上廁所?
16.記得有一次王亞瑟去買一種叫伊麗莎白的水果,我張口就說:老闆,莎士比亞多少錢?老闆當場就呆了

18.亞綸的妹妹第一次來經期,很尷尬的找的亞綸,要亞綸幫她買衛生巾, 亞綸無奈的來到一家小買部 對老闆說:一包衛生巾。老闆居然問:要三鮮的還是麻辣的?亞綸愣了一下,說:三鮮吧,我怕麻辣的她受不了。。。

19.亦儒跳舞時摔坐在地上,吳尊為了表示關心問了一句:"你的屁股摔疼了吧!"結果不小心說成了"你的屁股摔死了吧"汗~~~1R站起來拍拍屁股,放了個屁,說"沒死,還喘氣呢!"

20.一日亞綸的手機沒話費了,問大東"大東,有沒有手紙充飢卡?"

21.大東高中的時候假期出去打工在一家飯店想找一份伺應生的工作因為還是小孩,而且是第一次打工所以很緊張本來想問經理需不需要打工的,又想說問需不需要人手會比較含蓄一點結果說成:「經理,你們這里需不需要打手?」

22.亞綸讓大東去市場買菜,准備做飯,大東買了生菜,要2塊4,他把身上所有的零錢都給了小販,還缺一毛錢,所以他對小販說-- 「我的毛,都給你了,所以沒有毛了。」 小販啞然,半天,回答-- 「你的毛我不要了。」

23.亞綸不喜歡煙味,一般對抽煙的說:抽煙的都掐死!! <是掐掉吧>

24.亞綸和東想起來那會兒肯德基出留香展翅時,因為沒看廣告,是聽別人說的,一直以為是劉翔給肯德基代言了。到了肯德基,亞綸直接跟服務員說我要劉翔展翅。。。

25.終極一班汪大東等人去一家小店吃飯,當時店裡人挺多的,一個胖呼呼的服務員正忙的不可開交,大東喊:「服務員~~」,那姑娘顛兒顛兒跑了過來:「幾位結點啥帳?」,眾人全倒,以後再去這家吃飯,點菜時候喊「服務員結帳」,然後吃完要走的時候喊「點菜!!」

26.大東在在洗手間遇到吳尊,忽然不知道該用什麼詞打招呼,鬼使神差問了一問:「吃了嗎?」問畢,懊惱不已,正難堪吳尊事回答到:「吃了,你呢?」

27.吳尊要問人民幣跟日元的匯率,他開口就問亞綸說,人猿跟日元怎麼兌換的。飛輪海幾個看《越獄》,演到一人從嘴裡拿出刀片殺人的鏡頭,大東突然蹦出一句:「哇,把嘴藏在刀片里還能說話,服了。。。」

28.經濟人新年裡對飛飛們一番慷慨激昂地演說之後,最後一句達到了高潮:帥哥們,讓我們今年的工作做得比明年更好!全場皆倒。

29.亞綸學先進的老師很厲害,有一天他這么說:"把作業拿出來,我們對一下答案,對的打叉,然後在上面寫上正確答案………"

30.吳尊最近喜歡上詩歌,天天見他背道"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射大雕。。。。。。 "

31.亞綸和一幫朋友吃飯 ,其中一個人估計是被兄弟出賣了,郁悶的不行悶頭喝了不少啤酒,然後臉通紅的站起來大吼一聲兄弟!不是出來賣的!!!估計原來是想說兄弟不是用來出賣的

32.大東去電科買殺毒軟體,因趕時間,一進店門就問:老闆你們這有巴基斯坦(卡巴斯基)賣嗎?頓時,一片暴笑!~~~

33.亞綸有個同學一直在復習考計算機**,有一天踢足球,另一同學帶球到了底線,亞綸只聽他大喊:回車!回車!(傳中)

⑵ 曾經驚艷世界的黛安娜王妃,她對時尚界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黛安娜王妃,作為80年代最風靡全球的王室成員,自然是時尚標桿。時尚是最普遍的自我表現形式之一,黛安娜王妃則常常會用自己的服飾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多位時裝設計師都表示,黛安娜王妃的當年的穿搭,依然在今時今日對他們的設計產生影響,成為設計靈感的源泉。

在每年的時裝月上,設計師們都會從歷史中汲取靈感,在t台上展示了誇張的蓬蓬袖、蕾絲花邊和各種8,90年代的不同姿態。在聖羅蘭(Saint Laurent),安東尼•瓦卡萊洛(Anthony Vaccarello)的長腿派對裙讓人想起六大名模的年代,亞歷山德羅•米歇爾(Alessandro Michele)的古馳(Gucci)重新發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墊肩和OTT褶邊。但最能體現80年代狂熱的是18年春夏維吉爾·阿布洛(Virgil Abloh)為off-white設計的黛安娜(Diana of Wales)系列。

⑶ 青島市李滄區大棗園王氏是哪一支

大棗園村

大棗園村
老百姓俗稱「老虎山」的虎頭石山,海拔188。4米,走勢由東南向西北,逶迤連綿十數里,遠遠望去如巨獸的身軀慵懶斜卧;虎頭石山有九個山頭高低起伏,山南的百姓又叫它「九頂山」,最西北端的那座山頭,天然生成一隻老虎頭的形狀,面向西北雙目炯炯,額頭「王」字清晰可辨,虎頭石山取名就來自這塊象形石。虎頭石下西側約有五百米之處坐落著一個兩千多戶人家的村子——大棗園村。
大棗園村有著深厚悠遠的文化底蘊,有著獨特的人文景觀,村中心的牌坊街上矗立著兩座斑駁古樸的石牌坊,它建於康熙24年(1685年),櫛風沐雨316年,據說是山東省目前僅存的兩處功德牌坊之一。村子東邊山上的自然景觀也不少,除栩栩如生的虎頭石外,旁邊還有個山頭叫做「石人山」,是因為山坡上一塊大石突兀而立,如一個男子站在那裡,人們稱它「石人」;再往前的山包叫做「蠶場山」(音),北坡上有一塊七八個平方大小、光滑平坦的大青石,傳說漢朝淮陰侯韓信曾站在石台上點兵,人們就叫這里為「點將台」。
大棗園村立村的時間可追溯到600年前。明朝大規模向山東移民時,雲南臧氏弟兄於永樂初年(1403年)遷徙到即墨境內,一個在樓山稍東一些的鳳山圈地開荒,是為坊子街村;另一個在虎頭石山下生滿棘樹(酸棗樹)的坡上「佔山」,建立棘林村,後改稱棗園庄。臧家在村裡居住600年,傳了20世,現在卻只有三兩戶人家。匡氏家族於清代順治年間(1644年)遷來,據民國26年(1937年)元月修纂的《匡氏家譜》記載:「自清初順治年間始祖自膠州老海亂後遷居即墨城南棗園村。」義之為匡氏的始祖,繁衍了14世,歷經300多年。以後陸續遷進村來的毛、周、賈、孫、呂、畢等姓氏,落戶時間最長的200年,最短的不足百年。近年來村中落戶的不斷增多,據說姓氏已達到58個。
村中的大姓王氏家族,於明朝萬曆15年(1587年)自即墨匯海社王家莊遷來,自稱「膠西王氏」。據乾隆30年(1765年)初版、嘉慶10年(1705年)重修、宣統元年(1909年)再修的《王氏世譜》中《遷膠源流》章記載,膠西王氏原系青州臨朐縣上庄居住、禮讓鄉寺泊社四甲民籍,於萬曆初年遷入膠州朱陽社十甲,復遷至即墨匯海社王家莊,後遷仁化鄉棗園村。王氏家族五代之內三易其居,乾隆年間牽頭修家譜的七世孫紹先為家譜作序並作感懷詩曰:「五世三遷居,膠即海嶗間,朱陽立社地,海崖置莊田,總為兒孫計,不使里長艱。」才富為大棗園王家始祖,已有21世,大棗園村的村民百分之七十姓王,均是才富後人。
《王氏世譜》中還記載了萬曆15年才富自膠州初進棗園村遭遇的一樁冤案。他被浮山所千戶於光祚指使手下王守迪告發王氏家族系浮山所軍丁。大明律,軍丁私自脫離守防軍隊逃避兵役是要嚴懲的,案子由膠州知州嚴恭審理,派撲快頭子冷於道將才富押解回原籍臨朐,查明王才富確系青州府臨朐人氏,其父名鉞、祖父綸、曽祖景,並非軍戶家族,案子才得以了結,判王守迪誣告罪,罰贖銀六兩六錢六分,並將其收管兩年。後來,才富的後人有的遷到樓山後、灣頭、埠頭等各村,康熙年間大棗園村析出一個小棗園村,王氏家族可謂人丁興旺。
歷史上的王氏家族曾顯赫一時,雖然王才富乍搬進村就經歷飛來橫禍,可六十年後自他的曾孫開始,族內英才倍出,二百年裡掙來功名無數。順治甲午年(1654年),才富之孫柱今的長子如辰鄉試得中第七名亞魁(舉人),第二年會試聯捷進士,如辰仕途順暢官至廣西按察院,司督學道加三級;三子如雲,壬子(1672年)科中進士;二子如春,戊午(1678年)鄉試中第25名舉人。柱今的孫子、如辰之子王懿為甲子(1684年)鄉試第20名舉人,戊辰(1688年)會試中第104名進士,殿試二甲第17名,康熙欽點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王懿得中舉人後第二年,康熙皇帝聞說王柱今一門三兒一孫俱取得功名,便稱贊他教子有方,御批為王柱今立功德牌坊,誥封士大夫,極盡榮耀。
今天大棗園村的老人們說到牌坊的故事,還是會如數家珍。傳說當年皇上特意從北京派來兩位風水先生為牌坊選址,風水先生發現大棗園村得天獨厚占盡地利。那時候地廣人稀,從虎頭石山上向西望去可以看見村子正對著西海中的小島毛島,村南有沙嶺河(現在叫李村河),村北有白沙河(當時白沙河入海口在雙埠村,後來忽然一夜暴雨白沙河改道李家女姑村),兩條河遙相呼應,與毛島做成「二龍戲珠」,風水落在大棗園村;更可貴的是村東虎頭石南面和北面各有一條山水流出,彎彎向西在大棗園村內會合,其名曰「玉帶」,恰恰把大棗園村的前街環抱其中,註定村中要出高官。風水先生把立牌坊的位置定在前街上,從此村民們把前街叫做「牌坊街」,村中兩股合流的山水叫做「玉帶水」,視為村裡興旺吉祥的源泉。
牌坊街東西方向,長約200米,兩座石牌坊立在中段,相距約70米,規格都是「三間四柱三樓」,有四根立柱將橫山隔成三間孔洞,坊頂上分為三個瓦頂叫做「三樓」,樓頂斗拱飛檐,飾有神獸等檐飾。東牌坊正額上刻有四個大字「龍章三錫」,上方一行小字「皇清康熙二十四年歲次乙丑仲春吉為」,下方小字為「誥封士大夫王柱今立」;中間刻著王柱今三次受御封的官職:「初封 文林郎山西太原府交城縣知縣,再封 奉政大夫戶部廣西清吏寺郎中,三封 中大夫廣西按察使司督學檢事加三級」。西牌坊正額上枋中間橫刻有正楷大字「義方式訓」,下枋豎刻王柱今的三個兒子如辰兄弟及孫子王懿歷年功名取得情況:「長男如辰,甲午科鄉試第七名亞魁,乙未科會試聯捷進士,歷任廣西按察使司督學道加三級;次男如春,戊午科鄉試第二十名舉人;三男如雲,壬子歲進士;孫,王懿,甲子科鄉試第二十名舉人,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四名進士,殿試二甲第十七名,欽選翰林院庶吉士第九名。」石牌坊歷經三百年風雨剝蝕,有些字跡已經看不清楚,惟那「義式訓方」四個正揩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發光。文革中牌坊的樓頂飛檐遭到破壞,可那整石雕成的底座和立柱雖然傷痕累累,卻怎麼也拉它不倒。2002年,李滄區政 府籌集資金總投資50多萬元將其修復,可惜的是飛檐斗拱及神獸檐飾已全然不是舊時模樣。
說到王懿,老人們每講到他便會喜上眉梢,話語滔滔不絕,這位雍正皇帝的啟蒙老師官至大理寺正卿加三級的鄉親,鑄造了大棗園輝煌的頂峰,使全村人一直自豪到如今。村裡流傳著許多關於王懿的軼事。據說雍正小時候極為頑劣,王懿罰他「跪讀書」,被康熙撞見,心疼地說:「學是天子,不學也是天子。」王懿大膽冒犯天顏立即應對:「有學問是堯舜,沒學問是桀紂。」康熙聽了大驚,自此信任王懿支持他嚴管皇子,雍正便恨道:「待我作了皇帝,第一個殺的就是你!」王懿在朝為官32年,康熙59年(1720年)卻被貶到新疆巴里坤總督戍邊屯田,1723年雍正即位後,發昭書急召王懿回京,意欲請啟蒙老師輔佐朝綱。王懿不知內情,猛想起當年雍正懷恨在心所說的話,估計此番進京凶多吉少,心中忐忑,走到蘆溝橋驛站時先派家人進京探聽消息。誰知京城裡的官吏們見雍正欲倚重王懿,未雨綢繆,先拍起家人的馬屁,輪番請他喝酒,家人喝得爛醉誤了與王懿約定的日子,王懿等不到消息,認為大禍將至遂吞金自殺。
王懿去世後,靈柩運回故鄉安葬,據同治壬申年(1872年)版《即墨縣志》記載,侍郎王懿和學道王如辰之墓設於即墨南50里處,即現在的曲戈庄。當年雍正下旨祭王懿於渠(曲)戈庄名宦鄉賢祠。王懿父子墓地高大氣派,墓州立著石人、石馬、石秀才,許多七十歲的老人們都有記憶。1943年日本侵略軍擴建飛機場殃及二百年前的一代名臣,日本人令王家將王懿父子墓限時遷出,今年78歲的王樂孔老人曾參與遷墳,他說,當時,王氏家族膠州王家莊的族人出資、大棗園族人出人,雇著大卡車,整整幹了三天。王懿的棺木是雙層的,外槨木料厚約10厘米,灌滿了松香,棺上蓋的黃緞子「旌」仍然完好無損。棺木極為沉重,幾十個棒小夥子用木杠抬,一起步,木杠咔嚓嚓連斷數根,棺木紋絲不動。最後是在棺前挖溝加滾木一步步移出墓穴、移上汽車的。棺木運回村中宗祠停放,一切遵從葬制,入村北王家祖塋。
大棗園村有一個不同於別村的景觀,是王氏家族共建了五個「堂」。堂,歷史上被中國人極為看重,是祭神、祀祖和進行政事活動的場所,《禮記》中有「天子作明堂」的記載,自春秋時期就興起建堂之風,古時官員辦公之處稱做「大堂」,百姓的農舍正房稱為「堂屋」,但「堂」而有號,是官宦或書香之家的作為,也是身份的象徵,如康熙皇帝就曾賜諸城劉墉之祖父劉啟「愛清堂」御筆。大棗園村王氏家族在王懿一代分為九支,至今仍稱「九宅」,九宅中以王柱今一支最為顯赫,他家堂號「忠孝堂」,畫棟雕梁建築精美,占據了最好的風水之地牌坊街,族中劃出40畝公產專供忠孝堂使費。據說「忠孝堂」匾額為皇帝所賜,即墨縣令路過堂前都得下馬步行。王家族人另外還設有四個堂,村東「東園魯」,後街西頭「雨蘊堂」,前街靠北「世谷堂」,還有一個頗有故事的「孝行可奉堂」。
這個「孝行可奉堂」幾百年來一直為老人們津津樂道,還上了同治年版的《即墨縣志》。故事也有好幾個版本,流傳最廣泛的一段說的是王子信的三子之垣素以孝名聞名鄉里,其父去世後他按古制最高禮在墓旁結廬守孝,三年沒有踏進家門一步。族裡人很欽佩,在他守孝期滿那天准備了鼓樂欲去墓地迎他回家。可之垣不知族人的安排,三年期滿就自己走回了家,妻子說,你自己回了家,別人哪會相信你已守滿三年,還猜你是早就回來了呢。之垣聽後回答說:「為父再守三年有何不可。」他轉身回到茅廬又守了三年,前後共守六年。之垣每天在墓地北面用衣襟兜土為父親的墳頭培土,六年下來取土處竟挖成一個新月形的大灣,取名叫做「月牙灣」這段事就叫做「孝子衣襟」。後來,族人為了紀念這對情深父子,建了一座堂,取名「孝行可奉」。
王家還有許多趣聞軼事,村裡人最愛講的是「也字不打勾」的故事。王懿在京做官多年,交往甚廣,他自己也曾任過康熙戊戍科(1718年)會試主考,收得門生無數。據說在一次會考中王氏家族得中八個半進士(其中半個是女婿),創科舉制度以來一門同榜的最高紀錄。有人暗中調查,發現王家子弟的試卷上凡是「也」字均不挑上最後那一勾,分明是約好作弊的暗記。上奏朝廷後,皇上龍顏大怒,派欽差去山東微服私訪,要嚴懲王懿。王懿在京得了消息,派快馬回鄉報信,安排子弟們無論是田間鋤地,還是園里薅草、路上拾糞,都要拿著書本做出讀書的樣子。待到欽差到了大棗園村,只見推車挑擔的,抗鋤牽牛的個個手不釋卷,搖頭晃腦念書,咿咿呀呀吟詩。欽差喜道:「鄉野之中詩書氣如此濃厚,村夫農人皆苦讀聖賢書,一榜八個進士也嫌少。」回京復命,天大的事化作煙消雲散,大棗園王家卻傳下個「也字不打勾」的趣談。——然而查王氏家譜,卻未見一榜八進士的盛況,此故事姑妄言之姑妄聽之,權且一笑。
王氏家族風光二百年,有學問的人才數不勝數。到得十二世上,卻有一戶頗為富裕的人家養了個獨生兒子總是讓父母操心個沒完,兒子滿腹詩書卻不想走仕途出將入相,每日里琴棋書畫過的好不優哉游哉,把爹娘急得不行只是無可奈何。父親去世後他沒了管轄,不上幾年把家中六千畝地變賣一空,最後自己竟落到唱漁鼓為生的地步。他在李村集上敲著漁鼓說《三國演義》《水滸傳》,並不按尋常說書人的路數,是根據自己爛熟於心的原著情節,說得細致生動,在滄口地區名噪一時。他如此落魄卻少爺脾氣不改,依舊花錢大手大腳,每每有人鑽他心善手散的空子,換上破衣跪到他面前說些家中遭難的苦情,或說老娘去世無錢下葬的鬼話,他便撩起破大褂取出剛剛賣唱掙的錢一古腦兒送給求他的人。這位少爺迂腐可愛的性格常常成為眾人的話題。王家十三代子弟曾出了個戲迷,最愛的是柳腔和京劇,曾痴迷到做什麼事都要唱著戲文,正月里走親戚,他鑽進戲園子忘記走親戚的「任務」,惹的家人和親戚都老大不高興;到地里拾掇莊稼,他拔棵穀子作馬鞭,將谷地當舞台,唱起戲來不知回家;他背著家人拜名角為師,玩票玩到極高的境界,在青島港上頗有名氣,人送外號「活包公」。他在外面登台玩票唱戲,卻把家裡瞞的鐵桶似的,一天他的老兄見到做買賣的朋友,朋友說今晚青島某大戲院有名角唱戲,平日難得一見,我請你去聽。老兄欣然前往,及至名角上場卻把他老兄驚得張口結舌——原來這名角乃是他那不務正業的胞弟!西洋鏡戳穿後,「活包公」便堂而皇之的開唱,再也不用煞費苦心的遮遮掩掩了。
一百多年前,村裡住過一位汪大人,據說這位汪大人是安徽人,官至西台御史。他看中了大棗園的青山綠水,在牌坊街北臨街建了一座宅院,家眷都接過來同住。村中的地保常因了村裡公事去汪大人家,這位大人倒也禮賢下士,每次都把地保讓在客座奉茶。即墨的縣令也常常來拜訪汪大人,還常討教一些公事,在汪大人的客廳里,地保也是客,與縣令平起平坐的;地保有事去縣衙,縣令見汪大人的座上客來了,也熱情接待,不和對其他地保那樣板臉。因為老百姓諷刺地保是官府的狗,所以過去北鄉有句笑話「大棗園的狗也比縣官大」就是由此而來。汪大人在大棗園住了十幾年,家中突發變故,他的兒子不小心從小樓上墜地而死,汪大人將兒子厚葬在大棗院村外,人稱「相公塋」。汪大人痛失愛子,一個人在北方住著心情郁悶,於是賣掉宅院離開這個傷心地回了安徽。
大棗園的村民多年來受王氏家族的熏陶浸潤,看重讀書,耕讀之家頗多,村裡常設私塾數處,上世紀初有陳相昆、王文基、畢正霖三位先生辦的私塾最出名,以畢正霖的私塾成績最好。畢先生是位飽學之士,教育子弟有方,兒子們有的做醫生,有的做「大先生(帳房)」,很受人尊重。畢先生設館於王家雨蘊堂,自20歲執教直到70多歲才掛鞭,五十多年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事業有成者為數不少。清朝末年實行新政,鄉間私塾逐漸由「洋學堂」取代,大棗園村重視教育的風氣得到官方支持,有史料記載,1926年政府在村裡開辦「公立棗園初級小學校」,在忠孝堂院里南頭蓋了一排12間教室,收學生125人,聘教師3人,教育經費1476元大洋由南京政府行政費負擔。
大棗園村王家曾在後街西頭與坊子街村接壤處建過一座關帝廟,廟里供奉的關老爺靈驗之名遠播山西、廣東、福建,解放前夕還有外地人在坊子街村打聽關帝的「九龍大殿」,實際上真正走近這座「九龍大殿」的人都會大失所望。這座「九龍大殿」大小隻有七八個平方米,泥塑的關公坐象只有一人多高,倒是廟門前豎著的兩根旗桿是別處關帝廟不多見的。若說起這座廟大名遠揚倒有一段故事。大棗園王家多年在京里做官,村裡九宅五堂名聲在外,都說王家有的是錢,就招的強盜動了賊心。咸豐年間(1851年)鬧長毛(太平天國),有盜賊假借「長毛」之名半夜來大棗園搶劫,走到村北今青島鋼廠一帶,大霧突起白茫茫尋不到去路,朦朧中見一大漢跨馬橫刀擋在面前,威風凜凜如關老爺模樣。盜賊們本是烏合之眾,嚇得屁滾尿流作鳥獸散。關帝顯靈護村的故事不脛而走,大棗園王家更是感激,發願為關公重塑金身,再修一座九龍大殿作關帝行宮。王家在外地做官的後人將關帝顯靈的故事傳播的更遠,外省都有捐善款蓋廟的。可不知何故,及至關帝廟修建之時,卻遠遠沒有預先規劃的那麼宏偉高大,廟頂上用了九行青瓦,瓦與瓦之間凸起來,老百姓稱做「起棱」,此「九棱」雖非彼「九龍」,可「九棱(龍)大殿」卻是叫出去了。廟里的關公塑像在1948年被一個有精神病的村民犯病時發蠻力抱出廟外,不久國民黨軍隊把廟拆掉取磚修了碉堡,名聲遠揚的「九棱大殿」就這樣消失了。
大棗園王家還在現在的十梅庵村前山坡上建過一座觀音廟,人稱「娘娘廟(與十梅庵村的古廟「十梅庵」不是同一座廟)。老人們提起這座廟也很自豪,他們說,廟堂香火旺盛,觀世音菩薩慈悲有靈。廟前面的溝下矗立著兩棵幾百歲的銀杏樹,樹邊溪流潺潺景色如畫,廟修的清麗脫俗與美景融為一體。光緒11年前後即墨四鄉的鄉親們捐款將廟重新大修,請膠州的名丹青手宋孝珍為廟堂做畫,連正殿東西山牆上也畫著花卉蟲鳥,畫的最美的是那兩叢翠竹,用多年流傳下來的老話說就是「東山(牆)一棵雨竹,西山(牆)一棵風竹,活活碰死鳥」。據說這兩面山牆上畫的竹子就如剛從山上移在牆上,栩栩如生搖曳生姿,連鳥兒也難辨真假想鑽進竹叢歇息,竟發生過鳥兒撞死在牆上的事。只可惜這座廟宇於五十多年前被毀,只給後人留下許多美麗的故事與遐想

與青島帝卡綸女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氣冷請穿上外套的英文 瀏覽:751
肩膀寬的人適合穿什麼樣的裙子 瀏覽:896
米色襯衫搭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134
旗袍走秀排隊形說說 瀏覽:330
褲子襪子的英文 瀏覽:463
洪合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311
冬天黑色短款羽絨服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663
浙江品牌的女裝 瀏覽:954
鄂爾多斯男外套 瀏覽:771
用紙疊怎麼疊成褲子的褲子 瀏覽:724
什麼是羊長袖襯衫 瀏覽:415
男士黑色運動外套搭配 瀏覽:392
西寧量身定做旗袍 瀏覽:475
怎麼找女裝t恤批發渠道 瀏覽:55
花羅旗袍清洗 瀏覽:591
皮帶尾巴什麼形狀好 瀏覽:604
灰色的外套怎麼配褲子 瀏覽:353
羽絨服定製店的橫幅 瀏覽:5
拉丁旗袍傘舞 瀏覽:504
女襯衫製作過程說明 瀏覽:855